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干菜的吃法
梅季養(yǎng)生。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别B(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如何避免關于飲食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梅干菜的吃法》,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很多食物我們的吃法不同的話,其實營養(yǎng)價值就不同,有些東西生吃的話對于我們身體能補充的能量和熟食是不同的,所以想要養(yǎng)生,我們除了選擇好的食療材料外,其實食物的吃法也是需要我們非常了解的,所以我們接下來一起看看梅干菜的吃法。在了解梅干菜的吃法前我們先需要知道什么是梅干菜。
梅干菜我們又叫做霉干菜,梅干菜是江南和客家常見的一道菜。梅菜干我們自己在家就能做,梅干菜有著我們身體需要的多種營養(yǎng),能給我們提供食療的效果,能開胃,消食,是養(yǎng)生的好材料。
梅干菜油光烏黑,香味醇厚,耐貯藏。菜料主要有大葉芥、花葉芥和雪里蕻3個品種。芥菜含有硫代葡萄糖甙、蛋白質和礦物質。硫代葡萄糖甙經(jīng)水解后產(chǎn)生揮發(fā)性的芥子油,蛋白質分解后產(chǎn)生氨基酸,故加工后的腌菜香味獨特,滋味鮮美。加工時通常將收獲后的鮮菜整理清洗晾曬1天,放在蔭涼通風處堆放4一5天,菜堆高不超過50厘米,每天上下翻菜一次,防止菜堆發(fā)熱變質,堆成黃綠色后,按每百公斤鮮菜3公斤鹽制,逐層排菜撤鹽,每排一次菜踩踏一次,至出菜汁為度。若菜汁不多,可在第二天復踏一次、直至出汁。菜鹵出泡,黃熟轉鮮后起缸曬菜。經(jīng)腌制后未曬干的鮮咸菜色澤黃亮、味醇香、質鮮嫩,含氨基酸0.15%,總糖0.34%,全氮0.25%。每百克含鈣250毫克,磷31毫克,鐵3.1毫克,維生素B0.04毫克。曬干后的梅干菜醬褐色,有獨特的菜干香味。用整株芥菜腌制曬成的叫“長吊干菜”,切碎后隨制曬成的叫“短吊干菜”。霉干菜常用來清蒸、油燜、燒湯,食之能解暑熱,清臟腑,生律開胃?!懊犯刹藸F肉”是一道典型的紹式名菜,被撰入《中國菜譜》。
魯迅先生、周恩來總理在生前都愛吃這一家鄉(xiāng)菜。梅干菜燜肉還得到許多國際友人的贊許。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來杭州,在杭州樓外樓的宴會上就有一只周總理的家鄉(xiāng)菜“梅干菜燜肉,尼克松吃后連聲稱OK!梅干菜燜肉的傳統(tǒng)作法是:選用上等鮮美的芥菜干,切成寸條狀,將肉洗凈,切成塊(最好為帶皮五花肉)。拌以母子醬油、味精,待肉吸收醬油后,按1層菜,1層肉鋪好,放在蒸籠里蒸l小時左右,肉已酥軟,帶有干菜清香,吃起來酥而不膩,干菜油光光,鮮而不咸,“過飯”極好。梅干菜加筍一同燒煮、曬干,稱干菜筍,可謂鮮上加鮮,做湯特佳。梅干菜單獨蒸軟下飯,也別有風味,俗語“烏干菜,白米飯”。用梅干菜做配料,能發(fā)鮮入味,如“干菜燒烏鱧魚”、“干菜燒土豆”等,均別有風味。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梅干菜,我們知道了梅干菜的吃法,并了解了梅菜干的功效與作用,梅干菜不但味道口感極佳,而且還能讓我們開胃,消除積食,清理腑臟,治療咳嗽等,所以我們可以選擇梅干菜作為我們養(yǎng)生的食療材料。
ys630.coM延伸閱讀
對于梅干菜的認識,相信很多人都局限在它是腌制制作而成的一種有酸味的食物,但實際上上梅干菜和酸菜是有區(qū)別的,而且梅干菜經(jīng)過腌制之后必須壓經(jīng)過加工烘焙干燥之后才制作完成,而且制作梅干菜的蔬菜選擇有很多總種有芥菜干、油萊干、白菜干之別,可以根據(jù)自己不同的口味選擇。
梅干菜其實對于幫助消化,解決肉食的美味又很大的功效,在下架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出現(xiàn)沒有食欲的情況,這個時候可以多吃點梅干菜,可以生津止渴,幫助我們消化,提高自己的食欲。
一,先把放在家里的梅干菜先蒸一下(因為買來的時后,賣家是放在袋里的,為了吃得干凈)
