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石珠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fù)。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破石珠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破石珠是在中醫(yī)中用的比較多的一種中藥材,雖然它叫做破石珠但是破石珠是一種植物類藥材,又被叫做九牛子,可以用藥對于我們生活中很多常見的疾病有著極強的治愈作用,但是破石珠本身也有著一定毒素,但只有過量之后才會表現(xiàn)出來,下面有對破石珠的具體介紹,希望對你們有用。
破石珠別名:土欒兒,九牛子,雞生旦,九子羊,低栗子。生于疏林下或灌木叢中,有時亦生于山上巖石旁邊的紅壤地中。分布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所科屬:豆科土欒兒屬植物,以全草入藥
性味功能:涼,苦,辛。行氣活血,解毒消腫。
主治用法:白喉,扁桃體炎,小兒高熱驚厥,病毒性腦膜炎,肝炎,痢疾,淋巴結(jié)核,胃癰,哽疾病,疝氣,無名腫毒,唇疔,蛇咬傷等。日用二至五錢。內(nèi)服外用。清熱解毒。治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口腔炎,腮腺炎,乳腺炎,闌尾炎,癰疽疔瘡,急慢性腸炎,菌痢,胃痛,熱嗽失音。
不良反應(yīng):主要為毒性反應(yīng),臨床表現(xiàn)為上腹不適、惡心嘔吐、頭昏乏力、水樣大便,嚴(yán)重時大汗淋漓、臉色蒼白、口唇及指甲青紫、血壓下降、雙眼凹陷、瞳孔縮小、口唇干裂、發(fā)紺、四肢發(fā)涼、上腹壓痛等。
不良反應(yīng)機制:本品含生物堿、淀粉。生食或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毒。
附方:
1. 淋巴結(jié)核:破石珠適量,磨醋搽。
2. 哽疾?。浩剖檠心诖?克,開水沖服。
3. 無名腫毒:破石珠搗爛,敷患處。
4. 小兒驚厥:破石珠3克,鉤藤6克,重樓6克,水煎服。
5. 哮喘:破石珠15克,貝母3克,桔梗3,水煎服。
6. 跌打損傷:破石珠研末,黃酒送服。
7. 毒蛇咬傷:破石珠浸酒,內(nèi)服并外搽傷口。
ys630.coM延伸閱讀
黑石珠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zhǔn)備好了嗎?
【別名】三顆針、刺黃連、雞腳刺、刺黃芩、刺黃檗
【來源】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深黑小黑檗的根或莖。
【原形態(tài)】深黑小檗,常綠灌木,高可達2m。小枝圓柱形,還黃色,刺3分叉,長1-4cm。葉3-4片簇生,革質(zhì);葉片長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3-8cm,寬1-2cm,先端短尖,有小尖刺,基部楔形,邊緣具針鋸齒,通常在20枚以下,上面綠色,下面黃綠色,葉脈不顯?;?-9朵簇生,花梗長4-15mm,花黃色,直徑1-1.5cm;雄蕊6,花藥瓣裂;子房上位,具短花柱。漿果短卵圓形,長5mm,深黑色,無粉或稍被粉?;ㄆ?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野荒坡灌叢中。
【化學(xué)成份】根含小檗堿(berberine)。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jīng)】肝;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濕熱泄瀉;痢疾;黃疸;目赤腫痛;外傷感染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泡酒擦;或磨水點眼角。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黑石珠的藥用價值的詳細(xì)介紹,在吃黑石珠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如今我們的生活檔次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健康質(zhì)量卻在不斷的下降,飲食不科學(xué)對于我們的身體造成了潛在的威脅。而中醫(yī)的許多藥材就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改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橘紅珠。
【別名】橘珠、橘胎(《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 化州柚 的 未成熟幼小果實 。春季采收落下的幼果,曬干即成。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化橘紅"條。
