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型腳氣怎么根治
傳統(tǒng)養(yǎng)生型運動。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從古至今,關(guān)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水泡型腳氣怎么根治”,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導讀:水泡型腳氣怎么根治?俗話說十人九癬,指的就是腳癬,俗稱腳氣。那么水泡型腳氣怎么根治?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水泡型腳氣的根治方法。
水泡型腳氣,多發(fā)生在夏季。表現(xiàn)為趾間、足緣、足底出現(xiàn)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皰壁較厚,內(nèi)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皰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水泡位于表皮角質(zhì)層下,由于足跖部角質(zhì)層較厚,水泡壁不易被穿破,周圍皮膚無紅暈。如果不繼發(fā)細菌感染,數(shù)天后皰液可自行吸收。水皰破裂后形成環(huán)狀脫屑,皮損繼續(xù)向四周擴大。皮損不斷向四周擴展蔓延時,部分小水皰可融合成大水皰。
如果繼發(fā)細菌感染,則皰周出現(xiàn)紅暈,泡液化膿變渾濁。泡壁潰破后局部出現(xiàn)糜爛或腫脹。此時,如果用藥不當炎癥得不到及時控制,則容易引起淋巴管炎等一些并發(fā)癥。
水泡型腳氣怎么根治
1、要堅持用藥,足癬是一種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質(zhì)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藥才能殺死它。治療勿自動停藥,通常應在自覺好了后,繼續(xù)用藥數(shù)周,最好是能作霉菌檢查及培養(yǎng),連續(xù)三星期都是陰性才算治愈。
2、不要亂用藥。腳氣用藥最關(guān)鍵的是應分類型進行連貫正規(guī)的治療。有人用膚輕松等皮質(zhì)類固醇藥膏來治療足癬,結(jié)果越治越擴展。有人將阿司匹林片壓碎撒在糜爛的足趾問,結(jié)果形成一個潰瘍,長期疼痛不愈。
有很多人在皮膚形成紅癢斑塊時外用皮炎平軟膏是一個誤區(qū),皮炎平軟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這正好是真菌的營養(yǎng)劑,所以在肯定是癬的情況下搽皮炎平,只會越搽越厲害。
3、用藥要根據(jù)病變的具體情況。破潰處不能用酊劑,皮膚變厚,裂口該用軟膏。破爛出水時應該到醫(yī)院,由醫(yī)生按照具體情況進行適當?shù)闹委煛?/p>
4、足癬發(fā)生繼發(fā)感染時,局部出現(xiàn)急性炎癥,就不能按一般足癬治療,應該先處理繼發(fā)感染。如有紅腫,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溫敷可消炎消腫,必要時還要全身投用抗生素,并按照醫(yī)生囑咐適當休息。
水泡型腳氣預防措施
1、要保持腳的清潔干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經(jīng)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4、防鞋柜傳染腳氣。鞋柜也要經(jīng)常通風、晾曬;如果鞋柜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干燥劑,祛除潮氣。
5、加強體育鍛煉,注意營養(yǎng),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也對預防足癬的發(fā)生有一定的作用。
6、在鞋內(nèi)塞入一些用香料、茶葉、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異味。
腳氣是足部真菌感染,不及時控制會波及其他部位。所以,疾病防治很重要。
相關(guān)閱讀
導讀:糜爛型腳氣怎么根治?糜爛型腳氣在所有的腳氣類型中是最為多見的一種,那么糜爛型腳氣怎么根治?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糜爛型腳氣的根治方法。
糜爛型腳氣,又稱浸漬糜爛型腳氣。好發(fā)于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fā)白,干涸脫屑后,剝?nèi)テば紴闈駶?、潮紅的糜爛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癢,易繼發(fā)感染,發(fā)出難聞的臭味。
此型足癬的致病菌尤喜在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里生長繁衍。因而當其長期寄生于伴有多汗的趾間時,易致表皮層皸裂,并因濕潤浸漬而發(fā)白。多見于足多汗或經(jīng)常穿透氣性差的雨鞋、膠鞋的人,角質(zhì)貯水過多而浸漬發(fā)白。
糜爛型腳氣怎么根治
糜爛型腳氣的危害很大,所以針對糜爛型腳氣來說應盡早發(fā)現(xiàn),盡早治療。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治療糜爛型腳氣的中藥偏方,供大家參考。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后撒于患處。適用于糜爛型腳氣。
