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講述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
綠茶的功效與作用中醫(yī)。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彪S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醫(yī)講述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導(dǎo)讀】半邊蓮是一種中草藥,它對消腫是很有作用的,許多人們對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也是很多人不清楚的,所以在選擇它之前,在對它的各方面上,也是需要進行一些了解,這樣對使用的時候,也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對自身健康,也有著很好幫助。
中醫(yī)講述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
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
半邊蓮治利水,消腫,解毒,泄瀉,痢疾,蛇傷,疔瘡,腫毒,濕疹,癬疾,治黃疸,水腫,臌脹,跌打扭傷腫痛。
半邊蓮的功能主治:用于大腹水腫、面足浮腫、蛇蟲咬傷、晚期血吸蟲病腹水癰腫疔瘡。
中醫(yī)講述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
1《陸川本草》記載:半邊蓮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
治腹水,小兒驚風(fēng),雙單乳蛾,漆瘡,外傷出血,皮膚疥癬,蛇蜂蝎傷。
2《綱目》記載:半邊蓮治蛇虺傷,搗汁飲,以滓圍涂之。
3《南寧市藥物志》記載:半邊蓮消腫解毒。
治疳積和疔瘡初起。
4《福建民間草藥》記載:半邊蓮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5《中國藥植圖鑒》記載:半邊蓮煎服治風(fēng)濕性神經(jīng)痛,頭暈。
6《嶺南采藥錄》記載:半邊蓮治魚口便毒,跌打傷瘀痛,惡瘡,火瘡,搗敷之。
7《生草藥性備要》記載:半邊蓮敷瘡,消腫毒。
8《中國藥植志》記載:半邊蓮治血吸蟲病腹水。
通過以上介紹,對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好認(rèn)識,半邊蓮是從很早的時候,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所以對這樣草藥在使用上,也是很廣泛的,它對治療一些疾病上,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所以這樣的藥物是治療疾病最佳之選。
ys630.COm精選閱讀
導(dǎo)讀:中草藥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半邊蓮圖片、半邊蓮的藥用價值、半邊蓮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半邊蓮簡介半邊蓮圖片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半邊蓮的藥用價值半邊蓮的藥用附方半邊蓮配伍應(yīng)用半邊蓮的吃法半邊蓮與半枝蓮的區(qū)別半邊蓮可以泡腳嗎半邊蓮的副作用半邊蓮的種植技術(shù)半邊蓮簡介
半邊蓮,中藥名,為桔??贫嗄晟〔荼局参铮呒s500px。莖為圓形狀,全株光滑無毛,呈平臥,長約5~375px。葉互生無柄狹窄、全緣或有疏齒、呈披針形或條長形。氣味:辛、平、無毒。花瓣5片類如蓮花瓣,長8~10mm,因花瓣均偏向一側(cè)而得名。果實倒錐狀。花期在5月至8月,果期在8月至10月。生于水田邊、溝旁、路邊等潮濕之地。產(chǎn)于華東、華南、西南、中南各地。全草入藥,具備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能治療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等。
半邊蓮圖片
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
利水,消腫,解毒,治黃疸,水腫,臌脹,泄瀉,痢疾,蛇傷,疔瘡,腫毒,濕疹,癬疾,跌打扭傷腫痛。用于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晚期血吸蟲病腹水。
1、《綱目》:治蛇虺傷,搗汁飲,以滓圍涂之。
2、《生草藥性備要》:敷瘡,消腫毒。
3、《嶺南采藥錄》:治魚口便毒,跌打傷瘀痛,惡瘡,火瘡,搗敷之。
4、《中國藥植志》:治血吸蟲病腹水。
5、《福建民間草藥》: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6、《陸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兒驚風(fēng),雙單乳蛾,漆瘡,外傷出血,皮膚疥癬,蛇蜂蝎傷。
7、《南寧市藥物志》:消腫解毒。治疳積和疔瘡初起。
