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特色食品香腸
特色養(yǎng)生。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常運動才不能生銹?!彪S著社會的進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問,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日常生活中關于養(yǎng)生保健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華傳統(tǒng)特色食品香腸,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在過年前段時間,家里父母就會去購買新鮮的豬肉回來,灌制香腸。因此,在我們吃年夜飯上總會出現一道美食香腸。那么香腸如何吃美味呢?我們在購買制作好的香腸應該如何挑選呢?
香腸是以豬或羊的小腸衣(也有用大腸衣的)灌入調好味的肉料干制而成,它是中華傳統(tǒng)特色食品之一,享譽海內外。
香腸的特色
①中國香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香腸種類也繁多。
根據類型主要分為:川味兒香腸和廣味兒香腸;主要的不同處就在于廣味兒是甜的,川味兒是辣的。
按風味分,有五香香腸、玫瑰香腸、辣味香腸等,各具特色。
②香腸有開胃助食,增進食欲之功效。
③中國灌腸香腸不加淀粉,貯存時間久。熟制后食用,風味鮮美,醇厚濃郁,回味綿長,越嚼越香。
香腸如何吃美味呢?
優(yōu)質香腸色澤紅艷,間有白色夾花,滋味咸口帶甜,細品時芳香濃郁。
配方:瘦豬肉90公斤、白砂糖5公斤、肥豬肉10公斤、精鹽3公斤、味精200克、白酒750克、鮮姜末(或大蒜泥)150克。
制法:
①切?。簩⑹萑庀软樈z切成肉片,再切成肉條,最后切成0.5厘米的小方丁。
②漂流:瘦肉丁用1%濃度鹽水浸泡,定時攪拌、促使血水加速溶出,減少成品氧化而色澤變深。2小時后除去污鹽水,再用鹽水浸泡6-8小時,最后沖洗干凈,濾干。肥肉丁用開水燙洗后立即用涼水洗凈擦干。
③腌漬:洗凈的肥、瘦肉丁混合,接比例配入調料拌勻,腌漬8小時左右。每隔2小時上下翻動一次使調味均勻,腌漬時防高溫、防日光照灑、防蠅蟲及灰塵污染。
④皮腸:鹽、干腸衣先用溫水浸泡15分鐘左右,軟化后內外沖洗一遍,另用清水浸泡備用,泡發(fā)時水溫不可過高,以免影響腸衣強度。
將腸衣從一端開始套在漏斗口(或皮腸機管口)上,套到末端時,放凈空氣,結扎好,然后將肉丁灌入,邊灌填肉丁邊從口上放出腸衣,待充填滿整根腸衣后扎好端口,最后按15厘米左右長度翅結,分成小段。
⑤晾干:灌扎好香腸掛在通風處使其風干約半月,用手指捏試以不明顯變形為度。不能曝曬,否則肥肉要定油變味,瘦肉色加深。
⑥保藏:保持清潔不沾染灰塵,用食品袋罩好,不扎袋口朝下倒掛,既防塵又透氣不會長霉。食時先蒸熟放涼后切片,味道鮮美。
擴展閱讀
有機食品也叫生態(tài)或生物食品等。有機食品是指無污染、純天然的食品,其生產特點是食品從田地到餐桌的整個過程都不使用化學合成肥料、農藥、生長調節(jié)劑等制劑,生產過程需符合嚴格的技術標準,并按無工業(yè)污染方式加工,還要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有機食品是國際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tǒng)一的提法。
某些廣告會提供繁雜的信息。而美國兒科學會發(fā)布的新報告指出,有機食品沾染有害物質的可能性和水平較低,但其營養(yǎng)價值與傳統(tǒng)食品沒有差別。
美國兒科學會在一份名為《有機食品:健康及環(huán)境優(yōu)勢和劣勢》的報告中指出,與傳統(tǒng)食品相比,有機食品在殺蟲劑殘留水平方面優(yōu)勢明顯。以有機方式飼養(yǎng)的家畜染有耐藥細菌的可能性較低,因為在飼養(yǎng)過程中,它們只在生病時才會服用抗生素。有機食品的益處就在于此。但有機食品在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蛋白質等營養(yǎng)成分含量上與傳統(tǒng)食品并無區(qū)別。
報告認為,從長遠角度來看,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食用有機食品能改善健康或降低生病風險,科學界迄今尚未就這一問題征集大量志愿者、開展大規(guī)模測試。這份報告同時發(fā)表于正在美國新奧爾良舉行的美國兒科學會年會及《兒科學》期刊網絡版上。
