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的藥用價值_苧麻的副作用
養(yǎng)生的作用。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苧麻的藥用價值_苧麻的副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苧麻的藥用價值
苧麻葉是蛋白質含量較高、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麻根含有“苧麻酸”的藥用成份,有補陰、安胎、治產前產后心煩,以及治疔瘡等作用。麻骨可作造紙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種用途的纖維板。麻骨還可釀酒、制糖。麻殼可脫膠提取纖維,供紡織、造紙或修船填料之用。鮮麻皮上刮下的麻殼,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學工業(yè)的精煉溶液劑,又是樹脂塑料。
莖皮纖維長,柔韌色白,不皺不縮,拉力強,富彈性,耐水濕,耐熱力大,富絕緣性,為優(yōu)良紡織原料,用途較廣;根供藥用,為利尿解熱藥,有安胎作用,治腹痛、下血等癥;莖、葉可提苧麻浸膏,止血效果較好。 全草含丁二酸(琥珀酸)、原兒茶酸及酚類物質。
根:清熱利尿,涼血安胎。用于感冒發(fā)熱,麻疹高燒,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毒。
葉:止血,解毒。外用治創(chuàng)傷出血,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干品18.8~75.0克,水煎服。
苧麻的副作用
用藥禁忌:無實熱者慎服?!侗静萁浭琛?“病人胃弱泄瀉者勿服,諸病不由血熱者亦不宜用。”
苧麻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咳嗽痰哮。用苧麻根(煅,存性)研細,取生豆腐蘸藥三、五錢吃下。如無效,可用肥豬肉二、三片蘸藥吃,有效。
2、小便不通。用苧麻根、蛤粉各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新汲水送下。
3、小便血淋。用苧麻根煎湯多服。亦治其他淋病。
4、妊娠胎動(妊婦忽下黃色惡汁,狀錄膠,或如小豆汁,腹痛難忍)。用苧麻根(去黑皮、切細)二升、銀一塊,加水九升煮成四升。每次取出一升,現酒半升煎成一升。分作二次服下。不用銀亦可。
5、肛門腫痛。用生苧麻根搗爛,令病人坐藥上。
6、脫肛不收。用苧麻根搗爛,煎湯熏洗。
7、背癰初起。用苧麻根熟搗敷上,一天換藥幾次,腫消即愈。
8、丹毒。用苧麻根煮成濃汁,一天洗三次。
9、刀傷折損。夏日收取苧麻葉,和石灰搗作團,曬干收存。臨用時研成末敷傷處,即血止止,并且容易結痂。
ys630.COm精選閱讀
導讀:中藥苧麻根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苧麻根的功效與作用、苧麻根圖片、苧麻根的藥用價值、苧麻根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苧麻根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苧麻根簡介苧麻根圖片苧麻根的功效與作用苧麻根的藥用價值苧麻根的用法與用量苧麻根的副作用苧麻根的配伍應用苧麻根的臨床應用苧麻根的食用方法苧麻根簡介
苧麻根,中藥名,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根。冬春季采挖,洗凈,曬干。
干燥根呈不規(guī)則圓柱形或稍帶扁圓形,略彎曲,長6~10厘米,直徑,1~2厘米。外皮灰棕色,極粗糙。有突起的根痕和許多疣狀凸起,皮部有時脫落而呈現棕褐色或棕黃色的纖維狀。質硬體輕,斷面纖維性,略有粉質,嫩者實心,有時可見中間有數個同心環(huán)紋,老者空心。氣微,味淡,嚼之略有粘性。以灰棕色、條勻、堅實者為佳。
苧麻根圖片
苧麻根的功效與作用
止血,安胎,清熱,利尿。用于咳血,吐血,尿血,月經過多,崩漏,紫癜,胎動不安,癰瘡腫毒,淋病,水腫。
1、《別錄》:主小兒赤丹;漬苧汁療渴,安胎。
2、《華子本草》:治心膈熱,漏胎下血,產前后心煩悶,天行熱疾,大渴大狂,罯毒箭、蛇蟲咬。
3、《本草圖經》:主白丹,濃煮浴之,日三、四。
4、《本草備要》:補陰,破瘀,解熱,潤燥。
5、《綱目拾遺》:治諸毒,活血,止血,功能發(fā)散,止渴,安胎;涂小兒丹毒,通蠱脹,崩漏,白濁,滑精,牙痛,喉閉,骨哽,疝氣,火丹,癤毒,胡蜂、毒蛇咬,發(fā)背,疔瘡,跌撲損傷。
6、《分類草藥性》:療砍傷、跌撲,敷續(xù)筋骨;瘋狗咬傷。
7、《現代實用中藥》:根、葉并用,治肛門腫痛,脫肛不收。
8、《南寧市藥物志》:治小兒麻疹,創(chuàng)傷出血腫痛。
苧麻根的藥用價值
1、血淋,臍腹及陰莖澀痛:麻根十枚,搗碎,以水二大盞,煎取一大盞,去滓,分為二服,如人行十里再服。(《圣惠方》)
