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熬水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已經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絲瓜熬水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絲瓜可以說是有很多妙用的瓜類食物,因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用來洗碗或者洗澡的絲瓜絡,就是絲瓜年老之后做出來的。而且在絲瓜剛剛成熟的時候,也可以將它采摘當做蔬菜食用,不僅如此,絲瓜還是一味不錯的中藥材。很多人在身體出現疾病之后會使用絲瓜煮水,那么絲瓜煮水的功效是什么呢?
一、絲瓜煮水喝的功效與作用
1、絲瓜煮水可以清肺化痰
絲瓜能清肺化痰,能稀釋痰液,促進痰液排出,平時可以用于人類肺炎和氣管炎以及咳嗽痰多等常見呼吸病的輔助治療。用絲瓜煮水時,最好選擇老一點的老絲瓜,把它外層的硬皮去掉,然后切成段狀入鍋后加清水煮至煮好以后直接飲用就可以。
2、絲瓜煮水能治關節(jié)炎和痛風
絲瓜煮水能抑制人體內尿酸的生成,也能促進人體內尿酸的排出,對人類痛風有明顯預防和緩解作用。另外,絲瓜煮水還能祛風通絡,它對人類的風濕骨痛以及關節(jié)炎癥都有明顯治療作用。
3、絲瓜煮水可以催乳
絲瓜煮水對女性內分泌還有一定調理作用,特別是女性在生產以后出現無奶或者少奶等不良癥狀時都能通過服用絲瓜煮水來緩解,它能促進乳汁分泌,讓女性產后少奶以及乳汁不足的癥狀很快好轉。
4、絲瓜煮水可以治乳房脹痛
絲瓜煮水還能治療女性乳房脹痛,治療時可以把絲瓜與牡蠣還有桔葉一起加清水煮制,煮好以后代茶飲用,每天可以飲用多次,能讓乳房脹痛的癥狀明顯好轉。
二、絲瓜水的用法
1、涂抹:如果面部有青春痘或痤瘡,取3-5毫升絲瓜水直接涂抹患處。
2、敷臉:用紙膜充分浸透在絲瓜水中,敷臉10分鐘左右即可,可去除肌膚多余的油脂,使臉部粗大毛孔變得細小平整、皮膚細膩而有光澤。
3、爽膚水、潔面后直接涂在臉上,手指輕拍臉部,直到完全被吸收。
4、噴霧:做成噴霧隨身攜帶。
5、混用:混入其它DIY精華液中,或者做為DIY護膚品的“純凈水”使用,效果絕佳。
ys630.coM延伸閱讀
槐樹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樹木,槐樹枝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能夠當作中藥,同時它也是一種染料,在醫(yī)療方面,它具有清肝瀉火的作用,有涼血解毒的效果,對于小兒出現驚厥的現象,能夠起到一定的治療和保健的效果,另外還具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女性赤白帶下的功效。
功能主治
1、槐葉
清肝瀉火;涼血解毒;燥濕殺蟲。主小兒驚癇;壯熱;腸風;尿血;痔瘡;濕疹;疥癬;癰瘡疔腫。 [3]
2、槐枝
散瘀止血;清熱燥濕;祛風殺蟲。主崩漏;赤白帶下;痔瘡;陰囊濕癢;心痛;目赤;疥癬。 [4]
3、槐根
散瘀消腫;殺蟲。主痔瘡;喉痹;蛔蟲病。 [5]
4、槐角(果實)
涼血止血;清肝明目。主痔瘡出血;腸風下血;血??;崩漏;血淋;血熱吐衄;肝熱目赤;頭暈目眩。
附方
1、槐葉
①《食療本草》:主邪氣,產難,絕傷。 又主癮疹,牙齒諸風疼。
②《日華子本草》: 煎湯,治小兒驚癇壯熱,疥癬及疔腫。
③《滇南本草》: 陰干為末,治一切大小便下血,或痔瘡疼痛,膿血不止,燈草煎湯服。 [3]
2、槐枝
①治崩中或赤白,不問年月遠近: 槐核,燒灰,食前酒下方寸匕。(《梅師集驗方》)
②治痔核: 槐枝,濃煎湯,先洗痔,便以艾灸其上七壯,以知為度。 (《傳信方》)
③治九種心痛: 新生槐枝一握,去兩頭。細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千金方》)④療大風痿痹: 槐嫩蘗; 煮汁釀酒飲。 (《唐本草》槐枝酒) [4]
3、槐根
①療五痔: 煮槐根洗之。 (《姚僧坦集驗方》)
