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如何治療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與治療】
二、心力衰竭的食療方三、心力衰竭要注意什么心力衰竭如何治療
1、心力衰竭如何治療呢
1.1、病因治療
病因治療心力衰竭包括糾正心臟病理改變、調整異常病理生理功能(如冠脈動脈狹窄、心功能不全等),以及去除導致心律失常發(fā)作的其它誘因(如電解質失調、藥物不良副作用等)。
1.2、非藥物治療
機械方法興奮迷走神經、心臟起搏器、電復律、電除顫、導管消融以及外科手術治療心力衰竭。反射性興奮迷走神經治療心力衰竭的方法有壓迫眼球、按摩頸動脈竇、Valsava動作等。
1.3、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緩慢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一般選用增強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傳導的藥物,如擬交感神經藥(異丙腎上腺素等)、迷走神經抑制藥物(阿托品)。治療快速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則選用減慢傳導和延長不應期的藥物,如迷走神經興奮劑(洋地黃制劑)、擬交感神經藥間接興奮迷走神經(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藥物。
2、心力衰竭如何護理
要有合理的作息時間,避免過度勞累,避免加重心臟的負擔。尤其是對于急性或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大部分時間應臥床休息,并以半臥位為宜。
定期進行復查,尤其是要注意患者心律和心率的變化。對于正常竇性心律病人,用測脈率即可;如有心房顫動的病人,可通過聽診器來測量心率。發(fā)覺病情有異常變化,應立即送醫(yī)院治療。
減少精神刺激,同時還要注意節(jié)欲或避孕,病情嚴重者應遵醫(yī)囑暫禁妊娠,以防止心力衰竭發(fā)作。氣候轉冷時要注意加強室內保暖措施,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減少發(fā)作誘因。
3、心力衰竭如何飲食
適當補充維生素B1和維生素C,有利于保護心肌。
少食多餐,建議患者朋友們在一天之中,盡量做到少食多餐,還要細嚼慢咽,減輕身體的負擔,還要記得嚴禁吃得過飽,患者可以做到一天攝入的食物劃分成4至5次來吃。
輕度心衰病人每日食鹽控制在5克左右,不吃腌制食品,最好不吃用堿或小蘇打制作的食品。
選用低熱量、低鹽、富含維生素、易于消化、不易產氣的食物。
適當控制總熱量,蛋白質也要適當控制。如果缺鉀可食用含鉀高的海帶、紫菜、瘦肉、橘子等等。
肥胖者應注意控制脂肪的攝入量。因為脂肪產熱量高,不利于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使胃飽脹不適;還能抑制胃酸分泌,影響消化,加重心衰。
心力衰竭的食療方
1、五澤強心湯
組成:黃芪10~15克,黨參10克,益母草10~12克,澤蘭10克,炙附片6~10克,制半夏10克,北五加皮4~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益氣活血,溫陽利水。主治心力衰竭。
2、組成:桑白皮12克,金銀花15克,前胡、浙貝母各12克,葶藶子15克,車前子、茯苓各30克,魚腥草20克,黃精15克,麥冬、黃芩、虎杖各12克。
用法:隨癥選用,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解毒瀉肺,強心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
3、化瘀強心湯
組成:黃芪40克,當歸、赤芍、川芎各15克,桃仁、紅花各12克,地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益氣、活血、強心。慢性風濕性心臟病頑固性心力衰竭。方解:本病病機,一方面是氣血虛弱以致心陽不振;另一方面是心血瘀阻以致氣機不暢,二者又互為因果。
心力衰竭要注意什么
1、避免貧血
貧血也是心力衰竭發(fā)生的原因,并且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如果有貧血這種疾病的話,血液中的紅細胞數(shù)量就會減少,這樣還會降低血液為心臟運輸氧氣和養(yǎng)分的功能,從而引發(fā)心力衰竭。
2、要經常注意心律和心率的變化
對正常竇性心律病人,用測脈率即可;如有心房顫動的病人,可通過聽診器來測量心率。發(fā)覺病情有異常變化,應立即送醫(yī)院治療。
3、注意保暖
氣候轉冷時要注意加強室內保暖措施,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減少發(fā)作誘因。
Ys630.com相關知識
心力衰竭的此種障礙癥候群集中表現(xiàn)為肺淤血、腔靜脈淤血。根據(jù)心臟循環(huán)障礙癥候群的不同時期和不同程度。那么,遇到這種病癥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趕緊來看看這些能夠緩解心力衰竭的偏方吧!
