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骨頭泡酒治骨刺,民間治療骨病小偏方
骨病養(yǎng)生小知識。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狗骨頭泡酒治骨刺,民間治療骨病小偏方”,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大家都應該知道狗是熱性動物,其骨堅韌,俗話說炸不爛的狗頭,以骨治骨,用狗骨治料類風濕病,實際上就是用狗骨的殘存能量來補足人體虧虛的能量,這也是能量轉移。
1.腿抽筋:桑椹子100克,煎水服,一日二次,5天即效。
2.四肢麻木:老絲瓜筋50克,煎水服,一日二次,連服7天,有特效。
3.骨刺(骨質增生):狗骨頭300克,砸碎炒黃,白酒1500毫升,浸泡3天后,用狗骨酒擦患處,每次服狗骨酒30毫升,一日三次,連服用半月。
4.頸椎痛:羊骨頭(生的、煮過的均可)300克,砸碎炒黃,白酒1500毫升,浸泡3天后,用羊骨酒擦頸部,一日三次,連用半月。
5.坐骨神經痛:食用鹽500克(可反復使用),炒熱后加艾葉30克,用布包好敷患處至鹽涼,一日一次,連用10天。
6.落枕(睡覺時由于枕頭或姿勢不適,而引起的頸痛):韭菜汁加熱擦頸部,日擦7次,3天可好。
7.關節(jié)炎、肩周炎(包括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食用鹽500克,放鍋內炒熱,再加蔥須、生姜各3錢,一起用布包好,趁熱敷患處至鹽涼。一日一次,連用7天,有追風祛濕功效。
8.勞傷腰痛:艾葉30克,炒黃的蟹殼30克,浸白酒500毫升,3日后用藥酒涂腰部,一日三次,連用10天,多可治多年腰痛。
9.坐骨神經痛神效方:川烏10克、麻黃10克、羌活25克、黃芪25克、桂枝20克、甘草15克,水煎服,日一劑,分服三次。
10.滑膜炎方:梔子250克,研末,用白酒和成泥狀,敷在膝蓋處,然后纏紗布,怕滲漏可以纏一層保鮮膜。每晚睡覺時敷好,白天取下,連敷7天。
11.腰椎間盤突出方:蔓荊子、劉寄奴、紅花、防風、木香、透骨草、甘草、獨活、白芷、沒藥、牛蒡子、川斷、姜活、生鹽各60克,研末,加上生鹽摻勻放在碗里蒸熱,趁熱用布包住燙患處,至涼時貼在患處,每天早晚一次,一劑分4貼。藥干了時取下保存,反復蒸用,4天一劑藥,用三劑多能痊愈。
12.腳跟骨刺:鮮姜50克,陳醋適量。鮮姜剁成細末,用適量陳醋調成稠糊狀,在晚上上床睡覺前平灘在患腳腳跟部,用紗布包好,外面再包一層塑料布,以防液汁滲透出來,次日晨起床后除掉。
yS630.Com相關推薦
治療骨刺的偏方
1、治療骨刺的偏方
方法一:買一包平時縫衣服的鐵針(一定要用鐵針),一瓶九度的白醋,將一整包針放到一瓶白醋內,將醋封好,直到縫衣針完全溶于白醋中,用白醋搓洗患有骨刺的地方,等到骨刺完全消失即可停用。方法二:取二兩狗骨頭,將其砸碎炒黃,用一斤白酒浸泡,浸泡三日后用生姜蘸取浸泡狗骨頭的酒擦抹患有骨刺的地方,一天擦抹三次,順便喝一盅此酒效果會更好,堅持半個月就可痊愈。
方法四:取紅花一兩(紅花在藥店有賣的),將其浸泡在一斤的白醋中,放置一周后,用棉球來擦洗患處,使病情嚴重程度,如果很嚴重可以多擦洗一段時間,方可痊愈。方法五:取數(shù)條活蚯蚓,加適量的白糖,將蚯蚓化為粘液,然后用粘液涂抹患處,涂抹完后外面包上一層干凈的白紙,再用白布在外面。
2、骨刺的原因
與職業(yè)有關。長期反復使用某些關節(jié),可引起這些關節(jié)患病率的增加。如鑄造工的肘、肩關節(jié),礦工的脊柱和膝關節(jié),裝卸工的膝踝關節(jié),駕駛員的肩關節(jié),修理工和紡織工的腕關節(jié),芭蕾舞演員的跖趾關節(jié),長期從事刺繡、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頸椎關節(jié)。體重增加使本來已遭磨損的退化的關節(jié)再加上重荷,如長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勢不良、枕頭不合適者頸椎退行性病變的發(fā)病率特別高。骨內靜脈淤滯及骨內高壓、高齡、種族遺傳等因素都會導致。
3、骨刺的癥狀
頸項部有強硬的感覺、活動受限、頸部活動有彈響聲,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觸電樣感覺,可因頸部活動到某個角度而加重。不同的病變累及不同部位,出現(xiàn)不同的癥狀,嚴重者可壓迫頸髓導致癱瘓。頸椎某些類型還會引起頸性眩暈、頸椎病性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胃炎、心絞痛、吞咽困難等。以腰三、腰四最為常見。臨床上常出現(xiàn)腰椎及腰部軟組織酸痛、脹痛、僵硬與疲乏感,甚至彎腰受限。起病緩慢者膝關節(jié)疼痛不嚴重,可持續(xù)性隱痛,氣溫降低時疼痛加重,與氣候變化有關,晨起后開始活動,長時間行走,劇烈運動或久坐起立開始走時膝關節(jié)疼痛僵硬,稍活動后好轉,上、下樓困難,下樓時膝關節(jié)發(fā)軟,易摔倒。
骨刺的護理方法
1、把握運動的強度,在骨刺急性期,疼痛加重,要盡量減少受累關節(jié)的活動量,患者可適當臥床休息,通過休息來減少受累關節(jié)的機械性刺激,這不僅有效防止骨刺的癥狀進一步加重。這就屬于骨刺的護理方法。
