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不通按穴就可改善
春季養(yǎng)生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别B(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養(yǎng)生關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量。日常生活中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鼻塞不通按穴就可改善”,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身邊有些人似乎常年感冒,說起話來甕聲甕氣,還經(jīng)常拖鼻涕。其實,這些人是鼻竇炎、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等疾病的受害者,鼻腔受疾病所累時常不通暢,連嗅覺、味覺也可能受到影響。
這些患者如果在正規(guī)治療的同時學習一些自我通鼻法,促使肺氣條達宣暢、氣道通調,可以很好地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方法如下:
1.以右手中指按在大椎穴上,左手中指按于右手中指之上,作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揉大椎穴各30次。
2.以左右手食指,分別按風池穴30次。
3.兩手自然下垂,轉搖兩側肩關節(jié),帶動肩胛骨作上下前后的旋轉活動,以運背部的膏肓穴。
4.用兩手中指指腹摩擦鼻兩側,由攅竹至迎香穴擦鼻30次,再在迎香穴上輕輕按揉5~10分鐘。
5.用中指指端按揉鼻部素髎穴。
6.取耳穴之內鼻、額、鼻眼點、上頜為主穴,配穴取肺、胃、脾、肝膽腎上腺為配穴。每次選主穴2個,配穴1~3個,用王不留行籽貼壓,每日按揉數(shù)次,5日為1療程。也可直接用拇指和食指按揉。
特別提醒
鼻炎患者在生活起居上,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 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預防感冒,積極治療鄰近器官,如口腔、耳部的疾病。
* 清潔鼻腔,及時去除積留的鼻涕,保持鼻道通暢,以利引流。
* 急性發(fā)作期應適當休息,注意營養(yǎng),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戒除煙酒。
* 注意個人防護,風沙天氣外出時,應帶口罩。
ys630.coM延伸閱讀
夏日空調病高發(fā)期,因為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都是待在空調房里不愿出門,由于氣溫高,人體出汗較多,全身表皮血管擴張,體內本有熱,而長時間呆在溫度較低的空調房內,感受冷風的寒邪,引起體表血管、汗腺收縮關閉,使體內產熱和散熱失去平衡。一旦身體抵抗力下降,則癥狀呈現(xiàn)寒熱并見。如果再加上飲食不節(jié),過多地攝入煙酒、高熱量食物,更致體內蘊熱,促成外寒內熱而導致寒包火型感冒。那么該如何防治空調病呢?不妨按摩五個穴位,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風池穴
是足少陽膽經(jīng)的重要穴位,也是膽經(jīng)與陽維脈的交會穴。風池為風邪聚集的要塞,故以風池命名。風邪在此易化熱,又稱熱府,所以具有疏風解表、平抑肝陽、舒筋通脈的作用。它位于后腦勺下方頸窩的兩側,由頸窩往外約兩個拇指的左右。屬足膽經(jīng)經(jīng)脈的穴道,位于人體的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大概與耳垂齊平??捎秒p手食指、中指分別按住風池穴,用力按壓至稍感酸脹,或刮至有發(fā)熱感,具有清利頭目、通陽散寒的作用。在治療空調病中,起著生力軍的作用。
定喘穴
由于空調病通常伴有咳嗽,所以還要刮刮定喘穴。此穴位于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止咳平喘,通宣理肺。對支氣管哮喘,百日咳都有一定功效。
大椎穴
位于第七頸椎下面的凹陷處,為督脈本經(jīng)穴,又為諸陽之會,所以在臨床上應用甚廣,作用主要是祛風通竅,理氣止痛,針對熱病,比如發(fā)燒,還有就是治療頭痛,頸部疼痛等。艾灸或刮刮大椎穴,能治療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迎香穴
主要功用是祛風通竅,理氣止痛。鼻塞時按揉迎香穴,通??删徑獗侨?。
太陽穴