②治女子痔瘡: 槐花根二兩,葛菌二兩。燉豬大腸服。(《重慶草藥》) [5]
觀賞價值
國槐是庭院常用的特色樹種,其枝葉茂密,綠蔭如蓋,適作庭蔭樹,在中國北方多用作行道樹。配植于公園、建筑四周、街坊住宅區(qū)及草坪上,也極相宜。龍爪槐則宜門前對植或列植,或孤植于亭臺山石旁。也可作工礦區(qū)綠化之用。夏秋可觀花,并為優(yōu)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藥,種子可作飼料等。又是防風固沙,用材及經濟林兼用的樹種,是城鄉(xiāng)良好的遮蔭樹和行道樹種,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藿香是一種中藥,大家常見的就是藿香敢水的使用,對于腸胃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藿香熬水的功效也有多種,因為藿香本身是一種中藥,熬水后可以理氣和胃,也具有預防中署的作用。尤其是夏天可以選擇飲用藿香熬的水來預防中暑,因為具有止瀉的功能,所以對拉肚子也是有作用的。
1、理氣和胃
理氣和胃用藿香泡水喝的重要好處之一,它能入胃經,能提高胃功效能,可以祛除身體內的濕氣,對人們因氣血不暢引起的胃痛和腹痛都有很好的預防與緩解作用。另外人們出現脾胃不和或者消化不良時也能用藿香泡水喝能讓癥狀很快好轉。
2、預防中暑
藿香泡水最適合人們在夏天飲用,它有很強的發(fā)表解暑功效,人們在夏天飲用以后可以預防中暑,也能減少惡心嘔吐和昏厥,以及四肢無力等不良癥狀出現。
3、行氣止痛
平時人們用藿香泡水喝,能起到行氣止痛的重要作用,它不但能緩解氣滯還能減少腹痛癥狀發(fā)生,平時人們出現胃痛或者食欲不振以及打嗝等不良癥狀時及時喝一些藿香泡出的水就能讓癥狀減輕或者消失。藿香泡水還有一定的退燒作用,平時人們因感冒出現發(fā)燒時,及時用藿香泡水喝就能讓體溫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
4、止瀉殺菌
藿香泡水喝,還有一定的止瀉功效,而且它還有多種天然的消炎殺菌成分,能消滅腸道中的炎癥和細菌,特別是人們在夏天出現中暑或者腸炎腹瀉以及食物中毒時,都能用藿香泡水來治療,它不但能讓食物中毒的癥狀好轉,還能止痛止瀉還能讓預防瘧疾痢疾等多種流行疾病發(fā)生。
絲瓜花的簡介
毛蕊鐵線蓮,又名絲瓜花。攀援草質藤本。老枝近于無毛,當年生枝具開展的柔毛。三出復葉、羽狀復葉或二回三出復葉,連葉柄長9-15厘米,小葉3-9(-15)枚;小葉片卵狀披針形或窄卵形,長3-6厘米, 寬1.5-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常偏斜,邊緣有整齊的鋸齒,表面被稀疏緊貼的柔毛或兩面無毛,葉脈在表面平坦,在背面隆起;小葉柄短或長達8毫米;葉柄長3-6厘米,無毛,基部膨大隆起。
聚傘花序腋生,常1-3花,花序梗長0.5-3厘米,在花序的分枝處生一對葉狀苞片,花梗長1.5-2.5厘米,幼時被柔毛,以后脫落;花鐘狀,頂端反卷、直徑2厘米;萼片4枚,粉紅色至紫紅色,直立,卵圓形至長方橢圓形,長1-1.5厘米,寬5-8毫米,兩面無毛,邊緣及反卷的頂端被絨毛;雄蕊微短于萼片,花絲線形,外面及兩側被緊貼的柔毛,長超過花藥,內面無毛,花藥內向,長方橢圓形,藥隔的外面被毛;心皮在開花時短于雄蕊,被絹狀毛。瘦果卵形或紡錘形,棕紅色,長3毫米,被疏短柔毛,宿存花柱纖細,長2-3.5厘米,被絹狀毛。花期10月,果期11月。
在我國分布于云南(海拔2000-2800米)、四川(2500米)、甘肅(1500-2500米)、陜西(1200米)、貴州(1300米)、湖南(900米)、廣西、廣東、浙江;(500-1500米)、江西(700米)、安徽,南起珠江流域北達黃河流域各省均有生長,是我國鐵線蓮屬分布最廣的種類之一。 生于溝邊、山坡荒地及灌叢中。
絲瓜花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性寒,味甘微苦。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治肺熱咳嗽,咽痛,鼻竇炎,疔瘡,痔瘡。
應用:
1、治肺熱咳嗽,喘急氣促:絲瓜花、蜂蜜。煎服。
