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可以吃什么,誰了解?
老人可以吃什么養(yǎng)生。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鄙鐣l(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怎么進行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痘可以吃什么,誰了解?”,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患上水痘之后在飲食方面要格外注意,辛辣刺激的食物堅決不能吃,要以清淡為主。下面所介紹的這幾款食療法對水痘患者來說效果不錯。
一、綠豆薏仁湯
取綠豆100克,生薏仁100克,白糖適量。將綠豆、薏仁加水煮湯。服用時加白糖適量,代茶飲用。
二、金銀花甘蔗茶
金銀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金銀花水煎至100毫升,兌入甘蔗汁代茶飲??深l頻服之。日1劑,7~10天為1療程。
三、胡蘿卜芫荽羹
胡蘿卜、芫荽各60克、洗凈切碎,加水煮爛,加冰糖服,每日1劑,分3次服完。連服一星期,嬰兒只服湯汁。
四、薄荷豆腐
備鮮薄荷葉50克,豆腐250克,白糖30克。鮮薄荷葉切細。豆腐入砂鍋,放水煮??焓鞎r加先薄荷葉,2分鐘后,取出置盤中,加白糖拌均。每日吃2次。
五、荷葉大米粥
大米60克,荷葉1張。先將大米煮粥,待粥煮好時,把洗凈的荷葉覆蓋在粥上,即可食用。
六、冬瓜皮汁
冬瓜皮30克或冬瓜子15~30克。水煎汁,加冰糖飲用。
七、竹葉石膏粥
先將竹葉洗凈,與石膏加水同煮30分鐘,去渣,放入大米煮成稀粥,加糖適量調味服食,每日分2~3次服,連服3~5日。
八、紅豆/綠豆飲
紅小豆/綠豆適量煮湯代茶飲,或適量加水,慢火煮粥食用。
Ys630.com相關知識
很多寶媽都簡單的認為寶寶患上水痘之后及時治療就可以了,在飲食方面不需要在意什么。這是不對的,發(fā)物、辛辣食物、油膩食物、熱性食物都不可以吃。
1、發(fā)之物
水痘與麻疹雖都為發(fā)疹性熱病,麻疹貴于透解,需用發(fā)物。而水痘則宜清熱,不可運用發(fā)物,食用發(fā)物后會使水痘增多、增大,從而延長病程,故疾病初期禁食發(fā)物,如芫荽(香菜)、酒釀、鯽魚、生姜、大蔥、羊肉、雄雞肉、海蝦、鰻魚、南瓜等。2、食辛辣之物
水痘與其他熱性病一樣,忌食辛辣之品,辛辣之品可助火生痰,使熱病更為嚴重,這類食品如辣椒、辣油、芥末、咖喱、大蒜、韭菜、茴香、桂皮、胡椒等。3、油膩之物
水痘患兒常因發(fā)熱而出現(xiàn)食欲減退、消化功能不良等情況,故忌食油膩之物,如油煎、油炸的麻球、巧果、麻花、炸豬排、炸牛排、炸雞等各種油膩礙胃之品,這類食品難以消化,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4、熱性食品
水痘的治療宜用清熱解毒為主,故食物中屬熱性的不可服用,這類食品有狗肉、羊肉、鹿肉、雀肉、蠶豆、蒜苗、韭菜、龍眼肉、荔枝、大棗、粟米等。5、禁用補藥和熱藥,
如人參、鹿茸、附子、茴香、肉桂、仙靈脾等。專家觀點:
出水痘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大家不必驚慌,上述已經介紹了一些有關水痘的信息,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還有要注意出水痘時不能吃的食物是什么等。
說起水痘,相信大家都知道這種疾病,畢竟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也是有不少人得過的,這個水痘是一種具有自限性的疾病,通常情況下都會在二個星期內痊愈,不過這個水痘是會傳染的,所以患者應當隔離治療,而且當水泡出現(xiàn)的時候,一定不能因為好奇而把它給弄破,要知道這樣很有可能會留下疤痕,那么下面就來說說長水痘吃什么藥啊。
如果患者皮膚瘙癢現(xiàn)象比較明顯的話,建議可以給患者口服一些抗組胺藥物,可以有效的緩解病情。如果患者已經出現(xiàn)了皰疹破裂的話,那么可以在患處涂抹1%甲紫,屬于繼發(fā)感染的患者也可以在患處部分位置使用一些消炎藥。通常情況下,是不建議患者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但是如果患者是屬于出血性水痘或者水痘肺炎的話就可以使用一些腎上腺皮質激素。其中,阿昔洛韋(無環(huán)鳥昔)在治療水痘中,是最長用到的藥物,建議患者每次可以使用5~l0mg/kg。
如果患者不習慣口服藥物的話,那么建議患者可以通過靜脈點滴注射一些阿昔洛韋或者利巴韋林,但是,還是需要口服一些抗病毒口服液和撲爾敏,在外用爐甘石洗劑,配合一起使用,效果會更明顯。患者在治療期間是不允許吃辛辣,一些刺激性比較強的食物,油膩的食物也最好不要吃,飲食主要還是要以清淡為主。習慣吃海鮮、蛋類和家禽患者也要注意,盡量少吃這些食物,以免影響了治療效果。
水痘除了可以用西藥治療在,建議患者也可以使用一些安全無副作用的中藥進行治療的,也是可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中醫(yī)治療建議患者可以使用以下藥方。先準備銀花12克,甘草3克,一起用水煎熬,患者要連續(xù)服用三天,效果是很明顯的。另外如果患者的皮膚抓破比較嚴重的話,也可以用青黛散敷在患處,但是這種外敷藥物要謹慎使用,特別是量的多少要按照醫(yī)生的指導來使用。
大人長出水痘的嚴重性是普遍比小孩子要高的,同時當大人長出水痘之后,要盡量遠離人群,因為水痘患者身體具有很多傳染源,接觸其他人之后容易將水痘傳染給其他人。而在治療大人水痘的過程中與小孩子的治療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大人出水痘的時候可以使用什么藥物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
1、采取抗病毒的方法是治療水痘最常用的方法,也可以加用干擾素進行治療,這樣可有效抑制病毒的復制增加,每日肌注維生素對水痘的恢復也有一定的作用。
2、可以使用麻疹減毒活疫苗,對水痘的治療效果也十分明顯?;加兴徽呒茸⑸?,可幫助皰疹盡快的形成干痂,也有防止新皰疹發(fā)生的作用。
3、如果水痘出現(xiàn)繼發(fā)細菌感染時可以適當使用抗生素,嚴重的并發(fā)腦炎的患者應去正規(guī)的大醫(yī)院通過醫(yī)生診斷,給予對癥治療,以免對身體產生更大的損傷。
水痘是自限性皮膚病的一種,一般情況下在2星期內就可以痊愈,但是需要對癥處理才可以痊愈,這種病有一定的傳染性,所以患者從患病到皰疹徹底干燥結痂都需要隔離,在發(fā)熱期間必須要臥床休息,如果高熱的話還需給予退熱劑。出現(xiàn)繼發(fā)感染的情況需局部使用消炎藥治療。
成人水痘飲食禁忌
1、忌食辛辣溫熱食物
酒、煙、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溫熱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熱。中醫(yī)認為,本病為濕熱火毒蘊結肌膚所生,故該病患者應忌食上述辛辣致熱食品。
2、慎食酸澀收斂之品
酸澀收斂之品有豌豆、芡實、石榴、芋頭、菠菜等。中醫(yī)認為,本病多屬情志不暢,肝氣郁結,久郁化火,復感毒邪而致,故治療應以行氣活血祛瘀為主。而上述酸澀收斂之品,易使氣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劇。
3、慎食肥甘油膩之品
肥肉、飴糖、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膩、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濕熱毒邪內蘊不達,病情纏綿不愈。
