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根的藥用價值_苧麻根的副作用
養(yǎng)生的作用。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彪S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注,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苧麻根的藥用價值_苧麻根的副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苧麻根的藥用價值
功效與作用:涼血止血,清熱安胎,利尿,解毒。屬止血藥下分類的涼血止血藥。
功用主治:苧麻根治熱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閉,吐血,下血,赤白帶下,丹毒,癰腫,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藥用價值:
1、止血作用:苧麻根的提取物浸泡大鼠和小鼠尾端的人工創(chuàng)面,可使出血量減少,出血時間縮短。給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亦有同樣效果。給家兔肌肉注射后,凝血時間縮短,但血小板計數(shù)無明顯變化。提取物浸泡大鼠的肝、腎傷口,未見明顯止血作用。
2、對出、凝血時間的影響:人工合成的“血凝酸胺”給家兔靜脈注射、給小鼠腹腔注射,其凝血時間及出血時間均顯著縮短。“血凝酸胺”在試管內(nèi)無抗纖維蛋白溶解作用。
3、其他作用:苧麻根所含的有機酸鹽和生物堿在體外對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對有機酸鹽高度敏感,沙門菌對生物堿高度敏感。
苧麻根的副作用
無實熱者慎服。
苧麻根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治咯血:苧麻根3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2、治毒蛇咬傷:苧麻根適量,加黑桐油搗爛。敷患處。(《湖北中草藥志》)
3、治淋證尿血,小便不利:苧麻根、小薊各9~15克,生蒲黃4.5~9克。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4、治習慣性流產(chǎn)或早產(chǎn):鮮苧麻根30克,蓮子(去心)30克,糯米30克。清水煮成粥。去苧麻根服,每日3次,至足月。(《湖南藥物志》)
5、治痛風:苧麻根250克,雄黃15克。共搗爛,敷患處。如痛不止,以蓮葉包藥,煨熱,敷患處。(《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
6、治五淋:苧麻根兩莖,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取半碗,頻服。
7、治血淋,臍腹及陰莖澀痛:麻根十枚,搗碎,以水二大盞,煎取一大盞,去滓,分為二服,如人行十里再服。
8、治小便不通:一苧麻根,洗,研,攤絹上,貼小腹連陰際。二麻根半兩,蛤粉半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于空心,以新汲水調(diào)下二錢。
9、治葉:血不止:苧麻根、人參、白堊、蛤粉各一分。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糯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yS630.Com相關推薦
苧麻根對于大家來說并不是太熟悉,不過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就有了,而且還主要是用于制作絲麻,而在很久以前的時候絲麻主要是用苧麻根制作的,苧麻根同時也叫做苧麻頭、川綿蔥等,而且發(fā)現(xiàn)苧麻根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現(xiàn)在我們就通過下面的介紹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苧麻根的藥用價值主要有什么。
藥用價值:
1、味道:苧麻根性味甘,寒。
2、功用主治:苧麻根治熱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閉,吐血,下血,赤白帶下,丹毒,癰腫,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3、藥材選擇:干燥的苧麻根呈不規(guī)則圓柱形或稍帶扁圓形,略彎曲,外皮灰棕色,極粗糙。有突起的根痕和許多疣狀凸起,皮部有時脫落而呈現(xiàn)棕褐色或棕黃色的纖維狀。質(zhì)硬體輕,斷面纖維性,略有粉質(zhì),嫩者實心,有時可見中間有數(shù)個同心環(huán)紋,老者空心。氣微,味淡,嚼之略有粘性。以灰棕色、條勻、堅實者為佳。
藥理作用:
1、止血作用:苧麻根的提取物浸泡大鼠和小鼠尾端的人工創(chuàng)面,可使出血量減少,出血時間縮短.給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亦有同樣效果.給家兔肌肉注射后,凝血時間縮短,但血小板計數(shù)無明顯變化.提取物浸泡大鼠的肝、腎傷口,未見明顯止血作用.
