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頭拔罐后的禁忌
夏季養(yǎng)生拔罐。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鄙钪校煌挲g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如何分辯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額頭拔罐后的禁忌”,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要知道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拔罐的,有的人不可以拔罐,拔罐的過程中有許多注意事項,這是必須要了解的問題,特別是有的人會因為身體有疾病的關系,需要對額頭進行拔罐,不過要注意針對身體患有皮膚疾病,銀屑病,濕疹的問題是不可以拔罐的。
拔罐常見的禁忌:
1、首先,要確定拔罐者的體質。如體質過于虛弱者就不宜拔罐,因為拔罐中有瀉法,反而使虛者更虛,達不到治療的效果。
2、孕婦及年紀大且患有心臟病者拔罐應慎重。因孕婦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位,極易造成流產。在拔罐時,皮膚在負壓下收緊,對全身是一種疼痛的刺激,一般人完全可以承受,但年老且患有心臟疾病的患者在這種刺激下可能會使心臟疾病發(fā)作。所以此類人群在拔罐時也要慎重。
3、局部有皮膚破潰或有皮膚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4、拔罐時不易留罐時間過長(一般拔罐時間應掌握在8分鐘以內),以免造成起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應盡量避免起泡所帶來的感染幾率)。
5、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一般直徑在1毫米內散發(fā)的(每個罐內少于3個),可不用處理,自行吸收。但直徑超過1毫米,每個罐內多于3個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應及時到醫(yī)院處理。
6、注意罐子的清潔。如1人應專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應對罐具進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
7、兒童是否適用于拔罐,目前沒有系統(tǒng)性研究,因兒童皮膚嬌嫩,且發(fā)育未完全,拔罐前需要咨詢臨床中醫(yī)師,確保安全。
ys630.coM延伸閱讀
?拔罐已經成為了已經比較時尚的按摩方式,走在街道上,我們能夠看到很多的專業(yè)拔罐的店鋪,拔罐有眾多的功效,不僅僅一些年輕的男性在拔罐之后,可以緩解自己的疲憊感,一些女性也加入到拔罐的行列中,因為它還具有減肥的功效。但是您知道拔罐的禁忌有哪些嗎?
? ?拔罐時應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夏季避免風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內保暖,避免感受風寒。
? ?注意清潔消毒。施術者雙手、受術者拔罐部位均應清潔干凈或做常規(guī)消毒,拔罐用具必需常規(guī)消毒
? ?瘀血、小水珠、瘙癢、拔罐可以使皮膚局部出現小水泡和出血點等現象,均屬正常治療反應。一般陽證、熱證多呈現鮮紅色瘀斑;陰證、寒證多呈現紫紅色或淡紅色瘀斑;寒證、濕證多呈現水泡、水珠;虛證多呈現潮紅或淡紅。若局部沒有瘀斑,或雖有潮紅,但起罐后立刻消失,說明病邪尚輕、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 ?一般拔罐后3小時之內不宜洗澡。
? ?四肢發(fā)冷、惡心嘔吐、心慌心悸、拔罐過程中若出現臉色蒼白、神昏仆倒、出冷汗和頭暈目眩等癥狀,此為暈罐,應立刻停止拔罐,讓病人平臥,飲溫開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轉。暈罐嚴重者,應針刺或點掐百會、涌泉、足三里、中沖、內關和人中等穴位,或艾灸百會、氣海、涌泉、關元等穴位,必要時及時送入醫(yī)院進行急救。
? ?盡管拔罐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有益的影響,但是在拔罐的過程中或者拔罐之后我們仍然需要注意很多的注意事項。要注意拔罐的清潔和衛(wèi)生,以及在拔罐過后不宜洗澡。為了防止以上所產生的弊端,希望大家能夠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嚴格的對待,才能避免拔罐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中醫(yī)的治療方法里面,放血是很常見的一種治療手段,可以通過放血的方法來舒緩經絡,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不過大家需要注意,有的是進行大椎的放血拔罐,可是也會引起許多的副作用,所以應該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和手法的正確引導下進行治療。
大椎放血拔罐作用又是什么呢?
