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對身體的作用是什么?
中醫(yī)運動養(yǎng)生的作用是什么。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引關(guān)節(jié),吐故納新。”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日常生活中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淀粉酶對身體的作用是什么?”,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淀粉酶在臨床上主要對常見的肝硬化,肝炎,肝癌以及急性或慢性的膽囊炎有著一定的作用,對肝膽疾病可以達到很好的療效,因為這是一種成分,不能成為藥物的對比,所以本品可能會夾雜許多藥物中,有相關(guān)的見解和辨別,包括有的人身體本身就有這樣的元素,所以給人的身體才會帶來一些影響。
臨床意義
增高
見于胰腺腫瘤引起的胰腺導管阻塞、胰腺膿腫、胰腺損傷、腸梗阻、胃潰瘍穿孔、流行性腮腺炎、腹膜炎、膽道疾病、急性闌尾炎、膽囊炎、消化性潰瘍穿孔、腎功能衰竭或腎功能不全、輸卵管炎、創(chuàng)傷性休克、大手術(shù)后、肺炎、肺癌、急性酒精中毒、嗎啡注射后,以及口服避孕藥、磺胺、噻嗪類利尿劑、鴉片類藥物(可待因、嗎啡)。麻醉止痛劑等。
減低
見于肝硬化、肝炎、肝癌、急性或慢性膽囊炎等。
胰淀粉酶由胰腺以活性狀態(tài)排入消化道,是最重要的水解碳水化合物的酶,和唾液腺分泌的淀粉酶一樣都屬于α-淀粉酶,作用于α-1,4糖苷鍵,對分支上的α-1,6糖苷鍵無作用,故又稱淀粉內(nèi)切酶,其作用的最適pH為6.9,可通過腎小球濾過,是唯一能在正常時于尿中出現(xiàn)的血漿酶。
人體的其他組織如卵巢、輸卵管、肺、睪丸、精液、乳腺等的提取物中都發(fā)現(xiàn)有淀粉酶活性;血液、尿液、乳液中也含淀粉酶。血液淀粉酶中主要來自胰腺、唾液腺,尿液中淀粉酶則來自于血液。
測定血清淀粉酶同工酶時,發(fā)現(xiàn)有兩個主要的同工酶區(qū)帶及數(shù)個次要區(qū)帶。兩個主要區(qū)帶中的一個和胰腺的提純物或分泌物電泳的位置相同,因此命名為p-同工酶;另一個和唾液腺提純物或唾液電泳在同一位置,因此命名為S-同工酶。測定淀粉酶同工酶有助于對胰腺疾病的鑒別診斷。
參考值:限定性底物法:
血清淀粉酶 220U/L(37℃)
尿淀粉酶 1200U/L(37℃)
p同工酶 血清115U/L
尿800U/L
新生兒血清淀粉酶約為成年人的18%,主要為S-型,到5歲時達成人水平;在一歲內(nèi)測不出血清p-型淀粉酶,以后緩慢上升,在10~15歲時達成人水平。
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測定是胰腺疾病最常用的實驗室診斷方法,當罹患胰腺疾病,或有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礙時都可引起其活性升高或降低,有助于胰腺疾病的診斷。尿淀粉酶水平波動較大,所以用血清淀粉酶檢測為好,或兩者同時測定。淀粉酶活性變化亦可見于某些非胰腺疾患,因此在必要時測定淀粉酶同工酶具有其鑒別診斷意義。
血清淀粉酶升高
最多見于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診斷指標之一,在發(fā)病后6~12h活性開始升高,24h達峰值,48小時開始下降,3~5天后恢復正常。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雖然并不一定和胰腺損傷程度相關(guān),但其升高的程度越大,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雖然還都用淀粉酶作為急性胰腺炎診斷的首選指標,但其特異性和靈敏度都還不夠高。當懷疑急性胰腺炎時,應(yīng)對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活性連續(xù)作動態(tài)觀察,還可結(jié)合臨床情況及其他試驗,如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測定共同分析,作出診斷。
