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的食療偏方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食療偏方】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别B(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進入大眾百姓視野,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日常生活中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氣虛的食療偏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氣虛的食療偏方
1、氣虛的食療偏方之黨參黃芪粥www.cndadi.net
材料:黨參10克,黃芪20克,粳米100克。
做法:黨參、黃芪煎汁后,再與粳米共煮粥食之,每日早晨服。
2、氣虛的食療偏方之人參大棗粥
取人參6顆,大棗5枚,大米60克加水熬成粥。在制作時,大棗應去掉核(以防人在食用時誤吞而發(fā)生意外)與人參同煮。
此粥經常食用即可起到補中益氣的作用,尤其適合脾胃虛諸癥,是很好的藥膳。
3、氣虛的食療偏方之雞肉紫米粥
材料:雞肉100克,大棗10克,核桃仁10克,紫米100克。
做法:將上述各料洗凈、切碎,加水適量同煮。
4、氣虛的食療偏方之黃芪童子雞
材料:童子雞1只,黃芪9克,姜、蔥、鹽、黃酒適量。
做法:童子雞洗凈,用紗布袋包好生黃芪9克,取一根細線,一端扎緊紗布袋口,置于鍋內,另一端則綁在鍋柄上。在鍋中加姜、蔥及適量水煮湯,待童子雞煮熟后,拿出黃芪包。加入鹽、黃酒調味,即可食用??梢鏆庋a虛。
5、氣虛的食療偏方之金沙玉米粥
取玉米粒80克,糯米40克,紅沙糖40克(玉米和糯米要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然后,小火煮至軟熟后,加入糖再煮5分鐘即可。
因為玉米中含有抗氧化劑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所以,此粥對氣虛體弱者強身健體有好處。
6、氣虛的食療偏方之茯苓粥
取粳米100克,茯苓末30克,煮粥。
茯苓粥有健脾安神之功效,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7、氣虛的食療偏方之山藥粥
取山藥30克,大米180克,加水適量,煮粥。
此粥可以補中益氣、益肺固精、壯筋強骨、生長肌肉等功效。而且,山藥中含有淀粉酶等營養(yǎng)成分,對氣虛體質者有益處。
女人氣虛的癥狀有哪些
氣虛陽虛
這種情況的女性會出現面色蒼白、生活中也比較容易出現頭暈目眩,不喜歡說話,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上都會感覺到非常疲乏,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暈厥,另外盜汗、四肢畏寒等也會一個不落的出現。氣短胸悶、心悸、拉肚子、氣短、乏力、稍微運動一下就會氣喘吁吁,另外還會出現五更瀉的情況。氣虛陽虛一般可以分為心氣虛、脾虛和腎陽虛等。
氣陰兩虛
女性如果出現了氣陰兩虛的情況的話,除了會出現氣虛的一些癥狀之外還會出現一些陰虛的癥狀,比如口干舌燥、便秘、乏力、煩躁、尿少、舌苔發(fā)紅等,如果是心氣陰兩虛的話除了上述癥狀還會出現胸悶氣短和心悸等癥狀,想要使得身體變得健康一些可以適當喝一些炙甘草湯和一些補充氣血的飲品。如果屬于腎陰陽兩虛就會表現為頭暈眼花、耳聾耳鳴、疲憊健忘,甚至是出現腰膝酸軟等狀況。
男人氣虛癥狀有哪些
1、腎氣虛
腎氣虛的男人會出現頭暈眼花、記憶力下降、腰膝酸軟、神情倦怠等癥狀。中醫(yī)是認為男性的腎對于身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對于男性的精氣會很好的儲存。充足的腎氣不管是對于腦髓的發(fā)育和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都是非常好的。腎氣不足的男人就會出現多尿以及小便很清淡的情況。舌苔的顏色也會呈現青白的樣子。
2、脾氣虛
脾虛的男人會出現食欲不振、腸胃不舒服、形體消瘦、臉色蠟黃等癥狀。脾在我們的身體中是起到一個管理的作用,管理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和身體正常的運行,脾虛的話就會直接的導致身體能轉換的食物直接的變少。這樣就會出現營養(yǎng)不良和積食的情況了,還會使人變得非常倦怠無力和氣血虧損。