2、治紅腫熱毒瘡,痔瘡:絲瓜花五錢,鏵頭草五錢。生搗涂敷。
3、治外傷出血:絲瓜花。秋葵葉。曬干研粉。加冰片少許,同研末外用。
4、中暑、夏天煩熱口渴:綠豆60克,用1大碗清水煮熟,撈出綠豆,然后加入8朵絲瓜花煮沸。
5、乳癰腫痛:用全絲瓜或絲瓜葉,每次150~120克水煎服。同時用嫩葉搗爛敷患處。
6、治療便血:取絲瓜花30克,槐花15克。一起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1劑,分兩次服下。
絲瓜花的市場信息
1、絲瓜花的價格
尚不明確,可到市場了解。
2、絲瓜花的選購方法
挑選新鮮的花。
3、絲瓜花的保存方法
夏季開花時采收,曬干或鮮用。
絲瓜有很多的經絡,新鮮的絲瓜這些經絡是可以吃掉的,因為非常的脆,不用擔心會咬不動,但是老的絲瓜在做湯的時候會發(fā)現,非常的硬,而且根本拒絕不動,這是絲瓜殼,也叫絲瓜烙,這個絲瓜絡主要的作用是可以,研磨后來擦洗比較油的盤子起到過濾的效果,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作用。
主要價值
生活應用
有些柴油機使用的油浴式空氣濾清器是用波浪式細鐵絲做濾芯的,由于受高頻率、高速度脈動氣流的沖擊,鐵絲相互磨
擦而逐漸磨斷成鐵屑,掉落到油盤內,濾芯變薄、變松散,濾清效果下降。若不及時修補濾芯,空氣濾清效果將急劇變差,導致活塞、活塞環(huán)、氣缸、氣門、氣門座等零件迅速磨損。遇到這種情況時,可將新鮮干絲瓜絡去皮、去籽,剪成條塊,填充于濾芯盤內,它既有彈性,又有網狀縫隙,能起到與鐵絲同樣的濾清效果。
絲瓜絡有很強的吸水能力,是做鞋墊的好材料。經過專業(yè)的設計與加工絲瓜絡在洗浴、足部保健、裝飾、玩具、坐墊等領域都有應用。
成熟絲瓜絡可以用來做廚房清潔用抹布,環(huán)保低碳。
藥理作用
1.對肝臟作用:所含齊墩果時酸對大鼠肝臟由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損傷有治療作用,能減輕肝細胞漿空心變性、疏松變性、肝細胞壞死及小葉變性反應。
2.其它作用:齊墩果葉酸有強心利尿作用以及抑制S一180瘤株的生長。[3]
3.藥(毒)理學:齊墩果葉酸po120mg/kg未見明顯的毒性及副的反應。動物ig臨床劑量的100倍,連服10天,鏡檢,腦、心、肝等11種器官未見明顯損害,表明毒性低,使用安全。
常用配方
1.治胸脅疼痛:炒絲瓜絡、赤芍、白芍、延胡索各9克,青皮6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2.治胸痹及心氣痛:絲瓜絡15克,橘絡3克,丹參10克,薤白12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3.治咳嗽多痰,胸脅痛:老絲瓜絡燒存性,研細。白糖拌服,每次2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七熬丸由于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混合而成,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備受人們關注。那么到底七熬丸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為了讓您更加詳細的了解七熬丸,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為您詳細的介紹一下。
【處方】大黃45克 前胡(一作柴胡)芒消(熬)各150克 葶藶 蜀椒(并熬)各7.5克 生姜 芎藭各22.5克 茯苓18克 杏仁11克 (熬)挑仁20枚(熬)虻蟲(熬)水蛭(熬)各13.5克
【制法】上十二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瘀滯日久,月經不利,手足煩熱,腹?jié)M,心煩,默默不欲寤者。
【用法用量】空腹時服7丸,米飲送下,每日三次。不效,量加一倍。
【摘錄】《備急干金要方》卷四
