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赤小豆煲湯的做法
養(yǎng)生雞煲湯的做法。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guān)注如何養(yǎng)生,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關(guān)于飲食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土茯苓赤小豆煲湯的做法”,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我們在生活中想要食用土茯苓赤小豆這兩種食材一般都是分開食用的,根本就不知道這兩種食材是可以混合在一起的。其實,土茯苓赤小豆可以搭配一起煲鯽魚湯,或者我們制作成槐花土茯苓赤小豆豬骨湯等,所以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去學(xué)習(xí)土茯苓赤小豆煲湯的做法。
土茯苓赤小豆眉豆煲鯽魚
土茯苓為清熱類中藥,能除濕、解毒、通利關(guān)節(jié);赤小豆食藥兼之,能健脾祛濕、利水消膿,兩者均性平味甘、淡的。眉豆是廣東民間祛濕、消腳氣的補益豆類,醇香可口,合而煲鯽魚,清潤可口,能祛濕除困、利水且又滋補平和,是時下有益的湯飲,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鮮土茯苓50克,赤小豆、眉豆各40克,鯽魚1條,豬瘦肉50克,生姜3片。
烹制:鮮土茯苓切塊;兩豆浸泡;鯽魚宰洗凈,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1個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
槐花土茯苓煲鯽魚
盛夏秋暑時的廣東常有臺風(fēng)暴雨的襲擊,因而人們亦易患上皮膚的濕疹癥狀。中醫(yī)還認(rèn)為濕疹會因飲食失節(jié),嗜酒或過食辛辣刺激腥發(fā)動風(fēng)之品,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濕熱內(nèi)蘊,又外感濕熱邪,內(nèi)外兩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膚而發(fā)。中藥槐花和土茯苓煲鯽魚既為此癥的藥膳又是防治的湯飲?;被軟鲅寡?、清肝瀉火;土茯苓能除濕、解毒、通利關(guān)節(jié);鯽魚既利水又補益。合而為湯,有清熱解毒、利濕祛癢之功效。
材料:槐花15克、土茯苓30克、鯽魚1條、生姜3片。
烹制:藥材稍浸泡,洗凈;鯽魚宰洗凈,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1小時,下鹽便可。鯽魚可撈起拌醬油佐餐用,為3~4人量。
上面詳細(xì)的為我們介紹了土茯苓赤小豆煲湯的做法,建議持家的你們可以跟著文章介紹的步驟去制作它。我們在生活中適當(dāng)?shù)氖秤靡恍┗被ㄍ淋蜍叱嘈《滚a魚湯對于我們補充身體所需的蛋白質(zhì)以及微量元素是有很大幫助的。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許多人都喜歡喝湯,所以很多比較有營養(yǎng)的東西都想要用來煲湯,對于大家而言豐富的營養(yǎng)才是養(yǎng)生之道,在生活中很多的食物都可以用來煲湯的,所以很多湯的做法都讓大家眼前一亮,赤小豆煲湯如何做呢?很多的人都應(yīng)該想要知道的,其實做法非常的簡單的,大家可以去嘗試一下。
赤小豆煲湯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對于如何做還不是很清楚吧,在社會上大家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而苦惱的,愛吃的東西自己做不好也是一個問題,那么赤小豆煲湯怎么做呢?
赤小豆又稱紅小豆,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有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菸酸、皂素等。赤小豆的食法有很多種,例如煮糖水,煲湯等,那么赤小豆怎樣煲湯的呢?
赤小豆性質(zhì)平和、味甘、酸,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小干豆。在每100克的赤小豆中,含蛋白質(zhì)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纖維4.6克,鈣67毫克,鐵5.2毫克,還有磷,維生素B1、B2、煙酸以及皂草甙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赤小豆做粥、做餡、做小吃皆宜。用赤小豆、粳米煮粥,不但利水消腫,而且可以健脾胃。而赤小豆冬瓜糖水,則是一道小朋友的健康甜湯,有驅(qū)暑健脾的功效。
那么赤小豆怎樣煲湯的呢?