8、《中國藥植圖鑒》:煎服治風(fēng)濕性神經(jīng)痛,頭暈。
半邊蓮的藥用價值
【藥名】半邊蓮
【別名】急解索、蛇利草、細米草、蛇舌草、魚尾花、半邊菊、半邊旗、奶兒草、半邊花、箭豆草、順風(fēng)旗、單片芽、小蓮花草、綿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積草、白臘滑草、金菊草、金雞舌、片花蓮、偏蓮、瓜仁草、蛇啄草、長蟲草。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jīng)】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小腸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主治】毒蛇咬傷;癰腫疔瘡;扁桃體炎;溫疹;足癬;跌打損傷;濕熱黃疸;闌尾炎;腸炎;腎炎;肝硬化腹水及多種癌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調(diào)涂。
【來源】半邊蓮為桔梗科植物半邊蓮的帶根全草。
半邊蓮的藥用附方
1、治毒蛇咬傷:鮮半邊蓮一、二兩,搗爛絞汁,加甜酒一兩調(diào)服,服后蓋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的-天服兩次。并用搗爛的鮮半邊蓮敷于傷口周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2、治疔瘡,一切陽性腫毒:鮮半邊蓮適量,加食鹽數(shù)粒同搗爛,敷患處,有黃水滲出,漸愈。(《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3、治乳腺炎:鮮半邊蓮適量,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4、治無名腫毒:半邊蓮葉搗爛加酒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5、治跌打扭傷腫痛:半邊蓮一斤,清水三斤,煎剩一斤半過濾,將渣加水三廳再煎成一半,然后將兩次濾液混合在一起,用慢火濃縮成一斤,裝瓶備用。用時以藥棉放在藥液中浸透,取出貼于患處。《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6、治黃疸,水腫,小便不利:半邊蓮一兩,白茅根一兩。水煎,分二次用白糖調(diào)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7、治濕熱泄瀉:半邊蓮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8、治痢疾:生半邊蓮二兩,水煎和黃糖服。(《嶺南草藥志》)
9、治盲腸炎:半邊蓮八兩,加雙料酒適量,搗爛水煎,一日五次分服,渣再和入米酒少許,外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10、治急性中耳炎:半邊蓮擂爛絞汁,和酒少許滴耳。(《嶺南草藥志》)
半邊蓮配伍應(yīng)用
1、配白茅根:半邊蓮善于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濕下瀉而消腫,并能清熱解毒;白茅根能清血分之熱,有利水通淋、導(dǎo)熱下行之功,且清而不過,利而不猛,二藥合用,能起協(xié)同作用,在增強利水消腫作用的同時,還有一定的涼血通淋之功,本藥對藥力和緩,在治療水腫、腳氣浮腫、小便不利、淋閉尿血證中可起輔助作用。
2、配金錢草:半邊蓮、金錢草,同具利水之功。半邊蓮利水消腫且解毒,金錢草利水排石之要藥,二藥合用,既能利尿解毒,又能排石,故常用于淋證之砂淋、石淋。
3、配牛蒡子:本品具解毒消腫之功,牛蒡子解毒消腫,兼疏風(fēng)清熱,二藥合用,解毒力強,還能清散風(fēng)熱毒邪,用于治療外感風(fēng)熱、熱毒上炎的咽喉腫痛,如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等。
4、配半枝蓮:新鮮半邊蓮、半枝蓮?fù)夥缶呓舛局Γ野脒吷忛L于止血生肌,半枝蓮長于散瘀止痛,二藥合用為治療癰腫、瘡毒之良藥。
5、配茵陳:半邊蓮具退黃之功,茵陳為祛濕退黃之要藥,二藥相須為用,利膽退黃作用增強。
半邊蓮的吃法
辛荑半邊蓮燉墨魚
材料:半邊蓮15克,辛荑10克,墨魚150克,姜、蔥各10克,料酒10毫升,鹽、味精各3克。
做法:
1、將墨魚發(fā)透洗凈,切3厘米的方塊;姜切片,蔥切段;半邊蓮、辛荑分別洗凈以備用。
2、辛夷、墨魚、半邊蓮、蔥、姜、料酒同時放燉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置大火燒開,再小火燉煮30分鐘,加入適量的鹽、味精攪勻即可。
食用方法:每日1次,每次1杯。
功效作用:辛荑半邊蓮燉墨魚抗癌腫、通鼻竅,鼻咽癌患者常食有非好的療效。
半邊蓮與半枝蓮的區(qū)別
1、半邊蓮:功能利尿消腫。常用于大腹水腫,面足浮腫。還具清熱解毒之功,可用于治療疔瘡、無名腫毒及蛇蟲咬傷。民間有家有半邊蓮,可以伴蛇眠之說。消費品蛇咬傷具有良好解毒作用。還可用于治胃癌、直腸癌等。
2、半枝蓮:功能清熱解毒,用于浩熱毒、蛇咬傷、瘡腫、腫痛、背痛及咽喉腫痛等,也用于癌腫,還具化瘀利尿之功。用治跌打損傷、赤痢、血淋、濕熱小便不利、肝硬腹水等。
半邊蓮可以泡腳嗎
