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梗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弊杂腥祟愇拿饕詠?,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biāo),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如何分辯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芋梗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芋梗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別名】芋荷桿(《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芋莖(《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 芋 的 葉柄 。7~8月間采取。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芋頭"條。
【功能主治】治瀉痢,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0.5~2兩。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撒。
【附方】①治腹瀉痢疾:芋莖(葉柄)、陳蘿卜根、大蒜。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衍義》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芋梗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diào)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可以放心食用。
ys630.COm精選閱讀
很多食物不僅僅果實能夠食用,根莖葉也是能夠吃的,例如芹菜的莖是人們經(jīng)常吃的食物,但是芹菜葉人們也會用來涼拌,而且還對降血壓有著非常好的作用效果。山芋是一種生長在南方地區(qū)的食物,山芋果的吃法有很多,但是很多人也喜歡吃山芋梗,來了解下山芋梗的工作效率與作用吧。
一、營養(yǎng)成份
紅薯苗營養(yǎng)豐富,每100克紅薯秧蔓頂端的10-15厘米及嫩葉、葉柄合稱莖類。紅薯莖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鐵和鈣質(zhì)。據(jù)化驗分析:莖尖粗蛋白質(zhì)量為干重的21.1%-15.1%,與豬牛肉相當(dāng)。莖葉和莖尖的蛋白質(zhì)為2.7%,胡蘿卜素為5580國際單位/100克,維生素C為41.07毫克/千克,鈣為74毫克/千克,鐵為4毫克/千克,維生素B1為3毫克/千克,煙酸6至10毫克/千克,B6為2.1毫克/千克。據(jù)中國預(yù)防醫(yī)學(xué)院的檢測,莖尖和芹菜、甘藍、菠菜、白菜、油菜、韭菜、黃瓜、茄子、胡蘿卜、番茄等13種蔬菜相比較,在14種營養(yǎng)成分中,蛋白質(zhì)、脂肪、熱量、纖維素碳水化合物、鈣、鐵、磷、胡蘿卜素、維生素C、B1、B2、煙酸等13項,莖失均居首位。
二、保健作用
紅薯莖尖中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對人體的消化道、呼吸道、關(guān)節(jié)腔、膜的潤滑和血管的強性有保護作用。這種物質(zhì)可防止脂類物質(zhì)在動脈管壁上沉積而引起的動脈硬化,可以擴止肝及腎臟等器官結(jié)締組織的萎縮,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另外,還具有升高血小板、止血、防止夜盲促進腸道里動、防止便秘等保健功能。目前,美國把紅薯莖尖列為非常有開發(fā)前景的保健長壽菜之一。日、美等國甚至將紅薯莖列為長壽食品或航天食品,德國稱紅薯葉、尖為蔬菜皇后。具潤腸、通便和降血壓等保健作用。
苧麻梗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苧麻梗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莖或帶葉嫩莖。
【原形態(tài)】多年生半灌木,高1-2m。莖直立,圓柱形,多分枝,青褐色,密生粗長毛。葉互生;葉柄長2-11cm;托葉2,分離,早落;葉片寬卵形或卵形,長7-15cm,寬6-12cm,先端漸尖或近尾狀,基部寬楔形或截形,邊緣密生齒牙,上面綠色,粗糙,并散生疏毛,下面密生交織的白色柔毛,基出脈3條。花單性,雌雄通常同株;花序呈圓錐狀,腋生,長5-10cm,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小,無花梗,黃白色,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淡綠色,簇球形,直徑約2mm,花被管狀,宿存,花柱1。瘦果小,橢圓形,密生短毛,為宿存花被包裹,內(nèi)有種子1顆?;ㄆ?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在我國河南、山東及陜西以南各地廣為栽培,也有野生。
【性狀】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有粗毛,體較輕而韌,皮易縱向撕裂,韌性足,斷面淡黃色,中央為髓;葉對生,葉片多皺縮或破碎,棱綠色,完整者展平后為寬卵形,長達15cm以上,寬5-10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qū)捫ㄐ?,邊緣有粗齒。基出脈3條,葉背微隆起,兩面均有毛。葉柄較長,長達7cm。氣微,味微辛、微苦。