2、苦參、白鮮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shù)、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腳氣或有感染時使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nèi),浸泡一天后,于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xù)治療7天,對角化型腳氣有良效。
4、木瓜30克,甘草30克。將上藥水煎取汁,侯溫后足浴510分鐘,每日2次,每天1劑,連續(xù)510天。
5、藿香30克,黃精、大黃、皂礬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將上藥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shù)次),使用時取藥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續(xù)使用5天。
6、丁香15克,苦參、大黃、明礬、地膚子各30克,黃柏、地榆各20克。上藥水煎取汁,而后將藥液候溫洗足,每次1015分鐘,每日56次,每日1劑,每劑可用2次。
7、葛根,白礬、千里光各等量。將上藥烘干研末,密封包裝,每袋約重40克,每次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約1000~2000毫升,混勻足浴,每次20分鐘,7日為1療程,連續(xù)12個療程。
8、白鮮皮40克,苦參、黃柏、蒼術(shù)各30克,防風20克,荊芥穗、枯礬各10克,蛇床子、地膚子、黃精、藿香各50克,蔥白4枚。上藥加水約3000毫升煮沸,待溫時將雙腳浸泡在溫液中1015分鐘,每日2次,一般用藥4-5劑即可。
9、白醋500克濃縮至250克,加去皮大蒜頭、花椒各30克浸泡2天,用醋液浸泡患處,日2次,1次10分鐘,7天即可。
腳的保養(yǎng)護理
1、腳部衛(wèi)生
將生蒜切成小片,放入鞋內(nèi)一起穿幾天。這些蒜頭將被皮膚吸收。穿棉制的吸汗襪。讓鞋子透氣,并且每日更換襪子。
2、腳的養(yǎng)護
腳氣會出現(xiàn)皮膚開裂、流膿及間歇性的灼熱感等癥狀,這時不要在腳上覆蓋任何東西,并使腳部充分地休息。雖然這種發(fā)炎本身不具危險性,但若掉以輕心,則可能惡化并導致細菌感染。
3、漫泡鹽水溶液
以每47毫升的溫水加2茶匙鹽的比例泡制鹽水溶液,將腳浸入此混合液中,一次浸5―10分鐘,反復地做到情況好轉(zhuǎn)為止。鹽水溶液有助于提供一種不適合霉菌生長的環(huán)境,并減少流汗過量。
4、在患部涂藥
用鹽水浸過后,用買來的藥膏輕輕地涂在感染所涵蓋的部分,天天2-3次,并輕輕地將藥擦人。
5、注重腳趾甲
腳趾甲是霉菌最喜愛的繁殖地,因此至少每2―3天清理一次指甲垢。刮指垢時,記得牙簽或火柴棒等木制品,勿用磨指甲的金屬片。
6、飲食
避免可樂飲料、谷類、加工食品、糖等食物。應攝取大量的生鮮蔬果、烘魚及烘雞肉(不含皮)。勿食油炸、油膩食物。
不要小看腳氣,如果不及時控制會波及其他部位哦。
水泡型腳氣偏方
1、治療水泡型腳氣之蒜頭療法
原料:大蒜兩個、半斤醋。
制作方法:把兩個大蒜去皮置于半斤醋內(nèi)浸泡3日。
使用方法:用泡醋3天的大蒜頭擦拭在患處,每天擦拭3回,堅持不間斷的使用7天到10天不等。水泡型腳氣為真菌性感染的皮膚病,這個偏方對消炎和殺菌有奇效。
2、治療水泡型腳氣之鹽水浸泡法
原料:2茶鑰鹽、47毫升溫水。制作方法:把兩茶匙鹽放入47升溫水中,攪拌至溶化。
使用方法:每日把腳放入配制好的鹽水中侵泡5至10分鐘不等。鹽水能減少腳的排汗量,并且抑制細菌生長。
小健提醒:偏方有可能能幫助病人病情的康復,但是偏方治療法需要病人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使用,切忌亂用,導致病情加重。
3、治療水泡型腳氣之中藥泡腳法
3.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后撒于患處。適用于糜爛型腳氣。
3.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shù)、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nèi),浸泡一天后,于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xù)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3.4、木瓜30克,甘草30克。將上藥水煎取汁,侯溫后足浴5—10分鐘,每日2次,每天1劑,連續(xù)5—10天。
3.5、藿香30克,黃精、大黃、皂礬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將上藥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shù)次),使用時取藥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續(xù)5—10天。
水泡型腳氣的防治方法
首先,應盡量避免直接接觸腳氣病人的皮損和污染物,包括不使用公用的毛巾、拖鞋和腳盆等物品。這些物品,用的人多,如果被腳氣病人用過便會沾上真菌,健康人再用時腳上也就可能沾上真菌,如條件合適,真菌就會在接觸部位繁殖起來,腳氣便應運而生。所以,如外出旅游或出差,最好自帶用具或使用一次性用品。去公共浴室洗澡應選擇淋浴,使用自己的毛巾和拖鞋,切莫坐在公用池邊上,或用公用的毛巾擦腳。