2、小便不通:一苧麻根,洗,研,攤絹上,貼小腹連陰際。(《摘元方》)二麻根半兩,蛤粉半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于空心,以新汲水調下二錢。(《圣惠方》)
3、習慣性流產:苧麻干根一兩,蓮子五錢,懷山藥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4、妊娠胎動,忽下黃汁如膠,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苧根去黑皮,切二升,銀一塊,水九升,煮四升。每服以水一升,入酒半升,煎一升,分作二服。一方不用銀。(《梅師集驗方》)
5、血熱崩漏:苧麻干根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6、痰哮咳嗽:苧根,煅存性為末,生豆腐蘸三、五錢食;未全可者,以肥豬肉二、三片蘸食。(《醫(yī)學正傳》)
7、跌打閃挫:大鯽魚一尾,獨核肥皂一個,胡椒七粒,黃梔子九個,老姜一片,蔥頭三個,野苧麻根一段,干面一撮,香糟一團,紹酒隨數用,同前藥合搗如泥,炒熱熨敷患處,外用布包扎緊,次日青出。(《綱目拾遺》)
8、蛇咬傷:鮮苧麻根,搗爛罨包。(《浙江民間草藥》)
苧麻根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苧麻根的副作用
《本草經疏》:胃弱泄瀉者勿服;諸病不由血熱者,亦不宜用。
苧麻根的配伍應用
1、苧麻根配阿膠:苧麻根有涼血止血安胎之功,阿膠的功效與作用能養(yǎng)陰止血,配伍同用,用于妊娠胎漏下血者。
2、苧麻根配赤小豆:兩者均有解毒消癰作用,配伍同用,可治療熱毒癰腫,丹毒。
苧麻根的臨床應用
1、苧根散(《圣濟總錄》)治吐血不止:苧麻根、人參、白堊、蛤粉各10g。上4味,搗羅為散,每服2g,糯米飲調下,不拘時候。方中苧麻根止血,為君藥。
2、(《福建中草藥》)治習慣性流產:苧麻干根30g,蓮子、懷山藥各15g。水煎服。方中苧麻根安胎,為君藥。
3、(《梅師集驗方〉)治妊娠胎動,忽下黃汁如膠,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苧根(去黑皮,切)15g,銀1塊,水9升,煮4升。每服以水1升,入酒0.5升,煎至1升分作2服(一方不用銀)。方中苧麻根安胎,清熱,為君藥。
苧麻根的食用方法
1、苧麻根雞肉湯
材料:母雞半只(約500克),鮮苧麻根50克。
做法:母雞肉洗凈、斬塊;鮮苧麻根洗凈,與母雞肉一齊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置鍋內用文火隔水燉2--3小時,調味食肉飲湯。
功效:補益氣血、調經安胎。
2、苧麻根粥
材料:苧麻根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苧麻根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xù)3-5天。
功效:清熱安胎,涼血止血,利濕消腫。
3、苧麻根止血茶
材料:苧麻根、懷山藥、蓮子肉各10克,糯米50克。
做法:原方前三味洗凈,切(打)碎,與糯米共煮至米熟,取汁代茶頻飲??扇辗?~2劑,服至出血停止。
功效:補脾益腎,止血安胎。
4、苧麻根綠豆湯
材料:鮮苧麻根250克,鮮綠豆1000克,砂糖500克、生姜汁60g。
做法:苧麻根去雜質,洗凈,切段備用;綠豆洗凈、泡發(fā),加水熬煮至綠豆軟爛;加入苧麻根同煮10分鐘,加入砂糖小火慢慢熬膏,加生姜汁和勻,每次服三湯匙,早晚空腹時用開水沖服。
功效:祛濕止帶,涼血止血。適用于濕熱型白帶,氣味腥臭者。
以上就是一些苧麻根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苧麻根對于大家來說并不是太熟悉,不過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就有了,而且還主要是用于制作絲麻,而在很久以前的時候絲麻主要是用苧麻根制作的,苧麻根同時也叫做苧麻頭、川綿蔥等,而且發(fā)現苧麻根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現在我們就通過下面的介紹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苧麻根的藥用價值主要有什么。
藥用價值:
1、味道:苧麻根性味甘,寒。
2、功用主治:苧麻根治熱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閉,吐血,下血,赤白帶下,丹毒,癰腫,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3、藥材選擇:干燥的苧麻根呈不規(guī)則圓柱形或稍帶扁圓形,略彎曲,外皮灰棕色,極粗糙。有突起的根痕和許多疣狀凸起,皮部有時脫落而呈現棕褐色或棕黃色的纖維狀。質硬體輕,斷面纖維性,略有粉質,嫩者實心,有時可見中間有數個同心環(huán)紋,老者空心。氣微,味淡,嚼之略有粘性。以灰棕色、條勻、堅實者為佳。
