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手抓飯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别B(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jìn)入大眾百姓視野,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您對飲食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羊肉手抓飯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羊肉手抓飯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洋蔥、胡蘿卜切絲、姜切末,葡萄干洗凈;
2、羊排剁成小塊,放入加了適量料酒的溫水里煮開后,汆燙3-5分鐘,撈出洗凈備用;
3、鍋里加入少量橄欖油燒熱,放入羊排塊翻炒,然后加入適量老抽上色、生抽、蠔油、調(diào)味;
4、倒入洋蔥絲、胡蘿卜絲、干辣椒碎、孜然粉、孜然顆粒,繼續(xù)翻炒出香味;
5、加入適量洗凈的香米,加入1倍半香米的溫水、加入葡萄干;
6、將所有材料混合均勻后,轉(zhuǎn)入電飯煲,按煮飯鍵煮熟即可。
羊肉手抓飯的一般做法
羊肉手抓飯做法一
1、胡蘿卜洋蔥洗凈。
2、胡蘿卜切丁。
3、洋蔥切丁。
4、新鮮羊排肉兩斤切塊,不可太小,洗凈備炒。
5、將羊排入鍋翻炒,顏色成銅黃色即可。
6、將胡蘿卜丁兒直接放入肉鍋中,即蓋在爆好羊排肉上。
7、繼續(xù)翻炒后,放入切成丁狀的皮牙子(洋蔥在新疆的俗稱)以及鹽、孜然粉、胡椒粉等佐料,翻炒10分鐘。
8、將炒至8成熟的羊排倒入已經(jīng)泡好20分鐘的大米當(dāng)中,從鍋底翻攪拌。
9、開電飯煲燜飯20-30分鐘至全熟
10、時辰到,掀開電飯煲蓋兒。香氣撲面而來。
羊肉手抓飯做法二
1、大米洗凈,用清水浸泡2小時。
2、羊腿肉切大塊,用水焯一下,撇去血沫。
3、放入生抽、鹽,小火燉40分鐘,撈出待用。
4、油加熱,放入蒜末炒香,再放入胡蘿卜絲,蘋果絲翻炒,撒少許鹽盛出待用。
5、鍋中放入油加熱,放入羊腿肉,煎炸出焦香味。
6、放入剛炒好的菜絲。
7、再放入泡好的大米,翻炒均勻。
8、倒入水,以剛好沒過所有材料為宜,蓋上鍋蓋,小火燉煮30分鐘。在燉煮的過程中可以依據(jù)口味加入適當(dāng)?shù)柠}、孜然、葡萄干或者香菜碎。
羊肉手抓飯做法三
1、胡蘿卜一根,紫洋蔥一個,羊腿肉切小塊,大米洗干凈浸泡半小時。
2、圓蔥和胡蘿卜也切成小塊,準(zhǔn)備醬油和孜然。
3、鍋中倒水燒開放入羊肉,焯一下后撈出羊肉用涼水沖去浮沫。
4、鍋放少許油燒熱,放入洋蔥和胡蘿卜塊和羊肉炒出香味。
5、鍋里加水,加少量醬油和鹽煮開。
6、把全部材料倒入電飯煲,加入大米,表面撒上孜然粉,按下煮飯鍵。
7、飯?zhí)l后再燜十分鐘,然后開蓋攪勻??催@一鍋手抓飯呀,香噴噴的。
羊肉手抓飯的由來
