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怎么吃腌肉
冬至養(yǎng)生。
終生保健,終生康健;終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生活中經(jīng)常流傳這些關于養(yǎng)生的名句或者順口溜,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關于四季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冬至怎么吃腌肉”,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冬至怎么吃腌肉
1、腌肉可以做成腌肉蘿卜干
腌好的五花肉一塊,蘿卜干少許,蔥少許,姜少許,蒜少許,鹽少許,醬油少許,雞精少許,花椒少許,干辣椒少許做法。肉煮二十分鐘切薄片,蘿卜干用水泡一下擠干水分備用;鍋內(nèi)油燒熱,放花椒、干辣椒炸香加入肉翻炒;香后加蔥姜蒜煸香,倒入蘿卜條、鹽、醬油同炒;出鍋前加入雞精即可出鍋。蘿卜條沒泡好可以加一點水燜一下。
2、腌肉可以做成咸肉滾豆腐
石磨豆腐300克,咸肉100克,筍干50克調(diào)料鹽、味精、高湯各少許做法石磨豆腐切塊,焯水洗凈,筍干浸泡切散;咸肉切厚片。石磨豆腐加鹽煮透,瀝干水待用。沙鍋注入高湯,加入石磨豆腐、咸肉、筍干,調(diào)味,煮至入味即可盛出裝盤。原汁原味,豆腐鮮嫩可口。
3、冬至可以吃腌肉炒青椒
腌肉200克青椒3個洋蔥1個 輔料糖半勺生抽適量生姜1塊鹽半勺油適量。準備食材,腌肉放鍋里炒出油,加入姜炒出香味,撈出,加洋蔥翻炒,加青椒翻炒熟,加適量鹽(肉有鹽,只需放菜的鹽就行了),加肉拌勻,加適量糖。生抽出鍋。
腌肉的保存方法和選購
1、腌肉的保存
咸肉風干后浸入植物油,可保存一年不壞。在缸底放上竹架,撒點食鹽,將風干的臘肉放入缸內(nèi),每層噴一層白酒,最上一層灑些鹽,蓋上牛皮紙或草紙。然后用鹽水調(diào)泥封口,不要漏氣,可保存一年。將風干的臘肉放入陶器,用布蒙好,蓋上木板,找一干燥處鋪上6~7厘米。去除腌肉上的鹽一般用清水漂冼方法來溶解,但其實用清水漂洗并不能達到退鹽的目的。正確的方法是腌肉上過多的鹽可用鹽水來漂洗。鹽水的濃度應低于腌肉所含鹽水的濃度,經(jīng)過幾次漂洗,腌肉上的鹽就逐漸溶掉,再用淡鹽水洗一下即可食用。
2、咸肉怎么選購
質量良好的咸肉,表面為紅色,切面肉呈鮮紅色,色澤均勻,無斑點,肥膘稍有淡黃色或白色,外表清潔,肌肉結實,肥膘較多,肉上無豬毛、霉菌和粘液等污物,氣味正常,烹調(diào)后咸味適口。變質的咸肉,外表呈現(xiàn)灰色,瘦肉為暗紅色或褐色,脂肪發(fā)黃、發(fā)粘,有霉斑或霉層,生蟲并有哈喇味,有腐敗或氨臭的氣味,肉質松弛或失去彈性。
冬至的其他習俗
1、冬至習俗-數(shù)九九
民間把冬至義稱為作“交九”或“數(shù)九”,即從冬至這—·大起,每隔九天作為一個“九”,共分成9個“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l天之后便進入春天。各地的人們根據(jù)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景物特征、農(nóng)事物候及風俗習慣,編排出了各種數(shù)九九的諺語和順口溜。這些諺語和順L:I溜在許多古籍:卜部多有記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這首順口溜: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冬至習俗-吃餃子
冬至的習俗 在我國北方,每年農(nóng)歷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冬至的習俗,是為了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3、冬至習俗-吃紅豆米飯
在江南一帶,人們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的冬至習俗。傳說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在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仍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因而人們在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相關知識