淀粉酶測定對監(jiān)測急性胰腺炎的并發(fā)癥如胰腺假性囊腫,胰腺膿腫亦有價值,此種時候血淀粉酶活性多持續(xù)升高。重癥急性胰腺炎時可以引起胸腔積液或/和腹腔積液,積液中的淀粉酶活性甚至可高于血清淀粉酶活性100倍以上。
相關(guān)閱讀
血淀粉酶是血清中的主要分型,血淀粉酶主要來源于胰腺,近端十二指腸,肺部,子宮,乳腺也會出現(xiàn)少量的分泌,是多種食物結(jié)合,而幫助身體起到重要的消化作用,血淀粉酶的主要功效是針對急性的胰腺炎,有著很好的診斷療效,不過也要注意這種藥物看起來錯綜復雜,一時間很難徹底的了解,在平時要盡量的通過多個方面認識,并且要知道用藥的原則問題。
血清淀粉酶(AMS)正常值
(1)酶速率法(37℃):血清:20~90U/L;
(2)碘比色: 血清:800~1800U/L;
(3)BMD法:
成人:25~125U/L;
成人70歲:28~119U/L。
(注:具體參考值請根據(jù)各實驗室而定。)
血清淀粉酶(AMS)臨床意義
(1)高淀粉酶血癥:
①胰腺型淀粉酶增加:
A、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發(fā)作、胰腺囊腫、胰腺癌、胃十二指腸等疾病。
B、藥物:促胰腺激素、 腸促胰腺肽、縮膽囊素、 藥物性胰腺炎、噻嗪類、類固醇等、
C、胰液從消化道漏出、吸收,消化道穿孔、腸管壞死、腹膜炎、穿通性潰瘍等。
D、胰液逆流:ERCp(內(nèi)鏡胰膽造影)等胰膽管檢查等。
②唾液腺型淀粉酶增加:唾液腺疾病、腫瘤產(chǎn)生淀粉酶、術(shù)后、 休克、燒傷等。
③兩者淀粉酶均增加:慢性腎功能不全。
④巨淀粉酶血癥:原因不明,羥乙基淀粉靜點后。
(2)低淀粉酶血癥:
①胰腺淀粉酶減少:因胰腺疾病造成胰臟廢用(胰腺全切除、胰腺廣范切除、急性暴發(fā)性胰腺炎)、重癥糖尿病、嚴重肝病等。
②唾液腺型淀粉酶減少:唾液腺切除,照射后。
血清淀粉酶(AMS)注意事項
1.使用口服避孕藥、可待因、嗎啡、麻醉藥、磺胺以及唾液污染標本會使標本測定結(jié)果偏低。
2. 血檢結(jié)果與進食關(guān)系不大,抽血無須空腹。
人的身體中都是有排泄系統(tǒng)的,每天排泄的都是過濾后的沉淀物,這是新陳代謝,但是人的身體除了會產(chǎn)生一些飲食或其他元素以外,其中也包括尿淀粉酶,本品會吸入人的血液中,在血液中過濾凈化,最后再通過小便排泄出來,在某些疾病的檢查上,會提到檢測尿淀粉酶,而這樣的檢查主要是為了盡快有助于胰腺疾病的診斷。
臨床意義
血清及尿淀粉酶來自胰腺和唾液腺的分泌.在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淀粉酶隨消化液進入消化道,少量可進入血液循環(huán).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胰腺組織的炎癥損傷使酶釋放增加;分泌過多;胰腺等組織排泄受阻.由于淀粉酶分子量較小,易通過腎小球從尿排出,所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也反映在尿中.由此可知,血和尿淀粉酶檢查主要用于診斷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但升高程度低于急性胰腺炎.此外,急性腹膜炎,腸梗阻,肝臟疾病,腎功能不全,急性腮腺炎等疾病均可使血清淀粉酶活性輕度升高,一般大于300蘇氏單位則為診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根據(jù).急性胰腺炎多在起病12~24小時以后尿中淀粉酶開始升高。一般認為,尿液淀粉酶增高在頻率及程度上比血清淀粉酶高,而且在血清淀粉酶活性恢復正常后,尿淀粉酶活性增高仍可持續(xù)5~7天。因此,尿淀粉酶活性測定對于診斷急性胰腺炎很有價值,特別是對沒有及時就診的患者。
急性胰腺炎:一般在臨床癥狀出現(xiàn)2~12小時即出現(xiàn)血清淀粉酶升高,12~24小時可達高峰,2~4天恢復到正常.所以血清淀粉酶活性測定是診斷急性胰腺炎的較好方法.由于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是一過性的,所以懷疑急性胰腺炎應(yīng)及時抽血檢查,否則易得出假陰性結(jié)果.有并發(fā)癥或復發(fā)時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的時間延長.