二,把蒸過的梅干菜晾一下,第二天準備做
三,買帶肥肉多點的五花肉,或別的。告訴菜場賣肉的,你要做梅干菜蒸肉,它會幫你選。(我個人不吃肥肉,所以專買樂塊純瘦肉,個人愛好問題)
四,把肉切塊,放在鍋里干煎,直到兩面成黃色,因為有肥肉,鍋里會煎出些油
五,把梅干菜和肉倒在一塊,攪伴,放雞精,放糖。(無需放鹽,梅干菜本身就是咸的,按個人口味,可在梅干菜上散上紅碎干椒)
六,蒸 或 放在干凈的容器里用小火直接燒蒸(此種蒸法要注意放水,用最小的火,在每隔十五分鐘時后,放三到四勺的水,火會慢慢的把水收干。)
七,用筷子戳肉,一碰就一小洞的時后(只要你覺得熟了,適合你入口的熟度了),散上大蔥,便可以關火了。
八,關火,讓它悶個十分鐘左右,
九,開吃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其實梅干菜可以和很多的食物一起搭配食用,尤其是肉類,因為梅干菜需要吸收更多的油脂,這樣做出來的梅干菜,才更加的入味,大家在制作之前可以了解一下上面的方法。
梅干菜是中國的一道傳統(tǒng)發(fā)酵出來的小菜,而且每一個地區(qū)制作梅干菜的過程中,使用到的食材都不一樣。有一些地區(qū)使用到的是青菜葉制作梅干菜,而在另外一些地區(qū)則喜歡使用筍干制作梅干菜。但是不管是哪種食材制作出來的梅干菜口味都是類似的,因為梅干菜它的味道發(fā)酵出來之后都非常相似。但是使用筍干制作的梅干菜方法是什么呢?
別名:干冬菜、咸干菜、梅菜、梅干菜
使用提示:每餐10~25克
霉干菜是用莖用、葉用芥菜或雪里蕻腌制發(fā)酵后,再經(jīng)曬干的成品。烏干菜是一種客家鄉(xiāng)土菜。秋末冬初,菜園里的芥菜抽了苔,拇指粗細,頂帶花蕾,形如秋萄,脆嫩味甘。這時,摘下菜心,晾掛幾天。待葉子變軟時,放進盆里,撒上鹽,用手揉搓,等滲出一些菜汁時,便裝入陶甕,碼放一層撒一層鹽,裝滿后用芥菜葉或竹筍殼把甕口封嚴。過了十天半個月,取出曬干,便成職色澤金黃,咸酸味甘的烏干菜。
營養(yǎng)分析
在腌菜中,烏干菜營養(yǎng)價值較高,其胡蘿卜素和鎂的含量尤顯突出。其味甘,可開胃下氣、益血生津、補虛勞。年久者泡湯飲,治聲音不出。
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食物相克
烏干菜忌于羊肉同食,否則會導致胸悶。
做法指導
1.烏干菜食用前用冷水洗凈,經(jīng)刀工處理后即可烹制,可以作成葷、素菜品;
2.作菜可蒸、炒、燒或作湯,可配豬肉或豆干、面筋、毛豆、蝦米等等,如“干菜炒肉絲”、“蝦米干菜湯”、“干菜炒毛豆”等;
3.干菜燒肉或蒸肉,菜香肉味互相滲透,油而不膩、鮮、香、糯、甜,是暑天的家常菜。名菜多見于浙江,如紹興的“干菜燒肉”、建德的“干菜鴨”等;
4.還可以煮爛后切碎配豬肉末作餡料,做成干菜包子或燒餅,后者名產(chǎn)如安徽屯溪老街的“干菜燒餅”等;
5.把干菜切碎,與經(jīng)過腌燙曬干后的嫩毛筍片拌和,即為浙江余姚、慈溪、上虞、嵊州一帶的傳統(tǒng)土特產(chǎn)“干菜筍”或“筍干菜”,風味和食用方法與干菜相似,可以沖湯、油燜、清蒸,也可以作燒肉、燉鴨、煮豆腐等菜肴的配料。
如果提到紅燒肉,相信很多人的口水都會流下來,因為如果做得好的話,紅燒肉吃在最里面不但一點肥膩的感覺都沒有,反而更多的是香醇的感覺,而且還會在口中回味很久。真正做得好的紅燒肉能達到唇齒留香的境界,當然一般的人是做不出這種效果的,其實這也不能勉強,因為這還需要一定的天分。
其實紅燒肉的種類有很多種,一般我們吃的很多時候都是光燒紅燒肉,吃多了難免會有膩煩的感覺。除了光燒,其實紅燒肉還有很多種做法,比如梅干菜燒肉。下面就來詳細地介紹下梅干菜燒肉的具體方法。
梅干菜燒肉是浙江杭州一道漢族傳統(tǒng)風味名菜,屬浙菜系。主要食材是梅干菜和五花肉,主要烹飪工藝是燉。干菜吸收肉脂而去澀達潤,豬肉經(jīng)干菜吸脂肥而不膩,干菜肉香交互輝映,是此干菜與肉之絕配靚點。
食材準備
帶皮五花肉,寧波梅干菜,紹興黃酒,老姜,細鹽,江南醬油,高湯,味精,白砂糖。
制作步驟
1、豬帶皮五花肉。切3厘米方塊肉。開水焯過。
2、炒鍋置旺火,油熗鍋后下五花肉、白砂糖、老姜塊、料酒(可以黃酒)煸炒。續(xù)入醬油上色,后加高湯旺火燒沸,倒入發(fā)好的梅干菜,小火煨至肉酥菜軟。起鍋前,加味精,裝盤即成。(注:菜出盤前要悶五分鐘左右。)