2、注意防寒,骨刺的病情在恢復期間,骨刺的保健還要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環(huán)境因素刺激,因這些不良的環(huán)境因素對關節(jié)、肌肉、神經等組織可誘發(fā)骨刺的炎癥的產生。如長期固定某一姿勢工作的骨刺患者,應注意在工間休息時變換一下姿勢。這些骨刺的護理比較常見。
3、患者需避免長期劇烈運動,長期劇烈的運動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受力不均、負荷過重,是誘發(fā)骨刺的原因之一,也容易加重骨刺的病情。因此,這也屬于骨刺的護理措施。
骨刺的治療方法
1、骨刺的治療方法之復健治療:治療骨刺也可以采熱敷、超音波、電刺激、頭部牽引術等方法。熱敷是為了增加局部病態(tài)組織血液循環(huán),改善肌肉的缺血現(xiàn)象;電刺激與超音波則是為了促進較深部肌肉構造血液循環(huán);頭部牽引則有拉開神經孔、增加局部血液循環(huán)與減少關節(jié)負擔的作用。
2、骨刺的家庭療法:選擇橡皮底的鞋子對足部較好(勝過皮制的)。穿得舒適比穿得好看重要。
3、手術治療:當藥物治療或是復健治療3個月以上,仍無法改善癥狀時,就必須進一步施以手術治療。初期可以進行后減壓手術,將壓迫神經的骨刺移除,這些手術包括椎板切除術、椎間盤切除術及椎體切除術;中期可接受脊椎內固定手術,以內固定氣固定脊椎骨。
民間偏方治癲癇
1、民間偏方治癲癇有田鼠仔療法
這種辦法在中國廣大農村,曾被普遍用來醫(yī)治癲癇病。原料可從地瓜園或麥園獲得。沒睜開眼睛的小田鼠,通常一窩有6~12只,能夠浸米酒1斤,1個月后少量飲用。目前,廣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有田鼠酒銷售,每瓶酒里清晰可見數(shù)只小田鼠。另一種辦法是將田鼠燙死、烘干研末,每服1錢。
2、民間偏方治癲癇有姜湯圓療法
目前治療癲癇病的偏方有哪些呢?材料用生姜2500g打汁,以2500g糯米浸于姜汁中,直至姜汁完全被糯米吸收,再把糯米磨成粉,做成湯圓,加少量紅糖,每次約用糯米粉1兩,每月1次不間斷,至服完。
3、民間偏方治癲癇有沖茶飲療法
生石決明12克,天麻6克,蜈蚣2條,廣郁金10克,南紅花5克,菖蒲6克,僵蠶6克,膽草5克,神曲10克,桑枝10克,全蝎3克,朱砂(分沖)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4、民間偏方治癲癇有白礬蟬衣散
配方:雄黃20克,白礬12克,蟬衣30克,蜈蚣20條。制用法:將上藥共研細末,成人每次2克,日服2次,開水送服。兒童每次1克,或酌情加減。服藥后如有大便稀,或吐痰涎,為正常情況,不需停藥。功效:清熱化痰,祛風利竅,清心鎮(zhèn)驚,安神止癇。用治癇病。
癲癇病的護理
1、癲癇病的護理要患者的配合
尤其是發(fā)生癲癇之后,患者不僅要注意自己的治療,飲食護理也是很重要的。一旦發(fā)現(xiàn)用藥無效或見效慢便擅自加量或換藥,甚至聽信社會上所謂的偏方,結果不但病沒有好,還可能導致中毒。
2、癲癇病的護理要持續(xù)治療
尤其是面對癲癇的發(fā)生,采取堅持的治療就是最佳的選擇。有些病人在接受治療并服藥幾個月后,癥狀控制的很好,沒有出現(xiàn)癲癇病發(fā)作癥狀,便認為自己已經康復了,于是在沒有征求醫(yī)生意見的情況下停藥,結果導致復發(fā)。
3、癲癇病的護理要注意飲食
因此,在生活中及時的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也是患者要注意的。因為有些食物可能會引起癲癇病發(fā)作,所以在日常飲食中對癲癇病人過多限制,不許他們吃這吃那,甚至肉、雞蛋、魚蝦等一律不許吃。這樣其實是沒有必要的,有些食物固然可能誘發(fā)癲癇病,但也不必過分限制。
癲癇病是如何引起的
1、癲癇病的病因有氣溫驟然變化造成發(fā)燒、感冒
氣候的極端變化很容易造成發(fā)熱、感冒等病癥,這些病癥會引起癲癇患者自身機體的不適應從而誘發(fā)癲癇發(fā)作。
2、癲癇病的病因有情緒波動過度
過度興奮、生氣、驚嚇等突發(fā)的事件,容易引起患兒情緒劇烈波動,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會使患兒大腦神經元過度興奮或抑制,引起癲癇發(fā)作。
3、癲癇病的病因有強音、強光刺激
當一個人受到強音刺激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煩躁不安、心慌、害怕、心動加速、坐臥不寧等各種現(xiàn)象,精神高度緊張,神經過度興奮,能直接誘發(fā)發(fā)作。而當一個人面對突然的閃光、眩目刺眼的光波都會造成大腦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發(fā)作。
4、癲癇病的病因有用藥不慎
如果得了其他疾病,為了醫(yī)治疾病進行服藥,但是一旦用藥不慎,容易形成較強的藥物刺激,特別是當所用藥物對神經系統(tǒng)有較強刺激的時候,極容易引起突然發(fā)作。因此,如果正在治療其他疾病,應向醫(yī)生說明。
偏方大全治療骨刺
