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針灸什么穴位
春季胃痛養(yǎng)生。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茖W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怎么進行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胃痛針灸什么穴位”,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胃痛針灸什么穴位
1、胃痛針灸的基本穴位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不僅是胃之募穴,而且是八會穴之腑會,治療胃腑之病變。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cè),當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為胃之下合穴,凡胃脘部疼痛,無論虛實,均可用本穴治療。具有通調(diào)腑氣,和胃止痛的作用。
內(nèi)關(guān):在前臂掌側(cè),當曲澤和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和橈側(cè)腕屈肌腱之間。為手厥陰心包經(jīng)之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陰維脈;具有寧心安神、和胃止痛、降逆止嘔、寬胸理氣等作用。
公孫:在足內(nèi)側(cè)緣,當?shù)谝货殴腔浊跋路?。為足太陰脾?jīng)之絡穴,八脈交會穴通沖脈;可用于治療脾胃方面的病證。
2、胃痛針灸具體操作
脾胃虛弱:以胃脘部隱隱作痛,喜按為主癥。治療上以灸法為主,針刺用補法。取穴上加神闕、氣海、關(guān)元溫中散寒。
胃陰不足:以胃脘部灼痛,饑不欲食為主。慎用灸法,因為灸可使胃陽更盛;一般只針不灸,針刺可用補法或平補平瀉。穴位可加用內(nèi)庭、血海、三陰交養(yǎng)陰清熱,益胃止痛。
寒邪犯胃:胃脘部疼痛因感受風寒之邪而暴作,遇寒加重,得溫則減??舍樉牟⒂?虛者用補法,實者用瀉法;加神闕、胃俞、梁丘溫胃散寒,行氣止痛。
食積傷胃:常有暴飲暴食史,脹滿拒按,噯腐吞酸,或嘔吐出未消化之食物,吐后痛減。禁用灸法,若灸只會加重食滯。針刺用瀉法,在基礎穴位上,加用梁門、下脘、里內(nèi)庭消食化滯,行氣止痛。
肝氣犯胃:胃脘脹痛,可連及兩肋,喜嘆氣,常因情志刺激而發(fā)作。針灸用瀉法;除了基礎穴外,還可用肝經(jīng)上輸募配穴法瀉肝氣,即期門和太沖穴。
淤血阻滯:胃脘部刺痛,痛有定處,按之通加劇。臨床上本證一般不提倡用針刺治療,以手術(shù)療法為主。如情況緊急下可用針刺治療,但仍需注意患者是否有出血情況。
3、胃痛的其他治療方法
穴位注射法 選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脾俞。每次選2穴,諸穴可交替使用。以黃芪、丹參或當歸注射液,每穴注入藥液1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耳針法 選胃、肝、脾、神門、交感、十二指腸。毫針刺用中等強度,或用撳針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胃痛怎么緩解
1、放松腹部
胃痛的時候,最好是可以找個地方平躺著,然后輕輕按摩腹部,這樣可以保障胃氣流通順暢,讓腹部舒服一點。
2、吃點東西
胃痛常常是因為饑餓產(chǎn)生的,這個時候如果有軟質(zhì)食物的話,吃一點,比如面包、餅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東西。平時可以買些蘇打餅干放在家里或工作的辦公桌里,以備不時之需。
3、給點溫暖
胃寒的人常常是因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發(fā)作的,這個時候喝點熱水,或是用熱水袋敷一會兒胃部,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4、運動療法
4.1、跪姿前傾
雙膝跪地,從膝蓋到腳趾都要接觸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緩慢坐下,直到體重完全壓在腳踝上,雙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該姿勢約30秒,放松后再將上半身向前傾。
重復做3~5次。該動作有助于消除脹氣、胃腸綜合征(如胃腸痙攣、腹瀉等),還可強化大腿肌肉。
4.2、伏地挺身
俯臥(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額觸碰地面,雙腿伸直,雙手彎曲與肩平放,手肘靠近身體,掌心向下。雙手支撐,抬起頭、胸部,雙腿仍接觸地面,直到感覺胸腹完全展開。
保持該姿勢約10秒鐘。重復做3~5次。這能消除脹氣、解除便秘、鍛煉背肌,對脊椎矯正有一定的幫助。
針灸的注意事項
1、過于疲勞、精神高度緊張、饑餓者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盡量采取臥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2、懷孕婦女針刺不宜過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宮收縮的穴位如合谷、三陰交、昆侖、至陰等禁止針灸。
3、小兒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針。嬰幼兒囟門部及風府、啞門穴等禁針。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發(fā)性出血,損傷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針刺。