在中醫(yī)經(jīng)絡學上被稱為經(jīng)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術拳譜列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由眉梢到耳朵之間大約三分之一的地方,用手觸摸最凹陷處就是太陽穴。能夠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對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效果較佳。
一、鼻塞按什么穴位
1、鼻通穴(又叫上迎香穴)
位置:在面部、鼻翼軟骨及鼻甲交界處。
功效:主治鼻塞、鼻炎、鼻竇炎。
方法:用中指的指腹按壓1~2分鐘即可。
2、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處。于鼻翼外緣中點作一水平線,與鼻唇溝(微笑時鼻子與嘴唇外側自然形成的淺溝)交點處。
功效:清熱散風、宣通鼻竅,主治鼻塞、鼻炎、鼻出血、嗅覺減退等鼻病。
方法:用食指的指腹按壓1~2分鐘。
3、印堂穴
位置:在額部,兩眉頭中點。
功效:通鼻開竅,清頭明目。主治鼻炎,鼻塞,頭痛、目眩等疾病。
方法:中指或食指按揉1~2分鐘。
只要找準穴位的位置,效果都很不錯,趕緊試試吧。如果長時間鼻塞沒有緩解,還是建議最好能到耳鼻喉專業(yè)診查,明確是否并發(fā)其他鼻部疾病。
二、能緩解感冒癥狀的穴位
1、足三里
膝眼下3寸,因是個強壯全身的穴位,民間便有揉揉按按足三里,相當吃只老母雞的說法。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先屈膝,將一手掌心正對膝關節(jié)髕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達之點外側旁開1寸處即是此穴位。然后用一指推法,推5~10分鐘;再用摩擦法輪摩100~200次。搽點按摩液或正紅花油等在穴位上,效果更好。艾灸此穴10分鐘,每日1~2次,效果也很好,但不適于嬰幼兒。
2、風門
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即旁開2橫指。按摩這個穴位對傷風、咳嗽、發(fā)熱頭痛、項強、胸背痛等癥狀效果比較明顯。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可以參考上面的足三里。操作此法可以由家人或借助按摩儀施行。
3、肺俞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即旁開2橫指。按摩此穴位對感冒、咳嗽、氣喘、吐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等效果較好。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同足三里。操作此法應由家人或借助按摩儀施行。
4、大椎
第七頸椎棘突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間。按摩此穴位對感冒、瘧疾、咳嗽、氣喘、骨蒸盜汗、癲癇、頭痛項強、風疹等效果較好。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同足三里。如果自己反背手能觸摸到此穴位,亦可自我按揉點壓。
5、神闕
肚臍的中間,即我們常說的肚臍眼。按摩此穴位對感冒、腹痛、泄瀉、脫肛、水腫、虛脫等效果較好。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右手掌心置于肚臍,左手重疊于右手背,順時針方向摩50~100次;換左手在下,逆時針方向摩50~100次,以腹部發(fā)熱為宜;然后再以兩手掌心向內相重疊,手心置于肚臍,向下擦搓30~50次,以下腹部發(fā)熱為宜。亦可用一指尖或指腹點揉按臍眼3~5分鐘。操作此法自己或家人或借助按摩儀均可施行。
6、涌泉
足底(去趾)前1/3處,足趾跖屈時呈凹陷。按摩此穴位對感冒、頭痛、頭昏、失眠、目眩、咽喉腫痛、失音、便秘、小便不利、小兒驚風、癲狂、昏厥等效果較好。具體操作方法也是先找準穴位,用一指推法,推5~10分鐘;再用摩擦法輪摩100~200次??刹氚茨σ夯蛘t花油等在穴位上。或艾灸此穴10分鐘,每日1~2次,效果也很好,嬰幼兒不適應。操作此法自己或家人或配合按摩儀均可施行。
7、腎俞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按摩此穴位對感冒、遺尿、遺精、陽痿、月經(jīng)不調、白帶、水腫、耳鳴、耳聾、腰痛等效果較好。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同上。
三、不用吃藥治鼻塞的小方法
1、吸熱氣
