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的自我治療方法,老中醫(yī)教你怎么治
【www.cndadi.net - 老中醫(yī)養(yǎng)生】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就不應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隨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面癱的自我治療方法,老中醫(yī)教你怎么治》,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生活中,我們?nèi)绻稳菀粋€人經(jīng)常面無表情,可能會用面癱這個詞。其實在醫(yī)學中,面癱是一種疾病,它是一種面部神經(jīng)疾病,面癱患者常常面部肌肉不受控制,眼歪口斜,對于患者的外在形象是一個巨大的影響。那么面癱可以怎么自我治療呢?
一: 不同階段面癱的療法
1: 初起風邪客絡,治宜祛風解毒。面癱多發(fā)生在春秋之季,可見口眼歪斜、耳鳴、頭暈、面肌不收,部分歡呼著還可出現(xiàn)典型的劇烈疼痛、皮損紅赤、耳后皰疹。面癱的發(fā)生因為感受風寒邪毒,上犯頭面,致使氣血郁滯、經(jīng)絡阻痹。面癱發(fā)生較快,符合“風善行而數(shù)變”的特性,所以在起病初期,應當祛風解毒,佐以通絡牽正。選荊芥、蔓荊子、防風、海風藤、絲瓜絡、地龍、蜈蚣、白芥子、伸筋草、全蝎、野菊。若伴耳后皰疹疼痛,則可加板細辛、藍根、白芷、連翹。
2: 中期活血通絡、氣血瘀滯。當面癱發(fā)生半月后,病機常轉歸為氣滯血瘀、經(jīng)脈痹阻,病人面肌萎縮無力、面部麻木不仁;甲皺微循環(huán)彎曲度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部分管腔痙攣或狹小。舌紫暗、瘀點,脈細澀。所以治療宜側重活血祛瘀,佐以通絡牽正。選紅花、當歸、蜈蚣、地龍、赤芍、白芥子、川芎、片姜黃、全蝎、桃仁。如果瘀血癥狀明顯,還可酌用丹參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1次/天,1療程為7天,配合治療,以改善微循環(huán)、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
3: 病久虛中挾實,重在養(yǎng)血通絡面癱發(fā)生在2個月以上,屬于正虛邪實,病人除具面癱主證外、還出現(xiàn)動輒乏力、自汗、耳鳴、胃納不佳等氣血不足之證。治療則宜疏通經(jīng)絡、補益氣血,選炙淮山、黃芪、苡仁、赤芍、絲瓜絡、石菖蒲、川芎、葛根、丹參、白芍。若面部肌肉萎縮,皮膚麻木較甚者,可加20克當歸,6克紅花;若眼瞼閉合無力者,可重用30克黃芪,并加升麻、黨參各10克。
二: 民間驗方
1: 用民間驗方治療面癱也很有效。例如,取生蓖麻子仁7粒,將該藥去殼搗爛,敷在面部的牽正穴上。如左臉歪斜可貼在右臉的牽正穴上,如右臉歪斜可貼在左臉的牽正穴上。
三: 按摩療法
1: 用手掌和熱毛巾在頜面部自下而上地推揉患側肌肉,每日推揉3~4次,每次推揉10分鐘??筛纳泼姘c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環(huán),興奮其麻痹的面部表情肌,使其早日康復。
四: 針刺療法
1: 常用的針刺主穴為翳風、下關、頰車、陽白等穴,配穴可選四白、魚腰、地倉、合谷等穴。針刺宜用弱刺激手法,并可采用地倉透頰車、陽白透魚腰等手法,每天交替使用。針刺每日1次,每次留針20分鐘,連續(xù)治療10天為1個療程,一般需作2~3個療程的治療。此療法適合面癱患者在急性期過后采用。
五: 面癱患者在發(fā)病的初期注意保暖,可用棉墊、大口罩或其他棉質物品保護患側面部。同時,面癱患者應注意休息、減少外出、避免風寒、保持室內(nèi)空氣的新鮮和溫暖,要用溫水洗臉、洗澡?;颊哌€應經(jīng)常對著鏡子練習各表情肌的動作,如皺眉、閉眼、鼓腮、撅嘴、露齒等。經(jīng)常做這些動作,可以維持肌肉的緊張力,防止肌肉萎縮。
ys630.COm精選閱讀
子宮下垂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這種疾病的易發(fā)人群較為集中在中老年婦女當中,是由于腹壓過大,支持子宮的韌帶、肌肉組織彈力下降和松弛而致。子宮下垂對于女性的生殖健康有很大的傷害。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療呢?