3、肺氣虛
肺氣虛的男人會出現氣短、盜汗、咳嗽、氣短、胸悶及抵抗力下降等癥狀。中醫(yī)認為我們的肺是起到管理呼吸的作用,如果肺氣虛的話就會出現體內水液代謝和呼吸的系統(tǒng)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弱。所以脾虛的人很容易會出現盜汗、胸悶的癥狀。
4、心氣虛
心氣虛的男人會伴有心悸、氣短、精神不好等癥狀。心是一個會直接影響到血脈運行的器官,心氣虛的話會直接影響到整個血液的循環(huán)出現不暢。就會出現一運動就沒精神,舌苔也會顏色變淡等。
Ys630.com相關知識
心氣虛指由發(fā)汗、瀉下太過,或勞心過度,心氣耗損或年老臟氣日衰、病后體虛所致。心氣虛指由發(fā)汗、瀉下太過,或勞心過度,心氣耗損或年老臟氣日衰、病后體虛所致。表現為心悸,氣短(活動時加劇),自汗,胸悶不舒或痛,面色蒼白,體倦乏力,舌質淡,舌體胖嫩,苔白,脈虛等。治宜益氣養(yǎng)血為主。心氣虛證是臨床常見的、病勢較緩、病情較輕的證候。多因稟賦不足、心氣素虛;年邁體衰、臟氣漸弱;勞倦思慮過度,耗傷心氣;或由久病氣血雙虧,心氣乏源;或因誤汗、過汗、汗出過多,心氣隨之而泄,導致心氣不足。其證屬虛,病位主要在心。日久可影響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極易造成瘀血、痰濁等病理產物的發(fā)生。如果能在飲食中加入一些營養(yǎng)的食物,或者使用一些簡單的偏方,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偏方1
(1)宅中湯加減:炙黃芪15克、炙黨參12克、朱茯神10克、遠志10克、當歸10克、白芍l
0克、丹參6克、柏子仁10克、酸棗仁10克、炙甘草6克。本方適用于心氣虛,無寒、熱象癥狀者。
(2)養(yǎng)心湯加減:炙黨參12克、炙黃芪10克、柏子仁10克、酸棗仁10克、朱茯神10克、當歸10克、白芍10
克、百合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本方適用于心氣虛偏陽虛癥狀者。
(3)炙甘草湯加減:炙甘草12克、炙黨參10克、生地黃15克、阿膠珠10克、朱麥冬10克、大麻仁10克、百合10克、廣木香6克、生姜6克、大棗5枚。本方適用于心氣虛偏陰虛而兼見脈結代,或促者。
以上方藥,濃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劑,溫服,每日3次。
偏方2
偏方1為基礎,加減變化:若氣虛及陽,癥見形寒肢冷者加附片6克、蓽澄茄6克以溫陽;若氣虛致血瘀,癥見胸悶憋痛,口唇紫紺者在養(yǎng)心湯的基礎上加檀香6克、桂枝10克、丹參10克以活血通絡;若納呆、腹脹、大便溏泄者加炒白術10克、薏苡仁15克、陳皮10克、砂仁6克以健脾利濕;兼見血虛,癥見口唇淡紅,心悸不已者可在宅中湯基礎上加桂元肉15克、制首烏12克以養(yǎng)血安神;若兼咳嗽少氣,喘促面浮加沉香6克、蛤蚧10克、核桃仁15克焙干共研末,每次5克以固腎平喘:若兼見膽虛,癥見心悸不寐.寐中惡夢紛紜,易驚恐,可在宅中湯基礎上加茯苓10克、石菖蒲10克、珍珠母15克,以補氣益膽安神。
偏方3
(1)百合15克、桂元肉15克,加冰糖少許請鈍后,少量頻服。(2)百合30克、蓮子肉30克、粳米200克煮粥早晚服用。(3)桂元肉30克、大棗15克,加入糯米200克,煮粥食之。
偏方4
燕窩湯
原料:燕窩、冰糖。
制法:燕窩放入盅內,用溫水浸泡至燕窩松軟,用鑷子擇去毛,撈出用輕松洗凈,瀝凈水分,撕成細條備用。鍋中加入清水,放入冰糖,燒開溶化后撇去浮沫,用紗布濾去雜質,將汁液倒入干凈的砂鍋中,下入燕窩,加入煮沸即可。
以上食療偏方僅僅是對病情的緩解和加速恢復。生活中要注意一下幾點來預防此病的發(fā)生:
1.精神及生活護理較為重要,要使病人克服急躁、驚恐、焦慮的不良情緒。病人居處的環(huán)境應安靜,嚴禁喧嘩,且應空氣新鮮,干凈舒適,以保證病人能安靜休息。
2.心氣虧耗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視脈象的變化。過快、過侵及促、結、代等間歇脈,要及時調整方藥,觀察病情,結合病情迅速進行辨證處治。
3.“厥心痛”、“真心痛”病中屬心氣虛的病人,不宜飯后“百步走”,因飯后血液多集中在消化道以幫助消化食物,而飯后活動則使血液分布到四肢,造成相對的心臟供血不足而誘發(fā)“厥心痛”。勞則氣耗,導致心氣更虛,加重心絡痹阻,不通則痛作,不可不注意。