赤小豆的煲湯方法:
1、治療腎炎水腫:赤小豆60~90克,冬瓜150克煮湯服食。
2、赤小豆煲骨頭湯,有祛濕,補齊的作用。
3、赤小豆鯉魚湯:通乳效果很好的靚湯,多和鯉魚、鯽魚、黃雌雞煮食可以利水通乳,補脾健胃,效果顯著。
對于赤小豆煲湯大家是不是相當(dāng)?shù)那宄耍谏钪锌梢宰龊玫姆椒ㄊ呛芏嗟模蠹乙嗳チ私庖幌?,這樣大家在生活中就可以很好的滿足自己的嘴了,當(dāng)然在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很認(rèn)真的了解自己的飲食,這樣才能讓自己活得健康而且又吃的好。
湯是很多人喜愛喝的,湯的種類比較多,在對湯選擇的時候,也是不能隨意,尤其是對一些體質(zhì)不好的人群,都是要選擇一些蛋白質(zhì)豐富的湯,這對身體體質(zhì)提高也是有著一些幫助,那魚湯是不錯之選,這樣的湯喝的時候味道鮮美,而且這類湯對人體健康有著很好幫助,那土茯苓煲湯怎么樣。
對土茯苓煲湯也是很多人很少選擇的,這類湯在制作上也是比較簡單,同時對含有的蛋白質(zhì)也是比較豐富,對改善人體免疫力,都是有著很好效果,所以它是不錯選擇。
土茯苓煲湯:
做法:
1.茯苓、干菊花沖凈;黑芝麻洗凈,稍浸泡,用小碾磨磨碎,或用干凈紗布包好放在砧板上用錘子錘碎;
2.瘦肉洗凈斬大塊,汆水撈起;
3.煮沸清水,放入茯苓、黑芝麻、瘦肉和姜片,大火煮20分鐘,轉(zhuǎn)小火煲一個小時,放入菊花,再煲20分鐘,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益肝腎,健脾利濕,益精補血,養(yǎng)顏烏發(fā),降火解毒。尤其適用于中老年人抗衰防老食用。
鮮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
材料:鮮土茯苓,赤小豆,鯽魚,瘦肉,姜片
做法:
1.瘦肉淖水
2.鮮土茯苓去皮剁大塊
3.赤小豆洗凈后浸泡一夜
4.鯽魚煎至兩面金黃
5.所有材料一次性放入湯煲內(nèi),加足水,大火煲開后轉(zhuǎn)小火2小時
通過以上介紹,對土茯苓煲湯制作也是有著一些了解,按照以上方法進(jìn)行制作,可以很好的制作出美味的土茯苓煲湯,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類湯在每次喝的時候,一定要熱著喝,這樣對身體營養(yǎng)吸收,才會達(dá)到很好效果。
我們都知道烏龜這種爬行動物的營養(yǎng)價值是比較高的,特別是它的龜殼,所以我們一般食用烏龜都是通過煲湯的方法才可以讓烏龜?shù)臓I養(yǎng)價值被我們的人體吸收。我們想要在生活中食用土茯苓龜湯就需要知道它的制作方法,這樣才能夠讓我們制作出美味的湯類,希望持家的你們可以學(xué)習(xí)一下。
土茯苓是我們廣東在春天時常入湯羹的藥材,它全年均可采收,但以春、秋為采收旺季,因此時漿水足,粉性大,質(zhì)佳。作為藥材來說它性平,味甘淡,歸肝、胃經(jīng),有除濕,解毒,通利關(guān)節(jié)功效。用于濕熱淋濁、瘰疬、疥癬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下面請專家講解下土茯苓煲湯的做法:
原材料:土茯苓100克,草龜350克,瘦肉50克,陳皮5克,姜10克,色拉油800克,清水800克。
調(diào)味料:鹽5克,雞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將草龜宰殺斬件汆水,瘦肉切蠶豆丁大小汆水,陳皮、土茯苓洗凈,姜切片待用。
2、取凈鍋上火,放入色拉油將草龜微炸一下。
3、凈鍋上火,放入清水、姜片、草龜、土茯苓、陳皮、瘦肉,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燉1小時調(diào)味即成。
龜身五花肉,即是指龜肉有牛、羊、豬、雞、魚等多種動物肉的營養(yǎng)和味道,特別是以龜肉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各種龜肉羹,已成為現(xiàn)時宴席上的高級名肴之一。土茯苓草龜湯清熱解毒、健脾胃,假如你小便赤黃,那就喝這道湯吧。土茯苓的味道比較重,所以在烹調(diào)時應(yīng)通過調(diào)味來進(jìn)行遮蓋,這也是檢驗廚藝的好方法。
關(guān)于文章介紹的土茯苓煲龜湯的詳細(xì)做法,持家的朋友是應(yīng)該要記住的,因為你們給老年人食用土茯苓煲龜湯可以起到調(diào)理脾肺的功效,而且可以補充老年人身體所需的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所以家里有老年人的朋友,不妨嘗試一下文章介紹的方法。
