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皮與肉桂的區(qū)別
養(yǎng)生與運動的區(qū)別。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鄙鐣l(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才更好。如何避免走入有關飲食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桂皮與肉桂的區(qū)別”,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有不同的叫做,所以當聽到同一種東西另外的一種叫法的時候,都會以為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比如說桂皮和肉桂,有很多人都認為這不是同一種東西,而是長的非常的相似,因此就認為桂皮與肉桂是有一定的區(qū)別的,想要知道桂皮與肉桂的區(qū)別是什么。
在這里需要提醒您,其實桂皮與肉桂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因為它們本身是一種植物,不過也有的人認為它們唯一的一點區(qū)別就是,肉桂是比較好的桂皮,所以肉桂是可以用來入藥的而桂皮不可以。
肉桂入藥具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泄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jīng)閉癥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
1.肉桂為肉桂的干燥樹皮.桂皮為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川桂等的樹皮.
2.肉桂以皮細肉厚、斷面紫紅色、油性大、氣香濃烈、味甜微辛辣、嚼之無渣者為佳.桂皮:氣清香而涼,似樟腦,味微甘辛.以皮薄、香氣濃厚者為佳.
3.肉桂: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jīng).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jīng).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奔豚,經(jīng)閉,痛經(jīng).陰虛火旺者忌服,孕婦慎服.
桂皮:辛,溫.歸心、肝、脾、腎經(jīng).暖脾胃,散風寒,通血脈.用于腹冷胸滿,嘔吐噎膈,風濕痹痛,跌損瘀滯,血痢腸風.陰虛有火者忌服.
和桂皮的區(qū)別,大家的認識包括網(wǎng)絡上的答案都不是正確的。簡單的說,肉桂和桂皮是來源與一種植物,也可以說是一種東西。但是,有好壞之分。好的,優(yōu)質(zhì)的我們稱為肉桂,所以為中醫(yī)成分。而差些的,我們稱之為桂皮,拿去做調(diào)料。肉桂和桂皮的價格也是不同的。
所以說,針對桂皮與肉桂的區(qū)別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一種好一點一種質(zhì)量差一點,但是其實是來源于同一種植物,只不過一般人們都建議使用桂皮來進行調(diào)料使用,比較競價劃算,而且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調(diào)味作用,可以滿足人們的調(diào)味需要。
擴展閱讀
肉桂是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香料,他是桂樹干燥的外皮,這種外皮聞起來味道特別的香,在燉菜的時候加入一些肉桂,惠氏肉的味道更好,其實各地方對肉桂的叫法都是不一樣的,也有一些地方叫它為桂皮,這就讓很多人認為他們兩個不是一種物質(zhì),那么桂皮可以代替肉貴嗎?
1、肉桂為肉桂的干燥樹皮,桂皮為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川桂等的樹皮。
2、肉桂以皮細肉厚、斷面紫紅色、油性大、氣香濃烈、味甜微辛辣、嚼之無渣者為佳。桂皮則氣清香而涼,似樟腦,味微甘辛,以皮薄、香氣濃厚者為佳。
3、肉桂: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jīng)。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jīng)。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奔豚,經(jīng)閉,痛經(jīng)。陰虛火旺者忌服,孕婦慎服。
桂皮:辛,溫。歸心、肝、脾、腎經(jīng)。暖脾胃,散風寒,通血脈。用于腹冷胸滿,嘔吐噎膈,風濕痹痛,跌損瘀滯,血痢腸風。陰虛有火者忌服。
4、肉桂與桂皮同小異大。一般肉桂以入藥為主,桂皮以菜肴佐料為主。
擴展資料:
桂皮又叫肉桂,是一味暖性藥,可治脾胃虛寒,適合體質(zhì)虛寒的人,特別適合一吹冷風就胃部涼涼的,還隱隱作痛、大便稀溏等人群;山楂消食,脾胃虛寒者多胃動力不足、胃腸蠕動慢,而山楂可助消化;紅糖也是暖性的,可調(diào)和溫胃、緩解急痛。
綜上,此方適合體質(zhì)偏寒、偏虛的人,偶爾出現(xiàn)急性胃涼情況,一般連續(xù)喝3~5天開始見效,每天2次,飯前飲用,長期脾胃虛寒者可能喝一個月以上才會見效,如一直未見好轉應就醫(yī)辨證施治。
另外,中藥方中一般不常用紅糖,古方中多用高粱飴糖、麥芽糖,暖胃還可用甘草調(diào)和。此方以紅糖調(diào)和,口感好,相當于一款茶飲,但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肥胖、胃火大等人群不宜使用。
此方,否則可能出現(xiàn)胃部灼熱感、口腔潰瘍、口臭、便秘等癥狀。脾胃虛寒者平時應注意飲食,多吃溫性食物,不可貪涼,天氣炎熱也不能貪吃冷飲、喝冰啤酒,天涼要注意添衣護住腹部。
我們都知道桂樹是我國南方的一種樹,這種樹的樹皮叫做桂皮,是我們常用的一種香料,一般都在囤肉的時候會使用到這種香料,桂樹的桂枝也是能夠當做中藥的,雖然她倆的外形看起來不相似,但是它們的功效確實差不多的,而且它們的味道遠遠的就能聞到,那么桂枝和桂皮有哪些區(qū)別呢?
