大承氣湯功效有哪些
飲食養(yǎng)生的功效有哪些。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大承氣湯功效有哪些》,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當我們身體處于衰弱的狀態(tài)時,我們都會買各種各樣的補品,但是并不是每一樣補品都有作用,很多市場上流傳的補品都是假冒偽劣的,大承氣湯對于一些身體不好的人來說并不陌生,大承氣湯功效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大承氣湯功效和作用還有哪些?它還能治愈哪方面的疾病呢?了解了這些,以后當我們需要的時候也可以嘗試著做一做。
主治
1、陽明腑實證 大便不通,頻轉(zhuǎn)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
2、熱結(jié)旁流證 下利清谷,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干燥,脈滑實。
3、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fā)狂等。
方義
本證是由傷寒之邪內(nèi)傳陽明之腑,入里化熱,或溫病邪入胃腸,熱盛灼津所致。治療方法以峻下熱結(jié)為主。實熱內(nèi)結(jié),胃腸氣滯,腑氣不通,故大便不通,頻轉(zhuǎn)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里熱熾盛,上擾神明,故譫語;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是熱盛傷津之征?!盁峤Y(jié)旁流”證,乃燥屎堅結(jié)于里,胃腸欲排除則不能,逼迫津液從燥屎之旁流下所致。熱厥、痙病、發(fā)狂等,皆因?qū)崯醿?nèi)結(jié),或氣機阻滯,陽氣被遏,不能外達于四肢;熱盛傷筋、筋脈失養(yǎng)而攣急;或胃腸燥熱上擾心神所致。方中大黃瀉熱通便,蕩滌腸胃,為君藥。芒硝助大黃瀉熱通便,并能軟堅潤燥,為臣藥,二藥相須為用,峻下熱結(jié)之力甚強;積滯內(nèi)阻,則腑氣不通,故以厚樸、枳實行氣散結(jié),消痞除滿,并助硝、黃推蕩積滯以加速熱結(jié)之排泄,共為佐使。
大承氣湯,中醫(yī)方劑名。為瀉下劑,寒下,具有峻下熱結(jié)之功效,主治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zhuǎn)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熱結(jié)旁流證,下利清谷,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干燥,脈滑實;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fā)狂等。本方臨床常用于治療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急性膽囊炎、呼吸窘迫綜合癥、擠壓綜合征、急性闌尾炎等。
以上介紹了大承氣湯功效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大承氣湯功效很多,其中最為值得一提的是,它對治療急性腸胃炎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只要得過闌尾炎的人可以知道,闌尾炎是非常折磨人的,而且對飲食要求極高,所以說大承氣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口味上的追求,并且的做法并不復雜,因此如果需要用大承氣湯來療養(yǎng)身體的可以學著做一下。
ys630.coM延伸閱讀
制作中藥方劑,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對各種食材的營養(yǎng)成分有所了解,否則,搭配不當,將影響方劑的藥用價值和味道。下面我們?yōu)榇蠹彝扑]一種做法。頗受人們歡迎的方劑加減大承氣湯。
【處方】生川軍 風化消 枳實各15克 煅礞石 皂莢各6克
【功能主治】治醇酒厚味,痰熱內(nèi)蘊,或天氣極熱,盛怒不釋,致發(fā)狂證。
【用法用量】水煎,沖入豬膽汁、米醋各15毫升,調(diào)服西牛黃0.6克。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處方】大黃8錢,煅石膏4錢,犀牛角2錢,芒消2錢,枳實3錢,杭白芍2錢,黃連2錢,梔子3錢,甘草2錢。
【功能主治】傷寒發(fā)狂,睡去譫語,醒時心雖明白而狂言亂語,或登高而歌,或欲棄衣而走,率意詈罵,目不識人,脈象沉洪不浮,內(nèi)熱太盛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各家論述】此方以大黃為君,推盈中宮之邪熱;佐用芒消、枳實,以助大黃推(湯皿)之力;石膏清其胃熱;黃連、犀角、梔子,清其上焦之熱;以白芍斂之;以甘草和之。一劑將其內(nèi)熱攻去,其狂自止。
【摘錄】《醫(yī)學探驪集》卷三