半邊蓮可以泡腳。治療糜爛型手足癬及亞急性濕疹,采用8%半邊蓮煎劑濕敷,或用40%半邊蓮煎劑外搽,見效迅速。泡腳治腳氣藥方配方:苦參、黃柏、明礬、百部、木香、半邊蓮、夜交藤、功勞葉各30克泡一周腳氣就沒有了。
半邊蓮的副作用
無毒。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yīng)。長期服用或大劑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沒有明顯副作用。過大劑量會引起滑腸便稀和食欲減退。
半邊蓮的種植技術(shù)
1、生長習(xí)性
半邊蓮喜潮濕環(huán)境,稍耐輕濕干旱,耐寒,可在田間自然越冬,野生于田埂、草地、溝邊、溪邊潮濕處。人工種植以溝邊河灘較為潮濕處為佳,土壤以沙質(zhì)土壤為好。
2、繁殖栽培
用種子繁殖法,扦插繁殖法各分株繁殖法等。生產(chǎn)上以分株繁殖為主。春季4-5月間,新苗長出后,根據(jù)株叢大小,每株叢可分4-6株不等。然后開溝,按行距15-25厘米,株距6-10厘米栽種,為了擴大繁殖,也可采用扦插繁殖,以高溫高濕季節(jié)為扦插適期,將植株莖枝剪下,扦插于土中,溫度在24-30℃,土壤保持潮濕,大約十天便可成活,來年春季移栽于大田,大田管理,苗高6厘米左右,大田要勤中耕除草,防旱防澇,發(fā)現(xiàn)蟲害及時治理,一經(jīng)種植,多年收益。
3、采收及加工
半邊蓮栽植后,一年可收割兩季,頭茬在夏季生長茂盛時,二茬在秋季霜降前,收割時用鐮刀剪齊后割取,洗凈泥沙,除凈雜物,直接曬干或烘干即可。以身干,色鮮、無雜、無霉變、無蟲害、青綠色為最好,其次欠佳。一般畝產(chǎn)藥材300-400公斤。
以上就是一些半邊蓮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對于紅半邊蓮,大家是比較熟悉的,當(dāng)然有些人比較陌生。其實紅半邊蓮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那么紅半邊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別名】半邊風(fēng)、山螞蝗、紅蓮(《廣西藥植名錄》),鬼邊榜、大半邊蓮(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肉半邊蓮(《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來源】為秋海棠科植物 粗喙秋海棠 的 全草 或 根 。全年可采,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肉質(zhì)草本,高1~1.5米。根莖肥大,橫走。莖直立,或下部傾斜,無毛,粉紅色,有膨大的節(jié)。葉互生,膜質(zhì),闊卵形至長圓形,不對稱,長11~27厘米,寬3.5~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歪斜,心形,邊緣稍有小齒,兩面無毛;葉柄纖細。托葉早落。聚傘花序腋生;花4~6朵,白色;雄花萼片2,闊倒卵形或卵圓形,花瓣2,闊卵形;雌花萼片與花瓣6,倒卵形,白色或粉紅色;子房近球形,被銹色微柔毛,頂部收縮成一短喙,無翅。蒴果近球形,無翅亦無毛,頂冠有長約3毫米而稍粗的喙。花期4~5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巖石上。分布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性味】《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酸澀,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溫?zé)岵∠卵?,咽喉腫痛,瘡腫疥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8錢。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廣西藥植名錄》。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紅半邊蓮,我們也了解了中藥紅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我們知道紅半邊蓮的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大家可以吃一些紅半邊蓮用于養(yǎng)生。
峨眉半邊蓮是一種中藥,峨眉半邊蓮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藥物都是用峨眉半邊蓮作為主要原料的,但服用峨眉半邊蓮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很多的禁忌。
【來源】為蓮座蕨科植物 峨眉蓮座蕨 的 根莖 。秋季采挖,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5~2米。根狀莖肥大,肉質(zhì),圓球形。葉片紙質(zhì),長達80厘米,二回羽狀,羽片7~9對,互生,斜向上,長30~45厘米,中部寬13~20厘米,向基郎稍狹,羽柄長3厘米,單數(shù)羽狀,羽軸向頂端無翅;小羽片約20對,基部的長5~8厘米,上方的小羽片長7~11厘米,寬8~13毫米,線狀披針形,漸尖頭,基部略為心形,不對稱,有長約2毫米的小柄,邊緣有圓鋸齒,先端有尖鋸齒。葉脈開展,單一或二叉分枝,較明顯。中脈下面稍有鱗片疏生,于后上面為褐綠色,下面為黃綠色;葉具長柄,粗如中指。孢子囊群長圓形,由11~15個孢子囊組成,彼此接近,生于葉背面近邊緣處。