相傳在一千多年前,有個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納醫(yī)生,在他晚年的時候,身體很虛弱,吃了很多藥也無濟(jì)于事,后來他研究了一種飯,進(jìn)行食療。他選用了羊肉、胡蘿卜、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鹽后小火燜熟。這種飯具有色、味、香俱全的特點,很能引起人們的食欲。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體漸漸地恢復(fù)了健康,周圍的人都非常驚奇,以為他吃了什么靈丹妙藥。后來,他把這種“藥方”傳給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便成為現(xiàn)在的維吾爾族人普遍吃的抓飯了。
擴(kuò)展閱讀
紅燒羊肉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將羊肋條肉洗凈,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
2、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放入少許蔥段姜片、白酒,燒開,焯水約1分鐘,隨即撈出放清水中洗凈。
3、胡蘿卜洗凈切成片。
4、炒鍋上火,舀入豆油燒熱,放入蔥段姜片煸炒出香味5、再將羊肉燜至5分鐘,再放入蘿卜,醬油,煸炒呈紅色即成。
紅燒羊肉的一般做法
1、準(zhǔn)備原料,大料可以按個人家中所有增減放都可。
2、羊肉用流動的水沖洗干凈表面血水,放在大盆中,用清水浸泡半小時,期間換水兩三次,泡出羊肉中的血水后,洗凈瀝干備用。 鍋中放清水,羊肉冷水下鍋,中大火、不要蓋蓋子,煮開后,小火再煮五分鐘;焯水后的羊肉撈出用流動的水沖洗干凈,瀝干。
3、青蒜切段姜拍碎,蔥打結(jié),大蒜、香葉、大料、桂皮和花椒放入茶包袋裝好(家里沒有茶包袋等下就直接放入鍋中)。
4、鍋中放少量油燒熱,爆香蔥姜蒜;倒入羊肉塊煸炒出香味。
5、加入足量水,沒過羊肉;加入兩湯匙料酒。
6、加入兩湯匙老抽,一湯匙生抽;放入香料包。
7、放入一湯匙冰糖。蓋上鍋蓋,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燜煮兩個小時左右至羊肉完全酥爛入味。開蓋轉(zhuǎn)大火收濃湯汁,加一點雞精和少許鹽調(diào)好味道,撒上青蒜葉,蓋上鍋蓋燜一分鐘(這樣青蒜葉更綠葉更香),開蓋出鍋。
小貼士:
1、花椒在這里的作用是可以很好的去除羊肉中的腥膻味。不用擔(dān)心菜會有濃重的花椒味,事實上,成品壓根吃不出花椒味。你可以選擇以下材料和羊肉同煮,來去除羊肉中腥膻味:花椒、蘿卜、甘蔗、山楂、茶葉;
2、羊肉焯水的時候,不要加蓋子,讓羊肉中的異味在焯水的過程中可以散發(fā)出來,如果蓋上蓋子,羊肉加熱后散發(fā)出來的腥膻味會重新被燜煮回羊肉中。味道重的肉類都應(yīng)該不加蓋子焯水。水要一次加足,中途不開蓋不加水。
挑選羊肉,最好選帶皮的山羊肉,膻味較小,湖羊肉會膻味稍重點。選帶皮羊排或者羊腿部位,帶皮的羊肉營養(yǎng)更好。要挑選色澤淡紅、觸摸有彈性的羊肉,這樣的羊肉比較新鮮。
清燉羊肉常用的“羊肉去膻必勝法”:用白蘿卜幫助去味。先將大塊的白蘿卜用筷子扎孔后投入羊肉內(nèi)一起燜煮,待到肉質(zhì)開始變軟,撈出蘿卜不用,重新再加入白蘿卜繼續(xù)燉煮。開始使用的大塊扎孔蘿卜就能將膻味吸附,取出不用,這樣就極大地減少了羊肉的膻味。
另再使用了甘蔗與羊肉同煮,不僅有一定的去膻作用,也使羊肉更易煮酥,還帶著絲絲天然甜味。這加甘蔗同煮的方式是在外就餐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應(yīng)屬于流傳在民間的“偏方”,一試之下,果然效果頗好。