報告作者、美國兒科學會營養(yǎng)委員會委員珍妮特西爾弗斯坦說:最重要的是孩子們應該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或脫脂奶制品不管它們是有機的還是傳統(tǒng)的,這些飲食已被證明對健康有益。我們不希望有些家庭因為選擇價格昂貴的有機食品而減少健康食品的總體攝取量。
食品是否有污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世界上不存在絕對不含有任何污染物質的食品。由于有機食品的生產過程不使用化學合成物質,因此,有機食品中污染物質的含量一般要比普通食品低,但是過分強調其無污染的特性,會導致人們只重視對終端產品污染狀況的分析與檢測,而忽視有機食品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的宗旨。
烤香腸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火候,如果是自己的火候都沒有掌握好就會使得自己烤出來的香腸味道不是那么回味無窮,甚至是會感覺到特別的難吃,一定要使用中小火去烤香腸,這樣就可以使得香腸內部都可以慢慢的入味,另外還可以先用調味料腌制一段時間后再去制作,效果就會變得更好。
材 料:
火腿 1塊
蜂蜜 3匙
芥末 3匙
丁香 適量
鳳梨沾醬 適量
做法:
1. 將買回來的火腿去皮,在火腿表面略切格子狀。
2. 將蜂蜜和 芥末調勻,將調勻的芥末和蜂蜜擦在火腿表皮,再將丁香適量插在火腿上。
3. 將處理好的火腿放入烤箱,用150℃烤10 ~15分鐘,再換180℃烤20分鐘即可搭配 鳳梨沾醬一起食用。
烤火腿蛋
菜系及功效: 家常菜譜 益智補腦食譜 工藝:
制作材料:主料:雞蛋200克
輔料:火腿20克, 韭菜20克
調料:大蔥10克,鹽3克,香油5克,植物油50克
做法:
1.分別將火腿、韭菜洗凈切成末;
2. 取一大碗,磕入雞蛋后用筷子打散,加入火腿、 韭菜、蔥、鹽打勻;
3. 取一搪瓷碗,內壁涂抹麻油或花生油,將打勻的蛋液徐徐倒入碗內,放入烤箱中烤約15-20分鐘;
4. 視碗中 蛋面突起呈金黃色時即熟,墊濕布取出,立即墊盤上桌食用。
食物相克雞蛋:與 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 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 鯉魚、 豆?jié){、茶同食。
微波爐進行食物烹調既方便又快捷。最方便之處是對熟食、剩飯、方便食品、微波爐專用食品等進行再加熱,只需幾分鐘或幾十秒,即可加熱,且保持原汁原味,加熱中不用對食物攪拌,所以還能保持食物的原有形態(tài)。
營養(yǎng)價值在畜肉中,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瘦豬肉含蛋白質較高,每100克可含高達29克的蛋白質,含脂肪6克。經煮燉后,豬肉的脂肪含量還會降低。豬肉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梢允股眢w感到更有力氣。豬肉還能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豬肉性味甘成,滋陰潤燥,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豬排滋陰,豬肚補虛損、健脾胃。
香腸在做完以后大概需要三十天左右的晾曬才可以去吃,這個時候再去吃就會覺得味道要比新鮮的時候變得更加豐富,但是很多人們在做香腸的時候卻不知道該如何去切,其實就是比較簡單,只要切成薄片就可以進行烹飪,不要切的那么大塊,因為香腸在炒的時候是很難入味,要切的薄一點。
香腸的切法
臘腸俗稱香腸,為中國廣東、香港和澳門和南方其他地區(qū)常見的食品。臘腸是以肉類為原料,經切,絞成丁,配以輔料,灌入動物腸點衣經發(fā)酵、成熟干制成的肉制品,是中國肉類制品中品種最多的一大類產品。臘腸可分為三大類:生抽腸(又名“白油腸”)、老抽腸、鴨或豬肝腸(統(tǒng)稱潤腸)。臘腸為廣東、香港和澳門和南方其他地區(qū)常見的食品,是把豬肉放入用豬小腸制成的腸衣,經過壓縮、脫水及曬干等程序而成。
廣東臘腸是其代表。廣東臘腸是以豬肉為原料,經切碎或絞碎成丁,用食鹽、硝酸鹽(防腐)、白糖、曲酒、醬油等畏料腌制后,充填入天然腸衣中,經晾曬、風干或烘烤等工藝而制成的一類生干腸制品。貯放臘腸,如放冰箱內,通??杀4骢r味3個月左右。
一、配方 瘦豬肉90公斤、白砂糖5公斤、肥豬肉10公斤、精鹽3公斤、味精200克、白酒750克、鮮姜末(或大蒜泥)150克。
二、制法
l、切?。簩⑹萑庀软樈z切成肉片,再切成肉條,最后切成0。5厘米的小方丁。
2、漂流:瘦肉丁用1%濃度鹽水浸泡,定時攪拌、促使血水加速溶出,減少成品氧化而色澤變深。2小時后除去污鹽水,再用鹽水浸泡6-8小時,最后沖洗干凈,濾干。肥肉丁用開水燙洗后立即用涼水洗凈擦干。