5、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予針刺。
6、眼區(qū)、胸背、腎區(qū)、項部,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恥骨聯(lián)合區(qū)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誤傷重要臟器。
7、針刺對某些病癥確實有極好的療效,但并非萬能,特別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療,應根據(jù)情況及時采用綜合治療,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發(fā)揮針灸的作用。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胃痛按摩什么穴位
1、胃痛按摩什么穴位
1.1、中脘穴-改善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的人很容易在打嗝時有食物未消化的泛酸感,而按壓中脘穴可以促進分泌胃酸,幫助消化食物喔。
位置:肚臍往上4寸。
1.2、天樞穴-改善惡心想吐
若是經(jīng)常覺得惡心想吐,肚子偶爾有隱隱的冷痛感,表示有寒濕在胃。天樞穴可改善胃部循環(huán),有去寒濕的效果。
位置:肚臍左右兩旁2寸。
1.3、合谷穴-改善胃痛
緊張、吃冰冷食物或吹冷風,都容易使胃部過度收縮而造成胃絞痛;按壓合谷穴能幫助放松胃部,緩解胃痙攣。
位置:在大拇指和食指虎口附近,手背第 1~2 掌骨之間的肌肉。按壓處偏第 2 掌骨的中點,肌肉層較厚的位置。
1.4、足三里-改善胃脹氣
當胃部蠕動變慢時,會累積一堆氣體在胃里無法排出,導致胃脹氣。足三里有幫助腸胃蠕動的功能,當我們覺得胃部悶悶脹脹,就可按摩這個穴位喔!
位置:小腿前外側(cè),膝蓋骨外側(cè)下端往下3寸。
2、快速緩解胃痛的姿勢
2.1、站立彎膝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否則會感到不舒服。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后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放松肌肉。重復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
2.2、伏地挺身俯臥(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額觸碰地面,雙腿伸直,雙手彎曲與肩平放,手肘靠近身體,掌心向下。雙手支撐,抬起頭、胸部,雙腿仍接觸地面,直到感覺胸腹完全展開。保持該姿勢約10秒鐘。重復做3~5次。這能消除脹氣、解除便秘、鍛煉背肌,對脊椎矯正有一定的幫助。
2.3、站立彎膝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否則會感到不舒服。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后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放松肌肉。重復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
3、全身按摩緩解胃痛
3.1、按摩者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壓患者梁丘穴3分鐘,此穴能緩解劇烈的腹痛及胃疼。
3.2、用力按壓患者足三里,三陰交,各3分鐘,以有酸脹感為宜。
3.3、患者仰臥,按摩者將雙手食指并攏,用力按壓中脘20次,配合患者呼吸進行按摩。按壓此穴能調(diào)整調(diào)整消化機能。
3.4、患者仰臥,用手指指端用力按壓左右不容3分鐘,以有酸脹感為宜。
3.5、患者俯臥,按摩者沿脊柱兩側(cè)用力按壓肝俞,膽俞,脾俞,胃俞各1分鐘,然后自上而下反復摩擦5遍,直至患者局部皮膚發(fā)紅為止。
胃痛怎么按摩好的快
1、揉按腹部
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欲。
2、捏一捏小腿肚(承山穴)可治療胃之疾患
位置:小腿肚內(nèi)側(cè)1/3處的肌肉部分(腓腸肌內(nèi)側(cè)緣)。
方法:用手捏住上述部分肌肉,拇指與四指相對,稍用力按捏,以自覺有較強的酸痛為度。自上而下按捏,再自下而上按捏。一般以各15至30次為宜。根據(jù)疼痛情況,酌情加減。每日可進行1至3次。注意在按捏過程中,應有揉的動作——酸痛感強,止痛效果好,不可因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方法適用于一般胃病,胃潰瘍病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性劇烈的腹部疼痛,應立即去醫(yī)院診治。
胃不舒服按摩什么穴位
1、胃不舒服按摩章門穴
取穴:章門位于人體的側(cè)腹部,第11肋游離端的下方,取穴時可把手貼在臉上,肘尖的位置就是章門的位置。
做法:用雙手掌根去推揉此部位至發(fā)熱即可。
功效:具有舒肝健脾、理氣散結(jié)、清利濕熱的功效。
2、胃不舒服按摩內(nèi)關(guān)穴
取穴:前臂正中,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約三橫指(約2寸)的地方。
功效:具有疏導水濕、寧心安神、理氣鎮(zhèn)痛的作用。按揉此穴對消除胸悶、胃脹、惡心想吐等癥狀非常有效。
一、胃痛灸什么穴位