肺氣虛是指肺氣不足時人們身體的表現,常見的癥狀是無力、氣短等,患者容易產生疲倦的狀態(tài),這種看似正常的病癥一般不會引起患者的重視,其實在這種病的初期患者就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遏制病情的發(fā)展,在這些方法中患者通常會選擇的一些方法是小的食療偏方,我們來看一下偏方有哪些:
偏方一、
人參9克、黃芪15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開水浸泡,代茶飲。也可用人參胡桃湯加五味子:人參9克、胡桃仁30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
偏方二、
黃芪15克、白術15克、防風12克、生姜6克、紫蘇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
偏方三、
生地15克、麥冬10克、天冬10克、北沙參10克、地骨皮10克、女貞子15克、天花粉6克、甘草3克。
患者在使用以上偏方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注意自己病情的變化,以便及時的進行治療方法的調整,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多吃一些補氣的食物,多做體育運動,這些都會幫助食療偏方更加明顯的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患者要長期堅持使用才能有明顯的效果。
氣虛是一種多發(fā)證,多因先天不足、久病未愈、年老虛弱、營養(yǎng)不良、大手術后及疲勞過度。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治療氣虛呢?治療氣虛的偏方又有什么?趕緊跟著三九養(yǎng)生堂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柚子雞
原料:柚子1~2個,雄雞1只(約1000克)。
做法:將柚子肉放人洗凈的雞腹內,然后將雞放入搪瓷鍋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及適量蔥、姜、黃酒、鹽,再將搪瓷鍋放入盛有水的鍋內,隔水燉熟。每2周1次,連服3次,佐餐食用。
冰糖麻雀
原料:麻雀2只,冰糖15~20克。
制法:麻雀洗凈放入碗中,加冰糖及60~100毫升清水,隔水燉熟即可。每日1次,早晚均可食用。5~7日為1個療程。
氣虛吃什么好
粳米
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唐代食醫(yī)孟詵亦云:粳米溫中,益氣。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參湯,他說:貧人患虛癥,以濃米湯代參湯。氣虛者宜常食之。
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的作用。名醫(yī)《別錄》中說:牛肉安中益氣,養(yǎng)脾胃?!俄n氏醫(yī)通》還說: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足見牛肉補氣之力,尤為顯著,故氣虛者宜常食之。
狗肉
性溫,味咸,能補中益氣,對氣虛兼有脾虛或腎虛或肺虛或陽虛者更宜?!度杖A子本草》云:狗肉補胃氣,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力。《醫(yī)林纂要》中還說,狗肉補肺氣,固腎氣。尤以秋冬季食之為佳。
雞肉
性溫,味甘,有溫中、益氣、補精、養(yǎng)血的功效。無論氣虛、血虛、腎虛,皆宜食之。民間對氣虛之人,有用黃芪煨老母雞的習慣,更能增加補氣作用。
鰱魚
性溫,味甘,能入脾肺而補氣。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鰱魚溫中益氣。清代食醫(yī)王孟英也認為:鰱魚暖胃,補氣,澤膚。故氣虛者宜食。
鱔魚
性溫,味甘,有補虛損、益氣力、強筋骨的作用,氣虛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就曾說它主少氣吸吸,足不能立地?!侗静菅芰x補遺》亦云:黃鱔善補氣。
鱖魚
俗稱桂魚??梢匝a氣血,益脾胃?!度杖A子本草》云:鱖魚益氣?!堕_寶本草》認為益氣力,令人肥健。尤以氣虛兼脾虛者最宜。
結語:通過這里推薦的幾種能夠有效治療氣虛的偏方以及能夠起到氣虛的食物的介紹,相信很多的讀者朋友們對治氣虛都有了全新的認識以及了解吧!那么,如果你需要這方面的知識的話!就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下趕緊用以上的偏方進行治療了!
