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秘訣 男人養(yǎng)生必知
老人養(yǎng)生必知。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社會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量才更好。您是否正在關注不同人群的養(yǎng)生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路上網(wǎng)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30個秘訣 男人養(yǎng)生必知,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中醫(yī)的最高境界是養(yǎng)生,養(yǎng)生的最高境界是養(yǎng)心。所以,就養(yǎng)生而言,下士養(yǎng)身,中士養(yǎng)氣,上士養(yǎng)心??匆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記住∶睡覺是養(yǎng)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則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chǎn)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tǒng)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fā)生。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jié)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jié)修復系統(tǒng)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人的大部分生病現(xiàn)象是人體在調節(jié)、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人體自動調節(jié)平衡所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jīng)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上天黑後~午夜1點40)優(yōu)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jīng)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暢通的經(jīng)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欲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jīng)絡的正常運行。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jié)支(減少血氣的損耗)”。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shù)量必須得到控制。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huán)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脈經(jīng)絡的暢通;3)增加體內的氣血。與其相信藥物,相信檢查的資料,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健康,從調節(jié)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xiàn)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準後都會出現(xiàn)一些“有病”的現(xiàn)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人違背了養(yǎng)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guī)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guī)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饑渴才是對養(yǎng)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jīng)常保持“虛靈”的狀態(tài),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馀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xiàn)代人生病,大多數(shù)是飲食不節(jié)的緣故。靜養(yǎng)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y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 “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其實,許多真正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tǒng)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yǎng)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fā)現(xiàn)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入,此病之起因。凡人欲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yǎng)性。養(yǎng)性之法,當先調心。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tǒng)治百病,無不神效。Ys630.com相關知識
1、記住∶睡覺是養(yǎng)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則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chǎn)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tǒng)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fā)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jié)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jié)修復系統(tǒng)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現(xiàn)象是人體在調節(jié)、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人體自動調節(jié)平衡所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jīng)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上天黑後~午夜1點40)優(yōu)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jīng)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暢通的經(jīng)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欲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jīng)絡的正常運行。
10、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jié)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shù)量必須得到控制。
12、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huán)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脈經(jīng)絡的暢通;3)增加體內的氣血。
14、與其相信藥物,相信檢查的資料,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健康,從調節(jié)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xiàn)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準後都會出現(xiàn)一些有病的現(xiàn)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人違背了養(yǎng)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guī)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guī)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饑渴才是對養(yǎng)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jīng)常保持虛靈的狀態(tài),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馀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xiàn)代人生病,大多數(shù)是飲食不節(jié)的緣故。
20、靜養(yǎng)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21、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y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其實,許多真正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tǒng)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yǎng)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fā)現(xiàn)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欲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yǎng)性。養(yǎng)性之法,當先調心。
27、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tǒng)治百病,無不神效。
男人最初的衰老是在20-22歲身體發(fā)育完全成熟時開始的。不過,不必為此感到抑郁和恐慌。無論你是初生牛犢的20歲,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30歲,或者需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40歲,要記住,男人天生該滋補,天生對能量的需求比女人高。