紅燒羊肉的由來
“燒羊肉”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號的名肴。白魁老號開業(yè)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原名東長順。因店主白魁制作“燒羊肉”很有名氣,久而久之, 人們把東長順直呼為“白魁”了。
1、“燒羊肉”的制作,還適用于整只羊的其它部位,即:頭、脖子、蹄子、肚、肥腸、肝、肺、心、連貼等。但頭、蹄、“蝎子”不需要炸,如同時上席即為“燒全羊”。
2、若用燒羊肉的湯放上幾塊燒羊肉和幾粒鮮花椒(將新鮮花椒放入密封壇中用芝麻油浸泡)來拌面條吃,按北京地區(qū)的飲食習(xí)慣,此菜一般于每年農(nóng)歷二月上市,八九月下市。
3、此菜色澤金黃。最宜就燒餅和佐酒食。
蔥爆羊肉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羊肉切片,用鹽,砂糖,胡椒粉和生抽腌制20分鐘,將陳醋,生抽調(diào)勻。
2、大蔥滾刀切段,青紅椒切片。
3、炒鍋燒熱油。
4、放進(jìn)羊肉片,大火爆炒。
5、待羊肉稍轉(zhuǎn)色。
6、立刻放入大蔥段。
7、再放入青紅椒片。
8、放入調(diào)好的陳醋和生抽調(diào)料,爆炒幾下炒熟即可關(guān)火。
蔥爆羊肉的一般做法
蔥爆羊肉做法一
1、原料圖
2、蔥切馬耳段,紅辣椒斜切段,姜蒜切片,香菜切長段備用。
3、羊肉切薄片,用鹽一茶匙,黃酒半湯匙 生抽半湯匙 糖半茶匙 胡椒粉半茶匙 蛋清半個 濕淀粉半湯匙 腌漬20分鐘后,放入一茶匙干淀粉抓勻備用。
4、鍋里放花生油,5成熱把羊肉放入滑炒變白即刻盛出。
5、底油爆炒姜蒜片,放入大蔥和紅椒炒均勻。
6、放入羊肉,鹽半茶匙生抽半湯匙,香醋三分之一湯匙,胡椒粉半茶匙。
7、炒到大蔥變軟即刻。
8、放入香菜,香油翻炒均勻。放少許雞精提味。
蔥爆羊肉做法二
1、將大蔥從中間剖開,然后斜切成大段。
2、羊肉切大片,加蔥、姜、蒜、醬油、鹽、糖和淀粉。
3、抓拌均勻。
4、鍋中放油,油熱下大蔥。
5、快速炒出香味,加鹽調(diào)味盛出備用。
6、另起鍋倒油,油熱下腌好的羊肉,滑炒。
7、羊肉炒變色,就可將“5”炒好的大蔥倒下鍋,翻炒均即可出鍋。
蔥爆羊肉做法三
1、羊肉清洗干凈后切成薄片,然后放入姜絲、鹽、淀粉、醬油、味精、香油、料酒腌制20分鐘左右,蔥切段。
2、鍋中倒油加熱,放入腌好的羊肉爆炒,炒至羊肉變色后撈出 (可以不用調(diào)味,因為羊肉是腌制過的的)。
3、鍋中留底油,放入花椒、蒜和干紅辣椒爆香后將蔥段放入,快速翻炒。
4、將炒好的羊肉再次回鍋,翻炒均勻后加入鹽、味精等調(diào)味料調(diào)味。
5、最后加入少許醬油調(diào)色,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蔥爆羊肉的由來
“蔥爆羊肉”是老北京的一道傳統(tǒng)菜肴,其烹制的功夫主要是在火候和調(diào)料的搭配上。這道菜吃的原本是羊肉的味道,如在制作中畫蛇添足反而不好。蔥爆羊肉,一般選擇羊的后腿肉切片。羊肉片切的不可太薄,大約有一分硬幣的薄厚就可以,那樣味道會更濃香。大蔥,要選擇大蔥的蔥白部位,先用刀把蔥白切成滾刀塊,然后用手把蔥塊的每層蔥皮剝開,使其呈松散的片狀,這樣便于受熱均勻熟的也快,用這種處理大蔥的方法,使蔥下鍋后可立即斷生還不易塌秧,吃起來還會有清脆感。
