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殘渣在咽喉部位
【www.cndadi.net - 部位養(yǎng)生】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養(yǎng)生已經(jīng)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食物殘渣在咽喉部位”,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一日三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于很多人來說,在進食的時候,都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的,比如說經(jīng)常有人將食物殘渣留在咽喉部位,給咽喉帶來極大的不適感,長此以往,甚至會對人體其他器官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食物殘渣留在咽喉的原因一般有三種:飲食習慣不當、慢性咽喉炎或者是扁桃體炎!一、飲食習慣不當
考慮是由不良的飲食習慣引起的不適,比如大量進食,或食用粘性食物后進水量較少所導致。喉嚨右上方即扁桃體的腺窩,外來的細菌、微生物、食物殘渣等進入咽部后,隨吞咽動作而被擠壓進腺窩內(nèi)。腺窩內(nèi)部的食物殘渣存留時間過長,就會腐敗變質(zhì)引起惡臭味。建議多食用含纖維素多的食物,餐后多漱口,以促進食物殘渣的排出。必要時可以就診耳鼻喉科治療處理。
二、慢性咽喉炎
考慮是有慢性咽喉炎,可能與病原體感染有關系,會出現(xiàn)了咽喉異物感,咳嗽痰多,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如果是有慢性咽喉炎,可以服用清喉利咽顆粒,咽炎片治療,避免吃辛辣食物和飲酒,平時需要清淡飲食。
慢性單純性咽炎發(fā)作時咽部可有各種不同的感覺,如異物感,干燥,灼熱,微痛等,咽分泌物增多,粘稠,故常有清嗓動作,吐白色粘痰,嚴重者可引起刺激性咳嗽及惡心,嘔吐。咽部檢查見粘膜彌漫充血,血管擴張,色暗紅,附有少量粘稠分泌物,懸雍垂腫脹或松弛延長。
三、扁桃體炎
也可能是扁桃體炎等因素引起,可以去醫(yī)院呼吸科檢查一下,明確病因。可以服用鮮竹瀝口服液,沐舒坦等藥物,含化華素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平時避免吸煙喝酒避免辛辣油膩等刺激食物。
扁桃體炎可分為急性扁桃體炎和慢性扁桃體炎?;技毙詡魅静。ㄈ缧杉t熱、麻疹、流感、白喉等)后,可引起慢性扁桃體炎,鼻腔有鼻竇感染也可伴發(fā)本病。病源菌以鏈球菌及葡萄球菌等最常見。臨床表現(xiàn)為經(jīng)常咽部不適,異物感,發(fā)干、癢,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癥狀。
擴展閱讀
食物消化完之后,一般都會變成大便排泄出體外。而大便是否正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人體是否健康。比如說,如果人的大便松散,且存在著一定的食物殘渣,那么則說明此人可能有慢性腸炎,如果患有這種疾病,在飲食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另外,也可以通過一些食療的方法來治療慢性腸炎。
一、大便松散有食物殘渣的原因
大便內(nèi)有食物殘渣可能是慢性腸炎,而一般中醫(yī)上認為是脾虛、消化不良,腸道的菌群失調(diào)也會造成這種情況,所以,注意增強脾胃功能,注意改善消化力以及調(diào)節(jié)菌群都很重要。說到調(diào)節(jié)菌群,補充有益菌不如給胃腸內(nèi)有益菌供給食物,讓其自身生長繁殖,水蘇糖是胃腸道有益菌的糧食,喂養(yǎng)有益菌增加其數(shù)量,而有益菌數(shù)量增加后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力,當然補充有益菌和喂養(yǎng)有益菌同步進行當然更好。
二、慢性腸炎的飲食注意事項
日常應注意飲食調(diào)理,戒除飲酒,少食辛辣肥膩及生冷之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攝入等,必要時可結合藥膳進行調(diào)養(yǎng),增強脾胃哦:
三、慢性腸炎的食療偏方
湯粥類是最養(yǎng)腸胃的,所以慢性腸炎可以選擇下面的款食療粥,用生山藥60克,生薏苡仁60克,柿餅20克,扁豆15克煮粥食用,做時先把苡仁煮至爛熟,再入其它食材,熟后加調(diào)料即可,可一天分2次食用。
對于濕熱型的慢性腸炎患者,最好是可選擇濕竹葉鮮品30—45克加生石膏45—60克,還有扁豆15克,荷蒂1個,粳米100克,一起同煮成稀粥服用。日分2~3次頓服。對于濕熱性慢性腸炎老是腹瀉尤其有效。
最后一些湯飲食療小偏方治慢性腸炎效果也不錯的,如可用馬齒莧60—90克加扁豆花10~12克。放適量水一起煎煮好后加紅糖,每天一劑,一天服用兩次,或是用車前子15克,煎湯代茶飲,對防治慢性腸炎也有效。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就是在吃完飯之后老覺得是有食物在咽喉處卡著一樣,特別的難受,一般這種情況很可能是食管炎引起的,這種情況下,我們在飲食上就需要特別的注意了,不適宜吃的太飽,飲食上一定要特別的清淡,晚上在睡覺前最好不要吃東西,睡覺的時候頭稍微高一點。
食管炎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主要以“燒心”,吞咽疼痛、困難及胸骨后疼痛居多。當食管炎嚴重時可引起食管痙攣及食管狹窄,吞咽食物感到“發(fā)噎”,甚至嘔吐。一般食管炎出血較輕微,但也可能引起嘔血或黑便柏油便。不同病因引起的食管炎可伴隨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1、食道炎其癥狀主要是以吞咽疼痛、困難、心口灼熱及胸骨后疼痛居多,當食道炎嚴重時可引起食道痙攣及食道狹窄。當食道下端因發(fā)炎導致粘膜變性繼而長出胃的柱狀上皮細胞時叫做巴洛氏食道,此為食道癌之前身,必須長期追蹤其變化。一般食道炎之出血較輕微,但也可能引起吐血或解瀝青便。2、在正常情況下,胃酸不反流到食管,下半段的食道高壓區(qū)和酸回流障礙,如果賁門因故變松,高壓區(qū)的壓力會下降甚至消失,胃酸、膽汁就會反流到食道,對食道粘膜刺激強烈,引發(fā)食道炎。餐后平躺,進食過量,甜食或油膩食物吃得太多都會引起胃里的東西向食道反流。3、當感到"燒心",或"心口疼",喝熱水或吃刺激性食物時胸骨后痛感明顯,都是食道炎的癥狀。還有吞咽食物感到發(fā)噎,是由于食道水腫,食道內(nèi)變窄或食道壁因炎癥刺激而發(fā)生痙攣性收縮所致。食道炎的治療可以是中醫(yī)也可以是西醫(yī),但最重要的是患者本身要改變之前的不良習慣,不然治愈之后又由于日常不注意又患上,這樣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所以專家建議,日常生活中要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善待自己的食道,如出現(xiàn)癥狀及時就醫(yī)。
食道炎的病因及分類
1.放射性食管炎2.急性腐蝕性食管炎腐蝕性食管炎常作為意外事故,易發(fā)生于小兒,特別是形形色色的家用清潔劑已進入眾多家庭,易被小兒誤服,這些制品中含有氫氧化鈉(鉀)、碳酸鈉(鉀)、高錳酸鉀等。成人的腐蝕性食管炎往往因吞服強酸或強堿,作為自殺手段所致。用盛飲料或酒類的容器存放強酸、堿而不慎被誤服的病例也屢見不鮮。近年藥物引起的食管炎受到臨床關注?,F(xiàn)已認識到,所有年齡組患者,在各種情況下服用各種治療劑量的藥物有可能損傷食管。3.化膿性食管炎化膿性食管炎是發(fā)生于食管黏膜有破損時細菌侵入食管黏膜所導致的化膿性炎癥。患者可無癥狀或僅有頸部疼痛或咽痛。病變范圍較大的患者除頸部疼痛或吞咽痛外,還可出現(xiàn)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寒戰(zhàn)、發(fā)熱等癥狀。反應性較高者??沙霈F(xiàn)高熱。少數(shù)患者可發(fā)生敗血癥并出現(xiàn)相應的表現(xiàn)。4.反流性食管炎
seline;">咽喉下面是什么部位,此處總是感到瘙癢、疼痛是由于什么所造成的呢?此種情況多為咽炎所導致的,咽炎在日常生活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咽炎其實并不是什么大的疾病,主要就是對病人的飲食和說話造成一些影響。那么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怎么才能緩解咽炎的癥狀。
seline;">
seline;">
1.
