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小籠湯包好吃?
男性養(yǎng)生煲湯做。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引關節(jié),吐故納新。”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如何避免關于飲食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怎樣做小籠湯包好吃?”,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面食是北方人最愛的主食,比如饅頭、面條、包子等等,面食的種類是很多的,饅頭可以做成蕎麥饅頭、蔬菜饅頭等等,面條可以做成刀削面、臊子面、油潑面、荷葉面、拉面等等,包子也可以做成小籠包、湯包、煎包等等,種類很多,每種面食的做法也不一樣,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小籠湯包的做法。
1.肥三瘦七的去皮豬前腿肉 剁成肉餡 準備好蔥姜(我把蔥姜泡了水是因為同時做了午餐肉 蔥姜水拌到午餐肉里了 蔥姜剁碎加入湯包餡里)
2.熬好豬皮湯: 豬皮洗凈過水 剃除毛和肥油 ?切小塊, 加肉皮量三倍以上的水 五顆花椒 10克黃酒 幾片生姜 幾滴醋 高壓鍋 大火15分鐘再小火20分鐘,壓好后 冷卻 把湯汁倒入容器中冰箱冷藏2小時以上 或冷凍30分鐘以上,再切成小丁備用。(雞汁也一樣把豬皮換成雞爪即可)
3.剁好的肉餡加入蔥姜末,鹽,糖,料酒,朝一個方向攪拌上勁,慢慢分次加入切好的豬皮凍,邊加邊拌勻,肉和皮凍的比例差不多1:1 也可以自己酌情加減。
4.?普通面粉加淀粉(生粉)溫水和面至光滑,靜置20分鐘后 就可以分成10-15克一個的小面團,再搟成中間厚 四周薄的面皮。(也可以用燙面 就是開水和面)
5.搟好面皮就可以開始包包子了,和包普通包子一樣哦!
6.包湯包要注意的一點就是 包子口要收死 不能有開口 湯容易溢出來。
7.包好的湯包, 這時候可以把蒸鍋備好了。
上文中介紹了小籠湯包的做法,肉包的內(nèi)餡是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調(diào)配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按照步驟來進行。做包子的時候搟面是最重要的,因為包子皮有嚼勁才是最好吃的。而且在包包子的時候要注意封口不要散掉。
Ys630.com相關知識
很多朋友都喜歡吃小籠包,因為小籠包的味道是非常的好吃的,而且肥而不膩,汁水也非常的濃郁。為了避免許多的麻煩,多數(shù)的朋友都想要自己在家里制作,因為這樣吃起來是非常的方便的,而且食用的肉也是非常的安全的,但是卻不知道怎么做,那么小籠湯包配方是什么?
小籠包的制作材料有:面皮:中筋面粉,清水,鹽。灌湯肉餡:豬肉餡,皮凍,小蔥,生姜,醬油,鹽少許,牛肉粉,白糖,白胡椒粉,香油。小籠包蘸汁:嫩姜絲,陳醋。具體的做法如下:
1、在肉餡里加入適量醬油和香油,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拌,使肉餡上勁兒起膩。小蔥切成小段兒,生姜切成末,與牛肉粉、白糖、白胡椒粉一起放在肉餡里,攪拌均勻。
2、將皮凍切成碎丁,放在肉餡里,撒入少許的鹽。中筋面粉里放入鹽,用筷子簡單地攪拌幾下。在面粉里倒入清水,用筷子攪拌成雪花的絮狀。用手將面團和至表面光滑,上面蓋一層布,放在室溫下靜置25分鐘。
3、將松弛好的面團均等地分成30份,搟成面皮,厚度和餃子皮差不多。在一個面皮上放上餡開始包餡。捏到最后一個褶子的時候,將前面推出來的部分塞進去,封口。