五花肉又稱“三層肉”,位于豬的腹部,豬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肥瘦間隔,故稱“五花肉”。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豬肉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腎經(jīng);補腎養(yǎng)血,滋陰潤燥;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chǎn)后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干咳、便秘和難產(chǎn)。
所以通過上面的講述我們才知道原來做梅干菜燒肉是要取五花肉來做的,怪不得有時候有些人做出來感覺味道少了點什么,有時候又會有肥膩的感覺。通過這次的了解,相信很多人多知道了梅干菜燒肉的具體做法,所以在我們有空的時候不妨試著做一下。
說到梅干菜,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梅干菜燒肉,其實除了梅干菜燒肉,梅干菜肉餡也是經(jīng)常能夠吃到的,就比如梅干菜肉餡餡餅就是用梅干菜肉餡來制做的。梅干菜肉餡對于有些人來說,可能是不太熟悉的,因為對于他們而言,梅干菜是燒肉吃的,或許燒別的菜吃,基本不會想到梅干菜肉餡可以食用。
其實梅干菜肉餡在現(xiàn)實中也是很普遍的,就像我們平時經(jīng)常能夠吃到的梅干菜肉餡餡餅以及梅干菜肉餡餃子都是用梅干菜肉餡做成的。而且梅干菜肉餡的味道也很特別,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下面就拉詳細介紹下梅干菜肉餡以及梅干菜肉餡餡餅的做法。
梅干菜是一道江南地區(qū)(特別是紹興地區(qū))及客家地區(qū)常見的漢族傳統(tǒng)名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別,多系居家自制,使菜葉晾干、堆黃,然后加鹽腌制,最后曬干裝裝壇。油光黃黑,香味撲鼻,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故紹興地區(qū)居民每至炎夏必以干菜燒湯,其受用無窮也,至于“霉干菜切肉”更為紹興特色菜肴,已入《中國菜譜》?,F(xiàn)在寧波地區(qū)的居民也有制作梅干菜的習慣。
經(jīng)腌制后未曬干的鮮咸菜色澤黃亮、味醇香、質鮮嫩,含氨基酸0.15%,總糖0.34%,全氮0.25%。每百克含鈣250毫克,磷31毫克,鐵3.1毫克,維生素B0.04毫克。曬干后的梅干菜醬褐色,有獨特的菜干香味。用整株芥菜腌制曬成的叫“長吊干菜”,切碎后隨制曬成的叫“短吊干菜”。梅干菜常用來清蒸、油燜、燒湯,食之能解暑熱,清臟腑,生律開胃。
梅干菜,五花肉,蔥,面粉,糯米粉/泡打粉
梅干菜肉餡餡餅的做法:
梅干菜提前浸泡半天
五花肉、蔥、瀝干的梅干菜皆切成沫加油、鹽混合在一起。
面粉加糯米粉或者泡打粉揉成面團(加糯米粉口味略微粘牙,泡打粉口味略微酥松,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添加)。
揪取少量面粉用手指弄成圓形面皮。
往面皮中間裹入之前調好的餡,將面皮往中間捏緊,捏小。
用搟面杖將裹有餡料的面團搟成圓形薄餅,不要搟破。
電餅鐺預熱,加入色拉油,燒熱后放入薄餅,及時反面,兩面煎至金黃后就可以出鍋食用了。
介紹到這里,相信絕大部分的朋友已經(jīng)了解了梅干菜以及梅干菜肉餡。通過上面對于梅干菜肉餡餡餅的做法的講述,很多人其實以后可以在自己家里動手做的,嚴格來說梅干菜肉餡餡餅的做法是不難的,只要用心,是很快能夠做得很好的。
梅干菜的吃法有很多,最常見的應該就是梅干菜燒肉例如,還有梅干菜肉餅也是其中的另一種吃法,同樣梅干菜肉餅也是很受歡迎的。雖然名氣和梅干菜燒肉比起來差很多,但是吃過的人都知道,梅干菜肉餅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而且除了味道之外,梅干菜肉餅的營養(yǎng)價值也是很高的。
