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艾功效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鄙鐣陌l(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祈艾功效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現(xiàn)在很多女性每次一到夏天的季節(jié),會出現(xiàn)身體發(fā)熱,全身乏力,疲倦困擾,甚至會有食欲不振的現(xiàn)象,這樣漸漸的會導致身體垮掉,在平時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fā)生,大家可以使用祈艾慢慢調(diào)節(jié),具有很好的調(diào)理功效,同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女性的身體有很大的調(diào)節(jié)幫助。
簡介
有些女性一到盛夏就出現(xiàn)低熱、乏力、困倦、不思飲食、日漸消瘦、心悸、出汗、失眠、多夢等癥狀。少數(shù)人還會出現(xiàn)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增多、腰酸、浮腫等婦科癥狀。到了秋天,這些毛病不治而愈。這種情況就是通常所說的“苦夏”。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這是一種功能失調(diào)的表現(xiàn),并非發(fā)生器質(zhì)性病變,也不會有不良后果。
中藥祈艾煲雞蛋可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腰腹痹痛、月經(jīng)量多、痛經(jīng)等。祈艾能溫經(jīng)、止血、鎮(zhèn)痛、散寒除濕,適用于虛寒性的腹痛,與生姜配以雞蛋,功仿阿膠,富有營養(yǎng)又能健胃。
材料:艾葉12克、生姜1~2片、雞蛋2只。
烹制:艾葉洗凈。與雞蛋連殼、生姜等放進瓦煲里,加入清水650毫升(約2碗半)煮熟后,去殼取蛋再煮片刻即可,飲湯吃蛋。
用料/祈艾雞子粥
祈艾葉20克,雞蛋2只,大米100克。
制法/祈艾雞子粥
①將祈艾葉洗凈,用干凈紗布包好;大米淘洗干凈,備用。
②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祈艾袋、大米煮粥,熟后揀出祈艾袋,打入雞蛋,攪勻,再煮一二沸即成。
每日1次,連服7-8天。
功效/祈艾雞子粥
祈艾葉性微溫,味辛、苦,有溫經(jīng)散瘀、止血固胎等功效,可用于治療虛寒性的腹痛、崩漏下血、滑胎(習慣性流產(chǎn))等癥。雞蛋性平,味甘,有鎮(zhèn)心、益氣、安五臟、止驚、安胎等功效,可用于治療婦女血虛、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遺精、脫發(fā)、陰虛肺燥諸癥。雞蛋與祈艾葉同煮食,可收補虛溫經(jīng)、養(yǎng)血安胎之功。
適應(yīng)癥/祈艾雞子粥
虛寒性的滑胎(習慣性流產(chǎn))。癥見孕后腰酸乏力、下陰出血、小腹有下墜感、精神姜靡、心悸氣短等。
相關(guān)閱讀
艾貼,也就是艾臍貼,是一種用艾葉制作而成的用來調(diào)理身體的物品,通過貼艾貼,可以解決人體多方面的健康問題,艾貼在通調(diào)三焦、利水消腫,治療婦科疾病,通經(jīng)活絡(luò)、行氣止痛,調(diào)節(jié)精氣、幫助睡眠,防病駐顏、養(yǎng)生延年等方面,是能起到一定的功效以及作用的。
1、通調(diào)三焦,利水消腫
艾臍貼可以激發(fā)三焦的氣化功能,有很好的疏通經(jīng)絡(luò)的作用,還可以促進代謝,對于小便不利以及腹水、水腫的情況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如果是因為水腫引起的肥胖,也可以用艾臍貼減肥,時間長了也有一定的效果。