1、記住∶睡覺是養(yǎng)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 。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則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 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chǎn)生錯誤的果。 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 健康的根本在心。 一切法從心生。 心凈則身凈。 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tǒng)來修復自己的疾病。 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fā)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吃好飯
5、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jié)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jié)修復系統(tǒng)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現(xiàn)象是人體在調節(jié)、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人體自動調節(jié)平衡所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 1)足夠的氣血; 2)暢通的經(jīng)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不做工作狂
8、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 膽汁+ 必要時間內(晚上天黑后~ 午夜1 點40 )優(yōu)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jīng)主導) + 良好的生活習慣。
9、暢通的經(jīng)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欲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jīng)絡的正常運行。
10、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 ,也需要節(jié)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
11、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shù)量必須得到控制。
12、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huán)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
1 )減少體內的垃圾;
2 )增加血脈經(jīng)絡的暢通;
3 )增加體內的氣血。
調節(jié)心性
14、與其相信藥物,相信檢查的資料,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 智慧開了) 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健康,從調節(jié)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xiàn)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準後都會出現(xiàn)一些有病的現(xiàn)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人違背了養(yǎng)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guī)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guī)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養(yǎng)性
18、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饑渴才是對養(yǎng)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jīng)常保持虛靈的狀態(tài),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 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馀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 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xiàn)代人生病,大多數(shù)是飲食不節(jié)的緣故。
20 、靜養(yǎng)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21、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y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其實,許多真正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tǒng)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不要心亂
23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yǎng)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fā)現(xiàn)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入,此病之起因。
欲求長壽,應先除病
26、凡人欲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yǎng)性。養(yǎng)性之法,當先調心。
27、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tǒng)治百病,無不神效。
1、 記住∶睡覺是養(yǎng)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 21 ∶ 00~ 早 3 ∶ 00 。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則春夏不長,即第 2 天沒精神。
2、 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 ,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 。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chǎn)生錯誤的果。 錯誤的因不除 ,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 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 ,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tǒng)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 , 人也能 。
3、 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fā)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jié)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jié)修復系統(tǒng)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現(xiàn)象是人體在調節(jié)、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人體自動調節(jié)平衡所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 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 1 )足夠的氣血; 2 )暢通的經(jīng)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 + 膽汁 + 必要時間內(晚上天黑後 ~ 午夜 1 點 40 )優(yōu)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jīng)主導) + 良好的生活習慣。
9、 暢通的經(jīng)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欲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jīng)絡的正常運行。
10、 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 增收(增加氣血) ,也需要 節(jié)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
11、 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shù)量必須得到控制。
12、 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huán)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 1 )減少體內的垃圾; 2 )增加血脈經(jīng)絡的暢通; 3 )增加體內的氣血。
14、 與其相信藥物,相信檢查的資料,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 ( 智慧開了 ) 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 健康,從調節(jié)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xiàn)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準後都會出現(xiàn)一些 有病 的現(xiàn)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 人違背了養(yǎng)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guī)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guī)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 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饑渴才是對養(yǎng)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 虛 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jīng)常保持 虛靈 的狀態(tài),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 氣 來 氣化 所進的食物。 只有這樣, 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 不會有多馀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 虛火 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 虛火 反過來會損耗你的 氣 。 所以 ,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xiàn)代人生病, 大多數(shù)是飲食不節(jié)的緣故。