溫馨提醒:
水痘的皰壁不要除去,以防止繼發(fā)感染。若處理不當,患者局部則疼痛不已。發(fā)生在面部的病情較重,疼痛劇烈,甚至影響視力和聽力.嚴重的水皰可大如雞蛋,或有出血點、血痕、壞死。常常影響患者正常的工作及生活。所以要及早到正規(guī)醫(yī)院治療。
在一歲到十歲之間的兒童中,出水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而且由于水痘是一種具有傳染性比較強的病毒,所以學校里一定要嚴格檢查。水痘治愈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只要治療及時,護理得當,會很快恢復,家長要注意孩子平時的飲食,多吃水果,但出水痘吃什么水果好呢?蘋果、山楂、西瓜等都是比較適合的。
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易發(fā)于小兒,多見1—10歲兒童,成人少見。其傳染性很強,容易在幼兒園、學校的兒童中流行,從發(fā)病的前一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結痂均有傳染性,但也有很多人被感染后并不表現(xiàn)水痘癥狀或癥狀輕微而被忽視。
水痘傳染期建議可以把病人的手包起來,以免他抓破泡疹,還要注意保持病人皮膚的清潔,應該勤換柔軟的內衣,也可以給病人吃一些清熱解毒的沖劑,但不要給他服用抗菌素,要注意讓病人多休息,另外如果病人體溫超過40度,就應該帶其去醫(yī)院進行治療。 麻疹會引起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而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就容易得水痘。
而飲食上,水痘患者應該:多喝開水、多吃水果蔬菜?;加兴黄陂g,應當忌吃生姜、大蔥、大蒜、洋蔥、韭菜、辣椒、鵝、帶魚、黃魚、荔枝、桂圓肉、梅子、杏子、大棗、柿子、石榴、櫻桃、栗子、香菇、南瓜、香椿頭以及炒花生、炒蠶豆、糍粑、咖喱、芥末等。
總的來說,對于水痘患者來說,飲食禁辛辣、油膩,多吃蔬菜、水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青菜和水果對病情的好轉是有一定幫助的,水果可以適當多吃一些甘平和寒涼性質的水果,比如:蘋果、柑、橙、菱角、菠蘿、枇杷、李子、山楂、西瓜、香瓜、哈密瓜、酥瓜、梨、香蕉、奇異果、柿子、荸薺、橄欖、楊桃、柚子等水果。不能夠吃溫熱上火性質的水果,比如:桂圓、荔枝、榴蓮、桃、杏子、芒果、火龍果、桔子、棗、栗子、葡萄、菠蘿、石榴、櫻桃、椰子等。
通過本文的講述可以知道出水痘是完全可以吃水果的,出水痘的時候最好是多吃一些性質比較寒涼一些的水果,熱性的水果最好是不要吃。同時水痘發(fā)病期間媽媽們一定要做好寶寶的護理工作哦。
孩子在小時候很容易得一些疾病,因為幼兒時期免疫力較為薄弱,甚至到了成年了,也有可能得一些疾病,比如出現(xiàn)水痘的情況,水痘是一種皮膚疾病,日常生活需要特別注意飲食方面的衛(wèi)生以及禁忌。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得水痘不應該吃的東西,最好是可以管住自己的嘴巴才好。
1、出水痘不能吃葷腥的食物:豬肉、牛肉、雞、鴨、魚、蝦、蟹,尤其是海鮮,容易誘發(fā)病毒復發(fā)感染。
2、出水痘不能吃辛辣食品:生蔥、姜、蒜、芥末、辣根等一切刺激性食物都盡量不吃,因為這些都是發(fā)物,容易讓出來的水痘留有疤痕。
3、出水痘不能吃熱性食品:狗肉、羊肉、鹿肉、雀肉、鵝、帶魚、黃魚、雞蛋、龍眼肉、荔枝、炒花生、炒蠶豆、炒瓜子等都要少吃或不吃。
出水痘時是不能吃肉桂的。肉桂也可以稱為桂皮或官桂,經常作為五香調料。然而肉桂性大熱辛甘,時純陽組織可以助火、燥烈傷陰,不利于水痘的恢復。出水痘時不可以吃雞蛋,小孩子在出水痘的時候,一定要以清淡飲食為主。
4、雞肉。小孩子出水痘,痘疹會發(fā)生內陷,很難發(fā)出的時候可以吃雞肉??墒窃谒恢斡螅筒豢梢猿噪u肉了。豬肉是溫補的食物。水痘屬于急性皰疹性傳染病,屬于外感病毒,應當要瀉而不是補,因此,出水痘時不可以吃豬肉。羊肉可以益氣補虛,而水痘屬于病毒傳染性疾病,水痘患兒應當要忌口。
5、水痘患者的飲食禁忌有忌發(fā)物。水痘和麻疹都是發(fā)疹性熱病,其中水痘適合清熱食物,而不適合發(fā)物,發(fā)物會讓水痘變多、變大,延長病程,要忌口的發(fā)物有芫荽、酒釀、鯽魚、生姜、大蔥及羊肉等。忌辛辣,水痘患者要忌食辛辣食品,辛辣食品會助火生痰,加重病情,這類食物有辣椒、辣油、芥末和咖喱,大蒜、韭菜、茴香、桂皮及胡椒等。
6、忌油膩,水痘患者容易發(fā)高燒,食欲也會降低,可能還會出現(xiàn)消化不良。這時一定不可以吃油膩食物,油炸麻花、炸雞及炸豬排等都要忌口。忌熱性,治療水痘要清熱解毒,不可以吃熱性食物,比如狗肉和羊肉、鹿肉和雀肉、蠶豆及蒜苗、韭菜和龍眼等。
水痘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一般在嬰幼兒的時期,孩子會出現(xiàn)出水痘的現(xiàn)象,這時候要注意護理,一定要預防出現(xiàn)繼發(fā)性感染的情況,一般水痘有一定的的自限性,也就是說通過一定的調理,水痘會逐漸的得以改善,最終恢復健康,如果為了預防感染可以通過一定的藥物來進行治療。
水痘的癥狀和治療
1、潛伏期
潛伏期約為12~21天,平均14天。
2、早期癥狀
嬰幼兒常無早期癥狀。年長兒或成人可有發(fā)熱頭痛、全身不適、納差及上呼吸道癥狀,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現(xiàn)前驅疹。
3
、出疹期
發(fā)熱同時或1~2天后出疹,具有以下特點:
(1)皮疹數(shù)量較多,數(shù)百至數(shù)千個不等。
(2)先見于軀干、頭部,后延及全身。其分布呈向心性,以發(fā)際、胸背較多,四肢面部較少,手掌足底偶見。鼻、咽、口腔、外陰等部位的黏膜亦可發(fā)疹。
(3)皮疹常呈橢園形,3-5mm,周圍有紅暈,皰疹淺表易破。皮疹發(fā)展迅速,開始為紅斑疹,數(shù)小時內變?yōu)榍鹫?,再形成皰疹,皰疹時感皮膚搔癢,然后干結成痂,此過程有時只需6~8小時,如無感染,1~2周后痂皮脫落,一般不留瘢痕。
(4)皮疹分批出現(xiàn),同一部位可見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同時存在。
(5)當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凝血機制障礙及繼發(fā)感染等原因時,常形成非典型水痘。皮疹融合者為大皰型,直徑可達2-7cm,易繼發(fā)金葡菌感染和膿毒血癥而死亡;皰疹呈出血性,皮下、粘膜有瘀斑為出血型,可伴有身體其他部位的出血;皮膚大片壞死,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者稱為壞死型;病變播散累及內臟者稱為播散型,多見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6)妊娠頭三個月內感染水痘,可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稱為先天性水痘綜合癥。
水痘,是大家都不陌生的一種病毒性疾病,大家?guī)缀醵嫉眠^,特別是出現(xiàn)在兒童和青少年身上,而且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只要班上有一個人得了水痘,幾乎全班的人都會跟著遭殃,但是,據傳言,水痘,每個人一生只會長一次,只要長過了,就不會再次被水痘病毒傳染了。