【處方】芒消、枳實、大黃、厚樸、桃仁、紅花、乳香、沒藥、烏藥、枳殼分量隨癥酌用。
【功能主治】骨折后,瘀血聚積,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實用正骨學》
相信大家看了加減大承氣湯的介紹之后,肯定覺得加減大承氣湯很神奇,加減大承氣湯對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處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藥材制成,對人體沒有任何不利的影響,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試哦。
桃核承氣湯的名字很是特別,單看名字我們可能根本不能分清楚具體牛目椒組成是什么,我們只能猜測,為了驗證我們猜測的對不對。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桃核承氣湯組成有哪些吧,有什么樣的功效與作用吧。
【名稱】桃核承氣湯。
分類
理血劑-活血祛瘀。
組成
桃仁去皮尖,五十個(12g) 大黃四兩(12g) 桂枝二兩(6g) 甘草炙,二兩(6g) 芒硝二兩(6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功效
破血下瘀。
方解
本方由調(diào)胃承氣湯減芒硝之量,再加桃仁、桂枝而成?!秱摗吩涡霸谔柌唤猓?jīng)入腑化熱,與血相搏結(jié)于下焦之蓄血證。瘀熱互結(jié)于下焦,故少腹急結(jié);熱在血分而不在氣分,膀胱氣化未受影響,故小便自利;熱在血分,故至夜發(fā)熱;瘀熱上擾心神,故心神不寧,甚則譫語,如狂。
此時治當破血下瘀,并除血分之熱。方中桃仁與大黃并用為君,桃仁活血破瘀,大黃破瘀瀉熱,兩者配伍,瘀熱并治。桂枝通行血脈,助桃仁活血行瘀,配于寒涼破泄方中,亦可防止寒涼凝血之弊;芒硝瀉熱軟堅,助大黃下瘀泄熱,共為臣藥。炙甘草護胃安中,緩諸藥峻烈之性,以為佐使。五味配合,共奏破血下瘀之功,服后微利,使蓄血去,瘀熱清,諸證自平。
方歌
桃核承氣五般施,甘草硝黃并桂枝, 瘀熱互結(jié)小腹脹,如狂蓄血功最奇。
結(jié)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桃核承氣湯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我們雖然了解了它的組成、作用與功效,但是還是不能輕易的使用,要使用一定要經(jīng)過專業(yè)人士的指導哦,我們不可以隨便嘗試,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大承氣湯我們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種藥是專治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jié)不通的人,那么大承氣湯中藥方劑現(xiàn)在應該清楚了吧。大承氣湯的功效?大承氣湯的用法?讓小編帶大家看看吧。
方劑名
大承氣湯,出自《傷寒論》。
組成
大黃四兩,酒洗(12g)、厚樸八兩,去皮,炙(24g) 、枳實五枚(12g)、 芒硝三合(6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nèi)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F(xiàn)代用法:用水適量,先煎厚樸、枳實,后下大黃,芒硝溶服。
功效
峻下熱結(jié)。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jié)不通,矢氣頻轉(zhuǎn),脘腹痞滿而硬,疼痛拒按,日晡潮熱,手足濺然汗出,譫語,舌苔焦黃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
2.熱結(jié)旁流下利清水,色純青而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干舌燥,脈滑實。
3.熱厥、痙病和狂證而見有里熱實證者。
方解
本方證為傷寒邪傳陽明化熱,腸熱津傷,燥屎內(nèi)結(jié),腑氣不通所致。實熱內(nèi)結(jié),腑氣不通,故見大便秘結(jié)不通,矢氣頻轉(zhuǎn),脘腹痞滿而硬,疼痛拒按;四肢稟氣于陽明,陽明經(jīng)氣旺于申酉時,里熱熾盛,蒸騰于外,故日晡潮熱,手足濺然汗出;濁氣上攻,擾亂神明,則譫語;舌苔焦黃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均為熱盛傷津,燥屎內(nèi)結(jié)之象。前人將陽明腑實證歸納為痞、滿、燥、實四種:痞指自覺胸脘有痞塞壓重感;滿指脘腹脹滿,按之有抵抗感;燥指腸有燥屎,干結(jié)不下;實指腹痛拒按,大便不通。總之,本證為熱邪與燥屎內(nèi)結(jié)于腸胃,里熱熾盛。治宜釜底抽薪,急下存陰。
