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有道別讓厭食癥纏身 如何預防厭食癥
夏季如何養(yǎng)生瘦身。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瘦身有道別讓厭食癥纏身 如何預防厭食癥,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導讀:很多女人忙著瘦身、忙著塑造完美的體形卻導致自己接近厭食的邊緣,那么你知道如何預防厭食癥嗎?面對不健康的減肥方法你應該怎么做呢?
瘦身有道別讓厭食癥纏身 如何預防厭食癥
厭食癥通常指神經性厭食癥,是一種精神心理方面進食障礙。通常會出現(xiàn)食欲減少、體重減輕、精神萎靡等現(xiàn)象,常引起營養(yǎng)不良、代謝和內分泌障礙及軀體功能紊亂,還會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心理癥狀,甚至導致死亡。神經性厭食癥的產生主要與心理因素有關,并不是消化系統(tǒng)或身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此病的發(fā)病年齡為10-30歲,多數(shù)為15-23歲,女性患者高于男性1 0- 20倍。
盡管神經性厭食癥發(fā)病原因并非十分清晰,但與患者的心理、生活方式的變化有很大的聯(lián)系。過度瘦身追求苗條,有意過度控制飲食;自我形象覺察障礙,總覺得自己胖,即使已明顯消瘦,也難以認同;社會氛圍以瘦為美影響青少年的 審美觀,導致青少年尤其年 輕女性盲目減肥;人為干擾進食行為,為了瘦身求美,刻意不進食,從而導致進食系統(tǒng)紊亂;急性精神創(chuàng)傷或心情持續(xù)抑郁等,都可能導致厭食癥的發(fā)生。
得了厭食癥或有厭食癥傾向要到精神衛(wèi)生機構就診,接受心理和藥物治療。然而治療疾病不如預防疾病,何況厭食癥治療也并非輕而易舉的事。
那么如何預防厭食癥呢?
1、要不要減?2/3的厭食癥患者患病前體形都很正常,根本不需要減肥瘦身。身高減去105后的差值加減10.就是一般標準體重或體形了,如果處于這樣的范圍就完全沒必要減肥瘦身了。
2、怎么減?天下百事食為先以過度控制口福來減肥瘦身代價太大了。減肥瘦身應保證正常逍食的生理規(guī)律或頻度,不應干擾自然進食行為,如不進食、食次減少、食后催吐等。其實,通過運動、鍛煉、調整飲食營養(yǎng)結構達到減肥的效果才是很好的選擇。
3、注意生活規(guī)律、保持心情愉快注重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補充,如多吃一些肉類、蛋、奶類及蔬果等。
4、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不要盲目追求時尚。女性更應相信自己,欣賞自己、然而,有調查表明,盡管大多數(shù)女性的身材、體重都很正常,她們仍感到不夠瘦,認為自己不苗條,這也許是女性更多患厭食癥的一個原因。
5、瘦身者或存在厭食傾向的人,靠限制飲食減肥的,應做到飯后不獨處,以防止自行催吐,充分降低形成進食后反應性嘔吐的危險性。
6、無法自制,過度消瘦的,影響生活和工作的患者須及早就醫(yī)咨詢、診治。疑似或確定達到厭食癥診斷標準的,應到精神衛(wèi)生專業(yè)機構治療。
神經性厭食癥 8大不健康減肥方案引關注
節(jié)食減肥方法:單一食物代餐法
病患危機:胃癌
媒體曾經報道過,一個21歲的花季女孩患上了胃癌。這雖然讓人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罪魁禍首卻是反復減肥:為了快速瘦身,她一度每天只吃香蕉,甚至光喝白水,經過地獄式減肥終于瘦了下來,但總處于饑餓狀態(tài)的她,忍不住時就會暴食一頓,開始陷入了節(jié)食-暴食的惡性循環(huán),一段時間后,胃終于抗議了。幾年前因為胃癌而去世的34歲美食家原曉娟也曾經總結了自己身體受損的原因:我沒有善待自己的胃,飲食極不規(guī)律,饑一頓飽一頓,而且常常節(jié)食減肥,這樣反復折騰,胃成了身體上最薄弱的器官。
健康提醒:節(jié)食,報復會在10年后到來
