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貼敷貼的注意事項
養(yǎng)生注意事項。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從古至今,關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養(yǎng)生知識??茖W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怎么進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穴位貼敷貼的注意事項”,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穴位貼敷貼的注意事項
1、穴位貼敷貼的注意事項
1.1、三伏貼療法對時間有一定要求,根據(jù)中醫(yī)理論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此時敷貼效果最佳。但是也不必拘泥,整個伏天都可收到滿意療效。
1.2、敷貼對象:2歲以上兒童及成年人。
1.3、禁忌人群:孕婦、1歲以下兒童、敷貼局部有破損者不宜敷貼;疾病發(fā)作期:如正在發(fā)燒,咳喘等。
1.4、貼敷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忌食海鮮,避免電扇直吹或溫度過低的空調(diào)房間久待。
1.5、貼藥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現(xiàn)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屬于藥物吸收的正常反應,大多可以忍受。
2、穴位貼敷作用機理
穴位貼敷療法的作用機理比較復雜,尚不完全清楚。我們認為其可能的機理有如下三個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與調(diào)節(jié)作用;二是藥物吸收后的藥效作用;三是兩者的綜合疊加作用。
3、穴位貼敷作用特點
3.1、作用直接,適應癥廣
穴位貼敷療法通過藥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過透皮吸收,使局部藥物濃度明顯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較為直接,其適應證遍及臨床各科,“可與內(nèi)治并行,而能補內(nèi)治之不及”,對許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顯著功效。
3.2、用藥安全,誅伐無過
穴位貼敷療法不經(jīng)胃腸給藥,無損傷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
3.3、簡單易學,便于推廣
穴位貼敷有許多較簡單的藥物配伍及制作,易學易用,不需特殊的醫(yī)療設備和儀器。
3.4、取材廣泛,價廉藥儉
穴位貼敷法所用藥物除極少數(shù)是名貴藥材外(如麝香),絕大多數(shù)為常見中草藥,價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來自于生活用品,如蔥、姜、蒜、花椒等。
穴位貼敷的操作規(guī)范
1、施術前準備
1.1、術前準備:根據(jù)病情選用不同藥物、藥物以我院自制藥膏為主,取適當?shù)氖┬g部位,選擇患者舒適、醫(yī)者便于操作的施術體位,應注意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避免污染。
1.2、消毒:穴位貼敷處一般不用特殊消毒,醫(yī)者雙手應用肥皂水清洗干凈。
2、施術方法
將已制備好的藥物置于一次性棉墊上壓均勻,再對準穴位粘貼,再以醫(yī)用膠布固定。
3、施術后處理
3.1、換藥:貼敷部位無水泡、破潰者,可用消毒棉簽蘸溫水、植物油或石蠟油清潔皮膚上的藥物。擦干后再貼敷。貼敷部位起水泡或破潰者,應待皮膚愈后再貼敷。
3.2、水泡處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處理,讓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應以消毒針具挑破其底部,排盡其底部,排盡液體,消毒以防感染。破潰的水泡應做消毒處理后,外用無菌紗布包扎,以防感染。
穴位貼敷可以治療小兒哮喘
夏季穴位敷貼法防治小兒哮喘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夏季三伏天在背部穴位敷貼辛溫化痰的藥物,通過藥物刺激穴位使皮膚充血來預防哮喘。三伏氣候炎熱,人體毛孔開放,經(jīng)絡氣血流通,有利于藥物的滲透和吸收,此時借“天之陽氣”助辛溫香燥藥物之威力,鼓舞人體陽氣,使藥物通過經(jīng)絡氣血傳導到病變所在臟腑,起到溫化“伏痰”,扶助正氣的作用,使正氣漸復,機體免疫力增強,從而治本控制哮喘發(fā)作。
穴位外敷藥物常用白芥子、延胡、甘遂、細辛、肉桂等。使用時將上藥研細末用凡士林調(diào)成糊狀,做成直徑約為1厘米的藥餅,用膠布固定在穴位上,穴位可選擇肺俞、風門、厥陰俞、脾俞、心俞、膈俞、膏盲、腎俞等,每次選用左右對稱6個穴位,交替外敷。夏季三伏的第一天開始敷貼,每隔3天1次,每次3~4小時,可根據(jù)貼藥后的感覺而縮短或延長貼藥時間,敷后局部有蟻走感或皮膚出現(xiàn)發(fā)紅、灼熱、疼痛可提前取下。
