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按摩危害大 日常姿勢要注意
飲食養(yǎng)生要注意的十大平衡。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惫沤竦娜藗儗︷B(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頸椎病按摩危害大 日常姿勢要注意》,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由于長時間伏案工作,很多人都患上了頸椎病。很多人都認為要治療頸椎病,只要多對頸部按摩就可以有效解決了。然而,如果并非正確的按摩手法,反而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專家指出,要治療頸椎病,那么日常姿勢就一定得注意啦。
頸椎病按摩危害大
對于人們大多通過按摩來解決頸椎問題的現(xiàn)狀,專家認為應該謹慎對待。治療頸椎病最好的辦法是到正規(guī)醫(yī)院把病情弄清楚,認為沒有明顯的神經(jīng)危險時可以做一些放松肌肉的按摩。對于不同情況,按摩的手法應該是不同的。沒有器質性病變的病人應做簡單、局部的肌肉松弛式按摩。頸椎骨質增生,骨質疏松,頸間盤病變和退變的,頸椎結構已經(jīng)出現(xiàn)損害的,不主張做按摩。特別是旋轉側搬脖子可能會造成頸椎附件的骨折、髓核組織的脫出以及神經(jīng)受壓迫。
專家說,正確的按摩對頸椎病確實很有效,但有些地方的按摩醫(yī)師由于本身不是學醫(yī)的,缺乏對頸椎解剖結構的基本了解。頸椎病早期癥狀很輕的時候,先不要選擇去按摩院緩解。應該到醫(yī)院進行檢查,確認頸椎沒有出現(xiàn)以上器質性病變后方可以選擇按摩。如果對此不重視,病情可能會被耽誤,最終導致嚴重后果。
近兩年來,看頸椎的病人明顯增多,而且年輕人很多,集中在辦公室白領、電腦操作員、會計、教師等職業(yè)人群中。張主任介紹說,大多數(shù)來看病的年輕人并不是真正的頸椎病,應算做頸肩痛。頸肩痛能造成頭暈、惡心、頭痛,極易復發(fā)。如果不加預防,很容易發(fā)展成真正的頸椎病。
頸椎病注意日常姿勢
要想預防頸椎病,專家認為絕大部分頸椎病患者是不需要手術的。張主任提醒人們首先要養(yǎng)成定期體育鍛煉的習慣,如游泳、做操活動脖子。要端正坐姿,尤其長期伏案工作的人每小時要站起來活動幾分鐘,頭向后仰,向后收肩,讓背和頸肌肉收縮。很多人平時頭部總往前探,應注意向后移。再有就是經(jīng)常在早晨起床后活動一下頸椎,前曲、后曲和旋轉等。枕頭最好不要太高,因為經(jīng)常落枕也容易導致頸椎病。
如果頸椎感受相對比較嚴重,可以采用下面一些保守治療方法進行康復:
1、制動,即讓脖子減少活動,減少頸椎負荷,這種方法在急性期間是非常有效的;
2、臥床休息,但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發(fā)生肌肉萎縮、組織粘連、關節(jié)粘連等變化,阻礙頸椎病的恢復;
3、帶頸部支具,使頸部運動得到控制;
4、頸椎牽引,主要適用于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其他型慎用;
5、睡眠時采用低枕,頸椎下面不要空著,連肩背部一起墊實。
以上就是關于頸椎病的相關介紹,想要治好頸椎病,一定要先去醫(yī)院尋求醫(yī)生的專業(yè)幫助,然后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按摩方式,頸椎病會給人們帶來很多的困擾,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
本文由()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網(wǎng)站內容合作聯(lián)系電話:020-84115797。
相關閱讀
本文導讀:頸椎病是現(xiàn)在常見病癥,很多人白領也被頸椎病所困擾,那么頸椎病怎么辦呢?頸椎病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頸椎病的危害。
眾所周知,頸椎病是一種對我們身體危害比較大的疾病。在患有頸椎病之后不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同時還影響了我們日常的工作以及生活。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頸椎病已經(jīng)成為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殺手。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弄清楚頸椎病危害,清楚頸椎病給我們身體所帶來的損傷。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頸椎病的危害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頸椎病危害有哪些
第一:心理傷害
頸椎病在發(fā)病之后,由于發(fā)病的程度、出現(xiàn)的時間還有患者的身體體質的不同等等導致了頸椎病危害也是不一樣的。日常生活中,在頸椎病發(fā)病的時候很多患者的病情都是比較輕的,這也就導致了不容易獲得我們的重視。但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病情越來越嚴重,并且出現(xiàn)惡化的情況。如果沒有獲得及時的治療,那么除了身體的損傷之外,對于患者的心理傷害也是非常大的。頸椎病容易導致失眠、煩躁、易怒、焦慮還有憂郁等等不良情緒的出現(xiàn),嚴重威脅了患者的身體健康情況。
