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腸炎的癥狀慢性腸胃炎患者如何養(yǎng)胃?
春季慢性胃炎養(yǎng)生。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如何分辯關于養(yǎng)生常識話題的對錯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慢性腸炎的癥狀慢性腸胃炎患者如何養(yǎng)胃?”,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據(jù)美國“??怂剐侣劸W(wǎng)”4月16日報道,英國《自然》雜志刊登美國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血型會影響一個人罹患胃病的幾率。血型不同,感染輪狀病毒(一種容易導致急性消化道傳染病的病毒)幾率各異。
由休斯敦市貝勒醫(yī)學院科學家完成的這項新研究結(jié)果顯示,某些種類的輪狀病毒會通過綁定“A抗原”(A型血和AB型血細胞表面的一種生物標志物)而附著于細胞之上,造成感染。這兩種血型的人體內(nèi)“A抗原”不僅存在于血液細胞中,而且存在于胃腸道內(nèi)壁細胞中。所以,其消化道內(nèi)壁更容易受到輪狀病毒攻擊。
新研究負責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授B·V·溫卡塔拉姆·普拉薩德表示,輪狀病毒會導致胃腸炎,是全球范圍內(nèi)嬰幼兒嚴重腹瀉的頭號原因??茖W家們發(fā)現(xiàn),血型還決定著一個人感染諾如病毒和幽門螺旋桿菌等病毒的幾率。
慢性腸胃炎患者如何養(yǎng)胃?
我們知道,慢性腸胃炎不容易治好,重在慢慢調(diào)養(yǎng),那么慢性腸胃炎患者該如何調(diào)養(yǎng)自己的胃呢?
首先要避免有害因素的侵襲:即戒煙、不飲烈酒、濃茶、咖啡等。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飲暴食,少服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物等。
其次,對于慢性胃炎患者的飲食提倡一日三餐,每頓不可過飽,不主張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負擔。
注意食用具有營養(yǎng)的食物。
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維生素食物,保證機體的各種營養(yǎng)素充足,防止貧血和營養(yǎng)不良,對貧血和營養(yǎng)不良者,應在飲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質(zhì)和血紅素鐵的食物,如瘦肉、雞、魚、肝、腰等。高維生素的食物帶有深色的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綠葉蔬菜、西紅柿、茄子、紅棗等。每餐最好吃2~3個新鮮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注意食用酸堿平衡。
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可喝牛奶、豆?jié){、吃饅頭或面包以中和胃酸;當胃酸分泌減少時,可食用濃縮的肉湯、雞湯、帶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幫助消化,要避免引起腹部脹氣和含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豆類、豆制品、蔗糖、芹菜、韭菜等。
當患有萎縮性胃炎時,宜飲酸奶,因酸奶中的磷脂類物質(zhì)會緊緊地吸附在胃壁上,對胃粘膜起保護作用,使已受傷的胃粘膜得到修復,酸奶中特有的成分乳糖分解代謝所產(chǎn)生的乳酸和葡萄糖醛酸能增加胃內(nèi)的酸度,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質(zhì)產(chǎn)生毒素,同時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蝕,有利于胃炎的治療和恢復。
當口服抗菌素治療某些炎癥性疾病時,應同時飲用酸奶,既補充了營養(yǎng),又避免了抗菌素對人體產(chǎn)生的副作用,因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桿菌,可以使抗菌素藥物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diào)現(xiàn)象重新獲得平衡,亦保護了胃粘膜。
延伸閱讀
慢性腸胃炎吃什么好呢?慢性腸胃炎患者應該要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在吃飯時保持愉快的心情。與此同時,慢性腸胃炎選擇各類食物時也是有講究的。下面就來了解了解慢性腸胃炎應該怎么吃吧。
慢性腸胃炎的飲食建議
易于消化:除了纖維質(zhì)不易消化外,一些動物的筋和膠也不易消化。烹調(diào)方法也很重要,蒸、煮。燉、糊泥狀的食物,比較容易消化(消化食品)。煎、烤及油(油食品)炸的食物較不易消化。
食用溫和飲食;以少量多餐方式供應飲食。
進餐時要放松,保持心情愉快。
慢性腸胃炎如何選擇食物