五澤強心湯
組成:黃芪10~15克,黨參10克,益母草10~12克,澤蘭10克,炙附片6~10克,制半夏10克,北五加皮4~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益氣活血,溫陽利水。主治心力衰竭。方用黃芪、黨參補氣;附子溫陽;益母草、澤蘭、五加皮活血利水。且澤蘭入脾行水,入肝活血;而五加皮用量宜小到大,視癥情相應而遞增。半夏燥濕化痰。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活血、溫陽利水之功。現(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本方劑有強心作用。吐甚加竹茹、生姜;咳嗽嘆息不得臥,加蘇子、白果、炙麻黃等;水腫明顯,伴咳吐稀白泡沫痰,加白術、茯苓、車前子、蘇子、白芥子等;陽虛明顯加菟絲子、補骨脂等;陰虛明顯去附子,加麥冬、五味子。
化瘀強心湯
組成:黃芪40克,當歸、赤芍、川芎各15克,桃仁、紅花各12克,地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益氣、活血、強心。慢性風濕性心臟病頑固性心力衰竭。方解:本病病機,一方面是氣血虛弱以致心陽不振;另一方面是心血瘀阻以致氣機不暢,二者又互為因果。氣血虛則宜補,心瘀血則宜消。純補則瘀不去,純消則正更虛,故治宜補消兼施。方中重用黃芪補氣,配以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以活血化瘀;地龍搜風通絡;又及時加入附子、人參為取得較好療效提供了保證。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活血強心之功。加減:陰虛血燥者加女貞子、旱蓮草;熱咳者,加車前子;亡陽欲脫者加人參、附子;心功能改善后,夜寐不寧者,去赤芍、地龍,加熟棗仁、知母。
治心力衰竭方
組成:桑白皮12克,金銀花15克,前胡、浙貝母各12克,葶藶子15克,車前子、茯苓各30克,魚腥草20克,黃精15克,麥冬、黃芩、虎杖各12克。
用法:隨癥選用,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解毒瀉肺,強心化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癥見心悸氣促、咳嗽喘憋痰多黃白、身熱不退、肢體浮腫、不能平臥,舌暗紅苔黃膩,脈細數(shù)或滑數(shù)。
治慢性心力衰竭方
組成:花旗參10克(另燉),麥冬10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太子參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益氣生脈。主治慢性心功能衰竭。加減:心陽虛者用暖心方(紅參、熟附子、薏苡仁、橘紅等),心陰虛者用養(yǎng)心方(生曬參、麥冬、法半夏、云苓、田三七等);除二方外,陽虛亦可用四君子湯合桂枝甘草湯或參附湯,加五爪龍、北芪、酸棗仁、柏子仁等;陰虛用生脈散加沙參、玉竹、女貞子、旱蓮草、桑椹子等。血瘀加用桃仁飲(桃仁、紅花、當歸尾、川芎、威靈仙)或失笑散;水腫甚者加用五苓散,五皮飲;兼外感咳嗽者加豨薟草、北杏、紫菀、百部;喘咳痰多者加蘇子、白芥子、膽南星、浮海石;濕重苔厚者加苡米、扁豆衣;喘咳欲脫之危癥則用高麗參合真武湯濃煎頻服,配合靜脈注射高麗參針,參附針,或參麥針以補氣固脫。
心力衰竭患者宜吃食物
糧食類。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高粱。
豆類。各種豆類及其制品,如豆?jié){、豆腐等。
禽、畜肉類。雞肉、鴨肉(瘦)、豬肉(瘦)、牛肉。
油脂類。植物油為主,動物油少用。
水產類。淡水魚及部分含鈉低的海魚。
奶、蛋類。牛奶(250毫升),雞蛋或鴨蛋(1個/日)。
心力衰竭患者忌吃或少吃的食物
糧食類制品各種面包或加堿的機器切面、餅干、油條、油餅及發(fā)酵做的各種點心。 豆類制品豆腐于和霉豆腐等。
禽、畜肉類。含食鹽及安息香酸的罐頭食品、腸類、咸肉、臘肉、肉松。
油脂類。奶油。
水產類。咸魚、熏魚、罐頭魚及部分含鈉高的海魚。
奶、蛋類。咸蛋、松花蛋、乳酷等。
蔬菜類。咸菜、醬菜、榨菜及部分含鈉高的蔬菜,如菠菜、卷心萊、芹菜等。
水果制品。葡萄干、含食鹽及安息香酸的水果罐頭或果汁、水果糖等。
調味品。味精、食鹽、醬油、番茄醬等。
飲料;汽水、啤酒、牛肉汁等。