第二:頸椎病對上肢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頸椎病之后不僅僅會出現(xiàn)頸部、肩膀以及后背等等地方出現(xiàn)酸痛的感覺,同時脖子也會變得僵硬起來,嚴重者還會導致活動受限的情況出現(xiàn)。另外,頸椎病患者的頸肩位置出現(xiàn)酸痛的情況,同時還會伴隨有頭暈腦脹的情況,如果并且更加的嚴重,甚至還有可能出現(xiàn)惡心想吐以及猝倒等嚴重危害。除此之外,頸椎病還會導致患者的肩背位置感覺到沉重,上肢就會變得物理起來,肢體以及皮膚的感覺就會出現(xiàn)減退,例如手指發(fā)麻以及握不住東西等等情況。
第三:頸椎病對下肢的危害
頸椎病危害除了對患者的上肢導致嚴重后果之外,還對于患者的下肢也會造成損傷?;颊叩南轮兊脹]有力氣,在日常的時候感覺到雙腿麻木,走路的時候就像走在棉花上導致出現(xiàn)走路不穩(wěn)的情況。從除此之外,頸椎病還會影響我們身體中的交感神經(jīng),所以患者會出現(xiàn)視力模糊以及頭暈頭痛粉的情況,另外還有耳鳴耳聾等的癥狀。
第四:出現(xiàn)吞咽不暢的現(xiàn)象
頸椎病危還包括患者出現(xiàn)吞咽不暢的情況,這主要是由于食管上段和第五頸椎是鄰居,如果這個頸椎出現(xiàn)了毛病,例如增生的情況,那么就會壓迫以及刺激身體中的食管,這樣食管周遭就容易出現(xiàn)炎癥或者是水腫的情況,所以患者就會出現(xiàn)吞咽不順暢的情況。
第五:腹脹便秘
很多頸椎病患者來和小編抱怨,自己出現(xiàn)了腹脹便秘的情況,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這是一種正常情況頸交感神經(jīng)如果受到了刺激或者是損傷的情況,那么這種感受就會通過神經(jīng)傳遞給大腦,這樣身體中的神經(jīng)興奮蘇就會增加,這樣一些內臟的器官腸道蠕動等等就會減慢,所以就會出現(xiàn)腹脹以及便秘的情況。
第六:心動過速
頸椎病危害還包括容易導致心臟不適的情況,這是因為第四神經(jīng)根受到了頸椎位置出現(xiàn)骨質增生的刺激,這樣頸部位置突然發(fā)生改變,所以容易導致我們的心臟出現(xiàn)不適應的情況。
第七:癱瘓
這應該是頸椎病危害中最為嚴重的一種,這對于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損傷。特別是一些患有部分脊髓型以及脊髓型為主的一些混合類型頸椎病患者,如果沒有獲得良好并且系統(tǒng)的治療,并且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以及治療,那么就會出現(xiàn)一些不可逆轉的嚴重后果,這樣癱瘓就真的沒有辦法避免了。所以說,治療頸椎病一定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這樣才是對我們生命的負責。
由于頸椎病導致的高血壓也被稱之為頸源性高血壓壓,這種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血液突然的增高,甚至有時會出現(xiàn)低于正常值的情況。
頸椎病對于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巨大的,并且發(fā)病年輕在近幾年出現(xiàn)了逐漸年輕化的情況。更令人擔心的是,頸椎不僅承受了我們的頭顱,同時下面則是連接了身體,所以說,他是我們身體中活動最多的一個部位,同時也是神經(jīng)中樞以及心腦血管的必經(jīng)之路。如果頸椎發(fā)生了故障,那么后果則是非常的嚴重。輕者僅僅是感覺到酸痛,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xiàn)癱瘓的情況。所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未雨綢繆,主動的保健我們的頸椎。(99健康網(wǎng)(.cn)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頸椎病按摩穴位
1、頸椎病按摩穴位之風池穴
取穴定位
位于頸后兩側枕骨下方,發(fā)際兩邊大筋外側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后,一只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額,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別置于被按摩者的風池穴處,揉捏半分鐘左右,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風,祛風解毒,通利官竅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暈、頭脹痛、頸項強痛不適、頸椎活動受限、頸椎怕風怕冷等。
2、頸椎病按摩穴位之秉風穴
取穴定位
在肩胛骨岡上窩中央,天宗穴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對側食、中、無名三指按揉秉風穴2分鐘,以肩背有酸脹、上肢發(fā)軟無力為度。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散風活絡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頸椎病、落枕、頸部肌肉酸痛、頸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頸椎病按摩穴位之肩井穴
用大拇指頂住肩井穴,其他四指輕扶于肩前,與大拇指相對用力,提拿起整個肩部肌肉,持續(xù)一兩分鐘,感到整個肩部肌肉由緊張到放松即可。尤其適用于有頸部酸脹、頭重腳輕、落枕等情況。
如何預防頸椎病