方中大黃苦寒通降,瀉熱通便,蕩滌腸胃積滯,且生用并后下,蕩滌之力更銳,治實而為君藥。然大黃雖長于蕩滌實熱,但無軟堅之力,故配以芒硝,咸寒潤降,軟堅潤燥,以攻燥結(jié),治燥為臣藥。二藥相須為用,以增峻下熱結(jié)之力。燥屎內(nèi)結(jié),腑氣不通,故用厚樸寬腸下氣,化滯除脹以治滿;枳實行氣消積以治痞,二藥既可調(diào)暢氣機而除痞滿,以消無形之氣滯,又可助硝、黃之蕩滌之力,共為佐使藥。四藥相配,瀉下與行氣并用,則痞、滿、燥、實俱去,起到急下存陰的作用。
熱結(jié)旁流:是陽明腑實證的一種假象。其因是由里熱熾盛,燥屎結(jié)于腸中欲排不能,以致少量糞水從旁流出所致。此時,雖下利稀水,色純青而臭穢,但仍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干舌燥,脈滑實。其下利稀水為假象,本質(zhì)仍為熱結(jié),治宜大承氣湯以峻下之,乃為通因通用之法。
熱厥:其因是由實熱積滯閉阻,陽遏內(nèi)郁不達四末,致陽盛格陰,故見四肢厥冷而為熱厥,其厥為假象,熱為本質(zhì),治宜大承氣湯以寒下之,乃為寒因寒用之法。若實熱內(nèi)結(jié),熱盛傷津,筋脈失養(yǎng)則癥見抽搐而發(fā)為痙病;陽明熱甚,上擾神明,則神昏譫語,發(fā)為狂證,治宜大承氣湯以泄之,乃為釜底抽薪之法。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寒下峻劑,用于里實證,以痞滿燥實四證俱全為辨證要點。
2.現(xiàn)代應用本方常用于治療單純性腸梗阻、粘連性腸梗阻、蛔蟲性腸梗阻、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以及某些熱性疾病過程中出現(xiàn)高熱,譫語,神昏,驚厥,發(fā)狂而見大便不通,苔黃脈實者。
使用注意
凡氣虛陰虧,燥結(jié)不甚者,以及年老、體弱、孕婦等均應慎用。本方作用峻猛,應中病即止,切勿過劑。
附注
1.小承氣湯(《傷寒論》) 大黃四兩,酒洗(12g) 厚樸二兩,去皮,炙(6g) 枳實三枚大者,炙(9g)水煎分兩次溫服。初服得下,則停服,不下者,則盡飲之。功效:輕下熱結(jié)。主治:陽明腑實輕證。癥見大便不通,譫語潮熱,脘腹痞滿,舌苔老黃,脈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脹痛,里急后重者。
2.調(diào)胃承氣湯(《傷寒論》)酒大黃12g炙甘草6g芒硝l0g先煎大黃、甘草,煎成去渣,內(nèi)芒硝,微火煮一二沸,一次溫服之。功效:緩下熱結(jié)。主治:陽明腸胃燥熱。癥見大便不通,口渴心煩,蒸蒸發(fā)熱,或腹中脹滿,舌苔正黃,脈滑數(shù);或以及腸胃積熱而致發(fā)斑,口齒咽喉腫痛等。
功用鑒別
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diào)胃承氣湯俗稱三承氣湯。三方均有大黃,均能寒下熱結(jié),主治陽明腑實證。其中,大承氣湯中硝、黃同用,大黃生用且后下,又加枳、樸,瀉下之力最強,能峻下熱結(jié),主治陽明腑實重證,以痞、滿、燥、實俱全為主;小承氣湯中去芒硝,并減枳、樸用量,且三藥同煎,瀉下之力較輕,能輕下熱結(jié),主治陽明腑實之輕證,以痞、滿、實而不燥為主;調(diào)胃承氣湯中去枳、樸,加甘草與大黃同煎,瀉下之力和緩,能緩下熱結(jié),主治陽明腑實證以燥、實而無痞、滿者為主。
方歌
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以枳樸效力彰,陽明腑實痞滿堅,峻下熱結(jié)此方良。
結(jié)語:有關(guān)大承氣湯的功效與作用,想必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吧。大承氣湯專治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jié)不通,矢氣頻轉(zhuǎn),脘腹痞滿而硬,等癥狀。很多人用過都說好,有了此癥狀病人,請選擇大承氣湯。
導讀:大承氣湯的配方是什么?大承氣湯,中醫(yī)方劑名。那么大承氣湯的配方是什么?下面就具體介紹下大承氣湯的配方,一起來看看吧。
【方劑名】
大承氣湯
【出處】
《傷寒論》
【組成】
大黃(12克)、厚樸(24克)、枳實(12克)、芒硝(9克)。
【用法】
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nèi)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F(xiàn)代用法:用水適量,先煎厚樸、枳實,后下大黃,芒硝溶服。
【方歌】
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以枳樸效力彰,陽明腑實痞滿堅,峻下熱結(jié)此方良。
【方解】
本方為瀉下之峻刺,有通便瀉熱之功。方中以大黃苦寒泄熱通便、蕩滌腸胃為主藥;輔以芒硝咸寒瀉熱,軟堅潤燥;積滯不去,由于氣滯不行,故佐以枳實、厚樸消痞除滿,行氣散結(jié),四藥合用,有峻下熱結(jié)的功效。對于腸胃燥實、郁滯不通者能承順胃氣下行,使塞者通,閉者暢,故名承氣。
【功效與作用】
1、腸胃燥熱積滯。證見大便堅實不通,脘腹脹滿,疼痛拒按,高熱神昏,譫語,舌苔焦黃起刺,脈沉實有力。