上面就是本文對于七熬丸這種方劑的一些介紹,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下。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那天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見過艾草吧,特別是端午節(jié)前后的時候,正是艾草長的最茂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采一些新鮮的艾草,用來洗臉和泡腳,也有一些人將新鮮的艾草采摘回家之后經過太陽暴曬晾干,等過一段時間再將這些艾草拿出來煮水喝,這樣的艾草被稱作為陳艾,那么陳艾熬水都有哪些功效呢?
陳艾是一種藥用價值比較高的草藥,可以治療很多的疾病,陳艾在我國很多的地方都有,但是有很多的人對陳艾煮水喝的功效和用法并不是太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性味歸經
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嘣镄辽?,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癥,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2、用法用量
(1)陳艾治妊娠卒眙動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轉搶心,或下血不止:艾葉一雞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肘后方》)
(2)陳艾治腸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10克,辣蓼10克,車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江蘇徐州《單方驗方新醫(yī)療法選編》)
(3)陳艾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補缺肘后方》)
(4)陳艾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10克。(《衛(wèi)生易簡方》)
(5)陳艾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導讀:中藥絲瓜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絲瓜的功效與作用、絲瓜圖片、絲瓜的藥用價值、絲瓜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絲瓜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絲瓜簡介絲瓜圖片絲瓜的功效與作用絲瓜的藥用價值絲瓜的用法與用量絲瓜的副作用絲瓜的食用技巧如何挑選絲瓜絲瓜簡介
絲瓜,入藥部分為葫蘆科植物絲瓜和粵絲瓜的鮮嫩果實,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實。嫩絲瓜于夏、秋間采摘,鮮用。老絲瓜于秋后采收,曬干。
果實(瓠果)長圓柱形,長20-60cm,肉質,綠而帶粉白色或黃綠色,有不明顯的縱向淺溝或條紋,成熟后內有堅韌的網狀瓜絡。
絲瓜圖片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
用于熱病身熱煩渴,咳嗽痰喘,腸風下血,痔瘡出血,血淋,崩漏,癰疽瘡瘍,乳汁不通,無名腫毒,水腫。
1、《學圃雜疏》:絲瓜,北種為佳,以細長而嫩者為美。性寒,無毒,有云多食之能萎陽,北人時啖之,殊不爾。然用其蒂可治小兒痘;汁滴瓶中,能消痰火,其涼可知矣。
2、《本草求真》:絲瓜性屬寒物、味甘體滑。凡人風痰濕熱,蠱毒血積,留滯經絡,發(fā)為癰疽瘡瘍,崩漏腸風,水腫等癥者,服之有效,以其通經達絡,無處不至。但過服亦能滑腸作泄,故書有言,此屬菜中不足,食之當視臟氣以為可否也。朱震亨:治痘瘡不快,枯者燒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調服。
