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jié)后養(yǎng)生常識。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關于四季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來歷”,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來歷
1、據(jù)說,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拜月的儀式。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都在演繹著農(nóng)業(yè)時代人們對月亮的崇拜。這個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到解放初期,那時還有賣兔兒爺?shù)?現(xiàn)在早被米老鼠和櫻桃小丸子取代了。
2、傳說到了唐代,月餅還不叫月餅,因餡中有核桃芝麻的舶來品而叫做胡餅,是楊貴妃中秋吃餅賞月時,一時心血來潮說就把它叫做月餅吧,便討好一般把月餅的冠名權歸于了楊貴妃。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其實,我國最早出現(xiàn)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出于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也就是說從宋代時起,月餅才漸漸大行其市,并且多了團圓的含義,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到了清代,有竹枝詞寫道:“紅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钡搅嗣駠?有北平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節(jié),家家戶戶把月餅切,香蠟紙馬兔兒爺,猜拳行令同賞月。”可以想見,在歲月的更迭變遷中,月餅曾怎樣的輝煌與深入人心。
3、于是,水到渠成一般,傳到我們這一代,中秋理所當然要吃月餅,只是它早已失去了祖先們純真美好的想像力和對大自然質(zhì)樸而敬畏的親和力,成了一種慣性而機械地存在。
4、我們中國的節(jié)日從來都是和吃聯(lián)系在一起的,比如春節(jié)要吃餃子,端午要吃粽子,這和我們國家?guī)浊晔寝r(nóng)業(yè)社會有關,所有節(jié)日的吃食,都是對大地的親近。春節(jié)、端午和中秋,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三大節(jié),吃月餅自然就變得重要起來。
中秋節(jié)吃什么
1、月餅
鐵打不走的食品,中秋節(jié),家家戶戶盼望著團員,和睦,共享天倫之樂。如果在今天晚上,一家子或者幾家子一起集合,在戶外的大桌子上面,看著月亮,切著四斤的大月餅,每個人都會非常的開心的,同能還能家家人朋友的關系。
2、泡茶
月餅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分的食品,雖然好吃,雖然一年只有那么1次,但是也要注意進肚的份量。這個時候,不妨沖一壺普洱,鐵觀音,或者是西湖龍井,天山雪菊,絕對是最佳的搭配。
3、湯圓
這個湯圓,以前是自己家里人今天白天就用糯米粉一起制作的手工湯圓,粉里面增加一些紅粉,使得湯圓是紅色的,今天晚上拿出來一起品嘗,象征著家人甜蜜,生活甜美之意。
4、小零食
這里說的零食包含的內(nèi)容不是很廣,比如可以增加一些花生,腰果,松子,小米餅,這樣可以讓你在今天晚上充分得到最完美的味蕾。
5、湯類
南方地區(qū)比較懂得享受燙的文化。一般來說,中秋節(jié)是夏季,天氣還是比較炎熱,那么南方地區(qū)的家庭多數(shù)會在今天買足清熱解暑,滋補型的材料,放入砂鍋,跟雞或者豬骨頭一起熬制幾個小時,最后等到晚上一起分享這個美味。
6、水果
月餅吃多了容易膩,肚子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茶喝多了,會導致夜間興奮不容易睡覺,那么不妨還可以吃一些水果。這里的水果也比較講究,應選擇一些清淡,開胃的水果。
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
1、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
2、燃燈
中秋夜燈內(nèi)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懸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shù)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
3、偷蔥偷菜
相傳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一個如意郎。臺灣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一習俗。
延伸閱讀
中秋節(jié)為何吃月餅
1、中秋節(jié)為何吃月餅
中秋節(jié)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fā)精細,品種更多。之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jié)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jié)祭月后,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
2、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寓意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jié)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鞍嗽率逶聝簣A,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xiāng)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jié)日的必備禮品。
3、中秋節(jié)吃月餅有講究
中秋佳節(jié),家家都要吃月餅。但是,吃月餅也是有講究的。
先吃咸后吃甜。如有甜、咸兩種月餅,應按先咸后甜的順序來品嘗,否則就吃不出味道來。