其次,不穿或少穿不透氣的鞋,盡量少穿尼龍襪。因為這些鞋襪不利于汗液的吸收與蒸發(fā),容易形成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促進真菌生長。對有足部多汗的人,治療足汗也是預防腳氣的有效方法,可用明礬或食鹽25克加溫熱水四大杯,待溶解后泡腳,每日1~2次,此法可減少腳汗,經(jīng)常使用,可起到預防腳氣的良好效果。對于那些由于職業(yè)的關(guān)系,不得不穿膠鞋、膠靴的人來說,下班后應該換穿上布鞋、拖鞋或光腳(夏季),盡量保持足部干燥,濕鞋應設(shè)法及時烘烤干。
水泡型腳氣的癥狀有哪些
1、水皰型腳氣皰液呈現(xiàn)黃白色,好發(fā)于夏季,但是四季均可發(fā)病,如果患者搔抓,就可能會繼發(fā)感染,危害生命。當皰液干涸后,剝?nèi)テば季蜁鲩T潮紅的糜爛面,有時候也會造成皮膚粗糙。
2、水皰型腳氣好發(fā)于腳部的邊緣,主要表現(xiàn)為大大小小的水皰,小水皰會慢慢的融合形成大水皰,患者會感覺非常的瘙癢,腳氣位于表皮角質(zhì)層下,皮損會不斷的向四周蔓延,讓人困擾不已。
3、水皰型腳氣是腳氣的常見類型,中醫(yī)認為這是濕熱腳氣類型,對于水皰型腳氣的治療,最好是選用霜劑,盡量的不要用藥水,可以用巖漿灰來治療,其中所包含的成分,對腳氣有很好的殺菌作用。
導讀:水泡型腳氣的癥狀,水泡型腳氣好發(fā)于足緣部,并伴有瘙癢。那么水泡型腳氣的癥狀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水泡型腳氣的癥狀。
水泡型腳氣的癥狀
水泡型腳氣,常為急性發(fā)展期腳氣,起病較急,夏重冬輕。原發(fā)損害以小水皰為主,成群或散發(fā),壁厚,皰液清,常位于趾間、足心及足側(cè)緣。
水皰位于表皮角質(zhì)層下,由于足跖部角質(zhì)層較厚,水皰壁不易被穿破,周圍皮膚無紅暈。如果不繼發(fā)細菌感染,數(shù)天后皰液可自行吸收。水皰破裂后形成環(huán)狀脫屑,皮損繼續(xù)向四周擴大。皮損不斷向四周擴展蔓延時,部分小水皰可融合成大水皰。
如果繼發(fā)細菌感染,則皰周出現(xiàn)紅暈,皰液化膿變渾濁。皰壁潰破后局部出現(xiàn)糜爛或腫脹。此時,如果用藥不當炎癥得不到及時控制,則容易引起淋巴管炎等一些并發(fā)癥。
此型腳氣一般自覺劇癢難忍,有時需將水皰抓破才能緩解。經(jīng)久搔抓后皮膚粗糙、變厚,常可發(fā)展為丘疹鱗屑型腳氣。
中醫(yī)描述水泡型腳氣
1、濕熱腳氣
濕腳氣的癥狀表現(xiàn)主要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或浸淫流黃水,或紅腫潰爛蛻皮,甚至腳趾腫脹,舌紅,苔黃,脈沉或無變化。其治當清熱燥濕,溫化止癢。
2、寒濕腳氣
寒濕腳氣的癥狀表現(xiàn)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或浸淫黃水,或麻木冷痛,或潰爛蛻皮,手足不溫,甚至腳趾腫脹,舌淡,苔白,脈沉。病變證機是寒濕浸淫,肆虐肌膚營衛(wèi),導致肌膚既不得氣血所榮又被寒濕所肆虐,以此而變生為寒濕腳氣病理病證。
3、淤血寒毒腳氣
主要癥狀表現(xiàn)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疼痛,或浸淫流膿血水,腳趾顏色暗紫,或癢痛,或潰爛蛻皮,甚至腳趾腫脹,舌質(zhì)暗,苔薄,脈沉。病變證機是淤血內(nèi)阻,淤血與寒毒相結(jié)而浸淫肆虐,以此而變生為淤血寒毒病理病證。
防腳氣的方法
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腳氣是小毛病,不影響日常生活,沒有什么大不了,治不治都無所謂。其實這種想法完全錯誤,腳氣既影響日常生活,又影響個人形象,而且容易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還容易傳染給家人,嚴重時還可導致繼發(fā)性感染。
1、穿透氣的鞋和棉襪
因為皮革類涼鞋透氣性不好,盡管不完全密封,但皮革與皮膚接觸部位會因為出汗,潮濕而滋生真菌。
而一些化纖類絲襪,因為悶氣不通風,給真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而一旦真菌感染,就會在腳趾間反復出現(xiàn)針頭大小的丘疹及皰疹,瘙癢劇烈,抓撓嚴重還會出現(xiàn)水皰,脫屑甚至糜爛。
2、保持干燥清潔
悶熱潮濕的夏季,雨水較多,許多女性因為穿涼鞋,在雨水中浸泡后沒有及時清洗和擦干雙腳,而導致癬菌滋生,染上腳氣。因為足部潮濕,足部新陳代謝增加,令腳氣肆虐。
3、開水煮襪子
為減少家庭交叉感染,有腳氣的患者要對襪子、毛巾、床單和被罩等日常生活物品進行徹底消毒。洗滌時要與其他人分開,且使用消毒水,洗完要用開水煮沸10分鐘后再進行晾曬。
4、改變不良習慣
夏天淋浴較多,許多女性朋友僅僅是把腳沖一沖,從來不清洗腳趾縫隙,殊不知腳趾縫隙處易出汗,是真菌生長的理想棲息地,專家建議每次洗澡時要徹底清洗腳趾縫,清除死角。
5、在患部涂藥
把腳洗干凈后,用買來的藥膏輕輕地涂在感染所涵蓋的部分,天天2-3次。
另外,還應加強體育鍛煉,注意營養(yǎng),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提高皮膚的抗病能力,也對預防腳氣的發(fā)生有著一定的作用。腳氣如果不及時控制會波及其他部位,所以預防腳氣很重要。
到了夏天的時候,年輕人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腳氣,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只靠某一種方法,而是要從多方面做起,首先,患者一定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經(jīng)常保持足部干燥整潔非常重要,其次,平時最好不要穿運動鞋,要盡量穿透氣的鞋子,還要做好預防傳染的措施等等,那么針對水泡型的腳氣,患者應該如何用藥才好呢?