大家只知道水痘很常見,很多人都得過水痘,還知道它傳染,知道它若破了會做疤痕,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到底什么事水痘,水痘是由什么引起的,為什么會得水痘,我想除了醫(yī)者沒有人會知道吧!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率很高。主要發(fā)生在嬰幼兒,以發(fā)熱及成批出現(xiàn)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冬春兩季多發(fā),其傳染力強,接觸或飛沫均可傳染。易感兒發(fā)病率可達95%以上,學齡前兒童多見。臨床以皮膚黏膜分批出現(xiàn)斑丘疹、水皰和結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時存在為特點。該病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獲得終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復發(fā)而出現(xiàn)帶狀皰疹。
水痘傳染性強。病人為惟一傳染源,傳染期一般從皮疹出現(xiàn)前1~2天到皰疹完全結痂為止。免疫缺失患者可能在整個病程中皆具有傳染性。兒童與帶狀皰疹患者接觸亦可發(fā)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
該病潛伏期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急、輕、中度發(fā)熱且出現(xiàn)皮疹,皮疹先發(fā)于頭皮、軀干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為期1~6日
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xiàn)。皮損呈現(xiàn)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旁疹→癥疹→脫癥的演變過程,脫癥后不留皮痕。水疤期痛癢明顯,若因摧抓繼發(fā)感染時可留下輕度
凹痕。體弱者可出現(xiàn)高熱,約4%的成年人可發(fā)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以上是專家對水痘的相關介紹,是相當書面的介紹,可能不是醫(yī)學界的人們不是理解的很透徹,但是至少可以讓大家了解了什么事水痘,產生水痘的原因,讓大家知道了水痘的病毒是如何傳染的。讓我們更好地認識水痘。
導讀:春季水痘高發(fā),出水痘要注意什么?春季是水痘的高發(fā)季節(jié),傳染率很高,大多見于1~10歲的兒童,潛伏期2~3周。那么出水痘要注意什么?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水痘的預防方法。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發(fā)熱及成批出現(xiàn)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冬春兩季多發(fā),其傳染力強,接觸或飛沫均可傳染。易感兒發(fā)病率可達95%以上,學齡前兒童多見。臨床以皮膚黏膜分批出現(xiàn)斑丘疹、水皰和結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時存在為特點。該病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獲得終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復發(fā)而出現(xiàn)帶狀皰疹。
出水痘要注意什么
一、護理方面
1、水痘的傳染性很強,孩子患病后,應盡量不要與其他兒童發(fā)生接觸,避免傳染給其他兒童,直至皰疹全部結痂脫落后。
2、謹防病兒用手抓破痘疹,特別是面部的痘疹,以免化膿感染,而留下疤痕。要避免病兒用手揉眼,從而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留下疤痕,影響視力。故要剪短孩子的指甲,保持手的清潔并戴上手套。
3、病兒的被褥要勤曬,衣服要清潔寬大,防止因穿過緊的衣服和蓋過厚的被子,而造成過熱引起疹子發(fā)癢。
4、溫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減少感染危險。
二、飲食方面
1、發(fā)之物:水痘宜清熱,不可運用發(fā)物,食用發(fā)物后會使水痘增多、增大,從而延長病程,故疾病初期禁食發(fā)物,如芫荽(香菜)、酒釀、鯽魚、生姜、大蔥、羊肉、雄雞肉、海蝦、鰻魚等。
2、食辛辣之物:水痘與其他熱性病一樣,忌食辛辣之品,辛辣之品可助火生痰,使熱病更為嚴重,這類食品包括辣椒、辣油、芥末、咖喱、大蒜、韭菜、茴香、桂皮、胡椒、香菇等。
3、油膩之物:水痘患兒常因發(fā)熱而出現(xiàn)食欲減退、消化功能不良等情況,故忌食油膩之物,如油煎、油炸的麻球、巧果、麻花、炸豬排、炸牛排、炸雞、年糕、肥肉、豬油等各種油膩礙胃之品,這類食品難以消化,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
4、熱性食品:水痘的治療宜用清熱解毒為主,故食物中屬熱性的不可服用,這類食品有狗肉、羊肉、鹿肉、雀肉、鵝、帶魚、黃魚、雞蛋、龍眼肉、荔枝、炒花生、炒蠶豆、炒瓜子等。
水痘的癥狀
水痘的潛伏期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急、輕、中度發(fā)熱且出現(xiàn)皮疹,皮疹先發(fā)于頭皮、軀干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為期1~6日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xiàn)。皮損呈現(xiàn)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皰疹結痂脫痂的演變過程,脫痂后不留皮痕。水疤期痛癢明顯,若因撓抓繼發(fā)感染時可留下輕度凹痕。體弱者可出現(xiàn)高熱,約4%的成年人可發(fā)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水痘,起病較急,可有發(fā)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癥狀。在發(fā)病24小時內出現(xiàn)皮疹,迅即變?yōu)槊琢V镣愣勾蟮膱A型緊張水皰,周圍明顯紅暈,有水皰的中央呈臍窩狀。經2~3天水皰干涸結痂,痂脫而愈,不留瘢痕。皮損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顏部始,后見于軀干、四肢。數(shù)目多少不定以軀干為多,次于顏面、頭部,四肢較少,掌跖更少。黏膜亦常受侵,見于口腔、咽部、眼結膜、外陰、肛門等處。皮損常分批發(fā)生,因而丘疹、水皰和結痂往往同時存在,病程經過2~3周。若患兒抵抗力低下時,皮損可進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臨床異型表現(xiàn)有大皰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兒水痘、成人水痘等。此外,若妊娠期感染水痘,可引起胎兒畸形、早產或死胎。
當小孩出現(xiàn)水痘癥狀后,家長應及時送小孩去醫(yī)院就診,并按照醫(yī)囑進行服藥、治療。