【性狀】干燥幼果近球形,徑4~5厘米。表面黃綠色,密被灰綠色短絨毛,先端有花柱脫落的痕跡,基部有呈圓形果柄的疤痕。質(zhì)堅硬,不易切開,斷面平整,淡紅棕色。氣香,味苦而澀。
【性味】《廣西中藥志》:"味酸苦,性溫,無毒。"
【功能主治】《廣西中藥志》:"止渴,助消化,除胸中氣滯。治食積,癥瘕。"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中藥志》
從上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它橘紅珠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是很高的,能夠治療一些疾病,還可以作為食療的原料,的確是健康養(yǎng)生的好選擇。
很多人為了使自己的身體更加壯實會選擇進補,通常他們選擇的有冬蟲夏草、何首烏、甲珠等等。我們今天著重來講一下甲珠的作用,甲珠其實就是穿山甲的鱗甲制作的一種藥材,它是種中藥,對人體有很多作用。特別是對于女性,可以治療很多婦科疾病。我們下面具體來看看它到底能夠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
(一)關(guān)于治療乳房病和甲狀腺疾病。炮山甲片臨床用得最多的是治療乳房病?!侗静菥V目》記載:“諺曰: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爆F(xiàn)臨床除了通乳外,對乳腺病也是普遍使用的。炮甲片有軟堅消腫功效,臨床還用于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腫大、橋本甲狀腺炎以及淋巴結(jié)腫大等。 ? ?
(二)關(guān)于治療關(guān)節(jié)炎。炮甲片有通絡(luò)治痹功效,傳統(tǒng)用于風(fēng)濕痹痛,《本草綱目》記載:“凡風(fēng)濕冷痹之證,因水濕所致,渾身上下,強直不能屈伸,痛不可忍者,于五積散中加穿山甲七片,同全蝎炒十一個。”《類證治裁》之透痙解攣湯中,炮甲片與羌活、防風(fēng)等同用。炮甲片治療風(fēng)濕病關(guān)節(jié)痛是傳統(tǒng)的,實驗也證實具有抗炎的作用。臨床可用于強直性脊柱炎、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骨關(guān)節(jié)炎等疾病,與羌活、五加皮、虎杖等同用。由于具有消炎止痛的中藥較多,炮甲片可作為備用藥,有更適合的病例才用。?
(三)關(guān)于活血化瘀。炮甲片有活血功效,具有抗凝作用?;钛龃箢惖闹兴幹写蠖嗑哂锌鼓饔?,我們大多選擇同時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藥,炮甲片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應(yīng)用,如紅斑狼瘡與橋本甲狀腺炎重疊、甲狀腺腫大、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同時伴有乳腺病,或同時存在血管炎和白細(xì)胞減少等。 ??
(四)關(guān)于治療慢性肝病。炮甲片與炙鱉甲同用治療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是從中醫(yī)辨證軟堅消腫著手的。對E抗原陽性,HBV-DNA陽性的病人,宜與柴胡、郁金等疏肝理氣藥同用,或者與炙鱉甲同用。
雖然甲珠對于人體有很多好處,但是穿山甲是國家野生保護動物。我們要保護它而不是傷害它。它的藥材也是人工養(yǎng)殖的,所以除了非常特殊的情況其他都是不能夠使用的。為了保護這些野生動物我們還是不要私下去取它的鱗片做藥材比較好。
每年到了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各種身體不適也就紛紛而至,補養(yǎng)身體的時候到了,多喝點中藥方劑是很有效的,一起來看一下茸珠丸的功效和作用吧。
【別名】斑龍丸(《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二引《澹寮方》)。
【處方】鹿茸(去皮毛,切片,酥炙,無酥則用濁酒炙)30克 鹿角膠(炒珠子)30克 鹿角霜30克 陽起石(煅,酒淬)30克 大附子(炮,去皮,臍)24克 當(dāng)歸(去蘆、尾)24克 地黃(九蒸九焙)24克 辰砂(別研)1.5克 肉蓯蓉30克 酸棗仁(去殼,搗成膏)30克 柏子仁(去殼,同酸棗仁搗膏)30克 黃耆(蜜炙)3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元陽,益精血。治元陽不足,精虧血虛,形體羸瘦,陽痿早泄,頭目眩暈,腰膝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溫酒或鹽湯下。即食少量糕粥壓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二引《澹寮方》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茸珠丸功效和用法等。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到雖然茸珠丸的好處很多,但是還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況下再去服用。
