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xiàn)這些癥狀要警惕腰椎間盤突出
夏至養(yǎng)生要注意這些。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關于養(yǎng)生常識,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出現(xiàn)這些癥狀要警惕腰椎間盤突出》,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腰椎間盤突出是由于位于腰椎部位的髓骸突出,對神經(jīng)產(chǎn)生了壓迫,故而產(chǎn)生疼痛感。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腰部疾病,輕則感到腰腿疼痛,重則需要手術進行治療。
當出現(xiàn)以下這幾種癥狀時,你就該警惕自己的腰椎間盤:
1、腰部疼痛
如果一旦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jīng),首先最明顯的癥狀就是腰部感疼痛。但是并非所有的腰部疼痛都是腰椎間盤突出,還有可能是腰肌勞損等癥狀。因此,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進行就診,聽取醫(yī)生的診斷。
2、腿部疼痛,放射型疼痛
如果前期出現(xiàn)腰痛,得到一定的緩解之后,下肢也產(chǎn)生疼痛感?;蛘呤窃谶M行咳嗽、打噴嚏等對腹部產(chǎn)生壓力的行為之后,感覺到腰腿疼痛,那就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才行。
3、腰部難以活動
如果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腰部的活動范圍就會受到限制,至于受限的程度多大,完全取決于腰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了。嚴重的患者甚至會臥床不起。
4、脊柱突出
如果產(chǎn)生了腰椎間盤突出,那么患者大多會采用側躺的方式來減輕自己的痛苦。這種方法雖然對疼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長期采用不正確的姿勢,會使脊柱發(fā)生畸變,長此以往,使脊柱向左側或者右側發(fā)生側凸。
5、跛行
這是由于腰椎間盤突出對下肢造成的問題,長期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可能會在走路的過程中感到下肢受壓迫,放松腰部或者休息一會兒后這種癥狀會稍有緩解。但是跛行的時間越久,腰椎間盤突出的病癥會越重。
6、麻木感
長期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不一定會覺得腿部疼痛,但有可能會有麻木的感覺,這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的突出壓迫到了神經(jīng),使感覺消失了。但這種麻木感也有可能是由于關節(jié)退變所導致的,因此要到醫(yī)院讓醫(yī)生具體檢查之后才能明白原因所在。
腰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的骨科疾病,有九成的患者在就醫(yī)的時候都是主訴腰部疼痛,因此,如果出現(xiàn)以上所說的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yī),抓早抓小。平時要避免久坐,坐的時間久了就要站起來活動一些腰部,注意勞逸結合。另外小編溫馨提示大家,腰部是很脆弱的也是很關鍵的,一定要注意保護。
擴展閱讀
腰椎間盤突出已經(jīng)不再是中老年人才會出現(xiàn)的疾病了,在目前,很多年輕的朋友也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又因為很多人對于腰椎間盤突出不是特別的了解,很多人在出現(xiàn)相關癥狀時都單純的以為是腰部不適,并沒有和腰椎間盤突出相聯(lián)系。因此,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大家要了解一些,才能夠正確的判斷。
腰椎間盤突出有哪些常見癥狀?
一、腰痛
腰痛是最明顯也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很多都是出現(xiàn)以腰部持續(xù)性牽扯痛、鈍痛,在久坐后或者久站后發(fā)作,而在平臥的時候就會減輕。而另外一種腰痛的癥狀為腰部痙攣性疼痛,這種疼痛在發(fā)作的時候難以忍受、需要臥床休息。
二、脊柱側彎
有的患者在腰痛的時候會伴隨著脊柱側彎、但是沒有伴隨腿痛的癥狀。
三、腰部容易扭傷
有些人在平時沒怎么運動,也沒進行什么大幅度的運動。只是輕輕彎腰拿東西或者洗臉彎腰的時候就出現(xiàn)腰扭傷。而在休息幾天或者熱敷后疼痛就會消失。很多患者以為這是普通的肌肉拉傷或者肌肉釬維炎、但其實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
四、腿容易出現(xiàn)麻痹
有些患者還會出現(xiàn)一些非疼痛癥狀,如下肢的麻木酸脹感以及下肢部分肌肉出現(xiàn)無力感,這些癥狀都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
腰椎間盤突出日常怎么鍛煉緩解?