1、將陳醋500克入砂鍋煮開,浸入毛巾,溫熱敷病痛處,或者清洗浸泡患處,每次40—60分鐘,每日午、晚各1次。熱敷后,再做做腰背部運動、或按摩。同時用手壓擦骨刺。
療效:用于腰背部骨刺,一般2—3個月能見效,約半年可愈。
2、用料:生川烏、生草烏各50克。
治療方法:將上味共研為極細的粉末,裝入紗布袋內縫合后扎敷于疼痛患處,隔日換1次。
療效:療效極佳,一般數(shù)月即愈。
3、黑木耳,浸入老陳醋中,每次吃6克,每日3次,20天為1療程。(或:川芎,焙研極細粉,熱敷。用后再炒敷,每日3次。)
4、白花蛇干50克,剪碎,丹參100克,同浸白酒2500毫升,密封15天,每晚睡前服10—20毫升。(適于關節(jié)痹痛)。
5、桑椹750克(鮮品1000克),洗凈、泡發(fā)透,加水煮,每1小時取煎液1次,加水再煮,共3次。再合并,大火燒開,小火熬至較稠粘,加蜂蜜300克,煉至滴水成珠為度,每次開水沖服1—2匙,每日1—2次。(適于老人氣血不足、腰膝酸痛等)。
6、牛骨、干桑木各30克,木瓜20克,五味子12克,共研細末,以老陳醋調,加點凡士林,敷患處,每日1次,15天為1療程。
7、紅辣椒12克,洗凈瀝干,浸白酒50毫升,密封15天,每服15毫升,每日2次,亦可外搽。(適于關節(jié)疼痛)。
8、海帶絲、荸薺,去皮切片,各100克,和瘦豬肉片200克,加水煮熟,調味加麻油,分2次熱食。(還適于慢性腰腿痛)。
9、夏枯草50克,浸入100克食醋中2—4小時,再煮沸15分鐘,先熏后洗患處,每次20分鐘,每日1—3次,每劑可用2天。
10、生甘草、木瓜、黃芪、當歸、白扁豆、黨參各30克,抗芍50克,威靈仙、石菖蒲、蒼白術、川芎各15克,桂枝、川椒、麻黃絨、五味子各10克,蜜制成丸,每次1丸(10克),黃酒或開水送下,每日2次。
11、烏雞1只,治凈切塊,入大瓷碗,加姜片,鹽、黃酒和水400毫升,蓋好,蒸至酥爛,下味精、麻油,分2次熱服。(還適于骨中疼痛,不能踏地)
12、治療骨質增生特效偏方牛膝50克,紅花20克,乳香20克,川芎20克共研細粉,用陳醋調成糊狀,分5到6次敷于痛處,每次12小時,如果藥還沒有干,可延長時間。后如患處癢或者起泡,停止用藥,可用去炎松軟膏擦患處,一般5--6次可愈。
骨質增生的預防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避免長期劇烈運動。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fā)骨質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對于持重關節(jié)(如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過度的運動使關節(jié)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髂上受力不均,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2、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并不是不活動,恰恰相反,適當?shù)捏w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為關節(jié)軟骨的營養(yǎng)來自于關節(jié)液,而關節(jié)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軟骨的新陳代謝。適當?shù)倪\動,特別是關節(jié)的運動,可增加關節(jié)腔內的壓力,有利于關節(jié)液向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jié)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質增生,尤其是關節(jié)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3、及時治療關節(jié)的損傷。關節(jié)損傷包括軟組織損傷和骨損傷。關節(jié)的骨質增生經常與關節(jié)內骨折有直接關系。由于骨折復位不完全,造成關節(jié)軟骨面不平整,從而產生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對于關節(jié)內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夠及時治療,作到解剖復位,完全可以避免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和關節(jié)骨質增生的發(fā)生。
4、減輕體重。體重過重是誘發(fā)脊柱和關節(jié)骨質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jié)軟骨的磨損,使關節(jié)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造成骨質增生。因此對于體重超標的人,適當?shù)臏p輕體重可以預防脊柱和關節(jié)的骨質增生。
老年人要怎樣預防及治療骨刺