大家都知道大定風(fēng)珠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那知不知道大定風(fēng)珠的功效和作用呢?大定風(fēng)珠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為大家解惑。
【處方】生白芍18克 阿膠9克 生龜版12克 干地黃18克 麻仁6克 五味子6克 生牡蠣12克 麥冬18克(連心)炙甘草12克 雞子黃2枚 鱉甲12克(生)
【功能主治】滋陰養(yǎng)液,柔肝熄風(fēng)。主下焦溫病,熱邪久羈,吸爍真陰,神倦瘈疭,脈氣虛弱,舌絳苔少,時時欲脫者。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入雞子黃,攪令勻,分三次服。
【備注】方中雞子黃、阿膠滋陰養(yǎng)液以熄內(nèi)風(fēng);地黃、麥冬、白芍養(yǎng)陰柔肝;龜版、鱉甲、牡蠣育陰潛陽;麻仁養(yǎng)陰潤燥;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陰。諸藥合用共奏滋陰養(yǎng)液,柔肝熄風(fēng)之功。
【摘錄】《溫病條辨》卷三
大定風(fēng)珠雖然能夠很好的緩解我們?nèi)粘R恍┘膊?。但是靠著方劑的功效來緩解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我們首先應(yīng)該改善飲食習(xí)慣,這才是非常重要的。
紺珠膏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方劑,紺珠膏主要是由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的任何傷害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制麻油4兩,制松香1斤。
【制法】上將麻油煎滾,入松香文火熔化,柳枝攪候化盡,離火下細(xì)藥末2兩3錢,攪勻,即傾于水內(nèi),拔扯數(shù)十次,易水浸之聽用。
【功能主治】一切癰疽腫毒,流注頑臁,風(fēng)寒濕痹,瘰疬乳癰,痰核、血風(fēng)等瘡,及頭痛牙疼,腰腿痛。
【用法用量】制油法:每用麻油一斤,用當(dāng)歸、木鱉子肉、知母、細(xì)辛、白芷、巴豆肉、文蛤(打碎)、山茨菇(打碎)、紅芽大戟、續(xù)斷各一兩,槐、柳枝各二十八寸,入油鍋內(nèi)浸二十一日,煎枯去滓,取油聽用。制松香法:擇片子凈嫩松香(為末)十斤,取槐、柳、桃、桑、芙蓉等五樣枝,各五斤,銼碎,用大鍋水煎濃汁,濾凈,再煮一次,各收之,各分五份。每用初次汁一分煎滾,入松香末二斤,以柳、槐枝攪之,煎至松香沉下水底為度,即傾入二次汁內(nèi),乘熱撥扯數(shù)十次,以不斷為佳,候溫作餅收之。余香如法。
【摘錄】《金鑒》卷六十二
通過以上對紺珠膏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它有沒有副作用的講解,相信我們現(xiàn)在對它的認(rèn)識是更深的了。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看自己是否能服用紺珠膏。
白珠樹的作用有哪些?白珠樹作為傳統(tǒng)的一味中藥,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平時可以和一些其他藥材相搭配,做成藥膳,對于調(diào)理人體具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白珠樹。
【別名】滇白珠樹、小透骨草、透骨香、鉆骨風(fēng)、火炭子、透骨草[云南、貴州]、滿山香、滿天香、洗澡葉、冬綠樹
【來源】為杜鵑花科白珠樹屬植物 滇白珠 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Rehd.,以 全株 入藥。全年可采,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舒筋活絡(luò),活血止痛。用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跌打損傷,胃寒疼痛。風(fēng)寒感冒。
