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家庭療養(yǎng)及隔離措施
老人腸炎食療養(yǎng)生食譜大全及做法。
物質(zhì)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如何分辯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肝炎患者家庭療養(yǎng)及隔離措施,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1)休息:急性肝炎早期應臥床休息,癥狀減輕后要控制活動。最好在飯后能臥床休息1~2小時,使血液集中于胃、肝、腸部,以利于肝臟血液循環(huán)。肝功能基本正常后,可適當增加活動,如散步、做廣播操、打太極拳等,以不感覺疲勞為原則。已婚的病人要控制性生活,育齡婦女不要懷孕,以利肝臟恢復。
2)飲食:肝炎病人食欲不佳,其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不宜吃大量的蛋白類食物和過量的糖,如高脂肪一良蛋白、高糖,不但不能達到營養(yǎng)的目的,反而易產(chǎn)生有害代謝物質(zhì),增加肝臟負擔。如果熱量攝入過多.療養(yǎng)期間活動減少,會使體重增加,可能造成脂肪肝使轉(zhuǎn)氨酶升高而長期不降。
肝炎患者要絕對禁止飲酒,因酒精可加重肝細胞的壞死。
嘔吐嚴重或進食少者,則可靜脈滴注10%葡萄糖液,每日1000ml左右,內(nèi)可加維生素c0.5~1.0g等。
遷延性、慢性肝炎患者要注意每餐都應有蛋白質(zhì)供應,每次量不要太多,各類維生素也要保證供給、慢性肝炎病人有糖尿病趨向者、注意不要吃糖太多,以免訴發(fā)糖尿病。
3)遵照醫(yī)囑按時服藥。采取切實可行的隔離消軍措施,切斷傳播途徑(1)患者在家療養(yǎng)的隔離和消毒
4)甲、戊型肝炎病人自發(fā)病之日起隔離3周,在家隔離消毒的要求是:按腸道傳染病的有關(guān)環(huán)節(jié)做到飲食用具分開并單獨洗刷消毒;飯菜分食或使用公筷、公勺;病人食前、便后用流動水洗手,注意保護自來水龍頭(包括廁所水箱柄),病人的手不要直接擰自來水龍頭或按廁所水箱柄,要墊紙使用,也可用廢瓶子口套住水龍頭手柄或做一個帶爪的木把開關(guān)水龍頭。
瓶子和帶爪的木把為病人開關(guān)水龍頭專用,視為污染物,放在固定地方,別人不要動,病愈后丟棄。
病人的吐、瀉物要用漂白粉或20%漂白粉乳液或5%優(yōu)氯凈(或其他含氯消毒劑)混合后靜置消毒1~2小時再傾倒。消毒劑的用量為吐、瀉物的一倍。
手(污染了的手,不論是病人或家屬):可以用75%的酒精或含氯消毒劑消毒。食具、水碗、毛巾、餐巾等可以用0.3%~0.5%的優(yōu)氯凈或1%~5%的含氯消毒劑浸泡15分鐘再用清水沖凈藥液。其他污染了的用具可用上述藥液擦拭消毒。病人的衣服、床單要分開使用,單獨消毒后清洗(消毒方法如同毛巾、餐巾),特別是內(nèi)褲必須做到消毒后清洗。衣物織品最好是白色,因氯能脫色。
病人住院后或在家痊愈后,要做一次全面消毒。除病人接觸過的一切用品消毒外,還要用0.3%~0.5%的優(yōu)氯凈噴霧、擦拭室內(nèi)地面、墻壁,做一次終末消毒。
2)乙、丙、丁型肝炎因為病程較長,一般三個月左右,有的還可能轉(zhuǎn)為慢性肝炎或病毒攜帶者。其隔離期根據(jù)情況而定,一般要到肝功能正常、抗原消失后方可解除。因為他們都是經(jīng)血液傳染,要做到病人的牙刷、剃須刀、指甲刀、修腳刀專用,或病人用后消毒(消毒方法同食具消毒)。(2)患家要徹底消滅蒼蠅和蟑螂。密切接觸者進行免疫預防(1)甲型肝炎的接觸者過去是用人血球蛋白或人胎盤球蛋白預防,近年來因發(fā)現(xiàn)有血源污染,不再使用人血制品。現(xiàn)全部使用甲型肝炎疫苗進行預防。現(xiàn)在使用的甲型肝炎疫苗有兩種:l)國產(chǎn)疫苗:是減毒活疫苗,皮下注射1針(lml),一個月后產(chǎn)生抗體,一年后抗體逐漸減少,但價格便宜。2)進口疫苗:是滅活死疫苗,每支0.sml,16歲以下兒童每次注射1支,成人每次注射2支(共lml),第一次注射后,隔6個月再注射一次,1周到10天可產(chǎn)生抗體,可維持20年或終身免疫,但價格較貴。(2)乙型肝炎的接觸:對肯定有明顯感染者,可采用hbig(高效價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時接種,每次1針。第一次接種后,隔一個月作第二次接種。密切接觸者(如夫妻)需進行血液抗體篩查,凡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抗-hbc(已形肝炎核心抗體)陰性者,進行乙肝疫苗接種。初種后隔1個月、6個月復種,共接種3次,每次10ug(既2支疫苗),一個月左右產(chǎn)生抗體。
擴展閱讀
導讀:你知道肝炎患者吃什么比較好嗎?我國是一個肝炎大國,肝炎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肝炎對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患者應該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注意,其中飲食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那么患有肝炎應該吃哪些食物呢?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患有肝炎應該吃哪些食物,患者可選用下列食品:
蛋類蛋白質(zhì)對于保護肝臟、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具有很重要意義。
奶及奶制品牛奶中蛋白質(zhì)和無機鹽都很豐富,營養(yǎng)價值也高,并且容易消化吸收。
禽及肉類瘦肉和內(nèi)臟提供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動物肝臟含鐵豐富,還含有葉酸、維生素B12,是很好的補血保肝食品。
患有肝炎應該吃哪些食物,水產(chǎn)品各種淡水魚、蝦,以及海魚,其營養(yǎng)價值與禽肉類相似。脂肪含量也比較少,這些優(yōu)點比禽肉類更勝一籌。
豆制品豆制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并可以使食物品種多樣化,價格也較為便宜。
新鮮蔬菜和水果這類食物是維生素c的重要來源,無機鹽和纖維素含量也多,是肝炎病人不可缺少的食物,每天都應有足夠的數(shù)量,尤其是蔬菜。
純糖類食品過去主張肝炎病人要多吃純糖(蔗糖、麥牙糖、蜂蜜等),認為純糖對肝臟有保護作用。事實上過多的糖在腸道內(nèi)會發(fā)酵產(chǎn)氣,往往影響食欲。
另外,患有肝炎應該吃哪些食物還可使血脂增高,加速肝臟中脂肪的貯存,產(chǎn)生脂肪肝。所以肝炎病人多吃純糖對病情并不適合,還是適量食用為好。
溫馨提示:在看了以上的詳細介紹之后,相信大家對患有肝炎應該吃哪些食物已經(jīng)很清楚了,很多肝炎患者對飲食不是很重視,其實這是錯誤的,飲食對患者的治療也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
便秘了怎么辦?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在關(guān)心?,F(xiàn)在的工作壓力比較大,生活中不良習慣很容易就養(yǎng)成了。而且飲食習慣有時候也會受到影響,時間久了就會容易造成便秘。下面小編介紹一些可以治療便秘的食療方法,希望大家多多食用!