3、腌漬:洗凈的肥、瘦肉丁混合,接比例配入調料拌勻,腌漬8小時左右。每隔2小時上下翻動一次使調味均勻,腌漬時防高溫、防日光照灑、防蠅蟲及灰塵污染。
4、皮腸:鹽、干腸衣先用溫水浸泡15分鐘左右,軟化后內外沖洗一遍,另用清水浸泡備用,泡發(fā)時水溫不可過高,以免影響腸衣強度。將腸衣從一端開始套在漏斗口(或皮腸機管口)上,套到末端時,放凈空氣,結扎好,然后將肉丁灌入,邊灌填肉丁邊從口上放出腸衣,待充填滿整根腸衣后扎好端口,最后按15厘米左右長度翅結,分成小段。
5、晾干:灌扎好臘腸掛在通風處使其風干約半月,用手指捏試以不明顯變形為度。不能曝曬,否則肥肉要定油變味,瘦肉色加深。
6、保藏:保持清潔不沾染灰塵,用食品袋罩好,不扎袋口朝下倒掛,既防塵又透氣不會長霉。食時先蒸熟放涼后切片,味道鮮美。
香腸在做完以后是不能夠馬上就去吃,這是會使得肉質當中都是沒有完全入味,還是應該要放入到太陽下面暴曬一段時間,這樣就可以起到一個風干的效果,不光是會讓味道變得更加好,最重要的就是不會讓做完的香腸放入到常溫的環(huán)境下那么容易壞掉,特別是廣東香腸是需要去曬制。
香腸需要太陽曬嗎
臘腸俗稱香腸,為中國廣東、香港和澳門和南方其他地區(qū)常見的食品。臘腸是以肉類為原料,經切,絞成丁,配以輔料,灌入動物腸點衣經發(fā)酵、成熟干制成的肉制品,是中國肉類制品中品種最多的一大類產品。臘腸可分為三大類:生抽腸(又名“白油腸”)、老抽腸、鴨或豬肝腸(統(tǒng)稱潤腸)。
臘腸為廣東、香港和澳門和南方其他地區(qū)常見的食品,是把豬肉放入用豬小腸制成的腸衣,經過壓縮、脫水及曬干等程序而成。廣東臘腸是其代表。廣東臘腸是以豬肉為原料,經切碎或絞碎成丁,用食鹽、硝酸鹽(防腐)、白糖、曲酒、醬油等畏料腌制后,充填入天然腸衣中,經晾曬、風干或烘烤等工藝而制成的一類生干腸制品。貯放臘腸,如放冰箱內,通??杀4骢r味3個月左右。
糖炒臘腸
材料
一級糖臘腸兩條、無皮臘肉半條、芹菜100克、紅辣椒50克、玉米粒100克、青豆粒100克、食鹽、食糖各1茶匙、花生油3茶匙。
制作方法
(1)臘腸、無皮臘肉蒸熟切成小塊。
(2)把青瓜、紅辣椒、芹菜洗凈切粒。
(3)落油起鍋,把青瓜、紅辣椒、芹菜、青豆加鹽、糖炒熟,再拌上臘腸、臘肉即可食用。
臘腸蒸雞
材料:雞髀2只,臘腸1對切件、姜數小片,蔥2條切短段。
制作方法
(1)雞髀洗凈,抹干斬件,加調味撈勻,加入姜撈勻。
(2)放下臘腸蒸熟,下蔥再蒸1分鐘。
罐烤土豆臘腸板肉
材料:土豆600克、臘腸250克、板肉123克、雞蛋250克、食油25克、奶油100克、食鹽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臘腸(去皮)、板肉洗蛋煮熟切片;把燒熱后倒入食油,待油六成熱時,放入板肉片炒至上色,備用。
(2)土豆洗凈煮熟切片;雞蛋煮熟切片;把鍋燒熱后倒入食油,待油溫六成熱時,放入板肉片炒至上色,備用。
香腸是一種十分好吃的美食,很多人們都會慕名到南方來品嘗這種美食,尤其是廣東的香腸味道是非常獨特,在吃的時候會感覺到非常的下飯,但是這種美食還是不能夠一次性吃太多,因為香腸也是可能會出現上火的風險,這就需要多加注意,要是處在上火狀態(tài)下的人們就盡量不要去吃這道美食。
如果把香腸當作火腿腸的祖先,那么它的歷史有幾千年了。據說,在荷馬史詩里就有香腸的記載。不過,現在的火腿腸跟香腸的差別已經很大了——原料基本相同,但加工過程相差甚遠,因而口感味道也大不相同。
在食品工程里,火腿腸是一種被稱為“乳化肉”的體系。它的關鍵是把脂肪打成細小的顆粒,并均勻分布在整個腸內。單憑肉眼,幾乎無法分辨出它里面的脂肪——通俗來說是肥肉,是多是少。為了讓這些脂肪均勻分散,要把瘦肉中的蛋白質提取出來,作為乳化劑來穩(wěn)定“磨碎”的脂肪顆粒。蛋白質的提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把瘦肉打成肉醬,在很高的鹽濃度才能提取出較多的蛋白質,因此火腿腸通常很咸,這是無法避免的問題。
提取到水中的蛋白質,一部分吸附到脂肪顆粒的表面,用來防止脂肪顆粒重新融合,其它的則保留在水中,在加熱的時候互相交聯,形成一種互相連接的網狀結構。沒有溶解到水中的纖維組織以及蛋白網狀結構把脂肪顆粒固定下來,形成火腿腸特有的質感。火腿腸的口感取決于這種膠狀結構的強度。
嚴格來說,最簡單的火腿腸只需瘦肉和鹽就可以了。在實際生產中,還是希望加入肥肉,肥肉有助于保留一些只能在脂肪中穩(wěn)定存在的維生素及香味物質。但是,太多的肥肉又不受歡迎,首先不夠健康——大家都不喜歡吃下過多的脂肪。
其次,更多的脂肪需要提取出更多的蛋白質來吸附,但是肥肉多了瘦肉的量就相對少了,使得形成的膠狀結構強度降低,吃起來口感變差。另外,現代火腿腸的生產中還會加入一些植物成分,例如大豆蛋白和淀粉等。大豆蛋白的加入有助于在保持蛋白含量的前提下降低膽固醇含量,具有營養(yǎng)和成本上的雙重優(yōu)勢。但大豆蛋白的加入會影響最終產品的質感和口味,通常也不能加入太多。