第一、有研究表明,長期壓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經(jīng)衰弱,神經(jīng)衰弱會影響骨關節(jié)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經(jīng)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好心情。
第二、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頭頸正確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看書、操作電腦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覺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一般枕頭以10厘米的高度為宜。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
第三、盡可能少坐多動,能走路的不要騎車,能騎車的不要坐車。特別是有車族和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員,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鍛煉,尤其注意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可做一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fā)達,韌度增強,有利于頸段脊柱的穩(wěn)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爬山、游泳,對預防頸椎病效果較好。
第四、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要注意動靜結合,每工作一小時左右就要站起來做做工間操,活動活動四肢、頸椎,消除頸部肌肉、韌帶的疲勞,防止勞損。
第五、平時要注意保暖,不要用電風扇和空調直接吹,乘車或運動時注意頸部保護,避免急拐彎、急剎車或突然轉頸。
頸椎病食療方
1、山丹桃仁粥
山植,丹參,桃仁(去皮),粳米。制法原料洗凈,丹參先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桃仁及粳米,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
2、參棗粥
人參,粳米,大棗。制法人參粉碎成細粉,米、棗洗凈后入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再調入人參粉及白糖適量。有益氣補血的作用。
3、壯骨湯
豬骨(最好是豬尾骨),杜仲,枸杞子,桂圓肉,牛膝,淮山藥。制法原料洗凈,豬骨斬碎,共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煎40-60分鐘,加適量花生油、鹽、蔥、姜等配料,取湯服用。可補肝益腎,強筋骨。
4、木瓜陳皮湯
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粳米。制法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苫?活血化瘀,疏風通絡。
5、川芎白芷燉魚頭
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魚頭1個,生姜、蔥、鹽、料酒各適量。川芎、白芷分別切片,與洗凈的鳙魚頭一起放入鍋內,加姜、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燉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伸铒L散寒,活血通絡。
頸椎病按摩手法
1、頸椎病按摩手法
用指、掌、肘部等著力,在一定的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運動,稱為推法。操作時指、掌、肘等要緊貼體表,緩慢運動,力量均勻、滲透。其作用:具有消積導滯、解痙鎮(zhèn)痛、消瘀散結、通經(jīng)理筋的功能,可提高肌肉興奮性,促進血液循環(huán)。用大拇指和食、中兩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對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進行一緊一松的捏提,稱為拿法。力量應由輕而重,連續(xù)而有節(jié)奏,緩和而連貫,接觸點在指腹而不應在指尖,腕部放松。其作用:拿法刺激較強,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頸項、肩部和四肢等部位,具有祛風散寒、舒筋通絡、緩解痙攣、消除肌肉酸脹和精神疲勞的作用,在頸椎按摩中應用較多。用大拇指和食、中兩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對用力擠壓肌膚,稱捏法,用力要求均勻而有節(jié)律。其作用:具有舒筋通絡、行氣活血、調理脾胃的功能,常用于頭面、腰背、胸脅及四肢部位。
2、頸椎病的病因