草決明茶
取草決明20克,打碎,開水泡服。以茶代煎,頻頻飲服。每日一換。
番瀉葉當歸茶
取番瀉葉5克,當歸10克,泡服,上下午各加水1杯(200毫升)。每日換藥1次。在明顯便秘時服之。對習慣性便秘效果較好。
紅薯粥
紅薯500克,洗凈連皮切成小塊,與粳米250克及水適量煮粥,待粥成時,加適量白糖再煮片刻即可。
紫蘇麻仁粥
取紫蘇子、麻子仁各10克,搗爛如泥,加水慢研,濾汁去渣,再加粳米100克煮成稀粥食用。老年或產(chǎn)后服用較為適宜。
柏子仁粥
柏子仁15克,去皮搗爛,加粳米l00克,放水適量煮粥。待粥成后,加入適量蜂蜜即可。對老年及體弱便秘者較為適宜。
白術(shù)萊菔子粥
白術(shù)、萊菔子各15克,盡量搗碎,紗布包裹,加粳米100克及水適量煮粥。待粥成后,將紗布包裹拿出,僅食粥。亦可加入適量蜂蜜再稍煮沸后食用。對老年及體弱便秘者較為適宜。尤對有氣滯腹脹的便秘頗為適宜。
韭菜紅薯葉清炒
取韭菜、紅薯葉各300克,花生油適量,加鹽適量炒熟后當菜吃,每日1次。
胡蘿卜冬瓜粥
熟胡蘿卜、冬瓜各500克,粳米100克,煮熟成粥,入少量食鹽,分次服食。
核桃芝麻蜂蜜糊
核桃仁、芝麻各20克,炒后研成細末,加蜂蜜30克,開水沖服或燉服。每日或隔日1次。
香蕉冰糖泥
將香蕉2~3只,加入適量冰糖,做成泥狀食之。每日1次。
牛奶粳米粥
牛奶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先將粳米煮粥,粥成再加入牛奶及白糖調(diào)勻,略煮沸后可食。用于氣虛便秘。
當歸首烏紅棗粥
當歸、首烏各20~30克,粳米100克,紅棗10枚,冰糖適量。先將當歸、首烏用紗布包裹,入水與米、棗一起煮粥,待粥成后取出紗布包裹,再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服。
百合山藥粥
百合、山藥各100克,粳米100克,一起煮成粥,加入適量蜂蜜、白糖食之??捎糜跉怅巸商摫忝?。
當歸蓯蓉羊肉生姜粥
當歸、肉蓯蓉各20克,羊肉60克,粳米100克,生姜15克。先將當歸、肉蓯蓉及羊肉煮熟。再取出羊肉,切碎,放入粳米、生姜,一同煮粥,調(diào)味服食。對陰寒凝結(jié)或腎陽虧虛型便秘較為適宜。
結(jié)語: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可以治療便秘的食療方法,其實造成便秘很大的原因就是沒注意平時的飲食習慣。再通過飲食療法改正過來也是比較合理的。大家如果遇到便秘的煩惱,記得多從飲食上面找原因,合理搭配飲食很重要!
通常是指由多種致病因素--如病毒、細菌、藥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臟細胞受到破壞,肝臟的功能受到損害。肝臟的一些病癥的統(tǒng)稱為肝炎。那么,肝炎應該怎么樣治療呢?治療肝炎的偏方又有什么?肝炎患者應該怎么吃?