英國皇家全科醫(yī)生學會主席史蒂夫菲爾德說:普通感冒多伴有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減輕的最好方法是保持鼻腔干凈。吸熱氣的效果很不 錯。將開水浸泡的毛巾放在頭上,吸熱氣,如果再滴上幾滴植物油,比如桉樹油,癥狀會輕很多。菲爾德補充說:也可以沖一個熱水澡或者坐在滿是熱氣的洗澡 間中。這樣做對兒童感冒效果特別好。
2、喝熱飲
英國卡迪夫大學普通感冒研究中心主任羅恩??藸査菇淌谡f,熱飲的效果很神奇。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熱果汁對鼻腔氣流、普通感冒和流感癥狀的積極效果令人驚訝。喝一些略帶苦味的熱飲也特別有益。很多醫(yī)生建議喝加蜜(殺菌)、姜(消炎)熱水和鮮檸檬汁。
3、喝雞湯
家里做的湯好處很多,特別是雞湯。有研究稱,雞肉有抗病毒的特性,特別是不去皮的雞肉更是如此。2000年,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yī)學中 心科學家發(fā)現(xiàn),雞湯的某些成分能抑制中性白細胞移行,從而產生消炎作用,緩解感冒癥狀。??藸査拐f,感冒也是吃熱咖喱的最佳借口。他說:辛辣飲食會促進 唾液和呼吸道黏膜分泌,從而緩解咳嗽和咽喉痛。
4、多休息
倫敦診所睡眠顧問彼塔多諾霍博士認為,休息一兩天比較好。她說:要聽身體的話,因為只有睡眠才能讓人體得到修復。菲爾德教授對此表示認同。只要引發(fā)炎癥的病毒存在,任何輕微活動都是有害的,老人更是如此。
5、多喝水
全科醫(yī)生、《從砷到杜松子酒的老式療法》作者羅布??怂拐f:患感冒的人需要充分的體液。希克斯說,除了酒,什么都行。不過,也有人認為軟飲料含糖多,對快速補充體液無益。
6、加營養(yǎng)
英國營養(yǎng)學會的薩拉斯坦納說:有些營養(yǎng)素有助增強免疫力,如維生素A(雞蛋、牛奶、橘子和胡蘿卜一類的蔬菜)、維生素E(干果、谷物)和硒(巴西干果,海產品和豬肉)。另外,還可多吃大蒜,因為大蒜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7、學減壓
??藸査菇淌谡f,日常生活的壓力讓人很容易感冒。很久以來,壓力一直被認為與整體免疫力受到抑制有關。
8、會保暖
希克斯說:說到預防感冒,還是老太太說得對,保暖很重要。 鼻孔凍著了、體溫下降,免疫系統(tǒng)功能就會下降。
9、擤鼻子
經(jīng)常擤鼻子比較好,這樣黏液就不會因為打噴嚏進入腦部。理想做法是,按住一個鼻子擤另一個,這樣鼻孔內的黏液就會得到清理。
10、勤漱口
漱口可以暫時緩解咽喉痛。在熱水中加上一勺鹽,每天漱四次?;蛘咴跓崴屑臃涿?這種方法在民間很普遍。
11、加枕頭
墊高枕頭睡覺,鼻腔內的黏液就會順利排出去。
想排的時候排不出,或是排后仍有殘余感,體會到便秘難受滋味的人越來越多。多數(shù)人的便秘原因,往往是生活習慣不好,除了調整飲食外,多多按摩支溝穴和大腸俞穴,也能幫助刺激腸胃蠕動,消除便秘。
支溝穴位于手背腕橫紋正中上三寸處。方法:用手指指面向下按壓,或作圈狀按摩。
大腸俞位于距離第四腰椎棘突下向外約一寸五(比大拇指略寬)。方法:以手指指面向下按壓,或做圈狀按摩。
另外,取干薄荷5克,用熱水沖泡飲用,能有效緩解便秘。或是將少量黑芝麻和杏仁粉混合用水沖泡飲用。
相關小貼士:指壓少商穴治呃逆 呃逆發(fā)作時,指壓少商穴即可自制。少商穴在大拇指外側,距指甲根角3毫米處?;颊呖梢阅粗负褪持妇o壓少商穴,至有酸痛感為度,持續(xù)0.5~1分鐘,呃逆即止。
指壓內關穴止嘔吐 因小恙引起嘔吐,可用中指壓內關穴止嘔吐,內關穴在掌后二寸(同身寸,下同)處,在兩筋之間,壓至有酸脹感即說明已中穴位,約1分鐘即可止嘔吐。
捏腳后跟止鼻血 鼻出血時,馬上以拇指和食指捏患者腳后跟(踝關節(jié)及足跟骨之間的凹陷處),左鼻出血捏右腳跟,右鼻出血捏左腳跟,當可止血。
指壓太陽穴止頭痛 一般性頭痛,患者可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后1寸凹陷處),壓至脹痛,并旋轉按揉約1分鐘,頭痛便可減輕。
按足三里穴止胃疼 胃痛時,用雙拇指按揉雙腿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膝蓋下三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待有酸麻脹感后3~5分鐘,胃痛可明顯減輕乃至消失。
掐中指甲根緩解心絞痛 當心絞痛發(fā)作,一時無法找到硝酸甘油片時,他人可用拇指甲掐患者中指甲根部,讓其有明顯痛感,亦可一掐一放,堅持3~5分鐘,癥狀可緩解。
捏壓虎口治暈厥 暈厥即面色蒼白、惡心欲嘔、出冷汗甚至不省人事。此時,他人可用拇指和食指捏壓患者虎口(即合谷穴),捏壓10余下時,一般可以蘇醒。