【性味】甘;微寒
【功能主治】散瘀;解毒。主金瘡折損;痘瘡;癰腫;丹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苧麻梗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
說起中藥材,種類非常的多,只要是動植物在中醫(yī)學(xué)中都有一定的作用,搭配一些其他的中藥材就可以治療一些疾病??莨R彩且晃吨兴幉?,主要治療咳嗽、咽喉腫痛、大便不通、口舌生瘡等疾病??莨5墓πc作用非常的多,可以搭配蘇葉、桑葉、甘草、魚腥草等一起入藥治療疾病。
一、桔梗功效與作用
【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膿。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葉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閉,大便不通,口舌生瘡,口赤腫痛。
【應(yīng)用】
1、桔梗配蘇葉:桔梗苦降辛開,能宣肺散邪;蘇葉疏風(fēng)散寒,宣肺止咳。配伍合用,疏風(fēng)散寒,宣肺止咳之力益強,多用治風(fēng)寒外感,肺氣不宣之咳嗽氣喘。
2、桔梗配桑葉的功效與作用、菊花的功效與作用、牛蒡子:梗理宣肺祛痰,桑葉、菊花、牛蒡子疏風(fēng)清熱止咳,配伍用治風(fēng)熱咳嗽。
3、桔杯配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枯梗宣肺祛痰 ,半夏燥濕化痰。配伍合用,可調(diào)暢氣機,化痰止咳,用治咳嗽痰多,不易咯出者。
4、桔梗配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桔梗宣肺祛痰利咽甘草解毒潤肺利咽,合用治咽喉腫痛。風(fēng)寒束肺者,加配荊芥、防風(fēng)的功效與作用;風(fēng)熱襲肺者,加配蟬蛻、牛蒡子;熱毒盛者,加配山豆根、馬勃、白僵蠶:陰虛火旺者,加配玄參、麥門冬;失音聲啞者,加配訶子、木蝴蝶。
5、桔梗配魚腥草:桔梗有祛痰排膿作用,魚腥草的功效與作用入肺清熱化痰排膿,可加強泄邪解毒排膿之功用治肺癰咳唾膿痰腥臭者。
6、桔梗配枳殼:桔梗開肺、利氣、祛痰,以升提上行之力為最,枳殼苦溫,功能降氣消脹,寬胸快膈,以下降行散為著。兩藥配伍,一升一陣,一宣一散,桔梗開肺氣之郁,并可引苦泄降下之枳殼上行于肺,枳殼降肺氣之逆,又能助桔梗利膈寬胸,具有升降氣機、宣郁下痰、寬胸利膈作用。肝郁氣滯,氣機不利而見肺氣不降,咳嗽痰喘,胸脫滿悶,院脹不適,大便不利等。而痰阻氣滯所致冠心病胸悶脅痛可用之以開痹寬胸通陽肺脾氣機不利,清濁不分之腎炎蛋白尿可用之以疏通雍滯,宣肺運脾,分清別濁。
7、桔梗配大黃:桔梗為舟楫之劑,能載藥上行,多用治胸膈以上疾病,而肺合大腸為表里,桔梗開肺氣之功又能助腑氣通行;大黃苦寒泄熱,可上治焦風(fēng)熱頭痛,口舌生瘡,口赤腫痛,亦能下治熱結(jié)便秘、痢疾。兩藥合用,可上清頭日,下通腑氣。
8、桔梗配五苓散:桔梗開利肺氣,肺為水之上源,合通陽化氣利水之五菩散,用治氣化不利,水氣停蓄而小便癃閉者,可使水道通調(diào),水濕下行。
西方醫(yī)學(xué)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中醫(yī)帶來了一些危機。但中醫(yī)還是有許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來說說中藥白蘇梗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白蘇 的 莖 。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老莖,除去果實及枝葉,曬干。
【生境分布】產(chǎn)江蘇、安徽、四川、云南等地。
【性狀】干燥的莖,葉片大多脫落,常帶有果穗。莖圓角四方形,四邊有槽,表面黃綠色,易折斷;斷面木質(zhì)部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殘留的葉片,皺縮、卷曲或破碎不整,黑綠色,背面較淡,兩面均具白色毛。氣香,味微苦辛。以莖老、干燥、無根葉雜質(zhì)、氣味芳香者為佳。
【性味】《滇南本草》:"味辛,性溫,無毒。"
【歸經(jīng)】《四川中藥志》:"入肺、脾二經(jīng)。"
【功能主治】順氣,消食,止痛,安胎。治氣郁,食滯,胸膈痞悶,脘腹疼痛,胎氣不和。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
【備注】本品在江蘇、四川等地與紫蘇梗同等使用,并通稱為蘇梗。參見"紫蘇梗"條。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
本文介紹了藥材白蘇梗的一些基本常識,白蘇梗在治療人體的一些相關(guān)疾病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白蘇梗對身體還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平時可以適量食用。
中藥紅芋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紅芋的功效與作用的人并沒有多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別名】紅半夏、紅巖芋