品嘗月餅伴茶水。月餅吃多了易膩,若配飲一杯淡茶(以花茶為宜),邊吃 邊飲,味道更是妙不可言。
月餅要適量。月餅中含糖量和油脂較高,吃多了則會引起腸胃不適,尤其是老人、兒童或腸胃功能較弱者,吃時更要注意,一定要適量。
要吃新鮮月餅。過節(jié)時人們往往一次買許多月餅,而月餅放置時間久易引起餡心變質(zhì),吃后容易發(fā)生食物中毒。因此,月餅最好隨買隨吃。
中秋怎么吃月餅不上火
1、吃月餅前后多喝水
月餅比較干燥,所以吃月餅前后建議喝點水潤潤喉,月餅會更容易下咽,而且還可以避免吃完月餅后咽喉不適。一般來說,吃一個200克的月餅最好能喝200毫升的水。當然,喝水自然是喝熱水,切莫喝涼水,不然容易拉肚子的。
2、吃完月餅喝點涼茶
如果你怕上火的話,可以自己備些星群夏桑菊涼茶,比較有效地降火,讓你吃起月餅來無后顧之憂。
3、吃月餅要控制好量
想要吃月餅不上火,首要最關鍵的還是要控制食用量,成年人最多吃1個200克大小的月餅,幼兒、老年人及孕婦則不宜超過100克。還有,月餅不宜天天吃,只適合偶爾作為點心食用。
4、月餅最好配水果吃
為了避免吃月餅上火,月餅最好配水果吃。水果水分足,多是寒涼性食物,有下火的作用。而且水果含維生素較多,剛好可以彌補月餅缺乏維生素的弊端。常見可搭配的降火水果有香蕉、梨、柚子等水果。
月餅常見的餡料
1、蓮蓉月餅:蓮蓉月餅是市面上最常見的月餅,以蓮蓉和蛋黃為餡料,它皮薄油潤松化、餅餡幼滑甘香,甜味深沁人心,可謂是中秋月餅的經(jīng)典品種。蓮蓉就是蓮子(打碎的)。
2、鮮肉月餅:江浙滬一帶的特色小吃。顧名思義,餡完全是由一大團鮮肉組成,皮脆而粉,又潛伏著幾分韌,豐腴的肉汁慢慢滲透其間,可謂一絕。
3、栗蓉月餅:栗蓉月餅采用板栗作為餡料的主要原料,板栗富含淀粉和礦物質(zhì),但是脂肪含量卻低于其他堅果,相對而言更加健康。
4、豆沙月餅:豆沙月餅是將紅豆蒸熟打爛后加入白糖再炒,就制成了豆沙月餅的餡料。豆沙月餅口感同樣出色,具有濃郁的豆香味,咽下的時候也沒有其他月餅粘喉的不適感覺。
5、五仁月餅:所謂五仁,并非只有五種,而是由多種不同餡料制成,一般包括核桃仁、花生仁、松子仁、芝麻仁等,有圓滿、和諧的寓意。
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傳說
1、中秋節(jié)的來歷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jù)我國古代歷法,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jié)”。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zhèn)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中秋節(jié)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2、玉兔搗藥的神話傳說
此傳說最早見于《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毕鄠髟铝林杏幸恢煌米?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
3、玄宗游月的歷史傳說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wèi)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 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zhuǎn)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 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節(jié)月餅起源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鞍嗽率逶聝簣A,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xiāng)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jié)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jīng)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
中秋節(jié)的飲食習俗
1、月餅:提起中秋節(jié)的應節(jié)食品,大家一定立刻想起月餅。其實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要遲至明朝才盛行。而在此之前的中秋食品,仍以應節(jié)的瓜果為主。至于月餅的起源,再民間有一項流傳甚傳說:在元朝末年,漢人想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tǒng)治,卻苦于無從傳遞消息。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一條計策。說是今年要有冬瘟,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jié)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氐郊抑?咬開月餅,發(fā)覺里面藏張條子,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于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tǒng)治者,這個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就這樣留下來。
2、菱角:中秋節(jié)吃菱角,據(jù)說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數(shù)吃法是將菱角用清水(或鹽水)煮熟,然后剝殼當零食吃;也可以將剝了殼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膩的月餅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膩當場去除不少。
導讀:中秋節(jié)吃月餅配什么?單吃月餅會有油膩感,搭配一些食物食用可解油膩。那么中秋節(jié)吃月餅配什么呢?粥、咖啡、濃茶、罐裝果汁和汽水都不是良配。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中秋節(jié)吃月餅配什么?