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你從25歲時就開始用節(jié)食來保持身材,10年后你的健康狀況將會因此受損。節(jié)食使到達胃部的食物只有那么一點點,胃的運轉能力和承受力也會隨之逐漸下降,而與此同時,胃還要忍受浸泡在多余胃酸中的折磨,長期下去,患胃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節(jié)食減肥方法:定期絕食法
病患危機:神經性厭食癥
香港藝人袁潔瑩曾經因為減肥而患上厭食癥,幾天不吃東西也沒有感覺,體重一度掉到31公斤,她曾對媒體說,患上厭食癥使她一度感到厭世。 上海 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心身科陳玨博士曾對54例厭食癥病人做了專項研究,發(fā)現(xiàn)神經性厭食癥患者中女性占88.9%,在起病誘因中,怕胖排第一位,占77.8%。神經性厭食癥患者的減肥方式多種多樣,比較集中的有回避導致發(fā)胖的食物、過度運動、自我引發(fā)排便和自我誘發(fā)嘔吐。神經性厭食癥的可怕之處在于,一旦患上這種病,就算自己想治愈都很難。
健康提醒:節(jié)食,要減量不減質
即便想減肥也要吃三餐,只是適當?shù)乜刂浦魇澈腿忸?,循序漸進地進行。建議水果和蔬菜不要減, 牛奶 不要減,牛奶的含鈣量比較高,對女性非常重要。
節(jié)食減肥方法:三餐只吃蘋果
病患危機:營養(yǎng)不良
不吃肉和主食,只吃蘋果,減肥雖然有效,但長期下去危險 多多 :因為我們身體的能量主要來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如果肉和主食一點都不吃,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就會嚴重不足,攝入的能量大大減少,導致營養(yǎng)不良、貧血、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概率大大提高,進而影響身體的各個機能,破壞身體健康。
健康提醒:體重忽上忽下抵抗力差
美國癌癥研究中心曾對百余位體重超標的健康女性進行了問卷調查,這些人當中有3/4的人反復減肥過,每次減重超過4.5公斤。在測試她們的體內自然殺傷細胞時發(fā)現(xiàn),那些體重反彈次數(shù)最多的人(5次以上),體內自然殺傷細胞數(shù)量最少,而數(shù)年內體重保持恒定者這一細胞數(shù)量最多。
Ys630.com相關知識
厭食癥癥狀
1、厭食癥癥狀
1.1、嘔吐
有些患者雖覺食欲好,但吃了幾口就覺得胃部飽脹不適而中止進食,或者見到食物就不想吃。如強迫進食,常誘發(fā)惡心嘔吐;一些患者甚至千方百計以誘導一吐為快。
1.2、拒食或過分節(jié)食
患者過多注意飲食和擔心發(fā)胖的心理,而主動拒食或過分節(jié)食,造成消瘦、營養(yǎng)不良。
1.3、饑餓但拒絕進食
厭食癥患者常常會有饑餓的感覺,但是卻又強求自己不要吃東西,他們比較了解食物中的營養(yǎng)會故意的避開高熱量的食物。
2、厭食癥是怎么得的
2.1、常與社會因素有關,多有過度追求身體苗條的心理。由于擔心發(fā)胖,認為胖就是不健康、不美,瘦就有精神、有魅力,所以對身材的要求和對自己的期望,使她們非常注意飲食和體重。
2.2、此類患者多性格內向,敏感、多疑、偏激、情緒不穩(wěn)定、無端的挑剔和喜好。
2.3、與家庭環(huán)境有關,如:父母對孩子管教過嚴、過分追求完美;孩子對父母過分依賴;從小受到虐待、單親家庭等。這樣的孩子易偏激、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性格特點。
2.4、與體內激素分泌失調有關,如雌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下降、皮質類固醇激素升高等。
3、厭食癥的危害
患者由于長期過度節(jié)食,造成營養(yǎng)不良,因而影響生理變化,包括月經失調,甚或是停經等。皮膚變得粗糙干裂、柔毛出現(xiàn)、體溫下降、心跳緩慢、身體衰弱、脫水、臉色蒼白、精神無法集中,甚至感到焦慮或者憂郁,心臟功能變差,甚至還會暈倒。同時,由于患者體內缺乏脂肪,容易發(fā)冷、畏寒。病情嚴重的話,會導致心臟衰竭,甚至死亡。