冬至吃腌肉的來歷
1、冬至吃腌肉的來歷
民間流傳冬至日腌的肉,不流油、不腐壞,而且特別香嫩。所以,很多地方有在冬至宰豬腌肉,留備過年所用的習俗。四川渠縣、簡陽和湖南寧遠等地家家戶戶的冬至肉,就是在冬至日宰豬腌漬的。冬至肉陰干后存放,歷久不腐,而且味道香美。四川武陽有句俗話說:“冬至不割肉,枉在世上活。”在湖北地區(qū),各家則在冬至日腌雞鴨魚肉,風干后備新年食用。浙江嘉興稱所腌的魚、肉為“年魚”“年肉”。江蘇地區(qū)慣于冬至日腌醬瓜。在浙江杭州,則是把冬至日當作自家腌菜的開缸之日,開缸前先祀,而后可以取出食用。
2、腌肉的做法
買來的五花肉不要水洗,用干凈略潮濕的布將表面血污擦拭干凈,晾在風口里吹至干燥不粘手;把鹽和花椒倒入炒鍋里中火加熱,待花椒出香味、鹽色微黃時離火放置不燙手,然后取2/3的量均勻抹在肉上,稍加摩擦;準備一個合適(陶或瓷)的腌制容器,將肉排放其中,淋上1勺高度白酒并壓上重物,放置在遠離熱源的陰涼處;24小時后,把腌制出來的水份倒掉,將剩余的1/3花椒鹽抹在肉上,再淋上1勺白酒,重新壓上重物繼續(xù)腌制;48小時左右即可完成腌制,將咸肉用繩串起吊在風口處陰干。
制作腌臘制品的材料一定不能水洗;所謂腌臘制品,就是通過腌制、風干使材質變得緊致、香醇;腌制后的食材,只須在烹制前用溫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腌制前不洗,能使保存期延長很久;肉與鹽的比例為每斤(500克)肉∶3錢(15克)鹽,所謂1斤肉3錢鹽,鹽的用量指的是10進制的換算法,即50克等于1兩,又等于10錢。
3、腌肉怎么保存
咸肉風干后浸入植物油中,可保存一年不壞。在缸底放上竹架,撒點食鹽,將風干的臘肉放入缸內(nèi),每層噴一層白酒,最上一層灑些鹽,蓋上牛皮紙或草紙。然后用鹽水調(diào)泥封口,不要漏氣,可保存一年。將風干的臘肉放入陶器,用布蒙好,蓋上木板,找一干燥處鋪上6~7厘米。去除腌肉上的鹽一般用清水漂冼方法來溶解,但其實用清水漂洗并不能達到退鹽的目的。正確的方法是腌肉上過多的鹽可用鹽水來漂洗。鹽水的濃度應低于腌肉所含鹽水的濃度,經(jīng)過幾次漂洗,腌肉上的鹽就逐漸溶掉,最后再用淡鹽水洗一下即可食用。
冬至的其他習俗
冬至節(jié)亦稱冬節(jié)、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边@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冰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節(jié)的由來
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肚寮武洝飞踔劣小岸链笕缒辍敝f。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逗鬂h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彼赃@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xiàn)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冬至吃腌肉的方法
1、腌肉蘿卜干的做法
腌好的五花肉一塊,蘿卜干少許,蔥少許,姜少許,蒜少許,鹽少許,醬油少許,雞精少許,花椒少許,干辣椒少許……肉煮二十分鐘切薄片,蘿卜干用水泡一下擠干水分備用。鍋內(nèi)油燒熱,放花椒、干辣椒炸香加入肉翻炒。香后加蔥姜蒜煸香,倒入蘿卜條、鹽、醬油同炒。出鍋前加入雞精即可出鍋。蘿卜條沒泡好可以加一點水燜一下。
2、青椒炒腌肉的做法
椒適量,腌肉適量,洋蔥適量,姜適量,鹽、生抽,適量,料酒,適量,糖,適量青椒切圈,腌肉切小片。洋蔥和姜切碎。炒鍋倒油,炒香姜和洋蔥碎。倒入腌肉炒出油。下辣椒圈。炒至入味兒,淋生抽,加鹽和糖調(diào)味。:腌肉要炒出油來,辣椒才更容易入味兒。
3、腌肉滾豆腐的做法
石磨豆腐300克,咸肉100克,筍干50克調(diào)料鹽、味精、高湯各少許。石磨豆腐切塊,焯水洗凈,筍干浸泡切散;咸肉切厚片。石磨豆腐加鹽煮透,瀝干水待用。沙鍋注入高湯,加入石磨豆腐、咸肉、筍干,調(diào)味,煮至入味即可盛出裝盤。原汁原味,豆腐鮮嫩可口。
腌肉的制造方法
1、選肉
