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嘔吐的秘方
養(yǎng)生秘方。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治療嘔吐的秘方,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嘔吐是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病證。臨床以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干嘔,臨床嘔與吐常同時發(fā)生,故合稱為嘔吐。那么,如何治療嘔吐呢?
治療嘔吐的秘方
主證:痰飲內(nèi)停;吐清水,惡心,吐痰延;苔白膩或薄黃,脈滑。
治療:溫化痰飲,和胃降逆,
方藥:二陳湯,蒼桂術(shù)甘湯加減。
嘔吐的救護措施
1禁食、禁飲水4~6小時,以防誤入氣管。嘔吐停止后逐漸進食。
2昏迷病人頭側(cè)位,及時擦凈口腔內(nèi)嘔吐物,禁止用毛巾堵住鼻、口腔。警惕嘔吐物嗆入氣管。
3一般嘔吐可給予鎮(zhèn)靜藥、止吐藥治療,如安定、胃復安、阿托品、嗎丁啉等。
4劇烈嘔吐者盡快送醫(yī)院檢查處理。
針灸治療
1外邪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內(nèi)關(guān)、合谷、公孫,用瀉法,祛邪解表,和胃降逆。
2飲食停滯型:常用內(nèi)關(guān)、公孫、足三里、天樞、下脘,用瀉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3肝氣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內(nèi)關(guān)、陽陵泉、太沖,用瀉法,疏肝和胃降逆。
4脾胃虛寒型:常用脾俞、胃俞、中脘、內(nèi)關(guān)、足三里,補法加灸,溫中健脾,和胃降逆。
5脾胃陰虛型:常用中脘、內(nèi)關(guān)、陰陵泉、胃俞,用補法,滋陰養(yǎng)胃,降逆止嘔。
6脾胃實熱型:常用內(nèi)關(guān)、中脘、公孫、天樞、支溝、下脘,用瀉法,清熱導滯,和胃止嘔。
7驚恐氣逆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內(nèi)關(guān)、太沖、神門、陽陵泉,用瀉法,清肝安神,降逆止嘔。
嘔吐的食飲食宜
吃一些消食化滯的食物,如山楂、烏梅煮水等。也可選用以下食療方法:
1山楂100克,白糖25克。將山楂洗凈去核,切碎,濃煎成汁,兌入白糖攪拌均勻。每次50毫升,一日3次,連服3日。
2萊菔子50克。將萊菔子炒熟,碾碎成細末。每次服5克,溫開水沖服,一日2次,連服5日。
3青梅20個。洗凈,去核,慢火煎,去渣取汁。每次20毫升,一日數(shù)次,連服3日。
4蘿卜1個。將蘿卜洗凈,切成碎塊,搗爛,榨汁,隔水燉熟。每次15毫升,每日數(shù)次。
5雞內(nèi)金(雞的胃內(nèi)膜)2個,面粉100克,鹽、芝麻適量。將雞內(nèi)金洗凈,曬干后用小火焙干,研成細末,與面粉、芝麻、精鹽一起和成面,搟成薄餅,置烤箱內(nèi)烤熟。每次2張,一日1次,連服3日。
食忌
暫時禁食會使胃腸得到休息,對恢復正常功能是必要的。至少1~2周內(nèi)忌食生冷、冰鎮(zhèn)及煎炸油膩、黏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ys630.COm精選閱讀
這個嘔吐這種病癥一定要及時的并且有效地進行治療。因為嘔吐起來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難受。那么,這個嘔吐應(yīng)該如何進行治療呢?治療的偏方又有什么?嘔吐的鑒別方法是什么?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個嘔吐的偏方吧!