一: 子宮下垂的鍛煉恢復方法1: 肛提肌鍛煉:患者用力收縮肛門持續(xù)數(shù)秒鐘后放松,每次連續(xù)進行10分鐘左右,每日數(shù)次,最好每天清晨起床前進行1次。
2: 下蹲:雙手扶床邊,雙腿并攏,作下蹲動作5--15次,每天數(shù)次,有助于子宮收縮。
3: 胸膝患者先在床上做下跪姿勢,然后將胸部盡量貼在床的表面,大腿與床平面保持垂直,每次跪15分鐘,每天2次,直至子宮位置糾正至前位。同時亦治療咳嗽、便秘等慢性病。絕經(jīng)期患者給予尼爾雌醇或其它雌激素治療。還需加強營養(yǎng),增強體質。
4: 體育療法也可治療輕度子宮脫垂.如肛提肌鍛煉,用力收縮肛門,每次連續(xù)進行10分鐘左右,每日數(shù)次,第一次鍛煉應在起床前進行。但是癥狀明顯的患者,建議手術治療。
二: 子宮下垂的中醫(yī)治療方法1: 取仰臥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提托穴(關元穴旁開4寸)、子宮穴(中極穴旁開3寸)各2分鐘;再以掌摩法順時針、逆時針摩小腹各50次;最后將手掌搓熱后緊貼恥骨,然后以掌根自恥骨沿正中線向上推,力量均勻、柔和。
2: 取俯臥位,用禪推法推兩側脾俞、胃俞、關元俞、腎俞、命門、腰陽關、大腸俞穴各1分鐘;再用捏脊法自下而上反復操作3遍,并于關元俞、氣海俞(腰部第3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腎俞、胃俞、脾俞、三焦俞穴適當增加捏拿強度。
三: 子宮下垂即古代文獻所的“陰挺”、“陰脫”,是指子宮由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到坐骨棘水平發(fā)下到陰道口,甚至脫出陰道口以外者,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是由于各種原因造成腹壓過大,支持子宮的韌帶、肌肉組織彈力下降和松弛而致。
皮膚癬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病,皮膚癬發(fā)作時,會出現(xiàn)瘙癢、紅腫等癥狀,對于我們的生活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另外,如果皮膚癬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逐漸蔓延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那么治療皮膚癬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一: 皮膚癬的危害
1: 牛皮癬雖是一種不疼不癢的疾病,但容易反復發(fā)作,牛皮癬的癥狀以皮膚暴露部位多見,嚴重影響牛皮癬患者美觀,使患者背上沉重的精神負擔,給社交、學習、就業(yè)、婚姻帶來極大影響.有些牛皮癬患者得病后羞于見人,性格逐漸變得孤僻,并且往往使一些正常人對患者產(chǎn)生厭惡及躲避心理,牛皮癬的危害會使患者感到自卑,從精神上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
2: 牛皮癬患者通過內(nèi)分泌作用,使胸腺退化,免疫淋巴細胞的成熟受到障礙,從而影響到整個機體的免疫防御功能,牛皮癬就易于發(fā)展、擴散,可導致排汗不暢,皮膚細胞代謝紊亂,牛皮癬的危害也有可能誘發(fā)其他疾病。
3: 現(xiàn)代生活方式也會增加感染機會,例如公共浴室、游泳池、桑拿、健身房,穿著制服等。對于病情較輕的可以采用抗真菌藥物內(nèi)服外用;對于病情嚴重的單一靠藥物很難達到治療效果,容易引起病情反復。那些公共的場所最容易傳染了,所以不要和別人共用一些東西。
二: 食療法
1: 翠衣荷葉海蜇湯材料:西瓜皮200克、鮮荷葉30克、鮮海蜇100克、絲瓜200克、鮮扁豆30克、鮮竹葉芯10克。做法:鮮扁豆、鮮荷葉、鮮竹葉芯洗凈,浸泡20分鐘,海蜇、西瓜皮、絲瓜洗凈,切為塊狀。然后把海蜇、西瓜皮、扁豆、荷葉、鮮竹芯放入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1個小時,加入絲瓜,煲沸片刻,調入適量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
