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紫蘇的醫(yī)藥妙用
養(yǎng)生蜂蜜的妙用。
終生保健,終生康??;終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古往今來,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fù)我們的身體。中醫(yī)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藥紫蘇的醫(yī)藥妙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導(dǎo)讀:紫蘇是中國的傳統(tǒng)中藥,其性辛、溫,歸肺、脾二經(jīng)??砂l(fā)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主要用于治療風(fēng)寒感冒、脾胃氣滯及進食魚蟹導(dǎo)致的腹痛、腹瀉,還能寬胸利膈、順氣安胎等。紫蘇莖葉清香撲鼻,嫩葉可生食、做湯或煎炒。我國食用紫蘇的歷史相當(dāng)悠遠。明代李時珍言: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做熟湯飲之。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紫蘇有以下新用途:
抗癌
紫蘇油可明顯抑制化學(xué)致癌劑所致的癌癥發(fā)病率,減小腫瘤體積,延長腫瘤出現(xiàn)的時間。用紫蘇油飼育化學(xué)致癌劑誘發(fā)的大腸癌大鼠,結(jié)果表明,紫蘇油可降低黏膜鳥氨酸脫羧酶的活性,降低結(jié)腸肌對腫瘤促進劑結(jié)腸上皮細胞磷脂膜的敏感性,有效地抑制結(jié)腸癌。
抗過敏
據(jù)檢測,紫蘇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鉀、鐵等,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使免疫功能正常發(fā)揮的作用,有緩和過敏性皮炎、花粉癥等過敏反應(yīng)的效果。研究還發(fā)現(xiàn),蘇梗藥效與蘇葉相似,蘇梗還可用于皮膚病的治療。
抑菌
紫蘇油對自然污染的霉菌有明顯的抑制力,其對霉菌的抑制力明顯優(yōu)于尼泊金乙酸,且具有用量少、安全、不受pH值因素影響的特點。
降血脂
紫蘇油中的-亞麻酸能顯著降低血中較高的甘油三酯含量,可抑制內(nèi)源性膽固醇的合成。動物實驗表明,紫蘇油對高脂血癥大鼠具有調(diào)整血脂的作用。
抗血栓
實驗證實,紫蘇油能抑制血小板和血清素的游離基,從而抑制血栓病的發(fā)生,具有抗血栓作用。-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有降血小板AA水平和抑制血栓素A1生成作用,可使血小板活性減弱,有效控制并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壁的凝集,從而減少血栓的形成。
ys630.COm精選閱讀
過期中藥妙用
1、過期中藥可以泡腳
以糖尿病患者常服的中藥為例,患者就可將這些中藥殘渣用來泡腳。用溫水浸泡的中藥渣泡腳,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可以起到舒活經(jīng)絡(luò)、溫暖全身、促進睡眠的作用。同時,糖尿病患者使用中藥渣泡腳,還可緩解糖尿病引起的皮膚干裂、血液循環(huán)不暢、腳痛腳麻等并發(fā)癥。
失眠泡腳治療失眠是廣為民眾所接受的保健方法之一,將治療失眠的中藥渣煮水泡腳的功效,要比單純溫水泡腳的效果好很多。從現(xiàn)代全息理論來看,腳掌與人體的眾多器官具有全息對應(yīng)關(guān)系,用中藥溫水泡腳,可以調(diào)整各臟腑的氣血功能,有助于促進臟腑陰陽氣血恢復(fù)平衡,提高中藥治療失眠的臨床效果。
2、過期中藥可以做藥枕
如果中藥內(nèi)服處方是治療睡眠方面問題的,最適用的外用方法是做藥枕。對患有失眠或睡眠質(zhì)量不佳等癥狀,且對中藥不過敏的患者,可將煎煮過后的藥渣晾曬干后,加干陳皮,用紗布包起,做成枕頭或放在枕頭下面,能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