1.飲羊奶治反胃干嘔
方劑:鮮羊奶適量。
制用法:將羊奶煮沸。每次飲1杯,每日2次。
功效:滋陰養(yǎng)胃。治陰虛所引起的反胃、干嘔等癥。
2.醋礬糊外敷止嘔
方劑:陳醋、明礬、面粉各適量。
制用法:上三味共調(diào)成糊狀。用時敷于兩足心涌泉穴,用紗布包扎固定,一般半小時后可發(fā)生止嘔作用。
功效:消積解毒、清熱散癖。用治嘔吐不止、泄瀉。
3.蘿卜蜂蜜止惡心嘔吐
方劑:蘿卜1個,蜂蜜50克。
制用法:將蘿卜洗凈切絲搗爛成泥,拌上蜂蜜。分2次吃完。
功效:健脾,和中,養(yǎng)胃。用治惡心嘔吐。
4.白胡椒半夏治嘔吐
方劑:白胡椒、制半夏、鮮姜等份。
制用法:前兩味共研細末。鮮姜煎湯。以姜湯和面同白胡椒末、半夏末調(diào)勻并捏成大丸粒。每服30-40丸,用姜湯送下,每日2次。
功效:暖腸胃。用治嘔吐(包括胃炎,幽門肥厚、狹窄,胃癌初期等的嘔吐)。
5.甘蔗姜汁治吐食干嘔
方劑:甘蔗汁半杯,鮮姜汁1湯匙。
制用法:甘蔗汁是將甘蔗剝?nèi)テ?,搗爛取的汁液。姜汁制法與此同。將兩汁和勻稍溫服飲,每日2次。
功效: 清熱解毒、和胃止嘔。
診斷依據(jù)
1、初起嘔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氣味,久病嘔吐時作時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氣味不甚。
2、新病邪實,嘔吐頻繁,常伴有惡寒、發(fā)熱、脈實有力。久病正虛,嘔吐無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色萎黃,脈弱無力等癥。
3、本病常有飲食不節(jié),過食生冷,惱怒氣郁,或久病不愈等病史。
病證鑒別
1、 嘔吐與噎膈
嘔吐與噎膈,皆具有嘔吐的癥狀。然嘔吐之病,進食順暢,吐無定時。噎膈之病,進食哽噎不順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甚則因噎廢食。嘔吐大多病情較輕,病程較短,預后尚好。而噎膈多因內(nèi)傷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較長,預后欠佳。
2、嘔吐與反胃
反胃系脾胃虛寒,胃中無火,難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終至完谷盡吐出而始感舒暢。嘔吐是以有聲有物為特征,多因胃氣上逆所致,有感受外邪、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diào)和胃虛失和的不同,臨證時不難鑒別。
3、嘔吐物的鑒別
嘔吐物有寒熱虛實之別,根據(jù)嘔吐物性狀及氣味,也可以幫助鑒別。若嘔吐物酸腐量多,氣味難聞?wù)?,多屬飲食停滯,食積內(nèi)腐;若嘔吐出苦水、黃水者,多由膽熱犯胃,胃失和降;若嘔吐物為酸水、綠水者,多因肝熱犯胃,胃氣上逆,若嘔吐物為濁痰涎沫,多屬痰飲中阻,氣逆犯胃;若嘔吐清水,量少,多因胃氣虧虛,運化失職。
結(jié)語:看完了這么多關(guān)于介紹治療嘔吐的偏方以及這個嘔吐的診斷鑒別的仔細閱讀,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都有了一個非常獨到的認識。所以,在這里推薦的偏方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要治療的話!請在醫(yī)師的叮囑下進行治療哦!
這個嘔吐的癥狀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那么,這種病癥到底要如何進行治療呢?治療的偏方又有什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治療嘔吐的中醫(yī)辨證偏方以及這個嘔吐的發(fā)病原因,趕緊來看看吧!
嘔吐的中醫(yī)辨證偏方
1、脾胃氣虛
癥狀:食欲不振,食入難化,惡心嘔吐,脘部痞悶,大便不暢,舌苔白滑,脈象虛弦。
治法:健脾益氣,和胃降逆。
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常用藥:黨參、茯苓、白術(shù)、甘草、半夏、陳皮、木香、砂仁。
2、脾胃陽虛
癥狀:飲食稍多即吐,時作時止,面白,倦怠乏力,喜暖惡寒,四肢不溫,口干而不欲飲,大便溏薄,舌質(zhì)淡,脈濡弱。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藥:理中湯加減。
常用藥:人參、白術(shù)、干姜、甘草。
3、胃陰不足
癥狀:嘔吐反復發(fā)作,或時作干嘔,似饑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紅少津,脈象細數(shù)。
治法:滋養(yǎng)胃陰,降逆止嘔。
方藥:麥門冬湯加減。
常用藥:人參、麥冬、粳米、甘草、半夏、大棗。
發(fā)病原因
1.反射性嘔吐
①咽刺激;
②各種原因的胃腸疾病;
③肝、膽、胰與腹膜疾病;
④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休克、心功能不全等;
⑤其他原因如青光眼、腎絞痛、盆腔炎、急性傳染病、百日咳等。
2.中樞性嘔吐
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如中樞神經(jīng)感染、腦血管疾病、顱內(nèi)高壓癥、偏頭痛、顱腦外傷;
②藥物或化學性毒物的作用;
③其他代謝障礙(如低鈉血癥、酮中毒、尿毒癥)、妊娠、甲狀腺危象、Addison病危象等。
結(jié)語:以上介紹的幾種能夠有效幫助治療嘔吐的偏方以及這個嘔吐的發(fā)病原因,效果都還是蠻不錯的,如果你也想通過偏方來幫助自己治療嘔吐的話!以上推薦的幾種偏方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哦!趕緊按照以上的偏方試一試吧!