泥鰍豆腐羹
材料:活泥鰍5條,豆腐1塊。
用法:泥鰍剖腹去腸洗凈,切段;豆腐切成校洪備用。于炒鍋中加入少量的油,至油燒至八成熟時,放入泥鰍爆炒后加入適量水煮沸,再加入豆腐,開鍋后煮2分鐘,加入鹽、味精調(diào)味,并加適量的芡粉勾芡即成。
功效:祛濕和中,清熱散血,對肝炎病人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對促使黃疸消退及轉(zhuǎn)氨酶下降,比較明顯,尤以急性肝炎更為顯著。
馬齒莧瘦肉湯
材料:瘦豬肉250克,馬齒莧300克。
用法:豬肉洗凈,切成2~3厘米見方的校洪;馬齒莧除去根、泥沙,洗凈。先將豬肉于湯鍋內(nèi)加冷水煮沸,去浮沫,放入洗凈的馬齒莧,武火煮沸后,轉(zhuǎn)用文火煮至肉爛,加入精鹽、味精調(diào)味即成。去馬齒莧,吃肉喝湯。
功效:豬肉滋肝補虛;馬齒莧清熱解毒。兩味燉煮,扶正祛邪,用治肝炎病效果較好。
佛手炒肉片
材料:佛手1只,豬里脊肉100克。
用法:佛手洗凈,切成薄片;豬肉洗凈,切成薄片,用少量濕淀粉拌勻。炒鍋中加入適量的色拉油,燒至七成熟,入豬肉于鍋中略炒,再加佛手同炒片刻,放少量水于鍋中略煮,最后加入鹽、味精調(diào)味。佐餐食用。
功效:佛手色澤金黃,氣味芳香,具有舒肝理氣的作用。是輔助治療慢性肝炎的有效食療方。
首烏豬肝片
材料:新鮮豬肝250克,首烏50克,黑木耳25克。
用法:首烏洗凈,入鍋中加水適量,煎取濃汁備用;豬肝洗凈,切成薄片,加入少量的鹽、淀粉及首烏汁拌勻;黑木耳放入冷水中泡開。將炒鍋置火上,加入適量的油,燒至七、八成熟時,加入少量姜絲略炒,然后倒入拌好的豬肝,翻炒片刻后,起鍋;將余下的首烏汁倒入鍋內(nèi),加入料酒、醬油、精鹽、黑木耳,略煮,后入濕淀粉勾芡,并倒入炒好的豬肝,翻炒片刻后,加入小蔥,起鍋裝盤,佐餐食用。
功效:方中首烏具有補肝、益腎、養(yǎng)血、祛風的作用對肝炎患者,尤其是慢性肝炎患者能起到保肝解毒的作用。
葉下珠煮豬肝
材料:鮮珍珠草30克,豬肝250克。
用法:珍珠草揀去泥沙洗凈,切成段;豬肝洗凈。鍋中加水500毫升,入前二物,用武火煮沸后,去浮沫,轉(zhuǎn)用文火燉煮,至水干即成。將煮好的豬肝切成薄片,蘸醬油作佐餐食用。
功效:清肝熱、去水濕、退黃疸,又能補肝血,祛邪而不傷正,適合肝炎病人食用。
荸薺湯
材料:荸薺250克。
用法:荸薺洗凈,削去皮,加水1000毫升,煮至500毫升,飲湯吃荸薺。
功效:荸薺中含有粗蛋白、粗脂肪、淀粉及鈣、磷、鐵、維生素C等,對肝炎患者的康復極為有利。
葫蘆炒筍干
材料:葫蘆300克,筍干50克。
用法:將葫蘆刨去皮,洗凈,切片;筍干洗去鹽,冷水浸泡1小時左右,先撕成絲,再切成段。炒鍋內(nèi)放入適量的油,燒至七、八成熟時,加入葫蘆翻炒,并入筍干同炒片刻,再加入少量的水,加鍋蓋燜燒至葫蘆熟,加鹽、味精調(diào)味,起鍋裝盤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葫蘆味甘淡,性平,具有較強的清熱利尿、除煩解毒。民間常用于治療黃疸、肝硬化腹水等疾病。
枸杞燉烏骨雞
材料:烏骨雞一只,重約750克,枸杞子20克。
用法:烏骨雞殺后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斬去爪、頭;枸杞子洗凈。取大砂鍋一只,放入烏骨雞、姜片、蔥段,加足量的水,以淹沒烏骨雞為度。先用武火燒開,去浮沫,再轉(zhuǎn)文火慢燉,至雞肉五成爛時,再加入枸杞子同燉至熟,用精鹽、味精調(diào)味即可,食肉喝湯。
功效:烏骨雞與枸杞同煮,滋補作用極強,適用于慢性肝炎恢復期肝腎陰虧者。
南瓜根燉牛肉
材料:南瓜根15克(鮮品60克),黃牛肉250克。
用法:南瓜根去泥洗凈,牛肉切成塊。將牛肉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煮沸,去浮沫,加入南瓜根,加入料酒、醬油、桂皮、茴香等,用慢火燉至牛肉酥爛為度。佐餐食用。
功效:民間常用于治療黃疸型肝炎,對急慢性肝炎(有無黃疸者均可)較為適宜。需要注意的是,牛肉比較難以消化,烹飪過程中應燒至爛酥,且不宜過多食用,以免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幾種能夠有效治療肝炎的偏方,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肝炎的食療偏方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以及了解。如果你還在為肝炎而煩惱的時候,就請在醫(yī)師的建議下再及時使用一些方法進行治療哦!
抽搐患者的護理措施?對于抽搐患者我們在臨床上稱為神經(jīng)性痙攣,而且一旦疾病產(chǎn)生除了很難治療外,更多的是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抽搐發(fā)生的地方也很多,有的會出現(xiàn)在面部,有的會出現(xiàn)在手部,由于發(fā)生地方不一樣,護理的措施也不同,接下來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抽搐患者怎么護理?