水泡型腳氣用啥藥?
這個情況有可能是腳氣的情況,最好是去醫(yī)院看一下,如果明確診斷為腳癬的話,需要抗真菌治療,治療的關(guān)鍵在于堅持用藥,足療程用藥,一般用藥1-2個月才能達到治愈的效果,一般用咪康唑或者是酮康唑軟膏療效就比較好,以外用藥物為主,如果有全身癥狀,可以考慮口服抗真菌的藥物治療。
考慮是真菌性感染即平時說的腳氣,一般采用抗真菌治療。
建議:先把水泡的水擠出來,再用雙氧水清洗干凈,然后用硝酸咪康唑軟膏加克霉唑軟膏。一天兩次。癥狀消失在堅持用一周左右鞏固,少吃煎炸,海鮮,韭菜,牛肉,腌制食品。同時要保持雙腳干爽。
不要擔心,只要合理用藥就可以治愈,水皰型腳氣注意不要把水皰弄破,避免交叉感染,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比較容易傳染一定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要與家人共用生活用品以防傳染,用藥方面外用丁克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和丁克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癥狀消失后建議再外用藥一段時間或者去醫(yī)院在咨詢醫(yī)生用藥。
涉及水泡型腳氣用什么藥這個問題好引起注意,關(guān)于水泡型腳氣用什么藥這個問題為解答如下:從提供的信息看,腳氣的診斷應該是明確的,腳氣屬于真菌感染,因為真菌的抵抗力比較強,容易復發(fā),
指導意見:
建議到當?shù)蒯t(yī)院皮膚科檢查,如果確診,可以用達克寧或者足光粉治療,治療的同時需要注意被褥,鞋襪的消毒,避免穿透氣性差的鞋襪。
經(jīng)常聽到男性朋友說自己的腳臭很讓自己尷尬,在去朋友家做客需要換拖鞋也是很難為情的,因為一拖鞋就有味道撲鼻而來,平時穿著汗腳鞋墊還能味道小點,可是最近腳有長了腳氣,這可真是毛病都從一個地方來了,水泡型腳氣治療護理工作是什么?