骨刺,即骨質增生,多見于人體負重部位、活動較多的骨骼關節(jié),主要見于腰頸椎、髖關節(jié)、足跟等處。由于骨骼在青年時期就開始不斷退化、骨質疏松,再由于運動、負重造成不斷牽拉、摩擦造成局部骨格皮下血腫,修復后形成骨刺,老年人普遍骨刺,部分中年人也可患病。得了骨刺并非一定要治療,只有有了疼痛、麻木等癥狀才需要治療,一般有癥狀主要是由于骨刺周圍發(fā)生了無菌性炎癥或增生的骨刺壓迫了周圍的神經導致。
目前沒有可靠證據(jù)證明任何一種內科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或減小骨刺,治療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壓迫和緩解癥狀。對于嚴重壓迫導致麻痹、癱瘓的患者主要采取手術治療,清除骨刺。對于無菌性炎癥,主要采取消炎、熱敷、針灸、鎮(zhèn)痛等多種內服、外敷方法,也可采用激素封閉、中醫(yī)藥進行治療。大多數(shù)患者都可以通過上述治療方法得到緩解癥狀以致愈合的效果。
除了前往醫(yī)院治療,得了骨刺還應該積極采取各種措施,預防骨刺進一步發(fā)展。骨刺患者應該經?;顒痈鱾€關節(jié)。對于頸椎骨刺的患者,平時工作和生活中,要避免長時間向前低頭的姿勢,睡覺使用低一些的枕頭,不要把枕頭墊的太高,應該經常向左右轉動頸部,尤其要經常向后用力仰頭,鍛煉關節(jié)和頸背部韌帶、肌肉。對于腰椎骨刺的病人應該經常活動要部、坐位要保持腰椎挺直,睡覺使用硬一些的平板床,不要使用過于松軟的床墊;要避免彎腰提取較重的物體,避免腰椎過分受力。對于足跟骨刺的患者,應該改注意挑選柔軟舒適的鞋子,使用柔軟的海綿墊也可以,注意經常用熱水泡腳、足部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還應經常做一些足部肌肉運動、活動跟腱,避免突然用力導致拉傷。
很多人都會有過失眠的經歷,一失眠起來整個夜里將是非常的難熬。這也就使得第二天的精神非常的萎靡。那么,有什么偏方能夠治療失眠嗎?治療失眠的偏方有哪些?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烏靈參燉雞
雞1只、烏靈參100克、酒、姜、蔥、鹽各適量。烏靈參用溫水浸泡4~8小時,洗凈切片,放入雞腹內。2.將雞放入砂鍋內,清水淹過雞體,放入酒、姜、蔥適量,旺火燒開后,改文火清燉,待雞熟后,加鹽少許即成。每日2次,食雞肉,飲湯。補氣健脾,養(yǎng)心安神。適用于神經衰弱。
小米粥
小米50克、雞蛋1個、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雞蛋,稍煮。臨睡前以熱水泡腳,并飲此粥,然后入睡。養(yǎng)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煩躁失眠。
八寶粥
芡實、薏仁米、白扁豆、蓮肉、山藥、紅棗、桂圓、百合各6克大米150克先將各藥煎煮40分鐘,再加入大米繼續(xù)煮爛成粥。分頓調糖食用,連吃數(shù)日。健脾胃,補氣益腎,養(yǎng)血安神。適用于失眠以及體虛乏力虛腫、泄瀉、口渴、咳嗽少痰等。
茯苓餅
茯苓、細粉、米粉、白糖各等份上3味加水適量,調成糊,以微火在平鍋里攤烙成極薄的煎餅。可經常隨量吃。健脾補中,寧心安神。適用于氣虛體弱所致的心悸、氣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腫、大便溏軟等。
小米棗仁粥
小米100克、棗仁末15克、蜂蜜30克、小米煮粥,候熟,入棗仁末,攪勻。食用時,加蜂蜜,日服2次。補脾潤燥,寧心安神。治納食不香、夜寐不寧、大便干燥。
夜交藤粥
夜交藤60克、粳米50克、大棗2枚、白糖適量取夜交藤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藥汁約300克,加粳米、白糖、大棗,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蓋緊燜5分鐘即可。每晚睡前1小時,趁熱食,連服10天為一療程。養(yǎng)血安神,祛風通絡。適用于虛煩不寐、頑固性失眠、多夢癥以及風濕痹痛。
民間治療失眠偏方
牛奶催眠
牛奶中色氨酸是人體八種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不僅有抑制大腦興奮的作用,還含有能使人產生疲倦感覺的作用。它是體內不可缺少的氨基酸之一,一杯牛奶中的含量足夠起到使人安眠的作用,可使人較快地進入夢鄉(xiāng)。
糖水催眠
若因煩躁發(fā)怒而難以入睡,可飲一杯糖水。因為糖水在體內可轉化為大量血清素,此物質進入大腦,可使大腦皮層抑制而易入睡。
水果催眠
過度疲勞而失眠的人,臨睡前吃蘋果、香蕉等水果,可抗肌肉疲勞;若把桔橙一類的水果放在枕邊,其香味也能促進睡眠。
食醋催眠
有些人長途旅行后,勞累過度,夜難安睡,可用一湯匙食醋兌入溫開水中慢服。飲后靜心閉目,不久便會入睡。
結語:以上介紹的幾種能夠有效治療失眠的偏方,效果都還是蠻不錯的,如果你也想通過偏方來幫助治療失眠的話!以上推薦的幾種偏方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哦!趕緊按照以上的偏方試一試吧!