抽搐患者的
護理
要點:
1.抽搐發(fā)作時應有專人守護,防止舌咬傷,必要時加用床欄,防止墜床。
2.保持呼吸道通暢。
3.抽搐時減少對患者任何刺激,保持安靜,避免強光刺激。
4.密切觀察抽搐發(fā)作情況,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包括抽搐部位和持續(xù)時間、間隔時間等,同時應特別注意神志與瞳孔的變化,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并詳細記錄全過程。
5.備好急救用品。
6.抽搐后應讓患者安靜休息,保持室內(nèi)光線偏暗、安靜。
由于引起全身性抽搐的原因是多樣的,因此需要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原發(fā)病來預防。例如癲癇病人需按醫(yī)囑服藥,如果突然停藥,即使是1天~2天,都會導致癲癇抽筋的發(fā)作。又如小兒高熱易抽筋,及時退熱可預防抽筋;破傷風病可引起抽筋,所以要打破傷風疫苗預防破傷風病;狂犬病會引起抽筋,預防狗咬傷很重要,萬一被狗咬傷,要立即到醫(yī)院診治;對患狂犬病的家畜應立即殺死;缺鈣會引起抽筋,所以小孩要補足鈣(多吃含鈣食物,必要時服葡萄糖酸鈣、鈣片等),同時要多曬太陽,服食魚肝油等。
飲食注意:缺鈣可能會導致抽搐的發(fā)生,因此建議患者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多吃些含鈣的食物,這樣有利于減少抽搐的發(fā)生。
1、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zhì)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鈣質(zhì)人體更易吸取,因此,牛奶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其他奶類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鈣來源。
2、豆制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jié){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補鈣的良品。
3、動物骨頭
動物骨頭里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于水,難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時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時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鮮湯。
4、蔬菜
蔬菜中也有許多高鈣的品種。雪里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鈣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編者按: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肝炎(Hepatitis)是肝臟的炎癥。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見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還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導致肝炎。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吃哪些食物可以有效的抗肝炎疾病呢?
肝炎的基本常識
一般老百姓所說的肝炎多數(shù)是指病毒性肝炎。其實肝炎種類很多,除了病毒性肝炎以外,還有脂肪肝、藥物肝以及由遺傳性代謝性因素引起的肝臟疾病等。目前發(fā)現(xiàn)的病毒性肝炎有5種: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是由嗜感病毒引起的肝炎。還有一些非嗜感病毒也可引起肝功能損害,比如感冒,腸道疾病等引起的非特異性的肝功能損害,是全身疾病的局部感染表現(xiàn),一般不會變成慢性病,一旦全身疾病好轉(zhuǎn),肝功能也就隨之恢復了。
感染途徑及發(fā)病狀況:在這5種病毒性肝炎中,按照傳播途徑來分,甲、戊型肝炎是通過消化道感染的,乙、丙,丁型肝炎是通過血液或體液傳播的;按發(fā)病狀況來分,甲、戊型肝炎是最常見的急性肝炎的類型,而能夠引起慢性肝炎的只有乙、丙型。丁型肝炎是一種特殊的肝炎,必須感染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才能感染,因此沒有乙型肝炎不可能患丁型肝炎。
傳染性判斷
人們通常的誤解是肝炎患者之所以不能接觸是因為轉(zhuǎn)氨酶高具有傳染性。現(xiàn)在這個概念已經(jīng)被徹底推翻了,是否具有傳染性與肝功能正不正常、轉(zhuǎn)氮酶高不高沒有絲毫關(guān)系,關(guān)鍵就看一個指標:身體里是不是有病毒的復制以及排毒現(xiàn)象,特別是病毒復制才是傳染最根本的原因。
第一,甲、戊型肝炎屬于急性肝炎,目前醫(yī)學界一般的看法是不可能變?yōu)槁?,印患者一旦康復即沒有傳染性,甲.戊型肝炎的傳染主要通過糞口途徑,一般發(fā)病以后3~4周為傳染期,需要隔離4周時間。傳染性最強是在前驅(qū)期,即潛伏期末,又稱黃疸前期,即患者剛剛開始出現(xiàn)感冒、低熱等癥狀的時候,預防方法:注意飲食衛(wèi)生。由于甲、戊型肝炎是通過消化道傳播的,一定要把病毒吃進去才會發(fā)病,接觸病毒性肝炎患者,靠戴口罩是達不到預防目的的。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能在被污染的水產(chǎn)品中較長期存活,尤其是諸如毛蚶、蛤蜊,蟶子等小水產(chǎn)品,在采集、運輸或銷售過程中一旦被污染,再加上很多人喜歡生食或半生食這些海鮮,就很容易造成大流行。其實這些肝炎病毒煮沸5分鐘印可殺滅。養(yǎng)成科學,衛(wèi)生的飲食習慣是預防此類肝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第二,乙、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是通過血液、體液傳播的,主要通過臨床輸血、靜脈注射毒品、性接觸或血對血的污染等被傳染,中國的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絕大部分是在嬰幼兒期或者圍生期(即分娩及哺乳過程)被感染的。而成年人在接觸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后,被傳染的可能性極低。
預防方法
