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殼的作用與功效
2021-03-20枳實和枳殼,都可以來自蕓香科的植物酸橙或其栽培變種,很多人可能不太能區(qū)別這兩味中藥,實際上它們從入藥的來源和功效兩方面來說,雖有相似,也有很多區(qū)別。
枳實通常在5到6月,果實是幼果的時候就會采摘,而枳殼一般是在7月,果實還未成熟,果皮仍然是綠色的時候采摘的。因此,相比枳實,枳殼則是更接近成熟的果實?!侗静菪戮帯分姓f到:“枳實,本與枳殼同為一物,但枳實夏收,枳殼秋采”。
那么從功效來說,首先枳殼可以理氣寬胸,用于胃腸氣滯證。中醫(yī)認(rèn)為枳殼之性,愈熟而愈浮。所以相比枳實來說,枳殼的力量就要更緩和一些,達(dá)不到枳實可以破氣的程度。但它仍然能夠行氣理氣,所以一般胃腸氣滯導(dǎo)致的腹脹滿、腹痛、胸脅脹痛,或者是食積導(dǎo)致的疼痛、噫氣、呃逆等,都可以使用枳殼。
其次,枳實消脹除痞,可用于痰濕阻滯之胸脘痞滿。和枳實一樣,枳殼也能化痰除痞散結(jié),而枳殼歸于脾、胃經(jīng),因此針對痰濕停止在脾胃枳殼有良好的療效。脾主要的
更多>>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養(yǎng)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藥的方劑可以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叫做枳殼丸的方劑。
【處方】皂角1挺(去黑皮,微炒)枳殼(去瓤,麩炒)川大黃60克(銼,微炒)羌活(去蘆)木香(不見火)橘紅 桑白皮(蜜水炙)香白芷各6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有實熱,心腹壅滯,四肢疼痛,兩脅脹滿,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時用米飲或生姜湯送下。
【摘錄】《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
【處方】三棱(炮)廣茂(炮)黑牽牛(炒)各90克 白茯苓(去皮)白術(shù) 青皮各45克 陳皮(去白)36克 木香 枳殼(麩炒)半夏(炮)檳榔各30克
【制法】上藥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氣消食,祛痰逐飲。治中焦氣滯,胸膈痞滿,飲食遲化,四肢困倦,嘔逆惡心。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溫姜湯送下。
【摘錄】《衛(wèi)生寶
更多>>枳殼飲子是由幾種中藥材經(jīng)過提取低溫干燥等工藝生產(chǎn)而成的一種中藥方劑,適合很多種病癥的治療,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熱衷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枳殼飲子的相關(guān)信息。
【別名】枳殼散(《婦人大全良方》卷五)。
【處方】枳殼60克(去皮,麩炒)半夏30克(湯洗七次,以生姜汁浸三日,用麩炒黃)紅芍藥30克 柴胡(去蘆)45克 黃芩45克
【制法】上五味,共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婦人手足煩熱,夜臥多汗,肌肉黃瘁,經(jīng)候不調(diào),四肢煩倦,心胸滿悶,狀似勞氣。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2枚,同煎至12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博濟方》卷四
對于枳殼飲子等很多中藥方劑來說,如果改變各個中藥材的數(shù)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將會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嚴(yán)格按照醫(yī)師的叮囑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更多>>我們知道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喜歡做各種各樣的藥膳方劑來服用,而一些經(jīng)典的中藥方劑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哦,下面一起來看一下枳殼湯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處方】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銼)各3克 大腹皮19.克(銼)百合 牽牛子(炒)赤茯苓(去黑皮)各30克 赤芍藥 桑根白皮(銼)各9克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陰干)15克
【制法】上九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治大便不通,腹脅脹滿膨悶,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以通為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七
【處方】皂角黃仁 枳殼 青皮各15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腸風(fēng),痔疾。
【用法用量】每服3克,米飲調(diào)下。
【摘錄】《雞峰普濟方》卷十七
枳殼湯的做法大家都學(xué)會了吧,我們平時不僅可以自己試一試,還可以分享給朋友親人,讓他們的身體也多一份保障。
更多>>對于枳殼,我想可能有些人一開始就有所了解,還有些人可能對它并不是很了解的。沒關(guān)系,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講講枳殼。枳殼是一種植物,多被用來制成中草藥。換句話說就是枳殼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枳殼是一種類似于橙子的果實,大多都是把果皮曬干而用。早在我國古代,對于枳殼的奇效就有一定的記載。
大家通過對上一段落的閱讀,應(yīng)該不難想到橙子的皮也是極有作用的。有一定的美容養(yǎng)顏作用,對于護發(fā)養(yǎng)發(fā)還有一定的療效。那么大家一定會奇怪枳殼有何作用呢?下面我就來告訴大家一些中藥枳殼的功效與作用。
破氣,行痰,消積。治胸膈痰滯,胸痞,脅脹,食積,噫氣,嘔逆,下痢后重,脫肛,子宮脫垂。
①《藥性論》:治遍身風(fēng)疹,肌中如麻豆惡癢,主腸風(fēng)痔疾,心腹結(jié)氣,兩脅脹虛,關(guān)膈擁塞。
②《日華子本草》:健脾開胃,調(diào)五臟,下氣,止嘔逆,消痰。治反胃,霍亂瀉痢,消食,破癥結(jié)痃癖,五膈氣,除風(fēng)明目及肺氣水腫,利大小腸,皮膚癢。痔腫可炙熨。
③《
更多>>枳殼散在生活中是蠻常見的中藥方劑,采用純天然藥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對枳殼散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枳殼(去瓤,銼,麩炒)白術(shù)各15克 香附子30克(麩炒,舂去皮)檳榔9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氣滯食阻,心下痞悶或作痛,多噫敗卵氣。
