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氣虛怎么調理
冬季氣虛養(yǎng)生。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養(yǎng)生已經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注的話題,生活質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中氣虛怎么調理”,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氣虛是指身體虛弱,臉色蒼白,呼吸急促,包括四肢乏力,而且經常還會出現頭暈和出汗的現象,所以心氣虛的人往往是需要去調解的,因為氣虛先看看這個人是不是體質都會偏胖,皮膚比較松軟,這一種屬于虛胖,經過慢慢的調理和運動之后很快就能恢復,而且瘦下來也比較快。
氣虛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包括元氣、宗氣、衛(wèi)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御、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
人的生命活動從根本上講就是元氣升降出入的運動;元氣不足會造成疲乏無力、腰膝酸軟、語聲低懶微言、胸悶氣短、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諸多不適。
如何判斷是否屬于氣虛
判斷是否氣虛,首先看體態(tài)。氣虛體質的人都偏胖,但胖而不實,肌膚很松軟,就是常說的"虛胖"。中醫(yī)學對這樣的體質有一個專有名詞"尊榮人",即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尊榮人體力勞動少,對他們而言,下地干農活是很不合適的,他們比較適合在四季恒溫的房間里打打麻將、聊聊家常。
氣虛體質的人也不耐寒熱,一熱就容易出汗,一降溫就怕冷怕風,所以很嬌貴,只適合在富貴人家生活。所以現在一些家庭條件優(yōu)越的女孩子多有這種體質。此外,氣虛體質的人很容易疲乏,講話聲音較低,不喜歡高談闊論,容易患上感冒及內臟下垂等病,如胃下垂、腎下垂等,舌質偏淡,脈象偏細軟。
怎樣調理這種體質呢?
藥物調理:
平素氣虛之人宜常服金匱薯蕷丸。脾氣虛,宜選四君子湯,或參苓白術散;肺氣虛,宜選補肺湯;腎氣虛,多服腎氣丸。氣血雙補膏為氣血不足人群研發(fā)的純天然膏方系列產品,采用十多種藥食同源道地食材,遵照古方配伍,經過"洗、切、浸、泡、焙、熬、提、煎、收"九道傳統(tǒng)專利工序,取汁濃縮,高純度萃取而成。是氣血調理補益、恢復健康美麗的最佳選擇。該膏方中精選的多種中藥材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yǎng)血功效。盛足的氣血將血液輸送到具體每一個角落,使氣血相輔相成,保持身體內外平衡、氣血通暢,讓女性口唇紅潤、脾胃健康、面色紅潤、氣血旺盛、精血足等。
針灸調理:
取穴心俞、厥陰俞、膻中、內關、足三里等。進針得氣后,留針15分到20分鐘,留針期間,間斷捻轉提插,加強針感?;蛉?.5厘米長的皮內針,刺入厥陰俞、心俞穴位后,用小塊膠布固定,持續(xù)留針5-7天再取出。亦可取圖釘或耳撳針,用血管鉗將針夾緊刺入穴位,然后用膠布固定,留針5、7天。
推拿按摩:
可推拿心前區(qū)、內關、膻中、三陰交、足三里等穴,每穴3分鐘,心俞每穴4分鐘。每日早晚各一次,20天一療程。YS630.cOm飲食調養(yǎng):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秈米、莜麥、馬鈴薯、大棗、胡蘿卜、香菇、豆腐、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狗肉、青魚、鰱魚。若氣虛甚,當選用"人參蓮肉湯"補養(yǎng)。
yS630.Com相關推薦
導讀:人中氣不足怎么調理?中氣不足,中醫(yī)病證名。人中氣不足會出現精神不濟,胃口不好等癥狀。那么人中氣不足怎么調理?下面就具體來看看吧。
人中氣不足怎么調理