2、對出、凝血時間的影響:人工合成的“血凝酸胺”給家兔靜脈注射、給小鼠腹腔注射,其凝血時間及出血時間均顯著縮短.“血凝酸胺”在試管內(nèi)無抗纖維蛋白溶解作用。
3、其他作用:苧麻根所含的有機酸鹽和生物堿在體外對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對有機酸鹽高度敏感,沙門菌對生物堿高度敏感。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現(xiàn)在知道了苧麻根的藥用價值都有什么了,在臨床上使用的情況也特別多,不但可以治出現(xiàn)的吐血不止情況,而且還對于治療習慣性流產(chǎn)和妊娠中的胎動效果特別的好,而且具有清熱、解毒和各種咬傷,藥用特別廣泛。
苧麻根其實是一種中草藥材,其實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對于女性而言,他也是安胎保胎的一個保健藥材選擇,實際上它是可以起到這牙膏的保健作用的,還可以有效地凝血,止血,但是很多的人對于苧麻根保胎存在一種擔憂,認為會產(chǎn)生一些副作用,那么下面我們就詳細去了解一下。
其實苧麻根是可以幫助女性達到安胎作用的,但是絕地不能多吃,而且每一次服用的兩也需要控制,因為不管是重要還是西藥,總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一些傷害和副作用,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夠注意謹慎食用。
苧麻根可以起到安胎保胎的作用,但是絕對不能自己胡亂的服用,要有醫(yī)生的治療建議。
①止血作用
用野苧麻的提取物"血凝"浸泡大、小白鼠尾端的人工創(chuàng)面,可使出血量減少,出血時間縮短,如給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亦可得到同樣效果。家兔肌肉注射"血凝"后,凝血時間縮短,但血小板計數(shù)未見明顯變化。用浸有"血凝"的藥棉覆蓋于大鼠的肝、腎傷口,未見明顯的止血作用。有報道用根包扎創(chuàng)傷有止血作用。
②從對苧麻的成分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咖啡酸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因此人工合成了"血凝酸胺(咖啡酸二乙胺鹽)",按7毫克/公斤靜脈注射于家兔,10毫克/20克注射于小鼠腹腔,凝血時間及出血時間均顯著縮短,"血凝酸胺"在試管內(nèi)無抗纖維蛋白溶解作用,但對鈷照射的小鼠能使白細胞及血小板顯著增加。
因為懷孕生子對于女性來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時期,所以說在這個時間段,飲食的健康問題當然不能夠輕易的忽視,不管是吃什么還是用什么都不能夠盲目,要不然不僅得不到保健效果,反而會威脅到我們的身體。
苧麻根的簡介
苧麻根,別名苧根、苧麻頭、纻、川綿蔥、銀苧、天名精、園麻、線麻、山麻等,多年生草本,苧根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根,具有清熱、止血、解毒、散瘀,對丹毒,癰腫,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等功效。生于荒地、山坡或栽培。主產(chǎn)浙江、江蘇、安徽。冬春季采挖,洗凈,曬干。
苧麻根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根含有大黃素(emodin)、大黃素甲醚-8-BETA-葡萄糖甙。
2、功效作用
清熱利尿,安胎止血,解毒。用于感冒發(fā)熱、麻疹高燒、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chǎn)、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痛、出血性疾病。內(nèi)服:煎湯,1.5~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3、臨床應用
3.1、苧根散(《圣濟總錄》)治吐血不止:苧麻根、人參、白堊、蛤粉各10g。上4味,搗羅為散,每服2g,糯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方中苧麻根止血,為君藥。