腎氣虛是什么
腎氣虛,是腎虛的一種,主要癥狀為氣短自汗、倦怠無力、面色晃白、小便頻多、遺精早泄、舌苔淡白、脈細弱等。腎虛疾病表現中所謂的腎虛、腎虧,涵蓋了腎臟及腎經的氣血循環(huán),或功能與腎產生關聯的器官組織,如相關泌尿、生殖系統(tǒng)等問題。
腎氣虛吃什么好?
腎氣虛的表現癥狀為倦怠乏力、雙腿發(fā)沉、滑精早泄,尿后滴瀝不盡、小便頻繁,腰膝酸軟,聽力減退,氣短,四肢不溫,脈細弱等。
可以服用金匱腎氣丸、濟生腎氣丸或五子衍宗丸。腎氣虛指腎氣虛腎臟功能減弱。腎之陰陽俱虛,腎氣化生不足,癥見滑精早泄,尿后滴瀝不盡,小便次數多而清,腰膝酸軟,聽力減退,氣短,四肢不溫,脈細弱等,治以補腎為主。
腎氣虛食療
枸杞豬心
配方:枸杞子10克,鮮豬心1個。
制法:將豬心和枸杞子一起文火煮1小時左右,加少許鹽調味。
功效:補腎納氣。
用法:佐餐食用。
柚子雞
配方:柚子1~2個,雄雞1只(約1000克)。
制法:將柚子肉放人洗凈的雞腹內,然后將雞放入搪瓷鍋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及適量蔥、姜、黃酒、鹽,再將搪瓷鍋放入盛有水的鍋內,隔水燉熟。
功效:補益脾腎,化痰止咳。
用法:每2周1次,連服3次,佐餐食用。
核桃人參飲
配方:核桃仁20克,人參6克,生姜3片,冰糖少許。
制法:將核桃肉、人參、生姜加水適量一同煎煮,取汁200毫升,加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溫腎納氣,止咳化痰。
用法:不拘時飲用。
冰糖麻雀
配方:麻雀2只,冰糖15~20克。
制法:麻雀洗凈放入碗中,加冰糖及60~100毫升清水,隔水燉熟即可。
功效:益氣溫腎,宣肺止咳。
用法:每日1次,早晚均可食用。5~7日為1個療程。
我們身體需要氣,所謂精氣神,是人的三寶。我們身體的氣來自于我們用肺吸進來的清新空氣,遺傳下來的先天元氣,以及脾胃吸收的水谷之氣。氣要是不足,會導致身體虛弱,想要補氣,可以吃這些食物。
可以補氣的食物有:粳米、糯米、面、大麥、小米、薏米、扁豆、白菜、藕、紅薯、南瓜、黑木耳、蘑菇、蘋果、桃、蓮子、芡實、紅棗、栗子、核桃、畜肉、禽肉、鯽魚、牛奶、蛋、紅糖等。烹飪的時候宜久燉,熟透后方能固護脾胃之氣。
氣虛體質的人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熱等偏頗較大的食物,也不宜食用過于滋膩、難消化的食品,以免產生“虛不受補”現象。
推薦藥膳
一、參苓粥
原料:人參、白茯苓各10克,粳米100克,生姜、鹽、蔥絲、筍片、味精、雞湯、料酒各適量。
制法:將人參、白茯苓、生姜水煎,去渣取汁;將粳米下入藥汁內煮作粥,放入蔥絲、筍片、雞湯、料酒,將熟時加入少許鹽、味精調味,空腹食用即可。
功效:益氣補肺。
二、龍眼棗泥
原料:龍眼肉300克,蜂蜜、紅棗各250克,谷芽、麥茅各50克,姜汁少量。
制法:谷芽、麥芽洗凈,烘干研成粉備用;龍眼肉、紅棗洗凈去核,放入鍋內加水煮至六成熟,然后將姜汁和蜂蜜、谷芽、麥芽粉倒入,攪勻,小火略煮片刻,搗爛成泥即可。每日服用15克。
功效:健脾益胃,補氣培元。
三、山藥蓮子燉肚
原料:山藥600克,豬肚l/2個,蓮子(去心)75克,香菇4朵,枸杞子、料酒、鹽、胡椒粉、高湯各適量。
制法:山藥洗凈,切塊;豬肚洗凈,用沸水焯一下;鍋內倒入適量清水,放入豬肚、料酒、鹽、胡椒粉,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煮40分鐘,使其熟軟,撈出后浸泡涼水再切條;香菇泡軟、去蒂,對切兩半,同山藥塊、蓮子、枸杞子一起放入高湯內,連同豬肚條煮20分鐘即可。
功效:補氣健脾。
四、參芪姜母鴨
原料:母鴨1只,黨參、生黃芪各30克,白術、生姜、蔥各15克,紅棗10顆。
制法:母鴨洗凈,除去肥油,置于沸水中過水去油2分鐘,撈起備用;黃芪、黨參、白術洗凈,裝入紗布袋封口,紅棗、姜、蔥等洗凈塞入鴨腹。
沙鍋置于火上,加1000毫升水煮沸,加進紗包、母鴨,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燉2小時即可。
功效:補氣健肺。
“五色入五臟”這句話與中醫(yī)有莫大的關系,中醫(yī)中的五臟分別對應一種顏色,肝心脾肺腎對應青赤黃白黑,養(yǎng)生與這些顏色密不可分。常吃這五色的食物可以滋潤我們的五臟,對于預防癌癥有很好的效果,被稱之為五色食療法。那么到底是怎么養(yǎng)生呢?