ys630.COm精選閱讀
按摩穴位注意事項
1、按摩穴位注意事項
1.1、按摩方向應同肌肉走向一致:沿肌肉生長方向,輕緩地,有韻律地耐心進行,皺紋同肌肉走向是呈直角的,手與皺紋呈直角運動,也就是順著肌肉的走向。如果皺紋是橫向的,就豎著按摩;皺紋是縱向的,就橫著按摩。
1.2、按摩使用的手指:按摩時以中指和無名指在皮膚上輕輕畫圈,輕到再輕就無法觸摸的程度,手指移動要有韻律感,切忌過分摩擦表皮。
1.3、按摩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5分鐘左右。在毛孔張開時按摩效果最好,所以最好在洗澡或潔面后按摩。
2、按摩要注意技巧
中醫(yī)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歸納起來,常用手法可選如下十九種:按、摩、推、拿、擦、搓、滾、掐、抖、點、叩、撥、抹、捻、振、揉、捏、顫、打等法。應該知道,上述十九種手法,在穴位按摩的時候不是單純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幾種手法相互配合進行的。再找穴的時候,經(jīng)絡按摩講究同身寸(同身寸:是指以患者本人體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為量取穴位的長度單位)。
3、按摩的禁忌人群
3.1、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在沒有詳細的頸椎檢查資料的前提下,輕易不要使用常見的頸椎旋轉(zhuǎn)復位法和頸椎斜扳法,以免造成急性的頸動脈血流阻斷而出現(xiàn)意外。
3.2、脊髓型頸椎病者,一旦出現(xiàn)上下肢無力、大小便控制障礙的現(xiàn)象,萬萬不能使用任何按摩手法,應立即送醫(yī)院進行手術。
3.3、孕婦也不宜接受推拿,尤其是孕婦的腰腹部和大腿內(nèi)側(cè),更是不能施壓。
3.4、女性的經(jīng)期慎用推拿。
3.5、有精神疾病且又不能和醫(yī)者合作的患者不宜進行推拿。
3.6、身體太虛弱和疲勞時,不宜進行推拿。
3.7、過饑過飽、醉酒之后、嚴重心臟病及病情危重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3.8、骨折不適合推拿治療,若是骨折造成扭筋,應該等到幾個月后,確認骨折愈合了,才能進行推拿。
適合用于按摩養(yǎng)生的穴位
1、解腰背酸痛穴:委中。委中穴位于膝內(nèi)窩腘窩處中點。中醫(y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按揉委中穴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一般可連續(xù)按壓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是要以補腎為本。
2、養(yǎng)胃穴:中脘。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
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壓10秒,松開,再壓,如此反復,三五分鐘就可緩解癥狀;慢性胃不適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輕揉,可促進消化;急性胃腸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時,還可以按揉天樞穴(位于肚臍旁2寸處)、大巨穴(位于臍下2寸旁開2寸)配合治療。
按摩有什么好處
1、緩解壓力是首先浮現(xiàn)在腦海中想按摩治療時的好處之一。這也是一個人試圖實現(xiàn)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研究表明,即使是單一1個半小時的按摩,可以顯著降低心跳率,皮質(zhì)醇水平和胰島素水平,其中通過按摩療法幫助減輕壓力。
2、身體可以產(chǎn)生不健康的激素積累,當我們在擁擠的車流,或滿足工作的最后期限。壓抑已久的“應激激素”皮質(zhì)醇水平,可導致失眠,頭痛,甚至消化問題。按摩已被證明,以減少身體的皮質(zhì)醇。這使身體進入一個輕松的休息和恢復模式。事實上,按摩觸發(fā)了大腦的化學反應,可能導致持久的松弛的感情,降低了壓力和改善情緒。
3、按摩可以放松,放松不良姿勢導致疼痛的肌肉,讓你的身體本身定位在其自然的和痛苦的自由姿態(tài)。與正在進行的按摩肌肉的放松,放松關節(jié)有更大的自由和壓力點。這讓身體自己定位在一個健康的和自然的姿勢,從而避免隨著時間的推移的運動和對疼痛的反應的立場。
穴位按摩注意事項
1、穴位按摩注意事項
通過穴位的按摩我們可以促進身體里面的血液循環(huán),起到緩解關節(jié)疼痛或者預防疾病等功效,一些穴位按摩的禁忌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一些按摩禁忌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因此我們在按摩的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