點壓天樞穴治便秘 便秘者在大便時以左手中指壓點左側天樞穴(位于肚臍旁3厘米直下1厘米處)上,至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1分鐘左右就有便意,然后屏氣,增加腹內壓,即可排便。
鼻子不通按什么穴位
1、鼻子不通按摩迎香穴
按迎香穴,不聞香臭揉迎香。迎香穴位于人體鼻翼外緣中點旁開5分,鼻唇溝中間。屬大腸經(jīng)。主治:鼻塞,鼻炎、副鼻竇炎、面部神經(jīng)麻痹。
揉按迎香穴,可有效地改善局部及其臨近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局部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和對病邪的抗擊能力,如果天天堅持,將對減少呼吸道疾患的發(fā)生具有肯定的作用。
2、鼻子不通按摩上迎香
上迎香屬經(jīng)外穴,在面部,當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界處,近鼻唇溝上端處,迎香穴之上方,故名。
有清熱散風,宣通鼻竅之功。主治:單純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鼻旁竇炎,鼻衄,鼻息肉,嗅覺功能障礙;慢性結膜炎,爛眼弦,暴發(fā)火眼,迎風流淚,淚囊炎;感冒,頭痛,鼻塞;口眼歪斜,頭面疔瘡。
感冒了鼻塞會影響睡眠,除了按壓穴位,還可以有其他的方法來緩解。比如用新鮮的橘皮對準鼻孔進行擠壓,橘皮的汁液進入鼻腔后就會通氣了。因傷風感冒引起的鼻塞,可以調一些溫鹽水清洗鼻孔,不僅可以緩解鼻塞,還能防止鼻炎的發(fā)生。
3、鼻炎按摩什么穴位好
3.1、天府穴:天府穴最大的效用就是善治鼻炎,不論是過敏性鼻炎,還是慢性鼻炎。此穴可以用以下方法來找到:兩臂張開,掌心相對平伸,用鼻尖點臂上,點到處就是天府穴。
3.2、陷谷穴:陷谷穴也能夠直接通到鼻竅,所以它是一個治療鼻炎的要穴。當鼻子不通氣時,揉揉陷谷穴很快就會通。腳上第二趾和第三趾間有一個縫,從接縫的地方往腳背方向上走5厘米的地方,就是陷谷穴。
3.3、手三里穴:可治療過敏性鼻炎。手三里穴,在肘橫紋下2寸處。手三里穴還可以增強體質,是人體的強壯穴,和足三里穴一樣,平時多揉,可以增強免疫力。
3.4、前谷穴:可治過流黃涕的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竇炎等癥狀,平常沒事的時候多揉揉這個穴位,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鼻塞怎么護理治療
1、泡腳法:睡覺之前用熱水泡腳,把熱水一點一點地倒進桶里慢慢泡腳,這時會感覺到一股熱氣從腳底流向背心,慢慢分布全身,如果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那就再泡,每天至少要泡一二十分鐘。
2、煎熏法:將蔥白一小把或將蔥頭(洋蔥)三四個切碎煎湯,用鼻吸熱氣,或將食醋燒開吸醋氣,療效都較好。
3、填充法:將蔥白搗爛取其汁滲入藥棉內,將藥棉塞進鼻孔,或將大蒜瓣1個削成比鼻孔稍小的圓柱形,用薄層棉花或紗布包好塞入鼻孔,效果也不錯。
4、側臥按摩法:左側耳塞向右臥,右側鼻塞向左臥,用雙指夾鼻按揉雙側迎香穴1~2分鐘,鼻塞可除。
5、熱敷法:用熱毛巾敷鼻,或用電吹風對著鼻孔吹熱風,吹雙側太陽穴、風池穴、大椎穴,鼻塞可解。
6、變位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嬰兒,嬰兒鼻塞時,??摁[不停,這時可將嬰兒豎直抱起,很快便能安然入睡。
鼻塞有哪些癥狀
鼻塞是常見的癥狀之一,最常見的原因包括鼻炎、鼻竇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竇腫瘤、腺樣體肥大等。理論上來說,鼻塞都可以通過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解決。不同原因可引起不同癥狀,例如:
1、急性鼻炎的鼻塞發(fā)展很快,通常在數(shù)日內即達到高潮,一周左右可自行消退,可伴有發(fā)熱、頭昏等全身癥狀。
2、慢性單純性鼻炎多呈陣發(fā)性或者交替性,日輕夜重,常受體位影響,臥位時鼻塞較重。點滴鼻凈、麻黃素藥水后鼻塞可以好轉較長一段時間。
3、慢性肥厚性鼻炎多為持續(xù)性鼻塞,對麻黃素、滴鼻凈不敏感,或者使用后鼻塞好轉僅數(shù)分鐘后,又很快出現(xiàn)。肥厚性鼻炎必要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或者使用微波、激光等來縮小鼻甲。
4、藥物性鼻炎為一般鼻炎經(jīng)常點用麻黃素引起,表現(xiàn)為對滴鼻藥物的不敏感,或者鼻塞好轉的持續(xù)時間較短。此時應盡快停止使用此類藥物。
大便不通按什么穴位
1、大便不通按天樞穴