藥理作用:
1、止血作用:苧麻根的提取物浸泡大鼠和小鼠尾端的人工創(chuàng)面,可使出血量減少,出血時間縮短.給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亦有同樣效果.給家兔肌肉注射后,凝血時間縮短,但血小板計數無明顯變化.提取物浸泡大鼠的肝、腎傷口,未見明顯止血作用.
2、對出、凝血時間的影響:人工合成的“血凝酸胺”給家兔靜脈注射、給小鼠腹腔注射,其凝血時間及出血時間均顯著縮短.“血凝酸胺”在試管內無抗纖維蛋白溶解作用。
3、其他作用:苧麻根所含的有機酸鹽和生物堿在體外對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對有機酸鹽高度敏感,沙門菌對生物堿高度敏感。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苧麻根的藥用價值都有什么了,在臨床上使用的情況也特別多,不但可以治出現的吐血不止情況,而且還對于治療習慣性流產和妊娠中的胎動效果特別的好,而且具有清熱、解毒和各種咬傷,藥用特別廣泛。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有很多,苧麻葉就是其中一種,不過也有很多人對苧麻葉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選擇食用之前,需要對苧麻葉的功效與作用進行認識。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 苧麻 的 葉 。
【原形態(tài)】詳"苧麻根"條。
【化學成份】葉含黃酮,其中蕓香甙0.1%,干葉含谷氨酸1.74%。
【藥理作用】其中所含黃酮具收斂性質,溶血試驗陰性。
【性味】《綱目》:"甘,寒,無毒。"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散瘀。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肛門腫痛,赤自帶下,跌撲瘀血,創(chuàng)傷出血,乳癰,丹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研末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附方】①治諸傷瘀血不散:野苧葉(五至六月收)、蘇葉,擂爛敷金瘡上。如瘀血在腹內,水絞汁服。秋冬用干葉亦可。(《永類鈐方》)
【摘錄】《*辭典》
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苧麻葉在一些疾病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藥苧麻葉的食用也要根據各自的身體狀況決定,切記不要盲目用藥。
苧麻根其實是一種中草藥材,其實可以幫助我們的身體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對于女性而言,他也是安胎保胎的一個保健藥材選擇,實際上它是可以起到這牙膏的保健作用的,還可以有效地凝血,止血,但是很多的人對于苧麻根保胎存在一種擔憂,認為會產生一些副作用,那么下面我們就詳細去了解一下。
其實苧麻根是可以幫助女性達到安胎作用的,但是絕地不能多吃,而且每一次服用的兩也需要控制,因為不管是重要還是西藥,總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一些傷害和副作用,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夠注意謹慎食用。
苧麻根可以起到安胎保胎的作用,但是絕對不能自己胡亂的服用,要有醫(yī)生的治療建議。
①止血作用
用野苧麻的提取物"血凝"浸泡大、小白鼠尾端的人工創(chuàng)面,可使出血量減少,出血時間縮短,如給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亦可得到同樣效果。家兔肌肉注射"血凝"后,凝血時間縮短,但血小板計數未見明顯變化。用浸有"血凝"的藥棉覆蓋于大鼠的肝、腎傷口,未見明顯的止血作用。有報道用根包扎創(chuàng)傷有止血作用。
②從對苧麻的成分研究過程中,發(fā)現咖啡酸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因此人工合成了"血凝酸胺(咖啡酸二乙胺鹽)",按7毫克/公斤靜脈注射于家兔,10毫克/20克注射于小鼠腹腔,凝血時間及出血時間均顯著縮短,"血凝酸胺"在試管內無抗纖維蛋白溶解作用,但對鈷照射的小鼠能使白細胞及血小板顯著增加。
因為懷孕生子對于女性來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時期,所以說在這個時間段,飲食的健康問題當然不能夠輕易的忽視,不管是吃什么還是用什么都不能夠盲目,要不然不僅得不到保健效果,反而會威脅到我們的身體。