1、宜堅持運動
最理想的選擇是游泳,因它可運動全身肌肉,鍛煉肺部,加強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能休息就休息,可以站的時候就省點氣力不走動,可以坐的時候就不站,可以躺下來的時候,就不要堅持坐著。讓元氣盡快恢復過來。
2、飲食調理
(1)易疲倦、中氣不足、胃腸消化不好,常一緊張就拉肚子,此屬脾氣虛。可用黃芪、黨參、白術、茯苓、人參、扁豆等中藥以補脾益氣。
藥膳:山藥15克,薏苡仁15克,人參5克,蓮子15克,黃芪30克連同白米150克,加入適量的水煮成粥,既可增進食欲又可快速補充體力。
(2)易口干舌燥、夜間自覺身熱、常常盜汗(睡覺時流汗)、心煩胸悶,甚至口破,此屬陰虛型的免疫力不足??捎蒙硡ⅰⅪ滈T冬、玉竹、黃芪、桑葉、天花粉等中藥改善體質。
藥膳:荷葉15克,枸杞15克,黃芪15克,生地15克,當歸10克連同蓮藕4兩,加水適量燉服即可。
(3)常自覺頭暈、睡不安穩(wěn)、面色蒼白、月經量少或者沒有來,容易心悸,此屬血虛型的體力不足。可用當歸、川芎、柏子仁、酸棗仁、遠志、黃芪等中藥以補血。
藥膳:黃芪30克,人參5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鹿茸10克,連同烏骨雞半只,加水燉熟,喝湯即可。
(4)手足容易冰冷、面色蒼白、怕冷、大便常不成形,腰酸,此屬陽虛型??梢杂酶阶?、人參、黃芪、黨參、白術、桂枝、干姜等改善體質。
藥膳:五味子10克,人參10克,麥門冬10克,當歸10克,黃芪30克,連同3兩羊肉,加入適量水、蔥及姜,燉服喝湯食肉即可。
那么中氣不足的癥狀有哪些呢中氣不足的主要癥狀,下面具體來了解下。
中氣不足的主要癥狀
1、精神不濟,胃口不好。
神疲乏力,精力不支,胃口不好,四肢發(fā)冷,大便先硬后軟,說話聲音提不起來,有些病人還會肝氣偏旺,容易發(fā)怒。
2、經常感冒,出汗異常。
經常感冒,鼻塞,打噴嚏,出汗異常,頭暈,氣短,或是伴有胸悶癥狀,還伴有記憶力下降、心慌等癥狀。
3、腰酸背痛,面色灰黑。
腰酸膝軟,小便頻繁,大便次數很多,溏稀,常起夜部分人會影響到性功能。如為女性,則可能出現下腹部陰冷,或月經不調。從形容上看,臉色易發(fā)黑、發(fā)暗,耳垂枯,腳后跟疼。
4、眼睛干澀,皮膚枯燥。
皮膚干燥,頭發(fā)容易脫落,部分病人還有兩眼干澀的癥狀,如果心血不足,則可能伴有睡眠不好等癥狀。血虛的女性往往臉色不好,皮膚容易長斑。
5、好食辛辣,頭重乏力。
頭重,提不起精神來,四肢乏力,舌苔厚膩,胃口不好,大便稀薄,突然嗜吃辛辣等口味重的食物。
6、口舌生瘡,便秘易怒。
多見于胃炎、脾氣急躁,口舌生瘡,眼睛紅赤,舌質紅,大便干結,心肝火旺等。
7、頭痛失眠,無心工作。
頭痛欲裂,難以入睡或正常工作。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人容易出現中氣不足癥狀呢容易出現中氣不足的人群,下面一起來看看。
容易出現中氣不足的人群
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現中氣不足的主要有三種人:
1、先天稟賦不足,或脾胃虛弱者。脾胃雖為后天之本,但若是先天體質虛弱、根基不牢,也會引起后天的脾胃虛弱、中氣不足。
2、勞倦過度,憂思日久者。身體和精神上的過度勞累都會損傷脾氣,脾氣虛則氣血生化無源、肢體失養(yǎng),出現神疲乏力等中氣不足的癥狀。
3、飲食不節(jié),饑飽失常者。所謂飲食自倍,脾胃乃傷,也就是說暴飲暴食或過度饑餓會損傷脾胃,導致氣血運化失常、中氣不足。
以上就是一些中氣不足的相關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中醫(yī)術語,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肝氣虛怎么調理
1、肝氣虛怎么調理
1.1、四君子湯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廣東很多時候煲湯都用這些材料的。煲湯時可以把甘草去掉,其它三味就可以用來煲瘦豬肉了。這個是補氣的。
1.2、黃芪桂枝五物湯只有黃芪、桂枝、芍藥、生姜、大棗五味藥,沒什么副作用,還可用于治療糖尿病、頸椎病、周圍神經損傷、便秘、坐骨神經痛、痤瘡等病。