【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溝谷中及灌木林下陰涅處。分布四川。
【性味】苦淡,涼。
【功能主治】除風(fēng)濕,利小便。治風(fēng)濕骨痛,肺病熱咳,腮腺炎,小便不利,血痢,癰腫熱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浸酒。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上面就是峨眉半邊蓮的一個介紹,通過這些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峨眉半邊蓮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很多病癥都可以有效的緩解,但切記不要胡亂服用。
藥物名稱: 半邊蓮
藥物別名: 暫無
英文名稱: banbianlian
藥物說明: 辛,寒。歸心,小腸,肺經(jīng)。
主要成分: 暫無
性狀特征: 暫無
功能主治: 本品為清利解毒之品,常用治瘡癰腫毒,且善治毒蛇咬傷,蜂蝎刺螯,故有家有半邊蓮,可以伴蛇眠之稱。此外,利水之力較強,用治水腫腹水,小便不利。 1,清熱解毒:用于毒蛇咬傷,蜂蝎刺螯,瘡癰腫毒,內(nèi)服外用均可,鮮品更佳。 2,利水消腫:用于大腹水腫,面足浮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干品10-15g,鮮品30-60g
不良反應(yīng): 暫無
注意事項: 虛性水腫忌用。
半邊蓮的藥用價值
1、功能主治
1.1、利水,消腫,解毒,治黃疸,水腫,臌脹,泄瀉,痢疾,蛇傷,疔瘡,腫毒,濕疹,癬疾,跌打扭傷腫痛。用于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晚期血吸蟲病腹水。
1.2、《生草藥性備要》:敷瘡,消腫毒。
1.3、《嶺南采藥錄》:治魚口便毒,跌打傷瘀痛,惡瘡,火瘡,搗敷之。
1.4、《福建民間草藥》: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1.5、《陸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兒驚風(fēng),雙單乳蛾,漆瘡,外傷出血,皮膚疥癬,蛇蜂蝎傷。
1.6、《南寧市藥物志》:消腫解毒。治疳積和疔瘡初起。
1.7、《中國藥植圖鑒》:煎服治風(fēng)濕性神經(jīng)痛,頭暈。
1.8、《中國藥植志》:治血吸蟲病腹水。
1.9、《綱目》:治蛇虺傷,搗汁飲,以滓圍涂之。
2、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調(diào)涂。
半邊蓮的副作用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虛癥忌用。
半邊蓮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1.1、治寒齁氣喘及瘧疾寒熱:半邊蓮、雄黃各二錢。搗泥,碗內(nèi)覆之,待青色,以飯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鹽湯下。(《壽域神方》)。
1.2、治毒蛇咬傷:㈠半邊蓮浸燒酒搽之。(《嶺南草藥志》)鮮半邊蓮一、二兩,搗爛絞汁,加甜酒一兩調(diào)服,服后蓋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的-天服兩次。并用搗爛的鮮半邊蓮敷于傷口周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1.3、治疔瘡,一切陽性腫毒:鮮半邊蓮適量,加食鹽數(shù)粒同搗爛,敷患處,有黃水滲出,漸愈。(《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1.4、治乳腺炎:鮮半邊蓮適量,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1.5、治無名腫毒:半邊蓮葉搗爛加酒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1.6、治喉蛾:鮮半邊蓮如雞蛋大一團,放在瓷碗內(nèi),加好燒酒三兩,同擂極爛,絞取藥汁,分三次口含,每次含約一、二十分鐘吐出。
1.7、治時行赤眼或起星翳:㈠鮮半邊蓮,洗凈,揉碎作一小丸,塞入鼻腔,患左眼塞右鼻,患右眼塞左鼻。三、四小時換一次。鮮半邊蓮適量,搗爛,敷眼皮上,用紗布蓋護,一日換藥兩次。
1.8、治跌打扭傷腫痛:半邊蓮一斤,清水三斤,煎剩一斤半過濾,將渣加水三廳再煎成一半,然后將兩次濾液混合在一起,用慢火濃縮成一斤,裝瓶備用。用時以藥棉放在藥液中浸透,取出貼于患處。
1.9、治黃疸,水腫,小便不利:半邊蓮一兩,白茅根一兩。水煎,分二次用白糖調(diào)服。(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但對于各種食物都非常的了解,藥品也是人們?nèi)粘I钪薪佑|很多的,其中狹萼半邊蓮就是一種比較常出現(xiàn)的中藥材,鑒于還是有很多人對于狹萼半邊蓮不怎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的看一下。