中藥材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效果,雖然見效稍慢,但對人體無副作用,還是受到人們的推崇。不過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對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野苧麻這種藥材。
【別名】野麻、大接骨、八楞麻、雙合合、老母豬掛面、牛鼻子樹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束序苧麻的全株。
【原形態(tài)】灌木,高1-3m。小枝疏或密被短伏毛;芽卵形或狹卵形,長2-5mm,鱗片三角狀卵形。葉對生,葉柄長2-10mm;葉片狹卵形或橢圓形,長5-15cm,寬2-8cm,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淺心形或圓形,邊緣具小牙齒,兩面疏被短伏毛;基出脈3條。穗狀花序2-4條,生于葉腋,枝頂部的花序單生葉腋;花單性。團傘花序,密集,互相鄰接;苞片卵形或橢圓形,宿存。雄花花被片4,橢圓形,合生至中部;雌花花被紡錘形,先端有3個小齒,外面被柔毛。瘦果略作紡錘形,宿存花被片外被短糙伏毛。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地陽坡灌叢中或疏林中。
【性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除濕;祛風止癢;活血調經。主腹痛;泄瀉;風濕痹痛;濕疹;皮膚瘙癢;經閉;痞塊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的內容就是對于中藥野苧麻的介紹,希望能夠給大家一定的幫助。生活中還存在著很多的類似野苧麻的藥材。我們在食用野苧麻等中藥的時候需要遵從醫(yī)生的囑咐,不可盲目的食用。
苧麻的簡介
苧麻(學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蕁麻科苧麻屬亞灌木或灌木植物。原產于中國西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長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種植??脊懦鐾聊甏钤绲氖钦憬X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苧麻布和細麻繩,距今已有4700余年。中國是苧麻品種變異類型和苧麻屬野生種較多的國家,中國苧麻栽培歷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苧麻較適應溫帶和亞熱帶氣候。苧麻葉是蛋白質含量較高、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麻根含有“苧麻酸”的藥用成份,有補陰、安胎、治產前產后心煩,以及治疔瘡等作用。
苧麻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
苧麻葉中含蕓香甙(rutin),野漆樹甙(rhoifolin); 新鮮苧麻葉中含葉黃素(lutein),α和β-胡蘿卜素(αandβ-carotene);干燥的苧麻葉中含葉黃素,β-胡蘿卜素,谷氨酸。
2、功效作用
2.1、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解毒。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月經過多;外傷出血;跌仆腫痛;脫肛不收;丹毒;瘡腫;乳癰;濕疹;蛇蟲咬傷。
2.2、內服:煎湯,0.5~1兩;研末或搗汁。外用:適量,研末摻;或鮮品搗敷。
3、臨床應用
3.1、治諸傷瘀血不散:野苧葉(五至六月收)、蘇葉,擂爛敷金瘡上。 如瘀血在腹內,水絞汁服。秋冬用干葉亦可。(《永類鈐方》) 。
3.2、治金瘡折損:苧麻葉(五月收取),和石灰搗作團,曬干,研末敷之。(《綱目》) 。
3.3、治外傷出血:苧麻葉、地衣毛,曬干研粉外用。(《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3.4、治乳癰初起:苧麻鮮葉,韭菜根、橘葉同酒糟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3.5、咳嗽痰哮。用苧麻根(煅,存性)研細,取生豆腐蘸藥三、五錢吃下。如無效,可用肥豬肉二、三片蘸藥吃,有效。
3.6、小便不通。用苧麻根、蛤粉各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新汲水送下。
3.7、小便血淋。用苧麻根煎湯多服。亦治其他淋病。
3.8、妊娠胎動(妊婦忽下黃色惡汁,狀錄膠,或如小豆汁,腹痛難忍)。用苧麻根(去黑皮、切細)二升、銀一塊,加水九升煮成四升。每次取出一升,現酒半升煎成一升。分作二次服下。不用銀亦可。