應該避免吸毒和性濫交,對于容易受到肝炎患者血液污染的用品,如牙刷、牙膏、口杯,毛巾、剃須刀等應分開使用。結(jié)婚前應主動進行婚前檢查,明確對方是否患有慢性肝炎,如果家庭成員或性伴侶中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應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如未進行過有效的疫苗防護,與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發(fā)生性關(guān)系時應使用安全套;此外,應避免在無規(guī)范消毒措施的機構(gòu)進行拔牙、牙科護理、紋眉、美容、修腳等。如果孕婦在產(chǎn)首檢查中發(fā)現(xiàn)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要兒出生后除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外,還應立即注射乙型肝炎高效價免疫球蛋白,這樣絕大部分攜帶乙型肝炎病毒的母親同樣可以生下健康的寶寶。
雖然目前尚無預防丙型肝炎的疫苗,但只要掌握了丙型肝炎感染傳播的規(guī)律,合理防護,丙型肝炎也并不可怕。
肝膽相照 各司其職
肝的外形與位置
肝的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區(qū),小部分伸A左上區(qū)。成年男性的肝重量為11541447克,成年女性的肝重量為1028~1379克,約占體重的1/50~ 1/40胎兒和新生兒的肝相對較大,重量可占體重的1/20,體積可達腹腔容積的一半。
肝呈楔形,右側(cè)面寬闊圓鈍,朝向右側(cè)腹壁,左側(cè)扁窄,朝向脾一A肝的血流量極為豐富,約占心搏出血量的1/4,肝表面為紅褐色,質(zhì)地柔軟、脆弱,受暴力擊打易破損,而且不易縫合。
肝上界與右側(cè)膈穹窿基本一致,呈略彎的弧形線。肝下界大部分與右肋弓下緣一致,肝左葉下緣越過胸骨劍突與臍連線的中點下方2~3厘米。成人的肝除左、右肋弓之間露出在劍突下方,可經(jīng)腹前壁觸及之外,其余部分均被胸壁遮蓋。兒童的肝下緣稍低于右側(cè)肋弓下緣,正常不超過右側(cè)肋弓下方2厘米。
肝的功能
肝可對碳水化合物進行分解,產(chǎn)生能量,并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 如果血糖水平過高,肝將從消化道吸收的葡萄糖以糖原的形式貯存起來,當勞動、饑餓、發(fā)熱時,血糖大量消耗,血糖水平下降,肝細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huán)。
由消化道吸收的氯基酸在肝內(nèi)進行脫氨基、轉(zhuǎn)氮基等作用,轉(zhuǎn)化為脂質(zhì)、糖元和蛋白質(zhì),合成的蛋白質(zhì)進入血循環(huán)供全身器官組織需要。肝是合成血漿蛋白、血液凝固所需的蛋白質(zhì)和作為血液中轉(zhuǎn)運工具的蛋白質(zhì)的主要場所。肝還可以將氨基酸代謝產(chǎn)生的氯合成尿素,經(jīng)腎排出體外。當肝的功能出現(xiàn)異常時,可出現(xiàn)血漿蛋白減少和血氮升高。
經(jīng)消化吸收后的一部分脂肪進入肝,經(jīng)過代謝再轉(zhuǎn)變?yōu)轶w脂而貯存。饑餓時,貯存的體脂先被運送到肝,然后進行分解,以調(diào)節(jié)血脂水平,,肝還是體內(nèi)脂肪酸、膽固醇、磷脂合成的主要器官之一,當脂肪代澍紊亂時,可使脂肪堆積于肝內(nèi)形成脂肪肝。
肝能解除毒素和藥物的毒性.許多藥物可被肝以解毒作用轉(zhuǎn)變?yōu)闊o效形式,一清除血液中血紅蛋白(來自紅細胞)的分解產(chǎn)物(膽紅素),參與膽汁的形成及排出,肝還能清除血液中的激素(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甲狀腺素和性激素),肝可以將皮膚合成的或經(jīng)消化道吸收的維生素D前體轉(zhuǎn)變?yōu)橐环N中間產(chǎn)物,再由腎加工,最終合成維生素D,參與血鈣水平的調(diào)節(jié)、肝還能貯存維生素B12、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K。
肝能不斷地生成膽汁,每天有6001100毫升的膽汁經(jīng)肝左管與肝右管排出,由肝總管與膽囊管匯合形成的膽總管開口于十二指腸。膽汁是一種黃色的液體,大部分成分是水,最重要的成分是膽鹽。
人膳食中的脂肪不溶于水,在消化道內(nèi)聚集成大脂肪滴粒.使得胰脂肪酶很難作用于脂肪滴粒的內(nèi)部。鹽將大脂肪滴粒形成小脂肪滴粒,使胰脂肪酶更容易發(fā)揮作用,便于脂質(zhì)通過腸道黏膜吸收。大部分通過膽道進入消化道的膽鹽被重新吸收并通過肝進行循環(huán)。此外,膽汁內(nèi)含有膽色素(膽紅素),是衰老紅細胞的血紅蛋白的降解產(chǎn)物。
膽囊
膽囊是一個與肝的下表面緊密接觸的肌性囊狀器官,呈梨形。膽囊管與肝總管匯合形成膽總管。膽囊的功能是貯存與濃縮由肝產(chǎn)生的膽汁。正常膽囊的容積大約40~ 70毫升。由于膽總管開口由括約肌控制,除了進餐時開放以外是收縮關(guān)閉的,使得膽汁貯存在膽囊內(nèi)。膽囊貯存膽汁期間,膽汁中的一些水分經(jīng)膽囊壁吸收而被濃縮。膽囊壁平滑肌的收縮和膽總管開口括約肌的開放,除受進食控制外,還受十二指腸腸壁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膽囊收縮紊的調(diào)控。
肺部感染也就是肺炎,如果比較嚴重對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威脅性都是比較大的,除了進行良好的治療以外,患者要及時的進行良好的護理,比如說要給患者定期的翻身,對于神志不清的患者要及時的清除口腔的分泌物,防止窒息,或者是吸入性肺炎,另外要注意保暖,要進行病情的監(jiān)測。
肺感染護理問題及措施
1、定期的對患者進行翻身
協(xié)助排痰、更換體位等活動,可以預防分泌物的積聚和促進血液循環(huán),家屬可以每2個小時對患者進行一下翻身。對神志不清、昏迷的患者應該在翻身之前先將口腔內(nèi)以及鼻腔中的分泌物吸凈,防止出現(xiàn)誤吸導致吸入性的肺炎、肺泡萎縮的情況出現(xiàn),這樣還能保證了患者呼吸道的暢通。
2、注意保暖
發(fā)燒的時候進行物理降溫,還可以在足底部用熱水袋來進行保暖。病人在大量出汗的時候應該及時的更換被褥及衣服,還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
3、積極樂觀
肺部感染的護理措施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屬應該鼓勵患者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讓患者明確的了解到疾病與干預護理的關(guān)系,積極的配合醫(yī)生的治療。一個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對患者的恢復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保持室內(nèi)的清潔,保證空氣的流通、新鮮。