由于人們不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很多人時常會出現(xiàn)胃痛、胃脹、消化不良等胃部毛病。胃痛怎么辦?中醫(yī)認為,胃痛患者,艾灸中脘穴、內(nèi)關(guān)、足三里穴等3大養(yǎng)生穴位,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中醫(yī)學認為,胃痛多由過食生冷,寒邪犯胃,寒積于中,陽氣被遏;或飲食不節(jié),中焦失運,內(nèi)蘊濕熱,氣機阻滯;或憂思惱怒,肝氣郁結(jié),橫逆犯胃,氣滯日久,血行瘀阻,瘀血內(nèi)結(jié),不通則痛,久痛傷胃絡等因致氣機不暢,從而胃脘疼痛。氣機運化失常,“不通則痛”是發(fā)病的核心。艾灸治療胃痛時,取中脘穴、內(nèi)關(guān)、足三里穴。
艾灸治胃痛的方法
令患者取舒適體位選準穴位后,術(shù)者一手拇食中如持筆寫字狀,將艾條點燃端對準穴位處,點燃端的艾頭與穴位處皮膚距離約1寸左右,艾條與穴位局部皮膚成45度角,以患者自覺穴位局部溫熱、視之泛紅但不致燙傷皮膚為度。溫和灸15~20分鐘。按先左后右,左內(nèi)關(guān)→左足三里→中脘→右內(nèi)關(guān)→右足三里→左內(nèi)關(guān)的順序,每日一次,15次一療程。
艾灸以上3大養(yǎng)生穴位,具有疏肝理氣、溫胃散寒、調(diào)補脾氣、健中和腸之功效。操作方法簡便、易學,有胃痛的朋友不妨試試。
二、有效緩解胃疼的小妙招
1、精神勝利法
胃痛發(fā)作時一定要穩(wěn)住。努力忍住疼痛,鎮(zhèn)定地坐在椅子上,然后緩慢地調(diào)息,慢慢把氣吸到不能再吸,然后再慢慢吐氣,如此反復10到20分鐘左右,疼痛就減輕或停止。
2、放松腹部
胃痛的時候,盡量把皮帶松開,這樣可以保障胃氣流通順暢,讓腹部舒服一點。經(jīng)常胃痛的人,平常盡量穿舒適寬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壓。
3、吃點東西
胃痛常常是因為饑餓產(chǎn)生的,這個時候如果有軟質(zhì)食物的話,吃一點,比如面包、餅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東西。平時可以買些蘇打餅干放在辦公桌里,以備不時之需。
4、給點溫暖
胃寒的人常常是因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發(fā)作的,這個時候喝點熱水,或是用熱水袋敷一會兒胃部,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5、穴位療法
揉內(nèi)關(guān):內(nèi)關(guān)穴位于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并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轉(zhuǎn)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fā)作時可增至200次。
點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于四個手指并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里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欲。
6、藥物治療效
值得提醒的是藥物的選擇非常重要,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或遵醫(yī)囑用藥,以免自己調(diào)整用藥產(chǎn)生不良后果。
三、導致胃痛的幾種常見原因
飲食傷胃
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其氣以和降為順,故胃痛的發(fā)生與飲食不節(jié)關(guān)系最為密切。若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損傷脾胃,飲食停滯,致使胃氣失和,胃中氣機阻滯,不通則痛;或五味過極,辛辣無度,或恣食肥甘厚味,或飲酒如漿,則傷脾礙胃,蘊濕生熱,阻滯氣機,以致胃氣阻滯,不通則痛,皆可導致胃痛。
寒邪客胃
寒屬陰邪,其性凝滯收引。胃脘上部以口與外界相通,氣候寒冷,寒邪由口吸人,或脘腹受涼,寒邪直中,內(nèi)客于胃,或服藥苦寒太過,或寒食傷中,致使寒凝氣滯,胃氣失和,胃氣阻滯,不通則痛。
精神緊張
一個人在緊張、煩惱、憤怒時,其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皮質(zhì)擴散到邊緣系統(tǒng),影響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直接導致胃腸功能失調(diào),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胃粘膜保護層受損,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潰瘍。
酗酒無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損害胃粘膜,酒精還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過來加重胃的損傷。
濫用藥物
因為工作忙,一些上班族因為胃痛就去買止疼藥吃,這是錯誤的,容易導致胃病加重。止疼藥一般都是解熱鎮(zhèn)痛劑,解熱鎮(zhèn)痛片含乙酰水楊酸、咖啡因等,對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并能促進胃酸分泌,造成胃酸再次對黏膜及潰瘍產(chǎn)生強烈的刺激,使胃腸炎癥加重,甚至潰瘍出血,等于抱薪救火,越治越痛。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的起病多較急,由細菌或毒素污染食物所致的急性胃炎多于幾小時后發(fā)病,一般不超過24小時。