3、過期中藥可以外洗熱敷
根據(jù)實驗得知,藥渣比藥液的含藥濃度高。因此,可通過皮膚外用藥渣增強局部用藥濃度和藥物作用持續(xù)時間,并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活血化瘀消腫。所以,內(nèi)服湯劑及外敷藥渣同時使用,能提高療效縮短療程。
中藥煎湯外洗治療皮膚瘙癢也是療效確切的方法。皮膚瘙癢的病因病機有很多,外洗的用藥方法起到局部治療的作用,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減輕瘙癢的癥狀。
經(jīng)脈痹阻或絡(luò)脈空虛是手足麻痹比較常見的病機。中藥湯劑辨證論治外洗,利用中藥的溫補作用和溫水的物理溫通作用,具有溫通經(jīng)絡(luò)、補虛除痹的功效,對手足麻痹的治療具有良好的療效。
中藥渣熱敷療法,主要是通過藥渣熱力滲透的作用,使藥效直達患處,局部達到溫通經(jīng)絡(luò)、消炎止痛的功效。
過期中藥外用注意事項
中藥內(nèi)服處方外用妙處多,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外用治療時間不宜太長。熏洗、熱敷、泡腳時間以15--20分鐘為宜。需要注意的是,皮膚過敏、有傷口的人群不可用。
其次,泡腳足療不要選用金屬盆。中藥泡腳、熏洗最好用木盆、搪瓷盆,別用金屬盆。因為金屬化學(xué)成分不穩(wěn)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zhì)。藥渣泡腳后,應(yīng)用清水洗凈,避免中藥藥液色素沉留。
藥渣外用也有一定禁忌。外用適用于虛寒病癥(如關(guān)節(jié)怕風(fēng)、怕涼、冬天容易手腳冰涼、背部冒涼氣、大便稀溏,小便清長)。但是如果有實熱(如局部紅腫熱痛,關(guān)節(jié)疼痛伴發(fā)熱、皮膚發(fā)紅)的癥狀,不建議用;關(guān)節(jié)內(nèi)積水者不可用;皮膚過敏、傷口處不宜用。
過期中藥的使用方法
將已煎之原藥裝于大小合適的紗布袋中,連煎兩次,取藥液內(nèi)服(亦可煎后將藥渣盛于沙布袋)。根據(jù)病變性質(zhì)、范圍大小可分別采取藥渣外敷或擦拭。一般病變范圍較小的如流行性腮腺炎、結(jié)合膜炎等可采用外敷。病變范圍較大如皮膚病可趁熱反復(fù)擦拭。皆為每日三次,每次20-30分鐘。用后之渣袋置于藥鍋中,待下次用時加水少許,煮沸即可。每劑渣袋可連續(xù)使用兩天后更換。
有些疾病其實外敷比內(nèi)服效果更好,像是栓劑、貼劑就是因為外用的效果更好,中藥煎煮只是用水把中藥里面的成分提取了出來,但是很多成分是不溶于水的,而且藥渣的藥物濃度要高得多,所以如果是人體比較表淺的疾病,諸如皮膚、黏膜疾患之感染、腫脹、硬節(jié);血管疾病之血栓性靜脈炎、閉塞性脈管炎;四肢關(guān)節(jié)的腫脹、外傷;眼病的結(jié)膜炎等等,皆可內(nèi)服藥液、外敷藥渣。
紫蘇根是中藥嗎
是的,紫蘇根也是中藥。紫蘇根別名紫蘇兜,紫蘇頭。中藥紫蘇根為唇形科植物紫蘇野紫蘇和白蘇的根及近根的老莖。紫蘇根的功效與作用有疏風(fēng)散寒;降氣祛痰;和中安胎。紫蘇根主治頭暈;身痛;鼻塞流涕;咳逆上氣;胸隔飲;胸悶肋痛;腹痛泄瀉;妊娠嘔吐;胎動不安。
如果胃脘脹悶、不思飲食,可以將紫蘇梗與陳皮、茯苓、雞內(nèi)金等一同調(diào)配藥膳食用。如果胎動不安,或是妊娠嘔吐,也可以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將紫蘇梗與紫蘇葉、陳皮等藥材一起調(diào)配藥膳食用。
紫蘇根的功效與作用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1、解熱作用。用紫蘇根煎劑及浸劑2克/公斤經(jīng)口給予傷寒混合菌苗發(fā)熱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熱作用;用朝鮮產(chǎn)紫蘇根的浸出液,給予因溫刺而發(fā)熱的家兔,亦有較弱的解熱作用。
2、促進腸蠕動。在實驗中,從紫蘇根中分離出的perillaketone,對大鼠有促進腸蠕動作用,使其腸內(nèi)物質(zhì)運動加速。所以,適量吃一些紫蘇根,可以幫助消化。
3、紫蘇根有散寒、緩解感冒癥狀的功效。受寒感冒的時候,用紫蘇根泡水或與生姜煮水熱飲,可以驅(qū)寒,對咳嗽也有改善效果;直接用紫蘇根浸入熱水用來泡腳,也是一種驅(qū)寒的好方法。