一、飲食避免可樂飲料、谷類、加工食品、糖等食物。應攝取大量的生鮮蔬果、烘魚及烘雞肉(不含皮)。勿食油炸、油膩食物。
二、腳部衛(wèi)生將生蒜切成小片,放入鞋內(nèi)一起穿幾天。這些蒜頭將被皮膚吸收。穿棉制的吸汗襪。讓鞋子透氣,并且每日更換襪子。
三、腳的養(yǎng)護肢氣會出現(xiàn)皮膚開裂、流膿及間歇性的灼熱感等癥狀,這時不要在腳上覆蓋任何東西,并使腳部充分地休息。雖然這種發(fā)炎本身不具危險性,但若掉以輕心,則可能惡化并導致細菌感染。
四、漫泡鹽水溶液以每47毫升的溫水加2茶匙鹽的比例泡制鹽水溶液,將腳浸入此混合液中,一次浸5―10分鐘,反復地做到情況好轉(zhuǎn)為止。鹽水溶液有助于提供一種不適合霉菌生長的環(huán)境,并減少流汗過量。
五.在患部涂藥用鹽水浸過后,用買來的樸安堂足凈膏輕輕地涂在感染所涵蓋的部分,天天2-3次,并輕輕地將藥擦人。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腳氣是小毛病,不影響日常生活,沒有什么大不了,治不治都無所謂。其實這種想法完全錯誤,腳氣既影響日常生活,又影響個人形象,而且容易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還容易傳染給家人,嚴重時還可導致繼發(fā)性感染。其中,切斷傳播途徑是重點。
腳臭我們知道不會傳染,只是在氣味上對周圍的人包括自己帶來一些煩惱,但是腳氣就不同了,腳氣是比腳臭更嚴重的,不但影響自己在周圍人心中的形象,如果朋友家人穿了自己的鞋子也會通過鞋子傳染的。所以腳氣一定要治療不能小瞧它。
腳氣又名腳癬,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腳氣的類型很多,有水泡型的腳氣,有糜爛型的腳氣,就是大家說的爛腳丫子,爛腳丫子一般的多發(fā)于第三、第四腳趾之間。還有一種是腳背和腳底的交接處有硬斑的那種。在眾多的類型腳氣中,水泡型腳氣最難根治是大家知道的
水泡型腳氣怎么根治,大家都想了解這個問題。水泡型腳氣屢治屢犯,是廣大水泡型腳氣患者最頭痛的問題,因此喪失了治療的信心,以至于社會活動不能參加,游泳、健身活動更不敢問津。下面給大家介紹水泡型腳氣治療。
煮黃豆水可治腳氣用150克黃豆打碎煮水,用小火約煮20分鐘,水約1公斤多,待水溫能洗腳時用來泡腳,可多泡會兒。治腳氣病效果極佳,腳不脫皮,而且皮膚滋潤。一般連洗三四天即可見效,無花果葉治腳氣 取無花果葉數(shù)片,加水煮10分鐘左右,待水溫合適時泡洗患足10分鐘,每日2次,一般三五天即愈 。
按摩穴位可治腳氣與腳臭洗腳時,將雙腳放在盆內(nèi)溫水中泡兩三分鐘,待雙腳都熱了,用一只腳的足跟壓在另一只腳趾縫稍后處,然后將腳跟向前推至趾尖處再回搓,回拉輕,前推重,以不搓傷皮膚為宜。每個趾縫搓50一80次,雙腳交替進行。速度為每分鐘100一120次。每晚一次,腳氣較重上部皮膚已破者不宜用此方法。
腳氣病患者,可用棉球浸白醋涂患部,止癢又殺菌,有輕微脫皮,涂一次可半個月不犯,再犯再涂。
腳氣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一些細節(jié),避免傳染上腳氣,不穿別人的鞋子,不和別人共用一個洗腳盆,盡量不到公共浴池洗澡,腳氣是一種真菌感染,大家不要認為腳氣只會傳染腳,有時候腳氣甚至可以感染到手上的。
腳氣怎么根治偏方
1、腳氣怎么根治偏方之鹽姜水治腳氣
首先把適量生姜,洗凈,然后把生姜切成片。再在鍋里面加入適量水,放入姜片煮個幾分鐘,煮成姜水之后等溫度合適的時候就能泡腳了。在泡腳的時候用手來按摩腳步,不僅能治療腳氣,按摩舒緩身心,起到緩解疲勞的作用。
2、腳氣怎么根治偏方之蘿卜水治腳氣
將半個白蘿卜洗干凈切成片,再在鍋里面加入適量水,放入白蘿卜煮個幾分鐘,煮成之后等溫度合適的時候就能泡腳了。這個治腳氣偏方連續(xù)使用幾次后,就能夠有效消除腳臭問題,治療腳氣病。
3、腳氣怎么根治偏方之嫩柳樹葉治腳氣
用柳樹葉洗腳的效果很好,不僅把自己的腳氣問題治好了,在告訴幾個朋友之后他們的腳氣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還可將柳樹葉揉成團狀,腳在腳趾縫里面,睡覺之前夾上,第二天醒來就感覺有效果了。
4、腳氣怎么根治偏方之黃豆水治腳氣
黃豆和水一起放入鍋中小火熬煮二十分鐘,等到水溫降低之后進行泡腳,建議泡腳的時間可以盡量的延長一些。這種治腳氣的偏方效果非常的好,用后腳部也不會脫皮了,并且腳部的皮膚也越來越滋潤,一般情況下,連續(xù)使用三四天就可以看到成效。
5、腳氣怎么根治偏方之大蒜治腳氣
生大蒜去皮之后放入食醋中浸泡,并且密封好三天之后取出。三天之后將大蒜去除擦拭患有腳氣的部位,每天進行三次。連續(xù)使用十天就可以了,這種偏方制作出來的大蒜殺菌還有消炎的效果非常的好。
6、腳氣怎么根治偏方之米醋治腳氣
米醋放入盆中,然后直接進行泡腳。建議每周泡腳兩次,每次時間要控制在一個小時,這樣消炎滅菌的作用才更好。這種偏方不僅簡單,同時對于治療腳氣見效快,快四天左右就能夠根治腳氣了。
引起腳氣的原因
1、間接被真菌感染:腳氣真菌存活率很高,一般離開人體后還能繼續(xù)存活2~3天。當人們接觸到這些真菌時就會被傳染上腳氣。存在腳氣較多的地方有。浴室、游泳館、足療等場所。
2、有其它疾病引起的:有些疾病如果沒有及時的治療就會引起一些相應的并發(fā)癥,如糖尿病因缺乏胰島素而引起營養(yǎng)物質(zhì)代謝紊亂,皮膚抵抗力降低,并發(fā)皮膚真菌感染,易誘發(fā)腳氣。