位置:肚臍兩側約2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雙手拇指分別按于兩側天樞穴,順時針按揉2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功效:主治便秘、腹痛等疾病。
2、大便不通按中脘穴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用食指或中指向下按壓中脘穴半分鐘,然后做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功效:主治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便秘、腹脹、腹瀉等。
3、大便不通按巨虛
屈膝,沿髕骨向下循按,可以清晰地摸到脛骨。距脛骨外側邊緣一中指寬處就是足陽明胃經(jīng)小腿部的循行線。在這條線上,髕骨與髕骨下方的韌帶(髕韌帶)外側凹陷內是犢鼻穴,自犢鼻向下約一橫掌,即為胃的下合穴足三里,再向下一掌為大腸的下合穴上巨虛,再向下一掌為小腸的下合穴下巨虛。便秘時,按壓上巨虛穴多有明顯的酸痛或刺痛感。
從足三里開始,沿著小腿外側經(jīng)脈從上向下點按,重點按揉上巨虛和下巨虛穴,局部有酸脹或脹痛感時療效較好。
4、大便不通按支溝穴
前臂上舉,掌心面向自己,五指張開,在腕背側橫紋上一掌(四指并攏為一掌),前臂兩骨(尺骨與橈骨)之正中就是支溝穴。支溝穴是治療便秘的特效穴,平時可不拘時間次數(shù)反復點按,有助大便通暢。
5、大便不通按大腸俞
位置:腰部,離第4腰椎下兩側各約2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立位,兩手叉腰,用中指指腹部用力揉按兩側大腸俞約2分鐘;或握拳,用食指的掌指關節(jié)凸起部點按1分鐘。
功效:主治便秘、腹痛、腹脹等。
6、大便不通按八髎穴
位置:在骶椎上,分為上、次、中和下,左右共8個穴位,分別在第1、2、3、4骶后孔中,合稱“八穴”。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掌揉法或擦法自上而下揉擦至尾骨兩旁約2分鐘,以局部按壓有酸脹感為度。
功效:主治便秘、小腹脹痛、痔瘡等。
大便不通吃什么
1、胡蘿卜番茄南瓜汁
南瓜去皮去籽切塊,上鍋蒸熟晾凉。胡蘿卜去皮切塊,番茄切塊,備用。所有材料入攪拌機,加入1大杯凉開水打成汁;最后手動過濾出汁,倒入杯中即可。
這款飲品具有清熱除煩、健胃消食、通便排毒等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飲用,但體虛氣弱、脾胃虛寒不宜多飲。胡蘿卜含有植物纖維,吸水性強,在腸道中體積容易膨脹,是腸道中的“充盈物質”,可加強腸道的蠕動,有通便之效!
2、黃瓜梨子汁
黃瓜洗凈切成丁,雪梨洗凈去核切丁。將黃瓜、雪梨放入果汁杯內,用手動攪拌機打攪。打攪成汁即可。最后倒出濾出渣。
黃瓜含有細纖維素,這種纖維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體內宿便的排出,營養(yǎng)豐富的黃瓜有利于“清掃”體內垃圾之效。排便不暢嚴重的話,還可以在果蔬汁中加入奘靈水蘇糖,奘靈水蘇糖能調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增強腸胃蠕動和腸內水分,促進代謝廢物毒素排泄,清理體內垃圾,使腸中常清。
3、菠蘿木瓜汁
菠蘿去皮后用淡鹽水浸泡10分鐘。把木瓜,蘋果,橙子分別去皮。把切小塊的所有水果放入攪拌機。攪打成果汁即可飲用。
菠蘿可是春季常見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菠蘿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補脾止瀉、清胃解渴等功用。木瓜則也能夠消食通便養(yǎng)胃。
潤腸通便的中藥有哪些
1、蘆薈紅棗茶
材料:蘆薈3片、紅棗15粒、寡糖20ml、水300ml。
做法:蘆薈削去邊刺后,連皮帶肉切小塊,連紅棗和水用大火滾開后,小火續(xù)煮20分鐘,濾渣加入寡糖調味。
功效:蘆薈含Aloecin與蘆薈霉素,有健胃整腸,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故有助于清腸排便。
注意:蘆薈滑膩,會使受精卵著床不易,孕婦勿食用。
2、當歸決明茶
材料:當歸12g、肉蓯蓉12g、炒決明子12g、水1000ml。
做法:當歸、肉蓯蓉、炒決明子,放入鍋中加水1000ml,煮沸后轉小火煮30分鐘,去渣取汁當茶飲溫服。
功效:滋補肝腎、潤腸通便,適用于一般便秘。
注意:腹瀉、腸胃有實熱的便秘,不宜飲用。
小兒鼻塞按什么穴位