3.2、(《福建中草藥》)治習慣性流產(chǎn):苧麻干根30g,蓮子、懷山藥各15g。水煎服。方中苧麻根安胎,為君藥。
3.3、(《梅師集驗方〉)治妊娠胎動,忽下黃汁如膠,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苧根(去黑皮,切)15g,銀1塊,水9升,煮4升。每服以水1升,入酒0.5升,煎至1升分作2服(一方不用銀)。方中苧麻根安胎,清熱,為君藥。
3.4、《本草圖經(jīng)》:主白丹,濃煮浴之,日三、四。
3.5、《本草備要》:補陰,破瘀,解熱,潤燥。
3.6、《綱目拾遺》:治諸毒,活血,止血,功能發(fā)散,止渴,安胎;涂小兒丹毒,通蠱脹,崩漏,白濁,滑精,牙痛,喉閉,骨哽,疝氣,火丹,癤毒,胡蜂、毒蛇咬,發(fā)背,疔瘡,跌撲損傷。
苧麻根的市場信息
1、苧麻根的價格
苧麻根的價格約為12元/公斤。
2、苧麻根的選購方法
根不規(guī)則園柱形,略彎曲,長4~30cm,直徑0.4~5cm。表面灰棕色,密生疣狀突起及橫向皮孔。切面皮部棕色,易剝落,木部黃白色。質(zhì)堅硬,斷面粉性。氣微,味淡,有粘性。
3、苧麻根的保存方法
苧麻根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對中藥選擇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選擇中藥的時候,需要對藥物進行認識,這樣治療疾病的時候,才會知道什么樣的藥是最佳之選,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藥青葉苧麻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青葉苧麻的根。
【原形態(tài)】半灌木,高達2m。莖分枝,生短或長毛。葉互生;葉柄長2-11cm;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卜面疏被短伏毛,綠色,有時有薄層白色氈毛;基出脈3條。雌雄通常同株;花序圓錐狀;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小,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簇球形,直徑約2mm,花被管狀。瘦果小,橢圓形,密生短毛,宿存柱頭絲形。花期5-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野濕地,亦有栽培。
【功能主治】止瀉。主腹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青葉苧麻根,青葉苧麻根有著怎樣的功效。青葉苧麻根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苧麻根的功效和作用,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事實上它的應用也是比較廣泛的,可以起到止血的效果,同時搭配其他的一些藥物能夠起到很好的藥用功效,比如搭配、白堊、蛤粉還可以用于治療吐血不止。
1. 止血作用 野苧麻的提取物浸泡大鼠和小鼠尾端的人工創(chuàng)面,可使出血量減少,出血時間縮短.給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亦有同樣效果.給家兔肌肉注射后,凝血時間縮短,但血小板計數(shù)無明顯變化.提取物浸泡大鼠的肝、腎傷口,未見明顯止血作用.
2. 對出、凝血時間的影響 人工合成的“血凝酸胺(咖啡酸二乙胺鹽)”給家兔靜脈注射、給小鼠腹腔注射,其凝血時間及出血時間均顯著縮短.“血凝酸胺”在試管內(nèi)無抗纖維蛋白溶解作用.
3. 其他作用 苧麻根所含的有機酸鹽和生物堿在體外對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對有機酸鹽高度敏感;沙門菌對生物堿高度敏感.
4.苧根散(《圣濟總錄》)治吐血不止:苧麻根、人參、白堊、蛤粉各10g。上4味,搗羅為散,每服2g,糯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方中苧麻根止血,為君藥。
5.(《福建中草藥》)治習慣性流產(chǎn):苧麻干根30g,蓮子、懷山藥各15g。水煎服。方中苧麻根安胎,為君藥。
6.(《梅師集驗方〉)治妊娠胎動,忽下黃汁如膠,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苧根(去黑皮,切)15g,銀1塊,水9升,煮4升。每服以水1升,入酒0.5升,煎至1升分作2服(一方不用銀)。方中苧麻根安胎,清熱,為君藥。