2、治療婦科疾病
用艾臍貼還可以治療女性婦科疾病,比如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不孕以及帶下病,女性有黃褐斑和面色萎黃的現(xiàn)象也可以用艾臍貼。
3、通經(jīng)活絡(luò),行氣止痛
身體出現(xiàn)這樣那樣疼痛的癥狀時可以使用艾臍貼,可以貼在肚臍上,也可以貼在疼痛的地方,艾灸可以通百脈,使用以后可以通經(jīng)活絡(luò)、理氣止痛,對于痤瘡手腳麻木或者有身體酸痛的人來說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4、調(diào)節(jié)精氣、幫助睡眠
經(jīng)常用艾臍貼貼肚臍有收斂人的精氣神以及調(diào)節(jié)臟腑的作用,體質(zhì)調(diào)整好了,氣血暢通了睡眠自然就后了。經(jīng)常的貼艾臍貼可以治療盜汗、遺夢、失眠、滑精和驚悸等癥狀,效果很明顯。
5、防病駐顏,養(yǎng)生延年
肚臍是強身健體很重要的穴位。使用艾臍貼貼肚臍可以增加人的抵抗能力,還可以活化細胞,可以緊致皮膚,讓皮膚潤澤。經(jīng)常的貼艾臍貼還可以治療神經(jīng)衰落的現(xiàn)象,好可以養(yǎng)生延年。
以上就是艾臍貼的作用和功效,大家可以看到,經(jīng)常使用艾臍貼貼肚臍有很好的去處疾病,強身健體的作用。在貼艾臍貼的時候要注意是否有什么不適的癥狀出現(xiàn),比如局部是否會出現(xiàn)發(fā)紅、過敏等癥狀,再有貼艾臍貼后是否出現(xiàn)上火等癥狀,如果有都要暫停貼艾臍貼。
艾片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藥材,它是一個能夠制作藥膳,同時能夠制作藥品,而且艾片的使用方法也比較廣泛,在選擇時也可以放心進行,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艾腦香(《現(xiàn)代實用中藥》),艾粉、結(jié)片(《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菊科植物 艾納香葉片 的加工品。植物形態(tài)參見"艾納香"條。
【生境分布】主產(chǎn)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性狀】為半透明的結(jié)晶,直徑5~15毫米,厚約2~3毫米。白色。氣清涼,味辛涼濃烈。燃燒時有濃黑煙。以片大、質(zhì)薄、潔白、松脆、清香者為佳。
【炮制】9~10月間,采取艾納香葉,入蒸器中加熱使之升華,升華所得的結(jié)晶為灰白色之粉狀物,即稱"艾粉"。經(jīng)壓榨去油,煉成塊狀結(jié)晶,再劈削成顆粒狀或片狀,即為艾片。
【性味】①《藥材資料匯編》:"甘,溫平,無毒。"
【功能主治】①《藥材資料匯編》:"去惡氣,辟瘟疫,殺蟲療癬,治中暑霍亂。"
【用法用量】內(nèi)服:0.5~1分,多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diào)敷。
【備注】本品在廣東、廣西,亦作為冰片的品種之一。參見"冰片"條。
【摘錄】《*辭典》
以上就是關(guān)于艾片的藥用價值的一個簡單的介紹,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利用艾片治療疾病,可以不用擔心副作用。所以艾片治療疾病就是一種效果好且實在的治療方法,因此在臨床中也得到了一個很廣泛的利用。
中藥材是很常見的,而且中藥材的種類還比較多,在功效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因此選擇之前,需要進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艾實這種藥材嗎?