4、蒸鍋放上水,在屜上薄薄地刷一層油,碼放好小籠包。開大火蒸5分鐘,關火后等待1分鐘即可取出。湯汁豐富而鮮美的灌湯小籠包就做好了。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jīng)對小籠包的做法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了,其實做小籠包并沒有那么多的困難,只要按照一定的步驟就可以制作出好吃的小籠包了,花費的時間可能會比較久的,但是為了我們的美食和安全,在家制作的肯定更加衛(wèi)生和健康的。
我們應該都聽說過和吃過了小籠湯包,小籠湯包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小籠湯包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清朝的時候就已經(jīng)到處都是了。現(xiàn)在小籠湯包不僅流行于我們國家的各個地方,而且還沖出中國,走向世界。小籠湯包的做法有幾種,我們下面將一一介紹給大家。
小籠湯包作為非常經(jīng)典的小吃,深受人們的喜歡,我們是否也可以在自己家里面嘗試做一做小籠湯包呢,小籠湯包的制作其實并不難,而且小籠湯包的做法有很多種,我們只需找一種適合自己的做法就好。
小籠湯包的做法
用料
原料
中筋面粉250克、水140克(冬天熱水、夏天冷水、春秋溫水)、豬前夾肉200克、雞蛋1個、生姜數(shù)片、料酒10克、皮凍300克、生抽10克、鹽4克、生粉10克。
主料
精粉500克,豬肉300克,精白面粉400克
輔料
豬皮凍(或洋粉凍)200克,花椒水100克,蔥100克,醬油50克,香油50克,味精、甜面醬、精鹽、花椒面各少許堿面適量。
做法一
1、制餡:將豬肉剁碎,放在盆里,加入花椒水、花椒面、味精、醬油、精鹽拌勻,再把蔥花、香油放入肉餡盆內(nèi)拌勻。豬皮凍切成碎末,拌在肉里攪勻成餡。
2、制面皮:先將250克面倒入盆內(nèi),用135克水和起(水溫:冬熱、夏涼、春秋溫)放在溫暖處發(fā)酵,再把250克面用140克水和成死面。然后把兩面合在一起,對上堿和好揉光,上案板關條,揪成30個劑子,摶圓按扁,制為面皮。
3、包餡:將餡放在面皮中,用左手托底,右手提起邊,邊推邊轉(zhuǎn),捏18個褶子,收住口,上籠蒸10分鐘左右即成。
做法二
1、將所有面團材料混合,揉成光滑均勻的面團,蓋上濕布飭20-30分鐘;
2、豬肉、雞蛋、料酒、少量姜片加入料理機內(nèi),攪打成肉泥;
3、取一大碗,將肉泥與切碎的皮凍混合,加入生抽、鹽、生粉拌勻;
4、將面團搓成長條,分切成小劑子,搟成薄薄的圓形面皮;
5、包入肉餡,打褶包成小包子;
6、蒸籠內(nèi)墊掃油,將包子均勻的擺入蒸籠內(nèi);
7、鍋中水煮沸后,放上蒸籠,旺火蒸5分鐘即可;
8、生姜切絲,加入鎮(zhèn)江香醋中,湯包蒸好后,蘸食即可。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小籠湯包,我們知道小籠湯包有著悠久的歷史,小籠湯包廣泛被我們所喜歡,小籠湯包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種,上文也給出了小籠湯包的制作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人的早餐,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食用小籠包,因為它的飽腹感比較強,而且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來選擇不同餡的小籠包,從而補充不同的營養(yǎng)。最重要的是小籠包食用非常的方便,比較符合現(xiàn)在人快節(jié)奏的生活,所以現(xiàn)在小籠包在很多城市都非常的受歡迎,是現(xiàn)在年輕人早餐的主打。
不過隨著現(xiàn)在飲食衛(wèi)生越來越讓人們擔憂,尤其是一些早餐店的衛(wèi)生質(zhì)量確實是很差,因此想要吃到健康衛(wèi)生的小籠包的話,您不妨自己制作,平時早晨只需要熱一下即可使用。那么,小籠包呢?