尿淀粉酶的正常值
健康值 :蘇氏法(Somogyi法):80~300U/L;佛爾格穆特法:16~64U/L;溫斯羅法:8~32U/L
檢查介紹 :血清胰淀粉酶p-AMY [參考值] 115U/L尿淀粉酶 UAMY [參考值]100--330U/L
就尿淀粉酶的正常值就有好多 ,正常0-1200U/L ,還有正常尿淀粉酶為80-300蘇氏單位/小時,超過300單位/小時有診斷價值 ,還有正常值:1000u/l。
專家解讀
1、增高見于:急性胰腺炎一般在發(fā)病后12h開始增高。1000U/L,可診斷為急性胰腺炎。持續(xù)3~lO天恢復正常,持續(xù)時間比血中略長5~7天。慢性胰腺炎急性發(fā)作時呈中度升高;失水、休克、繼發(fā)性腎功能障礙、胰腺癌、胰腺外傷、膽總管阻塞、膽石癥、胃潰瘍穿孔、流行性腮腺炎、酒精中毒等。
2、減少見于重癥肝炎、肝硬化、膽囊炎、糖尿病、重度燙傷、甲狀腺中毒癥等。
尿淀粉酶病理:病理性升高:多見于急性胰腺炎、胰管阻塞、胰腺癌、胰腺損傷、急性膽囊炎、胃潰瘍、腮腺炎等,以上疾病時,往往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與尿中淀粉酶同時升高;病理性降低:主要見于重癥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巨淀粉酶血癥時,尿淀粉酶正常,但血清淀粉酶明顯升高。
人的身體中都有多種多樣的細胞,細胞有的是正常的,正常的細胞分裂,維持人體的正常,但是不正常的細胞分裂,就會導致身體背負嚴重負擔,細胞的衰老,細胞的生存率變低,都是不正常的表現(xiàn),在平時可以通過使用端粒酶,增加細胞的年輕,讓細胞再次生長,同時可以提高人體的各項機能,這也是端粒酶對身體起到的重要作用,能有效地延緩衰老,加快細胞的生存,促進身體的活性成分,預(yù)防多種病癥。
在正常人體細胞
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當嚴密的調(diào)控,只有在造血細胞、干細胞和生殖細胞,這些必須不斷分裂的細胞之中,才可以偵測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當細胞分化成熟后,必須負責身體中各種不同組織的需求,各司其職,于是,端粒酶的活性就會漸漸的消失。對細胞來說,本身是否能持續(xù)分裂下去并不重要,而是分化成熟的細胞將背負更重大的使命,就是讓組織器官運作,使生命延續(xù)。
第一、細胞愈老,其端粒長度愈短;細胞愈年輕,端粒愈長,端粒與細胞老化有關(guān)系。衰老細胞中的一些端粒丟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復序列。當細胞端粒的功能受損時,出現(xiàn)衰老。而當端??s短至關(guān)鍵長度后,衰老加速,臨近死亡。
第二、正常細胞端粒較短。細胞分裂會使端粒變短,分裂一次,縮短一點,就像磨損鐵桿一樣,如果磨損得只剩下一個殘根時,細胞就接近衰老。細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丟失約30-200bp(堿基對),鼠和人的一些細胞一般有大約10000bp。
第三、研究發(fā)現(xiàn),細胞中存在一種酶,它合成端粒。端粒的長短,是由酶決定的。細胞內(nèi)酶多酶少可預(yù)測端粒的長短。正常人體細胞中檢測不到端粒酶。一些良性病變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的成纖維細胞中也測不到端粒酶活性。但在生殖細胞睪丸、卵巢、胎盤及胎兒細胞中此酶為陽性。令人注目的發(fā)現(xiàn)是,惡性腫瘤細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端粒酶陽性的腫瘤有卵巢癌、淋巴瘤、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結(jié)腸癌、肺癌等等。人類腫瘤中廣泛地存在著較高的端粒酶活性。這樣一來,我們又發(fā)現(xiàn)了一種腫瘤細胞的特異物質(zhì)。
復方胰酶散可以幫助我們抑制壞菌生長繁殖, 可以起到減少長期和促進消化的功效,因為它主要含有淀粉酶和淀粉酶,可以有效的分解食物,胰酶中又含有抑制脂肪酶和胰淀粉酶,都能夠幫助消化脂肪,淀粉和蛋白質(zhì),所以是一種促進消化的藥物,可是兒童一定要注意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一、適應(yīng)癥和成分