流感、乙腦、腦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傳染病的病人。
急性炎癥的病人,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急性闌尾炎、蜂窩組織炎等。
某些慢性炎癥如四肢關節(jié)結核、脊椎結核、骨髓炎。
有嚴重心臟病、肝臟病、腎臟病及肺病的人。
惡性腫瘤、惡性貧血、久病體弱而極度消瘦虛弱的人。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過敏性紫癜的病人。
大面積的皮膚病人或患潰瘍性皮炎的病人。
不同的穴位按摩的效果也具有一定的不同,我們不能盲目的按照自己的感覺和喜愛進行按摩,穴位按摩需要醫(yī)生幫助進行按摩,但是不能盲目的找一些民間的游醫(yī)進行。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的機器和產(chǎn)品等可以起到好的按摩功效。
2、孕婦穴位按摩要注意敏感部位
按摩前應對施法的局部了解清楚,以免操作時傷害到重要組織。隨著胎兒發(fā)育,腹部穴位最好少去按摩刺激,可以熱敷來代替。另外,對容易引起子宮收縮的敏感部位,如乳房、大腿內(nèi)側(cè)也不要加以刺激。
3、孕婦穴位按摩的按摩要領
每次按摩時,一般原則為先輕后重,活動范圍由小到大,活動速度也要先慢后快,力量恰到好處,既要有效又要讓孕婦感到全身輕松,不適癥狀好轉(zhuǎn)。同時,要經(jīng)常觀察孕婦的表情,以及詢問其感覺如何,若出現(xiàn)不良反應就要立刻停止。
按摩穴位的關鍵點有哪些
關鍵點:小指尖端。
所屬經(jīng)絡:手少陰心經(jīng)。
經(jīng)常摩擦、按壓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臟健康,胸悶、心慌,暈車、暈船時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緩解不適癥狀。
關鍵點:拇指尖端。
所屬經(jīng)絡:手太陰肺經(jīng)。
經(jīng)常摩擦、按壓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維持呼吸系統(tǒng)健康。尤其是秋冬季節(jié),經(jīng)絡運行到手太陰肺經(jīng),更是進行呼吸系統(tǒng)保健的最佳時機。此外,咳嗽時用力重掐拇指尖端,還能緩解咳嗽癥狀。
關鍵點:手掌中央。
所屬經(jīng)絡:手厥陰心包經(jīng)。
經(jīng)常用食指指關節(jié)擠壓手掌中心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對調(diào)理月經(jīng)、膚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還有利于心臟健康。
人體穴位自助按摩的方法
第一個最關健的穴位:關元穴(名字里就一個關健的關字)。玄之又玄,下玄關就是指丹田的位置,在腹部,是養(yǎng)生保健的重要位置(具體有關“關元穴與玄關”的關系請看上面視頻講解)。關元穴的位置:人體肚臍中間下三寸(四指并攏,從臍中起,以中指橫紋為標準,橫向的距離),腹部的正中線上。
操作方法:用手撐的掌心(勞宮穴,和心相聯(lián),心包經(jīng)脈從這兒經(jīng)過)對著元氣所在的位置(關元穴),心腎相交,先后天相通的方法;用一分鐘以上的時間,搓熱掌心(勞宮穴),把溫熱的掌心輕輕地放到小腹上(關元穴的位置),先做摩法,至丹田感覺到熱。
關元是一個交匯穴位。人體當中有肝、心、脾、肺、腎五臟,其中肝、脾、腎有三條經(jīng)脈,叫做足三陰經(jīng),倨行在人體下肢的內(nèi)側(cè)。這三條經(jīng)脈在向上行走的時候在關元穴處跟任脈交叉在一起。肝、脾、腎這三個臟腑對人體非常有意義,因此,肝、脾、腎的三條經(jīng)脈也對人體健康有著特殊的作用。
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項
1、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項
取穴原則:同新針療法與耳針療法。選藥原則:根據(jù)不同疾病,選用有一定藥理作用、容易吸收、有刺激性的藥物。如抗風濕用防風、地龍;抗炎用黃柏、雙花、抗菌素等。穴位常規(guī)消毒。持注射針直刺或斜刺快速刺入皮下后緩慢進針,待出現(xiàn)針感,無回血時將藥液注入。一般體穴0.5~2.0毫升,耳穴0.1~0.3毫升。每日或隔日一次,5~10次為一療程。適用于多種常見病、多發(fā)病;也適用于手術麻醉。
注意要消毒干凈,整個過程是無菌操作,防止感染。使用青霉素等易過敏藥物之前應做過敏試驗。穴位要輪換,不宜在一個穴位上連續(xù)注射。胸背穴位不宜過深。穴位注射要選用小劑量的藥物,注入穴位內(nèi),通過針刺與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它具有適應癥廣、療效高、療程短、節(jié)省藥物、操作簡便的特點。
2、人體穴位有多少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9個雙穴、50個經(jīng)外奇穴,共720個穴位。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采用按摩手法點、按、揉等不至于傷害人體,其余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 鄭重說明這36個穴是致命穴平常按摩無任何不良影響。所謂致命必有意外的重力,非正常力道,或危險物品造成為必要條件。