導讀: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實踐和不斷總結經驗,形成了許多具有東方民族特色,適合東方民族
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實踐和不斷總結經驗,形成了許多具有東方民族特色,適合東方民族生活習慣的行之有效的養(yǎng)生理念和方法,這些深植于人民群眾之中,并經過不斷豐富、完善、修正,世代傳播,指導著民眾的生活,受到大眾的喜愛。近日,在中華醫(yī)學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舉辦的以健康熱點辨真?zhèn)危蔀榻】抵袊藶橹黝}的健康大講堂上,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科普分會主任委員溫長路教授作了重點發(fā)言。
杜絕養(yǎng)生熱中的誤區(qū)
溫長路認為養(yǎng)生熱跟生活水平有關,隨著科學的進步、經濟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需求的提高是正?,F象,人人追求健康長壽是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但當前養(yǎng)生熱中出現的問題不少,他提醒大家要注意避免以下幾個誤區(qū):
一是偷梁換柱中醫(yī)養(yǎng)生是門科學,它既來源于生活,受到各種文化因素的影響,但又不能與生活和文化劃等號。因為它是經過中醫(yī)學者研究、改造、升華之后才形成的。例如中醫(yī)對飲酒問題的認識就是兩方面的:一是無損害飲酒,有益于健康。無損害,就是適量,健康的人可以適量喝一點;肝臟有問題的人,喝一滴都是有害的。中醫(yī)還強調:過飲不節(jié),殺人頃刻。這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的。如果把一些和中醫(yī)學毫不相干的東西,拿來與中醫(yī)掛鉤,其結果肯定是既危害醫(yī)學,也危害人民健康。
二是以偏概全中醫(yī)學有三大特點:一是天人相應觀,二是整體認知觀,三是辨證論治觀。中醫(yī)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和不是斗;提倡從整體看事物(人體),不能機械分割;提倡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不能用單一的方法去處理問題。中西醫(yī)有不同的理念,各有所長。中西醫(yī)的結合應揚長避短。有些所謂的養(yǎng)生忽略了中醫(yī)的基本思想,不管客觀規(guī)律,不管個體差異,采用固定模式或方法,片面強調事物的某一個側面或層面,很難達到中醫(yī)學要求的養(yǎng)生或防病治病的效果,給民眾正確認知中醫(yī)學造成了負面效應。
三是囫圇吞棗一些人混淆了食養(yǎng)與食療的概念。中醫(yī)學非常重視食物的保健作用,這也是當今健康養(yǎng)生中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中醫(yī)在飲食養(yǎng)生上有兩個概念是不能混淆的:一是藥食同源,許多中藥既是食物,又是治病的藥物;二是食補(食養(yǎng))與食療(藥攻)是有區(qū)別的,不能混為一談。譬如綠豆,如果作為食養(yǎng)(食物),利用的是它的食性(性味、口感、營養(yǎng)成分等),只要體質、喜好和節(jié)氣符合就可以選用,用量以食論;如果作為食療(治?。r,它就成了藥物,必須有嚴格的適應癥、禁忌癥和用量,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某些所謂的養(yǎng)生專家混淆了二者的概念,誤導了民眾的正常生活,那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四是瞞天過??浯笏幬锘蚴澄锏淖饔?。任何藥物和食物的作用都是局限的,在養(yǎng)生和治療疾病方面,任何食物和藥物都不能包治百病,是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自主選擇、多項選擇的。不分青紅皂白讓全民都去吃某種食物,讓所有的病人都去用某種藥物是不科學的,是脫離中國國情、民族習慣和中醫(yī)基本思想的。某些養(yǎng)生宣傳中刻意讓大家去吃某一種食物,把它說成唯一的、最好的,這顯然不是科學態(tài)度,起碼不符合中醫(yī)學的基本思想。