3、《本草蒙筌》:治痘瘡腳痛,燒灰,敷上。
4、《醫(yī)學入門》:治男婦一切惡瘡,小兒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瘡。
5、《綱目》:煮食除熱利腸。老者燒存性服,去風化痰,涼血解毒,殺蟲,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黃積,疝痛卵腫,血氣作痛,癰疽瘡腫,痘疹胎毒。
6、汪連仕《采藥書》:天骷髏,治婦人白帶血淋,臌脹積聚,一切筋骨疼痛。
7、《陸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煩。治熱病口渴,身熱煩躁。
絲瓜的藥用價值
1、治痰嗽:絲瓜燒存性,為細末,棗肉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好酒下。(《攝生眾妙方》化痰丸)
2、治痔漏,脫肛:絲瓜(燒灰)、多年石灰、雄黃各五錢,為末。以豬膽、雞子清及香油和調,貼之,收上乃止。(《綱目》引《孫天仁集效方》)
3、治肺熱面瘡:苦絲瓜、牙皂莢并燒灰,等分。油調搽。(《綱目》引《摘玄方》)
4、治小腸氣痛,繞臍沖心:連蒂老絲瓜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熱酒調下。甚者不過二三服即消。(《綱目》)
5、治大小二便熱結不通:用老絲瓜一個,甘草二錢,木通三錢。煎湯,頻頻飲之。(《方脈正宗》)
6、治手足凍瘡:老絲瓜燒存性,和臘豬脂涂之。(《綱目》引《海上方》)
7、發(fā)瘡疹:絲瓜連皮燒炭存性,百沸湯調下。(《直指小兒方》絲瓜湯)
8、治乳汁不通:絲瓜連子燒存性,研。酒服一二錢,被覆取汗即通(《綱目》引《簡便單方》)
9、治喉風:用天羅瓜研,灌漱。如無生瓜時,用甘草一根,穿入瓜內,候干取出,研細為末,沸湯灌漱。(《普濟方》)
10、治血崩:棕櫚(燒灰)、絲瓜等分。為細末,空心酒調下。(《奇效良方》)
絲瓜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60-120g;或燒存性為散,每次3-9g。外用:適量,搗汁涂,或搗敷,或研末調敷。
絲瓜的副作用
絲瓜性寒滑,多食易致泄瀉;不可生食。
絲瓜的食用技巧
1、絲瓜不宜生吃,可烹食,煎湯服;或搗汁涂敷患處。
2、絲瓜汁水豐富,宜現切現做,以免營養(yǎng)成分隨汁水流走。
3、烹制絲瓜時應注意盡量保持清淡,油要少用,可色稀芡,用味精或胡椒粉提味,這樣才能顯示絲瓜香嫩爽口的特點。
4、絲瓜的味道清甜,烹煮時不宜加醬油和豆瓣醬等口味較重的醬料,以免搶味。
如何挑選絲瓜
選購絲瓜應選擇鮮嫩、結實和光亮,皮色為嫩綠或淡綠色者,果肉頂端比較飽滿,無臃腫感。若皮色枯黃或瓜皮干皺、或瓜體腫大且局部有斑點和凹陷,則該瓜過熟而不能食用。
以上就是一些絲瓜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大家都知道這個絲瓜的好處是有很多的。那么,具體有哪些大家知道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絲瓜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這個絲瓜的吃法,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防治乳腺增生、抗癌
防治乳腺增生,除了藥物治療以外,膳食調理也很重要。平時可多吃些具有行氣通絡、化淤散結功效的食物,如絲瓜。
絲瓜,中醫(yī)認為絲瓜是甘涼之品,入肺、肝兩經,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解暑除煩、通經活絡的功效?,F代研究發(fā)現,絲瓜中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可以在人體內催生干擾素,因此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
活血通絡
有止咳化痰、涼血解毒的作用。外用可以止血消炎、女性多吃對調理月經有幫助。