厭食癥如何治療
1、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是以減輕或改善患者的癥狀或不良行為為目標的一類心理治療技術的總稱,具有針對性強、易操作、療程短、見效快等特點。
2、心理治療
包括疏導病人的心理壓力,對環(huán)境、對自己有客觀認識,找到適應社會的角度及處理和應付各種生活事件的能力。另外,對健康體魄的概念,標準體重的意義,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客觀的估價。
3、補鋅治療
微量元素鋅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在人體內參與多種酶的合成。鋅可通過其參與構成的含鋅蛋白對味覺和食欲發(fā)生作用,從而促進食欲。人體缺鋅,特別是對于生長期兒童影響更為明顯。其臨床表現(xiàn)是:生長遲緩、食欲不振、味覺遲鈍甚至喪失、皮膚創(chuàng)傷愈合不良、易感染等。
如何預防厭食癥
1、三餐準時吃
很多人為了減肥往往都是不吃飯,這樣對身體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因為這會破壞胃腸消化的規(guī)律,嚴重的損害胃腸的健康,所以,節(jié)食和斷食療法不足取,三餐一定要保證,而且必要時上下午可各加一次餐。
2、保持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
人很容易在心情糟糕的時候大吃一頓,吃過又后悔,采取極端的措施,結果很傷身體。
3、多運動
按照年齡來增加活動量,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幼兒可以選擇戶外活動,使氣血暢通,保持食欲,身體健康。對于平時消化能力差的孩子可以經常給予按摩腹部,幫助消化。
4、不使用催吐法
很多女性為了減肥,但是也為了飽口福,于是,吃的時候會吃很多,然后想辦法通過催吐的手段,強迫自己吐出吃蝦的食物。結果時間長了就形成條件反射,吃完就吐,再也無法正常進食。
很多患者都不明白怎么就患上厭食癥了呢?其實,常見的引發(fā)此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氣候因素、疾病及藥物因素、飲食習慣不良或飲食結構不合理。
(1)氣候因素
天氣過熱或濕度過大,可影響神經調節(jié)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而引起孩子食欲不振。所以一年中以夏天孩子的胃口不佳現(xiàn)象為明顯。
孩子厭食最常見的為一些心理因素:
1.兒童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到不良心理刺激如驚嚇、恐懼、緊張、悲哭等,均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亂,食欲減退。
2.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限制孩子的活動,如禁止與其他兒童玩耍,在進餐前和餐桌上訓斥孩子,都會影響兒童情緒和食欲,導致孩子厭食
3.當孩子食欲不振時,采用強制手段或威嚇辦法逼迫孩子進食,往往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而拒絕進食
4.過分溺愛,無限制遷就孩子,使孩子養(yǎng)成任性,動不動就以不吃飯來威脅大人以達到目的的習慣。
5.生活無規(guī)律,孩子睡得過遲,以致睡眠不足,過度疲乏,引起厭食。
6.一次吃得太多,“吃傷了”,或進餐時缺乏同年齡的伙伴,或食物烹調不佳,或進餐環(huán)境混亂,均可使孩子食欲低下,導致厭食。
(2)疾病及藥物因素