4、抗菌作用。紫蘇根在試管內(nèi)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
5、治痔瘡。紫蘇根泡水喝以后,可以加快人體腸道的蠕動,促進大便的生成,并加快大便排出,另外紫蘇根泡水喝還能清熱去火,經(jīng)常飲用對人類的痔瘡和便秘有很明顯的緩解和治療作用。
紫蘇葉和紫蘇梗的差別
紫蘇在用法里面就是要注意一點,紫蘇的葉一般稱為紫蘇,或者就叫蘇葉或者紫蘇葉。另外它的莖就稱為蘇梗,或者叫紫蘇梗。這兩者之間有一些區(qū)別。
發(fā)散風(fēng)寒主要是紫蘇葉,紫蘇葉既能發(fā)散風(fēng)寒,而且也有比較好的行氣寬中的效果,所以兩方面它都可以使用。而紫蘇梗作用就更加平和,所以它是一個微溫的,溫性很不明顯,它沒有發(fā)散風(fēng)寒的作用,所以一般在治療風(fēng)寒表證的方當(dāng)中,基本上不用紫蘇梗。它有比較緩和的行氣寬中作用,所以往往是用于氣滯胸悶,或者孕婦出現(xiàn)了惡心嘔吐或者氣機不暢,因為它作用非常的溫和,比較平和。但是就行氣這個功效來說,紫蘇葉還是強于紫蘇梗的,只是紫蘇梗只有行氣寬中的功效。
紫蘇根的選方
1、治傷寒胸中痞滿,心腹氣滯,不思飲食:紫蘇莖(銼)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二兩,赤茯苓(去黑皮)一兩半,大腹皮(銼)、旋覆花各一兩,半夏(湯洗七遍,焙)半兩。上六味,細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棗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圣濟總錄》蘇橘湯)
2、治水腫:紫蘇梗八錢,大蒜根三錢,老姜皮五錢,冬瓜皮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3、胸膈痞悶、呃逆:紫蘇梗15克,陳皮6克,生姜3片,水煎服。
4、孕婦胎動不安:麻根30克,紫蘇梗10克,水煎服。
5、妊振嘔吐:紫蘇莖葉15克,黃連3克,水煎服。
紫蘇根的食療方
1、蘇梗豆豉飲
材料:紫蘇梗10克(新鮮20克),淡豆豉10克,生姜3片。上3味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中火煎煮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此方具有行氣消脹,和胃止哎的功效。適用于胃脘脹悶、胸腹?jié)M悶、伴有或不伴有惡心欲嘔的人群飲用。
2、紫蘇砂仁粥
材料:紫蘇葉5克,紫蘇梗5克,砂仁3克,小米50克。上3味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中火煮5分鐘,去渣留汁。藥汁放入砂鍋,再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加入洗凈的小米,煮沸后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此方具有行氣和胃、安胎的功效。適用于妊娠嘔吐、胃脘脹悶、不思飲食的人群食用。
中藥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非常的全面,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紫蘇葉,紫蘇葉對于我們?nèi)梭w有什么好的作用和不好的影響,我們能從紫蘇葉身上得到怎樣的營養(yǎng)和養(yǎng)生上面的好處呢,紫蘇葉作為一種中藥,它能起到對于我們?nèi)梭w怎樣的一個藥效,下文我們一起看看中藥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
紫蘇葉能起到理氣的作用,紫蘇葉還能針對女性胎動不安的情況起到了安胎的功能,紫蘇葉能治療脾胃的疾病,而女性因為妊娠而引起的嘔吐也是可以求助于紫蘇葉的,紫蘇葉還能治療吃海鮮而出現(xiàn)的腹部疼痛呢。
性味:辛,微溫,無毒
歸經(jīng): 脾經(jīng)、肺經(jīng)二經(jīng)。