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絲瓜藤味苦性涼,有通筋活絡,祛咳鎮(zhèn)痰的作用。絲瓜絡味甘性平,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絲瓜含有一種對肺炎雙球菌有抑制作用的皂甙成分,這與中醫(yī)認為其有清熱解毒的功能相符。所以,在患有感染性疾病時,用絲瓜食療和吃以其烹制的菜肴,都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時,則能收到較明顯的止咳化痰效果。
去除熱痱
夏秋問一般小兒每因暑氣困蒸,造成血分熱重、頭面各部發(fā)生瘡癤癰瘍,成人也可能生熱瘡、熱癤。有此種現象,不分老少,皆可用絲瓜作為菜肴,另將絲瓜搗汁內服,能涼血解毒。舊時醫(yī)書記載,小兒出痧麻痘疹后,可用絲瓜汁作為內服藥,并以絲瓜肉摩擦全身,可濕潤皮膚,減少濕癥、熱痱。
通乳作用
產婦乳汁缺乏,可用絲瓜衣、通草煲水內服。如當時無法買到絲瓜,可照古法向藥鋪購絲瓜子,與通草煲湯飲服?;蛄砑迂i手(外省人稱豬腳)煮湯,大量飲服,便能通乳。如服上述湯汁仍不見效,可改用北芪二錢、當歸三錢、白芷一錢、穿山甲二錢與絲瓜子燉豬手,飲湯食肉,極為有效。
通經絡
瓜果的絡,如橘絡、瓜絡,皆有貫穿經絡、通滯化痰的作用。但絲瓜絡較橘絡更堅韌,功效也更大。老年人血氣衰弱、筋骨運轉不利、痰濕阻滯,用絲瓜絡五錢、木瓜四錢、羌活二錢、獨活二錢,煲茶代飲,極有效用。風濕病患者除服藥劑外,另食絲瓜或用絲瓜煲糖水飲服,也是有益的。
絲瓜的做法
1. 絲瓜不宜生吃,可烹食,煎湯服;或搗汁涂敷患處。
2. 絲瓜汁水豐富,宜現切現做,以免營養(yǎng)成分隨汁水流走。
3. 烹制絲瓜時應注意盡量保持清淡,油要少用,可色稀芡,用味精或胡椒粉提味,這樣才能顯示絲瓜香嫩爽口的特點。
4. 絲瓜的味道清甜,烹煮時不宜加醬油和豆瓣醬等口味較重的醬料,以免搶味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絲瓜的相關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這個絲瓜的做法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以及一個深刻的了解了吧!絲瓜平時可以多吃吃哦!對人體是非常有好處的!
這個絲瓜真的是一種比較不錯的食材,這種食材中有著很多的營養(yǎng)物質。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絲瓜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這個絲瓜的挑選方法,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
絲瓜的功效
絲瓜味甘、性涼,入肝、胃經,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祛風化痰、潤肌美容、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調理月經不順等功效,還能用于治療熱病身熱煩渴、痰喘咳嗽、腸風痔漏、崩漏、帶下、血淋、療瘡癰腫、婦女乳汁不下等病癥。
絲瓜還具有清熱化痰、涼血止血、美容抗癌等功效,并可治療諸如筋骨酸痛、便血等病癥。絲瓜富含B族維生素,有健腦的作用;它還含有皂甙類物質,具有一定的強心作用。
絲瓜典籍論述
《學圃雜疏》說:汁滴瓶中,能消痰火。即鮮絲瓜汁有較好的清熱化痰止咳作用。用于痰熱咳嗽,咯痰黃稠。若熱病身熱煩渴者,亦可用以清熱除煩、止渴。
《本草求真》:絲瓜性屬寒物、味甘體滑。凡人風痰濕熱,蠱毒血積,留滯經絡,發(fā)為癰疽瘡瘍,崩漏腸風,水腫等癥者,服之有效,以其通經達絡,無處不至。但過服亦能滑腸作泄,故書有言,此屬菜中不足,食之當視臟氣以為可否也。治痘瘡不快,枯者燒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調服。
絲瓜的作用
抗壞血病