【別名】艾子(《食療本草》)。
【來源】為菊科植物艾的果實。9~10月,果實成熟后采收。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艾葉"條。
【性味】①《日華子本草):"暖,無毒。"
【功能主治】①《藥性論》:"主明目。"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為丸,0.5~1.5錢。
【附方】治一切冷氣:艾實與干姜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孟詵方》)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藥性論》。
通過以上介紹,大家對中藥艾實也有了很好的了解,它在治療疾病上有著很不錯的效果,不過要注意的是,對艾實使用的時候,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健康科學的食用。
中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不同的功效,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味中藥:竹葉艾,它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蘇門白酒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蘇門白酒草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50cm。根紋錘狀,直或彎曲。莖直產(chǎn),粗壯,具棱條,綠色或下部紅紫色,中部或中部以上有長分枝,被較必灰白色上彎的糙短毛,雜有開展的疏柔毛。葉密集,基部葉花期凋落,下部葉倒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10cm,寬1-3cm,先端尖或漸尖,基部漸狹成柄,邊上部每邊常有4-8個粗齒,基部全緣,中部和上部葉漸?。华M披針形或近線形,具齒或全緣,兩面尤其是下面被密糙短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徑5-8mm,在莖枝端排成大而長的圓錐花序,梗長3-5mm;總苞片形短圓柱狀,長約4mm,寬3-4mm;總苞片3層,灰綠色,線狀披針形或線形,先端尖,背面被短糙毛,外層稍短工短于內(nèi)層之半,邊緣干膜質(zhì);花托具明顯小窩孔;雌花多層,長4-4.5mm,管部細長,舌片淡黃色或淡紫色,極短細,絲狀,先端2細裂;兩性花6-11個,花冠淡黃色,長約4mm,檐部狹漏斗形,上端具5齒裂,管部上部被疏柔毛,瘦果線狀披針形,長1.2-1.5mm,壓扁,被巾微毛;冠毛1層,初時白色,后變黃褐色?;ㄆ?-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和林緣。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化痰;通絡(luò);止血。主咳嗽痰多;風濕痹痛;子宮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竹葉艾,我們知道竹葉艾是有著非常高的藥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竹葉艾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謹慎對待。
溫灸養(yǎng)生是通過百草之王艾草特制成艾條,點燃后放入溫灸器中滾動于經(jīng)絡(luò)或患處四周,幫助人體全面溫通經(jīng)絡(luò),溫補元氣,調(diào)和氣血,潤澤面色,散發(fā)健康神采。配合能量釋放按摩,按摩中著重全身各部位的協(xié)調(diào),身體系統(tǒng)與精神意識的和諧,同時在人體的背部用中醫(yī)刮痧、拔罐、舒經(jīng)活絡(luò)精油按摩方法,可疏通經(jīng)絡(luò)、淋巴排毒,以達到舒緩壓力、放松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五臟六腑的效果。它能充分改善氣滯血淤、腫脹酸麻,使人最大限度地釋放能量、解除疲勞,享受輕松,達到內(nèi)外和諧完美統(tǒng)一的最高境界。溫灸養(yǎng)生在身體方面有六大功效。溫肌散寒、疏風解表;溫經(jīng)通絡(luò)、活血逐疲;溫中活里、強臟壯腑;溫陰補虛、回陽固脫;行氣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陰陽、保健防病。溫灸養(yǎng)生在美容方面有兩大功效。面部皮膚方面:可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使老化細胞代謝,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白嫩,延緩衰老。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瞼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松弛老化現(xiàn)象,使眼部恢復光彩。
常用家庭溫和灸方法:
將艾條一端點燃,讓燃端靠近皮膚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溫熱。將艾條慢慢上提,距皮膚3~4厘米,保持不動。灸時,溫熱感會使皮膚發(fā)紅卻不灼痛,局部、遠端部位還有酸、麻等舒服感覺。
2、在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艾灸,灸量宜??;在腰腹部、肩及兩股等皮厚而肌肉豐滿處艾灸,灸量可大一點。
3、體質(zhì)強壯者,灸量可以大;久病、體質(zhì)虛弱、老人、小兒,灸量宜小。
4、出現(xiàn)暈灸,須立即停灸,讓患者頭低位平臥,注意保暖,輕者休息片刻或喝點溫開水,重者掐按人中、內(nèi)關(guān)、足三里。
5、精神緊張、大汗、勞累或饑餓時不宜灸,妊娠期婦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苦艾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備好了嗎?