五是混淆是非養(yǎng)生與進補是不能打等號的,首先是要弄清需不需要補,二是怎樣補、補什么。中醫(yī)把補法分為平補、溫補和峻補三類,要根據人體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的不同類型辨證選用。如果運用得當,對體質虛弱、久病體虛的人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運用不當,會出現各種副作用。中醫(yī)的進補原則是無病不用補、無虛不可補、火大不能補、陰虛不受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補法,盲目進補,害處無窮。
正確選擇養(yǎng)生專家和書籍
溫長路認為選擇養(yǎng)生書籍時首先要選作者。作者必須是具有學術職務的專家;其次,書籍、講座的內容應該是他本人所從事的領域。如果從事文化研究的專家來講治病,從事骨科的專家來講內科,肯定講不好。專家的價值就在于專;第三,看策劃者和組織者的背景,他們的目的必須是公益的。對出版社也要有選擇,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規(guī)定,醫(yī)療出版物的出版單位要有醫(yī)學資質。
溫長路認為現代人講養(yǎng)生,只要不脫離文化背景,必然要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談到中醫(yī)。一些不健康理念的傳播者也必然會利用人民群眾對中醫(yī)學的厚愛,見利忘義,把一些本不屬于中醫(yī)的內容披上中醫(yī)的外衣,魚目混珠,混淆視聽,造成對人們對中醫(yī)的誤解、生活的誤導。
養(yǎng)生一詞,在中醫(yī)書籍中最早見于《黃帝內經》,歷代醫(yī)家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發(fā)展?!饵S帝內經》提出:故智者之養(yǎng)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jié)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辟邪不至,長生久視。請大家注意,這里的順、適、和、安、節(jié)、調六個字。這是中醫(yī)養(yǎng)生的基本法則。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的意思;養(yǎng),即保養(yǎng)、調養(yǎng)、補養(yǎng)的意思。養(yǎng)生是根據生命的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必要的心養(yǎng)、食養(yǎng)、體養(yǎng)、藥養(yǎng)(含針灸、按摩、氣功)等手段,實現機體與自然界以及自身陰陽氣血的平衡,以減少疾病的發(fā)生,或把疾病消滅在萌芽階段,從而達到培養(yǎng)生機、健康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的目的。
具體的養(yǎng)生方法,中醫(yī)有很豐富的內容,生活起居、飲食、體育鍛煉、藥物,都有法則。但總體來說,中醫(yī)的養(yǎng)生原則就是以順為養(yǎng),順應自然、順應生活。中醫(yī)的養(yǎng)生不僅吸取了儒家以德為養(yǎng)、釋(佛)家以性(心)為養(yǎng)、道家以體為養(yǎng)的長處,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而且把其發(fā)展為一門科學,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論和方法。它的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順、和,就是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的生活方式。
導讀:十六法首先見于明代壽星冷謙所撰的《修齡要旨》。這套養(yǎng)生法,動作輕緩,簡便易學,不
十六法首先見于明代壽星冷謙所撰的《修齡要旨》。這套養(yǎng)生法,動作輕緩,簡便易學,不受條件的限制,若能堅持實施,定能強身健體、預防早衰、防病祛病、延年益壽。
養(yǎng)生十六法的具體內容及操練方法如下: 來自
資料圖(圖片來源于網絡)
1.發(fā)宜多梳
用木梳每日梳頭35遍,每遍60次左右??梢允柰^部經絡,防止脫發(fā)和頭發(fā)早白。
2.面宜多擦
用雙手輕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鐘,每日23次。因經絡系統(tǒng)中足三陽經都起于頭面部,擦面可疏通經絡,并有面部美容作用。
3.目宜常運
即眼球轉動,速度要均勻,每個轉動方向可作24個節(jié)拍,限睛疲勞適當休息。運目可加速眼睛局部血液循環(huán),防止視力衰退,明目清神。
4.耳宜常彈
用兩掌心掩耳,用食指放在中指上,向下彈響十次,然后突然張口。彈耳可預防耳聾,增強記憶。