大椎穴放血拔罐的方法是可以治療咽喉腫痛的,同時還可以清火。患者接收治療一周左右就能治愈,并且不再有發(fā)熱的現象。對于調節(jié)人體的陰陽平衡是很有好處的。
大椎穴放血是可以治療急性乳腺炎的??梢允谷橄俚哪[塊很快的消失,緩解乳房脹痛。大椎穴放血還可以有效的治療肺部燥熱和咳嗽的癥狀。而且對周身疼痛的治療也很有效果。大椎放血還可以治療粉刺,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會發(fā)粉刺,即影響美觀性,又很難受,這給有些嚴重的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困擾,只要通過使用大椎放血的方法就可以恢復健康。
大椎拔罐這種治療方法是很簡單很容易操作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拔罐是可以活血化瘀的,疏通經絡,去除邪病,達到雙向調節(jié)的作用。
大椎放血拔罐治療疾病的效果是與目共睹的,而且在治療疾病的時候要對癥下藥才會有效果的。大椎放學拔罐治療疾病額效果也是很好的,只要我們正確使用治療方法,正確操作,是可以很快治愈的,傳統(tǒng)的中醫(yī)治療方法是深受大家喜愛的,祛病快而且沒有病根,放血和拔罐更是常用的方法,我們要牢記正確的使用方法,會可以很快恢復健康的!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朋友都有拔罐的經歷,雖然在拔罐的過程中還是讓人感覺有些疼痛的,但在拔完之后整個身體都會感覺到非常舒適,因為它幫助我們去除了體內更多的寒氣。但是拔罐后青紫的痕跡還是讓人心有余悸的,很多朋友都想弄清楚到底拔管后可以洗澡嗎這個問題。因此接下來的時間就請朋友們和我一起進入到下面的學習內容。
一般拔罐后3小時之內不易洗澡,因為拔罐之后,毛孔會張開變大,這時候洗澡,中醫(yī)的說法是水濕之氣容易進入人體中,洗澡的時候風氣亦容易侵入人體,那么前者容易罹患風濕痛痹癥之類,后者容易感冒。
不能在拔火罐之后馬上洗澡,因為拔火罐后皮膚處在被傷害的狀態(tài)下,非常脆弱,這時候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破損或者發(fā)炎。孕婦,月經期婦女和醉酒的人禁止拔罐。
一般是拔火罐后24小時以后就可以洗澡的,是因為拔火罐之后人體毛孔張開了,如果短時間之內洗澡的話,容易寒氣內侵。
一般來說,拔罐后最好一天后再洗澡,但是也要根據你的個人情況來定,如果拔罐后有水泡的話,最好是兩天后洗澡,期間盡量少直接接觸水,這樣更有利于病情康復。建議你以后可以先洗澡再進行拔罐,不但可以清潔毛孔,而且有利毒素排出體外。
拔罐期間注意詢問患者的感覺。患者感覺拔罐部位發(fā)熱、發(fā)緊、發(fā)酸、涼氣外出、溫暖舒適、思眠入睡,為正常得氣現象;若感覺緊、痛較明顯或灼熱,應及時取下罐重拔;拔罐后無感覺,為吸拔力不足,應重拔。
上面幾段文字內容就為我們很好地解答了上述疑問,相信廣大朋友們在看了之后心中也已經有了更準確的定論。雖然拔罐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利,但是我們一定要熟知拔罐的一些禁忌,這樣才會避免一些意外的發(fā)生。當然在拔罐時也要找到相關專業(yè)的人員進行操作,不能自己私自操作。
本文導讀:拔罐是時下流行的一種養(yǎng)生保健方法,它可以疏通筋骨,緩解筋骨疼痛癥狀,但是如果頻繁拔罐是不以利于養(yǎng)生的。
頻繁拔罐不利養(yǎng)生
人到中年的徐先生工作繁忙,壓力頗大的他經常感到腰酸背痛、疲勞不堪,妻子就經常為他拔罐治療。剛開始時,徐先生感到效果很好,筋骨疼痛的癥狀減輕,人也神清氣爽、通體舒暢。于是妻子便 再接再厲 ,每晚臨睡前都給徐先生拔罐。伴隨次數增多,徐先生感覺越來越怕冷,有一次還拔出 血皰 來,幾處拔罐的部位 血皰 破裂出血,讓他感到疼痛不堪。
據了解,拔火罐具有疏通經絡、行血祛淤、消腫止痛、拔毒瀉熱的功效,尤其對風寒濕痹引起的急性疼痛、筋骨酸楚等不適癥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拔罐實際上是一種瀉法,在負壓作用下使經絡部位的局部皮膚充血,把淤血、痰涎、水濁、邪火等病理產物通過皮膚毛孔中吸拔出體外。但拔罐時,因皮膚毛孔張開,陽氣容易外泄,因此不考慮體質而頻繁拔罐就容易損傷陽氣,使人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勞怕冷,甚至腰酸腹瀉等。
對一些長時間的疼痛、慢性疲勞,拔火罐療法并不合適。 專家表示,老年人大多年老體弱、肝腎虧虛、氣血不足,拔罐療法不宜作為日常的養(yǎng)生手段。即使是體質較好的中年人,也不能每天都拔罐,治療疾病可隔日一次,預防保健則宜一周兩次。
拔罐的注意事項
進行拔罐治療時,室內須倮持適當的溫度,避開風口。拔罐的基本手法要求穩(wěn)、準、快,吸拔力的大小決定于扣罐的時機、速度、罐具大小、罐內溫度等因素。
拔罐之前,要準確選好施治的部位。拔罐部位以肌肉豐滿、皮下脂肪組織豐富及毛發(fā)較少處為宜。血管淺顯處、皮膚細嫩處、潰瘍疤痕處和鼻、眼等處以及皮膚松弛而有較多皺紋處均不宜拔罐。
拔罐過程中要時刻觀察和詢問受術者的感覺和情況,注意受術者的局部和全身反應。當受術者出現頭暈、惡心、面色蒼白、四肢發(fā)冷、呼吸急促、脈細數等癥狀時,應及時取下罐具,讓受術者平臥,使其頭低腳高,并適量為其補充溫開水,靜臥片刻便可恢復正常。
拔罐時,要叮囑受術者不要移動體位,以免罐具脫落造成燙傷或碰傷。拔罐數目較多時,施罐的距離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牽拉皮膚而產生疼痛或因部位拔罐重疊導致皮膚破損,甚至會因罐具互相擠壓而產生脫落。
哪些人不能拔罐?