什么穴位緩解胃痛
1、按摩中脘穴緩解胃痛
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指壓時仰臥,放松肌肉,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指頭用力下壓,6秒鐘時將手離開,重復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適。在胃痛時采用中脘指壓法效果更佳。
2、按摩天樞穴緩解胃痛
此穴位于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颊呖善教稍诖采?用中間三個手指下壓、按摩此處約2分鐘。天樞穴的主治病癥包括消化不良、惡心想吐、胃脹、腹瀉、腹痛等。
3、按摩足三里緩解胃痛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在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cè)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連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重復10次,就可促進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4、按摩內(nèi)關(guān)穴緩解胃痛
胃痛是人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會遇到的病癥,輕者片刻會自然恢復,但嚴重者會有痙攣疼的表現(xiàn),中醫(yī)認為,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滯氣機,是導致胃氣不和引發(fā)疼痛的主要原因,可以通過按壓兩手的內(nèi)關(guān)穴來緩解疼痛。
方法:內(nèi)關(guān)穴是手厥陰心包經(jīng)的穴位之一,將右手三個手指頭并攏,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點的中點,就是內(nèi)關(guān)穴。取穴位后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壓在右內(nèi)關(guān)穴上,左手食指壓在同側(cè)外關(guān)上,按捏10-15分鐘即可,按壓時力度以感覺到有一種酸麻脹感一直向腋窩傳導為佳。左右手可輪換按壓。
什么姿勢能緩解胃痛
1、站立彎膝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否則會感到不舒服。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后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放松肌肉。重復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
2、伏地挺身俯臥(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額觸碰地面,雙腿伸直,雙手彎曲與肩平放,手肘靠近身體,掌心向下。雙手支撐,抬起頭、胸部,雙腿仍接觸地面,直到感覺胸腹完全展開。保持該姿勢約10秒鐘。重復做3~5次。這能消除脹氣、解除便秘、鍛煉背肌,對脊椎矯正有一定的幫助。
3、站立彎膝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否則會感到不舒服。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后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放松肌肉。重復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
如何預防胃部疼痛
1、定時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時,到了規(guī)定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饑或過飽,使胃堅持有規(guī)律的活動。每餐還應堅持食量適度。
2、溫度合適
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否則,過燙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后,都會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發(fā)胃病。
3、注意調(diào)節(jié)生活節(jié)奏
注意調(diào)節(jié)生活節(jié)奏,避免精神緊張、焦慮、恐懼,防止過度疲勞。長時間的精神緊張可使大腦皮質(zhì)功能紊亂,胃酸與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平滑肌痙攣,胃粘膜下血管痙攣缺血,胃粘膜屏障損害。
一、腸胃痛按什么穴位
1、揉內(nèi)關(guān)
如果您不知道內(nèi)關(guān)穴在哪里,可以抬起您的雙手,面向手掌,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大約三個手指的寬度處就是所謂的肉內(nèi)關(guān)穴,只需在內(nèi)關(guān)穴上定位轉(zhuǎn)旋,雙手輪流著做可以減輕腸胃疼痛的痛苦。