肉桂和桂枝雖同屬于肉桂樹的產(chǎn)物,但在中藥里,由于各自的藥用部位不同,其性味功能主治與臨床應用也不盡相同,故不能混為一談。所謂肉桂,是指將其樹皮去除最外層栓皮后的樹干皮,即是桂樹的老皮,中醫(yī)將其形象稱為“肉桂”。而桂枝入藥,則僅取其帶木質(zhì)心的嫩枝。
中醫(yī)認為,二者雖均味辛、甘,均能助陽散寒、溫經(jīng)通脈、止痛,均可治脘腹冷痛、風寒濕痹、陽虛水腫以及經(jīng)寒血滯引起的痛經(jīng)、經(jīng)閉、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證。但兩者的藥性是有區(qū)別的,也就是溫陽的力量依次遞增。桂枝性輕而走上,肉桂性沉而入下,所以在治療上感風寒時易用桂枝,治療中下焦寒癥取肉桂性沉而入肝腎。
肉桂性熱,歸心、肝、腎、脾經(jīng),力強而功專走里,宜用于治陽衰與里寒重癥,補命門火、治寒疝腹痛等癥。
而桂枝則性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力緩而既走表又走里,治陽衰與里寒輕癥宜用,又能發(fā)汗解表,治風寒感冒有汗或無汗。(一般治感冒用桂枝而不是肉桂)
另外,肉桂與桂皮一樣,也可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鹵料調(diào)味,但因其味辛性熱,極易傷陰助火,故不宜過量或長期服用。內(nèi)熱上火、痰熱咳嗽、風熱感冒、血熱出血及婦女經(jīng)期量多者切忌服用,以免引發(fā)新疾或加重病情。簡單歸納如下:共同點:辛甘性熱,助陽散寒、溫經(jīng)通脈、止痛,脘腹冷痛、風寒濕痹、陽虛水腫、痰飲、胸痹,以及經(jīng)寒血滯之痛經(jīng)、經(jīng)閉。性能區(qū)別:肉桂為樹干之皮,力強而功專走里。桂枝為樹之嫩枝,力緩而走表。
(一)肉桂辛、甘、大熱,歸心、肝、腎、脾經(jīng),力強而功專走里,肉桂的功效有補命門火,溫通經(jīng)脈,散寒止痛,引火歸元。常見應用如下:
1、陽痿宮冷,腰膝冷痛
本品辛甘大熱,能補火助陽,益陽消陰,作用溫和持久,為治命門火衰之要藥。如在腎氣丸中肉桂與附子、山藥、枸杞等同用治療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陽痿宮冷,滑精遺尿,夜尿頻多。
2、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腹痛
本品甘熱助陽以補虛,辛熱散寒以止痛,善去痼冷沉寒。與附子,川芎,小茴香等同用治療胸陽不振,寒邪內(nèi)侵之胸痛,如桂附丸。
3、痛經(jīng)經(jīng)閉,寒濕痛痹,陰疽流注
本品辛散溫通,能行血氣,通經(jīng)脈,散寒止痛。在少腹逐瘀湯(《醫(yī)林改錯》)中與小茴香、川芎、當歸同用治療沖任虛寒,寒凝血滯之閉經(jīng)、痛經(jīng)。在獨活寄生湯(《千金要方》)中與獨活、桑寄生、杜仲等合用治療風寒濕痹。在陽和湯(《外科全生集》)中配合鹿角膠、炮姜、麻黃等,治療陽虛寒凝,血滯痰阻之陰疽。
4、腎虛做喘,虛陽上浮,眩暈目赤
本品大熱入肝腎,能使因下元虛衰所致上浮之虛陽回歸故里,故曰引火歸元。如在治療地黃飲子(《圣濟總錄》)中配合附子、肉蓯蓉、巴戟天共奏溫暖下元,補腎壯陽,攝納浮陽引火歸元之效。
要想做好吃的菜,就離不開很多的調(diào)料,現(xiàn)代人對于美食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因此各種調(diào)味料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烹飪菜肴時必不可少的兩個調(diào)料就是肉桂和桂皮,對于這兩種調(diào)味料,大家通常都分不清楚,這兩種一樣嗎,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這兩者的區(qū)別。
肉桂和桂皮都是我們?nèi)粘I钪惺殖R姷恼{(diào)味料,要想做出好吃的美味佳肴,肉桂和桂皮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這兩種東西是一樣的嗎,肉桂和桂皮有什么區(qū)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肉桂與桂皮的區(qū)別