結語:看完了這么多關于治療心力衰竭的偏方以及幾種心力衰竭的飲食禁忌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這個治療心力衰竭偏方都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和了解了吧!如果你也想要用以上的偏方進行治療的話!那請在請教醫(yī)師后進行治療!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臟的收縮功能和或舒張功能發(fā)生障礙,不能將靜脈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臟,導致靜脈系統(tǒng)血液淤積,動脈系統(tǒng)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引起心臟循環(huán)障礙癥候群,此種障礙癥候群集中表現(xiàn)為肺淤血、腔靜脈淤血。心力衰竭是心臟在發(fā)生病變的情況下,失去代償能力的一個嚴重階段。
偏方
〖 組 成 〗
附子(先煎3小時)15~30克 黨參24克(或人參6克) 桂枝9克 川芎12克 赤芍15克 紅花6克 葶藶子12克 車前子30克 灸甘草9克。
〖 用 法 〗
上方每日1劑,濃煎成200毫升,分3次服,7~10日為一療程,有效者,休息1天后再服1~2療程。心衰糾正后,改用歸脾湯、生脈散或香砂六君子湯調理善后。
飲食應少油膩,多蔬菜水果。對于已經出現(xiàn)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鹽的攝入量。鹽攝入過多會加重體液潴留,加重水腫,但也不必完全免鹽。
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人的心臟是不健康的,有些是先天性的,也是后天性的,后天性的老人家居多。心力衰竭對于生活上面的護理要求是很高的,因為心臟直接影響著人體的生命情況。如果在生活護理方面做得好的話,對于治療心力衰竭也是有一定幫助的。只要大家堅持去做好就可以了。
心力衰竭其實并不可怕,只要在生活習慣方面調整好的話,一般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是如果你在飲食上面還是沒有節(jié)制,暴飲暴食的話,那肯定對病情會有很大的影響。
一般治療
(1) 休息
要限制病人體力和腦力的活動。體力和腦力上的休息對早期心力衰竭病人治療是十分重要的。休息可以降低基礎代謝率,減少心臟作功;通過減少骨髂肌耗氧,增加腎血流量和腎小管濾過率,有利于腎排鈉排水,減輕心臟容量負荷;病人應增加臥床休息時間,因為站立位刺激醛固酮生成,臥位減少醛固酮生成,從而有排鈉利尿作用,輕度心力衰竭的病人休息就可以使病情明顯減輕。病情恢復期應鼓勵病人適量活動。長期臥床易致靜脈血栓和肺拴賽、直立性低血壓、虛弱等。對于在家休息的病人,注意病人家庭、經濟和社會處境等,如果病人身負家務如買菜、做飯、打掃房間等,顯然不能臥床成坐在椅子上休息,需動員家庭和社會中的各種力量幫助病人,以減少過早活動對病人的危害。
(2) 心理護理
精神應激在心力衰竭的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時甚至誘發(fā)肺水腫。同時心力衰竭時所致的呼吸困難常使病人感到緊張和恐懼,護理人員要給予病人足夠的關注和心理安慰,必要時遵醫(yī)囑使用鎮(zhèn)靜劑以減少交感神經興奮對心臟帶來的不利影響。
(3) 飲食及控制鈉鹽的攝人
心力衰竭病人的鈉排泄常減少,任何方式的插入鈉鹽均可加重癥狀。重度心力衰竭的病人應限制鈉鹽在0.5—1.0g(相當于食鹽1—2.5g),輕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鈉鹽在2—3g(相當于食鹽5~7g)。如果病人已經使用利尿劑,一般不必嚴格限制鈉鹽的攝人。限制鈉鹽的程度應根據(jù)心力衰竭的程度和利尿劑治療的效果而定。病人應進易消化的清淡飲食,以流食或半流食為宜,避免攝入難消化及產氣多的食物。要少食多餐,對于夜間有陣發(fā)性呼吸困難的病人,可將晚飯?zhí)崆?。對于血漿蛋白低,發(fā)病與營養(yǎng)缺乏有關的病人,蛋白攝人不低于1-1.5g/(kg·d)。適當限制熱量攝入,以減少心臟負擔。
上面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于心力衰竭的護理資料,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這方面的知識會更加了解。對于心力衰竭的患者來說,護理過程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患者能配合的好的話,對于心臟恢復正常也是很有幫助的。大家一定要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
心臟問題有很多,相信大家都知道些心臟方面的疾病。這里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心力衰竭。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挺多的,這里小編再介紹個中醫(yī)偏方給大家,偏方名字為黃芪茯苓。黃芪茯苓的用法和用量等問題,一起來看下吧!