頸椎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間盤的退變尤為重要,是頸椎諸結構退變的首發(fā)因素,并由此演變出一系列頸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變。頸椎管內徑,尤其是矢狀徑,不僅對頸椎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而且與頸椎病的診斷、治療、手術方法選擇以及預后判定均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有些人頸椎退變嚴重,骨贅增生明顯,但并不發(fā)病,其主要原因是頸椎管矢狀徑較寬,椎管內有較大的代償間隙。而有些患者頸椎退變并不十分嚴重,但癥狀出現(xiàn)早而且比較嚴重。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范圍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時值的各種超限活動。因其有別于明顯的外傷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視,但其對頸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治療及預后等都有著直接關系,此種勞損的產(chǎn)生與起因。
3、頸椎病的癥狀表現(xiàn)
頸椎病的癥狀為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一側肩背部沉重感,上肢無力,手指發(fā)麻,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無力,有時不自覺的握物落地。其嚴重的典型表現(xiàn)是:下肢無力,行走不穩(wěn),二腳麻木,行走時如踏棉花的感覺。最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常伴有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重者伴有惡心嘔吐,臥床不起,少數(shù)可有眩暈,猝倒。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jīng)時可出現(xiàn)頭暈、頭痛、視力模糊,二眼發(fā)脹、發(fā)干、二眼張不開、耳鳴、耳堵、平衡失調、心動過速、心慌,胸部緊朿感,有的甚至出現(xiàn)胃腸脹氣等癥狀。也有吞咽困難,發(fā)音困難等癥狀。
如何預防頸椎病
1、樹立正確的心態(tài),掌握用科學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醫(yī)生治療,減少復發(fā)。
2、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作空閑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fā)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于頸段脊柱的穩(wěn)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3、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4、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
5、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fā)展為頸椎病。
6、勞動或走路時要避免挫傷,避免急剎車時頭頸受傷,避免跌倒。
治療頸椎病的運動
1、屈肘擴胸。兩腿分立肩寬,兩手啞鈴自然下垂,兩臂平肩屈肘,同時向后擴胸。反復12~16次。
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肘置于胸兩側,上體稍向左移,右手向左前斜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2、側方出擊。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進置于胸兩側,左手持啞鈴向右側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3、上方出擊。兩腿分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屈時置于胸兩側,右手持啞鈴向上方出擊,左右交替,各反復6~8次。
4、伸臂外展。兩腿分立與肩寬,雙手持啞鈴下垂,右上肢伸直由前向上舉,左右交替重復6~8次。
5、聳肩后旋。兩腿分立與肩寬,兩手持啞鈴下垂,兩臂伸直向下,兩肩用力向上聳起,兩肩向后旋并放下,反復進行12~16次。
腰間盤突出的危害是比較大的,對患者來說,平時要注意臥床休息,在休息期間也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項,睡眠的姿勢是不是正確,不但影響睡眠的質量,同時對于腰部的健康也比較重要,平時在臥床的時候,應該盡量讓腰部保持自然的生理性的輔助,作為腰間盤突出患者來說,最好是睡硬板床。
腰椎間盤突出臥床姿勢要注意
睡覺姿勢正確與否,不僅關系到睡眠的質量,而且關系到腰部的保健和全身的健康??茖W合理的臥姿應盡量使腰部保持自然的生理弧度,仰臥體位可以使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全身肌肉放松,并使腰椎間隙壓力明顯降低,減輕椎間盤后突,降低髂腰部肌肉及坐骨神經(jīng)的張力,這種臥姿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或伴有坐骨神經(jīng)痛癥狀的其他下腰部疼痛的人最為適合。若側臥位時應將雙髖雙膝關節(jié)屈曲起來,古人說“臥如弓”就是這種睡姿,它可以消除腰部的后伸,避免或減輕腰痛。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日常保健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睡眠時,采取側臥、屈膝姿勢會感到更加舒適。②注意腰間保暖,盡量不要受寒。避免著涼和貪食生冷之物,不要長時間在空調下,這樣對腰部不太好!加強腰背部的保護。③白天腰部戴一個腰圍(護腰帶),有利于腰椎的恢復。④每天定時站立,緩慢弓背數(shù)次。⑤無論何時,當感到背部勞累時,都應躺下或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休息。⑥如果駝背,在坐位時,應保持膝關節(jié)高于髖關節(jié),這樣有利于支撐后背,同時足底應能充分接觸到地面,否則應在腳下放一小木凳或降低座椅高度。⑦不論是處于站立位、坐位或其他任何姿勢,都要注意隨時支撐后背,特別是長時間坐汽車或飛機時。⑧搬重物時,不要彎腰,而應屈膝,避免身體的過度扭轉和猛然用力。