1.3、玉屏風散含三味藥——黃芪、防風、白術,每天適當服用,能很好地改善氣虛體質,還能治療和預防氣虛感冒。
2、肝氣虛怎么引起的
2.1、先天遺傳
母親懷孕時妊娠反應強烈持久不能進食,造成胎兒營養(yǎng)不足、早產或后期喂養(yǎng)不當。也可能父母一方或雙方為氣虛體質。
2.2、用神過度
長期用腦過度,思慮傷脾,勞傷心思。
2.3、用勞過度
曾經是重體力勞動者或者職業(yè)運動員等一些體力消耗較大的人群。
2.4、曾經大病或久病
病愈后,元氣大傷。
2.5、飲食習慣
喜歡吃冰冷寒涼、肥甘厚膩的食物,且不喜歡運動。
2.6、長期節(jié)食
長期節(jié)食造成人體攝入營養(yǎng)不足,從而形成氣虛。
2.7、七情郁結
經常不開心,尤其是在吃飯時極易生氣。
3、女人肝氣虛的癥狀
3.1、氣虛陽虛
這種情況的女性會出現面色蒼白、生活中也比較容易出現頭暈目眩,不喜歡說話,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上都會感覺到非常疲乏,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暈厥,另外盜汗、四肢畏寒等也會一個不落的出現。氣短胸悶、心悸、拉肚子、氣短、乏力、稍微運動一下就會氣喘吁吁,另外還會出現五更瀉的情況。氣虛陽虛一般可以分為心氣虛、脾虛和腎陽虛等。
3.2、氣陰兩虛
女性如果出現了氣陰兩虛的情況的話,除了會出現氣虛的一些癥狀之外還會出現一些陰虛的癥狀,比如口干舌燥、便秘、乏力、煩躁、尿少、舌苔發(fā)紅等,如果是心氣陰兩虛的話除了上述癥狀還會出現胸悶氣短和心悸等癥狀,想要使得身體變得健康一些可以適當喝一些炙甘草湯和一些補充氣血的飲品。如果屬于腎陰陽兩虛就會表現為頭暈眼花、耳聾耳鳴、疲憊健忘,甚至是出現腰膝酸軟等狀況。
肝氣虛喝什么茶好
1、陳皮茶
材料:陳皮、白糖。
做法:將陳皮放入杯子中,隨后加入開水進行沖泡,十分鐘之后開蓋去除渣滓,加入少量白糖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這道茶飲具有很好的治療氣虛的作用,除此之外,陳皮中含有大量的對身體有好處的營養(yǎng)物質,例如維生素、揮發(fā)油、陳皮苷等等,這些能夠很好的促進腸胃健康。
2、玉屏風茶
材料:黨參6克,黃耆15克,白術8克,防風6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1000cc水以大火加熱滾沸后,續(xù)煮10分鐘即可關火趁熱飲用。
功效:針對盜汗癥狀,以白術、黃耆來改善,白術另有強健脾胃功用,能提振食欲、增強體力。而黃耆則能強心護肝,改善體虛癥狀、提升免疫力。
肝氣虛容易引發(fā)哪些病
1、色斑
氣虛的女性容易引起色斑。它不是很典型的兩塊色斑,它是大面積的。額頭,口唇周圍都會有。特點是面積大,顏色淡。
2、肥胖
容易發(fā)胖,和陽虛的人容易發(fā)胖道理很像,但陽虛的人發(fā)胖多數是水偏多,氣虛的人發(fā)胖多數是痰濕重。因為這個人的脾胃虛了以后,它會有兩個結果,一個營養(yǎng)來源少,氣血化源不足,所以它可能表現為消瘦,面色萎黃。
3、腎下垂、胃下垂、子宮脫垂和脫肛
因為她氣虛不能升提,所以會出現內臟下垂,比如腎下垂、胃下垂、子宮脫垂和脫肛。凡是有這種病的人,他在病前的體質基本上是氣虛為主。
小兒肝氣虛怎么調理
1、小兒肝氣虛怎么調理
1.1、四君子湯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廣東很多時候煲湯都用這些材料的。煲湯時可以把甘草去掉,其它三味就可以用來煲瘦豬肉了。這個是補氣的。
1.2、黃芪桂枝五物湯只有黃芪、桂枝、芍藥、生姜、大棗五味藥,沒什么副作用,還可用于治療糖尿病、頸椎病、周圍神經損傷、便秘、坐骨神經痛、痤瘡等病。
1.3、玉屏風散含三味藥——黃芪、防風、白術,每天適當服用,能很好地改善氣虛體質,還能治療和預防氣虛感冒。
2、 容易氣虛的人群
2.1、先天缺失者
父母雙方或是一雙方為氣虛體質者,以及懷孕時妊娠反應大,造成胎兒營養(yǎng)不良、早產、后產喂養(yǎng)不當等,都會導致氣虛體質。
2.2、經常勞累過度者