現代人對“五色入五臟”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qū)。如果只簡單認為一種顏色固定對應一種臟器,那就大錯特錯了。比如,有人認為黃色的彩椒補脾,紅色的彩椒補心,這顯然是不科學的。還有人說紅色食物補心,那我就多吃紅辣椒,結果導致滿臉長痘、口瘡、便秘,說明這種“補”法也是錯誤的,這事可沒那么簡單。
五色還有五味
對“五色入五臟”的理論,我們還要把食物的“五色”與“五味”結合起來,再把食物的寒熱性質考慮進去,就能使其正確地發(fā)揮作用。比如,紅辣椒雖然色紅入心,可以振奮心的陽氣,但它性熱、味辛辣,辛入肺,所以大量食用會導致肺胃熱;綠色食物對肝膽系統(tǒng)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苦瓜雖是綠色,但其性寒、味苦,苦入心,所以主要的功效是清心瀉火;再如大棗雖然是紅色,但其性溫、味甘,甘入脾,所以紅棗主要的作用是補脾益氣。
此外,隨季節(jié)變化,遵循天地人的自然法則,調養(yǎng)五色方法也不同。
南北方也有差異
生長在南北地區(qū)的人體質有差別,每個人所受到的天地之間的稟賦是不一樣的。像四川、重慶等地,他們吃辣的就沒有關系,因為他們所處的地方是潮濕之地,通過辣的東西把體內的濕氣給排出體外。
同樣,作為北方人,如果要以四川、重慶等地的飲食結構當作自己的飲食結構的話,那一定會出問題的。因為北方人的體質是“寒逼于外,內郁于中”,主要是屬于內熱,必須有自己的一套飲食方式和特點,這樣才能適應自身的發(fā)展狀況。
所以說南北之間的地域差異造成了飲食上的差異也不奇怪了。
下面介紹兩種五色食療法預防癌癥
預防乳腺癌的飲食
黃色——陽光
雖然陽光不是果蔬,但它對人體獲取維生素D至關重要。維生素D對人體健康的作用不言而喻。其作用不僅限于幫助鈣質吸收,強化骨骼和牙齒,這種可溶于油脂的維生素還可減少患癌風險,可以有效預防乳腺癌。
紅色——西紅柿
西紅柿中的番茄紅素的抗老化效果和抗炎特性同樣光彩奪目。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人體消耗類胡蘿卜素的多少與患癌風險之間有強烈的相互關系,尤其是乳腺癌。另外,多吃富含類胡蘿卜素的水果蔬菜,如西紅柿、西瓜等將大大減少患癌的幾率。棕色——核桃核桃有效延緩了實驗用白鼠體內乳腺腫瘤的發(fā)展和增大,雖然人體不同于白鼠,但核桃富含的ω-3脂肪酸、抗氧化劑、植物固醇都能有效減少乳腺癌患病風險。
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天生體質較差,脾胃不是很好,或者因為飲食不規(guī)律、不健康導致脾胃虛弱。脾胃不好的人容易出現面色萎黃,長期脾胃虛弱的人往往會氣血不足。怎么調理脾胃呢?——紅薯粥,既可以健脾胃,還可以補氣血,一舉兩得。
【組成】紅薯50克梗米50克冰糖10克。
【制作】先將紅薯洗凈后削去表皮,切成大塊備用。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和紅薯塊,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制成粥。待紅薯和粳米均煮爛后,放冰糖,冰糖融化以后,便可出鍋食用。
【功效】滋陰健脾、補氣養(yǎng)血。
【適用范圍】適宜氣血不足、面色枯黃者。
【分析】紅薯又名番薯,原產于美洲。其性平味甘,口感細膩。歸脾、腎二經。食用后能夠活血涼血、生津止渴。紅薯的做法多樣,既可做主食蒸煮,也可做菜肴。其營養(yǎng)成分眾多,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及人體必需而米面中又缺乏的賴氨酸和易于消化吸收的糖類。經常食用能夠排除體內的毒素,起到養(yǎng)顏的作用。合用梗米能夠令人增進食欲,適合面色枯黃者長期食用。