也許有些人是因為地區(qū)的原因,所以沒有吃過梅干菜肉餅。但是隨著國內(nèi)各地美食節(jié)的風靡,梅干菜肉餅總有一天能遍布全國各地。之所以這么說完全是因為梅干菜肉餅的食用價值確實很高。那么,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下梅干菜肉餅。
梅干菜(又名霉干菜)是一道江南地區(qū)(特別是紹興地區(qū))及客家地區(qū)常見的漢族傳統(tǒng)名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別,多系居家自制,使菜葉晾干、堆黃,然后加鹽腌制,最后曬干裝裝壇。油光黃黑,香味撲鼻,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故紹興地區(qū)居民每至炎夏必以干菜燒湯,其受用無窮也,至于“霉干菜切肉”更為紹興特色菜肴,已入《中國菜譜》?,F(xiàn)在寧波地區(qū)的居民也有制作梅干菜的習慣。
杭州有種好吃的街邊小食,叫梅干菜肉餅, 焦焦脆脆,肉香濃郁。具體做法如下:
溫水和面,加點鹽,揉好后醒一會,再揉光滑,搟成圓皮備用。梅干菜用溫水泡半個小時,剁碎。肉餡絞好,三分肥七分瘦,加鹽、料酒、老抽、胡椒粉,少許水拌好。鍋內(nèi)熱油,把梅干菜炒得焦焦的,這樣才好吃,放到肉餡里拌好,包在面團里揉成一個小餅,放在油鍋里兩面煎成金黃色就成了,雖不如薄的餅脆,但是仗著餡大,也是好吃的緊。
曬干后的梅干菜醬褐色,有獨特的菜干香味。用整株芥菜腌制曬成的叫“長吊干菜”,切碎后隨制曬成的叫“短吊干菜”。霉干菜常用來清蒸、油燜、燒湯,食之能解暑熱,清臟腑,生律開胃。
通過上面文章關于梅干菜肉餅的詳細介紹,大家不僅對于梅干菜有了很好的了解,而且還在這個基礎之上,對于梅干菜肉餅的做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對于那些沒有吃過梅干菜肉餅的朋友來說簡直就是福音,以后就可以照著這個方法自己學著做著吃了。
梅干菜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道菜,可以作為配料食用,也可以作為主菜烹飪,而梅干菜泡飯,是比較具特色的一道食物,在平時生活當中或許人很會很少吃,但是在一些地方,梅干菜泡飯可以說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才能夠制作出比較營養(yǎng)又美味的梅干菜泡飯呢?下面就去看看吧!
梅干菜泡飯雖然不是食用了什么昂貴的食材,但是這一道菜卻很容易抓住人們的口味,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可以很容易幫助我們填飽自己的饑餓感,尤其是在比較餓的時候吃上梅干菜泡飯,可以說是人間美味。
梅干菜香菇 蝦 冷飯 姜 肉
梅干菜泡飯的做法
1.把梅干菜和香菇放在不同碗中浸發(fā)。
2.把泡發(fā)的香菇切成絲,姜切成丁,肉切成丁。
3.鍋里下油,加入姜丁,肉丁翻炒,再加入香菇絲和梅干菜翻炒。
4.加入冷飯翻炒,倒入適量的水。
5.即將燒開時,加入幾只蝦,可以調鮮,燒開后調味即可。
很多人都會認為,食物想要吃的營養(yǎng)健康,放食材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認為珍貴的食材營養(yǎng)價值才更高,這只是一個片面的了解,如果你在烹飪的過程中懂得如何去搭配,那么看似平常普通的食物,同樣可以作出最營養(yǎng)的美味。
梅干菜歷史悠久,在紹興是很著名的土特產(chǎn).在紹興家家戶戶都會腌制一些梅干菜儲備下來,在冬天用來作備用蔬菜.紹興的人民將常會把自己腌制好的梅干菜送給鄰居或者親戚朋友.梅干菜口感香醇,味道鮮美,儲存時間很長,且腌制好后色澤鮮亮.在古代是還是貢品.
梅干菜營養(yǎng)價值價高,吸引了許多消費者前去購買,很多消費者就好這一口.很多人小時候在家看見過爺爺奶奶腌制過梅干菜,但具體怎么做想不起來,現(xiàn)在很回味那道菜,怎樣做自制梅干菜呢?下文將為您詳細介紹!
第一:將鮮菜進行整株修整,削去根部,除去老葉和枯葉,在日光下曬1天,中間翻動1次.然后將凋萎的菜進行堆黃.冬菜一般堆高65厘米~100厘米,堆7天左右,每天早晨翻動1次,天氣暖和,晚上也要翻動1次.氣溫過低,可用草包、麻袋等物覆蓋在菜堆上,使之發(fā)黃.