民間治療早泄偏方
1、鹽知母治早泄
功能主治:主治早泄。觸之即泄,夢之則遺,思之易舉,不能房事,女方不滿,憂恐重重。舌紅,苔薄,脈細而數(shù)者。
偏方組成:鹽知母、鹽黃柏、山萸肉、粉丹皮、澤瀉、天冬、金櫻子、芡實米各10克,大熟地25克,生山藥30克,云茯苓15克,人參5克(另煎),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此方治療早泄8例,均獲痊愈。
2、細辛丁香治早泄
功能主治:主治早泄。
偏方組成:細辛、丁香各20克,90%乙醇100毫升。
用法用量:將兩藥浸泡人乙醇內半個月即可。使用時以此浸出液涂擦陰莖之龜頭部位,經1.5~3分鐘即可行房事。
病例驗證:牛某,男,29歲?;颊呓洺kx家出差,每次歸家同房時,精神緊張,而致臨房早泄。如此3年,不能滿足生育之望,乃致夫婦失和,曾多次求治罔效。經用此方臨房時局部外用后,第一次行房時間即維持在20分鐘以上,經用此方5次后,棄藥而愈。
3、黃芪黨參治早泄
功能主治:補益心脾,寧心攝腎。主治早泄,伴神疲體倦,心煩失眠,心悸盜汗,納少,面不榮,苔少質微紅,脈浮虛尺弱。
偏方組成:黃芪、黨參、龍眼肉、酸棗仁各20克,白術、當歸各10克,茯神、龍骨、牡蠣各15克,木香、遠志、甘草各6克,桑螵蛸12克,黃連1.5克,肉桂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
宜忌:服藥期間需要節(jié)欲,遠房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早泄患者10余例,有效率為90%以上。
4、五倍子白芷治早泄
功能主治:主治早泄。
偏方組成:五倍子15克,白芷10克。
用法用量:上藥共研為細末,用醋及水各等份,調成面團狀。臨睡前敷肚臍(神闕穴),外用紗布蓋上,膠布固定。每日1次,連敷3~5日。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早泄患者39例,經用藥2~6日后,均獲痊愈。
治療早泄的四大食物
1、泥鰍
泥鰍含優(yōu)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A、煙酸、鈣、磷、鐵等。其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養(yǎng)腎生精的功效。
2、雞蛋
雞蛋是人體性功能的營養(yǎng)載體,是性生活后復原朝氣的“還原劑”。夫妻在過性生活之前,應多喝由雞蛋、牛奶和蜂蜜煮成的大米粥。
3、驢肉
驢肉性味甘涼,有滋陰壯陽、補氣養(yǎng)血、省心去煩的效勞。驢腎,味甘性溫,有益腎壯陽、強筋壯骨的效勞。可治療陽痿不舉、腰膝酸軟等癥。
4、淡菜
淡菜即北方說的海紅,含厚實蛋白質、碘、B族維生素、鋅、鐵、鈣、磷等。其味咸,性溫,有溫腎固精、益氣補虛功能。
治療早泄的妙招
1、節(jié)房事,戒手淫
長期房事過度,沉浸于色情,頻繁手淫導致精神疲乏,是導致陽痙、早泄的重要原因,當屬禁忌之列。實踐證明,夫妻分床,停止性生活一段時間,避免各種類型的性刺激,讓中樞神經和性器官得到充分休息,的確是防治陽痿、早泄的有效措施。
2、消除心理因素
要對性知識有充分的了解,充分認識精神因素對性功能的影響。要正確對待“性欲”,不能看作是見不得人的事而厭惡和恐懼;不能因為一兩次性交失敗而沮喪擔憂,缺乏信心;夫妻雙方要增加感情交流,消除不和諧因素,默契配合,女方應關懷、愛撫、鼓勵丈夫,盡量避免不滿情緒流露,避免給丈夫造成精神壓力;性交時思想要集中;特別是在達到性快感高峰,即將射精時,更要思想集中。
3、飲食調養(yǎng)
3.1、多吃壯陽食物:壯陽食物主要有狗肉、羊肉、麻雀、核桃、牛鞭、羊腎等;動物內臟因為含有大量的性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能增強精子活力,提高性欲,也屬壯陽之品;此外含鋅食物如牡頓、牛肉、雞肝、蛋、花生米、豬肉、雞肉等,含精氨酸食物如山藥、銀杏、凍豆腐、繕魚、海參、墨魚、章魚等,都有助于提高性功能。
3.2、不必忌口:民間流傳的一些說法,如吃絲瓜會得陽痿等,是沒有科學根據(jù)的,預防陽痿、早泄不必忌口,避免處處設防,增加心理負擔,同時也避免營養(yǎng)缺乏,身體虛弱。
4、提高身體素質
身體虛弱,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緊張持久的腦力勞動,都是發(fā)病因素,應當積極從事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并且注意休息,防止過勞,調整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失衡。
5、謹慎用藥
5.1、中醫(yī)對本病的防治,強調辨證施治,依照各種不同的體質類型對證下藥,不是單純使用壯陽藥物。盲目濫用壯陽劑,未必能提高性功能,反而導致其他疾病。
5.2、到目前為止,西藥還沒有一樣是治療陽痿、早泄的特效藥,相反卻有不少藥物可以導致陽痿,如降壓藥肼苯噠嗓、利血平、甲基多巴、服乙陡,利尿藥速尿、安體舒通,治胃腹痛的阿托品、普魯苯辛,治潰瘍病的甲氰咪胍,止痛藥嗎啡、度冷丁,安眠藥利眠寧、安眠酮,激素類藥乙蔗酚、安宮黃體酮等。這些藥物雖然不會使服用者都發(fā)生陽痙,但應該慎重,不宜長期使用。
治腳后跟骨刺的偏方
1、治腳后跟骨刺的偏方
臭椿樹葉熏洗