5.舌宜抵腭
舌輕抵上腭又稱搭鵲橋,意在使任督兩脈相通,從而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
資料圖(圖片來源于網絡)
6.齒宜常叩
叩齒即上、下排牙輕輕咬合,每次輕叩牙齒36次,先叩大牙,再叩門齒??蛇_到固齒清熱療牙疾之效。
7.津宜數咽
光鼓腮干漱口,待唾液充滿后分三次咽下。能起到滋陰益氣的作用。
8.濁氣常呵
體內濁氣要慢慢呼出。有清理濁氣、補益臟腑的作用。
9.背宜常暖
背主一身之陽氣,是督脈所在處,常暖可使陽氣運行并暢達全身經脈,起防病治病作用,可采用按摩、曬太陽等方法。
10.胸宜常護
胸為心、肺所在,需特別保護,以防外邪侵襲。
11.腹宜常摩
腹為胃腸等臟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
12.谷道宜常撮
谷道指肛門,平時有意識撮提肛門,可防治痔瘡、肛裂等疾病。
資料圖(圖片來源于網絡)
13.肢體宜常搖
四肢經常活動,平僅鍛煉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過四肢運動促進內臟氣血運動,增強體質。
14.足心宜常擦
以右手心(勞宮穴)擦左足心(涌泉穴),可以交通心腎,使水火相濟,心腎相交,能防治失眠、多夢。
15.皮膚宜常干沐浴
用手掌、于毛巾沐浴周身皮膚,即全身按摩,能疏通經絡,活躍氣血,抗衰老防疾病。
16.大小便宜閉口勿言
古代養(yǎng)生家主張大小便時要精神專注,即不宜開口呼吸,同時輕輕咬住牙齒,可保住氣血,有利于濁氣糟粕的排泄。
【導讀】傳統(tǒng)的桂圓做法,它對治療自身疾病,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購買它的時候,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地方,這樣避免購買假貨,使得在吃的時候,危害到自身健康,一起來了解下傳統(tǒng)的桂圓做法。
傳統(tǒng)的桂圓做法
1、原料選擇:可選擇果形小,不適宜鮮銷的成熟鮮龍眼。
2、剪果:先用剪刀把鮮龍眼從果穗上逐粒剪下。
3、日曬:在睛天將龍眼倒在干凈的曬席上,在陽光下曬至五成干,然后用焙灶再烘。陰雨天可直接送焙灶焙干。
4、剝肉:當干燥度達到七至八成時,就可用手工剝肉。剝肉時把3~5片龍眼肉相疊,用手壓成一小塊,此法稱為疊片。也可以每剝一粒肉就用手指捏一下成粒狀,稱為單片。
傳統(tǒng)的桂圓做法
5、干燥:龍眼肉可繼續(xù)曬干或烘干。干燥至用手抓一把果肉緊握后放開,果肉仍然松開不粘手為度。
6、分級:按生曬、疊片和火焙3種分級,每種再分2~3個等級。
7、包裝:多數采用木箱與馬口鐵箱包裝。木箱內襯箬葉,外套席包,木箱每箱內裝50公斤,馬口每箱裝30公斤,裝滿后,蓋沿用錫焊封。
1.嘴唇變薄的方法:經常抿嘴;用力吸吮嘴唇然后用手搭配按摩嘴唇邊緣部位,想這樣一次10分鐘,1天3—4次,堅持下去嘴唇肯定會變薄的,天天把嘴巴抿起來,時間長了就薄了。另外,要多喝水,改掉咬嘴唇的壞習慣。2.嘴唇變薄的方法:注意保護雙唇;每天清晨起床潔面后,用濕潤的化妝棉仔細擦拭唇周和唇角,溫柔清除夜間在嘴唇周圍堆積的殘留物。隨后,用干凈的化妝棉浸透化妝水,在唇部輕敷30秒,為唇部肌膚補充水分。選擇一支質地柔軟、成分安全、使用感滋潤的潤唇膏,在雙唇上薄薄涂抹一層,令雙唇從清早開始就得到足夠的營養(yǎng)和呵護。3.嘴唇變薄的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除了堅持唇部養(yǎng)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對唇形塑造起到不小的作用。如不要習慣性地做嘟嘴、下垂嘴角動作、避免長期使用吸管飲水等,如果你有這樣的壞習慣,現在糾正還來得及。有些人很愛舔嘴唇,以為這樣可以幫助唇部保濕。事實上,唾液中的淀粉酶等物質粘在唇部只會讓深部結締組織收縮,反而讓嘴唇變得更干燥,甚至脫皮。倘若你還用手剝除唇部翹皮,那就會令嘴唇受傷更重,最后松弛走樣,因此這個習慣千萬要改正。
江蘇是個風景優(yōu)美、特產豐富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很多人去江蘇游玩,除了好看看美景之外,還會去品嘗江蘇的美食。江蘇的小吃有很多,鴨血粉絲湯、蟹黃湯包等已經在全國各地流行起來了。下文具體介紹下江蘇的八大美食,大家去江蘇游玩的時候可以去品嘗下。
“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這是人們對江蘇最好的稱贊,江蘇作為“魚米之鄉(xiāng)”,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江蘇的美食更是名譽中外,今天給大家?guī)淼谌诘摹渡嗉馍系闹袊分K特色美食。