手撕包菜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包菜洗凈,瀝干水分,用手撕成小塊;干辣椒切段,蒜切碎。
2、鍋里熱油,大火燒至7、8層熟放蒜蓉和干辣椒爆香;隨后放包菜,大火快速炒散。
3、沿著鍋邊淋入生抽和香醋,烹出香味;關(guān)火,出鍋前調(diào)入適量鹽。
手撕包菜的一般做法
手撕包菜做法一
1、將圓白菜用手撕成適口的大小;蔥、蒜切片;干紅辣椒剪成段。
2、鍋中加油燒熱下入花椒炸出香味。
3、加入干紅辣椒。
4、及蔥蒜片,炒出香味。
5、加入圓白菜,快速翻炒。
6、炒至葉片半透明時,加入少許生抽、醋及鹽和少許雞精,快速翻炒均勻后即可出鍋。
手撕包菜做法二
1、卷心菜洗凈,大蒜剝好。花椒和辣椒備用。
2、卷心菜用手撕成小片,大蒜拍碎,然后切碎,辣椒切成段。
3、卷心菜過熱水焯一下,撈出浸泡涼水中沖洗幾遍,瀝干水份放入容器里,蒜放在上面。
4、鍋里熱油,放入辣椒和花椒爆香,直接澆在蒜上面。
5、然后加醋,鹽,生抽,香油拌勻即可。
手撕包菜做法三
1、將圓白菜用手撕成小塊,用水沖洗干凈,瀝凈水備用。
2、將五花肉切成薄片,干紅椒切成段,大蒜和生姜分別切成顆粒狀。
3、炒鍋燒熱,放入涼油,將五花肉放入用小火干煸。
4、煸至肉變成白色,即可放入干椒段,姜,大蒜,繼續(xù)用小火煸炒。
5、直至肉色變成微黃色,油脂煎出來,姜蒜炒出香味。
6、這時放入撕好的圓白菜,加入鹽,蠔油,生抽,用中火慢慢炒制。
7、直至白菜變軟后,加入一匙花椒油或是香油即可出鍋。
手撕包菜的由來
包菜,學(xué)名結(jié)球甘藍(lán),結(jié)球甘藍(lán)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的植物,為甘藍(lán)的變種。又名卷心菜、洋白菜、疙瘩白、包菜、圓白菜、包心菜、蓮花白等。二年生草本,被粉霜。矮且粗壯一年生莖肉質(zhì),不分枝,綠色或灰綠色?;~多數(shù),質(zhì)厚,層層包裹成球狀體,扁球形,直徑10-30厘米或更大,乳白色或淡綠色;起源于地中海沿岸,16世紀(jì)西方人通過海陸傳到傳入日本,日本政府為了鼓勵國民廣泛食用,根據(jù)英文coleslaw音譯為高麗菜(實際與高麗無關(guān)),后由日本傳到我國與朝鮮王國。甘藍(lán)具的耐寒、抗病、適應(yīng)性強、易貯耐運、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等特點,在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國東北、西北、華北等地區(qū)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瀟湘豬手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豬手?jǐn)丶?洗凈去毛。
2、豬手塊與蔥姜、1片香葉、1個八角、10粒花椒同煮30分鐘后撈出在冷水中激一下。
3、瀝去水分后放入油鍋中煎至表面微黃后撈出備用(傳統(tǒng)做法是用油炸)。
4、起油鍋,放入蔥姜蒜、1個八角、10粒花椒、1片香葉和干辣椒煸出香味。
5、加入冰糖和豬手翻炒,烹入料酒和醬油,翻炒至豬手上色。
6、烹入少量清水至沒過豬手。
7、小火收至湯汁濃稠。
8、加入白胡椒和剁椒拌均勻,大火蒸30分鐘。