肝氣虛吃什么食療
1、肝氣虛吃什么食療
1.1、栗子粥
原料:山藥300克,熟栗子100克,大米40克,糯米60克,枸杞10克,紅棗7枚;做法:山藥去皮,紅棗洗凈,栗子去皮;山藥切成均勻大小的塊;鍋里放水,把大米和糯米淘洗干凈后放入鍋中;放入山藥和紅棗;煮到40分鐘時放入栗子和枸杞再煮10多分鐘即熟。
功效:本品具有健脾補腎的功效。
1.2、胡桃粥
材料:粳米30克,核桃30克,蓮子15克,山藥15克,巴戟天10克,鎖陽10克。
做法:將核桃仁搗碎備用;粳米淘凈備用;蓮子去心;山藥洗凈去皮,切小塊備用;巴戟天和鎖陽用紗布包好備用。在大砂鍋中加適量清水,放入全部主料煮粥,加紅糖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補腎壯陽、健脾益氣之功效,適于脾腎兩虧型骨質疏松癥患者食用。
2、哪些食物適合肝氣虛患者食用
2.1、魚類
含有維生素B2,B12等,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明天食用150g左右。
2.2、牛肉
脂肪含量較低,蛋白含量較高,可以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低蛋白血癥,每天100g。
2.3、豆?jié){
具有高熱量,高蛋白,并且富含多種礦物質,具有保護肝臟的作用。食用不可以過多,每天一杯,以免加重肝臟負擔。
2.4、葉類蔬菜
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纖維素,減少腸道氨的產生,緩解或預防肝性腦病的發(fā)生。少量多餐,不宜過硬,以免劃傷食道胃靜脈叢,引起出血。每天可以200g。
3、肝氣虛患者禁吃的食物有哪些
3.1、罐頭
含有添加劑和色素,加重肝臟負擔。盡量避免。
3.2、動物脂肪
難以吸收,病情加重肝臟負擔,盡量避免食用此類食物。
肝氣虛之養(yǎng)肝喝什么湯好
1、百合綠豆湯
材料:干百合15克、綠豆15~25克、冰糖少量。
做法:綠豆及干百合去掉雜質后洗凈;將綠豆、干百合放入鍋中,加水煮30分鐘;加少量冰糖調味后即可飲用。
功效:中醫(yī)認為,綠豆養(yǎng)肝,可以排毒去火,另外綠豆還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素,有降血脂、降低膽固醇、增進食欲等作用,而百合是白色潤肺,二者一起來煮,清熱解毒效果會更好。
2、木瓜排骨湯
材料:排骨500克、木瓜半個(挑選比較生的那種木瓜)、蔥姜適量、料酒適量、醋適量、鹽少許。
做法:木瓜削皮,去籽,切大塊;鍋中放入姜絲、料酒,放入排骨,水開后撇去浮沫,煮3分鐘撈出排骨,用熱水沖凈干凈;砂鍋中放水,放入排骨,蔥、姜、料酒、少許醋,大火煮開,轉小火繼續(xù)煲一個半小時;放入木瓜塊。繼續(xù)煲三十至四十分鐘,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木瓜,有“百益水果”、“水果之皇”、“萬壽瓜”之雅稱,性溫、味酸,入肝、脾經,最適宜春季養(yǎng)肝護脾時食用。木瓜排骨湯,還有美容護膚養(yǎng)顏的功效。
肝氣虛之怎么養(yǎng)肝護肝
1、補腎方能養(yǎng)肝
肝腎同源,黑芝麻補腎,又能補肝血,就是因為水能生木,補腎方能養(yǎng)肝。這就是中醫(yī)“虛則補其母”的治療方法。
2、早睡眠以養(yǎng)肝
在中醫(yī)的理論中,子時是膽經循環(huán)的時段,丑時(1:00~3:00)屬肝經循行時段。因此建議大家在這個時段里要保證睡眠,這樣才有利于肝膽的健康。另外,肝病患者也是非常需要注意保證睡眠的,這樣才可以使得血能歸肝,讓藥物發(fā)揮更大的療效。女性養(yǎng)生以養(yǎng)血為主,如果經常熬夜常常會使得陰血虧虛,造成面色萎黃、失眠多夢、月經量少等肝血虧虛的癥狀。