20 、靜養(yǎng)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21、 俗語說 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這個 機 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y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 機 ,讓你 機 打開。這個 機 ,有時也叫 關鍵 。當然,這個 機 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 其實,許多真正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tǒng)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yǎng)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 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 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fā)現(xiàn)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欲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yǎng)性。養(yǎng)性之法,當先調心。
27、 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 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tǒng)治百病,無不神效。
男人最初的衰老是在20-22歲身體發(fā)育完全成熟時開始的。不過,不必為此感到抑郁和恐慌。無論你是初生牛犢的20歲,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30歲,或者需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40歲,要記住,男人天生該滋補,天生對能量的需求比女人高。
男人必須要知道的12個養(yǎng)生秘訣
1、記住∶睡覺是養(yǎng)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則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chǎn)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tǒng)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fā)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jié)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jié)修復系統(tǒng)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現(xiàn)象是人體在調節(jié)、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人體自動調節(jié)平衡所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jīng)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上天黑后~午夜1點40)優(yōu)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jīng)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暢通的經(jīng)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欲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jīng)絡的正常運行。
10、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jié)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shù)量必須得到控制。
12、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huán)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記住∶睡覺是養(yǎng)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 21 ∶ 00~ 早 3 ∶ 00 。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則春夏不長,即第 2 天沒精神。
2、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 , 不是治本 , 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chǎn)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 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tǒng)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 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fā)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jié)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jié)修復系統(tǒng)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現(xiàn)象是人體在調節(jié)、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人體自動調節(jié)平衡所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 1 )足夠的氣血; 2 )暢通的經(jīng)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 必要時間內(晚上天黑後 ~ 午夜 1 點 40 )優(yōu)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jīng)主導) 良好的生活習慣。
9、暢通的經(jīng)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欲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jīng)絡的正常運行。
10、 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 增收(增加氣血) ,也需要 節(jié)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
11、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shù)量必須得到控制。
12、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huán)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 1 )減少體內的垃圾; 2 )增加血脈經(jīng)絡的暢通; 3 )增加體內的氣血。
14、與其相信藥物,相信檢查的資料,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有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到 ( 智慧開了 ) 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健康,從調節(jié)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xiàn)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準後都會出現(xiàn)一些 有病 的現(xiàn)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人違背了養(yǎng)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guī)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guī)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饑渴才是對養(yǎng)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 虛 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jīng)常保持 虛靈 的狀態(tài),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 , 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 氣 來 氣化 所進的食物。 只有這樣 , 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 , 不會有多馀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 虛火 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 虛火 反過來會損耗你的 氣 。 所以 ,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 , 現(xiàn)代人生病 , 大多數(shù)是飲食不節(jié)的緣故。
20、靜養(yǎng)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21、俗語說 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這個 機 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y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 機 ,讓你 機 打開。這個 機 ,有時也叫 關鍵 。當然,這個 機 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其實,許多真正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tǒng)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yǎng)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fā)現(xiàn)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欲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yǎng)性。養(yǎng)性之法,當先調心。
27、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tǒng)治百病,無不神效。