3.9、肛門腫痛。用生苧麻根搗爛,令病人坐藥上。
3.10、脫肛不收。用苧麻根搗爛,煎湯熏洗。
3.11、背癰初起。用苧麻根熟搗敷上,一天換藥幾次,腫消即愈。
3.12、丹毒。用苧麻根煮成濃汁,一天洗三次。
3.13、刀傷折損。夏日收取苧麻葉,和石灰搗作團,曬干收存。臨用時研成末敷傷處,即血止止,并且容易結痂。
苧麻的市場信息
1、苧麻的價格
苧麻的價格大約10元/500克。
2、苧麻的選購方法
根為利尿解熱藥,并有安胎作用;葉為止血劑,治創(chuàng)傷出血;根、葉并用治急性淋濁、尿道炎出血等癥。嫩葉可養(yǎng)蠶,作飼料。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食用。
3、苧麻的保存方法
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很多人對木苧麻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木苧麻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別名】粗糠殼、蝦公須、山水柳、水柳黃、水柳仔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密花苧麻的葉。
【原形態(tài)】直立灌木,高1.5-4.5m。小枝密被短伏毛,近方形,有淺縱溝。葉對生;葉柄長0.6-2.5cm,托葉鉆形;葉片厚紙質,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5-19cm,寬1.2-3.5cm,先端長漸尖或尾尖,基部鈍、圓形或不明顯心形,邊緣自基部之上有小鈍牙齒,上面有稍密的短伏毛。穗狀花序通常雌雄異株,有時枝上部的雌性,單生葉腋,雌穗狀花序長4-12cm;其下者為雄性,常2條腋生。雄花花被片4,下部合生,雄蕊4。雌花花被片紡錘形或倒披針形,先端漸狹,較短,長1-1.5mm,柱頭長達1mm,瘦果周圍具翅?;ㄆ?-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丘陵及山谷林中、灌叢或溪邊。
【功能主治】祛風止癢;消腫。主皮膚瘙癢;創(chuàng)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是關于木苧麻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木苧麻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人士的指導下食用。
苧麻梗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苧麻梗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莖或帶葉嫩莖。
【原形態(tài)】多年生半灌木,高1-2m。莖直立,圓柱形,多分枝,青褐色,密生粗長毛。葉互生;葉柄長2-11cm;托葉2,分離,早落;葉片寬卵形或卵形,長7-15cm,寬6-12cm,先端漸尖或近尾狀,基部寬楔形或截形,邊緣密生齒牙,上面綠色,粗糙,并散生疏毛,下面密生交織的白色柔毛,基出脈3條?;▎涡?,雌雄通常同株;花序呈圓錐狀,腋生,長5-10cm,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小,無花梗,黃白色,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淡綠色,簇球形,直徑約2mm,花被管狀,宿存,花柱1。瘦果小,橢圓形,密生短毛,為宿存花被包裹,內有種子1顆。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在我國河南、山東及陜西以南各地廣為栽培,也有野生。
【性狀】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有粗毛,體較輕而韌,皮易縱向撕裂,韌性足,斷面淡黃色,中央為髓;葉對生,葉片多皺縮或破碎,棱綠色,完整者展平后為寬卵形,長達15cm以上,寬5-10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粗齒?;雒}3條,葉背微隆起,兩面均有毛。葉柄較長,長達7cm。氣微,味微辛、微苦。
【性味】甘;微寒
【功能主治】散瘀;解毒。主金瘡折損;痘瘡;癰腫;丹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苧麻梗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
中藥材是很常見的,而且中藥材的種類還比較多,在功效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因此選擇之前,需要進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水苧麻這種藥材嗎?