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過度疲勞而沒有得到及時的調整,都會慢慢形成氣虛體質。腦力工作者,長期用腦過度,思慮傷脾,勞傷心思;體力勞動者,體力水消耗過大,休息不足,營養(yǎng)跟不上而造成氣虛。
2.3、大病或久病者
久病耗氣,曾經有過大病者,做過手術,或是患有一些慢性疾病者,又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會因氣的生化不足等,從而導致元氣不足。
3、小兒肝氣虛吃什么水果好
3.1、鮮棗
鮮棗有健潤脾胃、養(yǎng)血、補氣的功效,相比較其他水果,它的維生素C、鉀、鎂等含量均較高。維生素C可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并有助于阻斷致癌物質的形成。但棗偏熱,普通人一天吃8到10個就可以了。痰多、便秘、腹部脹氣的人,經期的女性,胃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都不適宜多吃。
3.2、大棗
大棗能養(yǎng)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調營衛(wèi)、滋脾土、補五臟、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y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臟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癥,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3.3、甘蔗
蔗汁性平味甘,為解熱、生津、潤燥、滋養(yǎng)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鎮(zhèn)咳、治噎止嘔,有“天生復脈湯”之美稱。中醫(yī)常把其作清涼生津劑,用于治療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高燒煩渴等癥。
小兒肝氣虛癥狀有哪些
1、小兒脾氣虛:如果孩子出現了脾氣虛的情況,那么主要的癥狀表現為臉色蠟黃、食量下降、大便也變得更加的溏稀,平時則是表現出非常的倦怠和乏力。
2、小兒肺氣虛:孩子患有肺氣虛,那么癥狀則是表現為臉色蒼白。身體感覺到乏力,但是很容易出汗,稍微一運動就出現氣喘的情況。身體抵抗力比較差,特別是在變天的時候容易患有疾病。
3、小兒腎氣虛:這種類型的孩子主要表現為稍微一運動就出現氣喘以及氣短的情況,臉色蒼白同時怕冷。
肝氣虛引發(fā)的疾病有哪些
1、肥胖
容易發(fā)胖,和陽虛的人容易發(fā)胖道理很像,但陽虛的人發(fā)胖多數是水偏多,氣虛的人發(fā)胖多數是痰濕重。因為這個人的脾胃虛了以后,它會有兩個結果,一個營養(yǎng)來源少,氣血化源不足,所以它可能表現為消瘦,面色萎黃;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他氣血化源不足的同時,吃進來這么多東西,它又化不了,結果加工成半成品,即痰濕。
2、自汗
就是不活動也汗出。我們知道人體的所有的排泄一定要適度。比如該出的出不了,大便該出的出不了,體內就會有毒,皮膚就出狀況。小便該出出不了,問題就更大去了,尿毒癥,要命的事。汗該出你不出,人就會煩躁,熱散不出去,還會發(fā)胖。月經該出不出,那是閉經。
3、形成習慣性便秘
我們千萬不能一大便不通,就去吃牛黃解毒丸,就吃很多通大便的藥物,不能這樣的。大便不暢通,首先要找生活中飲食結構是不是不合理,水果是不是吃的不夠,膳食纖維是不是攝入不夠,是不是活動缺乏了,是不是精神太緊張,是不是熬夜了。
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西醫(yī)治療身體健康講究的是快速,相對于西醫(yī)來說中醫(yī)最好的作用就是調理身體中內部的疾病,就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而現在生活中人們因為忙于工作所以總是很容易就出現氣虛的情況,這個時候最需要進行中醫(yī)調理。那么,中醫(yī)對于氣虛怎么調理呢?