1、極度衰弱、消瘦、皮膚失去彈力者;
2、高熱不退、抽搐、痙攣;
3、心尖區(qū)、體表大動脈搏動及靜脈曲張部;
4、瘰疬、疝氣處及活動性肺結核;
5、精神分裂癥、抽搐、高度神經質及不合作者;
6、四個月以上之孕婦。六歲以下之兒童及七十歲以上之老人;
7、心臟??;
拔罐是中醫(yī)一種常用來疾病治療和的方法之一。而隨著現代人對于健康的重視,拔罐也成為現代人的不錯方法選擇之一,當然畢竟拔罐是中醫(yī)一種治療疾病和防治疾病的方法,因此要注意拔罐后注意事項,這樣才可以讓拔罐達到最佳的效果。
因為對于現代人來說,雖然說知道拔罐有益身體健康,但是畢竟不知道拔罐后注意事項,而如果在拔罐后沒有注意的話,那么不僅僅達不到效果,反而會影響到健康,因此準備接受拔罐的人一定要有所注意。
(1)體位須適當,局部皮肉如有皺紋、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體位移動等,火罐易脫落。
(2)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應用投火法拔罐時,火焰須旺,動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傾斜,避免火源掉下燙傷皮膚。應用閃火法時,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燒、傷皮膚。用貼棉法時,須防止燃著棉花脫下。用架火法時,扣罩要準確,不要把燃著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時,應甩去罐中的熱水,以免燙傷病人的皮膚。
(3)在應用針罐時,須防止肌肉收縮,發(fā)生彎針,并避免將針撞壓入深處,贊成損傷。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在應用刺血拔罐時,針刺皮膚出血的面積,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徑。出血量須適當,每次總量成人以不超過10ml為宜。
(5)在使用多罐時,火罐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皮膚被火罐牽拉會產生疼痛,同時因罐子互相排擠,也不宜拔牢。
(6)在應用走罐時,不能在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火罐漏氣脫落。
(7)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人,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
(8)拔罐后針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現紅暈或紫紺色(淤血),為正?,F象,會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時間過長,皮膚會起水泡,小的不需處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針刺破,流出泡內液體,涂以龍膽紫藥水,覆蓋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了解了拔罐后的注意事項,而且需要非常注意的是,雖然說拔罐有益身體健康,并且可以起到的作用,但是對于如果是孕婦、妊娠期女性、幼兒等等最好不要進行拔罐,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朋友都比較喜歡用中醫(yī)拔罐的方法來保健身體,我們都知道拔罐以后接觸管子的部位會出現不同顏色的皮膚。那么不一樣的顏色代表的是什么表示身體的哪些病癥呢?大家只有互相了解相關的知識,才能更好的保護身體。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具體的來講一講吧!
拔罐療法顏色區(qū)別:
拔罐印色素反映如下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2、罐印發(fā)紫并伴有斑塊: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癥.
3、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癥.
4、罐印鮮紅而艷:一般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5、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熱邪.
6、罐印灰白,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
7、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濕癥.