很多人在食用月餅的時侯,都就著粥搭一起吃,并把月餅當做早餐的食物來吃。其實,月餅不適合與粥一起食用。因為月餅、粥兩種都是高糖分的食品,在食用后會迅速升高血糖,不僅對糖尿病人不適,對普通人的大腦細胞也不利,還會降低脂肪代謝水平,使人更容易發(fā)胖。
吃月餅也不宜搭配咖啡等!咖啡、濃茶、罐裝果汁和汽水,這些富含咖啡因、高糖分的飲品并不適合搭著月餅吃,畢竟月餅的熱量已經(jīng)夠高,喝下這些不僅不會幫你解渴,還會累積脂肪在腹部,百害而無益。
那么中秋節(jié)吃月餅配什么吃最解膩?小編推薦幾種食物:
1、月餅+果醋飲料
吃月餅時可以喝點醋飲品來幫助消化、解油膩。醋飲料中的醋可以調(diào)解血液的酸堿平衡,起到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消食除積、預防動脈硬化等功效。
2、月餅+清茶
一口月餅一口茶,有助于消化,又增添雅興。茶可促進消化道分解月餅里的油,減少積食。而吃什么餡兒的月餅配什么樣的茶,也是另有講究。例如,棗泥、豆沙、蓮蓉餡的月餅適合喝薄荷茶或者綠茶;蛋黃酥、五仁餡的月餅則搭配普洱茶、菊普茶更為相宜;豆沙、冰沙餡的月餅和烏龍茶則是絕配。
3、月餅+酸梅湯
家庭也可以自制一些酸梅湯,有解油膩的功效,可以消除高油脂帶來的負面影響。比起茶或可樂來說,同為中國傳統(tǒng)飲食的酸梅湯配月餅更可謂是最佳拍檔。山楂和烏梅能發(fā)揮解油膩、降血脂的保健功效,同時酸梅湯中的陳皮也能起到阻止人體內(nèi)多余糖分轉(zhuǎn)化為脂肪的作用。
4、月餅+花草茶
選擇一些清新系列的花草茶,例如洋甘菊薄荷葉、檸檬草迷迭香等,在淡花香的調(diào)和作用下,既清淡又易入口,如此搭配略帶果酸的水果月餅更顯得清新。
5、月餅+水果
其實月餅和水果也是不錯的搭配,月餅味甜,容易發(fā)膩。如果搭配酸味水果,比如橙子、柚子、奇異果、山楂等,不僅可以緩解油膩的感覺,也可以起到促進消化、解油膩的作用,是健康的食品搭配。注意不要挑選蘋果、西瓜等含糖量很高的水果。
6、月餅+紅酒
吃著一塊月餅,小酌兩杯紅酒,中西合璧,倒也是一個健康的搭配。從養(yǎng)生角度來說,紅酒含有多種氨基酸、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可以有效的去除月餅的油膩感,尤其是吃火腿、鹵肉等咸味的月餅的時候,輕澀的紅酒可以化解月餅的油膩感。
吃月餅時注意多喝水,但要飲熱不飲冷。另外,如同時有甜咸兩種月餅,要先吃咸的后吃甜的。一天吃月餅不超過100g,即使是素月餅都不容小覷,因為外皮含有淀粉和糖。月餅應在兩餐之間,半空腹狀態(tài)食用。早上空腹不能吃月餅,同時不能將月餅當睡前點心。
不宜吃月餅者別貪嘴
月餅好吃也不是人人都能吃,有些人不宜吃月餅。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病人,吃月餅會增加胃酸分泌,對潰瘍愈合不利;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病人吃月餅容易使舊病復發(fā),甚至會引起劇烈的膽絞痛及上腹部疼痛;膽結石病人吃月餅后,會刺激膽汁分泌,易引發(fā)膽絞痛發(fā)作,要禁食月餅。
特別是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病人更不能多吃月餅,因為吃月餅后,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臟負擔,甚至誘發(fā)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等。
導讀:中秋節(jié)拜月的來歷,你了解嗎?中秋節(jié)除了賞月,還有拜月的習俗,拜月的人主要是婦女、小孩,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下面小編為您介紹中秋節(jié)拜月的來歷。
中秋節(jié)拜月的來歷
拜月即拜祭月神,也就是平時老百姓說的嫦娥。古人通過祭拜的形式,祈求團聚、康樂與幸福。拜月是從秋分祭月這一古老禮俗演化而來的,周朝有每年秋分天子率群臣祭月的禮制。按習俗,女子拜月,男子觀禮。
