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健走好處多 健走小心4種錯誤走法
女性養(yǎng)生三步走。
物質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社會在發(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注焦點,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養(yǎng)生常識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每天健走好處多 健走小心4種錯誤走法,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健走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要堅持每天都健走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每天堅持適度健走運動對身體各個方面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所以,為了身體健康,不管多忙,請抽點時間多動動腿吧!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健走的好處有哪些吧。
七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健走宣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等七家專業(yè)機構日前聯(lián)合發(fā)布《科學健走騰沖宣言》,倡導公眾科學健走,發(fā)揮最大的健康效益又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王臨虹表示,身體活動不足是造成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中國成人經常鍛煉比例僅為18.7%,20-49歲勞動力人口參加鍛煉的比例則更低。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群眾體育研究中心等健康傳播、運動、營養(yǎng)、臨床領域的七家專業(yè)機構,在云南省騰沖市發(fā)布聯(lián)合宣言,倡導公眾科學開展健走運動。
《宣言》特別提示健走是介于散步和競走之間的一種中等強度的運動方式。當達到氣喘、心跳加快,但還能說話交流的狀態(tài)時,能量消耗將明顯增加。同時,《宣言》建議,每次健走30分鐘以上(30分鐘到1小時),或者每次至少10分鐘,每日累計30分鐘以上。
對于朋友圈中,動不動就2萬步、3萬步的運動量,《宣言》發(fā)布相關提示,過度健走可能造成腿部關節(jié)的慢性勞損,應避免大運動量的進行單一方式的鍛煉。建議鍛煉應當全面,可結合健走進行力量、柔韌等練習,使身體得到全方位鍛煉。
健走的好處
1、提高抵抗力
在健走的時候,不但能夠增強人體內的能量消耗,還能夠讓人體代謝的機制得到增強和改善,也是一種預治代謝性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通過這種方法能夠讓心肌增強,心壁增厚,使心臟的容積增加,還能夠有效的預防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也能夠提高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還能夠組織肌肉的萎縮和骨骼關節(jié)功能退化的作用,也能夠有些的預防老年癡呆。
2、保健效果
在健走的過程中,先要將雙腿交替支撐蹬擺,這個時候兩腿的肌肉收縮能夠讓肌肉間隙里的壓力升高,使靜脈血管受到擠壓,令心血管的回流加速。等到肌肉松弛的時候,肌肉間的壓力就會降低,可以從動脈端和主細血管引血流,并往心房的方向推送。而且在健走的運動中節(jié)奏都非常平穩(wěn),能夠對血壁起到按摩的效果,對恢復血管的彈性有積極的效果。
3、緩解壓力
另外,科學的進行健走訓練還能夠激發(fā)出人體骨髓的造血功效,令血液里面的血紅蛋白和紅血球的含量升高,人體氧氣的輸送系統(tǒng)增強,并且改善人體的心血管和呼吸以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狀態(tài),使人們有能力應對各種各樣的心理壓力。
4、改善腰酸背痛
健走必須抬頭挺胸,雙臂大幅擺動,大跨步前進,這樣自然拉直背肌肉,改善酸痛。健走鍛煉全身器官健走是人類最好的醫(yī)藥,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有規(guī)律的健走計劃,可增進身體所有部位的健康。頭腦促使腦部釋放腦內啡,提升精神,使心情愉悅。
常見4種錯誤走法
1、健走時腳拖地,不能邁開步子
健走每一步都應該清晰明了。腳步拖沓,會讓人覺得不夠精神;邁不開步子也會影響健走對于腿部肌肉的鍛煉。
2、健走中沒有配合雙臂擺動
雙臂的擺動既能帶動上半身的活動,又能幫助保持身體平衡。雙臂擺動還要有一定的節(jié)奏,這種節(jié)奏要和腳步節(jié)奏相符。
3、喜歡在有坡度的地方健走