【用法用量】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上面介紹了白珠樹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白珠樹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珠粉散是一種中藥方劑,珠粉散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種,不同的食用方法對身體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異,所以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服用。
【處方】輕粉0.3克 珠粉0.6克 天竺黃1.8克
【制法】上藥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攻毒,生肌。治楊梅瘡。
【用法用量】先用槐條煎湯,洗凈患處后,將藥搽上。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五
【處方】真珠母(即大石蚌)1個 爐甘石90克 石膏90克 陳年蠶絲繭30克 赤石脂90克 血竭9克 粉口兒茶30克
【制法】研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生肌長肉。治瘡毒膿腐已盡者。
【用法用量】摻于患處。
【摘錄】《顧氏醫(yī)徑》卷六
上面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珠粉散的一些知識,作為一種中醫(yī)方劑,既然它的養(yǎng)生功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個養(yǎng)生功效是在一定的合理的身體范圍內(nèi),一旦超過了這個身體養(yǎng)生范圍內(nèi),就會給身體造成一定的負(fù)擔(dān),所以大家要懂得適時適量。
說起破牛膝,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破牛膝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來源】毛茛科銀蓮花屬植物 小花草玉梅 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 var. barbulata Turcz.,以 根 或 全草 入藥。夏秋采收,洗凈曬干。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散瘀消結(jié)。用于肝炎,陰疽,癰腫作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1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本品對皮膚有刺激性,不宜直接敷患處,以隔凡士林或紗布為好。
【注意】本品對皮膚有刺激性。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寧夏中草藥手冊》
破牛膝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破頭風(fēng)。
【別名】云霧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蓮葉點地梅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莖粗短;基部具多數(shù)纖維狀須根。葉基生;葉柄被柔毛,長7-14cm,葉片圓形,直徑3-7cm,基部心形,邊緣具不整齊圓鋸齒,葉脈掌狀,兩面有纖毛,主脈毛較多。花葶被剛毛,通常2-4枚自葉叢中抽出,高(8-)15-30cm;傘形花序12-40花;苞片小,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9mm,被纖毛;花梗纖細(xì),近等長,長10-18mm,密被小柔毛;花萼漏斗狀,5裂,分裂達中部,裂片三角形或狹卵狀三角形,果時幾不增大,具明顯的3-5脈;花冠5裂,裂片倒卵形,先端凹缺,杯狀,白色;雄蕊5,花絲極短,貼生于花冠筒上,花藥卵形,先端鈍;子房上位,花柱短,不伸出冠筒。蒴果近陀螺形,先端近平截?;ㄆ?-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疏林下、溝谷水邊和石上。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皺縮。根莖粗短,根細(xì)須狀。莖黃棕色,直徑1-2mm。葉基生,多皺縮破碎,展開后呈圓形至圓腎形,直徑3-7cm,先端圓形,基部心形彎缺深達葉片的1/3,邊緣具淺裂狀圓齒或重牙齒,兩面被短糙伏毛,葉面黃褐色;葉柄長6-16cm,有柔毛?;ㄝ泓S棕色,直徑1-2mm;傘形花序多花;小花黃褐色,花梗纖細(xì),密被小柔毛。
【性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止癢。主肝熱頭目疼痛;肺熱咳嗽;疔瘡癤腫;濕疹瘙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破頭風(fēng),破頭風(fēng)有著怎樣的功效。破頭風(fēng)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葉上珠的簡介