3、藥物引起的: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皮質(zhì)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引起皮膚表面正常菌群失調(diào),或免疫功能受抑制,從而使真菌大量繁殖引起足癬。例如,紅斑狼瘡、惡性腫瘤、年老體弱者,因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而易導致真菌感染。
4、自身引起的復發(fā):有些病人不重視足癬治療,很多人認為它是“小病”,不去治療而導致長期不愈,傳染源亦不能及時得到控制。其次,病人對治療缺乏耐心,稍有好轉(zhuǎn)就自己停藥,極易復發(fā)。
生活中如何預防腳氣
1、平時更要注意清潔鞋襪,還要特別注意的是,鞋柜也要經(jīng)常通風,晾曬。如果鞋柜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干燥劑,祛除潮氣,選擇鞋柜時注意,別挑選向里斜放式的,因為這種設(shè)計很不利于清潔,而向外斜放式的鞋柜,易拿,易清理。
2、每天用溫鹽水泡腳,并徹底擦干。穿適合的、透氣性好的鞋子。每天更換襪子和鞋子,鞋子常在太陽下暴曬。定期檢查雙腳,及時進行護理。保持雙腳有良好的血液循環(huán)。盡量不要到公共浴室洗浴。不和別人共用洗漱用品、毛巾等都可以緩解腳氣的癥狀或預防腳氣的傳染。
3、平時不要使用別人用過的拖鞋,尤其是不要與本身就有腳氣的人共用拖鞋,更不要在公共澡堂、游泳池中行走,公用澡堂,游泳池的污水要經(jīng)常更換消毒,正常是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脫皮腳氣是腳氣的一種,那么,脫皮腳氣怎么根治呢?這對于一般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一般的人患上脫皮腳氣之后,往往會選擇一些藥膏子回來涂抹,但是用過的人一般都知道,這些藥膏對于脫皮腳氣的治療其實是沒有多大的效果的,患處還是很癢,有時候還有有水泡出來,而且還是成群的水泡。
很多人在腳癢的時候通常都會去用這手來抓,但是他們殊不知,用手抓過之后是會傳染的,一般病毒細菌會侵害別的地方或者他人的肌膚。脫皮腳氣患者的平時生活中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注意的,因為往往這些方面能夠幫助大家對于脫皮腳氣進行輔助治療的。下面就來說說脫皮腳氣怎么根治。
建議外用奈替芬酮康唑乳膏或者特比萘芬軟膏(蘭美抒),經(jīng)常反復發(fā)作者,可以同時口服特比萘芬或者伊曲康唑??诜瑫r外用藥物治療,復發(fā)率更低。上述方案一般連續(xù)2周左右,可以有效降低復發(fā)需要注意,內(nèi)褲、襪子、鞋墊用溫水、肥皂水燙洗,如果同時有股癬,需要同時治療,以免交叉感染
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藥膏,每日2次.
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后外搽克霉唑癬藥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后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3.角化型: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涂藥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藥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剝脫。脫皮首要的治療措施是治療原發(fā)病腳氣,建議使用抗真菌類外用藥物局部涂抹治療,必要時可以適當?shù)难a充維生素A
首先要注意生活習慣,要勤洗襪子,不要每天穿同一雙鞋,鞋子要寬松,透氣然后,采用中醫(yī)療法治療:枯礬15g,苦參30g,公英50g,生百部50g,加鹽30g,煮30分鐘放溫泡腳??梢赃_到很好的效果試用一下。
保持足部干燥、清潔,鞋子要透氣性好。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1次,勤換襪子。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游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所以,通過上面的詳細介紹,大家也應該明白了脫皮腳氣的根治的方法,但是雖說是根治的方法,還是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的,不可能一時半會兒就會好的。除此之外,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的脫皮腳氣患者最好注意下自己的生活習慣,要時刻保持自己的衛(wèi)生、清潔。
導讀:腳氣怎么根治,治療腳氣的偏方。腳氣是一種很讓人尷尬的疾病,多發(fā)于夏天。若鞋子不透氣,空氣不流通,臭味就會越積越濃,臭氣異常強烈。那么腳氣怎么根治?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有效治療腳氣的偏方。