爬坡健走的時候會對膝關節(jié)有很大的傷害,所以健走選擇的路段最好還是平地和硬質的路面上,如果是草地和土地也會比較容易的收到損傷。
4、姿勢過于僵硬
健走時太過于注重姿勢,反而不會走了,如果沒有不良步行習慣,用自己平時最熟悉的姿勢進行鍛煉,就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
精選閱讀
人體的腳上有的很多穴位,這些穴位是與人體的許多神經線相連接。有人說一只腳就好比是一個人身體的縮影,通過腳底按摩,可以使神經得到舒緩,可以解除疲勞,放松心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高血壓防治的作用。
在國外有研究機構發(fā)現(xiàn),用鵝卵石可以代替按摩。在其上面走十五分鐘,就相當于是足底按摩十分鐘,同樣可以起到刺激和按摩足底的作用,可以強筋健骨,增強神經的敏感性,促進血液流通。這些認識可以說只能作為增強下肢功能,進行有氧運動健身的一般解釋,難以解釋其降血壓的功效。
從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角度來說,足與全身五臟六腑通過經絡密切相連。足三陰起始于足,足三陽終止于足。手三陰和手三陽通過表里關系與足的同名經絡連接。奇經八脈中的陽維脈,陰、陽繞脈也都起源于足部,循經導氣也可以治療高血壓。這樣,走鵝卵石降低血壓的健身效應就可以理解了。
足底按摩的功效已經被世人所證實,它對于治療高血壓的效果也是經過科學論證的。如果您不相信,可以看一下經常做足底按摩的人,他們個個精神飽滿,神清氣爽,就會相信對腳進行按摩就能治療高血壓。
健走也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運動,所以現(xiàn)在很多老人們都比較喜歡健走,健走是一種常見的步行鍛煉的一種方式,又像是散步又像是競走,雖然說這個運動比較簡單,但是如果操作不當也是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下面快來和小編看健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吧。
健走可以保護膝關節(jié)
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很多人每天總是匆匆忙忙,開啟了暴走模式。論語說:物極必反.同樣的道理,我們應該更新運動(刷步)理念,變暴走為健走,遵循三不原則,即不盲目、不攀比、不追崇,才是健康王道。
專家指出,健步走是極佳的有氧運動方式,如果從小沒有堅持鍛煉,半路上才熱愛上運動的人群,建議一天走5000-6000步就足夠了。
像靠墻蹲、打太極、登山、爬樓梯等均對膝關節(jié)不利!比如很多康復醫(yī)師建議鍛煉膝關節(jié)可以做靠墻靜蹲的動作,但靠墻蹲,膝關節(jié)可能屈曲90度或者120度,膝關節(jié)需要承受來自身體的重量,很有可能會因為骨關節(jié)借力代償,反而會造成膝關節(jié)二次傷害。同樣,打太極拳時的很多姿勢是半蹲位,這個姿勢對髕骨和關節(jié)軟骨的磨損比站立位要大得多,要盡量避免。健步走反而可以保護膝關節(jié)。
健走必須把握兩要素:
時間:據(jù)研究,不同的時間內進行不同的鍛煉項目,脂肪的消耗程度不同。早晨空腹時即使快速步行1~2小時,其消耗的脂肪也微乎其微;在晚餐后半小時,脂肪的消耗明顯增加,因而有利于減肥。而餐后2小時步行40~60分鐘,體內消耗的脂肪最多,是健走減肥的最佳時間。
距離:無論運動強度大小,人體在運動時最先被啟動的功能物質是糖,脂肪消耗比例不大。例如走100米,脂肪消耗僅2%,而10000米,則高達90%以上。由此可見,步行的距離越長脂肪的消耗也就越明顯。健走減肥的秘訣在于每天至少走一萬步以上。健走進行約20分鐘后,會正式燃燒脂肪。以成年男性平均每天攝取約2100大卡的熱量計算,人體基本新陳代謝與在工作生活中消耗的熱量共約1800大卡,意即有300大卡會堆積在體內,消耗1大卡約需走30步,走9000步才能消耗完300大卡。
健走的注意事項
健走裝備:健走時需穿著合適的鞋子,以健走鞋、慢跑鞋、休閑鞋或有氣墊的運動鞋為佳。特別提醒,中老年人應盡量選擇安全性高的鞋子以防跌倒等意外,如深底紋鞋、底紋粗糙鞋、厚底平跟鞋等。此外,健走時還應穿著寬松、舒適且具有透氣、吸濕、排汗功能的運動服。
準備活動:健走前要做好準備活動:如按摩肩部、臂部和腿部肌肉使之放松,拉伸胸部、腰部、髖部、腿部,轉動頸部、肩部、髖部及腳踝,使之適應健走的運動強度。
全身運動:健走時身體各部位盡可能做到均衡運動。動作要領是:抬頭挺胸、目視前方、頸肩放松、腰背挺直、腹部收緊、曲臂擺動、腳跟著地、大步向前。
正確姿勢:注意健走之正確姿勢,其要訣為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松、邁開腳步向前走。
健走走法因人而異
1、年輕者百米九十步,每日千步
強度:對男同志來說,一般要求100米90步左右走完。步子要盡量邁大,但動作不要快。視自己的情況每天堅持走500到1000步。固定時間,固定運動量。
適宜人群:年齡層次較低的健身愛好者
2、年長者前后快慢結合交替走
速度:因人而異,比自身正常的步速快一點即可。