腰椎間盤突出重視家庭護理
1、臥床休息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發(fā)病后應絕對臥床休息1周左右,一般以硬板床為宜,呈仰臥位,這樣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腰腿部疼痛。1周后可逐漸下床做一些輕微的活動,2周后可根據(jù)病情做適當?shù)捏w力活動,3-4周后可恢復正?;顒?,但是不能干重活或劇烈運動。2、適當運動患者可在絕對休息1周后可下床,以雙手扶住門框,兩腳似著地而非著地,身體自然下垂、放松,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5-10分鐘;患者也可躺在床上,雙手握床頭,腳尖盡量朝床尾處移動,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鐘。堅持2周以上,可使疼痛緩解。3、鍛煉腰肌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急性期宜在床上開展五點支撐法鍛煉:取仰臥位,以頭、兩肘、兩足為支撐點,向上抬高身體,每次2-5分鐘,每日2次;一個月后可做三點支撐鍛煉:取仰臥位,以頭和雙足為支撐點向上抬高身體,每次4-6分鐘,每日2次。中醫(yī)頸椎病按摩手法
1、中醫(yī)頸椎病按摩手法有推法
推法主要進食應該手指、手掌、手肘等部位的力量,對于頸椎進行直線的推拿。在使用這種手法是時候,一定要注意速度不能夠過快,同時力量也要保持均衡,不能夠輕一下重一下。
推法的主要作用就是舒經(jīng)活絡、同時還能夠緩解疼痛,有效的促進肌肉的血液循環(huán)。
2、中醫(yī)頸椎病按摩手法有拿法
拿法主用是通過手指的力量對頸椎部位上的穴位進行按摩。這種手法需要注意的是,力量應該要重一下輕一下,同時要由輕到重連貫而行。
相對于推法,拿法的刺激性強得多,對于緩解肌肉緊張和疲憊有著很好的效果。
3、中醫(yī)頸椎病按摩手法有點法
點法主要應用到手指和肘尖,力量集中在頸椎或者是頸椎上的穴位。這種頸椎按摩手法對于按摩師的要求比較高,要求在按摩的時候選擇的部位要準確,并且力道要很好的控制。
點法的主要作用是舒筋活血,解除肌肉痙攣,不僅僅作用于頸椎,對于全身的穴位都是適用的。
4、中醫(yī)頸椎病按摩的其他手法
患者正坐,醫(yī)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風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絡,使頸肩部痙攣的肌肉得以放松。再用法于頸肩部,以斜方肌為重點,施法3——5分鐘后,醫(yī)者一手扶頭頂,一手施法于頸胸椎部,在的同時,配合頸椎屈伸被動運動3——5次。接著頸及患側肩部,配合頸椎側屈被動運動3——5次。最后醫(yī)者一手托住健側下頜,一手頸肩部,配合頸椎旋轉被動運動。
坐位,醫(yī)者立于患者后方,施拿法于風池、風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絡,進一步緩解痙攣的肌肉,能經(jīng)通絡而行氣血,使頸肩部僵硬痙攣的肌肉逐漸趨于柔軟。
坐位,醫(yī)者立于患者側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頜,手掌環(huán)抱其頭部向上牽引,利用患者的體重對抗,使椎間隙增寬,椎間孔擴大。
中醫(yī)按摩治療頸椎病的作用
推拿按摩增加人體抵抗力:
各種按摩手法都是通過其手法的不斷變化刺激人體外部器官,通過穴位、經(jīng)絡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傳導,直接或間接地刺激肌肉、骨骼,韌帶、神經(jīng)、血管及其相關軟組織,產(chǎn)生局部或全身性的反應,使人體內部的各種生理機能逐漸趨于正常,即借助推拿按摩激活人體自身的良性調節(jié)作用,增加人體抵抗力,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增強健康的目的。白領男性可以請醫(yī)生們推拿按摩,調理身體,緩解疲勞。
頸椎操幫助白領男性預防頸椎病:
對于久坐辦公室的白領而言,頸椎病的防治仍為重點。頸椎病是由于頸段脊柱的慢性勞損、外傷或老年性脊椎退行性變而導致頸段血管、神經(jīng)繼發(fā)性損害而發(fā)生的一組臨床癥候群,其主要癥狀是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部活動受限。專家認為,頸椎病的防治和保健要掌握基本的技巧,比如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避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
頸椎病患者都可采用按摩來治療嗎
頸椎按摩即是通過采用適當?shù)陌茨κ址?刺激人體的特定部位,以疏通經(jīng)絡、運行氣血,從而達到預防頸椎病或促使患者頸椎康復目的的治療方法。在頸椎病的保守治療中,頸椎按摩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治療方法。