2、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指壓時仰臥,放松肌肉,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指頭用力下壓,6秒鐘時將手離開,重復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適。在胃痛時采用中脘指壓法效果更佳。
3、天樞穴
此穴位于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颊呖善教稍诖采?用中間三個手指下壓、按摩此處約2分鐘。天樞穴的主治病癥包括消化不良、惡心想吐、胃脹、腹瀉、腹痛等。
4、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在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cè)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連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重復10次,就可促進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5、摩腹療法
采用坐或臥式,雙手疊掌置臍下腹部,以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約3-5分鐘,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飯后半小時進行。
以上這些方法,在調(diào)節(jié)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和吃刺激性食物的同時,每日進行2-3次,堅持一周即可緩解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的癥狀。
二、怎樣緩解胃腸疼痛
1、放松腹部
胃痛的時候,最好是可以找個地方平躺著,然后輕輕按摩腹部,這樣可以保障胃氣流通順暢,讓腹部舒服一點。
2、吃點東西
胃痛常常是因為饑餓產(chǎn)生的,這個時候如果有軟質(zhì)食物的話,吃一點,比如面包、餅干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東西。平時可以買些蘇打餅干放在家里或工作的辦公桌里,以備不時之需。
3、給點溫暖
胃寒的人常常是因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發(fā)作的,這個時候喝點熱水,或是用熱水袋敷一會兒胃部,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4、運動療法
(1)跪姿前傾:雙膝跪地,從膝蓋到腳趾都要接觸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緩慢坐下,直到體重完全壓在腳踝上,雙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該姿勢約30秒,放松后再將上半身向前傾。重復做3~5次。該動作有助于消除脹氣、胃腸綜合征(如胃腸痙攣、腹瀉等),還可強化大腿肌肉。
(2)伏地挺身:俯臥(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額觸碰地面,雙腿伸直,雙手彎曲與肩平放,手肘靠近身體,掌心向下。雙手支撐,抬起頭、胸部, 雙腿仍接觸地面,直到感覺胸腹完全展開。保持該姿勢約10秒鐘。重復做3~5次。這能消除脹氣、解除便秘、鍛煉背肌,對脊椎矯正有一定的幫助。
(3)站立彎膝: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否則會感到不舒服。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后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放松肌肉。重復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
5、藥物治療效
值得提醒的是藥物的選擇非常重要,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或遵醫(yī)囑用藥,以免自己調(diào)整用藥產(chǎn)生不良后果。
三、胃腸疼痛者怎樣飲食
1、飲食結(jié)構(gòu)合理
多吃素菜、粗糧。腸胃不適時,消化功能弱化,不宜食用油膩、動物肉類食物,否則易造成消化不良、加重腸胃負擔。應當有選擇的的多吃一些粗纖維食物、素菜、香菇等。
2、定時定量進食
很多上班人員由于工作的原因,很難做到準點進食,以致于破壞了胃的生理周期,使胃工作紊亂,破壞了胃酸分泌的正常規(guī)律。同時,三餐的進食量應當適度,不宜過饑過飽,否則也會影響到胃的正常工作,而導致消化不良,加劇腸胃不適。
3、戒煙、避酗酒
吸煙和酗酒都是有害于胃器官的,吸煙可加重胃黏膜的損害,引起堿性膽汁反流入胃,從而破壞了胃黏膜。而大量飲酒則會直接破壞胃的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等,嚴重加劇了腸胃問題。
4、少吃生冷、辛辣類食物
生冷食物對消化道的黏膜具有很強的刺激性作用,更易加劇腹瀉或消化道炎癥問題。而辛辣食物同樣會使胃黏膜受到刺激而引發(fā)慢性胃炎,加劇腸胃問題。
5、胃部需防寒
胃部受涼后會引起胃的功能受損,加劇腸胃病情,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6、可進補些潤腸養(yǎng)胃的食物