9、蒸的時候做料汁:起油鍋,加入蔥姜爆香后加入白糖和香醋調(diào)成料汁,淋入香油,蒸完以后將料汁淋入豬手中即可。
瀟湘豬手的一般做法
瀟湘豬手做法一
1、準(zhǔn)備好食材。
2、鍋里放冷水。下入豬蹄。加入蔥段。姜片。料酒。煮幾分鐘焯水。
3、把焯好水的豬蹄撈出洗凈浮末。瀝干水分。
4鍋里放少許油。微熱。放入豬蹄煸炒。加入冰糖。八角。草果。香葉。炒出香味。然后加入醬油。生抽。老抽。料酒。加水末過豬蹄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小火慢燉1小時。
5、這時開駛調(diào)料汁。把蔥姜蒜。小米椒。均切粒。
6、1小時后。鍋里的湯汁收濃。用筷子把豬蹄夾出放碗里。湯汁也倒入碗里。其余的料渣倒掉。上蒸鍋蒸30分鐘。
7、鍋里放少許油。下入蔥姜蒜爆香。
8、下入小米椒炒勻。放入少許生抽。醬油。料酒。白糖。
9、炒勻淋在豬蹄上。撒上蔥花即可。
瀟湘豬手做法二
1、湯鍋坐火,水燒開后,整只豬手焯燙,然后取出,處理干凈,自然放涼,斬塊。鍋里另起一鍋水,放蔥姜蒜。斬過塊的豬手進(jìn)去煮至出血沫。撈出后馬上投入冰水里鎮(zhèn)涼,這個時候的豬手可以試試自然扔下,可以在砧板上跳起來。這一步一定不能省,口感就是從這來的。
2、炒鍋坐火,熱鍋涼油,下切碎的小米椒,然后進(jìn)豬手,繼續(xù)翻炒。這個時候會很嗆,翻炒到略微干了之后加料酒,生抽,水。小火燉半個小時。
3、盛出,把小米椒挑出來,豬手進(jìn)大碗,放糖,澆上兩勺剁椒,再撒上一層胡椒粉,進(jìn)蒸鍋,小火蒸兩個小時。
4、準(zhǔn)備砂鍋,把豬手全部倒入砂鍋,再小火半個小時。燉至汁水接近收干即可。
瀟湘豬手做法三
1、豬腳燙毛斬件,過水晾涼;
2、鍋燒油至六、七成熱,下豬腳稍炸,挖去部分油;
3、炒糖色,加入清水及干椒、鹽、蔥、姜、蠔油、味精、料酒、八角、香葉同燒開,下豬腳小火煨至豬腳酥爛入味即撈出擺于砂缽內(nèi),加入泡發(fā)的花生米、剁椒、紅椒粒、味精、雞精、紅油、胡椒粉等調(diào)料上籠蒸約15分鐘;
4、上桌前翻扣于盤內(nèi),掛汁撒蔥花即可。
瀟湘豬手的由來
瀟湘豬手是一道湖南名菜,屬于湘菜系。肉酥爛,色鮮艷,汁濃味厚,蹄中的膠原蛋白是人體皮膚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有促進(jìn)女性激素合成的作用,有美容養(yǎng)顏之功效。何謂瀟湘,瀟湘是有風(fēng)有雨,有冷有熱,這象征了我們多災(zāi)多難難但卻瀟灑安然的歷史。
白云豬手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豬蹄買時請小販燒毛剁中大塊?;丶蚁锤蓛簟?/p>
2、豬蹄冷水下鍋煮到水開后滲出臟污血漬,再一個個洗干凈,用小刀刮干凈豬皮上的雜質(zhì)。
3、再冷水,加姜片和洗干凈的豬蹄,水開后小火煮30分鐘。
4、煮了30分鐘的豬蹄放入涼開水中冷卻60分鐘。
5、再將冷卻的豬蹄入水煮開后小火20分鐘。
6、換干凈涼開水再泡60分鐘。
7、濾水,冰箱冷藏2小時,撒熟芝麻。
8、蘸你喜歡的醬汁。
白云豬手的一般做法
白云豬手做法一
1、豬手買的時候預(yù)先斬件,做之前多洗幾次漂清血污。
2、然后放鍋里煮至剛離骨時撈起,放到水里將油污漂洗干凈后放清水里浸泡三四個小時以上。
3、把清水、鹽、糖、醋適量在煲里煮開,再將浸泡過的豬手放進(jìn)去略煮一下,倒進(jìn)一容器里晾凍之后放冰箱里一個晚上。