選肉是整個腌肉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注水肉或其它品質較差的肉,根本不可能做出好吃的腌肉來。做腌肉最好是選用肉色自然的前腿或后腿肉,選好以后讓店家劃成長條狀,并在每根肉條上面扎個眼,用來栓繩子。千萬不要用水洗肉,洗過的肉再腌就容易壞掉。
2、炒鹽和花椒
很多人喜歡用粗鹽腌肉,但我個人感覺細鹽更加好用而且比較健康。每10斤肉大約要準備1斤鹽,15克左右的花椒粒,花椒粒的用量可隨自己的口味調(diào)整。家庭腌肉的做法圖解,怎樣腌肉好吃把鹽放在炒鍋里炒至微微發(fā)黃,放入花椒炒出濃濃的花椒香,關火,出鍋,倒在大盆里放涼。喜歡吃辣味的還可以放些辣椒碎一起炒,注意不要把花椒和辣椒炒糊就行。
3、腌制
等炒好的鹽和花椒放涼后,拎著肉條在里面打個滾,炒過的鹽和花椒就會很乖地粘在肉上,最好能上手將鹽和花椒搓勻,搓的越均勻腌的效果越好。
4、晾曬
把處理好的肉條掛在陽光充足的通風處,一直晾曬到合適的干度就可以收起來了。
怎樣保存和選購腌肉
1、咸肉風干后浸入植物油中,可保存一年不壞。
2、在缸底放上竹架,撒點食鹽,將風干的臘肉放入缸內(nèi),每層噴一層白酒,最上一層灑些鹽,蓋上牛皮紙或草紙。然后用鹽水調(diào)泥封口,不要漏氣,可保存一年。
3、將風干的臘肉放入陶器,用布蒙好,蓋上木板,找一干燥處鋪上6~7厘米。去除腌肉上的鹽一般用清水漂冼方法來溶解,但其實用清水漂洗并不能達到退鹽的目的。
4、質量良好的咸肉,表面為紅色,切面肉呈鮮紅色,色澤均勻,無斑點,肥膘稍有淡黃色或白色,外表清潔,肌肉結實,肥膘較多,肉上無豬毛、霉菌和粘液等污物,氣味正常,烹調(diào)后咸味適口。變質的咸肉,外表呈現(xiàn)灰色,瘦肉為暗紅色或褐色,脂肪發(fā)黃、發(fā)粘,有霉斑或霉層,生蟲并有哈喇味,有腐敗或氨臭的氣味,肉質松弛或失去彈性。腌肉是通過向肉品中加入食鹽,使其成為高滲,以抑制或殺滅肉品中的某些微生物,同時高滲環(huán)境也可減少肉制品中的含氧量,并抑制肉中酶的活性,從而達到食品保藏的目的。
冬至吃腌肉的做法
1、冬至吃腌肉的做法之腌肉蘿卜干
材料:腌好的五花肉一塊,蘿卜干少許,蔥少許,姜少許,蒜少許,鹽少許,醬油少許,雞精少許,花椒少許,干辣椒少許。
做法:
1.1、肉煮二十分鐘切薄片,蘿卜干用水泡一下擠干水分備用;
1.2、鍋內(nèi)油燒熱,放花椒、干辣椒炸香加入肉翻炒;
1.3、香后加蔥姜蒜煸香,倒入蘿卜條、鹽、醬油同炒;
1.4、出鍋前加入雞精即可出鍋。
小訣竅:蘿卜條沒泡好可以加一點水燜一下。
2、冬至吃腌肉的做法之咸肉滾豆腐
材料:石磨豆腐300克,咸肉100克,筍干50克調(diào)料鹽、味精、高湯各少許。
做法:
2.1、石磨豆腐切塊,焯水洗凈,筍干浸泡切散;咸肉切厚片。
2.2、石磨豆腐加鹽煮透,瀝干水待用。
2.3、沙鍋注入高湯,加入石磨豆腐、咸肉、筍干,調(diào)味,煮至入味即可盛出裝盤。
小訣竅:原汁原味,豆腐鮮嫩可口。
3、冬至吃腌肉的做法之腌肉大白菜湯
材料:咸肉(約50克),火腿(約50克),大白菜(約1/2磅),水發(fā)粉絲(1杯),自腌咸菜(約50克),白胡椒粉(1/2茶匙),芝麻油(1茶匙)。
做法:
3.1、把大白菜、咸肉、火腿和咸菜切成絲,粉絲水發(fā),咸菜絲沖洗一下。
3.2、鍋置爐上,用大中火,放咸肉,煸至剛剛出油的狀態(tài),不要煸得太過火。
3.3、倒入火腿,再煸片刻。
3.4、倒入咸菜,爆1-2分鐘。
3.5、加入約小半鍋水,轉慢火熬約20分鐘,讓里面的材料出味。
3.6、加入粉絲,再煮約10分鐘。
3.7、倒入大白菜絲,開大火。
3.8、煮至大白菜絲斷生,加胡椒粉和芝麻油,攪拌幾下可出鍋。
冬至節(jié)氣養(yǎng)生吃什么
1、白菜:白菜是大家常見的蔬菜類之一,也是農(nóng)貿(mào)市場中售價較低的一類蔬菜,你別看它售價低,但其實白菜中含有的營養(yǎng)元素可多著呢,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纖維素等,而纖維素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助進人體消化,排宿便,得到眾多中醫(yī)專家認可。
2、蘿卜:冬至時節(jié)寒冷氣候,是咳嗽高發(fā)時期,這時候可以嘗試用白蘿卜跟蜂蜜一起浸泡著吃,可以達到瞬間止咳的效果。方法,將蘿卜洗干凈去皮,切成木瓜丁形狀,然后將其倒入蜂蜜中浸泡2個小時,之后用大湯勺取出一勺以溫水稀釋,即可服用,切記一天飲用4-5次。
3、豆芽:豆芽給人體所帶來的養(yǎng)生效果是可防治腸癌、口腔炎,還可提高人體大腦功能。豆芽源于黃豆、綠豆,因為其原材料本身就營養(yǎng)豐富,因此發(fā)酵過后得到的豆芽同樣具有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甚至比黃豆、綠豆多了纖維素這個物質。此外,受酶的作用促使植酸降解,豆芽釋放出來的鋅、鐵等物質被人體得以充分利用,值得推薦。