水痘在古時候被叫做天花,發(fā)病率很高,在以前醫(yī)學不發(fā)達的時候這種病癥死亡率還很高,現(xiàn)在這類病癥被解決了,這種病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獲得終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復發(fā)而出現(xiàn)帶狀皰疹。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率很高。主要發(fā)生在嬰幼兒,以發(fā)熱及成批出現(xiàn)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冬春兩季多發(fā),其傳染力強,接觸或飛沫均可傳染。易感兒發(fā)病率可達95%以上,學齡前兒童多見。臨床以皮膚粘膜分批出現(xiàn)斑丘疹、水皰和結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時存在為特點。
簡要總結
病因: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
好發(fā)年齡:主要好發(fā)于兒童
潛伏期:2周左右。
前驅癥狀:發(fā)熱等不適,1~2日內出皮疹,從軀干向四肢蔓延。
皮損特征:丘疹、水皰、結痂同時存在,綠豆大小,周圍有紅暈, 粘膜可發(fā)疹(Fig1)。
自覺癥狀:微癢。
病程:2~3周。
預后:有自限性,一般不留疤痕,可引起神經皮膚再感染,表現(xiàn)為帶狀皰疹。
流行病學
水痘傳染性強。患者為主要傳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一周都有傳染性。兒童與帶狀皰疹患者接觸亦可發(fā)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也可接觸污染的用物間接待染。
該病以冬春季發(fā)病為主,主要為2~10歲的兒童發(fā)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發(fā)病可終身免疫。
傳染源 :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易感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也可發(fā)生水痘,但少見。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在近距離、短時間內也可通過健康人間接傳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fā)病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于獲得母體抗體,發(fā)病較少,妊娠期間患水痘可感染胎兒。病后獲得持久免疫,但可發(fā)生帶狀皰疹。
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發(fā)生,冬、春季多見。該病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患者后約92%發(fā)病,故幼兒園、小學等兒童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
病原學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virus,VZV),呈磚形、直徑為150-200nm,核酸為DNA,有立體對稱的衣殼,在細胞內繁殖。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VZV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皰疹和血液中,經飛沫或直接接觸皰液而傳染,已知VZV可經醫(yī)療器械傳播。VZV主要經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長繁殖,然后入血和淋巴液,在網狀內皮細胞內第二次繁殖引起病毒血癥和全身病變。主要損害部位在皮膚,偶爾累及內臟。
其外為20面體核衣殼,衣殼表面有一層脂蛋白包膜,內含補體結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該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可在人胚纖維母細胞、甲狀腺細胞中繁殖,產生局灶性細胞病變,細胞核內出現(xiàn)嗜酸性包涵體和多核巨細胞。人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較弱,不耐高溫,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劑滅活。但能在皰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單核吞噬系統(tǒng)中繁殖,再次大量進入血循環(huán),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癥,侵襲皮膚及內臟,引起發(fā)病。
現(xiàn)代醫(yī)學病因病理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長繁殖后入血及淋巴液,在網狀內皮細胞系統(tǒng)再次增殖,侵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癥和全身病變,主要損害部位在皮膚,皮疹分批出現(xiàn)與間歇性病毒血癥有關。隨后出現(xiàn)特異性免疫反應,病毒血癥消失,癥狀緩解。當免疫功能低下時易發(fā)生嚴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有的病例病變可累及內臟。部分病毒沿感覺神經末梢傳入。長期潛伏于脊神經后根神經節(jié)等處,形成慢性潛伏性感染。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如患惡性腫瘤,受刺激)病毒被激活,導致神經節(jié)炎,并沿神經下行至相應的皮膚節(jié)段,造成簇狀皰疹及神經痛,稱為帶狀皰疹。
水痘病變主要在表皮棘細胞。細胞變性、水腫形成囊狀細胞,后者液化及組織液滲入形成水皰,其周圍及基底部有充血、單核細胞和多核巨細胞浸潤,多核巨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水皰內含大量病毒。開始時透明,后因上皮細胞脫落及白細胞侵入而變濁,繼發(fā)感染后可變?yōu)槟摪挕Fつw損害表淺,脫痂后不留瘢痕。粘膜皰疹易形成潰瘍,亦易愈合。水痘個別病例病變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腸、肝、腎上腺、胰等處,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細胞侵潤及局灶性壞死。帶狀皰疹受累的神經節(jié)可出現(xiàn)炎細胞浸潤、出血、灶性壞死及纖維性變。
病毒先在鼻咽部繁殖,然后侵入血液,可能在單核吞噬細胞中復制,并向全身擴散,故病毒血癥是全身癥狀和皮膚粘膜發(fā)疹的基礎。病變主要在皮膚的棘狀細胞層,呈退行性變性及細胞內水腫,形成囊狀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囊狀細胞或多核巨細胞裂解及組織液滲入后,即形成皰疹。真皮有毛細血管擴張和單核細胞浸潤。
粘膜病變與皮疹類似,但皰疹常破裂形成小潰瘍。此外,在個別死亡病例尸檢中,發(fā)現(xiàn)許多臟器如食管、肝、胰、腎盂、輸尿管、膀胱、腎上腺等有小灶和結節(jié)狀實變區(qū),伴多個出血灶,鏡下見肺間質的滲出液主要為紅細胞、纖維素及含嗜酸性小體的多核巨細胞。水痘腦炎與麻疹腦炎和其他感染后腦炎相似,表現(xiàn)為血管周圍的脫髓鞘改變。
臨床表現(xiàn)