一、原料:
精粉一斤,豬后腿肉一斤,小磨油二兩半,味精一錢,紹酒、姜末、鹽各三錢,醬油八錢,白糖八分。
二、制作方法:
1.把肉剔骨、去皮、剔筋后切成條,再用機器絞成碎肉;
2.將碎肉放在盆里,下入作料,順著一個方向攪上勁,使其入味。然后陸續(xù)對入清水約七至八兩,攪打上勁,最后下入小磨油,攪成餡。
3.把面放在盆內(nèi),先用少許水,把面抄成面穗,和成硬面塊;然后蘸水??面,扎成不軟不硬的面塊即可。
4.將和好的面放在案子上反復揉、摔、盤疊,直至光滑柔軟,下成五十個面劑,搟成邊薄中間厚的皮,上餡后?I成十八至二十一個褶的小包子。
5.蒸時用大武火。六至七分鐘可熟。
三、特點:
皮薄餡大、灌湯流油、小巧玲瓏、鮮香利口,提起象燈籠,放下象菊花。
學會了如何做小籠包之后,您可以嘗試著做一下,其實小籠包好不好吃,重要的是看您調(diào)餡調(diào)的是否好吃,而且小籠包吃的時間也比較講究,如果是涼著吃的話,會嚴重的影響到小籠包的口感,所以想吃好吃的小籠包,一定要趁熱吃才可以。
灌湯包,其實是一個現(xiàn)在很常見的食物的了。而且是來百姓嘴巴里面俗稱的湯包。現(xiàn)在很多的額地方都是陸陸續(xù)續(xù)都有在賣灌湯小籠包的了。殊不知,其實這個是一道漢族特色小吃。而且真正的小籠包往往是起源在北宋時期,然后隨著人口的遷移就流行于中國各地。小籠灌湯包做法是什么?
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灌湯包外形美,其內(nèi)容也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吃面、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著名產(chǎn)地有開封,西安等地。
做法一
制作
1.將面粉加水和勻揉透,放置片刻。
2.豬肉剁成肉茸,蟹肉剁碎,鍋內(nèi)加豬油燒熱,放入蟹肉、蟹黃、姜末煸出蟹油,與肉茸、皮凍、醬油、料酒等調(diào)拌成餡。
3.將面團搓成長條,揪成每50克4個的面坯,搟成圓皮,加餡捏
成提褶包,上蒸籠用旺火蒸10分鐘即可。
做法二
原料:新鮮豬皮500克,冬瓜600克,魚糝150克,火腿30克,黃瓜皮30克,雞蛋皮1張,生姜25克,大蔥50克,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雞精、干濕淀粉、香油、鮮湯各適量,蔥葉、紅櫻桃各少許。
制法
1.豬皮洗凈,放入高壓鍋中,摻入鮮湯,加入生姜、大蔥、精鹽、胡椒粉、料酒、雞精,加蓋,上火壓至豬皮化成汁后,待冷卻開蓋,打去料渣,將湯汁倒入方形盤中,晾涼后再入冰箱中冷藏,即成皮凍,然后將其修切成直徑為2厘米的圓球,共12個。2.冬瓜去皮,切成15厘米見方的大塊,再片成大薄片,共12片,放入鹽開水中浸泡約10分鐘;火腿、黃瓜皮、蛋皮均切細絲;蔥葉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撕成細絲;紅櫻桃剁成細末。
3.將修切成圓球的皮凍先滾上一層干淀粉,再裹上一層魚糝,然后均勻地沾上火腿絲、黃瓜皮絲、蛋皮絲,將其包入浸泡過的冬瓜片中,再用蔥葉絲捆扎成石榴包,并在上面點綴上櫻桃末,即成水晶灌湯包生坯,入籠用旺火蒸約5分鐘,取出擺入盤中。
4.凈鍋上火,摻入少許鮮湯燒沸,調(diào)入精鹽、胡椒粉、味精,用濕淀粉勾薄芡,淋入香油,起鍋澆在盤中水晶灌湯包上即成。
綜上所述,其實小籠灌湯包不僅僅名揚天下,而且也是一個可以在家里苦役進一步的做的食物的了。如果你有時間的話,而且又很喜歡小籠灌湯包的話,那么建議你可以按照上面說的方法去做一下。
習慣了大魚大肉,偶爾也來點素食。比如制作香菇青菜包。青菜的營養(yǎng)自是不必多說了,各種青菜都有其不同的營養(yǎng)成份,而香菇更是富含多種有助于身體健康的成分。搭配面粉制作成菜包,那么味道不要太好了。但是,問題來了,如何做出美味的香菇青菜包呢?怎樣調(diào)香菇青菜包好吃呢?