一、爬行訓練
將四肢呈爬行狀,先后做弓腰、沉腰的動作。另外雙手著地,并且做爬行的運動,每天堅持30分鐘。
二、退走鍛煉
每天在在家里或者沒有阻礙物的地方倒退走,每次倒退走30分鐘左右,這樣有利于恢復腰椎生理弓以及腰部一些小關節(jié)的滑動,還可以改善腰背疼痛癥狀。
三、反復的搓腰
將雙手分別放在兩側腰的肌肉處,在從上向下的反復搓腰,直至腰部發(fā)熱為止。
當時課本上要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要絕對臥床三個月。所謂的絕對臥床,按照當年的理論,就是吃飯、大小便都要在床上,下面一起來跟小編看看吧!
但隨著我們對這個疾病的認識更加成熟,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其實患者并不用絕對臥床,也不用臥床三個月這么久。有一些文獻報告國外做過這樣的臨床實驗:讓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分別臥床兩天和臥床一周。結果發(fā)現(xiàn)臥床時間長短對最后的治療效果,其實沒有差異。
因此,建議患者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癥后,不用刻意在床上躺幾周,臥床時間越長腰背部的肌肉越容易萎縮,腰椎的穩(wěn)定性反而會進一步下降。從長久來講,這樣不利于疾病的恢復。
當然,剛剛患腰椎間盤突出癥時,由于腰背部肌肉痙攣造成局部疼痛,這時建議病人臥床,但不超過一周。而且所謂的臥床也并不是一天24小時都在床上躺著,患者可以起來吃飯、上廁所,在房間里面溜達,甚至可以進行日常工作,只是不要久坐、彎腰、負重。
養(yǎng)和練怎么安排?多養(yǎng)還是多練?
很多年輕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患病之后經(jīng)常感到恐慌,想立刻用鍛煉的方式來擺脫疾病。其實,沒有必要那么著急。就像感冒、發(fā)燒、流鼻涕、打噴嚏的時候,你還去跑步嗎?當然不會。那時候你需要的是保暖、多喝水、休息。
腰椎間盤突出也是如此。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兩種狀態(tài),當首次發(fā)病或者急性發(fā)作時,不要鍛煉,此時以靜養(yǎng)為主。這種靜養(yǎng)雖然不用長時間臥床,但是也不要做劇烈活動,加重腰部的負荷。靜養(yǎng)主要是讓突出的椎間盤不受過多壓力,從而有利于局部炎癥的消退。而當患者處于平穩(wěn)期,不發(fā)病時,即可進行適當鍛煉。
腰脫患者什么時候可以運動?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平時不發(fā)病時是可以鍛煉的?;颊呖梢宰鲚p柔的腰背肌鍛煉,包括慢跑、游泳、散步等。但是如打羽毛球、網(wǎng)球、籃球、足球,這種對抗性或者彈跳沖撞比較多的劇烈運動,最好不要進行。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對于這樣的一種疾病有什么比較好的治療方法呢?
1、注意保暖。
腰部受涼后會誘發(fā)、加重腰椎間盤突出。
2、正確用腰。
搬抬重物,先做好準備姿勢,不要突然用力;搬提重物盡可能雙側用力;彎腰撿東西時候先蹲下等。
3、避免久坐、適當活動。
不端正坐姿時,腰椎處于后彎的位置,腰部肌肉韌帶均處在緊張狀態(tài),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增大10倍!坐辦公室的親可以多喝水,然后會尿急上廁所,然后需要再接水,強迫自己時不時就動起來。(親測有效)
4、少穿高跟鞋。
高跟鞋使身體的重心相對提高,人體為了穩(wěn)定重心平衡,腰背部肌肉的張力會重新調整,一直處于緊繃狀態(tài),如果已經(jīng)腰椎間盤突出,基本需要告別穿高跟鞋。
5、有外傷及時治療。
外傷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造成慢性損傷,誘發(fā)腰椎間盤突出。我們的小綿羊就是因為長期反復的外力(如綁沙袋)造成輕微損害,又沒有及時的治療,最后造成了永久的損傷。
這3個鍛煉腰部的動作,床上就能做!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比較省力的腰部鍛煉方法,懶人們走起!