該病潛伏期為14~15日左右。起病急、輕、中度發(fā)熱且出現(xiàn)皮疹,皮疹先發(fā)于頭皮、軀干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為期1~6日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xiàn)。皮損呈現(xiàn)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旁疹癥疹脫癥的演變過程,脫癥后不留疲痕。水疤期痛癢明顯,若因摧抓繼發(fā)感染時可留下輕度凹痕。體弱者可出現(xiàn)高熱,約4%的成年人可發(fā)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見于1-10歲的兒童,潛伏期2-3周。起病較急,可有發(fā)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癥狀。在發(fā)病24小時內出現(xiàn)皮疹,迅即變?yōu)槊琢V镣愣勾蟮膱A型緊張水皰,周圍明顯紅暈,有水皰的中央呈臍窩狀。約經2-3天水皰干涸結痂,痂脫而愈,不留疤痕。皮損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顏部始,后見于軀干、四肢。數(shù)目多少不定以軀干為多,次于顏面、頭部,四肢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見于口腔、咽部、眼結膜、外陰、肛門等處。皮損常分批發(fā)生,因而丘疹、水皰和結痂往往同時存在,病程經過2-3周。若患兒抵抗力低下時,皮損可進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臨床異型表現(xiàn)有:大皰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兒水痘、成人水痘等。
并發(fā)癥
皮膚皰疹繼發(fā)感染 可引起膿皰疹、蜂窩織炎、敗血癥等。
肺炎 成人多為原發(fā)性水痘肺炎,發(fā)生在出疹后1~5日,兒童常為繼發(fā)性肺炎,多發(fā)生于病程后期2~3周,X線有間質性肺炎樣病變,可持續(xù)6-12周。
水痘腦炎 發(fā)病率低于1,兒童多于成人,常于出疹后一周發(fā)病。臨床表現(xiàn)與腦脊液所見與一般病毒性腦炎相似,病死率約5%,存活者15%有永久性后遺癥,如癲癇,智力減退、或行為異常等。
神經系統(tǒng) 腦炎常在出疹后數(shù)日出現(xiàn),發(fā)病率1,死亡率為5%~10%。呈現(xiàn)小腦癥狀者如共濟失調、眼球震顫、顫抖等較出現(xiàn)驚厥及昏迷等腦癥狀者預后為好。存活者中15%有癲癇、智能低下和行為障礙等后遺癥。其他神經系統(tǒng)合并癥包括:格-巴綜合征、橫斷性脊髓炎、面神經癱瘓、伴暫時性視力喪失的視神經炎和下丘腦綜合征等。Reye綜合征在水痘后發(fā)生者占10%。
其它水痘肝炎、心肌炎、腎炎等均很少見。
臨床診斷
診斷要點
病前2~3 周有與水痘或帶狀皰疹患者密切接觸史。
發(fā)熱與皮疹(斑丘疹、皰疹)同時發(fā)生,或無發(fā)熱即出疹。皮疹向心性分布,以軀干、頭、腰處多見。皮疹分批出現(xiàn),斑丘疹水皰疹結痂,不同形態(tài)皮疹同時存在,痂蓋脫落后不留疤痕。
白細胞計數(shù)正?;蛏缘?,淋巴細胞相對增高。
輔助檢查
可選作下列實驗室檢查:
取新鮮皰疹內液體作電鏡檢查可見到皰疹病毒顆粒能快速和天花病毒相鑒別
在起病3天內取皰疹內液體接種人胚羊膜組織病毒分離陽性率較高
血清學檢查常用的為補體結合試驗水痘病人于出診后1~4天血清中即出現(xiàn)補體結合抗體2~6周達高峰6~12個月后逐漸下降亦可用間接熒光抗體法檢測④pCR方法檢測鼻咽部分泌物VZV DNA為敏感和快速的早期診斷手段。
血象白細胞總數(shù)正?;蛏栽龈?。
皰疹刮片或組織活檢,刮取新鮮皰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薩染色檢查多核巨細胞,用酸性染色檢查核內包涵體。
病毒分離 在起病3天內取皰疹液做細胞培養(yǎng),其病毒分離陽性率高 ,后用免疫熒光,酶聯(lián)免疫吸咐試驗及放射免疫等方法鑒定。也可取新鮮皰疹內液直接做電鏡檢查。
鑒別診斷
該病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膿皰病 :好發(fā)于鼻唇周圍和四肢暴露部位。易形成膿皰及黃色厚痂,經搔抓而播散。不成批出現(xiàn),無全身癥狀。
帶狀皰疹 :皰疹呈成簇狀排列,沿身體一側的皮膚周圍神經分布,不對稱,有局部疼痛。
丘疹樣蕁麻疹: 系嬰幼兒皮膚過敏性疾病。皮疹為紅色丘疹,頂端有小水皰,無紅暈,分批出現(xiàn),離心性分布,不累及頭部和口腔。
皰疹性濕疹(Kaposi水痘樣皮疹): 當濕疹兼患單純皰疹感染。臨床表現(xiàn)多急起、高熱、虛脫及水痘樣皮疹,常呈暴發(fā)性病程,病死率高,皮膚受累面積廣,體液大量丟失,導致水電解質紊亂、休克或繼發(fā)性感染而死亡。
苔蘚樣蕁麻疹: 多見于嬰幼兒。皮疹尖端稍似皰疹,但較水痘小而堅實,多分布于四肢、軀干,分批出現(xiàn)紅色丘疹、瘙癢。多有過敏史及昆蟲叮咬或腸蛔蟲感染史。
手足口病: 多見于4歲以下小兒。四肢遠端如手掌、足底或指、趾間出現(xiàn)水皰疹,很少形成潰瘍,不結痂。病原體為柯薩奇A16、10、17型腸道病毒等。
治療
患兒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該病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至預防皮膚繼發(fā)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加強護理,防止繼發(fā)感染。積極隔離病人,防止傳染。對于抵抗力低下者,可肌注丙種球蛋白3ml/日,連續(xù)3天。
早期隔離至皮疹完全結痂干燥為止。局部治療以止癢和防止感染為主,可外搽龍膽紫液,繼發(fā)感染者可外用抗菌素軟膏。繼發(fā)感染全身癥狀嚴重時,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發(fā)和加重。
皰疹破潰或繼發(fā)感染時局部可涂1%甲紫溶液,未破潰者可用爐甘石洗劑涂抹。早期采用阿糖腺苷10mg/(kg*日)或用無環(huán)鳥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擾素,可抑制病毒的復制。每日肌注維生素 B12 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療效。有繼發(fā)感染時可選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對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兒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腦炎等嚴重病例,應及早采抗病毒藥物治療。阿糖腺苷10mg/kg?d,靜脈滴注?;驘o環(huán)鳥苷5-10mg/kg,每8小時一次靜脈注射,療程5-7天,或加用a-干擾素,以抑制病毒復制,防止病毒擴散,促進皮損愈合,加速病情恢復,降低病死率。
預防保健
基本方法
該病的預防重點在管理傳染源,隔離患者至全部癥疹為止。對有接觸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內注射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價帶狀皰疹免疫血漿,以減少發(fā)病的危險性。
隔離患者至全部皮疹結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曬法消毒。接觸水痘的易感者應留檢3周,也可早期應用丙種球蛋白(0.4-0.6ml/kg)或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顯降低水痘的發(fā)病率,減輕癥狀。最近幾年研制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于正常易感兒童預防有效。