【用法用量】每服6克,米飲調(diào)下,一日三次,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本事方》卷三引龐老方
【處方】枳殼(去瓤,銼,麩炒)荊三棱 橘皮(去白)益智仁 蓬莪術(shù) 檳榔 肉桂(不見火)各30克 干姜 厚樸(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青皮(去白)肉豆蔻 木香各15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順氣寬中,消癥破積。治五種膈氣。三焦痞塞,胸膈滿悶,背膂引疼,心腹膨脹,脅肋刺痛,食飲不下,噎塞不通,嘔吐痰涎,口苦吞酸,羸瘦少力,短氣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1枚,同煎至105毫升,熱服,不
更多>>中藥綠衣枳殼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們生活中可以常見到綠衣枳殼,利用綠衣枳殼的藥性和食療性,將給我們養(yǎng)生保健帶來很多預(yù)想不到的收獲,下面我們看看中藥綠衣枳殼。
【英文名】fructus poniciri trifoliatae immaturus
【別名】枸櫞、臭櫞、枳、枸櫞李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 枸櫞 poncirus trifoliata(l.)raf.的 果實 。夏秋季拾取自然脫落在地上的幼小果實,曬干;略大者,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
【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無毛。多分枝,小枝呈扁壓狀,莖枝具腋生粗大棘刺,長1~5cm。葉互生,三出復(fù)葉,具葉翼;頂生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5~6cm,寬0.7~3cm;側(cè)生開放,有香氣;萼片5,卵狀三角形;花瓣5,倒卵狀匙形。柑果球形,直徑2~5cm,橙黃色,密被短柔毛,具多數(shù)油腺、芳香,花期4~5月,果期7~10月。
【生境
更多>>代代花枳殼是非常有營養(yǎng)的珍貴藥材,經(jīng)常吃代代花枳殼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食用代代花枳殼呢,食用代代花枳殼對于我們的身體具體能夠起到怎樣的好處呢,我們需要懂得一些代代花枳殼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英文名】bitter orange fruit
【別名】代代、代代圓、蘇枳殼。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 代代 花citrus aurantium l.var.amara engl.的 果實 。7~8月摘取未成熟的綠色果實,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或烘干。
【原形態(tài)】常綠小喬木,枝疏生短棘刺,嫩枝有棱角。葉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5~10cm,寬2.5~5cm;葉柄長2~2.5cm,葉翼倒心形?;偁罨ㄐ?;花萼5裂,裂片卵圓形;花白色,花瓣5,長2~2.5cm;雄蕊21~24,常3~5枚結(jié)合。果實扁圓形,直徑7~8cm,不芳香?;ㄆ?~6月,果成熟期12月。
【
更多>>我們都知道厚樸枳殼湯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厚樸枳殼湯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xì)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3分,枳殼(去瓤,麩炒)3分,甘草(炙,銼)3分,秦艽(去苗土)1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半夏(湯洗去滑,生姜汁制)1兩半,桂(去粗皮)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石膏(碎)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細(xì)辛(去苗葉)半兩,大戟(去苗,銼)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上氣胸滿,喘息氣絕,痰水盛溢。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生姜3錢,大棗2個(擘破),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每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七
以上就是對厚樸枳殼湯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當(dāng)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藥的話,最好可以咨詢一下相關(guān)的醫(yī)生。
更多>>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當(dāng)歸枳殼湯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方劑。把中藥材進(jìn)行適當(dāng)?shù)募庸?,然后再按一定比例進(jìn)行調(diào)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當(dāng)歸枳殼湯。
【別名】匏三、三十五號家人方
【處方】歸尾1錢,枳殼1錢,赤芍1錢,山楂2錢,卜子2錢,紫樸8分。
【功能主治】消食順氣和血。主痧脹。
【用法用量】匏三(《痧癥全書》卷下)、三十五號家人方(《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
【摘錄】《痧脹玉衡》卷下
【別名】土八、四十八號同人方
【處方】歸身1錢,山楂1錢,枳殼1錢,紅花1錢,赤芍1錢,青皮1錢,茜草1錢,連翹1錢,丹參1錢,續(xù)斷1錢。
【功能主治】養(yǎng)血和中。主痧脹,吐衄便紅。
【用法用量】土八(《痧癥全書》卷下)、四十八號同人方(《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
【摘錄】《痧脹玉衡》卷下
以上就是本文對當(dāng)歸枳殼湯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為,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lǐng)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