2: 粟米白果豬肚湯材料:粟米3條、白果50克、豬肚1個、生姜3片。做法:粟米洗凈,連衣、須切段狀;白果去殼、去衣、洗凈;豬肚沖洗后翻轉,用刀刮去臟雜,再用生粉反復洗凈,并以清水沖凈。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3: 蕹菜玉米湯材料:蕹菜500克、玉米粒350克、生姜2~3片。做法:蕹菜洗凈,切碎;玉米粒亦可選急凍的,解凍后用清水洗凈。先把玉米粒和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水1750毫升(7碗量),武火煲沸改中火煲10分鐘,放入蕹菜滾至熟,調入適量鹽、油便可。
三: 除了飲食方面我們需要意以外,生活中飼養(yǎng)寵物時一定要注意衛(wèi)生清潔,家里有小孩的兒童盡量不要養(yǎng)寵物,也不要和寵物有過于親密的接觸,如發(fā)現(xiàn)皮膚瘙癢癥狀,應該及時就醫(yī)。
我們經(jīng)常在評價演員的演技時,聽到一個詞:面癱。其實面癱在醫(yī)學中是一種疾病,面癱又稱面神經(jīng)炎,患上面癱的患者看上去嘴歪眼斜,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形象。那么治療面癱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一: 病久虛中挾實,重在養(yǎng)血通絡
1: 面癱發(fā)生在2個月以上,屬于正虛邪實,病人除具面癱主證外、還出現(xiàn)動輒乏力、自汗、耳鳴、胃納不佳等氣血不足之證。治療則宜疏通經(jīng)絡、補益氣血,選炙淮山、黃芪、苡仁、赤芍、絲瓜絡、石菖蒲、川芎、葛根、丹參、白芍。若面部肌肉萎縮,皮膚麻木較甚者,可加20克當歸,6克紅花;若眼瞼閉合無力者,可重用30克黃芪,并加升麻、黨參各10克。
二: 民間驗方
1: 用民間驗方治療面癱也很有效。例如,取生蓖麻子仁7粒,將該藥去殼搗爛,敷在面部的牽正穴上。如左臉歪斜可貼在右臉的牽正穴上,如右臉歪斜可貼在左臉的牽正穴上。
三: 針刺療法
1: 常用的針刺主穴為翳風、下關、頰車、陽白等穴,配穴可選四白、魚腰、地倉、合谷等穴。針刺宜用弱刺激手法,并可采用地倉透頰車、陽白透魚腰等手法,每天交替使用。針刺每日1次,每次留
四: 按摩療法
1: 用手掌和熱毛巾在頜面部自下而上地推揉患側肌肉,每日推揉3~4次,每次推揉10分鐘。可改善面癱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環(huán),興奮其麻痹的面部表情肌,使其早日康復。
五: 中期活血通絡、氣血瘀滯。
1: 當面癱發(fā)生半月后,病機常轉歸為氣滯血瘀、經(jīng)脈痹阻,病人面肌萎縮無力、面部麻木不仁;甲皺微循環(huán)彎曲度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部分管腔痙攣或狹小。舌紫暗、瘀點,脈細澀。所以治療宜側重活血祛瘀,佐以通絡牽正。選紅花、當歸、蜈蚣、地龍、赤芍、白芥子、川芎、片姜黃、全蝎、桃仁。如果瘀血癥狀明顯,還可酌用丹參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1次/天,1療程為7天,配合治療,以改善微循環(huán)、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
六: 初起風邪客絡,治宜祛風解毒。
1: 面癱多發(fā)生在春秋之季,可見口眼歪斜、耳鳴、頭暈、面肌不收,部分歡呼著還可出現(xiàn)典型的劇烈疼痛、皮損紅赤、耳后皰疹。面癱的發(fā)生因為感受風寒邪毒,上犯頭面,致使氣血郁滯、經(jīng)絡阻痹。面癱發(fā)生較快,符合“風善行而數(shù)變”的特性,所以在起病初期,應當祛風解毒,佐以通絡牽正。選荊芥、蔓荊子、防風、海風藤、絲瓜絡、地龍、蜈蚣、白芥子、伸筋草、全蝎、野菊。若伴耳后皰疹疼痛,則可加板細辛、藍根、白芷、連翹。
七: 需要注意的是,面癱患在發(fā)病的初期應注意保暖,可用棉墊、大口罩或其他棉質物品保護患側面部。同時,面癱患者應注意休息、減少外出、避免風寒、保持室內(nèi)空氣的新鮮和溫暖,要用溫水洗臉、洗澡。患者還應經(jīng)常對著鏡子練習各表情肌的動作,如皺眉、閉眼、鼓腮、撅嘴、露齒等。經(jīng)常做這些動作,可以維持肌肉的緊張力,防止肌肉萎縮。
子宮是女性身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同時子宮也是很容易出現(xiàn)疾病的器官之一,如子宮肥大。子宮肥大是一種慢性炎癥,除了可以通過藥物等方法進行治療之外,還可以通過飲食的方法進行輔助治療。
一: 烏骨雞湯