功能主治
溫通血脈,利水滲濕。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處方組成
黃芪、茯苓各50克,丹參、防己、葶藶子、車前子各30克,附子、桂枝各12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溫服。
病例驗證
治療30例,結果顯效12例,有效1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指由于心臟的收縮功能和(或)舒張功能發(fā)生障礙,不能將靜脈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臟,導致靜脈系統(tǒng)血液淤積,動脈系統(tǒng)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引起心臟循環(huán)障礙癥候群,此種障礙癥候群集中表現(xiàn)為肺淤血、腔靜脈淤血。心力衰竭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心臟疾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其中絕大多數(shù)的心力衰竭都是以左心衰竭開始的,即首先表現(xiàn)為肺循環(huán)淤血。
分類
1.急性心力衰竭
是指因急性的心肌損害或心臟負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驟降、肺循環(huán)壓力升高、周圍循環(huán)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環(huán)充血而出現(xiàn)急性肺淤血、肺水腫并可有伴組織、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臨床綜合征,以急性左心衰竭最為常見。急性心衰可以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礎上急性加重,也可以在心功能正常或處于代償期的心臟上突然起病。發(fā)病前患者多數(shù)合并有器質性心血管疾病,常見于急性心肌炎、廣泛性心肌梗死、心室流出道梗阻、肺動脈主干或大分支梗塞等。可表現(xiàn)為收縮性心衰,也可以表現(xiàn)為舒張性心衰。急性心衰常危及生命,必須緊急搶救。
2.慢性心力衰竭
是指持續(xù)存在的心力衰竭狀態(tài),可以穩(wěn)定、惡化或失代償。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種病因所致心臟疾病的終末階段,是一種復雜的臨床綜合征,主要特點是呼吸困難、水腫、乏力,但上述表現(xiàn)并非同時出現(xiàn)。一般均有代償性心臟擴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償機制參與,常伴有靜脈壓增高導致的器官充血性病理改變,可有心房、心室附壁血栓和靜脈血栓形成。成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壓、瓣膜病和擴張型心肌病。
結語:有關能治療心力衰竭的偏方黃芪茯苓,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現(xiàn)在對黃芪茯苓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心力衰竭的癥狀,很多人都知道。心臟上面的問題都是很嚴重的,我們不能大意處理。尤其是老年人,最好每年都體檢一下!
心力衰竭是一種心臟疾病,心力衰竭的病因也有很多種,它的癥狀表現(xiàn)很是明顯,但是有的時候不及時的治療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治療心力衰竭的中藥方劑有哪些?又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治療心力衰竭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方名
心力衰竭中醫(yī)方。
組成
黃芪10~15克 黨參10克 益母草10~12克 澤蘭10克 灸附片6~10克 制半夏10克 北五加皮4~10克。
用法
水煎待溫,分次服。
治法
益氣活血,溫陽利水。
主治
心力衰竭。
加減
若吐甚可加竹菇、生姜;咳嗽喘息不得臥者酌加蘇子、白果、灸麻黃等;若水腫明顯,并伴咳吐稀白泡沫痰者,可酌加白術、茯苓、豬苓、車前子、蘇子、白芥子等健脾利水,祛痰之品;若陽虛明顯,畏寒肢冷者,可酌加菟絲子、仙茅、補骨脂溫補腎陽之品,或酌加桂枝;或有陰虛表現(xiàn)者則去附片,加麥冬、五味子等;若見陽脫,可用生脈、四逆合方以益氣回陽救逆。
出處
中藥方劑大全。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心力衰竭的相關治療偏方有了一定的了解,心力衰竭的治療有很多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治療。但是中藥方劑我們一定要找專業(yè)人士確定好了是可用的哦,不能隨便的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