男人最初的衰老是在20-22歲身體發(fā)育完全成熟時開始的。不過,不必為此感到抑郁和恐慌。無論你是初生牛犢的20歲,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30歲,或者需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40歲,要記住,男人天生該滋補,天生對能量的需求比女人高。
1、記住∶睡覺是養(yǎng)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則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chǎn)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tǒng)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fā)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jié)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jié)修復系統(tǒng)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現(xiàn)象是人體在調節(jié)、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人體自動調節(jié)平衡所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足夠的氣血;暢通的經(jīng)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上天黑后~午夜1點40)優(yōu)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jīng)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暢通的經(jīng)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欲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jīng)絡的正常運行。
10、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jié)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shù)量必須得到控制。
12、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huán)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減少體內的垃圾;增加血脈經(jīng)絡的暢通;增加體內的氣血。
14、與其相信藥物,相信檢查的資料,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健康,從調節(jié)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xiàn)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準後都會出現(xiàn)一些有病的現(xiàn)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人違背了養(yǎng)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guī)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guī)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饑渴才是對養(yǎng)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jīng)常保持虛靈的狀態(tài),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馀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xiàn)代人生病,大多數(shù)是飲食不節(jié)的緣故。
20、靜養(yǎng)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21、俗語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這個機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y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機,讓你機打開。這個機,有時也叫關鍵。當然,這個機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其實,許多真正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tǒng)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yǎng)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fā)現(xiàn)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欲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yǎng)性。養(yǎng)性之法,當先調心。
27、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tǒng)治百病,無不神效。
男人最初的衰老是在20-22歲身體發(fā)育完全成熟時開始的。不過,不必為此感到抑郁和恐慌。無論你是初生牛犢的20歲,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30歲,或者需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40歲,要記住,男人天生該滋補,天生對能量的需求比女人高。
1、 記住∶睡覺是養(yǎng)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 21 ∶ 00-早 3 ∶ 00 。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則春夏不長,即第 2 天沒精神。
2、 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 , 不是治本 , 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 . 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chǎn)生錯誤的果 . 錯誤的因不除 , 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 . 健康的根本在心 . 一切法從心生 . 心凈則身凈 . 所以得病了 , 不要向外求 , 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tǒng)來修復自己的疾病 . 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 , 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 , 人也能 。
3、 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fā)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jié)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jié)修復系統(tǒng)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現(xiàn)象是人體在調節(jié)、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人體自動調節(jié)平衡所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 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 1 )足夠的氣血; 2 )暢通的經(jīng)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 + 膽汁 + 必要時間內(晚上天黑後 ~ 午夜 1 點 40 )優(yōu)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jīng)主導) + 良好的生活習慣。
9、 暢通的經(jīng)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欲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jīng)絡的正常運行。
10、 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 增收(增加氣血) ,也需要 節(jié)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
11、 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shù)量必須得到控制。
12、 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huán)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 1 )減少體內的垃圾; 2 )增加血脈經(jīng)絡的暢通; 3 )增加體內的氣血。
14、 與其相信藥物,相信檢查的資料,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 ( 智慧開了 ) 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 健康,從調節(jié)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里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xiàn)出來。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準後都會出現(xiàn)一些 有病 的現(xiàn)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盡快度過這個時期。
17、 人違背了養(yǎng)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guī)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guī)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 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饑渴才是對養(yǎng)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 虛 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jīng)常保持 虛靈 的狀態(tài),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 , 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 氣 來 氣化 所進的食物 . 只有這樣 , 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 , 不會有多馀的食物來釋放游離的 虛火 損害你體內的臟器 . 這個 虛火 反過來會損耗你的 氣 . 所以 ,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 , 現(xiàn)代人生病 , 大多數(shù)是飲食不節(jié)的緣故 。