白云豬手做法二
1、豬腳半只,洗凈褪毛,剔骨,適當(dāng)剔一些肉出來(避免等下扎不緊)。
2、豬腳入沸水中抄水后取出晾涼。
3、將剛才切出來的瘦肉切成小條放入豬腳中
4、來張近一點的。
5、用棉繩扎緊豬腳。
6、將豬腳放入高壓鍋,加入鹽、酒、姜、大料,調(diào)到蹄筋檔。
7、放入備好的冰水中激一激,待冷卻后撈出瀝干,抹醋,用保鮮膜封好放進(jìn)冰箱冷藏一小時。
8、切片裝盤。
白云豬手做法三
1、豬手洗凈放入沸水煲20分鐘。
2、取出,用自來水洗凈后沖洗約10分鐘,把豬毛清理干凈,泡冷水1小時。
3、將豬手切成小塊,放入姜片、廣東米酒再次煮沸,加適量鹽,大火煮20分鐘。
4、將豬手撈起放入冰塊中,再加入足量冷水,將豬手完全浸沒,冰鎮(zhèn)約1小時。
5、老姜削去皮切片,紅辣椒切絲,將水和白糖放入鍋中煮溶,再加入醋和鹽離火放涼,制成糖醋汁。
6、將冰鎮(zhèn)過的豬手和紅辣椒絲一同放入制好的糖醋汁中放入浸泡6小時以上。
白云豬手的由來
“白云豬手”是廣東的一道歷史名菜。相傳古時,白云山上有一座寺院。一天,主持該院的長老下山化緣去了,寺中的一個小和尚乘機(jī)弄來一只豬手,想想嘗嘗它的滋味。在山門外,他找了一個瓦壇子,便就地壘灶燒煮,豬手剛熟,不七長老已化緣歸來。不和尚怕被長老看見,觸犯佛戒,就慌忙將豬手丟在山下的溪水中。第二天,有個樵夫上山打柴,路過山溪,發(fā)現(xiàn)了這只豬手,就將萁撿回家中,用糖、鹽、醋等調(diào)味后食用,其皮脆肉爽、酸甜適口。不久,炮制豬手之法便在當(dāng)?shù)亓鱾鏖_來。因它起源于白云山麓,所以后人稱它為“白云豬手”。
手抓餅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鹽放入溫水中化開,然后和面,先拌成雪花狀,攤開晾一小會兒,不燙手時揉成面團(tuán),再攤開涼透,此面團(tuán)較軟,可以摔面,使面團(tuán)光滑。面團(tuán)上抹油,蓋保鮮膜醒一會。
2、案板上抹油,將面團(tuán)搟成長方形。
3、將25克面粉放入50克油中,和成油酥,均勻的抹在面片上。
4、撒上蔥末。
5、將面片對折,用刀切開,但邊上要連著。
6、將面片拉開,先向左右兩邊拉,再向上拉開拉長。
7、將面片合在一起。
8、從一頭將面片卷起來。
9、輕輕地?fù){成薄餅。
10、電餅鐺上抹油,將餅烙成金黃色。
11、用筷子抖一抖,即成手抓餅。
手抓餅的一般做法
手抓餅做法一
1、準(zhǔn)備好所有原料:速凍手抓餅、雞蛋、火腿和生菜,看起來就很有營養(yǎng)!
2、生菜洗凈,火腿切片待用。
3、平底不粘鍋燒熱,不放油,直接放上手抓餅,小火烙制。
4、烙到兩面金黃,盛出待用。
5、將雞蛋磕入鍋中,用鏟子產(chǎn)破蛋黃,攤開。因為烙手抓餅會出很多油,所以煎雞蛋也不用放油。
6、在雞蛋凝固之前,將手抓餅蓋在雞蛋上,用鏟子壓一壓,使雞蛋和餅粘在一起,待雞蛋熟后,翻面,再加熱幾秒鐘即可出鍋。
7、有雞蛋的一面朝上,擺上生菜和火腿片。
8、擠上番茄醬,或者你喜歡的任何醬料。
9、卷起來即可享用啦。
手抓餅做法二
1、把溫水倒入面粉, 用手把面粉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tuán),蓋上濕毛巾醒30分鐘。
2、蔥花切末,用鹽、五香粉、香油腌過。
3、面案上撒滿面粉, 把面團(tuán)揉幾分鐘,把面團(tuán)分成兩份,搟成圓餅皮,越薄越好,大概比厚水餃皮厚一點, 在面皮上撒一層薄薄的腌過的蔥花,均勻地撒滿。