先做三到五分鐘的慢走,以使氣血充盈,加強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反應性,避免運動中的關節(jié)損傷;再做五分鐘的快走。時間控制在三四十分鐘內。年紀稍長者更要控制運動強度。
隨著養(yǎng)生話題盛行,有些人會為了減肥、塑身、長壽而嘗試各種方法,有的說每天走1萬步能減肥,有的說每天走1萬會減壽,究竟哪個是真的呢?其實每天走1萬步還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但如果你不了解這5個技巧,那就等于白走。下面,我們來看看哪5個技巧。
1、量力而行。如果在運動感覺到累或者關節(jié)疼痛,應該停止運動,若還勉強自己走1萬,那就失去運動的意義了。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如嚴重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的人群,是不適合萬步走的,容易增加心臟的負擔,引起血壓的波動。
2、不要以手機計步軟件的數(shù)據(jù)為準。相信很多朋友都試過為了在手機計步軟件拿第一名而拼命走路或者搖手機,其實手機計步軟件的數(shù)據(jù)并不準確。手機記錄的步數(shù)是根據(jù)重力感應加速器、振動傳感器來記錄的,也就是說,你只要不停的搖晃手機或坐公交等使手機抖動就能增加步數(shù)。所以,別再以手機計步軟件的數(shù)據(jù)為準了。
3、走路姿勢不正確。運動的動作準確性一直被強調,但往往會被忽略。走路的正確姿勢應該是這樣的:頭頸部應該微微上抬像被繩子拉著頭發(fā)往上提的感覺,下巴抬起,肩膀自然向后打開,跨步時,用大腿帶動小腿,足底接觸地面的順序依次是外足弓、橫足弓、縱足弓,避免彎腰駝背。
4、走1萬步不等于健康。雖然目前中國建議,成年人每天應累計進行相當于步行 6 000 步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但萬步走不適合所有人,對于沒有運動基礎、體能較差的中年人、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有傷的人群而言反而有害。長時間、大量行走運動會損害關節(jié),加速關節(jié)的老化,增加膝關節(jié)積液、滑膜炎發(fā)生的可能性。
5、結合多種運動。其實有效的體育鍛煉不應只依靠萬步走,可以結合其他運動,例如游泳、健身操、跑步、攀巖、球類運動等,以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很多人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逃避鍛煉的借口,但有一項最簡單、最省事的鍛煉方式你一定能做到,那就是隨時隨地,說走就走。
早在199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就提出關于21世紀的健康箴言:“最好的醫(y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運動是步行?!?/p>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曾分享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每天走10000步,一走就是17年,無一天懈怠。他體重下降了22公斤,之前查出的脂肪肝也恢復正常了。
行走都有哪些好處?
1.有助降血糖
行走能大量燃燒血液中的葡萄糖,加強糖代謝的調節(jié)和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從而使血糖和尿糖降低。
行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就是可以有效地保持下肢的血流量、保護足部血管,預防糖尿病足的發(fā)生。
2.有助降血壓
根據(jù)中醫(yī)原理,人體腳底共有100多個穴位,多行走可以刺激穴位,長期堅持可以起到輔助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的作用。
3.能強壯骨骼
想要強壯骨骼,除了多喝牛奶外,還要養(yǎng)成運動的好習慣。行走是個經濟方便的“保鈣運動”,有利于體內的鈣沉積在骨骼中。
4.排毒促循環(huán)
行走時會發(fā)熱,這就說明我們的血液在加速循環(huán),身體正處于排毒的狀態(tài)。
5.護腎又養(yǎng)肝
行走是護腎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因為腎經循行于足部,行走能刺激到腎經穴位,起到固護腎氣的作用。另外,多行走可以減少脂肪堆積,對防治脂肪肝很有益處。
6.血管老得慢
有些老年人會出現(xiàn)腿腳發(fā)冷、行走困難的情況,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下肢動脈病變、堵塞造成的。研究顯示,行走可以緩解80%以上的下肢動脈輕度狹窄人群的不適癥狀。
7.增強免疫力
人在快走時,會吸入比平常多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氧氣,使全身的臟器更好地運作,刺激免疫系統(tǒng)功能提升。
8.保護好腸道