1、理氣,和營。治感冒風(fēng)寒,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并能解魚蟹毒。用于感冒風(fēng)寒,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
2.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jié)者,常與半夏、厚樸同用。
3.用于妊娠嘔吐,胸腹?jié)M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
4.用于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紫蘇葉做法指導(dǎo):
1. 凡外感風(fēng)寒,癥見惡寒發(fā)抽刀斷水,頭痛無汗,鼻寒清涕者,可與羌活、防風(fēng)、白芷等配伍,以解表散寒。
2. 凡氣滯濕阻,胃氣不和,脘腹脹悶,嘔惡腹瀉者,可與藿香、陳皮、半夏曲、茯苓等配伍,以行氣化濕和中。
紫蘇葉營養(yǎng)分析:蘇子,有鎮(zhèn)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蘇全草可蒸餾紫蘇油,種子出的油也稱蘇子油,長期食用蘇子油對治療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顯療效。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老梗,或噴淋清水,稍潤,切寬絲,干燥,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陰涼干燥處。
紫蘇葉適合人群:氣虛、陰虛及溫病患者慎服。
紫蘇葉食療作用:紫蘇葉味辛,性溫;歸肺、脾經(jīng);芳香升散,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氣和中,安胎,解毒
主治外感風(fēng)寒,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咳嗽氣喘,脘腹脹悶,嘔惡腹瀉,咽中梗阻,妊娠惡阻,胎動不安,食魚蟹中毒,癰瘡蛇毒辣。
紫蘇葉食物相克: 紫蘇葉不可同鯉魚食,生毒瘡。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紫蘇葉,我們知道紫蘇葉是一種常見的中藥,紫蘇葉能給我們帶來很好的效果,在了解了中藥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后,我們就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多利用中藥紫蘇葉了。
何首烏滋補良藥
推薦明星:王菲。王菲生產(chǎn)后的調(diào)理秘方中,何首烏是一味主藥。每天吃,使她恢復(fù)了孕前的身材。
青春奇效:何首烏最青春的功能是烏發(fā),經(jīng)炮制后,它可以補肝腎、益精血,而且不寒不燥,實為烏發(fā)良品。后來西醫(yī)研究又發(fā)現(xiàn)了它降脂、降糖、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減少體內(nèi)細胞氧化的功能。
如何使用:
● 首烏洗發(fā):何首烏60 克,用水煎煮,水色成淺黃即可使用,先用普通洗發(fā)水洗凈頭發(fā),然后用何首烏汁浸洗。
● 首烏蛋:何首烏60 克、雞蛋2 只。將何首烏洗凈、切片,放人砂鍋內(nèi),加進雞蛋,煮至蛋熟,撈出去掉蛋殼,再放鍋內(nèi)煮片刻,加鹽、味精即可。
黃芪最能補氣
推薦明星:賴雅妍。臺灣大長今每到換季之時,就用黃芪水沐浴,以增強抵抗力,防止感冒。
青春奇效:中醫(yī)認為,黃芪能補一身之氣,可以用來緩解氣虛乏力、中氣不足?,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芪還能增強代謝,使機體細胞生長旺盛,同時消滅體內(nèi)自由基,預(yù)防衰老。
如何使用:
● 代茶飲:黃芪5~6 片,用沸水沖泡飲用,可以緩解身體困倦、無力、氣短。
● 煨棗:取大棗30 個、生黃芪30 克,一同煨煮。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增強體質(zhì)。
人參補充元氣
推薦明星:袁詠儀。她表示懷孕時,媽媽教她用水沖蜜糖和人參喝,所以產(chǎn)后的袁詠儀中氣十足。