1. 將酵母粉用30度左右的溫水溶化靜置5分鐘后,緩緩加入到面盆中用筷子攪拌成團
2. 2
再用手反復揉成面團,蓋保鮮膜放溫暖處發(fā)酵
3. 3
待面團發(fā)至2倍大小時即發(fā)酵完成
1. 趁面團發(fā)酵的時間可以來做菜餡,將青菜洗凈后放入開水鍋中焯燙,燙一下馬上放入涼水中過涼,控干水份后切成小丁再擠干水分
2. 5
香菇洗凈后也切成小丁
3. 6
將青菜丁與香菇丁混合,加入色拉油,香油,鹽,糖,胡椒粉拌勻
1.將發(fā)好的面團取出,揉壓排氣后搓成長條做成劑子,搟成中間厚周邊薄的圓皮,包入餡料,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面皮邊沿打褶捏合
1. 8
轉(zhuǎn)一圈后直至收口捏緊封口
2. 9
蒸鍋中放冷水,將所有做好的包子胚放入蒸鍋中醒20分鐘后,大火將水煮開,上汽后蒸8分鐘,關火后靜置5分鐘后再慢慢掀開鍋蓋取出包子。這樣可以讓蒸鍋內(nèi)的溫度與外界慢慢接近,不至于冷空氣一下子進入而造成包子皺皮
二十年前,你不會去挑選適合自己的飯菜,因為時代不允許。二十年后的今天,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飯菜,但是你太忙。但你記住,千萬別讓“忙”奪走了健康。為了健康,下面請跟我一起學著來做做上海小籠湯包
2.加入料酒和鹽,攪拌均勻;蓋上蓋,小火燜2個小時(或者高壓鍋25分鐘);將煮好的肉皮湯,濾出皮?。ㄒ驗槲蚁矚g純凈的皮凍,所以把肉渣濾掉了,不介意的朋友此步可省略);倒入帶蓋容器中,冷卻后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以上;將凍好的皮凍取出倒扣;切成碎末狀。
3.將所有面團材料混合,揉成光滑均勻的面團,蓋上濕布飭20-30分鐘;豬肉、雞蛋、料酒、少量姜片加入料理機內(nèi),攪打成肉泥;取一大碗,將肉泥與切碎的皮凍混合,加入生抽、鹽、生粉拌勻;將面團搓成長條,分切成小劑子,搟成薄薄的圓形面皮;包入肉餡,打褶包成小包子;蒸籠內(nèi)墊掃油,將包子均勻的擺入蒸籠內(nèi);鍋中水煮沸后,放上蒸籠,旺火蒸5分鐘即可;生姜切絲,加入鎮(zhèn)江香醋中,湯包蒸好后,蘸食即可。
也許你以前吃過上海小籠湯包,但是你絕不知道它竟是這樣做出來的。而深諳其真實做法的你,還有什么理由你自己動手做呢?這樣,你才會體會到真正的甘甜。
現(xiàn)在時代的發(fā)展在迅速,而人們對美食的要求也開始有了強烈的追求,如果美食做來不好吃,不養(yǎng)生的話,那么很多人寧愿不吃,相信很多人都吃過面包吧,面包是市場上很常見的一種美食,而做面包的時候要用到雞蛋,就叫做雞蛋面包,這樣的面包可以吃到濃濃的雞蛋香味,雞蛋的營養(yǎng)價值也是極高的,那么到底該怎樣來做著雞蛋面包會比較好吃呢?