1、揉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人體的面部的鼻翼兩側,在鼻翼旁外緣的中點旁,當鼻唇溝中。按摩方法:進行按摩時將兩手指尖螺紋面置于迎香穴處,做旋轉揉搓約50-100次。功效:通利鼻竅、疏風解表、祛風通絡、宣通鼻竅、通便止痛。主治:鼻塞、鼻出血、鼻竇炎、牙痛、感冒、口歪、面癢、膽道蛔蟲癥。
2、揉山根穴
位置:山根穴位于小兒兩目內眥連線的中點上,處于鼻根的低洼處。按摩方法:按摩時用中指指腹螺紋面著力,按揉兩目內毗連線的中點處山根穴約100次左右。功效:掐山根穴有開關竅、醒目定神的作用。主治: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鼻塞不通等。也可作診察穴使用,若見青筋基邢,則是驚風或內傷的表現(xiàn)。
3、揉風池穴
位置:風池穴位頭部枕骨之下,在胸鎖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取穴時虎口張開,用拇指和食指嚴重脖子向上推至枕骨下的凹陷處即為風池穴。按摩方法:對小兒進行按摩時注意將雙上肢肘關節(jié)屈曲,兩手上舉,左手固定小兒頭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起按揉雙側風池穴50次。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蕁麻疹。
4、摩擦鼻梁
位置:鼻梁兩側。按摩方法:進行鼻梁摩擦的具體做法時用雙手的大拇指指腹,從迎香穴開始向上擦自鼻根處,小兒皮膚稚嫩,注意手法應當輕柔,以免擦破皮膚,如此反復摩擦,直到小兒局部皮膚潮紅發(fā)熱為佳。
小兒鼻塞吃什么好
1、梨
梨是民間止咳用的最多的一種水果,有生津止渴、清熱止咳的功效。可以和川貝、冰糖或蜂蜜一起熬制適用;還可以將核挖去將冰糖、貝母粉加入蒸熟后直接食用,效果都不錯。對風熱感冒、發(fā)熱口干、咳嗽出痰等癥狀都具有明顯的緩解作用。風熱感冒患者,可以用生梨一個,洗凈連皮切塊,加冰糖燉水口服,會有很好的療效。
2、西瓜
西瓜性寒,味甘,有清熱解暑的功用。夏天風熱感冒時,食用西瓜,可以解渴、去暑熱?!兜崮媳静荨氛f西瓜能“治一切熱癥”。無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在感冒初期,病邪在表之際,吃西瓜就相當于服用清里熱的藥物,會引邪入里,使感冒加重或延長治愈的時間。不過,當感冒加重出現(xiàn)了高熱、口渴、咽痛、尿黃赤等熱癥時,在正常用藥的同時,可吃些西瓜,有助于感冒的痊愈。
3、菠蘿
發(fā)燒、咳嗽、鼻塞都是感冒最明顯的癥狀,除了趟在床上安靜地休息,不妨飲用一杯新鮮的菠蘿汁,它有降溫的作用,并能有效地降低支氣管。經(jīng)醫(yī)學研究,自古以來,人類就常常憑借菠蘿中含有的菠蘿蛋白酶來疏緩嗓子疼和咳嗽的癥狀。那是因為菠蘿幾乎含有所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16種天然礦物質,并能有效地幫助消化吸收。菠蘿中含有的菠蘿蛋白酶不但可以幫助感冒患者緩解喉嚨痛和咳嗽的癥狀,還可以有效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增加腸胃蠕動,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小兒鼻塞的癥狀
1、鼻涕多
幼兒經(jīng)常會流鼻涕吐口水,然而當孩子出現(xiàn)鼻炎情況時鼻涕會增多。家長可以觀察到幼兒鼻腔的粘液或粘膿性,偶有膿性。不過膿性一般都是在繼發(fā)感染之后才會出現(xiàn)。
2、鼻塞哭鬧
當孩子感覺鼻腔不適時會表現(xiàn)出哭鬧,此時家長可以通過幼兒哭鬧的聲音以及及時觀察寶寶的呼吸來發(fā)現(xiàn)是否出現(xiàn)鼻塞的癥狀。尤其是夜間、靜坐或是寒冷的時候,幼兒鼻塞的情況會加重。
3、鼻子腫脹
當孩子感冒或者鼻炎出現(xiàn)時比內雙側會出現(xiàn)腫脹的情況。家長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孩子鼻子表面光滑、濕潤,呈現(xiàn)深紅色。里面鼻粘膜水腫、蒼白,此時應該盡快到醫(yī)院進行就診。
4、張口呼吸
由于鼻子已經(jīng)不通氣了,孩子會不自覺地用張大嘴巴用口呼吸。
咳嗽按什么穴
1、咳嗽按什么穴
肺俞穴
此養(yǎng)生穴位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取穴時低頭,頸后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頸椎棘突,其下第三突起處為第三胸椎,肺俞穴(雙側),在第三椎骨旁邊開一指處。
列缺穴
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兩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到達之凹陷處取穴。