隔離患兒至全部皮疹結痂為止,盡量避免易感兒接觸水痘,可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接觸水痘后3日內接種仍然有效,故可給予正在進行激素治療的接觸者。 保護免疫低下易感兒,可在接觸后盡早肌注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2-5ml,可降低發(fā)病率與減輕病情,正在使用激素者,應酌情減低用量或停藥。
疫苗接種
水痘疫苗自1995年以來被人們所使用來對抗這種疾病。一些國家要求兒童在進入小學前接種疫苗。但是疫苗保護不是終身的,在第一次接種疫苗后五年后有必要再次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后的通常反應是:
注射后42天發(fā)燒至38.9℃
注射后兩天在注射部位疼痛、瘙癢
在注射后8到19天在注射部位出現(xiàn)皮疹,如果出現(xiàn),便有傳染性
在注射后5到26天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出現(xiàn)皮疹。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便有傳染性
當反應發(fā)生時應該做什么?控制發(fā)燒及減輕不適,吃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又名撲熱息痛)的藥。(在中國常見藥物名:百服寧、必理通、泰諾、撲熱息痛、醋氨酚)
水痘是怎么發(fā)生的?
水痘常見于2~10歲的兒童,是一種發(fā)病急、傳染性很強的傳染病。水痘好發(fā)于冬春兩季,常在幼兒園或小學校內引起流行。
水痘的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皰疹的漿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也就是說如果健康的兒童與患水痘的兒童經常一起玩耍、說話、密切接觸都可感染而發(fā)病。所以一旦患了水痘應注意隔離,在完全治好以前不應去幼兒園或上學。即使是與水痘患者接觸過的小孩,也應隔離觀察2~3周。因為感染病毒后不是立即發(fā)病,一般要經14~17天的潛伏期,長者可達3周。
水痘傳染性很強,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與之接觸的兒童約90%發(fā)病。而且從發(fā)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結痂均有傳染性。
起病較急,可有發(fā)熱、倦怠、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成人較兒童明顯,一般1~2天內發(fā)疹。首先發(fā)于軀干,逐漸延及頭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軀干多,面部四肢較少,手掌,足跖更少。初起為紅色小丘疹,數(shù)小時后變成綠豆大小的水皰,周圍繞以紅暈。水皰初呈清澈的水珠狀,壁薄易破,伴有瘙癢。經2~3天而干燥結痂,以后痂脫而愈,不留疤痕。在發(fā)病3~5天內,皮疹陸續(xù)分批發(fā)生,故同時可見丘疹、水皰、結痂等不同時期的皮損,病程約 2~3周。
口腔、眼結合膜、咽部、外陰等粘膜也偶可發(fā)生損害,常形成潰瘍而伴有疼痛。
皮疹并非出得越多越好,只要符合一般的出疹規(guī)律,多一些或少一些都是正?,F(xiàn)象。若水皰抓破后繼發(fā)細菌感染,可發(fā)生皮膚壞疽,甚至引起敗血癥。此外,少數(shù)患者還可出現(xiàn)水痘性肺炎、腦炎、心肌炎及暴發(fā)性紫癜等并發(fā)癥。
中醫(yī)學認為該病屬外感時邪熱毒,濕熱郁于肌膚所致。
出水痘會不會留疤痕?
水痘發(fā)生的部位較廣泛,可延及頭面部,且成批出現(xiàn),數(shù)目較多,故有人擔心會不會留下疤痕,影響美觀。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一般來說水痘按照自然病程發(fā)生、消退,即使水皰較大破潰后形成糜爛面,也會很快痊愈,愈后不留疤痕。但若不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反復搔抓破潰后易繼發(fā)細菌感染,甚至發(fā)生壞疽,愈后會有疤痕。因為單純水痘的損害部位很淺,未到達真皮組織,如果合并細菌感染則會向下破壞而導致疤痕形成。
可見出水痘不會留下疤痕。但是在臨床上水痘還有幾種特殊類型,應引起注意。
(1)大皰型水痘 只見于2歲以下的兒童。為成批發(fā)生的2~7cm大小的大皰,破潰后形成糜爛面,但痊愈很快。
(2)出血性水痘 水皰內容物為血性,有高熱及嚴重的全身癥狀。好發(fā)于營養(yǎng)不良、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等使用免疫抑制劑及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的病人。
(3)新生兒水痘 通常是在生產時由母親而感染,一般癥狀表現(xiàn)較輕,但亦可發(fā)生系統(tǒng)損害而致死。
(4)成人水痘 癥狀較小兒為重。前驅期長,高熱,全身癥狀較重,皮疹數(shù)目多,也更癢。
以上幾種特殊類型雖較少見,但一旦發(fā)生就應加強護理,防止繼發(fā)感染。否則不僅僅是留疤痕的問題,還可發(fā)生肺炎、腦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并發(fā)癥,甚至危及生命。
中醫(yī)如何治療水痘?
現(xiàn)代醫(yī)學對病毒性疾病沒有特效藥,故水痘的治療主要是預防繼發(fā)感染和加強護理。發(fā)熱期應臥床休息,食易消化食物,保證營養(yǎng)和水分的供給;體溫較高者可予退熱劑,皮膚瘙癢甚者可口服抗組胺藥,亦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水皰破潰后涂2%龍膽紫等等,均為對癥治療。
中醫(yī)認為該病為外感時邪,傷及肺脾,生濕化熱,發(fā)于肌膚所致。治療以疏風清熱、解毒祛濕為主,根據病情的輕重可分以下兩種類型:
(1)風熱夾濕證屬輕型,證見發(fā)熱,咳嗽,流涕,水痘紅潤,分布稀疏,內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癢,納差,二便調和,舌苔薄白,脈浮數(shù)。治宜用疏風解表,清熱祛濕法。方選銀翹散加減。
(2)濕熱熾盛證屬重證,多見于體質虛弱的患兒。發(fā)熱重,表現(xiàn)為壯熱煩渴,唇紅面赤,精神萎靡,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漿混濁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見皰疹,伴有口干欲飲,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苔黃厚而干,脈洪數(shù)或滑數(shù)。此乃邪盛正篤,濕熱毒邪內犯。治療當加大清熱涼血解毒之力。方選加味消毒飲加減。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適當選擇西藥對癥治療,如退燒、止癢等。其余在護理、飲食、消毒、隔離等方面中西醫(yī)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傳染性強。一般感染后可獲終身免疫。
感染水痘并非終生免疫?