冬至各地的飲食習俗
1、滕州羊肉湯: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jù)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現(xiàn)山東滕州一帶冬至家家都要喝羊肉湯。
2、江南“赤豆糯米飯”: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3、臺州擂圓:浙江臺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節(jié)氣,在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人來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圓”(擂圓,又叫硬擂圓、翻糙圓)是臺州的老傳統(tǒng),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
冬至吃腌肉的好處
1、冬至吃腌肉的好處
腌肉具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豬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腎經(jīng);補腎養(yǎng)血,滋陰潤燥;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chǎn)后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
2、腌肉怎么吃好
2.1、腌肉蒸著吃好
腌肉蒸著吃最好,蒸制的時候,可以把腌肉洗凈,然后切成片狀放在盤子中,入蒸鍋蒸制二十分鐘,蒸好以后味道很鮮,而且顏色也很好看。
2.2、腌肉炒著吃好
腌肉炒著吃也不錯,它可以與多種青菜搭配在一起炒制,像花菜、芥藍以及西芹等,就都是腌肉的理想搭檔,在炒制以前要把腌肉用清水多洗幾次,然后再把它切成片狀,炒制時鍋中放油加熱到六成以后就把肉片放入,炒到肉片透明以后才能放入青菜炒勻以后加入自己喜歡的調(diào)味料調(diào)勻即可出鍋。
3、腌肉的儲存方法
3.1、臘肉風干后浸入植物油中,可保存一年不壞。
3.2、在缸底放上竹架,撒點食鹽,將風干的臘肉放入缸內(nèi),每層噴一層白酒,最上一層灑些鹽,蓋上牛皮紙或草紙。然后用鹽水調(diào)泥封口,不要漏氣,可保存一年。
3.3、將風干的臘肉放入陶器,用布蒙好,蓋上木板,找一干燥處鋪上6~7厘米。
去除腌肉上的鹽一般用清水漂冼方法來溶解,但其實用清水漂洗并不能達到退鹽的目的。正確的方法是腌肉上過多的鹽可用鹽水來漂洗。
哪些人不適合吃腌肉
1、孕婦
由于在腌制臘肉的過程中會添加防腐劑,很容易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加上臘肉中含有大量脂肪和鹽分,吃了過多的臘肉很容易導致水腫,因此,孕婦不宜多吃臘肉。
2、嬰幼兒童
臘肉中含有大量的鈉,吸收過多的鈉會增加腎臟負擔,由于小孩的腎功能未完全發(fā)育成熟,所以要少吃腌肉。
3、腸胃病患者
腌肉屬于精制食物,不易被消化,而且天氣不好,臘肉容易發(fā)霉,沒有洗凈就烹調(diào),容易引起胃腸不適,如果腸胃不好則影響更大,因此,腸胃不好的人不要多吃臘肉。
4、高血壓心臟病患者
腌肉的鹽分含量高,過多食用臘肉很容易造成血壓上升,增加血管病的出現(xiàn)。
5、腎病患者腎病患者不能吃得太咸,因為過量的鈉元素積聚在體內(nèi),會導致水腫,所以也要少吃臘肉。
6、痔瘡患者
如果痔瘡患者吃過量的腌肉,從中攝取太多的鹽分,容易增加靜脈的血壓,加劇痔瘡的痛楚。
7、肥胖人士
臘肉屬于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因此肥胖的人也不宜食用。
常吃腌肉的危害
1、臘肉是很富含有營養(yǎng)價值的,當然臘肉有很多證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是導致高血脂的危害因素,當然臘肉脂肪是非常高的,研究證明100克臘肉中就有脂肪高達50%,而且膽固醇也是相當?shù)母?臘肉制作是對維生素微量元素嚴重的破壞了,所以使用臘肉哪些維生素含量是為0的,根本沒有。