2、熱結(jié)旁流。證見下利清水臭穢,雖利而腹?jié)M脹痛不減,按之堅硬有塊,口干舌燥,脈滑數(shù)。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zhuǎn)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
2、熱結(jié)旁流證下利清谷,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干燥,脈滑實。
3、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fā)狂等。
【配伍特點】
硝、黃配合,相須為用,瀉下熱結(jié)之功益峻。合用即能消痞除滿,又使胃腸氣機通降下行,以瀉下通便。四藥合用,共奏峻下熱結(jié)之功。
【臨床運用】
現(xiàn)代常用于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等。
【加減化裁】
若兼氣虛者,宜加人參補氣,防瀉下氣脫;兼陰津不足者,加玄參、生地以滋陰潤燥。
【使用注意】
1、本方為瀉下峻劑,如氣虛陰虧,或表證未解,或胃腸無熱結(jié),均不宜用。
2、本方作用峻猛,中病即止,過用會損耗正氣,孕婦禁用。
【文獻摘要】
吳昆《醫(yī)方考》卷1:傷寒陽邪入里,痞、滿、燥、實、堅全俱者,急以此方主之。調(diào)味承氣湯不用枳、樸者,以其不作痞滿,用之恐傷上焦虛無氤氳之元氣也;小承氣湯不用芒硝者,以其實而未堅,用之恐傷下焦血分之真陰,謂不伐其根也。此則上中下三焦皆病,痞、滿、燥、實、堅皆全,故主此方以治之。厚樸苦溫以去痞,枳實苦寒以泄?jié)M,芒硝咸寒以潤燥軟堅,大黃苦寒以泄實去熱。
以上就是大承氣湯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中醫(yī)方劑,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增液承氣湯我們聽名字可能會覺得一頭霧水根本猜不透,其實大家是因為不能夠經(jīng)常的接觸到所以就會覺得很是陌生,其實增液承氣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增液承氣湯有哪些的功效與作用吧,希望以下介紹的內(nèi)容大家感興趣。
【名稱】增液承氣湯。
分類
瀉下劑-功補兼施。
組成
玄參一兩(30g) 麥冬八錢,連心(25g) 細生地八錢(25g) 大黃三錢(9g) 芒硝一錢五分(4.5g)。
用法
水八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功效
滋陰增液,泄熱通便。
方解
陽明溫病,熱結(jié)胃腸。津液受灼,腸腑失潤,傳導失常,以致燥屎不行,脘腹脹滿;燥屎不行,邪熱愈盛,陰津漸竭,故腸中燥屎雖用下法而不得通。此即《溫病條辨》津液不足,無水舟停之意。口干唇燥,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者,乃熱傷津虧之證。治宜甘涼濡潤以增陰液;咸苦潤下以泄熱通便。
方中重用玄參滋陰泄熱通便,為君藥。麥冬、生地黃滋陰生津,為臣藥。君臣相合即增液湯,功能滋陰清熱,增液通便;大黃、芒硝軟堅潤燥,泄熱通便。共成增水行舟之劑。
《溫病條辨》指出,陽明溫病,大便不通,若屬津液枯竭,水不足以行舟而燥結(jié)不下者,可間服增液湯以增其津液;若再不下,是燥結(jié)太甚,宜于增液承氣湯緩緩服之。說明熱結(jié)陰虧,大便不通者,使用下法,宜當審慎。
方歌
增液承氣參地冬,硝黃加入五藥供, 熱結(jié)陰虧大便秘,增水行舟腸腑通。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增液承氣湯的相關(guān)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增液承氣湯雖然不常用,但是它的用處還是很多的,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選擇性的使用以上介紹的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弄清楚使用的方法,不能盲目的亂用哦。
眾所周知,承氣湯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guān)于承氣湯的相關(guān)描述?,F(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了承氣湯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厚樸4兩(去皮),姜2兩(同搗爛,焙干),大黃2兩,枳實半兩(麩炒去瓤),芒消1兩半。
【制法】上除芒消外,并為粗末。
【功能主治】剛痙,大便不通10數(shù)日。
【用法用量】每服10錢,水2盞,煎1盞半,去滓,入芒消半錢匕,攪勻,再煎2-3沸,微熱服。
【摘錄】《普濟方》卷九十六
【處方】枳實5枚,大黃4兩,芒消半升,甘草2兩。