絲瓜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每百克中就含8毫克,可用于抗壞血病及預防各種維生素C缺乏癥;
健腦強心
絲瓜富含B族維生素,有健腦的作用;它還含有皂甙類物質,具有一定的強心作用。
美容
絲瓜藤莖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膚彈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皺;
抗病毒、抗過敏
絲瓜提取物對乙型腦炎病毒有明顯預防作用,在絲瓜組織培養(yǎng)液中還提取到一種具抗過敏性物質瀉根醇酸,其有很強的抗過敏功效。
絲瓜的挑選方法
第一,挑選形狀
要選形狀規(guī)則,外形勻稱的,兩頭一樣粗,不要選瓜身局部腫大的。
第二,看表皮
看看表皮沒有腐爛破損,最好有花,帶花的絲瓜一般比較新鮮。
第三,看紋理
看看絲瓜的紋理,紋理細小均勻的是比較嫩的,紋理很清晰的比較深的是比較老的。
第四,用手摸
摸一下絲瓜,絲瓜有彈性的是新鮮的,無彈性的不新鮮,太軟的也不新鮮。
第五, 看色澤
新鮮的絲瓜顏色為嫩綠色,有光澤。老的絲瓜表皮無光澤且紋理會產生黑色。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絲瓜的相關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這個絲瓜的挑選方法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以及一個深刻的了解了吧!絲瓜平時可以多吃吃哦!對人體是非常有好處的!
絲瓜藤的簡介
絲瓜藤,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絲瓜和粵絲瓜的莖。絲瓜:我國南北各地普遍栽培?;浗z瓜:我國廣東、廣西有栽培,北部少見。中國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也廣泛栽培于世界溫帶、熱帶地區(qū)。云南南部有野生,但果較短小。
絲瓜藤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
本品含齊墩果酸-3-葡萄糖苷,齊墩果酸-28-三葡萄糖苷,常春藤皂苷元等三萜類,還含β-谷甾醇和多種氨基酸。
2、功效作用
舒筋,活血,健脾,殺蟲。治腰膝四肢麻木,月經不調,水腫;齒露,鼻淵,牙宣。內服:煎湯,1~2兩;或燒存性研末。外用:煨存性研末調敷。
3、臨床應用
3.1、治鼻中時時流臭黃水,甚至腦亦時痛:絲瓜藤近根三、五寸許,燒存性為細末,酒調服之。(《醫(yī)學正傳》)。
4、科學研究
治療萎縮性鼻炎、慢性副鼻竇炎。用絲瓜根及近根3~5尺之藤煎服,每次3錢,日服1次;或用根藤約1兩(以新鮮者為佳),和瘦豬肉煎湯服。5次為一療程。據觀察,初服1、2次后鼻腔分泌物有所增多,間或微感頭暈,以后便消失,無其它不良反應。治療萎縮性鼻炎15例,服藥后膿痂、鼻臭全部消失,嗅覺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鼻腔粘膜萎縮程度無明顯改變。6例慢性上頗竇炎及1例左側慢性副鼻竇炎,治療后鼻涕顯著減少,頭痛消失或減輕,上頜竇穿刺膿性及粘性分泌物全部消失。此外,亦可用枯藤切碎,焙至半焦后研未吹鼻,每日2~3次,3~4天為一療程;對慢性鼻竇炎有一定作用。
絲瓜藤的市場信息
1、絲瓜藤的價格
絲瓜藤的價格約為2.5元/50克。
2、絲瓜藤的選購方法
絲瓜: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粗糙,有棱溝,有微柔毛。莖須粗壯,通常2-4枝。葉互生;葉柄粗糙,長10-12cm,近無毛;葉片三角形或近圓形,長寬均為10-12cm,通常掌狀5-7裂,裂片三角形,中間較長,長8-12cm,洗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綠色,有疣點,下面淺綠色,有短柔毛,脈掌狀,具白色長柔毛。
3、絲瓜藤的保存方法
絲瓜藤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