【英文名】Common Wormwood
【別名】苦蒿、啤酒蒿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中亞苦蒿的葉和花枝。
【原形態(tài)】中亞苦蒿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主根單一,垂直,稍木質(zhì)化,徑達3cm。根狀莖稍粗短,垂直。莖單一或2-3個,直立,密被灰白色短柔毛,上部斜上分枝。莖下部葉二至三回羽狀全裂,長卵形或卵形,長8-12cm,寬7-9cm,葉柄長6-12cm,中部葉長卵開或卵形,二回羽狀全裂,長6-9cm,寬3-7cm;葉柄長2-6cm;上部葉羽狀全裂或5全裂,長4-6cm,寬2-4cm,近無柄;苞片葉3深裂或不分裂。頭狀花序球形或近球形,下垂,于莖端或分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總苞片3-4層,中、外層總苞片有白色柔毛,內(nèi)層者的膜質(zhì),幾無毛;花序托密生白毛;雌花1層,15-25朵,花冠狹圓錐狀,花冠桅部有2裂齒,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分叉長兩性花4-6層,30-90朵,花冠管狀,花藥披針形,花柱與花冠等長,先端2叉,柱頭有睫毛。瘦果長圓形,先端微有不對稱的冠狀邊緣?;ā⒐?-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00-1500m的山坡、草原、林緣及灌叢中。
【化學成份】地上部分含有洋艾雙內(nèi)酯(artenolide)[1],帕氏萬帶蘭素(parishin)B、C[2],-1[(E)-8-異丙基-1,5-二甲基-4,8-壬二烯]-4-甲基-2,3-二氧-雙環(huán)[2,2,2]-5-辛烯
【藥理作用】洋艾所含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β-側(cè)柏酮,能科生與樟腦相似的中樞興奮作用。若貓或兔靜脈主射洋艾油0.03-0.06ml,能引起知覺消失和驚劂等癥狀[1]。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驅(qū)蛔;健胃。主關(guān)節(jié)腫痛;濕疹瘙癢;癤腫瘡毒;蛔蟲??;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熬膏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葉和花枝;味苦,性寒,有毒。有清熱燥濕,健胃的功能。用于增進食欲,開胃助消化??诜喟?ansumin 能降低大鼠實驗性胃潰瘍的炎癥程度,且能促進胃壁的再生。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苦艾,苦艾的功效和作用,我們知道了苦艾不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還在某些疾病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藥太白艾是比較好的一種藥材,很多人都對它不甚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就詳細的去看一下中藥太白艾。
【來源】菊科 太白艾 Tanacetum variifolium (Chang)Ling,以 全草 入藥。
【生境分布】陜西、湖北。
【化學成份】從根中分離出2-(1-己-1-炔-3-烯基)-5-乙叉基-二氫呋喃駢呋喃-(3-,2-,b)。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風鎮(zhèn)靜,清熱解毒。主治小兒驚風,風濕麻木,闌尾炎。
【用法用量】1~2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陜西中草藥》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太白艾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太白艾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太白艾的價值。
我在在使用艾灰之前一定要選用好的艾灰使用,怎樣辨別艾灰的好壞呢?先決條件就是使用好的艾條,我們在選購艾條時盡量使用極品金艾條這種艾條不僅效果好,穿透力強,而且艾灰也可以被我們二次利用。好的艾灰應(yīng)該呈灰白色,如果是黑黑的艾灰那我們最好還是不要用。