主食類:主要有米飯、饅頭、面條、面包、包子、餃子、混沌、粥等品種。由于每個患者病情不同,飲食習慣有差異,對主食的選擇也會不同。但總體來講,發(fā)酵的食物比未發(fā)酵者宜消化;含餡的食物往往不易熟透和餡過于油膩、粗糙而使之不易消化;粥是最值得推崇的養(yǎng)胃護胃食品。吃粥可以作為胃病的輔助治療方法。
肉類:可以擇新鮮瘦嫩的豬肉,雞胸脯肉、水鴨肉、魚片等,經(jīng)精細加工烹飪后食用;不能食用油膩、陳腐肉食。人們通常以為牛羊肉、狗肉、為大補食品,多食能強壯身體,但牛肉肌纖維較粗的食之不宜消化;羊肉狗肉味甘性熱,為補陽之品,而胃炎患者辨證多屬郁熱陰傷兼濕熱內(nèi)蘊,食之更助火傷陰,不利于病情故以不食為佳。
蛋類:蛋類的補益作用人所共知,但每日不可多食,以1-2個為宜,胃病病人應選擇最易消化吸收的軟蛋羹形式來烹飪食用。
奶類:喜歡飲牛奶而無腹脹、腹痛或腹瀉等乳糖不耐癥發(fā)生的胃病患者,可適量飲食,每日250克為宜。但胃酸偏低的萎縮性胃炎患者最好不飲或少飲牛奶,因為牛奶一直被認為可以中和胃酸,而在治療胃酸過多的潰瘍病時大量飲用。
豆果類:黃豆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但因其內(nèi)部結(jié)構和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的原因,許多人吃了炒、煮、爆的黃豆往往感到腹脹,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腹瀉。豆制品比黃豆要容易消化,但仍有一部分人尤其是胃病患者吃后會出現(xiàn)上述情況。紅小豆、綠豆、大棗等食品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利濕、健脾和胃功能,但其豆皮、棗皮難以消化,有時還會誘發(fā)潰瘍病出血,故應熬成粥食,并棄皮食用。
接下來,還有適合慢性腸胃炎的食譜推薦給大家。
慢性腸胃炎的食療方
益脾餅。做法:紅棗500克,煮熟去皮核。取棗肉250克,雞內(nèi)金60克、生白術120克、干姜粉60克;將雞內(nèi)金、白術洗凈,以文火焙干,研成細末,參加干姜粉和棗內(nèi),同搗如泥,制成小餅,放入烤箱內(nèi)烘干,取出放入塑料食品袋內(nèi)備用。
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大棗富含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c,蛋白質(zhì)是潰瘍創(chuàng)面修復所不可短少的資料;維生素c能加強機體對疾病的抵御力。
鮮蘆根粥。做法:將新穎蘆根100克、青皮5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將鮮蘆根洗凈后,切成一厘米長的細段,與青皮同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冷水,浸泡30分鐘后,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鐘。撈出藥渣,參加洗凈的粳米,煮至粳米開花,粥湯粘筒。端鍋前5分鐘,放入生姜,一日分2次溫服。該粥粳米的醇香與蘆根的幽香分離,食起來滑利可口,另有一番滋味。
蘆根清熱養(yǎng)陰,青皮行氣止疼,生姜和胃止嘔,粳米養(yǎng)胃益脾。以上諸藥配伍得當,共達泄熱和胃,養(yǎng)陰止痛之成效。
慢性腸胃炎的飲食最好應醫(yī)囑哦。
腸胃炎是腸道疾病,腸胃不好的人,多半是飲食上不注意引起的。腸胃炎患者養(yǎng)生要注意以下五點。
一、注意飲食規(guī)律。
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每日三餐均應為營養(yǎng)均衡的膳食。
二、避免各種刺激飲食。
如烈性酒、濃咖啡、濃茶、生蒜等。同時避免食用過硬、過軟、過辣、過冷、過熱、過于粗糙的食物。進食要細嚼慢咽,這樣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以助消化和減少對胃的刺激。
三、食物宜營養(yǎng)豐富。
富含多種維生素,宜少糖類和蛋白質(zhì),對酸性食物也應避免。
四、胃炎患者應戒煙。
吸煙影響胃粘膜的血液供應及影響胃粘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并可引起膽汁反流入胃,致使胃炎加重。
五、胃痛時,盡量把腰帶松開,平時也盡量穿舒適寬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壓。
晚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胃酸逆流的患者,最好采用右側(cè)在上,左側(cè)在下的睡姿,同時把頭部墊高,即可避免胃酸逆流。經(jīng)常胃痛的人不要在激烈運動前或后馬上進食,以防胃部負荷過重,誘發(fā)胃炎,實在忙著上運動場時,寧可餓肚子,也不要飽食。
為了預防胃炎的發(fā)生專家建議:
第一,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在秋季尤其重要,不吃不干凈的食品;
第二,平日要避免吃對胃刺激性過大的食物,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并要充分咀嚼;
第三,禁煙、酒,尤其是已有胃病的人,要力戒煙酒。
夏季高溫,食物易腐化變質(zhì),很多人因此患上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失水的滋味可著實讓人難受,那么急性腸胃炎病人到底應該吃什么,才能有助于恢復健康呢?