20 、靜養(yǎng)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21、 俗語說 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這個 機 字如果能真正領悟透了,那麼你的悟性就算是開了。老師教人,醫(yī)生治病,其實就是在點撥你的這個 機 ,讓你 機 打開。這個 機 ,有時也叫 關鍵 。當然,這個 機 起作用是有條件的,就和氫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遇火才可以燃燒爆炸一樣。記住,別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內因。
22、 其實,許多真正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tǒng)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tǒng)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yǎng)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24、 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25、 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fā)現(xiàn)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以貪之不得,於是乎嗔。貪嗔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欲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yǎng)性。養(yǎng)性之法,當先調心。
27、 人受五行之氣而治生,故肉身以氣為主。氣虧則病,氣滯則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氣。
28、 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
29、 治五臟之病,莫先於補氣。腎猶亟焉。補氣在勿動心,心動則肝旺,各脈震驚,真水耗損。心為扇,主引風。風動則火旺,火旺則水干,水干則地損。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tǒng)治百病,無不神效。
男人最初的衰老是在20-22歲身體發(fā)育完全成熟時開始的。不過,不必為此感到抑郁和恐慌。無論你是初生牛犢的20歲,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30歲,或者需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40歲,要記住,男人天生該滋補,天生對能量的需求比女人高。
1、記?。核X是養(yǎng)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
2、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chǎn)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tǒng)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fā)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jié)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jié)修復系統(tǒng)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現(xiàn)象是人體在調節(jié)、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人體自動調節(jié)平衡所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jīng)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上天黑后~午夜1點40)優(yōu)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jīng)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暢通的經(jīng)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欲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jīng)絡的正常運行。
10、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jié)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shù)量必須得到控制。
12、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huán)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晨練5分鐘
起床后鍛煉5分鐘,不僅為身體充電,而且能加倍燃燒卡路里。很多人誤認為晨練必須5點鐘爬起來跑上幾公里,其實是不必要,也不太現(xiàn)實的。你只消花5分鐘,做做俯臥撐和跳躍運動,使心率加快,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要么對著鏡子沖拳100下,感受那種能量積蓄的過程。
2.養(yǎng)成喝水習慣
處于缺水狀態(tài)的你,會時常感覺衰憊。清早起來先喝一杯水,做一下內清潔,也為五臟六腑加些潤滑劑;每天至少喝進去一升水,不過也不是多多益善。
3.講究吃早餐
美國有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吃早餐的人身高體重比(BMI)偏高,也就是體重超標,還愛犯困,做事無精打采;講究吃早餐的人則精力充沛得多,身形也相對勻稱。最營養(yǎng)健康的西式早餐是:兩片全麥面包。一塊熏三文魚和一個西紅柿。全麥面包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西紅柿的番茄紅素有利于骨骼的生長和保健,并且對前列腺疾病的預防很有好處;三文魚中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和蛋白質對身體更加有益。
4.十點加餐
即使早餐吃得不錯,到上午十點半,前一天儲存的糖原也差不多用沒了。你要想在一天剩下的時間仍像剛充完電,這時就必須加加餐。一塊巧克力,或者一根能量棒。幾塊餅干,補充能量以外,還能有效避免午餐暴飲暴食。
5.午后喝咖啡
午餐后,身體的睡眠因子(一種能引發(fā)睡眠的分子)成分增多,是最容易犯困的時候,此時喝一小杯咖啡效果最好。當然喝茶也行,隨你喜歡!別忘了睡前4小時內不要喝咖啡,免得過于興奮睡不著。
6.多傾訴多紓解
性格也能調節(jié)疲憊。荷蘭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工作中內向。害羞的人更容易覺得累,而外向的人精力更足,這是因為愛跟人交談的人善于發(fā)現(xiàn)樂趣,把自己的煩惱。壓力及倒霉事一股腦說出來,就不會覺得累和無聊,相反地,喜歡安靜。獨處。不愛社交的人缺乏這種紓解壓力的渠道,時間長了,必然感覺不堪重負。
7.坐有坐相
坐姿不良,走路踢里踏拉,聳肩腆肚,這些通常是你能量已耗干的表現(xiàn)。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如果不能保持正確的姿勢,反而會覺得更疲勞。不管是站還是坐著,應當收腹立腰,放松雙肩,脖子有稍稍伸展的感覺。
8.張馳結合
工作中碰到難題,一時半會兒又沒法解決,不如稍事休息,如去倒杯茶,換換腦筋,然后接著干。累得快透不過氣來時,深吸一口氣(數(shù)3下),然后呼出來(數(shù)6下);或者翻翻體育雜志,上網(wǎng)瀏覽娛樂八卦,找誰聊幾句,說不定靈感在不經(jīng)意間就來了。
9.站起來接電話
站著打電話借機舒展舒展筋骨,一邊深呼吸,使富含氧氣的血液流進大腦。這個簡單的變化能讓你幾個小時都精兩倍旺。
10.邊沐浴邊唱歌
淋浴時大聲唱歌促進身體釋放內啡呔,從而產(chǎn)生一種快樂與幸福的感覺,減輕壓力。你越是心情不好的時候,越要唱出來,至于好不好聽,跑沒跑調,你管它呢!
相關閱讀:
五問題奪走男人健康體魄
男人30歲健康滑坡十信號
解讀男人健康六致命弱點
4個生活小招式讓男人更健康
18個生活秘訣讓男人永保青春
秋季,男人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養(yǎng)生呢,跟著小編學習一下五大秘訣吧。
1.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在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身體抵抗外來侵害時各類免疫細胞的數(shù)量、活力都和維生素有關。因此,秋季感冒流行季節(jié),別忘記每日服用維生素C片劑,也可以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例如獼猴桃、橙子。為使呼吸道黏膜經(jīng)常保持濕潤,還要補充維生素A,最佳來源是茴香、胡蘿卜和甘藍。此外,經(jīng)常吃一小撮核桃仁或葵瓜子,它們富含維生素E。
2.按摩3個穴位
通過對3個穴位的刺激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預防秋季容易出現(xiàn)的上火、炎癥,提高免疫力。這3個穴位分別是大椎穴(低頭時,頸后最突出的椎骨下方)、曲池穴(屈肘成直角所形成的肘橫紋外端,再向外移1。5寸處)、風門穴(大椎穴向下移兩個骨節(jié),再向左右各移一指半處),可以用中指指腹對各穴位按揉2~3分鐘。
3.經(jīng)常進行溫和的運動
寒冷天氣易患的疾病都和心肺有關,心肺健康可以降低秋季的發(fā)病率。適宜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溫和運動指在運動中心率達到最大心率(220減去自己年齡)的60%~70%,例如25歲的人最大心率是220-25=195,他鍛煉時心率要控制在19560%至19570%之間,即117至137之間。健身專家推薦的運動是健走、游泳、慢跑。
4.每天洗手上限8次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2小時,在硬質物體表面能存活72小時。感冒的人摸鼻子時,手上便沾上了感冒病毒,它們隨手被帶到任何地方。經(jīng)常洗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呼吸道感染和流感的風險,但不能指望用肥皂洗一次手,就能一勞永逸地將細菌滅殺,只能逐次地沖洗掉。
5.秋季多睡1小時
良好的睡眠可以使體內的兩種免疫細胞數(shù)量明顯上升,而睡眠不足則會使免疫系統(tǒng)功能降低,生病幾率隨之增加。秋季氣候變冷,是疾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睡眠時間要多增加一小時,以便免疫系統(tǒng)能從忙忙碌碌和精疲力竭中休整過來,第二天早上醒來覺得精神舒暢。你不妨一試,身體將感謝你的努力!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養(yǎng)生人群頻道的《30個秘訣 男人養(yǎng)生必知》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laorenyangshengbizhi/">老人養(yǎng)生必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