4、病情監(jiān)測
當患者出現(xiàn)心功能不全的時候,應當嚴格的按照醫(yī)生的遵囑下進行利尿、擴血管等治療,控制好輸液的速度,防止出現(xiàn)急性左心衰的情況。
肺感染護理問題及措施
1、定期的對患者進行翻身
協(xié)助排痰、更換體位等活動,可以預防分泌物的積聚和促進血液循環(huán),家屬可以每2個小時對患者進行一下翻身。對神志不清、昏迷的患者應該在翻身之前先將口腔內(nèi)以及鼻腔中的分泌物吸凈,防止出現(xiàn)誤吸導致吸入性的肺炎、肺泡萎縮的情況出現(xiàn),這樣還能保證了患者呼吸道的暢通。
2、注意保暖
發(fā)燒的時候進行物理降溫,還可以在足底部用熱水袋來進行保暖。病人在大量出汗的時候應該及時的更換被褥及衣服,還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
3、積極樂觀
肺部感染的護理措施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屬應該鼓勵患者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讓患者明確的了解到疾病與干預護理的關(guān)系,積極的配合醫(yī)生的治療。一個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對患者的恢復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保持室內(nèi)的清潔,保證空氣的流通、新鮮。
4、病情監(jiān)測
當患者出現(xiàn)心功能不全的時候,應當嚴格的按照醫(yī)生的遵囑下進行利尿、擴血管等治療,控制好輸液的速度,防止出現(xiàn)急性左心衰的情況。
子宮頸糜爛和性生活有一定關(guān)系,非常有必要提醒你,雖然不一定每個女人都會患上,但一旦得上,家庭治療方面需要做的措施有以下幾點。
宮頸糜爛是指子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分由于細菌侵入引發(fā)感染所致的一種婦科常見疾病。此病癥狀為白帶增多,腰痛,下腹部墜痛等,而且此病在月經(jīng)前、排便及性交時會加重。女性較容易患此病。
家庭治療措施
●飲食宜清淡
多吃水果蔬菜及清淡食物,并要注意休息。
●注意各關(guān)鍵時期的衛(wèi)生保健
因為很多女性非常容易感染此病,所以一定要注意衛(wèi)生保健,尤其是經(jīng)期、妊娠期及產(chǎn)后期。
●保持外陰清潔
保持外陰清潔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應定期去醫(yī)院做檢查,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同時避免不潔性交。
子宮頸糜爛和性生活有一定關(guān)系,非常有必要提醒你,雖然不一定每個女人都會患上,但一旦得上,家庭治療方面需要做的措施有以下幾點。
●必要時采用手術(shù)治療
根據(jù)病情,必要時可采用手術(shù)方式進行治療。
●中藥療法
在生活中發(fā)燒可是一種常見的癥狀,小孩身上比較多見因為孩子的抵抗力差,容易引起發(fā)燒。那么當家里人有發(fā)燒的癥狀我們作為家里的護理人員,一定要掌握一些正確的護理方法幫助他們有效地恢復健康才行。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來介紹一下高熱患者的一些護理措施,以及降溫的方法快來了解一下吧!
發(fā)熱是一種常見癥狀,正常人的體溫一般保持在36.2~37.2℃(口溫)之間。體溫在39℃以上稱為高熱,超過41℃稱為過高熱。發(fā)熱時首先要請醫(yī)生診治,除此之外,掌握高熱護理知識對家庭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降溫方法
1.保溫 高熱剛開始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寒戰(zhàn),此時不要急于采取退熱措施,而應注意保暖,調(diào)節(jié)室溫,補充衣著。
2.物理降溫 寒戰(zhàn)后體溫可迅速上升,不及時采取退熱措施可發(fā)生驚厥、抽搐等腦細胞損害的表現(xiàn)。退熱措施主要有
① 頭部冷敷:將毛巾浸于冰水或冷水中,擰至半干(以不滴水為度)或冰袋(具體作法:從冰箱中取出冰塊放入冷水中,沖去棱角后裝入熱水袋或用專用冰袋中,連水帶冰裝1/2袋,排出空氣蓋緊蓋口即可)敷于額部,5~10分鐘更換1次。有胃寒、寒戰(zhàn)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注意后背、前胸區(qū)、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悶、腹瀉等不良反應
② 擦浴法:用溫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復擦拭前額、頸部、腋窩、肘窩、腹股溝等體表大血管分布較密集的區(qū)域,擦試至皮膚潮紅為止,擦洗后及時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降溫同時,應在足心置熱水袋,頭部敷冰袋。
③ 泡澡:將病人置于溫水浴槽內(nèi),用軟毛巾或海綿輕輕擦抹全身15~30分鐘,使血管擴張達到散熱目的。
3.藥物降溫 體溫過高時(成人≥38.5℃,小孩≥39.0℃),一般家庭都會備有降溫藥如:復方阿斯匹林(ApC)、美林等,按照說明書口服即可。但應避免用藥過量或在短期內(nèi)反復用藥以免發(fā)生虛脫。
降溫時護理
1.臥床休息:高熱時體能消耗較快,應注意臥床休息、補充體力,以利康復。
2.營養(yǎng)的補充:家人應對病人加強營養(yǎng),多吃高維生素、易消化、清淡的湯類、粥類飲食,如掛面、蔬菜粥、牛奶、豆?jié){等,以增強抵抗力。
3.水份的補充:高熱會導致水份大量喪失,應鼓勵病人多飲水,每日不少于2000毫升,以促使毒素排泄,帶走體內(nèi)部分熱量,可選用糖鹽水,各種水果汁如西瓜汁、梨汁等,忌酒、濃茶、咖啡。
4.保持口腔清潔,可用小方巾沾上鹽水抹拭口腔黏膜及牙齦,以防細菌滋生,口唇干燥可涂少量油脂。
5.皮膚護理:高熱病人在退熱過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家人應及時用干凈毛巾擦拭和更換衣服,防止著涼。
降溫時注意事項
1.有出血傾向(如皮疹、皮下出血點及伴有皮膚性損害、白血病等)患者禁用酒精及溫水擦浴。
2.采取降溫措施30分鐘后測量體溫,密切觀察病情。
3.冰塊降溫時要經(jīng)常更換部位,防止凍傷。
4.物理降溫(除頭部冷敷外)與藥物降溫不能同時應用。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想大家現(xiàn)在對于這些高熱患者的,護理方法以及降溫的一些具體步驟,都了解得很清楚了。懂得了這些健康護理的方法,那么在生活中如果你身邊有人發(fā)燒,大家就趕快嘗試這些好的方法,幫助病人很好的恢復健康吧!