8、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9、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濕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濕熱毒的反應。
看了上面的介紹朋友們現在應該了,解清楚了把拔罐以后皮膚呈現的顏色不一樣,代表的病癥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只有了解這些顏色所代表的病癥,才能更好的去讓身體得到更好的回復的。
養(yǎng)生導讀:冬病夏治,很多人會選擇在夏天拔罐,拔罐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治病方法,能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那么,拔罐后注意事項有哪些?有哪些人不宜拔罐?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拔罐后注意事項
1、拔火罐要找準穴位
拔火罐,首先要講究部位是否正確,拔火罐不只是哪里疼在哪里拔火罐,中醫(yī)講究辨證施治,除了疼痛部位的穴位要拔火罐外,還要在疼痛的相關穴位拔火罐,才能達到效果。如有的患者腰疼,可能還需要在腿部的穴位拔火罐。很多市民并不了解人體的穴位情況等,因此拔火罐最好到相應正規(guī)醫(yī)院拔。
2、紫印未消失不宜重復拔
有的人在一次拔火罐后,疼痛沒有完全消失,又在疼痛部位繼續(xù)拔火罐,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強效的手段治愈疾病。其實,這種是錯誤的。如果上次拔火罐部位的紫紅印記還沒有完全消失,是不能在紫印部位連續(xù)拔火罐的,要更換到相關穴位。否則不但不能緩解疼痛問題,還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
3、拔火罐兩小時后再洗澡
拔火罐時,有的人盡可能地延長拔火罐的時間,以為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然而專家提醒,拔火罐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或10分鐘之內,如果時間太長,拔火罐部位很可能出現起泡、破潰甚至感染。
哪些人不宜拔罐
1、孕婦、女性月經期。尤其是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婦如果進行不適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產等。月經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經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會引起月經過多。
2、高熱、抽搐和痙攣發(fā)作者不宜拔罐。對于癲癇患者則應在間隙期使用。
3、有出血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絡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
4、有嚴重肺氣腫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負壓吸拔。心力衰竭或體質虛弱者,不官用拔罐治療。
5、皮膚過敏、皮膚損傷者。拔火罐有可能加重過敏癥狀,而且皮膚潰瘍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發(fā)感染、水泡,加重潰瘍。
6、骨折病人在未完全愈合前不可拔罐,以避免影響骨折對位及愈合。急性關節(jié)扭傷者,如韌帶已發(fā)生斷裂,不可拔罐。
7、酒足飯飽者。血液流向肝臟進行代謝工作,此時拔火罐,氣血又被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導致心臟不得不多跳幾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現眩暈、惡心等各種不適。
8、皮膚有潰瘍、破裂處,不宜拔罐。在瘡瘍部位膿未成熟的紅、腫、熱、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面部癤腫禁忌拔罐,以免造成嚴重后果。局部原因不明的腫塊,亦不可隨便拔罐。
9、孕婦的腰骶及腹部不宜拔罐。
拔完火罐后,不要受風,防水,注意保暖,拔完之后3個小時內不要吃涼的食物。 起罐后局部潮紅,瘙癢,不可以亂抓,幾小時或數日后自己就好了。
拔罐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去除體內濕氣以及寒氣的做法,是適合成年人做的一項醫(yī)療方法,可以快速的提高我們的身體抵抗力,但是拔罐最佳的時間是在上午到中午的時間,而且拔罐之后要避免著涼以及洗澡。拔罐最適合的季節(jié)是在春天的時候,春天是濕氣比較重的季節(jié),我們應該要多健身進行排濕。
拔罐時間按天來看的話,一般來說上午到中午的時間是屬于人體的陽氣上升的階段,這個時候如果拔罐的話對自身的濕氣調節(jié)比較有幫助,所以建議是在上午九點之后以到十二點之間去專業(yè)罐療機構進行拔罐的話比較好。
但是如果自己是因為身體過于虛弱的問題去拔罐的話,最好是在下午的時候拔罐,而且要注意的是在拔罐之后的24個小時之內最好不要接觸涼水,以免增加自己的濕氣的問題。
如果是按照季節(jié)來看的話,不同的季節(jié)有不同的拔罐禁忌。
春季
春天天氣轉暖,氣溫開始回升。但北方突然來襲的春寒,還是會讓猝不及防的人患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由風寒引起的感冒,用拔罐將寒氣拔出可有效緩解癥狀。治療時要注意罐口的潤滑。北方天氣干燥,尤其是春天,又冷又干。這種環(huán)境下人的皮膚缺少水分,拔罐時容易造成皮膚破裂。
夏季
夏天氣溫較高,加上雨水多,人很容易有皮膚病如痱子。這時拔罐主要為了去濕氣。由于夏天出汗較多,拔罐前最好洗個澡,把身體擦干,別讓汗液影響罐的吸附。拔完不要洗澡,即使身上出汗很多也不要洗,以免感染。
秋季與冬季
這兩個季節(jié)氣溫低、干燥,拔罐要選擇溫暖的房間,注意保溫。對需要進行背、腹等部位拔罐的患者,可以適當減少拔罐時間,不要讓身體暴露太久。拔完及時穿衣,可以適當喝點熱水,暖暖身體。秋冬兩季皮膚干燥,拔罐要潤滑罐口,保護皮膚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