取臭椿樹鮮葉250克或干葉100克,加水約1000毫升,煎沸取汁,加醋酸150克,乘熱熏洗患處,每天1—2次,20天為1療程。
沒食子皂角散
取沒食子40克,皂角20克,二藥研成細末,加米醋調成糊狀,貼敷患處,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輕癥用藥1次見效,重癥用藥10次。
中藥足跟痛安慷膏
中藥選自白芷、川穹、伸筋草、紅花、川烏等數(shù)十種中草藥)熬制成膏狀,放在紗布或膠帶上直接貼敷在疼痛點處,膏藥滲透力強,直達患處,促進功能恢復。同時能抑制鈣化,增生的發(fā)展,并能松解血管,韌帶的粘連,消除無菌性炎癥,有治愈的效果。
川穹散
取川穹45克,研成細末,分裝在用薄布縫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裝藥末15克。以藥袋放在鞋里,直接與患處接觸,每次用藥1袋,每天換藥1次,3個藥袋交替使用,換下的藥袋曬干后仍可再用。
仙人掌外敷
取仙人掌適量,將兩面的毛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二半,用剖開的一面敷于足跟部疼痛處,外用膠布固定,敷12小時后再換另半片。冬天可將剖開的一面放在熱鍋內烘3—4分鐘,待烘熱后敷于患處,一般于晚上貼敷。在治療期間穿布鞋為宜,適當活動,使氣血經脈暢通。
2、什么是腳后跟骨刺
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質增生,其癥狀是足跟壓痛,走路時腳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針刺的感覺,活動開后,癥狀減輕,跟骨部位長骨刺,多見于中老年人。一樣會有紅腫癥狀,且腳跟、腳板會有疼痛感或是麻痹感,甚至會產生無法踏地行走的情況,一早起床站立時這種疼痛尤其明顯。不過步行一段時間后,這種疼痛反而會減輕。骨刺是—種正常的生理退化現(xiàn)象,是人體的—種保護性生理反應,每個人都難以避免,區(qū)別僅僅是有的人出現(xiàn)得早些,有的出現(xiàn)得較晚些,—般在40歲以后,足跟骨質增生逐漸明顯,增生的程度也輕重不一,凡是活動多、負重大的關節(jié)都較早地出現(xiàn)骨質增生,足跟及下肢關節(jié)承重大,往往是骨質增生最多發(fā)的部位。
3、足跟骨刺能運動嗎
足跟骨刺患者需要運動,但這種運動必須“適量”,不能過于劇烈,避免長時間站立行走。長期劇烈運動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受力不均、負荷過重,反而加重骨刺病情。在骨刺急性期,疼痛加重,這是人體向你發(fā)出信號,不能耐受這么大的運動量或運動強度,所以要盡量減少足部受累關節(jié)的活動量,可適當臥床休息,通過休息來減少受累關節(jié)的機械性刺激。病情在恢復期間,要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環(huán)境因素刺激,因這些不良的環(huán)境因素對關節(jié)、肌肉、神經等組織可誘發(fā)炎癥的產生。
腳后跟骨刺常用治療方法
1、西醫(yī)治療:目前西醫(yī)對本癥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常采用對癥處理,如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zhèn)痛的物品;
2、中醫(yī)治療:由于本癥屬于多發(fā)病、常見病,而西醫(yī)又無較理想的治療方法,所以近年來國內大量運用中醫(yī)治療本癥,方法各異,取得了很大進展。
3、按摩與牽引: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起到消炎止痛作用;牽引可減輕腳后跟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效果。
4、針灸:針灸可通經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癥,但對腳后跟骨刺來說,針灸只能起輔助作用。
5、紫外線療法:其治療作用主要為殺菌、消炎、止痛、促進傷口愈合、脫敏、促進維生素D3的形成,以及調解機體免疫功能等。
6、微創(chuàng)治療:手術治療不是腳后跟骨刺的首選療法,當選用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情較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時,微創(chuàng)術治療,見效快、費用低,但容易復發(fā)。
如何預防腳后跟骨刺
老年人防治足跟骨質增生應節(jié)制飲食,保持適當?shù)捏w重,避免肥胖。臨床發(fā)現(xiàn)肥胖的足跟骨刺患者,比相似病情而體重標準者的治療時間要長,恢復要慢。原因很簡單,就是肥胖患者自身的體重加重了足跟的負擔。
盡量少吸煙或者戒煙;避免酗酒。吸煙和酗酒都會減少骨礦物質的含量,所以戒煙和少喝酒對于防治足跟骨質增生是有利無弊的。
食含鈣豐富的食品:骨質增生骨刺的發(fā)生與體內缺鈣有一定關系,補鈣有利于癥狀緩解,是防治足跟骨質增生的方法。
防治足跟骨質增生要避免劇烈運動,或過度操勞;足跟骨刺的產生其實是人體對超過它承受能力的力并使之均勻分布,降低受力強度的一種反應方式,足跟受力超出可適應強度越大,骨質增生骨刺就會發(fā)展的越快越嚴重,尤其是農村患者在治療期間應當避免干過多的農活,累活。