但是它卻并不是對每位頸椎病患者都適合,有10種人不能進行頸椎按摩,如果手法過重,還可加重原有的癥狀。特別是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由于各種原因引起頸椎管的管徑變小而使脊髓受到壓迫,脊髓在椎管內的緩沖間隙縮小,手法不當,能使脊髓受到短暫的劇烈撞擊,造成病人的即刻癱瘓。這種情況,臨床也時有出現(xiàn),嚴重的可造成病人終生的高位截癱。
頸椎病的按摩手法
1、頸椎病的按摩手法
1.1、揉頸部兩側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拇指揉頸部兩側肌肉(從枕部與頸上段交界處至大椎旁的頸根處)3~5遍,以放松肌肉,在疼痛相對劇烈的痛點著重施術,隨后點揉風池穴1分鐘,以酸脹為宜。
1.2、拿揉肩部斜方肌
正坐,按摩者拿揉兩側肩部斜方肌,從內到外廣泛的放松肌肉,反復施術3~5遍;用拇指點揉兩側肩胛骨內上角肌肉附著處半分鐘;點揉肩井穴半分鐘,以酸脹為宜。
2、頸椎病分為幾種類型
2.1、頸型
此為相對較輕的類型,主要表現(xiàn)為頸枕部及肩部疼痛不適,頸項僵硬,有時伴活動受限等癥狀。
2.2、神經(jīng)根型
此型為脊神經(jīng)根受到壓迫或刺激造成,主要表現(xiàn)為頸肩痛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不適等癥狀。
2.3、椎動脈型
該型是椎動脈受到刺激或壓迫造成,主要表現(xiàn)為頸肩痛伴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耳聾等癥狀,常與頸部活動有關,可發(fā)生體位性猝倒,但意識大都存在。
3、頸椎病的有效治療方法
3.1、口服藥物治療:主要用于緩解疼痛、局部消炎、放松肌肉治療,對于頸椎不穩(wěn)等繼發(fā)的局部軟組織勞損等療效較明確,但不能從根本上治療頸椎病。對于伴有四肢無力或麻木的患者來說,還可以使用神經(jīng)營養(yǎng)藥物輔助康復,促進受壓神經(jīng)的恢復。
3.2、牽引法: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于生理曲線狀態(tài),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xiàn)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于輕癥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局部炎癥、水腫加重。
預防頸椎病的方法
1、有研究表明,長期壓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經(jīng)衰弱,神經(jīng)衰弱會影響骨關節(jié)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經(jīng)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好心情。
2、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頭頸正確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看書、操作電腦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覺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一般枕頭以10厘米的高度為宜。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
3、盡可能少坐多動,能走路的不要騎車,能騎車的不要坐車。特別是有車族和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員,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鍛煉,尤其注意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可做一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fā)達,韌度增強,有利于頸段脊柱的穩(wěn)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爬山、游泳,對預防頸椎病效果較好。
治療頸椎病食療方有哪些
1、川芎白芷燉魚頭
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魚頭1個,生姜、蔥、鹽、料酒各適量。川芎、白芷分別切片,與洗凈的鳙魚頭一起放入鍋內,加姜、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燉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伸铒L散寒,活血通絡。
2、天麻燉魚頭
天麻10克,鮮鳙魚頭1個,生姜3片。天麻、鳙魚頭、生姜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裳a益肝腎,祛風通絡。適用于頸動脈型頸椎病。
3、葛根煲豬脊骨
葛根煲豬脊骨有著益氣養(yǎng)陰,舒筋活絡的作用,對于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是非常的適用的。我們制作這道藥膳的時候需要的食材有葛根和豬脊骨。制作方法是,我們把葛根的皮先去掉再切成片狀,豬脊骨切成段狀,一起放到加入適量水的過里面進行煲湯,湯好的時候,把湯和肉都吃了。