3、穴位的功效作用
穴多為神經(jīng)末梢和血管較多的地方。稱為穴、穴道。穴并不是孤立于體表的點,而是與深部組織器官有著密切聯(lián)系、互相輸通的特殊部位。“輸通”是雙向的。從內(nèi)通向外,反應病痛;從外通向內(nèi),接受刺激,防治疾病。從這個意義上說,腧穴又是疾病的反應點和治療的刺激點。中醫(yī)可以通過針灸或者推拿、點按、艾灸刺激相應的經(jīng)絡點治療疾病。
養(yǎng)生的穴位有哪些
1、委中穴位于膝內(nèi)窩腘窩處中點。中醫(y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
2、陽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時候要端坐不動,用手摸腿,膝關節(jié)外下方有一個突起,叫腓骨小頭,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的位置。平時按揉陽陵泉,再配合活動肩膀,可以緩解肩膀周圍的疼痛。
3、涌泉穴為腎經(jīng)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彎屈腳趾時的凹陷處。 每天洗腳后,用雙手大拇指摩搓兩足底涌泉穴10分鐘左右,有助睡眠。
4、三陰交被稱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內(nèi)側(cè),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按揉三陰交,有助于打通人體淤塞,保養(yǎng)子宮和卵巢。
5、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蓋窩下方3寸。 另外,足三里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穴位按摩注意事項
1、身心放松,按摩時除思想應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氣和,全身也不要緊張,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準確,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準確,手法正確。
3、用力恰當,因為過小起不到應有的刺激作用,過大易產(chǎn)生疲勞,且易損傷皮膚。
4、循序漸進,推拿手法的次數(shù)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輕逐漸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漸增加。
5、持之以恒,無論用按摩來保健或治療慢性病,都不是一兩天就有效的,常須積以時日,才逐漸顯出效果來,所以應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6、掌握推拿保健的時間,每次以20分鐘為宜。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清晨起床前和臨睡前。為了加強療效,防止皮膚破損,在施推拿術時可選用一定的藥物作潤滑劑如精油等。
本文導讀:三伏貼是一種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法,其是結合針灸、經(jīng)絡以及中藥學,用中藥直接貼敷于穴位,經(jīng)由中藥對穴位產(chǎn)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冬病夏治,很多人會選擇在夏季用三伏貼來治療疾病??此坪芎唵蔚姆磸唾N卻有很多注意事項,下面我們就一一來看:
1、反應強烈很正常。
藥物敷貼后4 6小時,有的人會有刺癢感覺,這是藥物滲透入表皮后的一種自然反應;還有人會出現(xiàn)紅、腫、熱、痛;大約有1% 5%左右的人可能會起皰; 這些是由于藥物被人體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膚起皰、反應強烈的病人療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但為防止感染,起皰后一定不要撓破,少量小的水皰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皰可用消毒針頭刺破引流,外涂消毒液。
2、要保持連續(xù)性。
冬季易發(fā)疾病在夏季的癥狀不明顯,或者根本沒有癥狀,所以治療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顯現(xiàn)。一些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醫(yī)院嘗試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見影的療效后,也就放棄了繼續(xù)治療,使得疾病遷延難愈。
3、抓住有利時機。