1: 組成: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9克。用法:將雞洗凈,去臟雜,把藥放入雞腹內(nèi)用線縫合,放砂鍋內(nèi)煮熟,去藥渣,加入調味品后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jīng)前每天l劑,連服3—5次。作用:健脾養(yǎng)心,益氣養(yǎng)血;適用于氣血不足而致月經(jīng)過少,經(jīng)色稀淡,頭暈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黃,少腹空墜,舌質淡紅,脈細。
二: 生化蜜膏
1: 組成:當歸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作用:活血化瘀,溫經(jīng)調經(jīng);適用于瘀血停滯所致月經(jīng)過少,色紫黑,有血塊,小腹脹痛拒按,舌正?;蜃削觯蛴叙鳇c,脈細弦澀。
三: 歸地燒羊肉
1: 組成: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用法:羊肉洗凈,切塊,放砂鍋中,并入洗凈之藥及醬油、鹽、糖、黃酒,清水各適量,紅燒至肉爛,可常服。作用:溫中補虛,益氣攝血;適用于氣虛所致月經(jīng)量多,色淡質虛,面色無華,神疲氣短,懶言,舌質淡,脈弱無力。
四: 紅豆山藥盒
1: 材料:面包屑400克,山藥350克,豆沙70克,雞蛋1個,面粉、生粉各適量。調料:食用油適量。做法:1、將雞蛋取蛋黃,加面粉制成蛋糊,山藥切薄片,焯水,取出瀝干撒生粉,將豆沙放在山藥片上。2、再蓋上余下的山藥片,黏合好,再裹上面粉,制成山藥盒子,滾上蛋糊,面包屑,放在盤中,即成紅豆山藥盒生坯。3、鍋入油燒熱,將山藥盒生坯炸至焦脆,撈出瀝油,放盤中擺好即可。功效:雞蛋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山藥可防止黏膜損傷,子宮肥大患者適當食用本品可輔助病情的治療。
五: 薺菜百葉卷
1: 材料:薄百葉1張,薺菜500克。調料:鹽、雞精、香油各適量。做法:1、將薺菜洗凈,鍋洗凈注入清水燒開,放入洗凈的薺菜氽燙,撈出后沖涼水,再擠干水分切成粒備用。2、將切好的薺菜加鹽、雞精拌勻,淋入香油備用,取薄百葉1張,鋪平,加入拌勻的薺菜,卷成圓形長條。3、將卷好的圓形長條放入盤中,上籠蒸10分鐘后,再放入冰箱中置2小時,取出切成塊裝盤即可。功效:吃薺菜可有效地抗感染和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并且還能促進傷口愈合,本品可輔助治療由炎癥引起的子宮肥大癥。
六: 韭菜煎雞蛋
1: 材料:雞蛋4個,韭菜150克。調料:鹽、味精各3克,食用油適量。做法:1、將韭菜擇去黃葉、爛葉后洗凈,切成碎末備用。2、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散,加入韭菜末、鹽、味精攪勻備用。3、把鍋置火上,注入適量食用油燒熱,將備好的雞蛋液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色即可。功效:韭菜微量元素含量豐富,雞蛋含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本品可為子宮肥大患者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提高免疫力。
七: 什錦水果杏仁豆腐
1: 材料:杏仁粉24克,洋菜粉5克,柳橙40克,西瓜60克,蘋果40克。調料:脫脂鮮奶適量,水適量。做法:1、鍋中注水燒開,加入杏仁粉攪拌煮至均勻,待再沸騰時加入洋菜粉,邊煮邊攪拌,待成黏稠狀即可熄火,倒入方形模型,涼至凝固。2、將凝固的杏仁豆腐倒出,切小塊,柳橙、西瓜、蘋果分別洗凈去皮切小丁。3、將切好的丁都放入碗中加入牛奶拌勻即可。功效:西瓜堪稱瓜中之王,蘋果能調節(jié)人體功能,子宮肥大患者多食本品,可輔助緩解病情。
八: 子宮肥大可以說是一種性炎癥,其危害性極大,一旦患上此病會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子宮肥大的治療關鍵在早,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就能早治愈。
生活中如果我們形容一個人經(jīng)常面無表情,會用“面癱”這個詞。其實,在醫(yī)學領域面癱是一種疾病,是一種面部表情不受自我控制的神經(jīng)疾病。面癱會使人眼歪口斜,對人們的外在有很大的影響。那么面癱可以怎么治療呢?