頸椎病的穴位按摩
1、頸椎病的穴位按摩
按摩穴位一:百會穴
用食指或中指按壓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央,兩耳尖連線中點處),持續(xù)給力,一般壓到局部出現(xiàn)酸酸的、麻麻的感覺時,再持續(xù)30秒,也可延長到1分鐘。就可以緩解由于頸椎病引起的頭痛、頭暈,精神緊張等癥狀。
按摩穴位二、風池穴
用兩只手扶在頭兩側,用拇指尖頂著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直到出現(xiàn)酸脹感,繼續(xù)按壓30秒到1分鐘后,再局部揉。適用于由頸椎問題引起的高血壓以及睡眠不好的人。
按摩穴位三、肩井穴
用大拇指頂住肩井穴,其他四指輕扶于肩前,與大拇指相對用力,提拿起整個肩部肌肉,持續(xù)一兩分鐘,感到整個肩部肌肉由緊張到放松即可。尤其適用于有頸部酸脹、頭重腳輕、落枕等情況。
2、頸椎病的病因
不良的睡眠體位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其持續(xù)時間長及在大腦處于休息狀態(tài)下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jié)的平衡失調。
不當?shù)墓ぷ髯藙荽罅拷y(tǒng)計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處于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者的頸椎病發(fā)病率特高,包括家務勞動者、刺繡女工、辦公室人員、打字抄寫者、儀表流水線上的裝配工等等。
不適當?shù)捏w育鍛煉正常的體育鍛煉有助于健康,但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如以頭頸部為負重支撐點的人體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
3、頸椎病怎么檢查
前屈旋頸試驗令患者頸部前屈、囑其向左右旋轉活動。如頸椎處出現(xiàn)疼痛,表明頸椎小關節(jié)有退行性變。
椎間孔擠壓試驗(壓頂試驗)令患者頭偏向患側,檢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拳輕叩左手背,則出現(xiàn)肢體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傳遞到椎間孔變小,有根性損害;對根性疼痛厲害者,檢查者用雙手重疊放于頭頂、間下加壓,即可誘發(fā)或加劇癥狀。當患者頭部處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時出現(xiàn)加壓試驗陽性稱之為Jackson壓頭試驗陽性。
頸椎病如何預防
有研究表明,長期壓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經(jīng)衰弱,神經(jīng)衰弱會影響骨關節(jié)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經(jīng)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好心情。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頭頸正確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看書、操作電腦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覺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一般枕頭以10厘米的高度為宜。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
盡可能少坐多動,能走路的不要騎車,能騎車的不要坐車。特別是有車族和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員,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鍛煉,尤其注意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可做一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fā)達,韌度增強,有利于頸段脊柱的穩(wěn)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爬山、游泳,對預防頸椎病效果較好。
頸椎病食療方
天麻燉魚頭
天麻10克,鮮鳙魚頭1個,生姜3片。天麻、鳙魚頭、生姜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可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適用于頸動脈型頸椎病。
葛根煲豬脊骨
葛根30克,豬脊骨500克。葛根去皮切片,豬脊骨切段,共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煲湯。飲湯食肉,常用有效??梢鏆怵B(yǎng)陰,舒筋活絡。適用于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
桑枝煲雞
老桑枝60克,母雞1只(約1000克),食鹽少許。雞洗凈,切塊,與老桑枝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煲湯,調味,飲湯食雞肉??裳a腎精,通經(jīng)絡。適用于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