2、當然長期使用臘肉攝入過多有可能會對血壓增加有影響,要注意高血壓的人不要食用過多的臘肉,否則有其害而無其利的一面,注重你的健康,注重你身邊人的健康。
3、不僅如此臘肉還是對血脂高的人吃臘肉是非常要注意的,大量進食油脂對其健康非常不利,當然不要選擇不吃油,那也是不可取的,要適當?shù)倪x擇脂肪酸的植物油,例如菜油等。
4、臘肉在生活中是大多人喜愛的,口感上也是很好的,不過臘肉是腌制類的食品,不能常吃,每頓都吃,這樣對于人體攝入的鹽的含量大大提升,對身體是有害的,臘肉中是富含有亞硝酸鹽的是致癌物質中重要的物質,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
冬至為什么要腌肉
1、冬至為什么要腌肉
民間流傳冬至日腌的肉,不流油、不腐壞,而且特別香嫩。所以,很多地方有在冬至宰豬腌肉,留備過年所用的習俗。四川渠縣、簡陽和湖南寧遠等地家家戶戶的冬至肉,就是在冬至日宰豬腌漬的。冬至肉陰干后存放,歷久不腐,而且味道香美。四川武陽有句俗話說:“冬至不割肉,枉在世上活?!?/p>
在湖北地區(qū),各家則在冬至日腌雞鴨魚肉,風干后備新年食用。浙江嘉興稱所腌的魚、肉為“年魚”“年肉”。江蘇地區(qū)慣于冬至日腌醬瓜。在浙江杭州,則是把冬至日當作自家腌菜的開缸之日,開缸前先祀,而后可以取出食用。
2、咸肉的腌制方法
我國很多地區(qū)的人們都喜歡腌制咸肉,咸肉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改善人體的皮膚光滑度,那么咸肉時如何腌制的呢?我們現(xiàn)在來看一下咸肉腌制的方法:
首先開火加熱鍋,倒入鹽、花椒煸炒至熱。把炒好的花椒灑在肉(注意:肉不要洗)上,然后用手反復擦均勻,還要再灑在另一面,然后再用手反復擦勻,這樣反復把肉的每一面都擦滿花椒鹽。把肉放入容器,撒一些白酒,用石頭等重物壓住。每天幫肉翻身一二次,約六天左右,把肉取出,用剪刀在肉在扎一個孔,用繩子把它吊起來,最好是有太陽的時候讓它曬一下。第二天再陰干或曬干一下,就可以把它用食用塑料袋扎好放入冰箱冷凍室就可以了。
3、咸肉腌制要幾天
一般腌咸肉要幾天才能吃呢?其實腌制咸肉一般最后都要放在陽臺或其他地方風干幾天,一般來說,腌制時間一般為2天以內(nèi)或者20天以上,這樣咸肉就可以吃了。
根據(jù)專家們研究,腌咸肉在開始腌制的2天內(nèi)亞硝酸鹽的含量并算不高,可是在第3—8天亞硝酸鹽的含量達到最高峰,第9天以后開始出現(xiàn)下降的趨勢,20天后基本消失。所以腌制咸肉一般時間短的在2天之內(nèi),長的應在腌制一個月以后才可以食用。我們一般都是用一塊大石頭或者其他東西壓著咸肉,這樣就可以避免咸肉流失水分。
冬至由來傳說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的時間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因此要慶賀。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不同的地方習俗有不同的傳說。
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和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的習俗有哪些
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但沿海地區(qū)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吃甜丸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qū),但這個習俗還包含著一個有趣的陋俗,人們在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梁、米缸等處。這里相傳有兩個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圓,是表示好意義。二是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頭。
北方地區(qū)吃水餃。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边@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而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