【功能主治】少陰病得之2-3日,口燥咽干者。少陰病得之6-7日,腹?jié)M不大便者。下血。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3升,適寒溫分3服,如人行5里1服。取下利為度,若不得利盡服之。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變大承氣為調(diào)胃承氣,專取甘草通調(diào)之力以緩消、黃之急也。更加枳實于調(diào)胃承氣方中,較大承氣中厚樸,雖辛溫、辛苦不同,而泄?jié)M之功則一。
【摘錄】《千金》卷九
【處方】大黃、樸消、豆豉、枳實、厚樸各等分。
【功能主治】發(fā)汗,瀉下,去臟毒。主
【用法用量】上用水2鐘,煎至8分,空心溫服。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四
【處方】前胡1兩,枳實1兩,桂心1兩,大黃1兩,寒水石1兩,知母1兩,甘草1兩,消石2兩,石膏2兩,栝樓根2兩。
【功能主治】氣結(jié)胸中,熱在胃管,飲食嘔逆,渴者。
【用法用量】《千金翼》有梔子,無枳實。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承氣者,承制逆上之氣也。此方雖借承氣之名,實取《金匱》大黃甘草湯之制,以治胸中客熱,加前胡、枳實以下氣,知母、石膏、寒水、栝樓以化熱,消石、桂心為伏熱之開導也。
【摘錄】《千金》卷十六
【處方】茯神1兩,麥門冬1兩(去心),人參1兩(去蘆頭),青竹茹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中毒吐卻惡毒物后,覺胸心安穩(wěn)。宜服此。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溫服,1日3次。
【注意】三二日內(nèi)宜食粥。
【摘錄】《圣惠》卷三十九
【處方】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枳實半兩(麩炒微黃),川樸消1兩,厚樸半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時氣5日,腸胃中有結(jié)燥,胸中壅悶,或時譫語。
【用法用量】每服4錢,用水1中盞,煎取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以利為度。
【摘錄】《圣惠》卷十五
【處方】大黃1錢,厚樸1錢,枳實1錢,甘草5分,芒消1錢。
【功能主治】痘瘡發(fā)熱腹痛,大渴煩躁,大便閉,狂妄者;痘瘡焦黑,煩渴頓悶,喘促而厥逆,大便不通者。胃腑實效,口噤胸滿,臥不著席,腳攣急,大便閉結(jié)不通。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前服。
【各家論述】此開滯下利之方也。厚樸苦溫以去痞,枳實苦寒以瀉滿,芒消咸寒以潤燥軟堅,大黃苦寒以瀉實去熱,甘草甘平調(diào)諸藥,稍緩其峻急之性。
【摘錄】《痘科類編釋意》卷三
承氣湯作為一種家喻戶曉的中藥方劑,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們預料的,所以大家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對承氣湯多一些了解,一定對大家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的。
不同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都是不一樣的,只有正確的了解它們才能夠很好的運用。那么你知道桃核承氣湯的藥用價值是什么嗎?
【別名】桃仁承氣湯(《醫(y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傷寒括要》)。
【處方】桃核50個(去皮、尖)桂枝6克(去皮)大黃12克 甘草6克(炙)芒消6克
【功能主治】破血下瘀。治瘀熱蓄于下焦,少腹急結(jié),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則譫語煩渴,其人如狂,至夜發(fā)熱,及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惡霹不下,脈沉實或澀。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前四味,取300毫升,去滓,納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空腹時溫服100毫升,日三服。當微利。
【備注】方中桃核破血行瘀,大黃下瘀泄熱,二藥合用,以逐下焦瘀熱,是為君藥;桂枝活血通絡,芒消泄熱軟堅,是為臣藥;炙甘草甘平和中,緩和消、黃峻攻之性,為佐使藥。諸藥相配,共奏破血下瘀之效。
【摘錄】《傷寒論》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桃核承氣湯功效和用法等。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到雖然桃核承氣湯的好處很多,但是還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況下再去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