肉桂和桂皮的比較
桂皮原產(chǎn)于牙買加群島一帶,和肉桂一樣同屬樟樹科,樹高約3米, 樹皮比肉桂厚且粗糙,顏色也深;雖然桂皮和肉桂香味相似,但桂皮比肉桂在甘甜中夾帶著苦澀。 中國、緬甸、越南等地都生產(chǎn)桂皮,市場上將桂皮粉當作肉桂粉來 販賣是屢見不鮮的事情。
肉桂的主要成分
在我國種植的肉桂主要有3個品種:即白茅肉桂(黑油桂)、紅茅 肉桂(黃油桂)和沙皮桂。以白茅肉桂品質(zhì)好,含油量高。肉桂主要成分是肉桂醛,其次還有乙酸肉桂酯、肉桂酸等。肉桂不同部位精油成分不同,如錫蘭肉桂的樹皮中含80%肉桂醛 和8%-15%的丁香酚,而在桂葉中含有70%~90%的丁香酚,肉桂 醛僅為0-4%;樹根中只含50%樟腦,而不含丁香酚和肉桂醛。
應用
肉桂在使用時有片狀和粉狀。肉桂作為中藥和重要調(diào)味料已有悠 久的歷史,中醫(yī)書記載為:補命門火,平肝通四脈,引火歸元,有強 心、健胃、驅(qū)風邪止吐的效用。肉桂在制作中國的五香粉、印度咖喱粉等復合調(diào)味料中都是必備 的原料,主要用以去除腥膻,腌制泡菜、燉菜、煲湯。有的將肉桂片 制成精巧的湯匙,用來盛舀咖啡和紅茶,使其甘甜的香氣借此融入其中。肉桂粉不僅使用方便,而且在各種甜點中使用,會使甜點味道更 為香甜醇厚。肉桂樹脂精油也被廣泛用于食用香精、煙用及日化香精中。
1.植物二者均為樟科植物。肉桂為肉桂的干燥樹皮。桂皮為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川桂等的樹皮。
2.外觀性狀:二者均為槽狀或卷筒狀。肉桂: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的可見灰白色的斑紋;內(nèi)表面紅棕色,略平坦,有細縱紋,劃之 顯油痕。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棕色而較粗糙,內(nèi)層紅棕色而油潤,兩層間有1條黃棕色的線紋。以皮細肉厚、斷面紫紅色、油性大、氣香濃烈、味 甜微辛辣、嚼之無渣者為佳。桂皮:厚0.1~0.2cm。外表面黑棕色至黑褐色,有灰白色花斑、栓皮或魚鱗狀脫落而顯龜紋狀凹斑;內(nèi)表面紅棕色至黑棕色, 平坦,有極細縱紋,劃之無油痕。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外層灰色,內(nèi)層紅棕色,兩層間有黃棕色射線。氣清香而涼,似樟腦,味微甘辛。以皮薄、香氣濃 厚者為佳。
3.所含成分:二者均含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桂皮醛),肉桂約1%~2%;桂皮約1%,后者且含有丁香油酚等。
4.功能與主治:肉桂: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jīng)。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jīng)。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 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奔豚,經(jīng)閉,痛經(jīng)。陰虛火旺者忌服,孕婦慎服。桂皮:辛,溫。歸心、肝、脾、腎經(jīng)。暖脾胃,散風寒,通血脈。用于腹冷 胸滿,嘔吐噎膈,風濕痹痛,跌損瘀滯,血痢腸風。陰虛有火者忌服。
5.肉桂與桂皮同小異大。一般肉桂以入藥為主;桂皮以菜肴佐料為主。使用時,如癥見上述肉桂功能、主治者,可在菜肴中加入肉桂(但不及加入桂皮的湯、菜味),但“春夏為禁藥”;如只作菜肴佐料者,宜選桂皮,一般大型中藥店及中醫(yī)院均有出售,且價格便宜。