大多數(shù)的疾病都可導致孩子的食欲下降。小如傷風感冒,大到胃腸、肝腎等疾病。而孩子在患胃腸炎、消化性潰瘍、肝炎或結核等病時,厭食多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如孩子在患各種各樣的疾病并伴有發(fā)熱時,可使其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引起不思飲食現(xiàn)象。另如存在較為嚴重的缺鋅、腸道寄生蟲感染、長期便秘或因患腎臟疾病而長期低鹽飲食時,亦可引起食欲下降。服用一些藥物(如紅霉素、磺胺藥物等)后,因其對胃粘膜的刺激作用,亦可引起孩子厭食,此時還可能伴有腹痛和惡心、嘔吐等現(xiàn)象,此外,如給孩子過多的服用鈣片、維生素A或D,則孩子亦可出現(xiàn)食欲減退現(xiàn)象。一般來說,孩子在患上呼吸道感染等輕型、急性病時,因發(fā)熱引起的納差現(xiàn)象,多在熱退后三五天左右漸漸恢復正常食欲。由藥物因素引起的厭食則在停用該藥兩三天后,亦可逐漸消除。而由慢性疾病引起的厭食,則可維持較長的時間。
(3)飲食習慣不良或飲食結構不合理
平素給孩子吃較多的零食;夏天攝入冷飲、飲料過多以及吃飯不定時;父母過分注意孩子的飲食情況或常常以強迫手段要求孩子進食等不良因素,均可影響孩子正常食欲。部分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在飲食結構安排中,蛋白質(蛋、肉、乳類)
或糖類(甜食、巧克力等)所占比例過大,長期如此,不僅將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此外,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和糖,還可引起胃腸消化吸收功能發(fā)生障礙,或使孩子過于肥胖。
食物結構中蛋白質、脂肪、糖和維生素、微量元素的比例不平衡,還可造成孩子營養(yǎng)不良、影響生長發(fā)育。所以應注意培養(yǎng)孩子從小養(yǎng)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習慣。主食和菜肴應盡量全面和多樣化。此外,對小嬰兒長期給予刻板的乳類、米粉喂養(yǎng),或一次進食過多均可引起孩子的輕度厭食現(xiàn)象,但常常是一次性的。故對嬰兒及時添加輔食喂養(yǎng)(如蒸雞蛋、加菜汁的稀飯、面條等)是增強其食欲的有效辦法。
什么是厭食癥
1、什么是厭食癥
常吃高蛋白以及高濃縮的食物會使得我們的食欲下降,而且在飯前吃零食也會使得在就餐的時候沒有食欲,會影響到我們的飲食習慣,就此之外,氣候的問題也會影響到我們的飲食問題哦。
特別是因家長溺愛,對小兒進食采取不適當方法,更易引起神經性厭食。小兒時期脾常不足,飲食不能自調,食物不知饑飽。
2、厭食癥的原因
2.1、社會因素:厭食癥常與社會因素有關,多有過度追求身體苗條的心理。由于擔心發(fā)胖,認為胖就是不健康、不美,瘦就有精神、有魅力,所以對身材的要求和對自己的期望。
2.2、氣候環(huán)境:氣溫高、濕度大,可影響胃腸功能鶒,降低消化液分泌、消化酶活性降低、胃酸減少等,致消化功能下降引起厭食。
2.3、家庭因素:厭食癥也與家庭環(huán)境有關,如:父母對孩子管教過嚴、過分追求完美;孩子對父母過分依賴;從小受到虐待、單親家庭等。
3、厭食癥的治療
3.1、支持治療目的是挽救生命,維持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主要包括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和酸堿平衡失常,給予足夠維持生命的能量,消除水腫,解除對生命的威脅。
3.2、營養(yǎng)治療目的是恢復正常的體重。營養(yǎng)治療特別是飲食的攝入應從小量開始,隨著生理功能的適應和恢復,有計劃、有步驟地增加。初始階段給予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根據(jù)不同的病情也可選用流質、半流質或軟食等。
3.3、藥物治療在厭食癥疾病的不同階段對藥物的要求不同,急性治療期主要強調快速而有效的體重增加,而維持治療期的作用是防止疾病復發(fā)。
3.4、心理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對18歲以上起病的慢性成年厭食癥患者療效較好,具體內容包括: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對厭食癥患者進行耐心細致的解釋。