避免長時間步行、久站。治療期間應避免長時間步行(建議步行不要超過30分鐘)或者久站,累了就停下來休息,以減足跟負擔。
民間治帶下病偏方
1、民間治帶下病偏方
白果肉治帶下病
白果肉4粒,雞蛋1個。把白果去皮心、雞蛋小頭打一洞口,白果填入蛋內,用紙打濕糊好洞口,將蛋煮熟或蒸熟即成。每天晨起吃1個,連服5—10天。病程長者,服20天亦可。本方適用于脾虛之帶下病。
蕎麥粉治帶下病
取出一斤的蕎麥粉,十個雞蛋清,六十克甘草末。首先把養(yǎng)麥粉炒黃,甘草研成細末,和勻。再用蛋清調,加適量溫開水,做成丸。每日早、晚用開水送下藥丸30克。本方適用于脾虛帶下及濕熱帶下之輕者。
鮮雞冠花治帶下病
取出一斤的鮮雞冠花、鮮藕汁、干燥白糖粉。把雞冠花洗干凈,加水適量煎煮,每20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煎3次。合并煎液,繼續(xù)以小火煎煮濃縮,到將要干鍋時加入鮮藕汁500毫升,再加熱至稠爛時?;?待混勻、曬干、壓碎,裝瓶備用。每次10克以沸水沖化,頓服,每日3次。本方適用于脾虛帶下。
金櫻子治帶下病
金櫻子、蜂蜜各200克。將金櫻子剖開去核,洗凈,水煮2次,合并濾液,濃縮至稀流膏狀,加入濾凈之蜂蜜,煮沸;每服10--50克,日2次,溫開水沖服。本方適用于腎陽虛之帶下。
2、帶下病的病因
帶下過多的主要病因是濕邪,濕邪有內生與外感之別。外濕指外感之濕邪逢經期、產后乘虛內侵胞宮,以致任脈損傷,帶脈失約,引起帶下病。內濕的產生與臟腑氣血功能失調有密切的關系,譬如脾虛運化失職,水濕內停,下注任帶;腎陽不足,氣化失常,水濕內停;素體陰虛,感受濕熱之邪,傷及任帶等。總之,“夫帶下俱是濕癥”《傅青主女科》,脾腎功能失常是發(fā)病的內在條件,任脈損傷、帶脈失約是帶下過多的基本病機。臨床常見分型有脾虛濕困、腎陽虛、陰虛挾濕、濕熱下注、濕毒蘊結五種。
帶下過少的主要病因是肝腎虧損、血枯瘀阻,主要病機是任帶失養(yǎng)。臨床常見分型有肝腎虧損、血枯瘀阻兩種。
3、帶下病的臨床表現(xiàn)
病史:患者多有經期、產后不潔,手術后感染、手術切除雙側卵巢、盆腔放療、腫瘤化療、產后大出血等病史。
癥狀:帶下過多者表現(xiàn)為帶下量較平時明顯增多,色、質、味異常,或伴有外陰、陰道瘙癢、灼熱、疼痛等局部癥狀。帶下過少者表現(xiàn)為帶下量較平時明顯減少,陰道干澀、癢痛或萎縮,部分患者伴有性欲低下、性交疼痛,月經量少或月經延后,甚至閉經、不孕等。
帶下病吃什么中成藥
1、千金止帶丸:由黨參、白術、當歸、白芍、川芎、香附、木香、砂仁、小茴香、延胡索、杜仲、續(xù)斷、補骨脂、雞冠花、青黛、椿皮、牡蠣組成。健脾補腎,調經止帶。用于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帶下病,癥見月經先后不定期、量多、色淡無塊,或帶下量多、色白清稀、神疲乏力、腰膝酸軟。
2、婦科白帶膠囊:由白術、蒼術、黨參、山藥、柴胡、白芍、陳皮、荊芥、車前子、甘草組成。健脾舒肝,除濕止帶。用于脾虛濕盛,白帶連綿,腰腿酸痛。
3、婦科止帶片:由椿皮、五味子、黃柏、龜板、茯苓、阿膠、山藥組成。清熱燥濕,收斂止帶。用于慢性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陰道粘膜炎所致濕熱型帶下病。
4、婦科千金片:由千斤拔、單面針、金櫻根、穿心蓮、功勞木、黨參、雞血藤、當歸組成。清熱除濕、補氣活血,去瘀毒,清濕熱,用于濕熱瘀阻所致的帶下病,以及有小腹脹痛,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臭穢,腰骶酸痛,神疲乏力等癥狀的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炎或慢性宮頸炎的患者。
患有帶下病日常注意事項
1、起居盡量正常,睡眠在晚上十一點之前睡,將有助于免疫力的增強。
2、不可輕易吃補品,例如四物湯、十全大補湯、姜母鴨、羊肉爐等。
3、不可吃冰冷易留濕的食物,例如冷飲、冰品、白蘿卜、大白菜。
4、少穿緊身褲,保持局部的通風及干燥。
5、洗澡時盡量使用淋浴,避免盆浴。
6、白帶異樣的預防,起步應節(jié)制房事,關心月經期、妊娠期和產褥期的衛(wèi)生。一般應保持陰部的干凈,不洗公共盆浴,患有足癬的婦女,洗腳與洗外陰的毛巾、盆要離散使用。
骨刺是骨質增生的俗稱。出現(xiàn)骨質增生是很正常的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jié)的軟骨開始出現(xiàn)退化,在相互摩擦的過程中造成關節(jié)出現(xiàn)磨損,從而使得軟骨缺少血液的功績從而形成骨質增生。其實,形成骨刺是很正常的,通過正規(guī)的醫(yī)治是能夠恢復的,而部分患者迷戀治療骨刺的偏方,希望偏方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
在民間確實存在很多關于治療骨刺的偏方,但是我們應該清楚的是,不管是治療何種疾病的偏方并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建議患者應該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治療。如果依然想要嘗試,可以試用一下以下方法。