別稱中華青莢葉、葉上珠。
落葉灌木,高1-2m。嫩枝綠以或紫綠色,葉痕顯著。葉互生;葉柄長1-5cm;托葉線狀分裂;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罕為卵狀披針形,長3-13cm,寬1.5-9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qū)捫ㄐ?邊緣有細(xì)鋸齒,近基部有刺狀齒。
花雌雄異株;雄花約5-12朵形成密聚傘花序;雌花具梗,單生或2-3朵簇生地葉上面中脈的中部或近基部;花瓣3-5,三角狀卵形;雄花具雄蕊3-5,生地花盤內(nèi)側(cè);雌花子房修下位,3-5室,花柱3-5裂。核果近球形,成熟后黑色,具3-5棱。
花期4-5月,果期8-9月。本種與青莢葉的區(qū)別為:葉厚紙質(zhì),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8cm,寬2.5-5cm,先端尾狀漸尖;托葉常2-3裂,稀不裂?;ㄆ?-5月,果期8-10月。
本種與前2種的區(qū)別為:葉革質(zhì)或近于革質(zhì),稀紙質(zhì),葉柄長3-4cm;托葉纖細(xì);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15cm,寬0.4-2cm,邊緣具稀疏線狀細(xì)齒。
分布于黃河流域以南及臺灣等地。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廣西、西藏等地。分布于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葉上珠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祛風(fēng)除濕;活血解毒;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用于跌打損傷,骨折,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胃痛,痢疾,月經(jīng)不調(diào);外用治燒燙傷,瘡癤癰腫,毒蛇咬傷?!抖脶宜幹病?清火?!睹耖g常用草藥匯編》:補虛弱。《四川中藥志》:清熱除濕。治痢疾,糞后血及落胎。《貴州藥植調(diào)查》:調(diào)虛損,止咳。《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湯火傷,瘡癤癰腫,無名腫毒,刀傷,蛇咬傷,胃痛。
主治:感冒咳嗽;風(fēng)濕痹痛;胃痛;簡疾;便血;月經(jīng)汪調(diào);跌打瘀腫;骨折;癰癤瘡毒;毒蛇咬傷。
應(yīng)用:
1、治痢疾;葉上珠、馬齒莧、肥豬苗、薤白。水煎服。
2、治大便后出血:葉上珠、白芨、柿餅、三月蕉根、黃花根。水煎服。
3、治無名腫毒,蛇咬傷:葉上花、紫花地丁、馬齒莧各一把,蜈蚣一條。共搗爛外敷,每日換藥一次。
葉上珠的市場信息
1、葉上珠的價格
尚不明確。
2、葉上珠的選購方法
青莢葉。葉片葉卵狀或卵狀橢圓形,長3-12cm,寬1.5-8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xì)鋸齒,上表面主脈處,有的可見球形黑褐色的果實,具3-5棱;下表面主脈明顯。質(zhì)較脆。氣微,味微澀。
西域青莢葉。葉片呈長橢圓形,長5-17cm,寬2.5-5cm。先端尾狀漸尖,主脈上有的可見紅核果,表面具棱。葉片較厚。
中華青莢葉。葉片呈長橢圓形,長4-15cm,寬0.4-2cm。先端尖尾狀,邊緣有疏鋸齒,葉脈上有的可見黑褐色果產(chǎn)。葉片革質(zhì)。
3、葉上珠的保存方法
夏季或初秋葉片未枯黃前,將果實連葉采摘,鮮用或曬干。
分珠散在生活中是蠻常見的中藥方劑,采用純天然藥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對分珠散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槐花 白芷 地黃 梔子 荊芥 甘草 黃芩 龍膽草 赤芍藥 當(dāng)歸各30克
【功能主治】主治血灌瞳人,惡血不散。
【用法用量】上藥水煎服。
【摘錄】《證治準(zhǔn)繩·類方》卷七
【別名】安珠散
【處方】槐花1兩,白芷1兩,地黃1兩,梔子1兩,荊芥1兩,甘草1兩,黃芩1兩,龍膽草1兩,赤芍藥1兩,當(dāng)歸1兩。
【功能主治】眼患血灌瞳神,惡血不散。
【用法用量】安珠散(《眼科菁華錄》卷上)。
【摘錄】《準(zhǔn)繩·類方》卷七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分珠散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本篇文章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