艾灰就是艾葉燒過以后的粉末,艾灰同樣有一定的保健身體的作用,能夠治療腳氣,抑制真菌的繁殖,另外在預防寶寶紅屁股方面的作用也很好,有很好的預防濕疹的效果,同時當?shù)昧搜例l炎以后,也可以把艾灰放到牙膏里面,在治療牙齦炎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艾灰治療寶寶紅屁股:
家中有小寶寶的人可能都知道,寶寶經(jīng)常用尿不濕就會出現(xiàn)紅屁股的情況,以前我家寶寶也經(jīng)常這樣,什么膏阿油阿也沒少用,就是沒什么效果,后來經(jīng)人提醒就用艾灰摻香油拌勻后涂在寶寶的紅屁股上,涂幾次紅屁股就真的沒有了。還有大人的一些濕瘡之類的皮膚病也可以用的。二、艾灰治療腳氣:
艾灰和艾灸可以有效的抑制真菌的繁殖和發(fā)展,我們可以先用艾葉泡水,然后在涂上艾灰,在用艾條施灸,這樣可以有效的控制腳氣炎癥的發(fā)展。三、艾灰是很好的草木肥料:
把艾灰拌在土里,是很好的天然肥料,這樣花草會更加枝繁葉茂。四、艾灰可以去除碗上的污垢:
我們家中的瓷碗用久了上面就會有黑黑的污垢,這種污垢是用洗潔精洗不掉的,這時候就可以讓艾灰上場了,輕松去除瓷碗上的污垢。五、艾灰可以控制牙齦炎:
有牙齦炎的朋友可以用把艾灰摻在牙膏里,長期使用可以控制牙齦炎。有個網(wǎng)友跟我說過艾灰也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口舌生瘡等口腔疾病。如果身體騷癢也可以用艾灰涂抹在患處30分鐘后在洗澡。以上就是筆者為大家總結(jié)的艾灰的妙用。一定要記得使用艾灰時一定要用好的艾灰,呈灰白色的艾灰,這樣才會有治療的效果。
田艾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艾草,一般被分為兩種。一種是大艾,這種艾草是不能食用的,其主要作用是用來煮水洗澡、去除邪氣等。還有一種是田艾,這種艾草可以用來食用,并且對于人體有著一定的功效和作用,比如說可以治療咳喘、風濕、高血壓、蕁麻疹、水腫等多種疾病。
一、田艾的兩種分類
田艾草大致分為兩類,一種叫大艾,具有特殊刺激氣味,不可食用。僅用于端午節(jié)的時候或產(chǎn)婦等會用來煮水洗澡,以達到驅(qū)除邪氣的作用;
另一種即是田艾又叫白頭翁,是冬天收割完后田野里生長出來的一種野草,經(jīng)常摘取來制作餅等糕點食用,以達到避邪氣、驅(qū)寒毒的功效。據(jù)《食物本草》里介紹,田艾還具有祛濕,暖胃,清腸等功效。
二、田艾的功效與作用
化痰止咳;祛風除濕;解毒。主治咳喘痰多;風濕痹痛;泄瀉;水腫;蠶豆??;赤白帶下;癰腫疔瘡;陰囊濕癢;蕁麻疹;高血壓。
三、田艾籺的做法
這是粵西地區(qū)特色小吃,逢年過節(jié)都會做來吃。通常可以在湛江、茂名等地區(qū)見到。
特別是農(nóng)村,每到"二月二"前夕,他們就搗米粉(常用糯米粉)、備田艾絨(田艾上的棉狀物)。
做法:用煮好的田艾絨和米粉搓成皮,然后包上白糖、木瓜絲、花生、椰絲、芝麻、陳皮、肥肉做成甜味的田艾 ,香味的則用新鮮蝦仔、生蔥、新鮮蘿卜絲或咸蘿卜碎加肥肉、芝麻、花生作餡。形狀有的用木鑿的模子做成杯口大圓形的,有的做成桃子形的,有的做成碗口大半月形的,再用新鮮的木菠蘿葉子或土生的一種當?shù)胤Q做"能木"的樹葉包墊起來,放進鑊頭用武火蒸熟,既省錢環(huán)保,又有綠葉的清香。香心甜皮的田艾籺(米乙)最為美味可口。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香艾,詳細的描述一下香艾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習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別名】山風風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馥芳艾納香的全草。
【原形態(tài)】馥芳艾納香, 粗壯草本或亞灌木狀,高0.5-3m。莖木質(zhì),有分枝,具粗溝紋,被粘絨毛或上部花序軸被開展的密柔毛,雜有腺毛。