做法一
面包的制作材料:
主料:小麥面粉500克
輔料:雞蛋250克,酵母8克
調(diào)料:白砂糖70克,鹽6克,黃油30克
面包的做法:
1. 取一小碗,放入30~35℃的溫水10~15毫升,加入糖適量,制成5%的稀糖水;
2. 放入活性干酵母,拌勻后,靜置5分鐘,酵母溶液會發(fā)酵漲得比原來高些;
3. 雞蛋磕在盛器里,打散,加水,加水量應減去酵母溶液的用水量;
4. 將和面水的溫度調(diào)節(jié)在25~30℃。
5. 將面粉倒在盛器里,慢慢加入酵母溶液、水蛋液和香草粉,邊加邊攪拌,用雙手推折卷揉;
6. 面團基本和好前,再放入黃油,繼續(xù)搋透揉勻和成面團;
7. 面團和好的標志是:取一小塊面團,用雙手拉展,能形成光滑的薄膜;
8. 將其放在發(fā)酵盛器內(nèi),用手觸摸其頂部感到有粘性但離開面團時不粘手、面團表面痕跡很快消失。
9. 將發(fā)酵盛器置于30℃左右處發(fā)酵約2小時,見面團發(fā)足脹大、表面略有下陷即可;
10. 將酵面下成10個或20個劑子,逐個揉透,取專用模具或烤盤;
11. 刷一層底油,把生坯裝入,餳發(fā)15分鐘左右,(可刷上一層蛋液或噴上一層水霧,省略亦可)。
12. 烤箱溫度控制在220~240℃,把烤盤送進烤箱的中格,使上下受熱均勻,烤制20~25分鐘(先用底火,后用上下火,待頂面上色后,改用底火,烤至熟透)。
做法二
打面的過程:
以甜面包的配方為例:
面粉、水、糖、酵母、鹽、雞蛋、奶粉、黃油。
1、面粉+奶粉+冰水+糖+雞蛋+酵母+水+鹽,混合均勻。(現(xiàn)在天氣熱鹽也可以一起加入,鹽對酵母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在夏天能防止面團過早發(fā)酵。冬天的晚加為宜,而且冬天酵母要用溫水化開后加入。)
2、若是機器揉面,那么現(xiàn)在開始慢速,揉至干粉顆粒都已經(jīng)收起。再可以換成快速,打到面團表面看起來比較光滑。用手扯面團,不能一下子扯斷,加入黃油。
如果,手揉,那就不停的揉到?jīng)]有干粉,然后,用手用力摔打面團,直到表面有些光滑,面團不容易扯斷。
3、加入黃油,也是先慢速,讓面團吸收黃油,然后快速打至面團光滑,用手拍不粘手。這樣,用手拉一塊小面團出來,撐出膜很容易了。
手工的話,面團包入黃油,拍開,折起,再拍開,再折起重復五六次,又是用力的摔打面團,直到面團光滑不粘手,就可以試著撐膜看看了。沒有到位就繼續(xù)摔打到出膜為止。
大家看到了我們介紹的雞蛋面包做法之后,大家對這樣的做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吧,在制作雞蛋面包的時候雞蛋可以適當?shù)亩喾劈c,這樣面包會更香,而面包我們都知道,如果做得好的話,嚼勁也是很好的,而下要嚼勁好的話就必須要在和面對時候注意,很多人做的時候都是用機器來做的,但是 要想好吃的話最好是用手揉 面。
在我國的南方地區(qū),尤其是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小籠包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的食物。而且小籠湯包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幾百年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隨著時間不斷的推移,小籠湯包的做法不斷改進,味道也是越來越好了。那么,要想自己在家里做美味的小籠湯包,具體做法是什么呢?
用料:
主料
精粉500克,豬肉300克,精白面粉400克
輔料
豬皮凍(或洋粉凍)200克,花椒水100克,蔥100克,醬油50克,香油50克,味精、甜面醬、精鹽、花椒面各少許堿面適量。
做法
1、制餡:將豬肉剁碎,放在盆里,加入花椒水、花椒面、味精、醬油、精鹽拌勻,再把蔥花、香油放入肉餡盆內(nèi)拌勻。豬皮凍切成碎末,拌在肉里攪勻成餡。
2、制面皮:先將250克面倒入盆內(nèi),用135克水和起(水溫:冬熱、夏涼、春秋溫)放在溫暖處發(fā)酵,再把250克面用140克水和成死面。然后把兩面合在一起,對上堿和好揉光,上案板關條,揪成30個劑子,摶圓按扁,制為面皮。