苧麻的藥用價值
苧麻葉是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麻根含有“苧麻酸”的藥用成份,有補陰、安胎、治產(chǎn)前產(chǎn)后心煩,以及治疔瘡等作用。麻骨可作造紙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種用途的纖維板。麻骨還可釀酒、制糖。麻殼可脫膠提取纖維,供紡織、造紙或修船填料之用。鮮麻皮上刮下的麻殼,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學工業(yè)的精煉溶液劑,又是樹脂塑料。
莖皮纖維長,柔韌色白,不皺不縮,拉力強,富彈性,耐水濕,耐熱力大,富絕緣性,為優(yōu)良紡織原料,用途較廣;根供藥用,為利尿解熱藥,有安胎作用,治腹痛、下血等癥;莖、葉可提苧麻浸膏,止血效果較好。 全草含丁二酸(琥珀酸)、原兒茶酸及酚類物質(zhì)。
根:清熱利尿,涼血安胎。用于感冒發(fā)熱,麻疹高燒,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chǎn);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毒。
葉:止血,解毒。外用治創(chuàng)傷出血,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干品18.8~75.0克,水煎服。
苧麻的副作用
用藥禁忌:無實熱者慎服?!侗静萁?jīng)疏》:“病人胃弱泄瀉者勿服,諸病不由血熱者亦不宜用?!?/p>
苧麻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咳嗽痰哮。用苧麻根(煅,存性)研細,取生豆腐蘸藥三、五錢吃下。如無效,可用肥豬肉二、三片蘸藥吃,有效。
2、小便不通。用苧麻根、蛤粉各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新汲水送下。
3、小便血淋。用苧麻根煎湯多服。亦治其他淋病。
4、妊娠胎動(妊婦忽下黃色惡汁,狀錄膠,或如小豆汁,腹痛難忍)。用苧麻根(去黑皮、切細)二升、銀一塊,加水九升煮成四升。每次取出一升,現(xiàn)酒半升煎成一升。分作二次服下。不用銀亦可。
5、肛門腫痛。用生苧麻根搗爛,令病人坐藥上。
6、脫肛不收。用苧麻根搗爛,煎湯熏洗。
7、背癰初起。用苧麻根熟搗敷上,一天換藥幾次,腫消即愈。
8、丹毒。用苧麻根煮成濃汁,一天洗三次。
9、刀傷折損。夏日收取苧麻葉,和石灰搗作團,曬干收存。臨用時研成末敷傷處,即血止止,并且容易結痂。
薏苡根的藥用價值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1-1.5m。須根較粗,直徑可達3mm。稈直立,約具10節(jié)。葉片線狀披針形,長可達30cm,寬1.5-3cm,邊緣粗糙,中脈粗厚,于背面凸起;葉鞘光滑,上部者短于節(jié)間;葉舌質(zhì)硬,長約1mm??偁罨ㄐ蛞干墒?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處面包以骨質(zhì)念珠狀的總苞,總苞約與小穗等長;能育小穗第1穎下部膜質(zhì),上部厚紙質(zhì),先端鈍,第2穎舟形,被包于第1穎中;第2外稃短于第1外稃,內(nèi)稃與外稃相似而較小;雄蕊3,退化,雌蕊具長花柱;不育小穗,退化成筒狀的穎,雄小穗常2-3枚生于第1節(jié),無柄小穗第1穎扁平,兩側內(nèi)折成脊而具不等寬之翼,第2穎舟形,內(nèi)稃與外稃皆為薄膜質(zhì);雄蕊3;有柄小穗與無柄小穗相似,但較小或有更退化者。穎果外包堅硬的總苞,卵形或卵狀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功用主治:清熱,利濕,健脾,殺蟲。治黃疸,水腫,淋病,疝氣,經(jīng)閉,帶下,蟲積腹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品1~2兩)。
薏苡根的副作用
《本草拾遺》:"煮服墮胎。"
薏苡根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薏苡根的醫(yī)學記載
《本經(jīng)》:“下三蟲。”
《補缺肘后方》:“治卒心腹煩滿,又胸腫痛欲死,銼薏苡根,濃煮取汁服。”