葉腋常有束生的白色或污白色糙毛,節(jié)間長約5cm,在下部較短;下部葉近無柄,倒卵形、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20-22cm,寬6-8cm,先端短尖,基部漸狹,邊緣有不規(guī)則粗細相間的鋸齒,在兩粗齒間和有3-5個細齒,上面被疏糙毛,下面被糙伏毛,脈上的毛較密,雜有多數(shù)腺體,側(cè)脈10-16對;中部葉倒卵狀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2-18cm,寬4-5cm,基部漸狹,下延,有時多少抱莖;上部葉較小,披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多數(shù),無柄或有長1-1.5cm的柄,花序柄被柔毛,雜有卷腺毛,腋生和頂生,排成具葉柄的大圓錐花序;總苞圓柱形或近鐘形;總苞片5-6層,綠色,外層長圓狀披針形,背面被短柔毛和腺體,中層和內(nèi)層線形,背面被疏毛;花托蜂窩狀,流蘇形;花黃色,雌花多數(shù),花冠先端2-3齒裂,裂片有腺點;兩性花花冠管狀,向上漸寬,有腺體。瘦果圓柱形,有12條棱,被柔毛,冠毛棕紅色至淡褐色,糙毛狀。花期10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山林緣、荒坡或山谷路旁。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長 60-100cm,莖分枝,密被灰黃色粘絨毛和腺毛,質(zhì)較輕脆,易折斷,斷面圓形,皮部菲薄,髓部白色,占莖的大部分。老莖基部木質(zhì)化,黑褐色,堅硬。單葉互生,完整葉片倒卵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長8-20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下延,有時有裂片,邊緣有細鋸齒,上面被疏糙毛,下面被黃褐色絨毛,在葉脈處較明顯。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疏圓錐狀,總苞半球狀或近鐘形,總苞片4-5層,矩圓狀披針形?;ㄍ泻?蜂窩狀。揉搓后有清香氣,味辛、微苦。
【性味】味辛;微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止癢;止血。主風寒濕痹;關(guān)節(jié)疼痛;風疹;濕疹;皮膚瘙癢;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的香艾相關(guān)介紹,相信大家在看過之后就能夠有所了解了。在知道香艾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據(jù)自身體質(zhì)來調(diào)理了。
大家是否知道艾湯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艾湯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是相當?shù)膹V泛的,那么艾湯都具有哪些特點呢?日常生活中艾湯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別名】葶藶苦酒湯(《類證活人書》卷十六)。
【處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 葶藶(熬,杵膏)9克 生艾汁(無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搗取汁)100毫升
【功能主治】傷寒七八日,內(nèi)熱不解,發(fā)狂煩躁,面赤嚼痛。
【用法用量】上藥煎取100毫升,分三次服。
【摘錄】《外臺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
【別名】艾葉湯
【處方】艾葉(炒)1兩,當歸1兩,干姜(炮)半兩,木香半兩,訶黎勒皮(炮)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白?。惶摾湎铝“啄?。
【用法用量】艾葉湯(《普濟方》卷三九九)。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張渙方
【處方】苦酒3升,葶藶子2合(熬,搗),生艾汁1升(無生艾,熟艾、干艾亦可用;無艾,可用艾根搗取汁)。
【功能主治】天行7-8日,熱盛不解。
【用法用量】上藥煎得1升,頓服。若有牛黃,納1刀圭尤良。
【摘錄】《外臺》卷三引《阮河南藥方》
【處方】生艾葉1把,麻黃2兩(去節(jié)),大黃6分,大豆1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酒疸,身目俱黃,心中懊痛。
【用法用量】清酒5升,煮取2升,分3次服。
【摘錄】《外臺》卷四引《深師方》
像艾湯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jīng)過反復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