【別名】大種半邊蓮、野煙葉、大號半邊蓮、山梗菜
【來源】藥材基源:為桔梗科植物線萼山梗菜的全草。
【原形態(tài)】線萼山梗菜 多年生草本,高80-150cm。主根粗,側(cè)根纖維狀。莖一桿色,無毛。葉互生,螺旋狀排列;有短柄或近無柄,葉片多當(dāng)選鐮狀卵形至鐮狀披針形,長6-15cm,寬1.5-4cm,先端長尾狀漸尖,基部寬楔形,光滑無毛,邊緣具睫毛狀小齒??偁罨ㄐ蛏髑o和分枝頂端,長15-40cm,花稀疏,朝向各方;下部花的苞片與葉同形,向上變狹至條形,長于花,具睫毛關(guān)小齒;花梗背腹壓扁,長3-5mm;小苞片2枚,生中部;花萼筒半橢圓狀,長3-4mm,無毛,裂片窄條形,長13-17mm,檐部近二唇形,上唇裂片條狀披針形,上升,下唇裂片披針狀橢圓形,外展;雄蕊基部密有柔毛,在基部以上連合成筒。蒴果近于形,上舉,直徑5-6mm,無毛。種子長圓形,稍壓扁,長約0.6mm,表面有蜂窩狀紋飾?;?、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谷、道路旁、水溝邊或林中潮濕地。
【性味】味辛;性平;小毒
【歸經(jīng)】歸肺;腎經(jīng)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主咳嗽痰多;水腫;乳蛾;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蜂螯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料敷;或水煎洗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于狹萼半邊蓮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
說起半邊蓮,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會覺得很陌生,但是要提起它的另外一個名字水仙草,相信大家就會覺得很熟悉了。半邊蓮是一種常綠植物,植株大概有20厘米高,它是可以入藥的,那么,半邊蓮入藥后具體都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作用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吧。
一:抑菌、抗腫瘤 ? ? ?
半邊蓮50%以上煎劑是采用平板挖溝法,它對福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比較多,根據(jù)美藍氏試管法篩選試驗證明,半邊蓮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細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二: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
我們平時對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了解的不多,因此不知道它還有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的作用吧。半邊蓮所含的多糖在體外可促進伴刀豆球蛋白A誘導(dǎo)的平鼠脾細胞淋巴細胞轉(zhuǎn)化,其最適濃度為400r/ml。專家給藥1周后可以明顯的提高平鼠外周血淋巴細胞中酯酶陽性細胞的百分率,由實驗得出,半邊蓮對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解痙祛痰
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你還了解哪些呢?食用半邊蓮還可以解痙祛痰。半邊蓮中所含的紅花素具有較強的抗由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縮的作用,并且還有較好的祛痰功效。因此小編建議大家在生活中,適當(dāng)?shù)氖秤冒脒吷弻ι眢w健康是有很幫助的。
好了,看完了上文的介紹,相信您對于半邊蓮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這個問題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了,半邊蓮是一種生命力很頑強的植物,只需要一盆水幾塊石頭就可以成活,對于哪些想樣花草但是沒有多少時間照料它們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大種半邊蓮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中藥之一,大種半邊蓮的藥用歷史非常的久遠,很多久遠的醫(yī)藥典籍里面就有著大種半邊蓮的記載,大種半邊蓮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大半邊蓮、野靛、穿耳草、偏桿草、江南大將軍、白莧菜
【來源】藥材基源:為桔??浦参锝仙焦2说母蛉荨?/p>