青春奇效:提及人參的抗衰老功能,是最沒有懸念的一個。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人參可以激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提高腦力和體力的作用,并能迅速消除疲勞。
如何使用:
● 人參茶。人參片3 克,用沸水沖泡后代茶飲。能強心安神,迅速消除疲勞。
● 人參粥。人參3 克、粳米100 克,用文火煎熬至熟。適宜在秋冬季早晚空腹食用,用來補充元氣,調(diào)和五臟。
三七調(diào)血妙品
推薦明星:姚明。姚明最近一次受傷為脛骨有骨裂的跡象,為了促進愈合,營養(yǎng)師開出了用三七燉肉鴿的食療配方。
青春奇效:在中醫(yī)史上,三七很早就出名了,但一直被作為止血
綠紫蘇和紫蘇的區(qū)別
紫蘇在中國種植約有2000年歷史,明代李時珍曾記載:“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可見紫蘇在中國人的飲食中很常見。紫蘇主要有兩種品種,那么綠紫蘇和紫蘇的區(qū)別是什么?
1、紫蘇別名:桂荏、白蘇、赤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葉片多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長4至11厘米,寬2.5至9厘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shù)凹點狀腺鱗,葉柄長2至5厘米,紫色或紫綠色,質(zhì)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紫蘇葉能散表寒,發(fā)汗力較強,用于風(fēng)寒表癥,見惡寒、發(fā)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癥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原產(chǎn)中國,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中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臺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2、綠蘇有特異芳香。莖四棱形,紫色、綠紫色或綠色,有長柔毛,以莖節(jié)部較密。單葉對生;葉片寬卵形或圓卵形,長7~21厘米,寬4.5~16厘米,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先端漸尖或尾狀尖,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紫色,或面青背紫,或兩面綠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脈上被貼生柔毛;葉輛長2.5~12厘米,密被長柔毛。輪傘花序2花,組成項生和腋生的假總狀花序;每花有1苞片,苞片卵圓形,先端漸尖;花萼鐘狀,2唇形,具5裂,下部被長柔毛,果時等膨大和加長,內(nèi)面喉部具疏柔毛;花冠紫紅色成粉紅色至白色,2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2強;子房4裂,柱頭2裂。小堅果近球形,棕褐色或灰白色。
紫蘇的功效作用
紫蘇嫩葉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可溶性糖、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鉀、鈣、磷、鐵、錳和硒等成分,此外,葉中含有揮發(fā)油,內(nèi)含紫蘇醛,紫蘇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蘇烯酮等,具有特異芳香,有防腐作用。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理氣、和營的功效。適用于感冒風(fēng)寒、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病癥。