一: 自我按摩治面癱
1: 雙手拂面:四指并攏,兩手掌自下頦沿鼻兩側向上推至額部,再從額分推至太陽穴,沿面頰推至下頦。用力要輕柔,共推8次。
2: 捏患側額部:用手的拇指、食指捏患側的額部,從眉頭至眉梢捏8次。
3: 推擦太陽穴:太陽穴位于眉梢與外眼角聯(lián)線中點向后一橫指處。用手掌的掌根,自患側太陽穴向耳尖上方推擦,共推擦32次。
4: 揉按四白穴:位于瞳孔直下一橫指半處。用食指順時針與逆時針揉按四白穴,各揉按16次。
5: 推擦地倉穴:地倉穴位于嘴角旁一橫指處。用手掌的掌根自患側的地倉穴,向耳根部推擦32次。
6: 揉按醫(yī)風穴:醫(yī)風穴位于耳垂后凹陷中。用手的食指順時針與逆時針揉按醫(yī)風穴,各揉按16次。
二: 以上步驟早晚各重復一,并應注意面部保暖。通過上述按摩,能疏通經(jīng)氣,調和面部氣血,促進疾病的恢復。
附件炎和盆腔積液都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其中附件炎是引起盆腔積液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治療附件炎引起的盆腔積液,首先就要及時附件炎,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治療盆腔積液。
一: 中醫(yī)辯證治療
1: 濕熱下注型治以清熱利濕。方用止帶方加減:取豬苓、車前子(包)、赤芍各12克,黃柏、牛膝、丹皮、蒼術各10克,澤瀉、茵陳各6克。加減:若腹痛明顯,加用元胡、川楝子各10克,以行氣止痛;若納差便溏可改蒼術為炒白術10克,加生苡仁20克,云苓18克,以健脾祛濕。
2: 瘀熱互結型治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方用當歸元胡湯加減:用敗醬草20克,當歸、元胡、酒大黃、赤芍、桃仁各15克,香附12克。水煎服。加減:若小腹刺痛明顯,加用乳香、沒藥各10克以化瘀止血;小腹脹痛明顯者,加用川楝子、枳殼各10克以行氣止痛;若經(jīng)量少,色暗有塊,加用益母草20克活血化瘀。若白帶量多、色黃,加用茵陳15克,澤瀉12克以清利濕熱。
3: 寒濕凝滯型治以溫陽散寒,活血祛濕。方用少腹逐瘀湯加減:取云苓15克,當歸、赤芍各12克,沒藥、艾葉、蒼白術、澤蘭、紅藤各10克,小茴香、川芎、桂枝各9克,干姜6克。水煎服。加減:若帶下量多,色白質稀,加用肉豆蔻、白果各10克以溫腎止帶。若腰酸痛明顯,加川斷20克,杜仲10克,以益腎強腰。以上方藥口服后,剩余藥渣可放入布袋敷于下腹部,每次熱敷20--30分鐘。
二: 肛門點滴法
1: 用赤芍、紅藤、敗醬草、公英、丹參各20克,夏枯草15克。上方濃煎100毫升,肛門點滴,每日1--2 次,15次為1療程。本方適用于濕熱下注或瘀熱互結型患者。若有包塊形成,可加三棱20克,莪術15克以化瘀消聚;有氣虛之象時,加黃芪30克以益氣健脾;若小腹冷痛,可去敗醬草、公英,加用細辛10克,桂枝10克溫經(jīng)散寒。
三: 食療膳方
1: 取大米100克,茯苓15克 車前子10克,紅糖適量。將前2味放入紗布包內(nèi)與大米同時煎煮,粥熟后去藥包,放入適量紅糖服用。本方具有健脾益氣,祛濕之功。
2: 用生山楂15克,柴胡、當歸各10克,白糖適量。將前3味同時放入鍋內(nèi)煎煮,去渣取汁,服用時調入適量白糖,每日2次。本方具有理氣活血的作用。