中醫(yī)認為,人體虛弱可分為多種類型,氣虛就是其中的一種。氣虛患者常表現出體力和精力都明顯缺乏、少氣懶言、語聲低微、乏力疲倦、出虛汗等癥狀,對其進行中醫(yī)檢查可見其舌淡苔白、脈虛弱?,F代醫(yī)學將氣虛患者定義為亞健康人群,認為這些人的免疫力要明顯低于健康的人。
氣虛患者可通過調節(jié)飲食的方法進行治療。一般來說,氣虛患者應多吃一些補氣的食品,如:小米、粳米、糯米、扁豆、菜花、胡蘿卜、香菇、豆腐、馬鈴薯、紅薯、牛肉、兔肉、豬肚、雞肉、雞蛋、鰱魚、黃魚、比目魚等。另外,氣虛患者還可使用以下五種食療方進行治療:
一、金沙玉米粥:
原料:玉米粒80克,糯米、紅砂糖各40克。
制用法:將玉米和糯米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然后將泡好的玉米和糯米入鍋加清水煮粥,煮熟后加入紅砂糖再煮5分鐘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飯時食用。
功效:由于玉米、糯米和紅砂糖中均含有抗氧化劑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因此此粥具有補氣養(yǎng)血、強身健體的功效。
二、山藥粥:
原料:山藥30克,粳米180克。
制用法將山藥和粳米一起入鍋加清水適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飯時食用。
功效由于山藥中含有淀粉酶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因此此粥具有補中益氣、益肺固精、強身健體和促進肌肉生長的作用。
三、茯苓粥:
原料:茯苓末30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將粳米和茯苓一起入鍋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早飯時食用。
功效:由于茯苓有健脾安神的功效,因此,常吃此粥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四、人參大棗粥:
原料:人參6克,大棗5枚、粳米60克。
制用法:將大棗去核(以防人在食用時誤吞而發(fā)生意外)后與人參、粳米一起入鍋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午飯或晚飯時食用(每日只需食用一次)。
功效:此粥有補中益氣的作用,極適合脾胃虛寒的患者食用。
五、什錦麥胚餅:
原料:葡萄干20克,龍眼肉、花生仁各10克,大棗10枚,麥胚粉100克,白糖(或紅糖)20克。
制用法:將葡萄干洗凈,將花生仁炒熟,將大棗洗凈去核后與龍眼肉一起切碎待用。將麥胚粉用開水稍燙后加入上述切碎的原料,糅合均勻后制成薄餅,將餅烙熟即成。此餅可在每天早飯時食用。
功效:此餅具有益氣養(yǎng)血、健腦提神的功效。
通過小編的詳細介紹后,大家應該對于中醫(yī)對于氣虛怎么調理也應該了解的很詳細了。在出現氣虛情況的時候只要按照這些食療和中醫(yī)方法都是會有一定的作用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的注意下飲食和生活習慣才會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的。
氣虛的人,通常會表現為面色蒼白、呼吸短促或是容易出汗等情況的發(fā)生。氣虛的人在平時的抗病能力會比正常人衰弱。有的氣虛者還會出現,上下樓或是運動后,有呼吸短促的現象出現。那么平時身體氣虛怎么調理呢?這也是大多數人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祥細了解下身體氣虛的調理方式吧。
? ? 判斷是否氣虛,首先看體態(tài)。氣虛體質的人都偏胖,但胖而不實,肌膚很松軟,就是常說的“虛胖”。中醫(yī)學對這樣的體質有一個專有名詞“尊榮人”,即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尊榮人體力勞動少,對他們而言,下地干農活是很不合適的,他們比較適合在四季恒溫的房間里打打麻將、聊聊家常。氣虛體質的人也不耐寒熱,一熱就容易出汗,一降溫就怕冷怕風,所以很嬌貴,只適合在富貴人家生活。所以現在一些家庭條件優(yōu)越的女孩子多有這種體質。此外,氣虛體質的人很容易疲乏,講話聲音較低,不喜歡高談闊論,容易患上感冒及內臟下垂等病,如胃下垂、腎下垂等,舌質偏淡,脈象偏細軟。