調(diào)整好心態(tài)
seline;">慢性咽炎由于病程長,患者往往有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不利于康復,患者應主動學習慢性咽炎疾病相關知識,及時尋求醫(yī)務人員的幫助,并主動配合治療。
seline;">
seline;">
2.
保持口腔清潔濕潤
seline;">保持口腔清潔濕潤有利于咽部炎癥的消退,可緩解咽痛、咽干等咽部不適癥狀,慢性咽炎患者早晚及餐后應該用漱口液漱口,每次含漱時間宜稍長,咽干不適時喝適量的溫開水以濕潤口腔。
seline;">
seline;">
3.
飲食清淡
seline;">煙酒過度、辛辣食物是慢性咽炎的常見致病原因,患者在飲食上應該清淡,以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飲食為宜,忌食辛辣、煎炸、燥熱之品,戒煙酒。
seline;">
seline;">
4.
保持居室清潔衛(wèi)生
seline;">粉塵、有害氣體等可誘發(fā)或加重咽炎病情,患者應保持生活、工作環(huán)境清潔、通風良好。若外出時,應該戴口罩,以減少粉塵、有害氣體的吸入量。
seline;">
seline;">
5.
作息規(guī)律、多進行體育鍛煉
seline;">慢性咽炎多在受涼、感冒、疲勞等情況下發(fā)病,這是由于機體處于這些情況下時,機體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病菌侵襲而發(fā)病。因此患者作息應該規(guī)律,不要熬夜,平時多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zhì),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seline;">
seline;">慢性咽炎西醫(yī)一般以對癥治療為主,但病情易反復,中醫(yī)通過辨證論治,配制出具有清熱解毒、清咽利嗓功效的生地麥冬粳米粥治療咽炎,效果較好。
seline;">
seline;">生地麥冬粳米粥:生地10~15克、石魁30~35克、麥冬20~30克、南沙參20~30克、生山藥20~40克、太子參15~25克、百合15~20克、鮮蘆根60克、薏仁60~80克、粳米50~60克、白砂糖50~70克。將所有原料加入鍋中熬1小時,加入白糖即可食用。
胃是五臟六腑的氣血生化之源,飲食物質(zhì)從口中進入,經(jīng)過食管到達胃部,其中的精微之物即營養(yǎng)物質(zhì)最先從胃中出來,然后再到達上焦和下焦,輸布到五臟之中。中醫(yī)常說的人體之氣就是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開發(fā)散最終營養(yǎng)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梢娢冈谏顒又械闹匾饔茫敲次冈谌梭w哪個部位呢?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區(qū)
,小部分位于腹上區(qū)。胃的前壁在右側與肝左葉貼近,在左側與膈相鄰,為左助弓所掩蓋。介于肝左葉與左肋弓之間的胃前壁,直接與腹前壁相貼。胃后壁與胰、橫結腸、左腎和左腎上腺相鄰,胃底與膈和脾相鄰。賁門與幽門的位置比較固定,賁門位于第11胸椎左側,幽門在第1腰椎右側附近。胃大彎的位置較低,其最低點一般在臍平面。那人體的胃在什么位置呢?