氣虛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一般來講,出現氣虛的人,根據其氣虛的部位不同,其所表現出來的癥狀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接下來本文就對氣虛的表現進行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及早的發(fā)現該種癥狀的存在,而進行有效的調理。
氣虛的癥狀
肺氣虛:
由于肺機能減弱,肺主氣、衛(wèi)外功能失職。此體質的人常見以下癥狀:咳嗽無力,動不動就喘氣,活動后更重,咳痰清稀,語聲低怯等肺部癥狀為主,平時容易自汗,怕風,易于感冒,神疲體倦,面色淡白,舌頭顏色和舌苔都白,脈弱。
脾氣虛:
由于脾氣不足,運化失職腹脹,此體質的人常見以下癥狀:胃口不佳吃得少,食后腹脹,大便稀爛如水,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面色黃而沒有光澤,或者表現為肥胖、浮腫,舌頭顏色和舌苔白,脈緩弱。
肝氣不足:
又稱肝氣虛。肝氣即肝之臟氣,是肝進行生理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肝氣不足,肝的各種功能的見減退,出現肝氣虛的病變。肝氣虛證普通存在。
心氣虛:
由于心氣不足,鼓動無力。此體質的人常見以下癥狀:心悸,氣短,精神疲憊,以上癥狀活動后加重為主,面色常常為淡白,常自汗,舌頭顏色淡白,脈虛。
腎氣虛:
由于腎氣虧虛,封藏固攝功能失職。此體質的人常見以下癥狀:腰膝酸軟,容易疲勞乏力,耳鳴、聽力下降,小便頻數而清,或者小便不盡、遺尿、夜尿頻多、小便失禁等,男子容易滑精、早泄,女子容易月經淋漓不盡,或者帶下清稀而量多、胎動易滑等,舌頭淡白。
氣虛吃什么好
1、山藥桂圓粥
山藥100克,桂圓肉15克,荔枝肉3個,五味子3克,白糖適量。把山藥去皮切成薄片。將山藥片、桂圓、荔枝肉、五味子同煮,煮好后加入白糖即成。此粥可補中益氣、益肺固精、壯筋強骨、生長肌肉。山藥中含有淀粉酶等營養(yǎng)成分,對氣虛體質者頗有益處。
2、茯苓粥
粳米100克,茯苓末30克,煮粥。茯苓粥有健脾安神之功效,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3、人參大棗粥
人參6克,大棗5枚,大米60克加水熬成粥。在制作時,大棗應去掉核(以防人在食用時誤吞而發(fā)生意外)與人參同煮。經常食用此粥可補中益氣,尤其適合脾胃虛諸癥,是很好的藥膳。
4、金沙玉米粥
玉米粒80克,糯米40克,紅沙糖40克(玉米和糯米要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至軟熟,加入糖再煮5分鐘即可。因為玉米中含有抗氧化劑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所以,此粥對氣虛體弱者強身健體有好處。
5、什錦麥胚餅
葡萄干20克,龍眼肉10克,花生仁10克,大棗10枚,麥胚粉100克,白糖(或紅糖)20克。葡萄干洗凈,與龍眼肉一起切碎,花生仁炒熟,大棗洗凈去核,上述兩種食物同樣切碎,將麥胚粉用開水稍燙,加入上述原料后,揉合均勻,制成薄餅,烙熟。此餅具有益氣、養(yǎng)血、安神、提神的功效,經常適量食用,對氣虛體質者有益處。
氣虛的表現有哪些?從上文的介紹可知,人們在出現氣虛的癥狀后,由于其所出現氣虛的部位不同,因此,在日常癥狀表現上,也就有著一定的差異,而在發(fā)現自己有氣虛的表現后,大家在進行調理上,就可以采用文中的食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