1.取狗骨頭150克,砸碎炒黃,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浸泡,3日后用生姜蘸酒擦患處,1日3次(最好同時喝此酒1蠱),需用半月可治愈。
2.用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陳醋適量,藥用凡士林少許。將藥末加山西老陳醋調成糊狀,然后混入少許藥用凡士林調勻。隨即將配好的藥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涂好后蓋上1層塑料紙再貼上紗布,用寬膠布將紗布四周固封。2天換藥1次,10次為1療程。
3.取白芍3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雞血藤、威靈仙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頸椎增生加葛根12克;胸椎增生加狗脊12克;腰椎增生加杜仲、懷牛膝各12克(亦適用于膝關節(jié)以下關節(jié)病)。此方重用白芍、若效果不顯可逐漸將其增至60克。若腹瀉,可加炒白術15克、茯苓12克,水煎服,1日1劑。
4.用花蛇(銀環(huán)蛇)4條,威靈仙72克,當歸、土元、血竭、透骨草、防風各36克,共研細末,過篩。日服2次,每次3克,開水送服。
5.取活蚯蚓數(shù)條加白糖適量,使其化為粘液,涂抹患處,覆以干凈白紙,紙外再包白布,用暖水袋加熱至適量溫度,反復加熱,直至粘液燙干為止。每天2次。此方治療骨質增生療效較佳。
顯然,治療骨刺的偏方是不可靠的,以目前的醫(yī)學水平,治愈骨刺不是沒有可能的,并且依靠平時的功能鍛煉是可以減緩病情的。希望骨質增生患者能夠正確的認識這種疾病,及時進行治療,進行科學治療,不要過多的寄希望于偏方、秘方。
春季是這個感冒的高發(fā)季節(jié)。特別是嬰幼兒感冒之后服藥困難,比較難以快速治愈。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幾種能夠有效治療寶寶感冒的偏方,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飲食調理法
一般來說,感冒的恢復期至少需要7天左右。在飲食方面應給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蛋白要選雞蛋或豆制品。
多吃青菜和水果補充人體必需的維生素,最好溫食或煮水飲,多喝水,暫不食肉類、魚、蝦;忌食生冷食品,同時,讓孩子多休息。
填臍療法
即將藥物放在肚臍上,借以發(fā)揮藥效的方法。對于風熱型感冒,可用蔥白30克,連翹15克,共同搗爛,裝入紗布包填放肚臍上,等到將要出汗時,給孩子飲少量溫白開水,以促其發(fā)汗。
對風寒型感冒,用蔥白30克,生姜1片,胡椒5~7粒。將3味共同搗爛,裝進紗布包,填放肚臍上,同時飲溫白開水適量,以幫助其驅寒,促其發(fā)汗后取下。
握掌療法
一是除寒握掌法
適宜幼兒受風寒之感冒。
藥取薄荷、防風各15克,生姜2片(咽痛不用)。先將薄荷、防風搗爛,再將生姜搗泥調勻,加少量白開水調稠,裝在兩個7~10厘米左右長條小紗布包內,放于患兒兩掌心,外用長紗布纏好固定,約15~20分鐘放開。
二是退熱握掌法
適于幼兒感冒、輕微發(fā)熱或咳嗽等。
藥取薄荷、蓮翹各9克,橘紅6克。共同搗爛,開水調勻,分裝兩個紗布包,握法同上,即使藥物握于掌心,借以吸收藥物。
普通感冒的臨床表現(xiàn)
俗稱傷風,又稱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為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刹《?、柯薩奇病毒等引起。
起病較急,潛伏期1~3天不等,隨病毒而異,腸病毒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較長。
主要表現(xiàn)為鼻部癥狀,如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也可表現(xiàn)為咳嗽、咽干、咽癢或灼熱感,甚至鼻后滴漏感。
發(fā)病同時或數(shù)小時后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等癥狀。2~3天后鼻涕變稠,常伴咽痛、流淚、味覺減退、呼吸不暢、聲嘶等。
一般無發(fā)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頭痛。體檢可見鼻腔黏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咽部輕度充血。
并發(fā)咽鼓管炎時可有聽力減退等癥狀。膿性痰或嚴重的下呼吸道癥狀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或繼發(fā)細菌性感染。如無并發(fā)癥,5~7天可痊愈。
結語:通過這里推薦的幾種能夠有效治療寶寶感冒的偏方,相信很多的讀者朋友們都有了全新的認識以及了解吧!那么,如果你需要這方面的知識的話!就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下趕緊用以上的偏方進行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