總結:肉桂厚,桂皮薄,肉桂色淺,桂皮色 深。我在調(diào)料鋪子里的實際感覺,肉桂卷小,桂皮卷大。 肉桂味濃,桂皮味淡。 桂皮做菜燉肉,肉桂做咖啡、蛋糕。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肉桂和桂皮不是一樣的,這兩種調(diào)味料還是有區(qū)別的,因此我們也學習了肉桂和桂皮的區(qū)別。肉桂和桂皮的不同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因此在烹飪不同的菜肴時,大家要選對合適的調(diào)味料,才能做出好吃的菜。
桂枝和肉桂雖然都是很常見的東西,但是由于二者的名字比較相近,很多人容易將二者混淆,其實肉桂和桂枝是完全不同的食物,肉桂和桂枝都是來自于桂樹,不過來源的部位是不同的,桂枝在平時是可以用來治療感冒的,但是肉桂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調(diào)味品,主要是以食材為主的。
一、桂枝與肉桂的區(qū)別
1、肉桂和桂枝雖同屬于肉桂樹的產(chǎn)物,但在中藥里,由于各自的藥用部位不同,其性味功能主治與臨床應用也不盡相同,故不能混為一談。
2、所謂肉桂,是指將其樹皮去除最外層栓皮后的樹干皮,即是桂樹的老皮,中醫(yī)將其形象稱為“肉桂”。而桂枝入藥,則僅取其帶木質(zhì)心的嫩枝。
3、中醫(yī)認為,二者雖均味辛、甘,均能助陽散寒、溫經(jīng)通脈、止痛,均可治脘腹冷痛、風寒濕痹、陽虛水腫以及經(jīng)寒血滯引起的痛經(jīng)、經(jīng)閉、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證。但兩者的藥性是有區(qū)別的,也就是溫陽的力量依次遞增。
4、桂枝性輕而走上,肉桂性沉而入下,所以在治療上感風寒時易用桂枝,治療中下焦寒癥取肉桂性沉而入肝腎。
二、桂枝的功效
發(fā)汗解肌,溫經(jīng)通脈。 治風寒表證,肩背肢節(jié)酸疼,胸痹痰飲,經(jīng)閉癥瘕。
1、成無己: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蓄血。利肺氣。
2、《醫(yī)學啟源》:《主治秘訣》:去傷風頭痛,開腠理,解表,去皮風濕(末二字據(jù)《本草發(fā)揮》補)。
3、《本草經(jīng)疏》:實表祛邪。主利肝肺氣,頭痛,風痹骨節(jié)攣痛。
4、《藥品化義》:專行上部肩臂,能領藥至痛處,以除肢節(jié)間痰凝血滯。
5、《本草備要》:溫經(jīng)通脈,發(fā)汗解肌。
6、《本草再新》:溫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腫利濕。治手足發(fā)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涼等癥。
三、肉桂的功效
性大熱,味辛、甘。歸腎、脾、心、肝經(jīng)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jīng)。
1、用于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jīng)閉、痛經(jīng)、溫經(jīng)通脈。
2、主治 腎陽不足;命門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shù);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諸證;命門火衰;火不歸源;戴陽;格陽;及上熱下寒;面赤足冷;頭暈耳鳴;口舌糜破;脾腎虛寒;脘腹冷痛;食減便溏;腎虛腰痛;寒濕痹痛;寒疝疼痛;宮冷不孕;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陰疽流注;或虛寒癰瘍膿成不潰;或潰后不斂。
3、溫腎壯陽用于腎陽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于腎不納氣的虛喘、氣逆;溫中祛寒用于脾胃虛寒的胃脘冷痛,以及腹痛腹瀉,常與干姜、附子同用;溫經(jīng)止痛能溫通血脈、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氣滯引起的痛經(jīng)、肢體疼痛。本品辛甘大熱,純陽燥烈,善暖中下二焦而散寒止痛,色赤入血又能鼓舞氣血生長,故為脾腎陽虛、寒凝諸痛、氣血虛寒等癥之要藥。