1、直腿抬高:仰躺在床上,腿伸直,兩手放在體側,一條腿緩慢抬起,慢慢增加腿抬高角度,兩腿交替進行。每組10-20下。
2、5點支撐法:平臥于硬板床上,用頭,雙腳,雙肘5點支撐,將臀部抬起,臀部盡量抬高。保持10秒,重復20次/組,2-3組/天。
3、小飛燕:俯臥與硬板床上,頭,雙上肢,雙下肢后伸,腹部接觸床的面積盡量小,呈飛燕狀。保持5-10秒,重復20次/組,2-3組/天。
調查統(tǒng)計顯示,中國30~40歲的人群中59.1%人患有頸腰椎病。椎間盤最主要的成分是水,這種物質從20歲就開始減少,負責維持椎間盤彈性的“蛋白多糖”開始減少的時間下限是30歲。這意味著,從30歲以后椎間盤就走上了逐漸退化的道路。
晨起活動腰部:洗手盆不要過低。熟睡一夜后,肌肉、關節(jié)都會因沒有運動而不太靈活,腰椎間盤也因為一晚上的放松,吸收了水分而膨脹僵硬。此時,如果彎腰比較低會對腰椎間盤產(chǎn)生較大的壓力,讓神經(jīng)受到擠壓。晨起最好活動一下腰部,做做前后伸、左右旋轉、“伸懶腰”等動作,使腰部不至于從靜止狀態(tài)馬上轉變?yōu)樵黾友控摵傻膭幼鳌?/p>
倒退,換一種方式行走:倒退的行進方式是腰椎最喜歡的。倒步走時,兩腿交替向后邁步,增強了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這讓腰部韌帶的彈性增強,就像自備了腰椎保護帶。骨骼、肌肉、韌帶的功能恢復,不但可以讓腰椎的穩(wěn)定性增強,還能使腰椎疼痛減輕甚至消失。倒退行走時,最好每分鐘走60步~100步,每次10分鐘。
鍛煉下身肌肉群:強健的腿部能有效分擔腰背部負擔,阻止和緩解腰疼形成。游泳、尤其是蛙泳可以主要練習這些肌肉群。此外游泳還能夠保障脊椎間組織的營養(yǎng)供應,維持它的彈性,提高脊椎抵抗外來沖擊的能力。
控制體重,保護腰椎:統(tǒng)計表明,正常人的腰椎每天前屈的次數(shù)會高達3000~5000次。如果有個顯著的啤酒肚,這些贅肉就是腰上掛的一個個沙包,會讓身體的重心更加向前,既增加了腰椎的負擔,又使腰椎深埋在脂肪之中,得不到鍛煉。
人體最累的不是腿,而是腰。雖然每天走路要用到腿,但坐下時腿已經(jīng)休息了,腰還在支撐著體重。所以,腰椎的保養(yǎng)非常重要。
在之前,腰椎間盤突出似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是因為人們的生活習慣或者是其他原因導致這種疾病的發(fā)病人群越來越年輕,甚至十幾歲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腰椎間盤突出這種疾病。有很多人在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的時候并不知道自己是患病了,而是以為自己只是單純的腰肌勞損。那么如何簡單判斷腰痛是否是腰椎間盤突出呢?趕快來看看這篇文章,這些方法都是很重要的。
第一,看活動是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如果一個人僅僅只是存在著腰痛或者是腰肌勞損的情況,那么通常是不會影響到人的活動的,只是在早上起床或者是坐了很久、站了很久之后,因為身體的血脈不流通而導致腰酸背痛的情況加劇。但是只要一活動之后,這種癥狀就會馬上得到緩解。如果一個人患有腰椎間盤突出,那么這個人的活動是受到限制的,不管是往前方、左邊、右邊或者是后方,總有一個方向存在著彎腰困難的情況。
第二,看腿部是否存在著一定的痛感。
總的來說,如果只是存在著腰痛或者是腰肌勞損的情況,那么是不會牽連到腿部,讓腿部也出現(xiàn)疼痛感,而腰椎間盤突出就不一樣了。一般腰椎間盤突出誘發(fā)的疼痛有三種,第一種是腰痛,第二種是腿痛,第三種就是既腰痛又腿痛。因為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很容易會使突出物壓迫到神經(jīng),從而就會影響到腿部,那么出現(xiàn)腿部疼痛的情況也是很自然的。