胃的位置因體型、體位、胃的虛盈等情況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矮肥體型者的胃位置較高,瘦長型者胃的位置較低。胃壁肌張力低、飽食后站立時,胃大彎最低點向下可達髂嵴水平。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醫(yī)將其分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稱上脘,包括賁門;中部稱中脘,即胃體部位;下部稱下脘,包括幽門。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納與腐熟水谷,胃以降為和,與脾相表里。
胃主受納、
腐熟水谷受納是接受和容納的意思。腐熟是飲食物經(jīng)過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飲食入口,經(jīng)過食管,容納于胃,故稱胃為“太倉”、“水谷之?!睓C體的生理活動和氣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飲食物的營養(yǎng),故又稱胃為“水谷氣血之?!?。《素問·玉版》說:“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是;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比菁{于胃中的飲食水谷,經(jīng)過胃的腐熟后,下傳于小腸以進一步消化吸收。如果胃的這一功能發(fā)生障礙,可出現(xiàn)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脘脹痛等。胃的受納腐熟水谷功能必須與脾的運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對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為“胃氣”。胃氣的盛衰有無,直接關系到人體的生命活動及其存亡。因而又稱脾胃為人的“后天之本”。
胃主通降,
以降為和飲食物經(jīng)過胃的受納腐熟后,必須下行而入小腸,以便進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說,胃主通降,以降為和。在藏象學說中,胃的通降作用,還概括了小腸將食物殘渣下輸于大腸,以及大腸傳化糟粕的功能在內(nèi)。若胃失和降,則影響食欲,并出現(xiàn)口臭、脘腹脹滿疼痛等;胃氣上逆則出現(xiàn)噯氣吞酸、呃逆、惡心、嘔吐等。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腸道指的就是從胃幽門到肛門這之間的器官組織,它是消化管里面最長的,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之一,人的腸道主要包括大腸小腸以及直腸,它擔負著消化食物,排泄食物的重要的作用,另外很多人不了解的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tǒng)也是在腸道,我們來了解一下。
腸在人體哪個部位
腸指的是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腸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哺乳動物的腸包括小腸、大腸和直腸3大段。大量的消化作用和幾乎全部消化產(chǎn)物的吸收都是在小腸內(nèi)進行的,大腸主要濃縮食物殘渣,形成糞便,再通過直腸經(jīng)肛門排出體外
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tǒng)是腸道!
常言:“病從口入”,大部分病菌都是從嘴里吃進去的,并且細菌進入人體各處主要途徑就是腸。不難想象,腸道的健康取決于腸道的活動性。這些病菌就會受到腸內(nèi)有益菌群的抵抗,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侵入人體其他的循環(huán),很快就隨著大小便排出體外,自然不能致使人生病。自愈能力方面,腸道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實際上人體的自愈能力非常強大,德國國家科研機構在2001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如果能治療疾病的物質(zhì)都稱作-藥的話,人體自身是可以產(chǎn)生一萬多種藥的!而這一萬多種藥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腸子中。一般的疾病靠這些-藥完全就可以治愈”。更何況,其他的免疫,解毒系統(tǒng),如肝、血清、淋巴系統(tǒng)等。都需要腸道提供的營養(yǎng)來生存。從這個意義上說,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運動支持了整個生命活動一點也不為過。
咳嗽的時候盡量不要吃藥,因為藥物對身體也會有危害性,甚至可能會侵入身體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在平時要注意咳嗽期間可以通過拔罐的方法來治療,根據(jù)不同的咳嗽類型,選擇穴位拔罐,堅持幾個療程咳嗽的現(xiàn)象會得到很好的恢復。