厭食癥的診斷
1、明顯的體重減輕比正常平均體重減輕15%以上,或者Quetelet體質量指數(shù)為17.5或更低,或在青春前期不能達到所期望的軀體增長標準,并有發(fā)育延遲或停止。
2、自己故意造成體重減輕,至少有下列1項:回避“導致發(fā)胖的食物”;自我誘發(fā)嘔吐;自我引發(fā)排便;過度運動;服用厭食劑或利尿劑等。
3、??捎胁±硇耘屡?異乎尋常地害怕發(fā)胖,病人給自己制訂一個過低的體重界限,這個界值遠遠低于其病前醫(yī)生認為是適度的或健康的體重。
4、??捎邢虑鹉X-垂體-性腺軸的廣泛內分泌紊亂。女性表現(xiàn)為閉經(停經至少已3個連續(xù)月經周期,但婦女如用激素替代治療可出現(xiàn)持續(xù)陰道出血,最常見的是用避孕藥),男性表現(xiàn)為性興趣喪失或性功能低下。
5、癥狀至少已3個月。
6、可有間歇發(fā)作的暴飲暴食。
7、排除軀體疾病所致的體重減輕(如腦瘤、腸道疾病例如Crohn病或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厭食癥的保健和預防
1、厭食癥的保健:
1.1、通過食療也可以增強食欲,消除厭食。如用薏苡仁熬粥;或是把山藥炒食或蒸、熬粥;燉肉時選擇性加入山楂、砂仁、白術、白蔻、黃芪或黨參等。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1.2、少吃零食。節(jié)制零食和甜食。
2、厭食癥的預防:
2.1、多注重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補充,如多吃肉類,蛋,奶類及蔬果等。
2.2、三餐定時定量進食,必要時上下午可各加一次點心。
2.3、飯后不獨處,以防催吐。
2.4、保持生活規(guī)律,心情愉快。
2.5、培養(yǎng)自己正確的審美觀,不要盲目追求時尚。
2.6、無法自制時,須及早就醫(yī)治療,或住院控制。
2.7、蓄意節(jié)食,導致出現(xiàn)月經停止,性功能減退,發(fā)育遲鈍,低血壓,低血鉀,頭暈,便秘,貧血,脫水,維生素缺乏癥,胃炎或脾氣古怪,情緒不穩(wěn),容易失眠等現(xiàn)象。
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下,有的人餓了很久都不想吃飯,到最后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厭食癥。這種想法純屬無稽之談,就算餓的久了也一定不會患上厭食癥。
厭食癥一般是指神經性厭食
,即西醫(yī)理論中的“AN”。該病是指患者通過節(jié)食等手段,故意使自身的體重明顯低于正常標準的一種心理障礙,故該病屬于一種精神或心理方面的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為患者畏懼體重增加,盲目追求減肥,體重嚴重下降,同時會伴有營養(yǎng)不良,代謝水平降低,內分泌失調等癥狀。厭食癥無特定的患病原因
,多與患者的心理有關。例如自卑、苛求完美、保守古板、多慮好思、內向拘謹、爭強好勝,以自我為中心,獨立而不合群,愛幻想而不切實際等。此外,過重的壓力、人際關系緊張、挑食、偏食等也有可能引發(fā)厭食癥。其實,厭食癥患者并非真正對食物方案
,而是為了達到內心中所謂的減肥目標而忍受饑餓,其實想要進食的欲望一直都存在?;颊邽闇p肥會不擇手段,如節(jié)食,服用減肥藥、瀉藥,進行過度的體育鍛煉,進食后嘔吐等病態(tài)方式。由于患者長期處于未進食的狀態(tài),會產生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
,從而導致身體各個系統(tǒng)與組織的功能都出現(xiàn)異常。常見的表現(xiàn)如惡心、嘔吐、乏力、眩暈、心悸、氣短、胸悶、畏寒等。癥狀的嚴重程度隨營養(yǎng)不良的持續(xù)時間而加重。注意事項:
厭食癥多是由于精神或心理障礙而引發(fā)的,故對待此類患者在強制其進食的同時,也要在心理上對其進行開到,緩解其心理上的障礙,使其恢復正常的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