堆黃程度為60%~70%.春菜堆高35厘米~50厘米,每天早晚各翻動1次,堆3天,堆黃程度為55%~60%.堆黃后,再將菜株整理1次,揀除壞葉,清水洗凈,曬干水氣.如雨天洗后不能曬,即行切段和腌制.
切時先將菜頭切下,注意勿將葉芽切掉.菜梗切成長約2.5厘米、菜葉切成長約20厘米的小段.切好的菜,如果變黃程度不夠,可將其堆放在竹席上,加覆蓋物悶1夜,第2天早上揭蓋攤干,使其冷透.再進行鹽腌.
第二: 先在缸底鋪鹽,將菜與鹽拌均勻,分層放于缸內(nèi)壓緊.食鹽用量按每100公斤堆黃菜加4公斤鹽的比例添加.腌缸裝滿后,將周圍的菜扒到中心,堆成饅頭形,再覆一層蓋面鹽,用竹柵蓋好,壓上重物.
冬菜約經(jīng)30天,春菜約經(jīng)20天,可 腌制成熟.菜腌好后取出在日光下暴曬至菜梗曬干為止.曬干時間,冬菜四五天,每天要翻動3次;春菜二三天,每天翻動4次.
我們在做梅干菜時要注意控制好鹽的咸度,放多了鹽就失去了本來應有的口感.放少了也不行,所以在咸度方面尤其要注意下.腌制成功后要暴曬大概半天吧,曬好我們先要把它放到?jīng)]有陰暗處密封住,估計密封一個來月就差不多可以了.
在生活中很多的人會把梅干菜和酸菜混為一談,其實這兩種是不一樣的食物,雖然都是經(jīng)過腌制加工而成,一般是酸味的,作為下飯菜更是再好不過,而梅干菜其實主要是使菜葉晾干、堆黃,然后加鹽腌制,最后曬干裝裝壇而成,對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有很大的作用。
梅干菜蒸肉是平時生活中經(jīng)常會做的一道家常食物,我們都知道肉之有肥肉和瘦肉之分,所以梅干菜可以有效的化解掉肥肉的膩味,這樣做出來的蒸肉不僅口味軟嫩,而且還是肥而不膩的。
主料
五花肉兩塊
梅干菜一把鹽
梅干菜蒸肉的做法步驟
1. 五花肉兩塊(因為試方法做,沒敢弄太多)洗凈,切薄片;梅干菜一把,用清水稍泡一會兒,撈出捏去水份。
2. 將梅干菜與肉片同置于一容器中加鹽拌均。(梅干菜里沒鹽,這么做是為了讓二者入味)
3. 將肉片整齊地擺放適當?shù)娜萜骼铮賹⒚犯刹藶⒃诒砻?。蒸鍋加?水要稍多),將裝有梅菜肉的容器置于其中,大火燒開后持續(xù)約五六分鐘,之后調至中心火蒸約3個小時。最好在盆上再個蓋子,這樣水汽不易進去。我沒蓋,以至蒸好的肉表面盡是水,有點像燉肉。
4. 將蒸好的肉倒扣于盤子里(我先把盆里的油水倒進一個小碗里了,嘿嘿),就可以開吃啦~~
梅干菜不僅好吃,作為下飯菜也是很多人愛不釋手的,尤其是夏季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出現(xiàn)食欲不振的情況,梅干菜可以起到開胃消化的作用,而豬肉中有含有非常高的營養(yǎng)價值,所以說這兩者是很好的搭配。
梅干菜,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但是梅干菜并不是自然生長,而是加工制作而成的。一般梅干菜在南方地區(qū)比較容易制作,制作的原材料也就是薺菜。北方很少有梅干菜加工。那么,大家知道梅干菜的腌制方法嗎?其實也非常的簡單,很多的家庭都可以自己制作出梅干菜。
梅干菜,是一道浙江金華、麗水、寧波、紹興、江西撫州等地區(qū)常見的特色傳統(tǒng)名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冬菜干、雪里蕻干之別,多系居家自制,使菜葉晾干、堆黃,然后加鹽腌制,最后曬干裝裝壇。
方法步驟
1.將收獲后的鮮菜整理清洗后晾曬5天左右,放在蔭涼通風處堆放4一5天。
2.待菜葉成黃綠色,葉子變軟時,將干菜葉切成絲。
3.將干菜絲放進盆里,撒上鹽,用手揉搓,等滲出一些菜汁時,便裝入陶罐。
4.將裝滿菜絲后的陶罐封嚴,放在蔭涼處存放。
5.腌制半過月后,即可找開陶罐的封蓋,取出完成的梅干菜來食用,此時菜線便成職色澤金黃,咸酸味甘的梅干菜。