3、包餡:將餡放在面皮中,用左手托底,右手提起邊,邊推邊轉(zhuǎn),捏18個褶子,收住口,上籠蒸10分鐘左右即成。
小籠湯包不僅僅可以填飽人們的肚子,最關鍵的是還能夠起到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當中的肉餡可以為人體提供大量的蛋白質(zhì)以及必須的脂肪酸,同時小麥粉還能夠補充一些鈣質(zhì)、維生素等等。吃小籠湯包還可以起到健胃養(yǎng)胃的作用。
說到小籠灌湯包,大家是不是都在流口水呢?早餐吃幾個美味的小籠灌湯包,再配上一杯豆?jié){,一天都會很開心吧。但是呢,有些人就抱怨說,小籠灌湯包自己沒辦法做,去茶樓吃又太浪費時間了。所以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小籠灌湯包的做法,大家可以試一下。
做法一:
材料
面粉.剁刀肉.蔥.白胡椒粉.鹽.雞精.高湯
做法
把3分之1面粉用稍有點燙的水活面,再用3分之2的面粉用冷水活面成面團,然后把兩面團合起來揉成一個面團,用保鮮袋包好放半小時候就可以開始趕成10克的小擠子的薄面片。7:3的精肉和肥肉攪成碎肉,加高湯順時針攪拌到碎肉吸收湯汁。
做法二:
材料
主料:面粉,豬肉,豬皮凍(豬肉皮經(jīng)少量水煮爛,冷后,放入冰箱冷凍備用)。
調(diào)料:料酒,鹽,糖,生抽,雞精。
做法
1.面粉+冷水+鹽(一點點),揉擦成團后醒30分鐘(面團要揉透,否則不易包捏)。
2.在醒面時準備陷料。把豬肉剁成末,皮凍切丁,按1:1的比例進行混合,加入調(diào)料順著一個方向攪拌5分鐘,餡料就制成了。
3.把醒好的面搓成條,下劑,搟成邊薄底略厚的皮子,包入餡料,捏成包子形。
4.蒸架刷油,用旺火蒸約5分鐘。不要蒸過火,以免穿底,湯跑了就沒那么好吃了。
5.品嘗的時候要小心,別燙著了,再放點醋味道更好噢!
以上呢,就是小編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關于小籠灌湯包的兩種做法,大家不妨可以試一試。在每天做早餐的時候,給自己的親人做幾個灌湯包,然后每人再榨一杯豆?jié){,那么,他們一整天都會是很幸福的吧,所以,心動就趕緊行動吧。
很多人都是很喜歡吃灌湯包的,因為大家都知道灌湯包湯汁鮮美,營養(yǎng)價值高,同時還有利于吸收,灌湯包熱熱的吃下去會非常有滿足感,比較適合冬季食用,正宗的小籠灌湯包在做的時候需要注意方法和過程很重要,分步驟進行能做出正宗的灌湯包。
小籠灌湯包
材料
面粉.剁刀肉.蔥.白胡椒粉.鹽.雞精.高湯
做法
把3分之1面粉用稍有點燙的水活面,再用3分之2的面粉用冷水活面成面團,然后把兩面團合起來揉成一個面團,用保鮮袋包好放半小時候就可以開始趕成10克的小擠子的薄面片。7:3的精肉和肥肉攪成碎肉,加高湯順時針攪拌到碎肉吸收湯汁。
灌湯小籠包
材料
中粉100克,豬絞肉100克,皮凍100克,水,油,鹽,醬,糖,雞精,蔥花,生姜
做法
1.將餳好的面團分割成10克一個
2.用搟面杖將皮子搟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面片
3.10克的皮子包裹20克的肉餡
4.水燒開,包子放入蒸籠旺火10分鐘左右
灌湯小籠包
材料
主料:面粉,豬肉,豬皮凍(豬肉皮經(jīng)少量水煮爛,冷后,放入冰箱冷凍備用)。
調(diào)料:料酒,鹽,糖,生抽,雞精。
做法
1.面粉+冷水+鹽(一點點),揉擦成團后醒30分鐘(面團要揉透,否則不易包捏)。
2.在醒面時準備陷料。把豬肉剁成末,皮凍切丁,按1:1的比例進行混合,加入調(diào)料順著一個方向攪拌5分鐘,餡料就制成了。
3.把醒好的面搓成條,下劑,搟成邊薄底略厚的皮子,包入餡料,捏成包子形。
4.蒸架刷油,用旺火蒸約5分鐘。不要蒸過火,以免穿底,湯跑了就沒那么好吃了。