【原形態(tài)】江南山梗菜 多年生草,高可達180cm。莖直立,無毛或具極短的倒生糙。毛葉互生;葉柄長達4cm,兩邊有翅;葉片螺旋狀排列,下部的早落;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可達17cm,寬達7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柄,邊緣具不規(guī)則的重鋸齒或波狀而具細齒。總狀花序頂生,長20-50cm,花序軸無毛或具極短的柔毛;苞片卵狀披針形,裂片條狀披針形,長8-12mm,邊緣有小齒;花冠紫紅色或紅紫色,長1.8-2.5(-2.8)cm,近二唇形,上唇裂片條形,下唇裂片長橢圓形或披針形狀橢圓形,中肋明顯,無毛或生微毛,喉部以下生柔毛;雄蕊在基部以上連合成筒。蒴果球狀,直徑6-10mm,底部常背向花序軸,無毛或有微毛。種子黃褐色,稍壓扁?;ā⒐?-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地林邊溝邊較陰濕處
【化學(xué)成份】江南山梗菜全草含生物堿去甲基半邊蓮堿(norlelobanidine),去甲基山梗菜酮堿(norlobelanine),山梗菜醇堿(lobelanidine),去甲基山梗菜醇堿(norlobelanidine)和半邊蓮?fù)獕A(lelobanonoline);還含三萜化合物:β-香樹脂醇棕櫚酸酯(β-amyrin palmitate)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性味】味辛;甘;性平;小毒
【歸經(jīng)】歸肺;腎經(jīng)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主咳嗽痰多;水腫;癰腫瘡毒;下肢潰爛;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大種半邊蓮以及大種半邊蓮的特點,可以知道大種半邊蓮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療和輔助治療的效果。希望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
半邊蓮與半枝蓮兩者都是很常見的中藥材,二者由于只是相差一個字,在生活中很容易被人混淆,對于二者不了解的,會將半邊蓮與半枝蓮當(dāng)做是一種東西,其實半邊蓮與半枝蓮是有很大區(qū)別的,下面具體介紹半邊蓮與半枝蓮的區(qū)別,希望大家將半邊蓮與半枝蓮的區(qū)別記清楚,這樣才不至于將二者混淆。
半邊蓮與半枝蓮的區(qū)別
1、半邊蓮:功能利尿消腫.常用于大腹水腫,面足浮腫。還具清熱解毒之功,可用于治療疔瘡、無名腫毒及蛇蟲咬傷。民間有“家有半邊蓮,可以伴蛇眠”之說。消費品蛇咬傷具有良好解毒作用。還可用于治胃癌、直腸癌等。
2、半枝蓮:功能清熱解毒,用于浩熱毒、蛇咬傷、瘡腫、腫痛、背痛及咽喉腫痛等,也用于癌腫。還具化瘀利尿之功.用治跌打損傷、赤痢、血淋、濕熱小便不利、肝硬腹水等。
半邊蓮和半枝蓮的具體區(qū)別
1、半邊蓮
【來源】桔??浦参锇脒吷彽母稍锘蛐迈r全草。
【性味歸經(jīng)】甘、淡,寒。歸心、小腸、肺經(jīng)。
【性能特點】本品甘淡滲利,寒能清解,主入心與小腸經(jīng),兼入肺經(jīng)。既善清解蛇毒與熱毒,為治毒蛇咬傷與熱毒瘡癰之要藥。又能利水消腫,治大腹水腫可投。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主治病證】
(1)毒蛇咬傷,蜂蝎刺蜇。
(2)大腹水腫,小便不利,黃疸尿少。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干品10~2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清利,故水腫兼虛者慎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或研末,或入丸散。
2、半枝蓮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干燥或新鮮全草。
【性味歸經(jīng)】辛、苦,寒。歸肺、肝、腎經(jīng)。
【性能特點】本品辛能行散,苦寒清泄,入肺、肝、。腎經(jīng)。既清解熱毒與蛇毒,又散瘀涼血而止血,還清熱利水而通淋消腫,尤善治毒蛇咬傷、瘡腫與癌腫。
【功效】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腫。
【主治病證】
(1)瘡癰腫毒,毒蛇咬傷,癌腫。
(2)跌打損傷,吐血衄血。
(3)大腹水腫,血淋澀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干品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散瘀血,故孕婦及脾胃虛寒者慎服。
總的來說,半邊蓮與半枝蓮?fù)咔鍩峤舛?、活血祛瘀、利尿之功,常相須為用。但半邊蓮偏于利尿消腫,常用于治療晚期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半枝蓮偏于清熱解毒.常用于熱毒甚者。并具化瘀血之功.常用于治療瘀血、跌打損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