這個惡心嘔吐是一定要及時的治療的。不然的話身體將會非常的難受。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惡心嘔吐的治療偏方以及這個惡心嘔吐的病機和診斷依據(jù),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老姜治嘔吐
將老姜放入水中熬湯,熬成比較濃的湯水之后放入紅糖。
嘔吐的人喝下熱騰騰的紅糖姜湯就能緩解嘔吐的癥狀。這是一個對身體沒有副作用的方法,姜湯還有驅(qū)寒等作用。
橘子皮治嘔吐
在出現(xiàn)嘔吐的情況時,拿幾塊橘子皮聞一下就可以緩解嘔吐。
橘子皮有十分清新強烈的氣味,讓人一聞就馬上有效果。在橘子上市的時候,這就是一個好方法。
溫開水治嘔吐
在嘔吐時不要喝太燙的開水,其實這樣是沒有效果的。
可以在嘔吐之后先用溫開水漱漱口,等感覺口中無雜物事再喝一些溫開水這樣也會緩解嘔吐。
甘蔗姜汁治吐食干嘔
甘蔗汁半杯,鮮姜汁1湯匙。甘蔗汁是將甘蔗剝?nèi)テ?,搗爛取的汁液。
姜汁制法與此同。將兩汁和勻稍溫服飲,每日2次。清熱解毒、和胃止嘔。
病機
嘔吐的病位主要在胃,但與肝脾有密切的關(guān)系。基本病機為胃失和降,胃氣上逆。
病理性質(zhì)不外虛實兩類,實證因外邪、食滯、痰飲、肝氣等邪氣犯胃,以致胃氣痞塞,升降失調(diào),氣逆作嘔;虛證為脾胃氣陰虧虛,運化失常,不能和降。
病理演變,初病多實,嘔吐日久,損傷脾胃,脾胃虛弱,可由實轉(zhuǎn)虛。亦有脾胃虛弱,復因飲食所傷,而出現(xiàn)虛實夾雜之證。
診斷依據(jù)
1、初起嘔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氣味,久病嘔吐時作時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氣味不甚。
2、新病邪實,嘔吐頻繁,常伴有惡寒、發(fā)熱、脈實有力。久病正虛,嘔吐無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色萎黃,脈弱無力等癥。
3、本病常有飲食不節(jié),過食生冷,惱怒氣郁,或久病不愈等病史。
結(jié)語:看完了這么多能夠有效治療嘔吐的偏方以及這個嘔吐的病機和診斷依據(jù),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以及相關(guān)的認識。所以,想要用這些偏方來進行治療嘔吐的話!還是請在詢問醫(yī)師的情況之下進行治療和服用,效果會更好哦!
這個嘔吐這種癥狀一定要及時的有效的進行治療。否則后果將會非常的嚴重。那么,這個嘔吐應(yīng)該如何進行治療呢?治療的偏方又有什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嘔吐的治療偏方以及這個嘔吐的預防方法,趕緊來看看吧!