復方胰酶散里面含有淀粉酶,它能直接使淀粉性食物分解成糊精與麥芽糖;胰酶中含有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能分別消化脂肪、淀粉與蛋白質(zhì);乳酶生為活腸球菌的干燥制劑,在腸內(nèi)分解糖類產(chǎn)生乳酶,使腸內(nèi)酸度增高,從而抑制腐敗菌生長繁殖,防止腸內(nèi)發(fā)酵,減少產(chǎn)氣,促進消化。
二、注意事項
1.不宜置于高溫處,沖服時水溫不得高于40℃。
2.該藥品在酸性條件下易破壞。
3.對該藥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4.該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5.請將該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6.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7.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該藥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三、藥物相互作用
1.鋁制劑可能影響該藥品療效,不宜合用。
2.抗菌藥、鉍劑、鞣酸、活性炭、酊劑等能抑制、吸附或殺滅活腸球菌,故不能合用。
3.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一般來說,需要服用多酶片的朋友往往是消化不好的人,通過服用多酶片,能夠促進身體消化,還有有的朋友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甚至有的朋友患有胃癌,這些疾病都會導致我們的消化功能減退,從而吃了飯過后肚子有飽脹的感覺,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服用多酶片來幫助消化了。
據(jù)悉在臨床上,對于服用多酶片之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的報道幾乎是沒有的,而多酶片引起不適反應(yīng)很多時候是大家的用藥方法不得當而導致,這也提醒了大家在服用多酶片的時候需要注意到更多的東西。像是根據(jù)多酶片的藥性出發(fā),在服用多酶片時,不可與酸性藥物同服。在服用多酶片時也是忌食動物肝臟,因為動物肝臟中所含的銅會與酶蛋白質(zhì)、氨基酸分子結(jié)構(gòu)上的酸性基因形成不溶性沉淀物,降低藥物的療效。
在送服多酶片時最好是不要和茶水、熱開水一起服用,因為茶葉所含的鞣酸和多酶片中含有的蛋白質(zhì)產(chǎn)生反應(yīng),雖然是不會影響到多酶片的功效,但是卻會產(chǎn)生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建議最好不要這樣做。本品為助消化藥類非處方藥藥品。本品為腸溶衣與糖衣的雙層包衣片,內(nèi)層為胰酶,外層為胃蛋白酶。本品為復方制劑,每片含胰酶300毫克、胃蛋白酶13毫克。輔料為:蔗糖、滑石粉、硬脂酸鎂、II-樹脂、川蠟、檸檬黃色素。
其實多酶片還有很多效果,比如說,多酶片能夠分解脂肪,能夠使得血液當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下降,還能夠加速身體里面的膽固醇酯化,從而使得血脂以及膽固醇含量降低,多酶片還能夠輔助降低血壓,對于動脈硬化以及腦出血后遺癥都有不錯的輔助治療效果。
牛蒡是中藥中較為常用的,多數(shù)人使用牛蒡茶飲用,也有些患者當作藥物使用,可是也有很多人不認識牛蒡,對牛蒡的功效也不清楚,那么牛蒡?qū)δ腥说淖饔檬鞘裁茨?其實牛蒡的作用是不分性別的,對男性或是女性其功效作用是一樣的,對腸胃有利益,同時還能排除毒素與垃圾,下面就為大家講解牛蒡?qū)δ腥说淖饔谩?/p>
牛蒡熱量僅白飯7成 豐富纖維助排便