如水果山藥不但易于消化,還有效補充維生素與身體礦物質(zhì),以彌補消化不良引起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缺乏,達到健脾益腎的作用。也可食用一些蜂蜜,其能潤腸通便,幫助清理腸道,同時對對胃潰瘍、胃穿孔、消化不良及慢性胃炎等疾病均有效果,能起到滋補的作用。
什么穴位可以緩解胃痛
1、什么穴位可以緩解胃痛
對于急劇的胃痛,應先刺激“胃腸點”。胃腸點位于手掌中央稍下方的部,位,是屬于“健理三針區(qū)”內(nèi)的穴道。由中指和無名指之間,朝手腕方向畫一直線,此線與生命線相交之處,即為胃腸點。落零五位于手背側(cè),大約在食指與中指之間,朝手腕方向下移2厘米處,用手指觸摸,約在食指和中指之間的骨凹處。
2、如何預防胃痛
春季天氣寒冷,是胃病活躍的季節(jié),應注意保暖,減少發(fā)作的誘因。
注意調(diào)節(jié)生活節(jié)奏,避免精神緊張、焦慮、恐懼,防止過度疲勞。長時間的精神緊張可使大腦皮質(zhì)功能紊亂,胃酸與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平滑肌痙攣,胃粘膜下血管痙攣缺血,胃粘膜屏障損害。
禁暴飲暴食、辛辣刺激性食品,過度飲酒等。
3、緩解胃疼吃什么水果
火龍果?;瘕埞且环N熱帶水果,含有一般水果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營養(yǎng)豐富,功能獨特,對人體大有裨益,因此又被譽為長壽果。火龍果中的花青素含量比較的高,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消除氧自由基,白蛋白對胃黏膜還有保護作用,因此它是胃病患者的不錯選擇。
蘋果。蘋果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纖維素、維生素、多酚及黃酮類營養(yǎng)物質(zhì),它可以提供身體所需要的多種營養(yǎng)成分。蘋果性味甘涼,具有生津、潤肺、健脾、益胃、養(yǎng)心等功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具有很好的調(diào)理腸胃的作用。蘋果也是養(yǎng)胃的,有胃病的人冬天吃水果,最好在微波爐里稍微加一點點微熱,這樣不刺激胃。
木瓜。可以撫慰胃部的熱帶水果是木瓜。木瓜含木瓜酵素,有助于分解并加速蛋白質(zhì)吸收,可緩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木瓜也是健脾胃、治胃痛的好食物。
快速緩解胃疼吃什么好
牛奶。牛奶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是很多人早餐都會選擇喝的,特別是國外,牛奶是家家戶戶早餐的必備品。那么,牛奶對胃腸又有哪些神奇的功效呢?牛奶味甘性平,常喝牛奶不僅可以調(diào)理腸胃,還可以滋潤大腸,可以很好的調(diào)理陰虛胃痛,以及消化性疾病。除此之外,常喝牛奶對便秘和腹瀉,都有很不錯的調(diào)理功效。所以說,胃腸不好的人,每天早上不妨喝一杯新鮮的牛奶。
胡蘿卜。和菠菜一樣,胡蘿卜的營養(yǎng)價值也是很高的。在胡蘿卜當中,除了含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之外,還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而胡蘿卜素又能很好的轉(zhuǎn)化成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A。不僅能夠明目養(yǎng)神,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還可以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保護腸胃的健康。所以說如果胃不好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胡蘿卜。
菠菜。菠菜的營養(yǎng)價值高那可是公認的事實,只是卻沒有多少人知道,菠菜也是可以養(yǎng)胃的。在日常生活當中,常食菠菜不僅可以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加人們的食欲,還可以很好的促進消化。除此之外,在菠菜當中還含有很豐富的纖維素,能夠很好的促進腸胃的蠕動,進而達到排便的效果。
胃痛有哪幾種癥狀呢
疼痛時間:胃痛是發(fā)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過饑過飽暴飲暴食等狀況下發(fā)生的。由于胃不適大多與進食有很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從飲食的時間、習慣、內(nèi)容、種類等作為辨別的準則,也較有準確性。
疼痛的位置: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臍上方(靠近心窩處)處。如果將肚子劃分為四個區(qū)域來看,左側(cè)偏中上的部分這一區(qū)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過,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腸、膽、肝或胰等疾病引起,所以還需要以疼痛的時間、伴隨癥狀等,作為判斷的準則。
觀察癥狀:胃不適伴隨癥狀繁多,如打嗝、脹氣、惡心、嘔吐、腹瀉、胸悶等,由于每種疾病表現(xiàn)的癥狀不同,如果伴隨胸悶燒心、吐酸水、打嗝等癥狀,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隨空腹疼痛、飽脹餓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癥狀,可能是胃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