新研究發(fā)現(xiàn),許多水痘患者說他們已經患過一次該病了,這表明重復感染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多見。通常的看法是感染一次水痘可提供終生免疫。
由美國北卡羅林那大學的霍爾(Susan Hall)領導的研究者報告,1999年國某地區(qū)13%的水痘感染者稱自己以前已有過一次發(fā)作。很有趣的是,近一半的人說他們的家人已有人兩次感染。診斷的醫(yī)生可能把另一種相似的疾病當成水痘了?;蛘?,也許有少數(shù)人可能或真的會感染兩次,研究作者CDC的西沃德(Jane Seward)告訴路透社記者。于是,他們檢查了1995-1999年洛杉磯郡所有報告水痘的二次感染率。1995年,稱自己患過兩次水痘者為4.5%,而1999年則為13%。
很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感染一次水痘可讓免疫系統(tǒng)抵御今后的發(fā)作,這樣怎么會有人再次感染呢?西沃德說,答案可能在于個人首次感染引起完全免疫的能力。他解釋,水痘由水痘病毒引起,它屬皰疹家族。如果某人在幼年時患了水痘,但成年以后,可能體內水痘病毒再激活引起帶狀皰疹。可能有些人不會產生足夠保護力的抗體,西沃德說,一生只得一次水痘的觀點并不是絕對的。
在約見記者時,他和合作者――洛杉磯郡衛(wèi)生科的賈曼(Aisha O. Jumaan)說,許多再次感染都起是因于感染了與水痘病毒類似的病原物。它們看起來象水痘病毒,它們的行為也象水痘病毒一些疾病可能與水痘相似,西沃德說。他們在6月6日的《兒科學》雜志(pediatrics 2002;109:1068-1073)中,提出了兩個在兒童期有兩次確實很象水痘感染的病例,其病情很象水痘的皮膚病變,而且也有與其他患者的接觸史。但是,研究者強調,即使是癥狀與水痘很相似,也需在實驗室確診是否水痘。這樣,這兩個兒童,不管癥狀多象,可能也只是患了一次水痘。二次感染多見于在很小時患過該病者,而且病情也相對較輕。西沃德和賈曼建議,醫(yī)生要仔細證實對孩子的診斷。
需要接種水痘疫苗嗎?
水痘是一種常見的,主要發(fā)生在兒童中的傳染病。它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特別是多發(fā)于冬春季。以往由于水痘的癥狀比較輕,而且出過水痘以后就有終身的免疫力,所以人們常常認為沒有必要在兒童中進行預防接種。 但是,由于水痘的傳染性較強,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或由于接觸患兒皰疹內的皰漿,以及通過衣服、玩具等而被傳染。接觸后90%以上未出過水痘的孩子都會發(fā)病,而且患水痘后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當幼兒園或小學中發(fā)生一例水痘以后往往會引起流行,嚴重時可能造成整個幼兒園或小學中大多數(shù)孩子感染?;妓缓?,一般需要將患兒隔離至全部水痘皰疹結痂,這最少要2-3周,在這期間患兒不能上幼兒園或上學。 近年來還發(fā)現(xiàn),一些患有嚴重疾病的孩子,如白血病或其他惡性腫瘤、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以及正在接受大劑量免疫抑制劑治療、化療、放療的兒童,患水痘后癥嚴重,甚至直接引起死亡;即使是健康兒童出水痘也可能繼發(fā)細菌感染,或引起腦炎、多發(fā)性神經根炎、肺炎等嚴重的并發(fā)癥;如果是孕婦,懷孕早期罹患水痘,會造成胎兒畸形。而臨近產期感染水痘,會造成胎盤傳給胎兒,發(fā)生先天性水痘;此外受到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水痘以后,病毒會潛伏在脊髓神經根中,一旦機體免疫力下降,病毒被激活就會誘發(fā)帶狀皰疹,因此在兒童中開展預防接種,防止水痘的發(fā)生還是很有必要的。
水痘疫苗是一種減毒的活的病毒疫苗。接種水痘疫苗后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而且水痘疫苗所產生的保護作用可以長期存在。美國已經把水痘疫苗列入兒童常規(guī)免疫計劃中。推薦在兒童滿1周歲后,最好在12-18個月間接種水痘疫苗。對18個月以上,未接受接種,也沒有出過水痘的兒童,可在13歲以前的任何時間注射一次水痘疫苗。一般小年齡的兒童只要接種一次就可產生足夠的免疫力,達到預防疾病的預期效果。而13歲以上還沒有接受接種,也沒有明確出過水痘的大年齡兒童(包括成人)需要注射二次,二次間應相隔4-8周。 水痘疫苗接種后的副作用很輕微。20%-25%的兒童有暫時、輕微的注射局部的疼痛、硬結、發(fā)紅。在接種后1個月以內,有7%-8%會出現(xiàn)和接種有關的類似水痘的紅斑和丘疹,但癥狀較輕。有極少數(shù)人(1%)在接種水痘疫苗后,特別是那些接種后出現(xiàn)紅疹的接種者,可能會將水痘傳染給其他人。
水痘疫苗中以和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同時接種,但需要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選擇不同的注射部位。如果不是同時接種,水痘疫苗和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的接種時間應該間隔至少1個月。 我國暫還沒有把水痘苗列入常規(guī)的計劃免疫程序,但在一些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已經開始推廣使用。據報道,上海已經成功地研制出了我國的水痘疫苗,疫苗的價格大大降低,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兒童也可以普遍接受水痘疫苗,免受水痘的侵襲。
我國水痘疫苗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日前從中國科學院有關部門了解到,我國水痘疫苗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年生產能力為500萬人份的新疫苗生產車間,將于今年8月在長春投入使用,我國不能大面積推廣實施水痘疫苗免疫接種的歷史即將結束。 水痘是一種常見、多發(fā)的兒童傳染病,是發(fā)展中國家兒童的主要傳染病之一,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這種傳染病的有效措施。承擔著全國衛(wèi)生防疫、計劃免疫、醫(yī)療搶救、自然災害所需生物制品生產任務的中國生物制品總公司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中國生物制品重要的生產基地和研究中心,獲得各類生物制品生產批件115個,其中凍干水痘減毒活疫苗、凍干甲肝減毒活疫苗、人用純化狂犬病疫苗、流行性感冒滅活疫苗是該所的主打產品。
一周歲生日從水痘疫苗開始 患者飲食原則?