相信大家對于土茯苓肯定是非常熟悉的吧,土茯苓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土茯苓不但可以起到很好的藥用功效而且還能起到養(yǎng)生保健的好處,經(jīng)常吃土茯苓是可以起到抗菌和降低血糖的功效,此外土茯苓還能起到降低血壓以及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效用,所以土茯苓深受人們的喜愛,下文我們介紹一下新鮮土茯苓煲湯的做法。
鮮土茯苓牛大力豬骨湯
材料:新鮮土茯苓和鮮牛大力各200克,無花果5粒,去核紅棗6粒,豬脊骨500克,姜2片,水適量。
做法:鮮土茯苓和牛大力削皮洗凈切片,豬脊骨洗凈切塊汆水,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zhuǎn)文火煲兩個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成。
鮮土茯苓赤小豆排骨湯
材料:鮮土茯苓400克,排骨500克,赤小豆50克,姜3片,水8碗。
做法:鮮土茯苓刮皮切塊,赤小豆洗凈,排骨洗凈切塊,將8碗水倒入瓦煲煮沸,放入所有材料煮開,轉(zhuǎn)中小火煲一個半小時即可,加適量鹽調(diào)味飲用。
鮮土茯苓綠豆薏米湯
材料:鮮土茯苓200克,綠豆100克,生、熟薏米各50克,陳皮一角。
做法:鮮土茯苓刮皮切塊,綠豆和薏米洗凈稍浸泡,陳皮泡軟刮去白瓤,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nèi),下8碗水武火煮沸,轉(zhuǎn)中小火煲一個半小時即可飲用。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土茯苓,我們知道土茯苓既可以藥用也可以食用,土茯苓有很好的健脾胃和解毒功效,經(jīng)常吃土茯苓還能起到降低血壓和血脂的好處,土茯苓的做法有很多種,上文為我們介紹了新鮮土茯苓煲湯的多種做法。
茯苓是土生土長的種植物,在很多地方我們都能夠發(fā)現(xiàn)這個茯苓,茯苓有土茯苓,茯苓還有一種類型叫做赤茯苓,茯苓吃了對身體會特別的好,吃茯苓還可以得到治病的功效,很多疾病做相應(yīng)控制的時候人們都會考慮到用茯苓來治療,茯苓還可以和赤小豆結(jié)合,然后制作成為茯苓赤小豆粥,那么茯苓赤小豆粥的做法有哪些?
做法一
配方:茯苓15克 赤小豆50克 大米100克
制作:
1.把茯苓打成細(xì)粉,赤小豆洗凈,去雜質(zhì),用水浸泡2小時;大米淘洗干凈。
2.把大米、赤小豆放入鍋內(nèi),注入清水800毫升,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40分鐘后,加入茯苓粉,再煮10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
功效:除濕健脾,利水消腫。肝硬化腹水患者食用。
做法二
配方:茯苓20克 赤小豆55克 大米110克 制作:
1.把茯苓切片,赤小豆洗凈,里面如果有雜質(zhì)的話是必須要將雜質(zhì)去除的,用水將赤小豆浸泡2小時;大米淘洗干凈備用。
2.把大米、赤小豆放入鍋內(nèi),然后添加自己喜歡吃的食材,注入清水800毫升,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40分鐘后,加入茯苓粉,再煮10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 功效:除濕健脾,利水消腫。如果患有肝硬化腹水的話,那么也是可以食用這個茯苓小豆粥的,有改善肝腹水的效果。
如果想要利用茯苓來一起制作成茯苓赤小豆粥的話就可以試試這樣的制作方法,制作茯苓赤小豆粥的時候該添加多少量是需要嚴(yán)格要求自己的,制作茯苓吃小豆粥還要注意熬制的過程中,不長不短的才是最好的,茯苓吃了有強健身體的效果,對女人來說也可以改善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現(xiàn)象,如果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話大家可以吃點這樣的食材來改善。
對于很多的吃貨們看到美食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那么今天小編就給你個機會來跟我一起學(xué)著嘗試做這道赤小豆鯪魚煲粉葛湯,相信在您親自動手的情況下,會吃得更加美味!