5.品嘗的時候要小心,別燙著了,再放點醋味道更好噢!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都喜歡食用一些小籠包,其實小籠包的做法是非常的多的,而且每一種做法的味道都是不同,很多朋友想要學習制作小籠包,但是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制作小籠包,尤其是對于新手朋友們來說,那么,小籠湯包的制作步驟有哪些?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說到湯包,小籠湯包和靖江湯包的做法是有他們自己的區(qū)別的,小籠湯包,以無錫小籠為有名,,這種不籠包湯鮮,個小,易于食用,是一種地道的市井吃法,也真的是深受普通百姓的喜愛.這種做法能夠保證成品的出品量,易于生產(chǎn),但是做小吃足夠,做高檔宴會點心就覺得有點不夠檔次,在湯里面并不單單的使用傳統(tǒng)的打水方法,也有使用雞湯凍,皮凍,甚至用瓊脂凍的做法,對選料沒有一個明確的做法,或者說隨意性比較大
還有一種做法,也是小籠湯包,這種做法吸收了一部分靖江蟹黃湯包的做法,形成了一點自己的特色,但是從口味來講,油重,鹵少,肉散,皮的筋度不夠筋道,吃口不是很好,
靖江湯包的做法,取淮陰文樓,揚州富春,鎮(zhèn)江宴春的沿古運河上下三個主要城市的湯包做法的精華,能夠做到皮薄,可以不在燈光下就可以看透湯包,湯是湯,餡是餡,還有明顯的上部的空氣形成,湯多,包大,這種湯包的做法要求很嚴格,一般成品有成年人的手掌般大小,吃湯包有一種說法,輕輕提,慢慢移,開小窗,再喝湯.肉緊,在湯包做好,蒸制六分鐘成熟以后,喝完湯,可以看到里面的肉餡是一團而不是一堆散渣,而肉餡在這樣一個湯包里面只是占到三分之一而已,也就是說湯占到接近七成,蟹黃湯包的售價是在每籠六只,旺季達到一百二到一百八一籠,也就只有六只啊,還有這種湯包皮的筋度甚至達到了。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jīng)對小籠包的做法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了,朋友們只要看著以上的方法制作小籠包,都是可以制作出美味的小籠包的,而且經(jīng)常吃一些小籠包對我們的身體也是非常的好的,平時應該多吃一些小籠包。
吃包子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飲食習慣,包子這種食物在全國各地都有,并且每個地區(qū)的包子餡都不同,造成口味地域差別大。而小籠湯包是江浙一帶流行的包子做法,味道鮮美多汁,入口醇香。下面就來看看小籠湯包做法配方怎么做的講解吧。
1、將豬皮清洗干凈,分切成小片。
2、用刀口將豬皮的正反兩面刮干凈。
3、湯鍋內(nèi)注入清水,煮沸后下入豬皮。
4、氽至豬皮打卷時撈起濾干。
5、切成小丁。
6、重新注一鍋清水,煮沸后下入皮丁。
7、加入料酒和鹽,攪拌均勻。
8、蓋上蓋,小火燜2個小時(或者高壓鍋25分鐘)。
9、將煮好的肉皮湯,濾出皮?。ㄒ驗槲蚁矚g純凈的皮凍,所以把肉渣濾掉了,不介意的朋友此步可省略)。
10、倒入帶蓋容器中,冷卻后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以上。
11、將凍好的皮凍取出倒扣。
12、切成碎末狀。
13、將所有面團材料混合,揉成光滑均勻的面團,蓋上濕布飭20-30分鐘。
14、豬肉、雞蛋、料酒、少量姜片加入料理機內(nèi),攪打成肉泥。
15、取一大碗,將肉泥與切碎的皮凍混合,加入生抽、鹽、生粉拌勻。
16、將面團搓成長條,分切成小劑子,搟成薄薄的圓形面皮。
17、包入肉餡,打褶包成小包子。
18、蒸籠內(nèi)墊掃油,將包子均勻的擺入蒸籠內(nèi)。
19、鍋中水煮沸后,放上蒸籠,旺火蒸5分鐘即可。
20、生姜切絲,加入鎮(zhèn)江香醋中,湯包蒸好后,蘸食即可。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怎樣做小籠湯包好吃?》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nanxingyangshengbaotangzuo/">男性養(yǎng)生煲湯做”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