治療要點
1.治則
降逆和胃,行氣止嘔。
2.單穴取穴
承漿穴
適于寒邪客胃,脾胃虛弱型。
內(nèi)關(guān)穴
適于肝氣犯胃,寒邪客胃型。
胃俞穴
適于外邪客胃,痰濕內(nèi)阻,脾胃虛弱,肝氣犯胃等。
3.治療方法
用毫針治療,三棱針放血治療。
操作方法
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虛實夾雜用平補平瀉法。
承漿穴
取坐位,頭部后仰,常規(guī)消毒,用28號1.5寸不銹鋼毫針,平刺承漿穴,得氣后,實證用瀉法捻轉(zhuǎn),虛證用補法捻轉(zhuǎn),虛實夾雜用平補平瀉法捻轉(zhuǎn)。每10分鐘捻轉(zhuǎn)1次,留針40分鐘。每日1次,輕者7次為1療程,重者15天為1療程。
內(nèi)關(guān)穴
皮膚常規(guī)消毒,用28號1寸半不銹鋼毫針,直刺內(nèi)關(guān)穴,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虛實夾雜用平補平瀉法捻轉(zhuǎn)。每10分鐘捻轉(zhuǎn)1次,留針30分鐘。每日1次,輕者7天為一療程,重者15天為一療程。
胃俞穴
取坐位,皮膚常規(guī)消毒,用三棱針挑刺穴位皮膚放血,挑斷數(shù)根肌肉纖維,用消毒棉球擦凈血跡,用創(chuàng)可貼外敷處理,隔2~3日治療1次。
嘔吐的預防調(diào)護
1、起居有常,生活有節(jié),避免風寒暑濕外邪侵襲。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對肝氣犯胃者,尤當注意。
3、飲食方面也應(yīng)注意調(diào)理。脾胃素虛者,飲食不宜過多,同時勿食生冷瓜果等,禁服寒涼藥物。若胃中有熱者,忌食肥甘厚膩、辛辣香燥、醇酒等物品,禁服溫燥藥物,戒煙。
4、對嘔吐不止的病人,應(yīng)臥場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服藥時,盡量選擇刺激性氣味小的,否則隨服隨嘔,更傷胃氣。服藥方法,應(yīng)少量頻服為佳,以減少胃的負擔。根據(jù)病人情況,以熱飲為宜,并可加入少量生姜或生姜汁,以免格拒難下,逆而復出。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幾種能夠有效治療嘔吐的偏方以及這個嘔吐的預防方法,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以及了解。如果你還在為嘔吐而煩惱的時候,就請及時使用一些方法進行治療哦!以上的偏方僅供參考。
嘔吐的癥狀,大家都有過。但是其中引發(fā)嘔吐的原因應(yīng)該是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情況。所以想要治療嘔吐,要看清楚病因,對癥下藥,下面小編介紹一些治療嘔吐的偏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緩解癥狀,甚至徹底好起來!
嘔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所引起的病癥。有聲有物稱之為嘔,有物無聲謂之吐,有聲無物謂之干嘔。嘔吐見于西醫(yī)的急慢性胃腸炎,賁門、幽門痙攣、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本病可有外感、內(nèi)傷之邪,侵犯胃腑,致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而嘔吐。
辨證要點
1.寒邪客胃
嘔吐清水或痰涎,喜暖惡寒,胸脘脹滿,大便溏薄或腹瀉,苔白脈遲。
2.痰飲內(nèi)阻
嘔吐清水或痰涎,胸悶納差,頭暈目眩,苔白膩,脈滑。
3.肝氣犯胃
嘔吐隨情志不遂而發(fā),噯氣頻繁,兩肋脹滿,舌苔白膩,脈弦。
4.脾胃虛弱
病史較長,嘔吐時發(fā)時止,納差便溏,面色蒼白,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脈弱無力。
治療要點
1.治則降逆和胃,行氣止嘔。
2.單穴取穴:承漿穴,適于寒邪客胃,脾胃虛弱型。內(nèi)關(guān)穴,適于肝氣犯胃,寒邪客胃型。胃俞穴,適于外邪客胃,痰濕內(nèi)阻,脾胃虛弱,肝氣犯胃等。
嘔吐的病因
1、外邪犯胃
感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或穢濁之氣,侵犯胃腑,胃失和降之常,水谷隨逆氣上出,發(fā)生嘔吐。由于季節(jié)不同,感受的病邪亦會不同,但一般以寒邪居多。
2、飲食不節(jié)
飲食過量,暴飲暴食,多食生冷、醇酒辛辣、甘肥及不潔食物,皆可傷胃滯脾,易引起食滯不化,胃氣不降,上逆而為嘔吐。
3、情志失調(diào)
惱怒傷肝,肝失條達,橫逆犯胃,胃氣上逆;憂思傷脾,脾失健運,食難運化,胃失和降,均可發(fā)生嘔吐。
4、病后體虛
脾胃素虛,或病后體弱,勞倦過度,耗傷中氣,胃虛不能盛受水谷,脾虛不能化生精微,食滯胃中,上逆成嘔。
結(jié)語:嘔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胃不舒服,會是比較常見的病因。所以大家在查找病因的時候,多往胃上面考慮。當然其他的一些因素也不能放過,我們不能放過任何一種可能。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的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