2.鯪魚清理干凈魚鱗和內(nèi)臟后,擦干水分,放平底鍋中中火煎至金黃
3.翻面后同樣中火煎至金黃
4.赤小豆和陳皮放入冷水中浸泡,陳皮泡軟后,用刀刮干凈白色的瓢
5.粉葛削皮后,滾刀切塊
6.全部材料放入湯鍋,我用的是電壓力鍋,加入適量清水
7.啟動煲湯程序;(如果用普通鍋煲湯的話,應(yīng)該大火煲至水開后,保持大火10分鐘,然后轉(zhuǎn)小火煲1.5~2個小時即可,小火的時候火不可太小,湯水要保持微微沸騰的狀態(tài))
8.電壓力鍋煲湯程序結(jié)束后,先撈出鯪魚,再把湯水連渣倒進(jìn)湯鍋,大火煲15分鐘,放鹽調(diào)味即可。(轉(zhuǎn)入湯鍋前,要先撈出鯪魚,不然,鯪魚會爛掉,然后就會有很多小的魚刺粘到其他材料上,所以,一定要先撈出鯪魚)
9.如果用煲湯袋裝魚的話,在放鹽前就撈出煲湯袋,撈出煲湯袋的時候用湯勺壓幾下,把里面的湯水壓出來
對于一些人來說,要做赤小豆鯪魚煲粉葛湯也許很簡單,但是只有付出真心的你,才能夠真正做好它。
赤小豆外形和紅豆很相像,用赤小豆也能夠做出很好的藥膳,赤小豆常見的做法就是煲湯,和鯽魚,鯉魚一起熬湯營養(yǎng)價值很高,健胃補脾,下奶的功效都很好。
做法一、赤小豆冬瓜豬手湯
材料
豬手,冬瓜,赤小豆,陳皮,姜,鹽,雞精
做法
1.將豬手汆水后與其他材料一起入鍋.
2. 文火煮了2小時多調(diào)味,剛剛好,豬腳蘸醬油吃,好味道。
做法二、赤小豆鯉魚湯
材料
李時珍在藥膳應(yīng)用的谷豆中十分欣賞赤小豆,稱其為心之谷,認(rèn)為它能滋津液、利小便、消漲、除腫、止嘔,是祛濕的藥膳佳品,同時赤小豆還能通乳汁,多和鯉魚、鯽魚、黃雌雞煮食。今日選用赤小豆和鯉魚煲湯,兼?zhèn)溲a脾健胃,利水通乳,是一款物美價廉的理想湯品。(3-4人份)赤小豆:100克鯉魚:1條(約400克)陳皮:一小塊蒜頭:3瓣姜:3片水:8碗
做法
1. 赤小豆洗凈,用清水稍加浸泡;
2. 蒜頭去衣;陳皮洗凈泡軟,刮去內(nèi)瓤;
3. 洗凈宰好的鯉魚,瀝干水分;
4. 熱鍋倒兩湯匙油,放鯉魚和姜片,中小火兩面煎至微黃;
5. 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鐘,轉(zhuǎn)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功效:
利水祛濕,消漲除腫,減肥,催乳,祛除痤瘡、青春痘。對孕婦水腫、產(chǎn)后脾胃虛弱、腳氣腫痛、步履艱難者非常合適。
三、赤小豆功用主治
1,性平,味甘、酸,能利濕消腫(水腫,腳氣,黃疸,瀉痢,便血,癰腫)、清熱退黃、解毒排膿。
2,利尿作用,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患者均有益。
3,富含葉酸,產(chǎn)婦、乳母吃紅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4,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diào)節(jié)血糖、預(yù)防結(jié)石、健美減肥的作用。
眾所周知,土茯苓是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食材,經(jīng)常食用不但對人體具有除濕解毒的功效,而且還具有健脾利濕的作用,因此備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用其煲成的湯品,更是深受人們的歡迎。那么土茯苓煲湯的做法到底都有什么呢?