第三,看感到疼痛的點是在中間還是兩邊的位置。
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個人只是單純的因為腰部肌肉太疲勞而引起的疼痛,那么疼痛感應該是在正中間的骨頭兩側。如果這個人是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這種疾病,那么人們感到疼痛的那個點應該就是在正中間的骨頭之上。
第四,看腿部抬高時腰部痛感是否會增強。
可以嘗試著仰臥在墊子上,將自己的雙腿抬高,看看自己是不是會因為腰部的疼痛感而導致腿部不能自由的往上抬。如果雙腿抬高的高度沒有受到限制,那么就只是單純的腰部疲勞,但是如果抬腿的高度受到了限制,那就是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了。
1坐著時不要翹二郎腿
坐著時不要翹二郎腿。 因為坐著時翹二郎腿會導致骨盆傾斜,從而使腰椎和腰椎間盤承受壓力不均,促使腰肌勞損,久而久之便會發(fā)生腰椎間盤突出。建議:坐位時注意盡量不要翹二郎腿,同時擺正骨盆,讓腰椎受力均勻是正確而健康的坐位。
2坐位時避免“老婦人”姿勢
坐位時避免“老婦人”姿勢。 因為“老婦人”姿勢會導致腰椎前突減少,椎間盤壓力就會增加,久而久之會導致腰椎間盤退變嚴重。溫馨提示:坐位的時候要保持上身挺直,同時收腹和并攏下肢;椅子有靠背時,要盡量將腰背緊貼椅背,這樣腰背部的肌肉就不會太疲勞了。
3不要經(jīng)常出現(xiàn)睡姿不良現(xiàn)象
不要經(jīng)常出現(xiàn)睡姿不良現(xiàn)象。 不良睡姿是指平躺時頸腰部無支撐。這種睡姿會導致腰背部懸空而肌肉緊張,久之腰背部肌肉力量不夠時,就會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的發(fā)生。建議:盡量選擇硬床墊,平躺時膝蓋下面再墊一軟枕,以便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微屈放松,腰背部肌肉同時放松,椎間盤壓力降低了,椎間盤突出的風險也就減少了。
4不要經(jīng)常單手提重物行走
不要經(jīng)常單手提重物行走。 身體在單身提重物行走的時候,會導致身體整體傾斜,椎間盤兩側受力不均勻,腰背部肌肉的緊張度也不一樣,對椎間盤的危害相當之大。建議:提重物時盡量雙手同提,以保證軀干的平衡和腰椎受力的均勻。
5女性最好避免穿著高跟鞋
女性最好避免穿著高跟鞋。 因為女性穿著高跟鞋的時候,人的重心過度前移,造成了骨盆前傾,脊柱彎曲度變大,腰椎受力集中以后椎間盤就容易損傷。建議:日常盡量以穿著平跟鞋為主;如果特殊場合必須要穿高跟鞋的,要注意要盡量將重心從前腳掌移至腳后跟。
6不要養(yǎng)成彎腰搬重物習慣
不要養(yǎng)成彎腰搬重物習慣。 由于直接彎腰搬重的東西時,會導致腰椎間盤瞬間受力增加,這時極容易導致腰椎間盤通過薄弱區(qū)域而突出,有的甚至加重了原有的突出癥狀而痛苦不堪。溫馨提示:以單膝跪地的方式,搬動時盡可能將重物靠近身體,保持背部筆直的方式站起來,將重物貼近身體的方式搬運。
7避免慢性咳嗽和便秘發(fā)生
避免慢性咳嗽和便秘發(fā)生。 因為長期慢性咳嗽和便秘,會導致腹壓的明顯增加;腹壓增加的同時,腰椎間盤受力也增加了,這就成了腰椎間盤突出的危險因素了。建議:要及時治療慢性咳嗽和便秘,從根本上消除病因。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3養(yǎng)生常識頻道《出現(xiàn)這些癥狀要警惕腰椎間盤突出》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夏至養(yǎng)生要注意這些”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