腳氣,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膚損害往往是先單側(cè)(即單腳)發(fā)生,數(shù)周或數(shù)月后才感染到對側(cè)。水皰主要出現(xiàn)在趾腹和趾側(cè),最常見于三四趾間,足底亦可出現(xiàn),為深在性小水皰,可逐漸融合成大皰。足癬的皮膚損害有一特點,即邊界清楚,可逐漸向外擴展。因病情發(fā)展或搔抓,可出現(xiàn)糜爛、滲液,甚或細菌感染,出現(xiàn)膿皰等。
治療腳氣的要點
1、腳氣是一種慢性且頑固的皮膚病,所以應樹立治愈信心,并堅持用藥,避免中途放棄,癥狀好轉(zhuǎn)后應繼續(xù)用藥,以免復發(fā)。
2、腳氣應分型進行治療,所以切忌亂用藥,以免導致越來越嚴重,有些藥雖然能起到止癢的作用,但并不能去根,所以發(fā)生腳氣后,應及時到醫(yī)院治療。
3、腳氣在用藥時,應根據(jù)病變來用藥,應按照醫(yī)生囑咐用。
4、腳氣發(fā)生感染時,就不能按一般的治療方法,應先處理感染。
腳氣怎么根治 治療腳氣的偏方
腳氣是足癬的俗名,下文提供的治療腳氣的8個小秘方,僅供參考。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xù)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愈。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diào)成糊狀,涂于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次至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
4、夏天腳癬犯了,可將患腳洗凈揩干,再用風油精涂搽患處,每天1次至2次,一般數(shù)次便可見效。
5、取香煙灰撤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腳氣,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處,有顯著療效。
腳氣患者不僅要積極用藥物治療上,平時還要注意盡量不穿他人穿過的鞋子,比如公共拖鞋等;避免使用別人用過的盆洗腳;足部需要保持清潔干燥。
通常人們把腳氣和腳臭混為一談,其實他們是有區(qū)別的。腳氣的人一般都會有出汗,腳臭,腳癢等癥狀,嚴重的患者趾縫間會出現(xiàn)掉皮、紅腫、水泡、裂口、潰爛等癥狀。腳臭的根源而是腳部皮膚排汗較多,有臭氣,長期下去會發(fā)展成嚴重的腳氣。那么腳氣的癥狀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腳氣的癥狀
腳汗多、腳異味,腳趾間奇癢難耐不少腳氣患者常年忍受著這樣讓人尷尬的難言之隱。據(jù)統(tǒng)計,我國成年人中有70%-80%患有腳氣,其中84%的患者平均每年發(fā)作兩次以上,高復發(fā)率使得腳氣成了難以治愈的頑疾,而不少患者在防治理念上卻依然存在不少誤區(qū)。
腳氣看上去是小病,卻奇癢無比讓人倍感折磨,而且每次還會造成腳部皮膚的大面積脫屑,實在影響美觀。如果腳氣病繼發(fā)感染還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造成自身傳染而引起手癬、體癬和甲癬,甚至還會傳染他人,因此絕對不是小問題。
腳氣的癥狀表現(xiàn)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fā)白濕軟,也可出現(xiàn)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邊緣,劇癢??砂榫植炕摗⒓t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jié)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等繼發(fā)感染。由于用手抓癢處,常傳染至手而發(fā)生手癬(鵝掌風)。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長,則成甲癬(灰指甲)。真菌喜愛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夏季天熱多汗,穿膠鞋、尼龍襪者更是為真菌提供了溫床;冬季病情多好轉(zhuǎn),表現(xiàn)為皮膚開裂。有以下幾種類型:
1、水皰型
多發(fā)生在夏季,表現(xiàn)為趾間、足緣、足底出現(xiàn)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皰壁較厚,內(nèi)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皰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2、糜爛型
表現(xiàn)為局部表皮角質(zhì)層浸軟發(fā)白。由于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fā)于第3、4、5趾縫間。常見于多汗者。
3、鱗屑角化型
癥狀是足跖、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復脫落。