做法一:
食材:土茯苓適量,水蛇仔適量,紅棗兩顆,姜適量,適量適量
做法:
1、將準(zhǔn)備好的水蛇仔用清水清洗干凈后,切成段狀。
2、向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后,將切好的水蛇仔段兒倒入其中炒一下?lián)瞥鰝溆谩?br />
3、將準(zhǔn)備好的土茯苓削皮后,用清水清洗干凈后切成片狀備用。
3、將姜切成片狀備用。
4、將紅棗、姜片、水蛇仔段、土茯苓片倒入砂鍋中,并倒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燉制三個小時作用,倒入適量食鹽即可。
做法二:
食材:柴魚一條,白茅根適量,茶樹菇適量,洋薏米適量,生薏米適量,熟薏米適量,芡實適量,蜜棗少許,桂圓肉少許,土茯苓適量,知母肉適量,瘦肉適量
做法:
1、將準(zhǔn)備好的柴魚處理好后,用清水清洗干凈后備用。
2、將白茅根、茶樹菇用清水清洗干凈后,切成塊狀備用。
3、將土茯苓刮皮后,用清水清洗干凈,切成段狀備用。
4、將準(zhǔn)備好的柴魚、白茅根、茶樹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實、蜜棗、桂圓肉、土茯苓、知母肉、瘦肉放入鍋中,再放入12碗清水,大火燒開后改成小火煲制90分鐘左右即可。
相信大家在平時都是吃過豬骨這種食材的吧,它含有比較多的鈣元素,而且制作湯底是最好的。一般我們在生活中制作豬骨可能會是玉米豬骨湯跟土茯苓豬骨湯,所以對于土茯苓豬骨湯的做法,建議持家的你們可以了解一下。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為介紹一下它的制作方法吧。
土茯苓豬骨湯
原料:豬脊骨500克,土茯苓50—100克,清水適量。
土茯苓豬骨湯的做法
1.牛大力一條,約150克,土茯苓150克,豬骨350克,蜜棗2粒,姜3片。
2.牛大力刮去外皮,這個賣的時候賣家有幫忙削皮的
3.牛大力,土茯苓去了外皮擦洗干凈泥土,盡量剁薄塊。
4.全部材料放入湯煲加水3000毫升,大火燒開10分鐘。
5.打去漂浮的泡沫,改小火煲3小時。放鹽調(diào)味。我家的湯基本不放鹽。
6.祛濕清熱,活絡(luò)筋骨,止咳。
功效:豬脊骨能滋補腎陰,填補精髓;土茯苓能解毒利濕,通利關(guān)節(jié)。兩者合用,共奏健脾利濕,補陰益髓之功效。
應(yīng)用:適用于脾腎不足,兼混濁內(nèi)蘊所致之疲倦乏力、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煩熱、小便黃短等癥。茯苓為多孔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含有p一茯苓聚糖、乙酰茯苓酸、茯苓酸、樹膠、甲殼質(zhì)、蛋白質(zhì)、脂肪、固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組氨酸、膽堿、p一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成分。
相信你們看完這篇文章介紹的內(nèi)容后你們應(yīng)該都知道土茯苓豬骨湯的做法是什么了,所以我們建議大家在生活中應(yīng)該要嘗試土茯苓豬骨湯的做法。想要在生活中制作出美味的土茯苓豬骨湯還需要我們在生活中注意調(diào)料的加入以及水分。
土茯苓清熱解毒的功效很好,也是很常見的中藥藥材,用土茯苓煲湯滋補身體很好,能夠滋養(yǎng)肝腎,很好的緩解身體的疲勞,最常見的就是喝鴿子,鷓鴣,水魚一起來煲湯。
一、土茯苓煲水魚
材料
(此用量可供3-4人食用),水魚(甲魚)500g,豬展(豬腿肉)200g,土茯苓200g,紅棗6枚,老姜3片,黨參15g,鹽1茶匙(5g)
做法
水魚讓店家放龜尿、宰殺干凈,取回后去除內(nèi)臟,剁去腳爪及頭,再用流動水沖洗干凈,并剁成大塊待用。豬展洗凈,切成厚片。
將豬展和水魚塊放入沸水中汆煮片刻,去除血沫。
將水魚、豬展、土茯苓、紅棗、老姜片、黨參和冷水(3000ml)放入砂煲中,大火燒沸后轉(zhuǎn)小火煲煮2小時。
最后調(diào)入鹽即可。
小訣竅
禁忌:水魚屬寒涼食物,且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和動物膠質(zhì),患有慢性胃腸病、肝病、腎衰的人不宜飲用這款湯水。