四: 慢性炎癥可以適當?shù)赜?p>藥治療。急性炎癥可以借助西藥,比如用抗生素消炎治療。慢性附件炎治療,比較好的中藥我們首選婦樂沖劑,西藥可以用一些口服的抗生素。也可以考慮用一些理療。理療也有多種,比如激光、微波、離子透入等進行治療。有人在晚上睡覺中常發(fā)出咯咯咯咯的咬牙聲,早晨起來問他卻不知道,這是磨牙的癥狀。磨牙是困擾很多人的一種病癥,隨時間一點一點加重,會形成一種長期的惡性循環(huán)疾病。那么磨牙可以怎么治療呢?
一: 治療磨牙癥的4大方法
1: 減輕大腦興奮治療睡前休息放松、做適當?shù)捏w操、避免興奮性食品和吸煙、改善睡眠環(huán)境等有利于減輕大腦的興奮狀態(tài)。調動患者的自我意識自我控制的心理作用來減輕磨牙的發(fā)生。作用很小。
2: 肌肉松弛療法頜骨肌肉過分緊張是引起磨牙癥的原因之一,治療中解除肌肉過度緊張是控制磨牙癥的必要手段。常用的方法有:肌肉松弛儀的應用:體療,進行咀嚼肌的生理功能訓練;按摩;視聽暗示等方法。作用很小。
3: 睡眠中喚醒刺激的治療通過生物反饋、使患者在磨牙發(fā)生時被聲音等電信號驚醒從而暫時停止磨牙。有學者對嘴唇進行暫時性的傳入電刺激、結果對控制磨牙癥有效。但這種方法干擾了患者和同居人的睡眠、效果不長期。
4: 調整牙合治療通過調磨少量牙體組織,去除咬合干擾及牙合早接觸,建立咬合平衡關系,以達到牙頜、咀嚼肌、顳下頜關節(jié)三者間的生理平衡,消除磨牙癥。對于有牙合畸形的病人先進行正畸或進行修復。然后服用蘑芽亭膠囊進行調理神經(jīng)祛除磨牙癥。
二: 中醫(yī)治療磨牙的偏方
1: 每晚睡前吃一塊生桔皮或者用陳皮泡水,連吃2--3天,可治小兒及成人睡覺磨牙,對早期磨牙剛剛發(fā)生時尤其有效。
2: 生地黃1兩,澤瀉3錢,灸甘草3錢,烏梅3錢,山茱萸4錢,遠志3錢,牡丹皮3錢,山藥4錢,五味子3錢,香附5錢,靈磁石1兩,(先煎) 燈芯草2錢,(引藥)(煎服),有利于磨牙的治療。
3: 鮮枸杞菜(連梗先煲)半市斤、黃花菜20條(去蒂)、蜜棗2~3個、豬胰腺1條,煲湯,有利于緩解磨牙的癥狀。
三: 磨牙基本上都是由某種病引起的,有些孩子因磨牙時間較長,雖經(jīng)相應的治療,但因大腦皮層已形成牢固的條件反射,因此夜間的磨牙動作不會立即消失,容易形成一種習慣性磨牙。
盆腔炎是一種常見的女性婦科疾病。引起盆腔炎的原因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因為衛(wèi)生問題(個人衛(wèi)生、不潔性交等)引起的。盆腔炎可以通過一些藥物進行治療,同時也可以通過以下一些偏方來進行治療。
一: 食療偏方
1: 苦菜萊菔湯治療盆腔炎組成:凄菜100克,金銀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蘿卜200克(切片)。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藥后吃蘿卜喝湯。每日1劑。功效:清熱解毒
2: 主治:盆腔炎,屬濕熱瘀毒型,發(fā)熱,下腹脹痛,小腹兩側疼痛拒按,帶下色黃量多,舌質紅、苔黃,脈滑數(shù)。附注:金銀花對多種細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以及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傭。
3: 銀花冬瓜仁蜜湯治療盆腔炎組成:冬瓜籽仁20克,金銀花20克,黃連2克,蜂蜜50克。傭法:先煎金銀花,去渣取汁,傭藥汁煎冬瓜籽仁15分鐘后人黃連、蜂蜜即可。每日l劑,連服1周。功效:清熱解毒。主治:盆腔炎,屬濕熱瘀毒型,下腹及小腹兩側疼痛,拒按,微發(fā)熱,自汗,帶下色黃量多,舌紅苔黃。
二: 外用方法
1: 1.取大蒜泥外敷下腹部,每日1~2次如皮膚起泡則暫停。