四、桂枝與肉桂的相同點
二者均有辛、甘味,歸心、脾、肝及腎經(jīng)。均能散寒止痛,溫通經(jīng)脈,可治寒凝血瘀證及風寒濕痹證等里寒證。還能助心、腎、脾之陽氣,常用于以上三臟的陽虛證。二者的辛溫之性較強,易入營動血,故不宜多用或久服;實熱內(nèi)盛、陰虛陽亢、血熱妄行者應忌用,孕婦應慎用;用時不宜久煎而宜后下。
五、桂枝與肉桂的不同點
肉桂辛甘大熱,長于溫里寒,常用治里寒證;還能補火助陽,引火歸原,又可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之畏寒肢冷、腰膝軟弱、夜尿頻多、陽痿宮寒、滑精早泄及虛陽上浮之虛喘、心悸等。相比肉桂,桂枝辛溫之性較小,桂枝還入肺經(jīng),而開腠發(fā)汗,溫陽于衛(wèi)分,使營血暢旺于肌表,故長于散表寒,用于風寒表證和上肢肩臂疼痛證;還有助陽化氣、利水退腫之效,可治腎與膀胱陽虛寒凝、氣化不行之小便不利、水腫及痰飲證。
肉桂的作用與功效到底是如何的呢,我們先了解什么是肉桂吧,肉桂是一種中藥,一方面肉桂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我們可以用肉桂做出像香炸肉桂蘋果圈,肉桂面包卷,肉桂提子雜糧面包,肉桂姜糖飲這樣的甜品點心,另外一方面,肉桂也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使用肉桂可以起到治療胃病的作用,而且肉桂還可以降血壓。
肉桂的作用和功效非常的全面,我們要善于利用好肉桂,既然肉桂功效那么強大,我們又將怎么用到肉桂呢,一般我們可以用肉桂作為藥用,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們是采用肉桂作為食材的,也就是將肉桂做成藥膳來供我們食用。
肉桂(拉丁學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又名玉桂、牡桂、玉樹、大桂、辣桂、平安樹、中國桂皮,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樹皮。樹皮芳香,可作香料,味與產(chǎn)自斯里蘭卡肉桂的桂皮相似,但較辣,不及桂皮鮮美,且較桂皮厚。在北美則肉桂粉不問來自中國肉桂抑斯里蘭卡肉桂,均不加區(qū)別地一起出售。
肉桂皮從莖和枝條剝?nèi)?,擱置干燥后,卷曲成卷。有的品種則為刮取。刮取者薄而為亮紅褐色,未刮過的樹皮厚而為灰色。肉桂粉淺紅褐色。中國產(chǎn)肉桂的香味稍遜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產(chǎn)者,三者均具芳香,味甜而辣。中國肉桂和牡桂(C. loureirii)的未成熟果實貼生于硬而具皺的灰褐色杯狀花萼中,通常長11公釐(0.4吋,包括萼筒);上部徑約6公釐(0.25吋),連萼筒摘下干燥即稱肉桂芽。有似桂皮的芳香和肉桂皮的甜辣味,用于食品調(diào)味。
1.羊肉肉桂湯:
將 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燉肉中,燉熟之后,無論吃肉還是喝湯,都可以起到溫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氣脹的作用。
2.肉桂粉:
桂皮3克,研細末,一日2次,溫水送服,可治療胃氣脹,胃寒痛;將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調(diào),可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膽固醇。
3.肉桂紅糖茶:
桂皮3~6克,紅糖12克,水煎去渣,分2次溫服。可治婦女產(chǎn)后腹痛:在月經(jīng)前用3克桂皮、9克山楂肉、30克紅糖,適量水煎煮三五分鐘,分2次服下。可治月經(jīng)來潮時腹脹痛。
4.肉桂膏:
桂皮6克,丁香6克,共研細末,放入膏藥中,貼患兒肚臍,可治療小兒腹瀉。
5.肉桂附子雞蛋湯:
桂皮3克,附子9克,雞蛋1個,水煎桂皮、附子,去渣后,打入雞蛋,熟后食蛋飲汁,1日2次??芍委煱讕н^多。
6.每天早餐前30分鐘及睡前,用兩勺蜂蜜,一勺肉桂粉沖開水一杯,喝下即可。定期喝,即使吃高卡路里的食物,也不會讓身體堆積脂肪。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肉桂,我們知道肉桂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的高,適合我們?nèi)粘pB(yǎng)生和保健使用,肉桂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我們可以用肉桂做出很多菜肴,肉桂要有很高的食療價值和藥用價值,使用我們要懂得肉桂的功效和作用,好好利用肉桂為我們所用。
喝茶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大家非常喜愛的,經(jīng)常喝茶的人都知道,茶的種類是相當多的,不同的茶,保健的功效也是不同的,大家平時在選購茶葉的時候,其實是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身體情況來選擇的,水仙和肉桂都是比較常見的茶,不過二者是有區(qū)別的,但是很多人容易將其混淆,下面介紹水仙和肉桂的區(qū)別。
巖茶水仙和肉桂的區(qū)別
1、干茶外形的區(qū)別
水仙茶樹品種屬無性系、半喬木型,葉片相對普通小葉中大一倍以上,葉質(zhì)肥厚,所蓄積的成分物質(zhì)多,成茶條索粗壯,葉端扭曲,色澤油潤暗沙綠,呈“青蛙腿”狀。武夷肉桂為無性系品種,茶樹為大灌木型中葉種,肉桂成茶外形條索勻整卷曲,色澤褐綠,油潤有光。
在外形上兩者有較明顯的區(qū)別,巖茶水仙的干茶條索更為粗大,整體來說更肥壯,而肉桂的條索更加細長,更狹小。但是,條索不能作為唯一的判斷標準。因為還有一些小品種茶,條索也細小,如果純粹只看條索,很容易被誤導。所以,條索只能作為輔助判斷條件,要真正區(qū)別水仙和肉桂,還得從它們的滋味和香氣入手。
2、香氣的區(qū)別
巖茶水仙的香氣相對肉桂更為清幽,以花香為主,細嗅干茶可聞到一股輕柔的蘭花香,有的則帶乳香和水仙花香。但無論何種香型,都帶有輕甜味。沸水沖泡之后,香味更為明顯和悠長。不過,水仙茶的最大優(yōu)點是茶湯滋味醇厚。武夷山茶區(qū)素有“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的說法。
武夷肉桂有著令人迷醉的香氣,在巖茶中亦以香氣聞名,它的香氣濃郁、高揚而霸道,辛銳似桂皮香。肉桂除了桂皮香外,常常是以果香或花果香為主,極好的肉桂是帶有水蜜桃香,比較難得。所以,如果你喝到的茶香氣上表現(xiàn)為花果香、果香的大多數(shù)是肉桂,而香氣沒那么明顯的多半是水仙。
3、滋味的區(qū)別
香氣上巖茶水仙比不過肉桂,而在滋味上水仙就要略勝一籌了。水仙的滋味綿柔,水感滑順,尤其工藝很好的老叢水仙,更為絲滑。水仙入口,舌尖無明顯針刺感。杯蓋香、茶香更清幽。入口后可迅速回甘生津。用一位武夷人的形容就是,茶湯非常柔滑,似乎不用吞咽,茶湯會自己滑進嗓子的感覺。
肉桂的口感與它的香味一樣霸道,入口有較強烈的刺激感,不像水仙那么綿順。茶湯在口中含著,用舌尖部位品,舌尖會有種針刺的感覺。武夷人管這個叫收斂性。一泡過后,蓋碗杯蓋會有花香、果香。入口則迅速回甘,口舌生津。一泡好的肉桂,香味會在口中存留很久,舌尖針刺的感覺久久不消。
八角又被稱作為大料,是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的香料,這種香料聞起來味道特別香,而且大多數(shù)人在燉菜的時候會將它和桂皮放在一起制作成一個料包,這樣就不會再吃菜的時候吃到香料,因為不小心咬到香料會使整個口腔都充滿這個味道,是比較刺激的,那么八角桂皮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桂皮的功效與作用
桂皮因為具有馥郁的香氣而被用到菜肴的制作中,尤其是肉類菜肴,它的香氣可以令人食欲大增。有研究表明,在日常飲食中適當添加桂皮可以有助于預防糖尿病,激活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能力。