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shù)?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拇、食兩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關節(jié)橫紋放在虎口上,治療咳嗽的穴位當虎口與第1、2掌骨結合部連線的中點;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取穴。
風池穴
定位此穴道的時候應該讓患者采用正坐或俯臥、治療咳嗽的穴位俯伏的取穴姿勢,以方便施者準確取穴并能順利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耳垂齊平。(或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2、咳嗽的病因
咳嗽的形成和發(fā)作與反復呼吸道感染有關。在咳嗽患者中,可存在有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的特異性IgE,如果吸入相應的抗原可激發(fā)咳嗽。在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損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應性增高。有學者認為病毒感染所產生的干擾素、IL-1使嗜堿性粒細胞釋放的組胺增多。在乳兒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表現(xiàn)咳嗽癥狀者也甚多。由于寄生蟲如蛔蟲、鉤蟲引起的咳嗽,在衛(wèi)生環(huán)境較差的地區(qū)可見到。
3、咳嗽怎么檢查
由于咳嗽是許多疾病的一種非特異性癥狀,臨床上進行確診時必須詳細詢問病史、全面查體、做胸部X線或CT、氣道反應性測定、肺功能、心電圖、纖維支氣管鏡及一些特殊檢查以排除一些可以引起慢性、頑固性咳嗽的其他疾病。
普通的X線攝片能檢查出多數(shù)肺部病灶,根據(jù)病灶的部位、范圍和形態(tài)有時也可確定其性質,如肺炎、肺膿腫、肺囊腫、肺結核、肺癌、塵肺等。對深部的病變用X線體層攝片,CT,MRI檢查,CT掃描的優(yōu)越性在于橫斷面圖像無影像重疊,能夠發(fā)現(xiàn)X線胸片未能顯示的病灶。
咳嗽如何預防
1、加強鍛煉:多進行戶外活動,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2、氣候轉變時及時增減衣服:防止過冷或過熱。
3、少帶小兒去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感染機會。
4、經(jīng)常開窗,流通新鮮空氣:家人有感冒時,室內可用醋熏蒸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5、及時接受預防注射:減少傳染病發(fā)生。
6、感冒流行期間可服中藥預防:配方是:貫眾12克,防風12克,荊芥10克,每日一帖,連服2—3天。
對經(jīng)常易感冒的小兒,可每天以黃芪15克,紅棗7只,煎汁代茶,長期服用可增加機體免疫力,減少感冒的發(fā)生。
7、防咳先防感:防止咳嗽預防感冒非常關鍵,所以孩子平時要注意鍛煉身體,提高御“邪”能力,避免外感,以防加重病情。
8、生活要調理:對孩子要加強生活調理,飲食適宜,保證睡眠,居室環(huán)境要安靜,空氣要清新。
9、少去公共場所:盡量不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少與咳嗽患者接觸。
10、食用梨和蘿卜:平時適當食用梨和蘿卜,對咳嗽有一定的預防之效。
咳嗽食療方
1、木耳蒸鴨蛋
木耳蒸鴨蛋對于陰虛的咳嗽是較為有效的。本方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有黑木耳、鴨蛋以及少許冰糖。加水適量攪拌后,隔水蒸熟食用,每日兩次,可治陰虛肺燥咳嗽,此偏方對咽干痰少也有療效。
2、煮蘿卜水
煮蘿卜水治療咳嗽也是較為不錯的選擇。一連數(shù)日咳嗽不止,晚上難以入睡,可買幾根白蘿卜,每晚把半截蘿卜切成片,用清水煮,蘿卜、熟后用茶杯或小碗將水濾出,待稍冷后喝下??人员憧蓽p少。連續(xù)喝幾天,咳嗽就可痊愈。
3、梨汁燉冬菇
梨汁燉冬菇清除體內的病毒,有著不錯的效果的。首先把鴨梨去皮切片榨汁,再把冬菇洗凈切片,加適量水和冰糖同燉,等冬菇燉熟后,早晚分兩次連湯同食,即可。梨能潤肺涼心、消痰降火,冬菇內的雙鏈糖核酸在人體內產生的干擾素能消滅體內的病毒。
口干按什么穴
1、口干按什么穴:陰谷穴位
【標準定位】在腘窩內側,屈膝時,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臘肌肌腱之間。