2: 2.鮮活蒲公英250克,搗爛如泥,外敷下腹部,每日1~2次。
3: 3.耳穴按摩:選內(nèi)生殖器、盆腔、腎上腺、內(nèi)分泌、交感等穴,施按、捻、摩手法弱刺激10分鐘,每日3~5次。
4: 4.在床單或油布上均勻地鋪8~10厘米厚的熱砂,取俯臥位,然后將床單或油布裹好腹部保溫,每次20~30分鐘,每日1次,10~15日為一療程。
三: 盆腔炎是一種較為常見婦科疾病,大多是因為衛(wèi)生問題(個人衛(wèi)生、不潔性交等)引起的。急性盆腔炎表現(xiàn)為:下腹疼痛,發(fā)熱,如病情嚴重,可有高熱、寒顫、頭痛、食欲不振等。慢性盆腔炎表現(xiàn)為:低熱,易疲乏,病程較長時,有神經(jīng)衰弱癥狀,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適、失眠等,還有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等癥狀。
肛瘺是比較常見的病癥,常表現(xiàn)為便血、瘙癢、便痛等癥狀。痔瘡肛瘺通常會采用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不過中醫(yī)中有幾個治療方法可以免去手術刀傷之苦,只不過治療時間會稍長一些。
一: 托法治肛瘺
1: 是用補益氣血的藥物,扶助正氣,托毒外泄,以免毒邪內(nèi)陷。此法適用于肛周膿腫中期,正氣虛弱,毒邪偏盛,不能托毒外透,肛周癰疽外形平塌,根腳散漫,難潰難腐的虛證。如毒氣盛而正氣未衰者,可用透膿的藥物,促其早日泄出膿毒,腫消痛減,以免膿毒旁竄,造成后患。
二: 補法治肛瘺
1: 主要是用補益的藥物,恢復正氣,助養(yǎng)患處新生,使瘡口、瘺口早日愈合。此法適用于老年體虛,氣血虛弱,潰瘍后期,或肛腸疾病術后,熱毒已去,病灶巳除,而精神衰疲,元氣虛弱,膿水清稀,瘡口難斂者,以及便血和脫垂等病人。凡氣血虛弱者,宜補養(yǎng)氣血,凡脾胃虛弱者,宜理脾和胃,凡肝腎不足者,宜補養(yǎng)肝腎等。但在毒邪未盡的時候,切勿早用補法,以免病邪內(nèi)蘊,久而為患。
三: 肛瘺治療秘方
1: 食療法:綠豆薏仁粥:綠豆20克,薏苡仁20克,粳米50克。綠豆、薏苡仁分別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5分鐘,改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汕鍩崂麧瘢髦胃丿泴賹嵶C、大便干結等病癥。
2: 小偏方:菊花6克、白糖6克、綠茶葉3克,放入茶杯開水沖沏,略悶片刻,淡香清雅,可清熱解毒,利血脈,除濕痹,減輕肛瘺腫痛。
3: 同時,肛瘺的發(fā)生與濕熱有密切關系,所以油膩生濕熱的食物應有所節(jié)制,同時要戒除煙酒及嗜茶的習慣。應多食清淡并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冬瓜、絲瓜、綠豆、蘿卜等。
4: 經(jīng)久不愈的肛瘺多屬虛型,飲食上應食含有豐富蛋白質類等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大棗、芝麻。另外,虛證防治食物還有木耳、山藥、香菜、韭菜、茄子、芡實、菱、藕、茴香、荔枝、雞、羊肉、無花果等。
四: 消法治肛瘺
1: 主要是用消散的藥物,使初起的肛周癰疽和炎性外痔等得到消散,免受潰膿和切開之苦。此法適用于沒有成膿的肛周癰疽、炎性外痔、血栓外痔和肛裂等病。但具體用法是極其靈活的,因為各種疾病的病因不同,病的性質也各不相同,所以,治療方法也必須因病而異。如有表邪者宜解表,里實者宜通里,熱毒蘊結者應清熱解毒,寒邪凝結者應溫通,氣滯者要行氣,血瘀者要活血化瘀等。同時,還需根據(jù)病人體質的強弱,癰疽所屬的不同經(jīng)絡,靈活施治。