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紫蘇各部位均勻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尤以葉片中的作用更強,其中的齊墩果酸既是一種很強的天然抗癌劑,具有預(yù)防腫瘤的作用,又具有消炎、鎮(zhèn)靜、強心、利尿、增強免疫力、降血脂和抵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紫蘇的常用配方
1、用于感冒:紫蘇葉10克,蔥白5根,生姜3片,水煎溫服。
2、用于外感風(fēng)寒頭痛:紫蘇葉10克,桂皮6克,蔥白5根,水煎服。
3、用于急性胃腸炎:紫蘇葉10克,藿香10克,陳皮6克,生姜3片,水煎服。
4、用于胸膈痞悶、呃逆:紫蘇梗15克,陳皮6克,生姜3片,水煎服。
5、用于孕婦胎動不安。麻根30克,紫蘇梗10克,水煎服。
6、用于妊振嘔吐:紫蘇莖葉15克,黃連3克,水煎服。
7、用于水腫:紫蘇梗20克,蒜頭連皮1個,老姜皮15克,冬瓜皮15克,水煎服。
8、用于食蟹中毒:紫蘇葉30克,生姜3片,煎湯頻飲。
9、用于陰囊濕疹:紫蘇莖葉適量,水煎泡洗患處。
紫蘇如何選購和保存
紫蘇的選購因食用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標準,鮮食、油炸或煮粥宜選擇葉片平展、無梗、無蟲噬痕跡的嫩葉;腌漬或做飲料,帶梗或老一些的葉片更為適宜。
同樣,紫蘇的保存也因目的不同而差異,做菜的紫蘇,可逐片擦凈葉片上的水分,用保鮮膜包好,置冰箱冷藏室內(nèi)(8℃-10℃),可保存1周左右;用于腌漬和制作飲料、粉酥等的紫蘇,只需放在冷涼干燥處保存即可,葉片失水不影響功效。
方一:
霜桑葉、菊花各6克。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6克,白開水送服。
本方為清官御醫(yī)姚寶生擬獻慈禧太后之便方,功能平肝而明目,對慢性眼疾有治療保健作用。
方二:
肉蓯蓉120克(酒洗后去心及雜質(zhì)),巴戟天、菊花、枸杞各60克。將4味曬干,共研為極細末,煉白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克,每日2次,淡鹽開水吞服。
本方充精明月,適用于視物昏花。
方三:
雞肝2具,大米100克,鹽少許。將雞肝切碎,與大米同煮作粥,熟時調(diào)入食鹽,早晚分2次服食。
本方可增加視力,尤適用于夜盲癥,跟花之人食之。
方四:
桑葉、甘菊各6克,羚羊角尖(銼細為末)
4.5克,生地、女貞子(研)各6克,蜜蒙花
4.5克,生牡蠣6克,澤瀉3克,生杭芍、炒枳殼各
4.5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6克,白開水送下。
本方為清官御醫(yī)張仲之?dāng)M獻慈禧之方,功能平肝明目,可作為眼睛的日常保健方。
方五:
方五:螢火蟲21枚,鯉魚膽2枚。
將螢火蟲納入鯉魚膽中,陰干百日,搗為末。每以少許點眼,能使目光炯炯,精彩分明。
方六:
巴戟(水浸去心)30克,五味子90克,枸杞子(揀凈)12克,肉蓯蓉(酒浸l宿焙干),60克,甘菊花150克。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飯前鹽酒送下。
本方養(yǎng)血填精,明日益視。
方七:
甘菊花、霜桑葉各9克,薄荷3克,羚羊角尖1.5克,生地、夏枯草各9克。水煎,先熏后洗。
本方以藥液外用熏洗,直接作用于眼部,可增加眼部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眼睛保健十分有益。
方八:
海鹽、細茶各適量。將2物以久開之水沖泡,每早用之洗眼。
本方可以防止眼部組織老化,并使眼眸清澈。
方九:
蕎麥皮、綠豆皮、黑豆皮、決明子、菊花各適量取之。藥為細末,相拌均勻,裝入布袋內(nèi)制成枕頭,外用塑料袋套封,晚上用時取下塑袋枕之。
本方明目益視。
方十:
柏葉適量。研成細末,作枕,代枕用之。
本藥枕可涼血明目,可防止風(fēng)熱上吹,目睛昏濁。
方十一:
黃芪、炙甘草、防風(fēng)、當(dāng)歸各15克,蔓荊子各12克,升麻、柴胡各21克。以水2碗,煎至1碗,去滓,稍熱服每日1劑。
本方調(diào)補脾氣,助陽活血,促進氣血流通,增加胞瞼肌力,保持肌膚彈性,防止胞瞼肌膚松弛,老化,減少皺紋,亦可治療眼睫無力,常欲垂閉者?