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立秋之后,陰氣漸盛,古人在這一天晚上舉行祭祀活動拜月祭。又月亮屬陰,代表的是寒,所以謂之迎寒。唐人陸德明在為《周禮》圭璧以祀日月一句作的釋文中說:祭日月,謂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夕月就是指秋分晚上祭月。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nóng)歷八月十五晚上,是日是中秋佳節(jié)。此風延續(xù)至今。
拜月是對月神的崇拜活動,宋代以后開始流行。唐代確有賞月風尚,但未見拜月習俗;宋代男女拜月各有不同需求:男子希望科舉有好功名,女子則祈求擁有美麗容顏。隨著時代演進,明清以后才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拜月儀式大體上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在家或戶外設月神牌位,擺上供品如瓜果、月餅等,然后叩拜,祈求月神給予福佑。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jié)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tǒng)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jié)俗的主要形態(tài)。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節(jié)如何拜月?
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俗,大同而小異。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后賞月。如嘉靖河南《固始縣志》: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兜劬┚拔锫浴酚衷唬河谠鲁鏊?,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潮人謂拜月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臺天臺或自家庭院進行;鄉(xiāng)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
拜月,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愿是尋求一個好夫婿。潮汕是個僑鄉(xiāng),不少婦人的丈夫遠隔重洋,于是婦人托月寄意,更為情切。正在上學的小孩喜歡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其讀書聰明,成績優(yōu)秀。
有時大人還要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后用井心水(剛從井里打上來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
由于拜月是女人的事情,所以中秋節(jié)又叫女兒節(jié)。為何又名女兒節(jié)?過去八月十六這一天,女人要回娘家看看。而且老北京有句話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為過去講究月亮屬陰,所以拜月都是女人的事。
中秋節(jié)月餅的種類
1、中秋節(jié)月餅的種類之蘇式月餅
蘇式月餅為蘇式糕點,皮層酥松,色澤美觀,餡料肥而不膩,口感松酥。蘇式月餅用小麥粉、飴糖、食用植物油或豬油、水等制皮,小麥粉、食用植物油或豬油制酥,經(jīng)制酥皮、包餡、成型、焙烤工藝加工而成。值得注意的是,蘇式月餅制作技藝已被列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了。
2、中秋節(jié)月餅的種類之晉式月餅