五: 除了這些,肛瘺還有一簡單小方法,像坐浴法等,但肛瘺不具備自愈的特點,而且只有手術才能徹底治療,其他只是輔助治療的方法,所以肛瘺要盡早手術治療。
耳鳴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癥,耳鳴發(fā)作時耳朵或頭腔中會出現(xiàn)嗡嗡的噪音,使人們心煩意亂,對人們的生活產(chǎn)生影響。耳鳴如果比較嚴重,需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治療,如果癥狀比較輕微,可以采取自我治療方法。
一: 按摩治療方法
1: 比較常用的治療耳鳴的方法。用已搓熱的兩手掌心,捂住兩耳,手掌與耳朵完全封閉,然后兩掌突然松開,這樣重復捂耳30次。
2: 治療耳鳴常見的穴道按摩:按摩合谷穴(伸臂,俯掌,大拇指、食指兩個手指并攏,在肌肉最高處取穴)80次。以上動作,每天早晚分別做一次,此外,在耳鳴發(fā)作時,及時按摩。長期堅持,可見成效,患者不妨一試。用圓頭筷子的粗頭一端(經(jīng)開水浸熱),插入雙耳道做插入、拔出動作50次,再做圓周按摩50次。做時同時做叩齒動作50次。每天早晚做兩次。完畢,雙手心揉搓雙耳、耳根,至發(fā)熱止。此法對神經(jīng)性、缺血性耳鳴,有明顯療效。
3: 先用食指、大拇指輕柔地按摩聽會穴(在耳屏的前下方,與小豁口平齊,張嘴時,凹窩處)5分鐘左右,約350~400次。2.擊天鼓50次。即兩掌搓熱,用兩掌心掩耳,十指按在后頭部。再將食指疊在中指上,敲擊枕骨下方,使耳內(nèi)可聞及,類似擊鼓的聲音。
4: 雙手拉耳法,也是比較常見的治療耳鳴的方法。雙手握空拳,用拇指、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拇指在后,食指彎曲在前,共拉幾十次。然后兩手的食指、中指叉開,中指在前,食指在后搓耳根,一上一下為1次,共搓幾十次。
二: 自我治療
1: 分散注意力:增加健康的業(yè)余愛好與活動,從事能引起自已興趣的事情,保持繁忙而有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多與朋有交談,多在戶外活動,避免長時間獨自在室內(nèi),都有助于分散注意力,從而擺脫煩悶的心理狀態(tài),但要避免過度刺激、繁忙與承擔重任。
2: 當然,各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經(jīng)歷不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也會各不相同,沒有擺脫耳鳴煩惱的朋友大多還沒有找到適宜的方式重新調整生活,不要灰心,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摸索適合自已的緩解耳鳴的方法。
3: 利用環(huán)境聲來減輕耳鳴:雖然耳鳴者對外界環(huán)境聲音的反應各不相同,但大多數(shù)耳鳴者能夠找到一種或幾種抑制其耳鳴的外界聲音,在它們當中音樂是最理想的,嘗試著培養(yǎng)自已對音樂的興趣,不僅能夠掩蔽耳鳴,還能使注意力轉移,心情愉快,心理放松。
三: 在日常飲食中應多吃富維生素D、鐵、鋅等元素的食物能有效預防耳鳴,這類食物主要有瘦肉、豆類、木耳、紫菜、蘑菇,各種綠葉蔬菜、蘿卜、西紅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