腸炎初期
是腸道急性充血、水腫、發(fā)炎和滲出的階段,此時腸蠕動活躍或處于痙攣狀態(tài),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小時內(nèi),患者可吃流質(zhì)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雞蛋面糊、細掛面、燴薄面片等。如腹瀉嚴重或出汗較多,還應適當多喝一些湯水,如米汁、菜湯、果汁、淡鹽開水等,以補充體內(nèi)水、維生素和電解質(zhì)的不足。
腸炎好轉(zhuǎn)期
可以吃些容易消化及營養(yǎng)豐富的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食物,如大米粥、細面條、蒸蛋羹、咸餅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進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時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這些食物進入腸道后容易發(fā)酵產(chǎn)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腹痛,增加患者痛苦。另外,牛奶中含有較多的脂肪,脂肪有潤滑腸道、增強腸蠕動的作用,可加重腸道負擔,對病情不利。
腸胃炎的恢復期
為避免胃腸道發(fā)酵、脹氣,急性期應忌食牛肉等易產(chǎn)氣食物,并盡量減少蔗糖的攝入。應注意飲食衛(wèi)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臘的魚肉,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食物和調(diào)味品等。
另外急性腸胃炎患者一定要注意禁酒,不要碰辛辣食物,少吃多餐,且平時的時候要注意鍛煉身體的原則。祝您早日恢復健康哦!
急性胃腸炎,應去除病因,除了臥床休息之外,飲食治療也很重要。
1、急性期:
應酌情禁食或給予流食,食物要選富有營養(yǎng)、易消化的細軟食物為主。
一般患者嘔吐停止后可選用清流質(zhì)軟食,注意少量多餐,以每日6~7餐為宜。開始可給少量米湯、藕粉、杏仁霜等。待癥狀緩解,排便次數(shù)減少,可改為全流質(zhì),如增加蒸蛋羹、咸蛋黃米糊、蓮子米糊、濃米湯甩蛋花、胡蘿卜米糊等食物。盡量少用產(chǎn)氣及含脂肪多的食物如牛奶及奶制品、蔗糖、過甜食物以及肉類。
如早餐:小米湯、稀藕粉;加餐:杏仁霜;午餐:爛米粥、蒸蛋羹。
2、恢復期:
可改為低脂少渣半流飲食,仍應少量多餐,可每天5~7餐,開始時食物用量每餐不超過300毫升為宜,以后逐漸加量。最好不用高脂肪、高糖及強烈刺激性的食品。
可選的食物有:脫脂奶、蒸蛋羹、小米粥、蓮子粥、雞蛋龍須面、小面片、發(fā)糕、饅頭等,副食菜類可選魚肉、瘦豬肉末、雞肉末、蝦仁、雞蛋、豆腐、胡蘿卜、土豆、冬瓜、西葫蘆、菜花等。加餐:藕粉,杏仁霜等。
3、病情進一步好轉(zhuǎn),可逐漸過渡到軟食:
注意飲食調(diào)理養(yǎng)護,有規(guī)律地定時定量進食,以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的節(jié)律。切不可饑一頓飽一頓,尤其應避免暴飲暴食,睡前忌進食。應忌飲濃茶、咖啡、酒類等;忌食對胃有刺激的飲食或藥物,忌食生冷食物等。
現(xiàn)在很多女性白領工作壓力大,吃飯不規(guī)律,不健康,所以腸胃炎是現(xiàn)在很多女性高發(fā)的一種常見病。那么如何調(diào)理腸胃炎呢?下面教大家利用中藥來調(diào)理腸胃炎,養(yǎng)胃不傷身,一起來看看。
中藥如何調(diào)理腸胃炎?
1、寒濕阻滯
嘔吐清水。惡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并伴有畏寒發(fā)熱,頸項或全身關節(jié)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灞。
治法:散寒除濕,和中止瀉。
方藥: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O克、紫蘇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術10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
2、食滯腸胃
惡心厭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瀉下穢臭,氣迫不爽,瀉后痛減,苔厚膩,脈滑實。
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方藥: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IO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萊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
3、脾胃虛弱
稟賦不足,素體脾虛,飲食稍有不慎即吐瀉,大便溏薄,嘔吐清水,且時作時休,面色不華,乏力倦怠,舌淡,脈10弱。
治法:健脾理氣,和胃止瀉。
方藥:人參3克、白術12克、山藥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陳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胃腸炎是胃黏膜和腸黏膜發(fā)炎,由食物中毒引起。癥狀包括:嚴重嘔吐和腹瀉,常連帶有腹部痛性痙攣及絞痛、發(fā)燒、出汗。確診為腸胃炎之后,醫(yī)生一般會怎么用藥呢?