1、松鼠鱖魚
松鼠鱖魚是江蘇非常著名的一道菜,松鼠鱖魚的做法十分講究,用鱖魚出骨,在魚肉上刻花紋,加調味稍腌后,拖上蛋黃糊,入熱油鍋嫩炸成熟后,澆上熬熱的糖醋鹵汁,形狀似鼠,外脆里嫩,酸甜可口。
2、鴨血粉絲湯
鴨血粉絲湯,又稱鴨血粉絲,是南京的傳統(tǒng)名吃,是久負盛名以鴨為特色的美食之一。鴨血粉絲湯在江蘇的受歡迎程度一點不亞于別的菜,男女老少都喜歡,無論是早晨或者晚上夜市,都能吃到地地道道的鴨血。鴨血粉絲湯由鴨血、鴨腸、鴨肝等加入鴨湯和粉絲制成。以其口味平和,鮮香爽滑的特點,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風靡于全國各地。
3、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是聞名于國內外的一道美食,但是大閘蟹尤為陽澄湖最為著名,陽澄湖大閘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煮熟凝結,雌者成金黃色,雄者如白玉狀,滋味鮮美。
4、鹽水鴨
鹽水鴨是南京著名的特產,屬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又叫桂花鴨。鹽水鴨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精選當地的鴨,經過制作,肥而不膩,不柴不糯。
5、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是江蘇傳統(tǒng)小吃,明、清時期已經享有盛譽。其特色是皮薄如紙,吹彈即破,制作"絕"、形態(tài)"美"、吃法"奇"。蟹黃湯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講究,餡為蟹黃和蟹肉,湯為原味雞湯,制作工藝精妙絕倫。蟹黃湯包的吃法也十分講究,說白了是喝湯包,湯汁濃郁鮮香。
6、天目湖魚頭湯
天目湖魚頭湯是江蘇的一道名菜,選用生長在純凈無污染的天目湖水中的活鳙魚,去鱗去鰓去內臟,洗凈剁下魚頭,下鍋煎黃后撈出,放入砂鍋,注入天目湖水,輔以蔥結、生姜、料酒、香醋、香菜、胡椒等,撇除浮油,在火上煨煮數小時,一道白里透紅,細嫩無比,鮮美絕倫的砂鍋煨魚頭就能上桌了。
7、揚州炒飯
揚州蛋炒飯是江蘇省揚州市的特色美食。揚州的蛋炒飯,風味各異,品種繁多,有“清蛋炒飯”、“金裹銀蛋炒飯”、“月牙蛋炒飯”、“蝦仁蛋炒飯”等。揚州炒飯口味比較清淡,很受各個年齡段人們的喜歡,揚州炒飯幾乎成為了揚州的城市的名片。
8、盱眙龍蝦
喜歡小龍蝦的朋友們對盱眙肯定不陌生,盱眙龍蝦則是聞名于全國,盱眙的小龍蝦優(yōu)于別的地方的,味道獨特,具有麻、辣、鮮、香的特點,吃的時候,麻、辣、鮮、美、香、甜、嫩、酥、肥、亮于一體,每個燒烤攤的晚上,小龍蝦是最火的一道菜,搭配啤酒最為爽快!
如果家里還有臘腸的親們,可要注意了,今天小編教大家做道自創(chuàng)菜美食-----山藥炒香腸,山藥白白脆脆的,搭配紅色的香腸,加入點小米椒做點綴,看著是不是已經食欲大增呢?
【山藥炒香腸】
主料:山藥300g、廣式香腸200g、
輔料:植物油6茶勺、鹽5g、小米椒2個、姜2g、白醋1茶勺、生抽1茶勺、
步驟:
1.料:山藥、廣式香腸
輔料:植物油、鹽、小米椒、生抽、雞精、姜、白醋
2.把香腸用溫水泡泡 清洗
3.切斜片,姜切末,小米椒洗凈切丁
4.山藥去皮切長條
創(chuàng)意菜山藥炒香腸
5.開水里加白醋、鹽,下山藥燙1分鐘撈起,用涼水過涼撈起瀝干水分
6.熱鍋涼油,下香腸煎出香味出油
7.加下姜末,小米椒翻炒均勻
8.加山藥翻炒均勻
創(chuàng)意菜山藥炒香腸
9.加鹽
10.加生抽
11.翻炒均勻即可
創(chuàng)意菜山藥炒香腸
小貼士
山藥加白醋可以不氧化,不能用開始燙的時間太長 ,要不不脆
山藥和香腸翻炒的時候加鹽不能太多,都已經有少許鹽味了
山藥的食用效果
1.健脾益胃助消化
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癥。
2.滋腎益精
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癥,皆可服之。
3.降低血糖
創(chuàng)意菜山藥炒香腸
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捎糜谥委熖悄虿?,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4.延年益壽
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總結:山藥有很好祛火的功效,最近嗓子干不舒服,做了這道美食,既可以解饞又能祛火。
導讀:閑暇之余,翻閱古醫(yī)籍《養(yǎng)生醫(yī)藥淺說》一書,其中有一則真常子養(yǎng)生秘訣