? ?藥物調理:平素氣虛之人宜常服金匱薯蕷丸。脾氣虛,宜選四君子湯,或參苓白術散;肺氣虛,宜選補肺湯;腎氣虛,多服腎氣丸。
? ?氣血雙補膏為氣血不足人群研發(fā)的純天然膏方系列產品,采用十多種藥食同源道地食材,遵照古方配伍,經過“洗、切、浸、泡、焙、熬、提、煎、收”九道傳統(tǒng)專利工序,取汁濃縮,高純度萃取而成。是氣血調理補益、恢復健康美麗的最佳選擇。該膏方中精選的多種中藥材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yǎng)血功效。盛足的氣血將血液輸送到具體每一個角落,使氣血相輔相成,保持身體內外平衡、氣血通暢,讓女性口唇紅潤、脾胃健康、面色紅潤、氣血旺盛、精血足等。
? ?針灸調理:取穴心俞、厥陰俞、膻中、內關、足三里等。進針得氣后,留針15分到20分鐘,留針期間,間斷捻轉提插,加強針感。或取0.5厘米長的皮內針,刺入厥陰俞、心俞穴位后,用小塊膠布固定,持續(xù)留針5—7天再取出。亦可取圖釘或耳撳針,用血管鉗將針夾緊刺入穴位,然后用膠布固定,留針5、7天。
? ?推拿按摩:可推拿心前區(qū)、內關、膻中、三陰交、足三里等穴,每穴3分鐘,心俞每穴4分鐘。每日早晚各一次,20天一療程。
? ?飲食調養(yǎng):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藥、秈米、莜麥、馬鈴薯、大棗、胡蘿卜、香菇、豆腐、雞肉、鵝肉、兔肉、鵪鶉、牛肉、狗肉、青魚、鰱魚。若氣虛甚,當選用“人參蓮肉湯”補養(yǎng)。
? ?通過上述對于身體氣虛怎么調理的祥細介紹。對于平時身體氣虛的人來說,平時在生活中也可以通過一些中藥材來進行調理身體的同時,也可以通過食療來輔助治療。另外身體氣虛的人來說,平時體育鍛煉也是少不了,應該要多參加一些體育鍛煉,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氣虛是中醫(yī)的一個理念,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氣虛會導致身體活力降低、免疫力下降等問題。氣虛陽虛可以怎么調理呢?
一: 氣虛陽虛
1: 這些患者主要表現為臉色蒼白,同時生活中也容易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并且不愛說話,身體以及精神都感覺疲乏,嚴重者還有可能出現暈厥的情況。如果是屬于陽虛的情況,那么除了表現有上述的氣虛癥狀之外,身體還容易出現四肢畏寒以及盜汗的情況,脈象上也是更加的沉緩,舌苔也是表現為蒼白色。如下:
2: 1.如果是屬于心氣虛,那么除了常見的氣虛癥狀之外,身體也容易出現氣短胸悶以及心悸的情況;
3: 2.如果是屬于脾虛的情況,那么身體就出現中氣下陷的癥狀,常見的有腹脹、拉肚子以及氣短乏力的情況;
4: 3.如果是屬于腎陽虛,那么身體以及四肢都會感覺寒冷,只要稍微運動一下就會出現氣短的情況,也有一些患者是表現為五更瀉。
二: 治療氣虛的中藥湯
1: 四君子湯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廣東很多時候煲湯都用這些材料的。煲湯時可以把甘草去掉,其它三味就可以用來煲瘦豬肉了。這個是補氣的。
2: 黃芪桂枝五物湯只有黃芪、桂枝、芍藥、生姜、大棗五味藥,沒什么副作用,還可用于治療糖尿病、頸椎病、周圍神經損傷、便秘、坐骨神經痛、痤瘡等病。
3: 玉屏風散含三味藥——黃芪、防風、白術,每天適當服用,能很好地改善氣虛體質,還能治療和預防氣虛感冒。
三: 專家告訴我們,如果身越是缺少運動,那么體質就會越來越差。所以說,想要令身體恢復健康,最好能夠多參加一些體育鍛煉,這樣身體也會被動的興奮起來,體質也能夠從根本上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