是以山西地區(qū)制作工藝和漢族風味中秋節(jié)食品為代表的月餅種類,配料上以油、糖、蛋為主,經(jīng)包餡、成型、烘烤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具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價值,是北方食品文化傳統(tǒng)技藝的活化石。其性質(zhì)古樸,口味淳厚,酥綿爽口,甜而不膩,以“酥綿、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特征著稱于世。
3、中秋節(jié)月餅的種類之滇式月餅
滇式月餅屬于滇菜系,是漢族傳統(tǒng)糕點,其中的云腿月餅和鮮花餅是滇式月餅代表,滇式月餅主要起源并流行于云南及周邊地區(qū),有別于其他地區(qū)的各式月餅,其主要特點是餡料采用了滇式火腿,餅皮疏松,餡料咸甜適口,有獨特的滇式火腿香味。
4、中秋節(jié)月餅的種類之廣式月餅
很長一段時間廣式月餅一直占據(jù)著月餅市場,它以餡大皮薄的特點曾紅極一時。雖然這種月餅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口味,什么火腿、鳳梨、豆沙、棗泥甚至還有鮑魚餡真是應有盡有,但是美中不足是餡料比較黏膩,而且化學元素添加比較多。
5、中秋節(jié)月餅的種類之京式月餅
隨著民族文化的逐漸回潮,月餅也開始洗盡鉛華逐漸回歸原始狀態(tài)。走遍各大超市,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價格高而且又銷量好的,肯定是老式月餅。老式月餅又稱京式月餅,相比廣式月餅,它低糖低脂,非常符合現(xiàn)代人的飲食理念。而且口感也很好,但唯一的缺點是品種并不太多。
6、中秋節(jié)月餅的種類之創(chuàng)新月餅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年輕人開始將一些新型月餅加入了中秋行列。比如港式的冰皮月餅、冰淇淋店里推出的冰淇淋月餅,還有蛋糕店里售賣的法式、意式、英式、美式月餅。但這些看似創(chuàng)新的月餅卻大多叫好不叫座,因為畢竟中秋還是咱中國人自己的節(jié)日,理應吃傳統(tǒng)的食物。
中秋怎么吃月餅不上火
1、吃月餅要控制好量:想要吃月餅不上火,首要最關鍵的還是要控制食用量,成年人最多吃1個200克大小的月餅,幼兒、老年人及孕婦則不宜超過100克。還有,月餅不宜天天吃,只適合偶爾作為點心食用。
2、吃月餅前后多喝水:月餅比較干燥,所以吃月餅前后建議喝點水潤潤喉,月餅會更容易下咽,而且還可以避免吃完月餅后咽喉不適。一般來說,吃一個200克的月餅最好能喝200毫升的水。當然,喝水自然是喝熱水,切莫喝涼水,不然容易拉肚子的。
3、月餅最好配水果吃:為了避免吃月餅上火,月餅最好配水果吃。水果水分足,多是寒涼性食物,有下火的作用。而且水果含維生素較多,剛好可以彌補月餅缺乏維生素的弊端。常見可搭配的降火水果有香蕉、梨、柚子等水果。
4、吃完月餅喝點涼茶:如果你怕上火的話,可以自己備些星群夏桑菊涼茶,比較有效地降火,讓你吃起月餅來無后顧之憂。
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禁忌
1、不宜與飲料、粥同食:有些人吃月餅怕太干,會搭配粥或飲料一起吃,但營養(yǎng)師表示,月餅、粥、甜飲料含有大量糖分,會迅速提高血糖,不僅對糖尿病人不適合,對普通人的大腦細胞也不利,還會降低脂肪代謝,容易發(fā)胖,建議搭配茶飲去油解膩。
2、不宜多吃:月餅中含糖量和油脂較高,吃多了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和上火。據(jù)華商報的實驗報道,50g蛋黃白蓮月餅中的油脂含量高達14g,60g(20串)烤肉中油脂含量約11g,以此推算,吃一塊蛋黃月餅相當于吃15串烤肉串。營養(yǎng)師建議,一般人群每日月餅的攝入量建議不超過100g,糖尿病、高血脂等慢病人群不建議一次性大量食用,每次可食用1/4到1/2塊月餅。
3、月餅宜吃鮮不吃陳:月餅含脂肪較多,存放過久,容易發(fā)生變質(zhì)。新鮮月餅圓正飽滿,感觀好,鮮味濃,味美可口。陳月餅油脂已氧化酸敗,失去原有風味,甚至產(chǎn)生一種令人不快的“哈喇”味,更不利于健康,最好是現(xiàn)買現(xiàn)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