咳嗽是機體對侵入氣道的病邪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古人以有聲無痰為之咳,有痰無聲為之嗽。臨床上二者常并見,通稱為咳嗽。根據(jù)發(fā)作時特點及伴隨癥狀的不同,一般可以分為風寒咳嗽、風熱咳嗽及風燥咳嗽3型。
一、風寒咳嗽
(一)癥狀
咳嗽聲音較重,咽癢,咳痰較稀薄,色白,多兼有鼻塞,流清涕,頭痛,肢體酸痛,怕冷,發(fā)熱,無汗等。
(二)治法
1.方法一
(1)選穴 肺俞、身柱、風門、外關。
(2)定位 肺俞: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大椎穴往下推3個椎骨,即為第3胸椎,其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身柱: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風門: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大椎穴往下推2個椎骨,其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 取穴部位。
外關: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圖2-2-1肺俞、身柱、風門外關
圖 2-2-1 肺俞、身柱、風門、外關
(3)拔罐方法 采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5分鐘,每日1次。
2.方法二
(1)選穴 天突、肺俞、大椎。
(2)定位 天突: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大椎:在背部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大椎穴往下推3個椎骨,即為第3胸椎,其下緣旁開約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大椎穴采用刺絡拔罐法,用梅花針以輕度手法叩刺大椎穴,以稍有出血點為度,然后拔罐,出血量以較少血點冒出皮膚為準,然后取掉罐具。天突和肺俞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0分鐘,每日1次。
導讀:天突穴在人體什么部位?嗓子不舒服可以按摩天突穴,那么天突穴在人體什么部位?天突穴的準確位置圖,下面一起來看看。
天突穴在人體什么部位
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出處
《靈樞本輸》:缺盆之中,任脈中,名曰天突。
天突穴的準確位置圖
穴名解析
天:頭面天部也。突:強行沖撞也。該穴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吸熱后突行上天。本穴物質(zhì)為璇璣穴傳來的弱小水氣,至本穴后,因吸收體內(nèi)外傳之熱而向上部的頭面天部突行,以此得名。
取穴方法
患者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勢,天突穴位于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
穴位解剖
在左右胸鎖乳突肌之間,深層左右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狀??;皮下有頸靜脈弓、甲狀腺下動脈分支;深部為氣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為無名靜脈及主動脈弓;布有鎖骨上神經(jīng)前支。
功用
宣肺平喘,清音止嗽。
主治
哮喘,咳嗽,暴喑,咽喉腫痛,癭氣,梅核氣,咳唾膿血;心與背相控而痛;五噎,黃疸,醋心多唾,嘔吐不止等。
穴位配伍
1、配定喘穴、魚際穴治哮喘、咳嗽。
2、配膻中穴、列缺穴治外感咳嗽。
3、配內(nèi)關穴、中脘穴治呃逆。
4、配廉泉穴、涌泉穴治暴喑。
5、配豐隆穴治梅核氣。
6、配少商穴、天容穴治咽喉腫痛。
7、配氣舍穴、合谷穴治地方性甲狀腺腫大。
操作方法
刺灸法:先直刺0.2-0.3寸,然后沿胸骨柄后緣,氣管前緣緩慢向下刺入0.5~1寸;可灸。
臨床運用
近年來有人用魚腥草注射液注射天突穴治療上呼吸道感染。
穴位養(yǎng)生
嗓子不舒服可以按摩天突穴。天突穴位于頸部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此穴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好比肺開在外面的窗戶。按摩此穴時,可一邊按摩,一邊做吞咽的動作,配合呼吸,將唾液吞咽下去。
除了按摩之外,熱敷天突也是很好的辦法:用一個小棉布袋,里面裝滿黃豆,然后將布袋縫緊,使用前放在微波爐里轉2分鐘,趁熱放在天突穴上,是一種簡便的溫灸方法。此外,還可以一邊溫灸,一邊加以手指按摩,效果也不錯。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jīng)》:咳上氣,喘,暴喑不能言,喉痹,咽中干急不得息,喉中鳴。
2、《太平圣惠方》:在結喉下一尺陷者宛宛中。
以上就是天突穴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經(jīng)絡穴位,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