菜料主要有大葉芥、花葉芥和雪里蕻3個品種。芥菜含有硫代葡萄糖甙、蛋白質和礦物質。硫代葡萄糖甙經(jīng)水解后產(chǎn)生揮發(fā)性的芥子油,蛋白質分解后產(chǎn)生氨基酸,故加工后的腌菜香味獨特,滋味鮮美。加工時通常將收獲后的鮮菜整理清洗晾曬1天,放在蔭涼通風處堆放4一5天,菜堆高不超過50厘米,每天上下翻菜一次,防止菜堆發(fā)熱變質,堆成黃綠色后,按每百公斤鮮菜3公斤鹽制,逐層排菜撤鹽,每排一次菜踩踏一次,至出菜汁為度。若菜汁不多,可在第二天復踏一次、直至出汁。
菜鹵出泡,黃熟轉鮮后起缸曬菜。經(jīng)腌制后未曬干的鮮咸菜色澤黃亮、味醇香、質鮮嫩,含氨基酸0.15%,總糖0.34%,全氮0.25%。每百克含鈣250毫克,磷31毫克,鐵3.1毫克,維生素B0.04毫克。曬干后的梅干菜醬褐色,有獨特的菜干香味。
說到吃的,相信對于那些“吃貨”而言,肯定是十分的激動。其實在生活水平不管提高的今天,有很多人為了追求美食,甚至愿意坐車去好遠的地方,僅僅就是為了吃而已,可見食物對于很多人的有貨是巨大的。食物本身是很有魅力的,不僅做出來外觀好看,而且吃在嘴里香氣四溢,使人流連忘返。
世界上的美食太多了,要說可能一輩子都說不完。現(xiàn)在就來說說大家比較熟悉的美食:梅干菜。梅干菜對于很多人來說,應該是經(jīng)常能夠吃到的,但是因為它的特有的味道,所以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吃的。下面就來談談梅干菜的做法。
梅干菜(又名霉干菜)是一道江南地區(qū)(特別是紹興地區(qū))及客家地區(qū)常見的漢族傳統(tǒng)名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別,多系居家自制,使菜葉晾干、堆黃,然后加鹽腌制,最后曬干裝裝壇。油光黃黑,香味撲鼻,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故紹興地區(qū)居民每至炎夏必以干菜燒湯,其受用無窮也,至于“霉干菜切肉”更為紹興特色菜肴,已入《中國菜譜》?,F(xiàn)在寧波地區(qū)的居民也有制作梅干菜的習慣。
梅干菜的常見做法就如很多人知道的那樣是梅干菜燒肉,具體步驟如下:
所屬菜系:粵菜
所屬類型:特色粵菜
基本特點:此菜色澤紅褐,肉質酥爛,鮮香味厚,油而不膩。
原料:
梅干菜(超市就有),五花肉,糖,鹽,雞精,姜,食用油,醬油,黃酒,干辣椒,醋,蔥。
1、將五花肉切成塊,每塊肉上都要有肥有瘦。然后用熱水焯一下。
2、將焯好的肉瀝水,放在旁邊備用。焯肉的水去沫備用。
3、鍋內(nèi)放入少許食用油,油熱后放入焯好的五花肉和姜片、干辣椒翻炒。
4、然后加入醬油少許給五花肉上色,繼續(xù)翻炒。
5、待肉已經(jīng)上色之后,加入剛才焯肉的水,加入黃酒和泡好的梅干菜。
6、大火燉至開鍋,轉為小火燉,大約10-15分鐘后,梅干菜和五花肉應該差不多了,大火收汁7、盛盤前,根據(jù)個人口味放鹽。因為梅干菜有一股特別的味道,所以我在做的過程中放入了一些糖。也可以用糖給肉上色。建議多發(fā)一些梅干菜,因為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梅干菜比肉更受歡迎。
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會做梅干菜燒肉這道菜的,但是往往因為手法或者選材的問題,從而導致自己做出來的梅干菜燒肉不是太好吃的。所以通過上面的關于梅干菜燒肉的做法的具體介紹,很多人應該都能認識到自己在做這道菜時候的不足,希望能夠加以改進。