【取法】正坐屈膝,當腘窩內側,和委中相平,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間處取穴。
【功用】如果穴位取得準確,按上去會有酸痛的感覺,中醫(yī)稱為得氣,按摩兩分鐘,200下左右,口水便會增多,就是中醫(yī)說的津液,五分鐘左右,口中會有淡淡的甜味,很滋潤。
2、口干按什么穴:尺澤穴位
【標準定位】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取法】手掌向上,微屈肘,在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橈側緣處取穴。
【功用】肺實熱而瀉之,清熱和胃,通絡止痛。主肩臂痛,寒熱風痹,嘔吐口干,咳嗽痰濁,四肢腹腫,心疼臂寒,肺膨脹,心煩悶,小便數(shù),腰脊強痛,氣短,熱勞,小兒慢驚風。
3、穴位按摩注意事項是什么
按摩時除思想應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氣和,全身也不要緊張,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準確,手法正確。因為過小起不到應有的刺激作用,過大易產生疲勞,且易損傷皮膚。推拿手法的次數(shù)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輕逐漸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漸增加。保健按摩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疲勞,放松心情,還能改善我們身體內部的血液循環(huán),讓我們的身體處于健康的狀況中。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都愛上了按摩,并把它當做最好的休閑娛樂的好選擇,備受人們的歡迎!保健按摩也講究許多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果對按摩不了解的話,不但達不到保健養(yǎng)生的效果,反之還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傷害,所以我們一定要先知道按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平時才能夠健康安全的按摩從而達到保健養(yǎng)生的效果!
口干吃什么
1、飲食干稀結合
吃飯時盡量多喝湯湯水水,注意不宜過咸,避免辛辣食物。
2、口嚼枸杞
枸杞性味甘平,可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安神生津,對緩解口干有一定功效。每天晨起和晚睡前,老人可嚼服約10克的枸杞,或將10至30克新鮮枸杞用水煎服。
3、多吃帶酸味的新鮮蔬果
如山楂、杏、獼猴桃、草莓等,它們都含有豐富粗纖維,咀嚼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刺激唾液分泌。有胃病或胃酸分泌過多的老人不建議采用此辦法。
4、常含棗核
吃完棗后將棗核含在嘴里,也有促進唾液分泌的作用。吞津咽液還可以緩解皮膚干燥、便秘等癥狀。
5、常做“生津操”
每日清晨洗漱后和晚上睡前,用舌尖微頂上腭,幾分鐘后有津液涌出,待充滿口腔后用舌攪拌數(shù)次緩緩咽下;或在閑暇之時,用舌頭繞觸口齒,待口內唾液聚滿,徐徐咽下。
口干舌燥是什么原因
1、肺不布津,腎陰不足
中醫(yī)認為口干涉及肺、腎、脾胃,肺不布津、腎陰不足等都會引起口干,而嗜吃辛辣燥熱之品也會導致口干現(xiàn)象,這時光靠喝水是不夠的,還需要養(yǎng)陰生津。西瓜汁、藕汁、梨汁、牛奶、酸梅汁等飲品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
2、口腔疾病
口腔慢性下頜下腺炎癥、腮腺炎、口腔腺體結石等疾病都可導致口腔腺體病變而使唾液分泌減少,因而出現(xiàn)了口干癥狀;而不少老年人組織器官的功能老化減退、口腔腺體萎縮使得唾液分泌減少,也會感到口干。這種老年人的口干是生理性口干,可以去口腔科進行??茩z查。
3、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患者也會出現(xiàn)口干的癥狀。早期病人常感唾液不足、口干或口中發(fā)黏,繼而出現(xiàn)吞咽困難,吃干性食物如餅干一定要用水才能咽下,夜間可因口干而致醒。專家解釋,干燥綜合征的口干是由于分泌唾液的腺體被免疫細胞破壞,導致唾液分泌減少,但患者體內并不缺水,所以往往喜歡小量多次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