【別名】山麻、水麻、懸鈴木葉、掌葉麻、大水麻、水禾麻、馬鞭麻、龜尾麻、藪苧麻、芙蓉麻
【來源】蕁麻科 水苧麻 Boehmeria platanifolia (Maxim.)Franch. et Sav.,以 根、全株 入藥。
【生境分布】江西、廣西、貴州、云南。
【性味】淡,溫。
【功能主治】解表,生肌。主治頭風及發(fā)燒;外用治跌打損傷,痔瘡。
【用法用量】配方用,水煎服。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始載于《中國經濟植物志》。
對于水苧麻的藥用價值大家應該都了解了吧,在平時食用的時候也能夠更有針對性了,更合理的用藥才能夠更好的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對中藥選擇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選擇中藥的時候,需要對藥物進行認識,這樣治療疾病的時候,才會知道什么樣的藥是最佳之選,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藥青葉苧麻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青葉苧麻的根。
【原形態(tài)】半灌木,高達2m。莖分枝,生短或長毛。葉互生;葉柄長2-11cm;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卜面疏被短伏毛,綠色,有時有薄層白色氈毛;基出脈3條。雌雄通常同株;花序圓錐狀;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小,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簇球形,直徑約2mm,花被管狀。瘦果小,橢圓形,密生短毛,宿存柱頭絲形?;ㄆ?-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野濕地,亦有栽培。
【功能主治】止瀉。主腹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青葉苧麻根,青葉苧麻根有著怎樣的功效。青葉苧麻根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苧麻根的簡介
苧麻根,別名苧根、苧麻頭、纻、川綿蔥、銀苧、天名精、園麻、線麻、山麻等,多年生草本,苧根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根,具有清熱、止血、解毒、散瘀,對丹毒,癰腫,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等功效。生于荒地、山坡或栽培。主產浙江、江蘇、安徽。冬春季采挖,洗凈,曬干。
苧麻根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
根含有大黃素(emodin)、大黃素甲醚-8-BETA-葡萄糖甙。
2、功效作用
清熱利尿,安胎止血,解毒。用于感冒發(fā)熱、麻疹高燒、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痛、出血性疾病。內服:煎湯,1.5~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3、臨床應用
3.1、苧根散(《圣濟總錄》)治吐血不止:苧麻根、人參、白堊、蛤粉各10g。上4味,搗羅為散,每服2g,糯米飲調下,不拘時候。方中苧麻根止血,為君藥。
3.2、(《福建中草藥》)治習慣性流產:苧麻干根30g,蓮子、懷山藥各15g。水煎服。方中苧麻根安胎,為君藥。
3.3、(《梅師集驗方〉)治妊娠胎動,忽下黃汁如膠,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苧根(去黑皮,切)15g,銀1塊,水9升,煮4升。每服以水1升,入酒0.5升,煎至1升分作2服(一方不用銀)。方中苧麻根安胎,清熱,為君藥。
3.4、《本草圖經》:主白丹,濃煮浴之,日三、四。
3.5、《本草備要》:補陰,破瘀,解熱,潤燥。
3.6、《綱目拾遺》:治諸毒,活血,止血,功能發(fā)散,止渴,安胎;涂小兒丹毒,通蠱脹,崩漏,白濁,滑精,牙痛,喉閉,骨哽,疝氣,火丹,癤毒,胡蜂、毒蛇咬,發(fā)背,疔瘡,跌撲損傷。
苧麻根的市場信息
1、苧麻根的價格
苧麻根的價格約為12元/公斤。
2、苧麻根的選購方法
根不規(guī)則園柱形,略彎曲,長4~30cm,直徑0.4~5cm。表面灰棕色,密生疣狀突起及橫向皮孔。切面皮部棕色,易剝落,木部黃白色。質堅硬,斷面粉性。氣微,味淡,有粘性。
3、苧麻根的保存方法
苧麻根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飲食節(jié)目也推出特色養(yǎng)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yǎng)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yǎng)生的藥材伏毛苧麻。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伏毛苧麻的根。
【原形態(tài)】亞灌木,高可達2m。莖分枝,有灰白色長毛。葉互生;葉柄長2-9cm,密生粗長毛;葉片卵形或稀圓卵形,先端驟尖,基部突收狹是楔形,下面密被白色氈毛;基出脈3條。雌雄同株;穗狀花序圓錐狀,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小,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簇球形,雌花被管狀。瘦果橢圓形,為宿存花被包圍,外面密生短毛?;ㄆ?-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路旁山坡上。
【化學成份】其中的有機酸有止血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功能主治】。主治諸骨鯁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含咽,10-3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治骨刺哽喉。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伏毛苧麻的功效與作用大家應該知道了吧,伏毛苧麻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很常見的中藥藥材,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