梅干菜扣肉燒餅這種東西是比較常見的,也是最多人食用的燒餅類型,主要是在燒餅皮里面塞入梅干菜扣肉。我們想要制作梅干菜扣肉燒餅,我們就需要先烤好燒餅皮,準備好梅干菜扣肉,然后切開燒餅皮塞入梅干菜就可以食用了,具體的梅干菜扣肉燒餅的做法,我們可以跟著下面的內(nèi)容嘗試。
準備食材 泡好的梅菜 200g 五花肉丁 100g 蝦皮 20g 蔥花 20g 鹽(拌餡) 6g 糖 40g 橄欖油(煎的時候用) 適量 中筋面粉 500g 鹽(入面粉) 4g 75度左右的熱水 275ml
- 步驟 -
1.梅菜提前泡好后用刀改小,蔥、五花肉也切成丁。
2.先撒鹽到面粉攪拌后,將熱水倒入面粉,一邊倒一邊攪拌。
3.面粉和好后用保鮮膜或濕布蓋住醒10分鐘以上。
4.將拌餡料的所有材料混合在一起備用。
5.醒好的面團分成6個大劑子,還沒用到的可以先用保鮮膜蓋住免得干了不好做。
6.取一個劑子壓扁,搟成15里面直徑大小的圓型。
7.填入餡料后打皺褶收口(同包子一樣收)壓扁。
8.用搟面杖慢慢搟開,想要很薄就要慢,一下子推很容易破,搟的能薄的透出里面梅菜為止。
9.平底鍋燒熱倒油。
10.將搟好的生面餅放入用手轉一圈,這樣油會很均勻的分布在餅上,此時用的是中火。
11.每10秒輕輕翻一次,直到兩面有點微黃即可,如果要吃很脆的,那就要再煎一煎,表面摸一下有點硬即可,想要軟大餅、脆薄餅完全依靠你的個人感覺來判斷,難度不大的,加油。
12.完成了
梅干菜功效
梅干菜可以開胃下氣,益血生精,補虛勞長眠,常見一些咳嗽病變的患者可以煲湯畸形使用,可以治療一些常見的咳嗽病變,在生活中可以進行一些常見的炒制,也可以煲湯進行食用,營養(yǎng)和價值功效都比普通的蔬菜要高。梅干菜具有很好的開胃健脾的作用,對于緩解咳嗽啊或是氣血不足有好吃,而且還可以有促進食欲,緩解疲勞的作用。
很多人在家里面經(jīng)常會吃梅菜扣肉,梅菜扣肉的制作方法也非常的簡單,需要準備好五花肉,還有梅干菜,梅干菜需要反復的燒,否則的話還是很難爛透的,五花肉同樣也需要反復的煮,因為扣肉必須要煮到入口即化,肥而不膩,再加上扣肉里面大多數(shù)都會加肉皮,肉皮很難熟透,必須要煮得透一些。
梅干菜扣肉
材料
主料:五花肉,梅干菜,
輔料:蔥,姜,蒜,八角
做法
1.五花肉放入沸水中汆燙,去除浮末后,加入蔥、姜、料酒煮20分鐘。
2.撈出后,幾面都均勻的抹上醬油。
3.鍋入油,中火放入鍋中煎。
4.煎至上色即可。
5.梅干菜用溫水浸泡10分鐘,徹底洗凈后用油入蒜、料酒、糖、醬油、鹽煸炒。
6.切成厚薄適宜的片狀。
7.皮朝下排在碗內(nèi)。
8.均勻鋪上煸炒后的梅干菜,放八角,入鍋蒸40分鐘。
提示:如果蒸熟后,能將湯汁倒進炒鍋內(nèi),湯汁勾芡再淋回肉肉上最好。
梅干菜扣肉
材料
主料:五花肉約一斤六兩,干菜1包
其他配料:蔥,姜,八角,鹽,冰糖,料酒,醬油,水淀粉
做法
1、干菜先洗凈,浸泡2-3小時;
2、將豬五花肉洗干凈,然后與蔥、姜、料酒一起,冷水進鍋子,水開后潎去浮沫后,小火再煮30-40分鐘。
3、將煮好的肉撈起,趁熱抹干水分后抹上醬油,充分抹勻;
4、將抹好醬油的肉下油鍋開炸,請千萬注意,一定要加鍋蓋~"咯叭"聲非常喝人!??!另若有膽小者,還是請慎重考慮一下再決定是否做這道菜。
5、將炸好的肉直接晾涼~我是放進冰箱冷藏室里的;
6、將干菜切成碎,擠干水分;
7、油鍋里的油全部倒出來,直接將干菜放進去炒炒,盛出。
8、鍋內(nèi)放油,將蔥、姜、八角放入鍋中爆香后,放入炒干的干菜,然后倒料酒少許,醬油兩勺,加少許鹽,再加小半碗水,煮至汁水漸干十去火。
9、將晾涼的肉均勻切成厚度約5毫米厚的片片,皮朝下碼在大碗里,然后將干菜連汁一起倒進大碗里,埋7-8顆冰糖壓實后上籠蒸2個小時。
10、蒸好之后,將湯汁倒入鍋中,將碗倒扣入盤子中,鍋中煮開汁后略加水淀粉,再次煮開后淋在扣肉上即可。
梅干菜扣肉
材料
油2湯匙,醬油4湯匙,八角1粒,五花肉1斤半,梅干菜1杯(切碎),蔥、姜各少許,糖、酒各1湯匙
做法