方十二:
黃芪60克,人參、甘草(炙)、白芍各30克,陳皮15克,蔓荊子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本方適用于氣血不足所致的睡起胞瞼浮腫。在服本方時,忌食酒、醋、濕面、醬料、蔥、蒜、韭及生冷硬物。
怎樣栽培保健營養(yǎng)植物紫蘇
紫蘇為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葉和種子均可入藥,嫩枝嫩葉具特異芳香,可作調(diào)味佐料和蔬菜食用,是優(yōu)良的出口創(chuàng)匯蔬菜?,F(xiàn)將其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一、栽培技術(shù):
1、播種育苗。選用日本的食葉紫蘇或國內(nèi)的大葉紫蘇品種。選擇表土不易板結(jié)、通氣保水性好、含腐殖質(zhì)較高的肥沃土壤作苗床。每畝苗床先于地表均勻施用腐熟的雞羊糞200kg或濃人糞尿400kg。翻入土內(nèi),曬垡10天后,再撒施復(fù)合肥5kg、尿素2kg做底肥。肥土混勻耙平整細后作床,床高15cm,長寬視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3月中下旬播種,播種前在床面噴灑300倍除草通藥液除草。噴藥后4天播種,將種子均勻地撒在床面上,覆蓋薄土和稻草,澆足水,平覆或架設(shè)小拱棚蓋膜壓平即可。育苗期間,施淡人糞尿23次,間苗3次,定苗苗距3cm左右。為防止幼苗徒長和土壤濕度過大,需經(jīng)常揭膜換氣。苗齡45天左右移栽。
2、整地定植。各類土壤都可栽培紫蘇,以pH值6-6.5的壤土和沙壤土栽培為好。大田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畝施腐熟垃圾肥5000kg、糞肥3000kg或雞羊糞1500kg、復(fù)合肥100kg。土壤翻耕曬垡整細耙平后作畦,畦面寬90cm,畦溝寬、深各30cm。4月底5月初定值,每畦栽6行,株行距15cm15cm,每畝栽1.52萬株。為消滅雜草和防止地老虎為害幼苗,定植前3天可用除草通噴灑土表并用糠麩和500倍液的敵百蟲灑在畦面誘殺。
3、摘葉打杈。紫蘇定植20天后,對已長成5莖節(jié)的植株,應(yīng)將莖部4莖節(jié)以下的葉片和枝杈全部摘除,促進植株健壯生長。
摘除初茬葉1周后,當(dāng)?shù)?莖節(jié)的葉片橫徑寬10cm以上時即可開始采摘葉片,每次采摘2對葉片。并將上部莖節(jié)上發(fā)生的腋芽從莖部抹去。5月下旬8月上旬是采葉高峰期,可每隔34天采一次。9月初,植株開始生長花序,此時對留葉不留種的可保留3對葉片摘心、打杈,使其達到成品葉標準。全年每株紫蘇可摘葉36-44片,每畝可產(chǎn)鮮葉1700-2000kg。
4、施肥治蟲。幼苗栽植成活后,每隔半月根際追肥1次,每次每畝大田施人糞尿2500kg或尿素10kg:為加速葉片生長,提高葉片質(zhì)量,每月用0.5%尿素液根外追肥一次;生長期間如遇高溫干旱,早晚要澆水抗旱。
為害紫蘇的害蟲主要有葉螨、蚜蟲、青蟲和蚱蜢等,可選擇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60%速滅殺丁乳劑10000倍液等進行防治,噴藥時間應(yīng)在每批葉片采摘后進行。
二、采種:
采種可在留種田進行,也可在大田選留部分植株作種株。但紅、綠色紫蘇要絕對隔離種植,變異株要剔除,避免種子混雜退化。為集中養(yǎng)分使中下部種子發(fā)育成熟,應(yīng)將花序上部1/3剪去。待種子轉(zhuǎn)入褐色即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