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陽中之陽。這時,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張開,藥力最易滲透到體內(nèi)。冬天的 三九 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干燥,毛孔閉塞。這兩個時間貼敷穴位,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jīng)活絡止痛的功效??梢?三伏貼敷 與 數(shù)九貼敷 無疑是提高患者御病能力,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4、遵守固定療程。
冬病夏治,三伏為一個療程,今年閏二伏,因此有了 加強灸 。一般需連續(xù)3年,也就是3個療程。只有堅持按療程治療,才能保持藥效的發(fā)揮,經(jīng)絡才能處于持續(xù)興奮應激的狀態(tài),對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慣性。而且,還要治養(yǎng)結合。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即使在三伏天也要在生活習慣上有所克制,不要貪涼,應該配合治療,以達到最佳效果。
5、少吃冷飲。
冷飲,一方面可傷及脾胃的陽氣,使本已陽虛的體質(zhì)更加虛弱;另一方面,冷食可使沉積在體內(nèi)的寒氣凝滯,向外發(fā)散時困難,影響治療效果。
6、遠離空調(diào)。
進入空調(diào)房后,皮膚遇冷,毛孔收縮,影響藥物的滲入,同時也會降低經(jīng)絡傳導的速率和活躍性。
7、吃清淡飲食。
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飲食調(diào)養(yǎng)以清心防暑、滋陰生津為主,不宜過食肥甘厚味。綠豆、蓮子、薏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鱔魚、鴨肉等較適宜。
8、保證睡眠充足。
每晚保持7 8小時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經(jīng)緊張得到調(diào)整,從而提高經(jīng)絡穴位對藥物刺激的識別,引導藥效直達病灶。此外,平和樂觀的情緒可使機體免疫功能處于一種最佳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有利于頑疾的治療和康復。夏季悶熱,會使一部分人心情煩躁,易于激動。因此,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點通過轉(zhuǎn)移注意力、聽音樂等方式有意識地克制這種情緒。
按摩尤其是穴位按摩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比如通過按摩能夠舒緩緊張的神經(jīng),能緩解身體疲憊,還能夠讓我們的肌肉得到放松,尤其是在體育鍛煉過后適當?shù)陌茨σ幌?,能夠有效的避免第二天就酸痛。不僅如此,通過按摩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幫助身體排出毒素。下面就來介紹穴位按摩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按摩時除思想應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氣和,全身也不要緊張,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準確,手法正確。因為過小起不到應有的刺激作用,過大易產(chǎn)生疲勞,且易損傷皮膚。推拿手法的次數(shù)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輕逐漸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漸增加。
保健按摩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疲勞,放松心情,還能改善我們身體內(nèi)部的血液循環(huán),讓我們的身體處于健康的狀況中。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都愛上了按摩,并把它當做最好的休閑娛樂的好選擇,備受人們的歡迎!保健按摩也講究許多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果對按摩不了解的話,不但達不到保健養(yǎng)生的效果,反之還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傷害,所以我們一定要先知道按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平時才能夠健康安全的按摩從而達到保健養(yǎng)生的效果!
有個朋友可能經(jīng)常坐在辦公室里面上班,并且自己的坐姿也不是特別的好,這樣時間長了過戶難免肌肉酸痛,這個時候如果合理的進行按摩,可以讓我們的肌肉以及關節(jié)得到放松,并且按摸一下還能夠瞬間讓我們感覺到清新有精神,從而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