提起闌尾炎,很多人都不陌生,一般闌尾炎分為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其實不管是急性闌尾炎還是慢性闌尾炎,對人身體的危害都是很大的,因此,在發(fā)現(xiàn)闌尾炎后一定要盡早治療,越早治療越好,闌尾炎盡早治療后,平時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闌尾炎護理診斷及措施是什么呢?
闌尾炎護理措施有哪些
在飲食上,患者日常多注意飲食,適宜多吃清淡食物、高纖維的食物等,患者也可以適當食用一些清熱解毒的食物,如綠豆、豆芽等等,少吃溫熱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等等,也不能過量食用辛辣食物,如姜、辣椒等等。
闌尾炎護理措施有哪些
在日常護理,多點關(guān)注病情變化,如腹痛發(fā)作,要及時就診,慢性闌尾炎需要的療程比較多,也容易復發(fā),所以患者更要注重日常的保健護理。而典型的急性闌尾炎患者,最常見癥狀就是上腹痛,不少人以為是胃炎,其實不是的。疼痛癥狀會在幾個小時候轉(zhuǎn)移到右下腹,還可能發(fā)生嘔吐惡心等癥狀,有明顯按壓痛,這類患者也要做好自己的保健護理工作。此外慢性闌尾炎患者不可以飯后進行運動,也不適宜進行劇烈運動,避免發(fā)生分糞石卡在闌尾部位加重病情,還有患者需要多點休息,充足的睡眠可以加強免疫力。
其實闌尾炎多見于急性,早期盡快治療,這樣可以減少病情損害,不然也可能變成慢性闌尾炎,到時候治療起來比較難,費用也會增加的,所以還是早日治療比較好。最后,患者還要注意自己的衛(wèi)生習慣,吃飯前要記得洗手,食物也清洗干凈等等,避免細菌感染。
闌尾炎是怎么引起的?
1.急性闌尾炎
(1)梗阻闌尾為一細長的管道,僅一端與盲腸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內(nèi)分泌物積存、內(nèi)壓增高,壓迫闌尾壁阻礙遠側(cè)血運。在此基礎上管腔內(nèi)細菌侵入受損黏膜,易致感染。
(2)感染其主要因素為闌尾腔內(nèi)細菌所致的直接感染。若闌尾黏膜稍有損傷,細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
(3)其他被認為與發(fā)病有關(guān)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瀉、便秘等胃腸道功能障礙引起內(nèi)臟神經(jīng)反射,導致闌尾肌肉和血管痙攣,產(chǎn)生闌尾管腔狹窄、血供障礙、黏膜受損,細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癥。
2.慢性闌尾炎
臨床上大致可分為反復發(fā)作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兩大類。前者多由于急性闌尾炎發(fā)作時病灶未能徹底除去殘留感染,病情遷延不愈而致。后者沒有急性闌尾炎發(fā)作史,癥狀隱晦,體征也多不確切。
正在上學的小朋友患上流行性腮腺炎之后都會被要求隔離在家,以防傳染給其他小朋友。正常情況下,此病的潛伏期為15-18天,發(fā)作期為10天左右,因此小朋友需要被隔離10天才行。
隔離期為:患者隔離至腮腺炎腫大完全消失或發(fā)病后10天。
1、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腮腺炎主要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發(fā)生,以5—15歲患者多見,2歲以下,40歲以上很少發(fā)病。
2、腮腺炎在冬春季節(jié)發(fā)病較多,尤其在春季發(fā)病較為集中。但全年都可發(fā)生感染流行,常在學校、幼兒園中爆發(fā)。
3、本病潛伏期14——21天,平均18天,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大約半個月發(fā)病,這種病起病較急,前驅(qū)期較短,有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癥狀,此期持續(xù)數(shù)小時至兩天后,腮腺開始腫脹,同時伴有發(fā)熱、頭痛及食欲不佳等全身癥狀?;颊叩闹饕Y狀,有發(fā)熱、頭痛、畏寒、咽痛、乏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全身不適等癥狀,一般三天左右達到高峰。高峰時一側(cè)或兩側(cè)腮腺部腫脹,腮腺腫脹以耳垂為中心逐漸向四周擴大,局部疼痛、過敏,吃干硬或酸性食物使唾液大量分泌時,腫脹疼痛更為明顯,腮腺腫脹全過程約7——12日??捎绊懗燥?,該病嚴重時可引發(fā)腦膜炎,腦炎,導致癱瘓,癲癇。如青春期發(fā)育后感染腮腺炎病毒也可能伴發(fā)卵巢炎或睪丸炎,并可能導致患者成年后不孕,不育。
4、人群對腮腺炎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一次感染后可獲得持久性的免疫,很少有二次感染者。
小編提醒,由于腮腺炎的流行速度不如流感等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強烈,臨床表現(xiàn)較輕,病死率低,常不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在首例腮腺炎發(fā)病后,由于缺乏積極的防治措施而造成流行,而控制流腮的傳播流行是需要衛(wèi)生部門、學校、家長和社會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本文導讀: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起著代謝、解毒的功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肝臟,下面為大家介紹肝炎患者的四款養(yǎng)肝湯。
一、蘑菇燉烏雞
材料:烏骨雞一只,蘑菇200克,食鹽適量
做法:
1、烏骨雞宰殺后,去掉內(nèi)臟,清洗干凈,切塊,蘑菇洗凈,撕成小朵。
2、砂鍋加水,倒入烏骨雞和蘑菇,加鹽,燉到肌肉熟爛即可。趁溫熱的時候食用。
功效:養(yǎng)肝強身,補中益氣,適合慢性肝炎者食用。
二、泥鰍燉豆腐
材料:豆腐50克,活泥鰍100克,蔥姜,食鹽
做法:
1、泥鰍要先放在清水里養(yǎng)一天,然后去掉腸雜和鰓,洗凈,豆腐切小塊,蔥姜洗凈,拍一拍。
2、鍋加水,放入泥鰍和蔥姜,加適量鹽,清燉,燉到五成熟的時候加入豆腐,燉到豆腐、泥鰍熟爛即可。吃魚、豆腐,喝湯,要趁熱、空腹的時候食用,每天服用1-2次,連續(xù)服用一周。
功效:泥鰍加豆腐,具有清熱利濕、解毒保肝、補中益氣的功效,適合慢性肝炎和黃疸型肝炎者服用。
三、醋骨湯
材料:鮮豬骨500克,米醋1000克,白糖120克,紅糖120克
做法:豬骨洗凈,放入砂鍋里,倒入米醋、白糖和紅糖,不要加水,就這樣用中火燒開,用小火煮半小時,過濾取汁。
功效:養(yǎng)肝養(yǎng)陰,解毒化瘀,時候病毒性肝炎有肝陰虧損者飲用。5-10歲的兒童,每次應用10-15毫升,成年人每次飲用30-40毫升,每天3次,飯后服用。
四、丹參黃豆湯
做法:黃豆用水浸泡一小時,丹參洗凈。黃豆、丹參放入鍋里,倒入適量清水,煲湯,煮到黃豆熟爛后揀出丹參,加一些蜂蜜調(diào)味即可。
功效:養(yǎng)肝補虛,活血祛瘀,適合慢性肝炎患者服用,特別是肝脾腫大者。(99健康網(wǎng)(.cn)專稿,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腸炎的危害
1、腸炎的危害
腸胃炎是生活中的常見性疾病,腸胃炎分為兩種,急性腸胃炎和慢性腸胃炎,急性腸胃炎的主要表現(xiàn)為敗血癥,腹瀉,嘔吐,惡心,發(fā)熱等等,這類疾病多數(shù)是由于腸胃細菌感染引起腸胃黏膜病變,造成了急性腸胃炎,患者多見于疼痛,很多人覺得腸胃炎其實不需要治療,只要注意飲食就可以了,可大家卻不知道腸胃炎的后果是很嚴重的。
2、腸炎的分類
急性腸胃炎會造成脫水、電解質(zhì)不平衡、腸穿孔、敗血癥,急性腸胃炎的炎癥,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fā)熱等。本病常見于夏秋季,其發(fā)生多由于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餿、穢濁不潔的食品。腸炎雖說分為兩種,但大多數(shù)人得的都是急性腸炎,急性腸炎容易脫水,另外如果腸炎不治療的后果,還會引起敗血癥,腸穿孔等一系列的危害,對急性腸炎患者無需手術(shù)治療,大家可服用藥物進行治療,急性腸炎早期治療可在短時間內(nèi)恢復。
3、引起腸炎的病因
細菌感染:細菌類的成因包括:最常見的是食物受細菌感染,再煮熟或半熟的食物,特別容易染有細菌。葡萄球菌和沙門桿菌通常來自處理食品的人員。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沙門桿菌是最常見的病菌。污染的禽類、肉類及魚類中,??砂l(fā)現(xiàn)彎曲桿菌。大腸桿菌有很多種,大多無害,但有幾種可引起初生嬰兒的急性胃腸炎,這種感染常在育嬰室中蔓延。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往往也可引致胃腸炎及腸炎。輪形病毒是引起兒童腹瀉的最常見病原體。除此之外,可引致胃腸炎的病毒還有腺病毒、腸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等。這種感染可在兩天之內(nèi)發(fā)病。
食物感染:有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毒素,也可以引致胃腸炎,如紫杉、青性的茄屬植物、牽牛花及七葉樹屬植物等,都含毒素,而馬鈴薯塊莖所生的嫩芽,也是有毒的。
腸炎的預防措施
腸胃炎癥很容易傳染,一定要避免接觸傳染源,要徹底清潔洗手,有些病菌可以透過空氣傳染,這時病人和密切接觸病的人士都要戴上口罩。
腸胃炎患者慎防把疾病傳給他人,除了勤力洗手外,不要與人共用餐具和廁所用品,患者也不應為他人準備食物。
食物的保存和處理對預防腸胃炎也是十分重要,魚類、海鮮、隔夜的食物很容易藏有細菌,所以最好都是完全煮熟才吃,一些手工制作的雪條和雪糕,很容易受到污染,也要避免進食。盛夏的時候會飲用很多水,一定要喝煮開了的水,不要貪方便直接喝水,蔬果也要趁新鮮洗凈食用。
腸炎可以吃什么食物
急性腸炎吃什么好——腸炎初期,是腸道急性充血、水腫、發(fā)炎和滲出的階段,此時腸蠕動活躍或處于痙攣狀態(tài),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小時內(nèi),患者可吃流質(zhì)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雞蛋面糊、細掛面、燴薄面片等。如腹瀉嚴重或出汗較多,還應適當給病人多喝一些湯水,如米汁、菜湯、果汁、淡鹽開水等,以補充體內(nèi)水、維生素和電解質(zhì)的不足。
急性腸炎吃什么好——腸炎好轉(zhuǎn)期,急性腸胃炎可給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營養(yǎng)豐富的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食物,如大米粥、細面條、蒸蛋羹、咸餅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進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時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這些食物進入腸道后容易發(fā)酵產(chǎn)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腹痛,增加患者痛苦。另外,牛奶中含有較多的脂肪,脂肪有潤滑腸道、增強腸蠕動的作用,可加重腸道負擔,對病情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