腳氣是一種危害性及其嚴重的傳染疾病,嚴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希望大家積極防治。那么如何預防腳氣帶來的煩惱?下面就會告訴你夏季預防腳氣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夏季預防腳氣的方法
1、保持干燥
悶熱潮濕的夏季,雨水較多,許多女性因為穿涼鞋,在雨水中浸泡后沒有及時清洗和擦干雙腳,而導致癬菌滋生,染上腳氣。因為足部潮濕,足部新陳代謝增加,令腳氣肆虐。為減少家庭交叉感染,有腳氣的患者要對襪子、毛巾、床單和被罩等日常生活物品進行徹底消毒。
2、開水煮襪子
許多旅游回來的女性朋友腳氣的發(fā)病率較高,原因主要是公共物品的交叉?zhèn)魅荆由贤獬鰟诶?,抵抗力下降容易誘發(fā)腳氣的發(fā)作。外出時要攜帶專用毛巾和拖鞋,平時注意在陽光下晾曬和清潔消毒。
3、勤洗手洗腳
由于腳氣容易復發(fā),平時也要學會預防。真菌最怕干燥和陽光,研究發(fā)現(xiàn),在人工皮膚上種下皮膚癬菌,24小時之后菌株就基本沒了活性。這表明,皮膚癬菌的孢子只會在人體皮膚上存留24小時。
4、改變不良習慣
夏季一定要改變不良的習慣,但是還是有許多女性朋友僅僅是把腳沖一沖,從來不清洗腳趾縫隙,殊不知腳趾縫隙處易出汗,是真菌生長的理想棲息地。
5、加強鍛煉
加強體育鍛煉,注意營養(yǎng),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也對預防腳氣的發(fā)生有一定的作用。
記住,腳氣具有傳染性,千萬不要傳染給他人。
腳氣灰指甲怎么根治
1、腳氣灰指甲怎么根治
腳氣同屬于真菌性疾病,其原因與腳步潮濕、不透風、衛(wèi)生不夠有很的關(guān)系。所以在腳氣根治方面除選擇去除腳氣的方法外,根治腳氣還必須勤洗腳、勤換鞋襪。特別是在夏季腳氣高發(fā)的季節(jié),要注意穿具有透氣性的鞋子。為確保腳氣治療效果,不要與其他腳氣患者共同腳盆、擦腳巾等。
2、什么是灰指甲
甲癬,俗稱“灰指甲”,是指皮癬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甲真菌病是由皮癬菌、酵母菌及非皮癬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
3、灰指甲的臨床表現(xiàn)
3.1、甲下型甲癬:常從甲板兩側(cè)或末端開始,多先有輕度甲溝炎,后來逐漸變成慢性或漸趨消退。甲溝炎可引起甲面有凹點或溝紋,持續(xù)不變或漸累及甲根。
3.2、真菌性白甲(淺表性白色甲癬):為甲板表面一個或多個小的渾濁區(qū),外形不規(guī)則,可逐漸波及全甲板,致甲面變軟、下陷。無任何癥狀,無甲溝炎,常于甲床皺襞皮膚處見有脫屑。
3.3、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甲癬:多見于家庭主婦、炊事員及經(jīng)常接觸水的人。多合并甲溝炎,起于兩側(cè)甲皺襞,可有皮膚紅腫、積膿、壓痛。附近的甲變?yōu)榘瞪?高起,并于其下的甲床分離,其后整個甲板波及。
腳氣的原因
1、中醫(yī)的觀點:腳在中醫(yī)上稱為足,腳在人體的最底部,萬物立始于根,中醫(yī)認為腳就是我們?nèi)说母?人體一共有十二條經(jīng)脈,其中有六條經(jīng)脈與足相系,這些經(jīng)絡運行氣血、聯(lián)絡臟腑、溝通表里、貫穿上下的通路,足部還有很多的穴位,維持組織器官的聯(lián)系,調(diào)節(jié)著生命活動,在中醫(yī)認為,腳氣是由于飲食失調(diào),脾胃二經(jīng)濕氣下注造成的。
2、西醫(yī)觀點:西醫(yī)的觀點中認為“生命在于運動”,而人體的活動都離不開腳,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我們的腳每天都要穿著鞋子,不能得到空氣的滋養(yǎng),腳長期處在一種濕度比較大,透氣效果比較差的環(huán)境,會為許多真菌的滋生提供有利的條件,所以西醫(yī)認為腳氣是真菌的感染,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
3、腳氣不排毒:腳氣是否真的排毒,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其實腳氣不是排毒的,反而說明有毒,這是因為腳氣是由于寒濕之邪侵襲下肢,流溢皮肉筋脈,或者飲食失節(jié),損傷脾胃,濕熱流注足脛,而以腳氣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預防腳氣的方法
1、保持良好足部衛(wèi)生以減低細菌滋生是個好開始: 每天最少一次以暖和的水及溫和的肥皂浸泡和沖洗雙足。例如,一個很好的做法就是于回家脫下鞋襪后,隨即清洗雙足,清洗后要徹底抹干雙足,尤其趾與趾之間的位置,減少汗水和過多的濕氣。
2、在足部灑上爽身粉有助保持雙足干爽,或者在足部涂上止汗劑,以減少足部流汗。
3、盡量多脫掉鞋襪或穿著涼鞋,讓足部的皮膚得以呼吸。
4、保持身體涼快,尤其在天氣炎熱的日子,因為體溫過高會使你全身(包括雙腳)流汗更多。要確保鞋子大小適中和多讓雙足得到休息,因為足部過分受壓可加劇流汗。
5、穿著以真皮、帆布或其它透氣物料制成的鞋子。穿著透風的鞋履(如拖鞋),以代替緊密的鞋履(如靴子)避免穿著塑料鞋。
6、于鞋子內(nèi)層灑上爽身粉以幫助吸走多余的濕氣。經(jīng)常清洗那些可以沖洗的鞋子(如帆布鞋),并徹底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