陶弘景:“小兒病蛔蟲,取根煮汁糜食之?!?/p>
《滇南本草》:“清利小便。治熱淋疼痛,尿血,止血淋、玉莖疼痛,消水腫。”
《本草蒙筌》:“治肺癰?!?/p>
《綱目》:“搗汁和酒服,治黃疸?!?/p>
《草木便方》:“能消積聚癥瘕,通利二便,行氣血。治胸痞滿,勞力內(nèi)傷?!?/p>
《分類草藥性》:“治疝氣。”
《浙江民間草藥》:“治白帶?!?/p>
薏苡根的醫(yī)學附方
1、治黃疸如金:薏苡根,煎湯頻服。(《綱目》)
2、治黃疸,小便不利:薏苡根五錢至二兩。洗凈,杵爛絞汁,沖溫紅酒半杯,日服二次?;蛉「?茵陳一兩,冰糖少許,酌加水煎服,日服三次。(《閩東本草》)
3、治血淋:薏苡根:二錢,蒲公英一錢,豬鬃草一錢。楊柳根一錢,水煎,點水酒服。(《滇南本草》)
4、治淋濁、崩帶:薏苡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5、治蛔蟲心痛:薏苡根一斤。切,水七升,煮三升,服之。(《梅師集驗方》)
6、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薏苡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日二次,或代茶頻服。
7、治脾胃虛弱,泄瀉,消化不良:薏苡根一至二兩。同豬肚一個燉服。
8、治小兒肺炎,發(fā)熱喘咳:薏苡根三至五錢。煎湯調(diào)蜜,日服三次。(⑥方以下出《閩東本草》)
9、治腎炎腰痛,小便澀痛:尿珠根,苛草根、海金沙藤。水煎服。(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
10、治牙齒風痛:薏苡根四兩。水煮含漱,冷即易之。(《延年方》)⑾治夜盲:薏苡根和米泔水煮雞肝食。(《湖南藥物志》)
牛蒡根的藥用價值
內(nèi)服:煎湯或搗汁。外用:搗敷、熬膏涂貼或煎水洗。
功用主治:祛風熱,消腫毒。治風毒面腫,頭暈,咽喉熱腫,齒痛,咳嗽,消渴,癰疽瘡疥。
《別錄》:“根、莖療傷寒寒熱,汗出中風、面腫,消渴,熱中,逐水?!?/p>
《藥性論》:“根,細切如豆,面拌作飯食之,消脹壅。又能拓一切腫毒,用根、葉少許鹽花搗?!?/p>
《唐本草》:“主牙齒疼痛,勞瘧,腳緩弱,風毒,癰疽,咳嗽傷肺,肺壅;疝瘕,積血。主諸風,癥瘕,冷氣。”
《本草拾遺》:“浸酒去風,又主惡瘡?!?/p>
《分類草藥性》:“治頭暈,風熱,眼昏云翳,耳鳴,耳聾,腰痛,外治脫肛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p>
《貴州民間方藥集》:“治傷暑?!?/p>
《四川中藥志》:“治疥瘡?!?/p>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勞傷乏力:牛鼻栓根二至三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牛蒡根的副作用
因牛蒡有助于輔助穩(wěn)定降低高血壓,建議低血壓患者間歇飲用。
牛蒡根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治熱攻心,煩躁恍惚:牛蒡根搗汁一升,食后分為三服。(《食醫(yī)心鏡》)
治頭面忽腫,熱毒風內(nèi)攻,或手足頭面赤腫,觸著痛:牛蒡子根洗凈爛研,酒煎成膏,攤在紙上,貼腫毒,仍熱酒調(diào)下,一服腫止痛減。(《斗門方》)
治反花瘡,并治積年諸瘡:牛蒡根熱搗,和臘月豬脂封上。(《千金方》)
治喉中熱腫: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四服。忌蒜、面。(《延年方》)
治頭暈痛:牛蒡子根四兩,老人頭(酒洗)一兩,熬水服。(《重慶草藥》)
治熱毒牙痛,齒齦腫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搗汁,入鹽花一錢,銀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齒齦上,重者不過二、三度。(《圣惠方》)
治痔瘡:牛蒡子根、漏蘆根,嫩豬大腸服。(《重慶草藥》)
治癭:鼠粘草根湯洗,細切除皮者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四、五里一服,宜服六劑。(《救急方》)
治耳卒腫:牛蒡根凈洗細切,搗絞取汁一升,于銀鍋中熬成膏,涂于腫上。(《圣惠方》)
治虛弱腳軟無力:牛蒡子根燉雞、燉肉服。(《重慶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