閑暇之余,翻閱古醫(yī)籍《養(yǎng)生醫(yī)藥淺說》一書,其中有一則真常子養(yǎng)生秘訣。真常子,即任源,宋徽宗時的宦者,字道源,自號真常子。他所作的養(yǎng)生秘訣曰:酒多血氣皆亂,味薄神魂自安;夜漱卻勝朝漱,暮食不若晨餐;節(jié)食自然脾健,少思必定神安;汗出莫當風立,腹空莫放茶穿。細細品味,堪稱防病保健、益壽延年之妙訣。
酒多血氣皆亂,大意是說飲酒過多可導致血氣運行失常。明代大醫(yī)學家李時珍曾說: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醉以為常者,輕則致病敗行,甚則喪軀殞命,其害可勝言哉。暴飲而醉,就會出現昏亂,失去常態(tài),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甚至導致腦出血、胃穿孔或肝壞死,喪命損壽。
味薄神魂自安,味薄 指飲食中五味要淡,神魂指人的生命活動。歷代養(yǎng)生家都認為飲食宜清淡,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要避免偏嗜大魚大肉、肥膩厚味,做到素食為主、葷素搭配。另外,辛、甘、酸、苦、咸五味對人體器官、氣血筋骨各有所利,因此不可偏嗜。只有做到合理營養(yǎng)、平衡膳食,機體才能發(fā)揮正常的生理功能。
夜漱卻勝朝漱,漱指漱齒,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刷牙和漱口。飯后牙齒間隙常殘留食物殘渣,如不及時清除,時間一長,就會發(fā)酵變質,腐蝕牙齒。白天人們通過說話、吃飯、喝水以及舌頭的活動、唾液的分泌,可以不斷地凈化口腔,減少細菌的生長繁殖。而到了晚間睡眠后,口腔的活動停止了,唾液的分泌也減少,對食物殘渣的沖刷作用和對細菌的抑制作用都減弱了,牙縫之間的殘存物就容易繁殖大量的細菌,導致牙齒空洞。所以,臨睡前刷牙比晨起后刷牙更重要。
暮食不若晨餐,通過早餐所獲取的能量要維持上午工作所需,如果不吃早餐或者早餐吃得不好,就很容易導致能量不足,引起低血糖,影響上午的工作效率。而晚飯吃得 太飽太好對人體危害很大。古醫(yī)籍《養(yǎng)生要集》說:夜食飽訖,即脾眠不轉,食不消,令人成百病。這是說夜晚吃飽了,缺少活動,很快就睡覺,這時脾臟也進入休息狀態(tài),不能正常地運轉消化食物,就會使機體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清 馬齊《陸地仙經》中也寫道: 早飯淡而早,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若能常如此,無病直到老?,F代醫(yī)學研究認為,晚飯過飽過好,可使晚上血脂猛然升高,加上睡眠時血流速度明顯減緩,大量血脂易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硬化,引起高血壓、冠心病等疾患,還可誘發(fā)肥胖。
節(jié)食自然脾健,中醫(yī)認為,人之所以能利用食物維持生命,靠的是后天之本脾和胃。胃主受納(接受食物)、腐熟水谷(消化飲食);脾專管運化,把食物中的精華向全身輸送,并排出渣滓。若飲食過度,超過了人體的消化能力,就會損傷脾胃的功能?!端貑柋哉摗分赋觯猴嬍匙员?,腸胃乃傷。 《諸病源候論》曰:夫飲食過飽,則脾不能磨消,令人氣急煩悶,眠臥不安,胃脹心滿。 這些論述指出了飲食不節(jié)的危害。進食保持按時、適量(7- 8成飽),則脾健胃和,自然會少生病,這是養(yǎng)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少思必定神安,少思可減少雜念煩擾,使人不被愁絲纏身,自然就會心情愉悅,氣機暢疏,血脈和利,心神安靜,災病不生。反之,多思則神殆,可導致頭暈目眩、心 悸氣短、夜臥不安、食不甘味、脘腹脹滿,甚至面色萎黃、倦怠乏力,久之,則可導致百病叢生,諸如神經衰弱、胃腸功能紊亂、高血壓、冠心 病及月經不調之類的病癥。 凡人不能無思,但是,要有個限度,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冥思苦想,更不要為身外之物煞費心思。
汗出莫當風立,意思是說出汗時皮膚的毛孔呈開放狀態(tài),應當避免冷風直接刺激。若風勢急猛尖厲、直侵身體,則風邪易由表及里而致病,輕則傷風、感冒,重則可引起支氣管炎,進而誘發(fā)肺氣腫、心臟病,或引起風濕病、繼發(fā)感染等。
腹空莫放茶穿,茶,性寒味苦??崭箷r飲茶,可抑制胃的活動,降低食欲,影響進食量;還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吸收功能;有時還可引起惡心嘔吐、頭暈眼花、心悸冒汗等癥。故古人告誡:莫吃空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