土茯苓有干、鮮兩種,由于干品是切片曬干的,所以以片張整齊、色白微帶褐紅、重量輕的為上品。土茯苓有寧心安神、清熱利濕的功效,如果有條件的話,煲湯時選用鮮的土茯苓效果更好。此湯水用量約花費8元。
黨參:又名上黨人參。呈長圓柱狀,中下部有分枝,長約15-40cm不等,直徑0.6-5cm不等,表面棕黃色或灰棕色。黨參對于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有很好的療效。
二、土茯苓煲鷓鴣
菜譜簡介 鷓鴣含鈣、磷、鐵較高,并且富含蛋白質(zhì)、氨基酸,對貧血患者、體質(zhì)虛弱的人是很好的食療補品。 同時有健脾養(yǎng)胃、增進(jìn)食欲、止瀉的功效。配上清熱解毒強身的土茯苓煮湯,營養(yǎng)及味道都好極了。
材料
土茯苓,鷓鴣,鹽,雞精
做法
1.在市場買了新鮮的土茯苓,讓檔主幫忙刨片。
2.將鷓鴣斬成四件。
3.入鍋一起文火煮一個多小時用鹽、雞精調(diào)味,OK。 味道鮮甜。
三、土茯苓老鴿湯
材料
土茯苓250克,老鴿1只,瘦肉100克,蜜棗2料,鹽適量
做法
1.將土茯苓切片洗凈。
2.老鴿一開四焯水。
3.所以材料一起入鍋加水燒開,文火煮兩小時下鹽調(diào)味就好了。
烏龜煲土茯苓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道藥膳,烏龜煲土茯苓不但非常好吃而且還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的作用,所以烏龜煲土茯苓深受人們的喜愛,經(jīng)常吃烏龜煲土茯苓是可以起到解毒除濕以及滋陰壯陽等功效,烏龜煲土茯苓的做法非常簡單,下文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烏龜煲土茯苓的做法。
土茯苓,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藥部分只選擇其干燥后的根莖。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后干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藥。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濕,通利關(guān)節(jié)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
土茯苓煲龜是一道漢族藥膳,屬于粵菜系。初夏雷雨天,一陣雨水一陣悶熱,這種天氣下人體的皮膚容易濕癢,尤其是易患皮膚病者更容易反復(fù)出現(xiàn)濕疹、癤病等。土茯苓煲龜,一清一補,為清補解毒的湯品。《本草綱目》譽土茯苓“健脾胃,強筋骨,去風(fēng)濕,利關(guān)節(jié),止泄瀉。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烏龜則有滋陰壯陽、健腎健骨的功能。入藥最好選用金錢龜,但價格昂貴,故可選用一般的草龜,亦能達(dá)到同樣的效果。
烏龜煲土茯苓的做法:
土茯苓洗凈、浸泡片刻;龜置盆中淋入熱水,使其排清尿,洗凈,宰殺去頭、爪和內(nèi)臟,但連龜甲同用。先把土茯苓放進(jìn)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煎熬1個小時,然后放入龜和生姜再熬2個半小時后,加入鹽、油便可,此量供2~3人用,龜肉亦可撈起,拌醬油和生油佐餐用。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們介紹了一道非常有名的藥膳,那就是烏龜煲土茯苓,我們知道烏龜煲土茯苓不但好吃而且還能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保健功效,上文為我們詳細(xì)介紹了烏龜煲土茯苓的做法。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土茯苓赤小豆煲湯的做法》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養(yǎng)生雞煲湯的做法”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