【來源】為天南星種植物 零余芋 的 塊莖 或 全株 。秋、冬采集。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宿根草本,高30~40厘米。有根生、具小塊莖的長枝;塊莖扁圓形,外皮紅色。單葉盾形,暗綠微帶紅色,長15~20厘米,寬12~16厘米,全緣。肉穗花序,自塊莖生出,通常每一塊莖上有幾個直立的肉穗花序,長15~20厘米,暗紅色;雌雄花序為中性花所分隔;佛焰苞革質(zhì),管旋卷,將果包藏;雄花序棒狀;雌花序短,圓柱形。漿果小。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潮濕處。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溫,麻,有毒。
【功能主治】消腫殺蟲,麻醉止痛。治急性乳腺炎,跌打瘀腫,癰瘡癤腫,癬疥。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綜合以上的對于紅芋的描述,可見紅芋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紅芋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yīng)的疾病。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對中藥選擇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選擇中藥的時候,需要對藥物進行認識,這樣治療疾病的時候,才會知道什么樣的藥是最佳之選,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藥香芋。
【別名】團芋、灣洪(傣名)。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 香芋 的 塊莖 。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或研粉用。
【原形態(tài)】草本,高20~40厘米。塊莖長卵圓形,須根很多。葉根出;葉柄柔軟而長,達20~25厘米;葉片卵狀長橢圓形,膜質(zhì),長15~20厘米,寬6~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臟形,光滑無毛?;ㄐ虮?,佛焰苞張開;肉穗花序較佛焰苞短;花單性同株,雌雄花緊貼;花被缺;雄花有假雄蕊3~6,合生成一柱狀體;雌花有棒狀的假雄蕊2~5;子房1室,有胚珠多個。漿果卵狀。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溝旁陰濕肥沃處。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性溫,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舒筋絡(luò),祛風(fēng)濕,止痛,消炎散腫。治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風(fēng)濕性腰腿痛,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胃痛,胃腸炎,痧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浸酒,0.5~1兩浸酒1斤,日2次,每次10毫升。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注意】孕婦忌用。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香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說起獨角芋我們都不陌生,獨角芋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jīng)常吃獨角芋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別名】紅半夏、石芋頭、紅水芋、紅芋頭、珍珠莫玉散、五彩芋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 花葉杯芋 的 塊莖 。秋、冬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葉片盾形或三角形,先端漸尖,基部深裂,裂片聯(lián)合部至葉柄著生處約為裂片全長的1/3,全緣,上面綠色,具紅紫色彩暈,近葉脈處則呈黃白色,下面粉綠色,并有半透明斑點;葉柄長約為葉片長的3~7倍,光滑,盾狀著生。肉穗花序較佛焰苞片短。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箐溝較陰濕處。我國南北各地都有栽培。
【炮制】內(nèi)服需經(jīng)石灰水泡制。
【性味】苦辛,溫,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散瘀止痛。治風(fēng)濕疼痛,跌打腫痛,胃痛,牙痛,無名腫毒,腮腺炎,癰,瘡,癤,癬,濕疹,全身瘙癢,狗和蛇、蟲咬傷,刀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研末,1~3分。外用:搗敷或研末酒調(diào)敷;或切成小粒塞牙洞。
【注意】孕婦忌服。
【備注】本品有毒,中毒癥狀為喉舌麻痹,可用生姜汁或姜湯解毒。
【摘錄】《*辭典》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獨角芋,我們知道獨角芋是有著非常高的藥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獨角芋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否則會引起嚴(yán)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