(1)消炎止痛:細菌感染,除選用致菌培養(yǎng)有效抗生素外,可選用黃連素03g,每日3次;元胡止痛片3片,每日3次;胃腸靈4片,每日3次。病情出現(xiàn)發(fā)熱、脫水、休克可適當選用抗生素,必要時輸液輸血或吸氧。
(2)解痙止痛:阿托品0.5~1mg,肌肉注射;或普魯苯辛15~30mg,日3次。
(3)止瀉劑可選用,次碳酸鉍1~2g,每日3次;復方樟腦酊4mg,每日3次。
(4)精神性腹瀉者,可服利眠寧10mg,每日3次;或眠安寧1片,日2次。
(5)中藥方面:脾虛泄瀉,可給予補中益氣丸或人參健脾丸;腎陽虛衰泄瀉,附桂八味丸、或附子理中丸。腸胃炎用藥;肝氣乘脾泄瀉,予痛瀉要方或逍遙丸服用。
注意:
(1)適當休息,進食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油煎和刺激性食物。
(2)酌用止瀉劑,可給次碳酸鉍1~2g,每日3次;復方樟腦酊4ml,每日3次。
(3)解痙劑,可用阿托品0.3~0.6mg,每日3次;普魯苯辛15mg,每日3次。
(4)按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選擇抗生素,但病情要長。也可用3黃連素液或5~10g大蒜浸液200ml,保留灌腸,每日一次,10~20天為一療程。其他治療同急性腸炎。
(5)精神性腹瀉者,可用利眠寧10mg,每日3次;苯巴比妥15~30mg,每日3次。
慢性胃炎是最常見的胃病,中醫(yī)屬胃脘痛、痞滿、吞酸、嘈雜、納呆等病范疇。中醫(yī)認為慢性胃炎多因長期情志不遂、飲食不節(jié)、勞逸失常,導致肝氣郁結(jié)、脾失健運,胃脘失和,日久中氣虧虛,從而引發(fā)各種癥狀。慢性胃炎要治療,更需要平時飲食來調(diào)理,那么飲食如何調(diào)理慢性胃炎?下面根據(jù)具體的情況給大家推薦。
如何調(diào)理慢性胃炎
一、脾胃虛寒型
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減、泛吐清水、納差神疲,治法為溫中補虛、散寒止痛。
推薦“小茴香粥”食療:炒小茴香30克、粳米200克,小茴香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入鍋煮30~40分鐘取汁,再加粳米熬煮??蛇m量調(diào)味,早晚趁熱食用,有散寒止痛的功效。
二、肝氣犯胃型
肝氣犯胃型慢性胃炎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胃痛脹悶,牽及涼脅,食后尤著,噯氣泛酸,大便不暢,每因情志變化而加重。治法為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推薦“黨參大棗茶”食療:黨參15克、大棗10只、陳皮3克,熬煮去渣,每日兩次代茶飲,7天一療程。有理氣健脾、和胃的功效。
三、肝胃郁熱型
肝胃郁熱型慢性胃炎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胃脘灼熱脹痛、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干口苦,治法為疏肝瀉熱、和胃止痛。
推薦“蓮子粥”食療:蓮子(去芯)、糯米各50克,煮粥,快熟時加紅糖一茶匙。有疏肝瀉熱、健脾和胃的功效。
四、胃陰虧虛型
胃陰虧虛型慢性胃炎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胃脘灼熱隱痛,空腹或午后加重,嘈雜似饑,得食稍緩,繼而作脹,時而干嘔泛惡,口干而苦,大便干結(jié)。治法為養(yǎng)陰益胃、和胃止痛。
推薦當“歸燉母雞”食療:母雞一只,當歸、黨參各15克,填入母雞腹內(nèi),先大火熬煮開,加入蔥、姜及黃酒熬煮至肉質(zhì)酥爛即可。有和胃止痛、滋陰的功效。
五、瘀血阻絡型
瘀血阻絡型慢性胃炎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胃痛屢發(fā)、痛點固定而拒按,或痛時如針刺,或吐血、便黑。治法為活血祛瘀、理氣止痛。
推薦“桃仁粥”食療:桃仁15克,去皮研碎,與粳米60克熬粥,出鍋后用紅糖調(diào)味。有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2養(yǎng)生常識頻道《慢性腸炎的癥狀慢性腸胃炎患者如何養(yǎng)胃?》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nèi)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春季慢性胃炎養(yǎng)生”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