(1)宜給予易消化及營養(yǎng)豐富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宜飲綠豆湯、銀花露、小麥湯、粥、面片、龍須雞蛋面等。
(2)忌油膩、姜、辣椒,香菇等刺激性食物及發(fā)物。
(3)宜多飲開水。
水痘患者應忌食
① 豬肉 為溫補性食物。水痘為急性皰疹性傳染病,中醫(yī)認為是外感時邪病毒,實證宜瀉不宜補。所以,水痘患兒,莫食豬肉。
② 羊肉 性溫熱,能益氣補虛,但水痘為病毒傳染性疾病。《中藥大辭典》認為:外感時邪之人忌食羊肉,故水痘之兒亦當忌之。
③ 雞肉 若小兒出水痘時,痘疹內陷,難以發(fā)出者,食之則宜。若水痘愈后,則應忌之。
④ 雞蛋 小兒出水痘期間,適宜清淡飲食。
⑤ 肉桂 俗稱桂皮、官桂,為民間常用的五香調料。性大熱,味辛甘,屬純陽之物,溫熱助火、燥烈傷陰。
此外,小兒患有水痘期間,還應當忌吃生姜、大蔥、大蒜、洋蔥、韭菜、辣椒、胡椒、芥菜、芫荽、香菇、南瓜、香椿頭、鵝、帶魚、黃色、荔枝、桂圓肉、梅子、杏子、大棗、柿子、石榴、櫻桃、栗子、以及炒花生、炒蠶豆、炒瓜子、糍耙、年糕、肥肉、豬油、茴香、咖喱、芥末等。
中醫(yī)對水痘的認識
水痘,病名。見《痘疹方論》。又名水花、水瘡、膚疹。是一種皰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兒童傳染病。全年均可發(fā)病,以冬、春兩季較多。癥見發(fā)熱,皮膚及粘膜分批出現(xiàn)斑疹、丘疹和瘡疹。由外感時邪風毒,內蘊濕熱,襲擾衛(wèi)分而發(fā)?!抖豢谱胍访枋龌純喊Y狀:面赤唇紅,眼光如水,咳嗽噴嚏,唾涕稠粘,身熱二三不出,明凈如水泡,易出易痂,與痘瘡大不相同。風熱夾濕者,宜疏風清熱滲濕,用銀翹散加滑石;熱毒熾盛者,宜清熱解毒,用五味消毒飲加減。發(fā)熱期間,注意休息,并注意皮膚清潔,勿抓破皮膚;若抓破潰爛,外擦青黛散。
中醫(yī)辨證分型治療
1.風熱型:
癥狀:無發(fā)熱或發(fā)熱較輕,1-2日內出疹,先于軀干、頭面部見紅色小丘疹,疹色紅潤,皰漿清亮,根盤紅暈不明顯,皰疹稀疏,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噴嚏等。脈浮數(shù),舌質淡紅,苔薄白。 治以疏風透表,清熱解毒,或佐以利濕。
方藥用銀翹散加減: 銀花15克,連翹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荊芥6克,竹葉6克,鮮茅根20克,紫花地丁15克,板蘭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劑。若濕邪較重,可加滑石、木通等利水滲濕之品;疹邊有紅暈者,加丹皮、赤芍等;皮膚瘙癢甚,加蟬衣、僵蠶等。
2.毒熱型:
癥狀:發(fā)熱較高,或壯熱不退,煩躁不安,口渴欲飲,面紅目赤,水痘過密,疹色紫暗,皰漿晦濁;或伴有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結,小便短黃,脈洪數(shù)或沉實,舌質紅或、絳,舌苔黃燥而少津。 治以清熱解毒,涼營滋陰。
方藥用清營湯合清胃散加減: 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參10克,玄參10克,麥冬12克,黃連6克,銀花15克,連翹12克,當歸12克,丹皮15克。水煎服,1日劑。疹色深紅者可加紫花地丁、紫草、山梔清熱涼營;陰津耗傷甚,口干燥者加花粉、麥冬、蘆根等養(yǎng)陰生津;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大便干燥者,加服硝黃粉或大黃、枳實等瀉火通腑。
單方驗方:
1.銀花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劑,連服2-3天。
2.蘆根60克,野菊花10克,水煎連服2-3天。
3.黃芩5克,木通2.5克,共為細末,或水煎,分-4次口服。若服散劑,其量減半。本方有清熱利濕之功,適用于水痘濕熱較盛者。
4.三豆湯:黑豆、綠豆、赤小豆各60克(生用),甘草90克。將豆淘凈,同甘草用雪水或長流水煮至豆熟為度,去甘草將豆曬干,又入汁再浸,再曬干。逐日取豆任意食用。適用于痘疹將發(fā)之際,服之令多者少、少者可無或有終生不出者。
5.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黃芩1.5克,竹葉10片,燈草1團,水煎服。適用于水痘輕癥。
6.紫草0.3克,陳皮0.15克,為粗末,新汲水煎服。適用于小兒痘瘡紫暗,發(fā)出不暢。
外治法:
1.苦參30克,浮萍15克,芒硝30克,水煎外洗,1日2次。
2.止癢藥方:地膚子30克,僵蠶15克,白鮮皮15克,芥穗15克,茵陳15克,敗醬草15克,白礬9克,白芷9克,共為細末,擦于患處,每日-3次。
3.青黛散:青黛、黃柏、石膏、滑石各等份,研為細末,撒布患處,或用麻油調敷,1日-2次。適用于痘疹破潰,繼感邪穢時。
針灸療法:
1.體針:治以清熱疏風利濕。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豐隆、三陰交。 若痘疹紫暗,加血海以除血分濕熱;若邪陷營血,高熱神昏,加刺水溝、十宣放血,以清營涼血,清心開竅。
2.耳針: 取穴:肺、脾、下屏尖、下腳端、神門、腦,每次選2-3穴,局部消毒,用毫針刺入,每日1次。也可用耳穴貼王不留行籽,每日揉按3次,每次3分鐘。
推拿療法:
手法:清天河水、揉小天心、退六腑、清脾經、開天門、推坎宮。
加減:毒熱重證,加清胃經、清肺經以清肺胃實熱;高熱神昏,加掐人中、掐老龍、拿肩進以清熱開竅。
結語:如果得了水痘大家也不必過于驚慌,因為這類疾病一般不會危及生命,我們有有效的方法能夠治愈它。以上介紹的一些治療方法大家也可以選擇使用,這類一般情況下醫(yī)生只會發(f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