桂皮中含有的苯丙烯酸類化合物,對于前列腺增生有治療功效。中醫(yī)認為,桂皮性熱,具有曖胃祛寒和活血舒筋的功效,還有止痛和止瀉的功能。
桂皮對于胃寒、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陰虛怕冷、四肢冰涼的人來說,具有很好的祛寒功效,另外,婦女產(chǎn)后腹痛和痛經(jīng)都可以適當食用桂皮來舒緩,但是內(nèi)熱較重的人不適宜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桂皮中含有可以致癌的黃樟素,因此要適量食用,不要在制作食物時添加太多桂皮,而且夏季要忌食。
桂皮的選購方法
桂皮其實就是桂樹的樹皮,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怎么選購,心想這玩意到底怎么區(qū)分好壞呢?桂皮分桶桂、厚肉桂、薄肉桂三種,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辨優(yōu)劣:
1、聞香:質(zhì)優(yōu)的桂皮有些許的樹木和土味,香味比較濃郁,有一些淡淡的甜味;而劣質(zhì)的桂皮聞起來香氣不突出。用手指甲摳桂皮的腹面聞其香氣,將橫面折斷或用牙咬桂皮,感有清香、涼味重,且?guī)⑻鸬臑樯掀贰?/p>
2、觀形:桂皮的長度一般在35厘米。好的桂皮較干,質(zhì)堅實,用手折時松脆易斷,聲音發(fā)響,斷面平整;較潮的桂皮折斷時聲音不響而帶韌性,斷面呈鋸齒狀。
3、辨色:好的桂皮外表呈灰褐色,肉皮呈赤色,表面沒有白色斑點,肉質(zhì)較厚,兩面或皮里有光澤,沒有蟲霉;劣質(zhì)的桂皮厚薄不均,卷曲的內(nèi)表面顏色較淺,外表面比深褐色還要深,有蟲蛀、霉斑的痕跡。
桂皮是我們最常吃的一種食物,但是很多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每次吃的時候可能口味和口感都有一些不同,其實在購買的桂皮時候一定要掌握好選擇的方法,這樣才能購買到更加美味的食物,下面一起看一下什么樣的桂皮好。
乍一看,就是個樹皮,只是這個 “樹皮”有著別個不能比的強大功效:烹美味兒,它還有一些貴氣的名字,官桂、肉桂或香桂。
桂皮分桶桂、厚肉桂、薄肉桂三種。桶桂為嫩桂樹的皮,質(zhì)細、清潔、甜香、味正、呈土黃色,質(zhì)量最好,可切碎做炒菜調(diào)味品;厚肉桂皮粗糙,味厚,皮色呈紫 紅,燉肉用最佳;薄肉桂外皮微細,肉紋細、味薄、香味少,表皮發(fā)灰色,里皮紅黃色,用途與厚肉桂相同。 另外還有一種桂心,也是肉桂中的一種。一般說,肉桂為桂樹的皮,干燥后為桶狀,稱“桂桶”,而“桂心”則是去掉外層粗皮的“桂桶”,也寫作“桂辛”,跟 “肉桂”的作用近似。
辨優(yōu)劣:
優(yōu): 辨別桂皮最重要的就是干的程度,好的桂皮較干,比較脆,用手一碰容易斷,外表呈灰褐色,肉皮呈赤色,表面沒有白色斑點,肉質(zhì)較厚,沒有蟲霉。聞一聞,有些 許的樹木和土味,香味比較濃郁,有一些淡淡的甜味。
劣:不好的桂皮有些回軟的感覺,厚薄不均,卷曲的內(nèi)表面顏色較淺,外表面比深褐色還要深,有蟲蛀、霉斑的痕跡,聞起來香氣不突出。
想要更好的體現(xiàn)高品質(zhì)的生活一定要保證飲食的質(zhì)量,尤其是喜歡吃桂皮這樣常見食物的人一定要選擇好食材,這樣吃起來才能保證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上面就是對什么樣的桂皮好的介紹,喜歡吃桂皮的朋友購買的時候可以按照這種方法去試一下。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桂皮與肉桂的區(qū)別》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yangshengyuyundongdequbie/">養(yǎng)生與運動的區(qū)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