專家表示,牛蒡稱為“牛房”,臺語諧音也叫“吳某”,雖然外觀丑丑,卻與養(yǎng)生、長壽密不可分,特別是古人講求“以形養(yǎng)形”,通常拿它當壯陽食補。
事實上,牛蒡也是個不錯的減重食材。牛蒡每100公克,熱量約98大卡,比同等重量白飯(約半碗飯)140大卡的熱量來得低,約僅有7成熱量,減重一族可以用牛蒡部分取代米飯,是相當好的高纖根莖類主食,又有飽足感。此外,牛蒡的最大特色就是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加糞便量,對“排便”有很大的幫助。
牛蒡營養(yǎng)多多 健胃整腸、利尿、降血脂
洪若樸營養(yǎng)師表示,牛蒡含寡糖及膳食纖維,可健胃整腸、消脹氣、改善便秘,并避免宿便,有助預(yù)防直腸癌。此外,牛蒡所含的菊糖,可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促進消化;還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也很適合代謝癥候群者食用。
而牛蒡所含的植化素,具抗氧化與保健功效,其中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對人體特別有作用,能清除或凈化血液,有利尿與改善濕疹、粉刺或牛皮癬等功效。牛蒡的蛋白質(zhì)和鈣含量是根莖類之首,對高血脂、風濕和糖尿病患者也有幫助。
表皮最營養(yǎng) 牛蒡連皮帶骨吃
營養(yǎng)師表示,牛蒡可以“連皮帶骨”吃,因其與蘋果、葡萄、紅蘿卜等蔬果一樣,表皮最富含營養(yǎng),千萬不要除之而后快,記得吃之前先用軟刷與清水輕輕刷洗,去除表皮上的土。若真的不想吃皮,則可用刀背輕刮灰褐色表皮。
不過,牛蒡含豐富鐵質(zhì),遇空氣會氧化變黑,切好的牛蒡最好放進稀釋過的檸檬水或白醋水里浸泡,可以保持色澤潔白,也能增加口感。
牛蒡?qū)δ腥说淖饔镁褪俏恼轮薪榻B的這些,當大家清楚牛蒡的功效后要去了解食用方式,確保以后的生活中經(jīng)常食用,食用牛蒡可以制成茶,可以煲湯喝,也可以放到菜里炒著吃,當然也能與其它的中藥一起熬成湯飲用,牛蒡在食用時要注意清洗,更要重視藥物、食物之間是否有相克,有異常時必須停止食用。
小寶寶的腸胃系統(tǒng)比較弱,所以出現(xiàn)腸胃疾病的時候也比較多,有的寶寶常常會出現(xiàn)便秘的癥狀,還有的寶寶常常會出現(xiàn)腹瀉的癥狀。面對寶寶這樣的腸胃疾病,醫(yī)生會建議服用一些益生菌,益生菌雖然不是藥物,但是對于腸胃的調(diào)理作用非常好。那么,益生菌對于腸道的作用具體是什么呢?
益生菌分三大類:乳桿菌類、雙歧桿菌類和革蘭陽性球菌。
國際營養(yǎng)學界普遍認為:通過益生菌改善腸菌落平衡,對人體產(chǎn)生有益作用,可作為添加補充劑的活的微生物。
益生菌為什么能防治腹瀉
在正常情況下,腸道內(nèi)龐大的菌群之間互相制約、共存共榮、相對平衡,組成體內(nèi)最大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是維護人體健康的天然防線。一旦腸道菌叢平衡被打破,就會引起腹瀉。經(jīng)常服用含益生菌的保健食品,可以預(yù)防與治療腹瀉癥。歐洲一些醫(yī)療中心試用以乳桿菌、雙歧桿菌與菊糖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療旅行者腹瀉,也取得良好效果。
此外,益生菌在腸道內(nèi)大量繁衍,可促進并提高人體全身免疫力,協(xié)助人體抵抗有害病菌。日本“國際自然醫(yī)學會”學者對中國長壽之鄉(xiāng)——新疆阿克蘇、廣西巴馬及西藏的百歲老人進行體檢時發(fā)現(xiàn),老人體內(nèi)有益細菌占總菌數(shù)的比率平均達到38%以上,相當于青少年水平。
現(xiàn)在為寶寶補充益生菌的時候,可以服用益生菌沖劑,也可以讓孩子多吃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酸奶等,這樣就可以調(diào)節(jié)孩子腸道中菌群的平衡,就會緩解孩子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等腸道疾病。但是益生菌并不是多多益善,太多的補充可能會導致孩子益生菌依賴癥,所以還需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