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的綜合征,如頸肩及上肢的麻痛、肌肉萎縮甚至發(fā)生四肢癱瘓。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以往多見于中老年人,近年來有年輕化的傾向;過去是會計、教師的職業(yè)病,現(xiàn)在則是辦公室里的多發(fā)病。
頸椎位于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jié)段由于不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所以極易發(fā)生退變大約30歲之后頸椎間盤就開始逐漸退化含水量減少并伴隨年齡增長而更為明顯且誘發(fā)或促使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變生物力學角度來看第56第67頸椎受力最大因此頸椎病的發(fā)生部位在這些節(jié)段較為多見。
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jié),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jié),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xiàn)老化,并出現(xiàn)慢性勞損,會繼發(fā)一系列癥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鐘,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fā)扶手上看書、看電視。
對于那些總是伏案工作,或者長期操作電腦的人而言,患頸椎病司空見慣。繁忙的工作使他們忽略了體育鍛煉,久而久之頸椎病便找上了門。通過保守治療,許多頸椎病患者的癥狀很快得到緩解,但稍有不慎,病情又可能復發(fā)。
要減少頸椎病的復發(fā),患者不但應在治療過程中及癥狀緩解后,注意糾正不良的工作和生活習慣,還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堅持功能鍛煉和自我按摩。下面是一組預防頸椎病復發(fā)及輔助治療的保健操,請伏案工作者及頸椎病患者多多練習。
按摩百會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頭頂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
對按頭部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余四指微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
按揉風池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后兩側凹陷處),其余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zhèn)痛。
拿捏頸肌
將左(右)手上舉置于頸后,拇指放置于同側頸外側,其余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按揉缺盆
以左(右)手四指置于對側耳下翳風穴(耳垂后方,耳后的凹陷處)處,沿胸鎖乳突肌方向,揉按到缺盆穴(鎖骨上緣中點凹陷處)10~20次,注意動作不宜太快和過重,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jīng)活絡,解痙止痛。
按壓肩井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后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jīng)活絡,散寒定痛。
斜摩大椎
用左(右)手四指并攏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復斜摩大椎穴(位于后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20~30次,至局部發(fā)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功效: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對按內、外關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關穴,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內關穴對面),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鐘,雙手交替進行。功效:寧心通絡,寬胸行氣。
掐揉合谷
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處),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功效:疏風解表,開竅醒神。
梳摩頭頂
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發(fā)際沿頭頂至腦后做梳頭狀動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腦鎮(zhèn)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