行走時,腹部也會跟著運動,這樣能促進胃腸蠕動、緩解便秘,保護腸道健康。長期堅持,能減少罹患直腸癌和結腸癌的幾率。
現(xiàn)代人不僅要吃飽、吃好,而且還要重視進食后的養(yǎng)生,總是忽視可是會影響飲食效果的,甚至危害健康。現(xiàn)介紹四個食后養(yǎng)生法。
1、食后手摩腹
醫(yī)學家孫思邈曾說:“中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食畢摩腹,能除百病。”食后按摩腹部,既可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循環(huán),有益于增強胃腸功能。
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臍部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2、食后慢慢走
《攝養(yǎng)枕中方》記載:“食止行數(shù)百步,大益人?!闭f的是食后慢步行,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益于人體健康。
3、食后賞音樂
古人說:“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比岷洼p快的音樂,乃至賞心悅目的環(huán)境,都可以作為一種良性刺激通過中樞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對人體大有裨益。
4、食后須漱口
古代醫(yī)學家張仲景指出:“食畢當漱,令齒不敗而口香?!笔澈笫冢杀3挚谇粷駶櫠群颓鍧嵐听X,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強味覺功能,還可有效地防治口腔及牙齒的疾病。保護好口腔和牙齒,有益于增進食欲和幫助消化吸收。
我是李藥師@李藥師健康管理,更多健康信息,敬請關注。如果我分享的信息給大家有幫助,請你關注,轉發(fā),點贊,評論。感謝你的鼓勵。
春天到了,天氣回暖,很多人就再也不用熱水洗腳了,但是其實你知道嗎,人腳上的學位很多,都連接著身體各個器官,我們應該多愛護自己的雙腳。很多人都有每天泡腳的習慣,但僅僅這樣就能呵護好雙腳嗎?遠遠不夠,下面就和小編來看看如何正確呵護雙腳吧!
春天用什么泡腳比較好?
1、紅花泡腳
紅花加鹽泡腳,和血化淤,可治療腿部靜脈曲張。藥店買一兩紅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里燒開,然后加一杓鹽。
2、生姜泡腳
生姜泡腳可以改善腳涼怕冷的情況。取一塊棗大的生姜,用刀拍扁,取一份紅花用紗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燒開,加一杓鹽,這樣泡腳可改善腳涼的情況。
3、花椒水泡腳
花椒水泡腳可防腳臭、腳汗、腳氣、抓一把花椒用沙布包好放到鍋里,加水燒開,兌涼水到40度左右開始泡腳。
4、艾葉泡腳
艾葉泡腳可治療呼吸系統(tǒng)毛病,能去風寒。在藥店買一兩艾葉分成五份,每次取一份艾葉用紗布包好放到鍋里用水燒開,先熏腳,然后再泡腳,水溫40到50度的時候再把雙腳放入水中。
泡腳時間長短有講究
既然是泡腳,就要體現(xiàn)出一個泡字來。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關節(jié),水溫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以半小時左右為宜。
中醫(yī)專家認為,一邊喝杯茶,或喝杯白開水,和家人看電視、聊著天,一邊用保健中藥泡泡腳,舒舒筋,活活血,解解乏,實在是件祛病強身的好事情。
晚上九點鐘泡腳最為護腎
因為這個時候,腎經氣血比較衰弱,利用熱水泡腳可以增加體內血管擴張,有利活血,促進體內血液循環(huán),同時可以緩解一天的緊張,舒緩神經,有利于提高睡眠質量。泡腳雖好,但是過猶則不及。我們泡腳的時候要注意對于時間的把控、洗腳盆材質的考慮以及個人身體狀況。泡腳的時間不宜超過三十分鐘,不能再飯后的一小時之內泡腳。如果采用中藥泡腳,最好選用木盆,不能使用金屬盆避免兩者發(fā)生化學反應,造成健康隱患。經期女性不得自行用中藥泡腳,小孩以及經期女性不宜用熱水泡腳。
除了泡腳,還可以這樣保護雙腳
1、雙腿疲勞時按摩足弓:腳非常累的時候,在腳底內側最凹的部位,用手指用力壓下去,一邊把腳趾放開、縮起來,重復著做這個動作,疲勞很快就會消失了。
2、腳指擦蜂蜜改善粗糙:腳指變的很粗糙時,可以擦上蜂蜜,然后用OK蹦貼好,一個晚上就能有所改善。
3、襪子里灑蘇打粉除腳臭:有腳臭汗香港腳的人,可以把蘇打粉撒在鞋子里或襪子里;再怎么嚴重的腳臭也會消失,對香港腳也有不錯的效果?;蚴前衙鞯\放在襪子或鞋子里,但一定要時常更換;另外,洗澡時把藥皂抹在毛巾上,在腳趾間搓揉,對預防香港腳也很有效。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2養(yǎng)生常識頻道《每天健走好處多 健走小心4種錯誤走法》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女性養(yǎng)生三步走”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