1、五花肉整塊加水及蔥、姜、八角煮40分鐘,取出擦乾外皮水份,泡入醬油中泡10分鐘。
2、燒熱油后,放下五花肉(皮朝下)大火炸黃皮部,撈出后泡入冷水中約10分鐘,至外皮起泡且回軟,取出切成半公分厚片,排入蒸碗中。
3、梅干菜用水漂洗乾凈,撈出,擠乾水份。
4、燒熱2湯匙油,放下梅干菜炒香,加入剩下之醬油、糖、酒及煮肉湯1杯,全部倒在五花肉上,上鍋蒸一個半小時以上至肉夠爛為止。
5、泌出湯汁,扣出肉到盤中,湯汁勾芡后林到肉上即可。
梅干菜通常也被人們叫做是霉干菜,梅干菜是江南和客家常見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梅干菜我們都是家庭里面自制的,梅干菜的做法很簡單,我們學一下也就可以自己做了,一般采用了菜葉為原料,將菜葉晾干和堆黃后兩個程序后,用鹽腌制而成,最后需要直接通過太陽曬干并裝到壇子里去。
梅干菜作為一道傳統(tǒng)的美食被我們廣泛的喜歡,梅干菜的外表是油光的,并且顏色是黃黑色的,香味很濃。梅干菜為我們生活增添了樂趣,梅干菜能清理我們的臟腑,消除積食,而且在治咳嗽,和開胃方面效果不錯。
梅干菜油光烏黑,香味醇厚,耐貯藏。菜料主要有大葉芥、花葉芥和雪里蕻3個品種。芥菜含有硫代葡萄糖甙、蛋白質和礦物質。硫代葡萄糖甙經(jīng)水解后產(chǎn)生揮發(fā)性的芥子油,蛋白質分解后產(chǎn)生氨基酸,故加工后的腌菜香味獨特,滋味鮮美。加工時通常將收獲后的鮮菜整理清洗晾曬1天,放在蔭涼通風處堆放4一5天,菜堆高不超過50厘米,每天上下翻菜一次,防止菜堆發(fā)熱變質,堆成黃綠色后,按每百公斤鮮菜3公斤鹽制,逐層排菜撤鹽,每排一次菜踩踏一次,至出菜汁為度。若菜汁不多,可在第二天復踏一次、直至出汁。菜鹵出泡,黃熟轉鮮后起缸曬菜。經(jīng)腌制后未曬干的鮮咸菜色澤黃亮、味醇香、質鮮嫩,含氨基酸0.15%,總糖0.34%,全氮0.25%。每百克含鈣250毫克,磷31毫克,鐵3.1毫克,維生素B0.04毫克。曬干后的梅干菜醬褐色,有獨特的菜干香味。用整株芥菜腌制曬成的叫“長吊干菜”,切碎后隨制曬成的叫“短吊干菜”。霉干菜常用來清蒸、油燜、燒湯,食之能解暑熱,清臟腑,生律開胃。“梅干菜燜肉”是一道典型的紹式名菜,被撰入《中國菜譜》。
魯迅先生、周恩來總理在生前都愛吃這一家鄉(xiāng)菜。梅干菜燜肉還得到許多國際友人的贊許。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來杭州,在杭州樓外樓的宴會上就有一只周總理的家鄉(xiāng)菜“梅干菜燜肉,尼克松吃后連聲稱OK!梅干菜燜肉的傳統(tǒng)作法是:選用上等鮮美的芥菜干,切成寸條狀,將肉洗凈,切成塊(最好為帶皮五花肉)。拌以母子醬油、味精,待肉吸收醬油后,按1層菜,1層肉鋪好,放在蒸籠里蒸l小時左右,肉已酥軟,帶有干菜清香,吃起來酥而不膩,干菜油光光,鮮而不咸,“過飯”極好。梅干菜加筍一同燒煮、曬干,稱干菜筍,可謂鮮上加鮮,做湯特佳。梅干菜單獨蒸軟下飯,也別有風味,俗語“烏干菜,白米飯”。用梅干菜做配料,能發(fā)鮮入味,如“干菜燒烏鱧魚”、“干菜燒土豆”等,均別有風味。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梅干菜,我們知道了梅干菜的制作過程,家庭制作梅干菜應該如何進行,并了解了梅干菜具備的功效和作用,梅干菜的食療效果在于可以開胃和消除積食,能夠清理我們的腑臟,還能治療咳嗽呢。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梅干菜的吃法》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meijiyangsheng/">梅季養(yǎng)生”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