4、用刀在餅上切出0.5厘米寬的細(xì)條。
5、切記千萬不要把兩端切斷。
6、切好的面皮。
7、從一邊開始卷成長條狀。
8、把長條從一端再卷成團(tuán),需抻著卷,把長條拉細(xì)些。
9、卷好。
10、面團(tuán)搟薄。
11、爐子開中火, 放大約1湯匙油,把一份餅煎成兩面都呈金黃色。
12、用筷子把煎好的餅從中間挑松。
手抓餅做法三
1、將面粉加入40克開水后進(jìn)行攪拌。
2、加涼水進(jìn)行和面。
3、把面團(tuán)分成4份,取其中1份,將面團(tuán)搟成長方形。
4、刷上一層油,撒上鹽和蔥丁。
5、將面皮對折。
6、用刀切成條。
7、打開面皮,輕輕用手扯兩端,把面皮抻長、抻薄。
8、從上到下卷起。
9、按住一頭,另一頭慢慢盤起來。
10、搟成餅,放入電餅鐺至兩面上色。
11、好吃的家庭版手抓餅出爐啦。
手抓餅的由來
手抓餅原名蔥抓餅,起源于臺灣。2004年從臺灣引進(jìn)。新鮮出爐后的手抓餅,千層百疊,層如薄紙,用手抓之,面絲千連,其外層金黃酥脆,內(nèi)層柔軟白嫩,一股蔥油與面筋的香味撲鼻而來,讓每個人來不及等待,抓起就吃。
孜然羊肉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先將羊肉切成5.5公分厚的肉片,加嫩肉粉、鹽、味精、料酒一起腌制10分鐘。香菜洗凈晾干,切成段,平鋪在盤底,待用。起鑊,上火,倒入食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腌好的羊肉,用鏟扒散,剛熟即馬上撈出,濾油。另起鑊上火,放少許油,放入孜然,稍煸出香味,即放下干辣椒碎,炒至金黃色,速速倒入滑好的羊肉片,烹料酒,急速翻炒幾遍,出鑊倒入鋪好香菜的盤里,還可點綴些香菜在上面。
孜然羊肉的一般做法
孜然羊肉做法一
1、準(zhǔn)備涮鍋用的羊肉片,洋蔥半個切絲,大蔥半根斜切小段。
2、熱鍋之后,先放蒜末和洋蔥,炒出香味之后,放羊肉片。
3、羊肉片最好化凍之后再來炒,不然水分會比較多。
4、炒羊肉的時候,淋入適量生抽、老抽,一點糖,羊肉基本都炒熟了,就放些一辣椒粉
5、最后放入適量鹽,把蔥和紅辣椒入鍋,再翻炒幾下就可以了。
孜然羊肉做法二
1、羊腿肉洗凈控干水,切成小丁塊,加料酒、生抽稍微腌制片刻。
2、大蔥斜切成段、香菜切段、紅椒斜切成段。
3、熱鍋,倒入2大勺油,等油7成熱以后把羊肉放進(jìn)去,大火煸炒到羊肉表面微微有點焦黃,盛出來備用。
4、把鍋徹底洗干凈,燒干鍋里的水分,鍋里不要有水,也不用放油,把孜然放進(jìn)去,用小火炒出香味。
5、再把辣椒面放進(jìn)去,炒出香味。
6、把羊肉放入,加鹽和糖調(diào)味,大火快速翻炒幾下,讓孜然和辣椒面均勻的裹在羊肉的外面。
7、最后把大蔥、紅椒和香菜放入翻炒均勻即可。
孜然羊肉做法三
1、將鮮羊肉切小,加上少許鹽、淀粉碼味,腌制越10分鐘。
2、葡萄干提前用清水浸泡,變得柔軟時用手輕輕抓勻,反復(fù)清洗幾次,確保沒有泥沙。
3、鍋中加入比平時炒菜多一倍的油,加熱到五成熱時,放入小米椒和羊肉炒出香味。
4、待羊肉開始變色時,加入洋蔥末翻炒。
5、洋蔥出香味時,加入一碗隔夜米飯,慢慢炒散,并加入兩勺孜然粉、一勺白糖、適量鹽,拌勻。
6、最后在加入瀝干水分的葡萄干,加入一勺白胡椒,迅速拌勻即可。
孜然羊肉的由來
孜然的學(xué)名為枯茗,是維吾爾語音譯,也叫安息茴香、野茴香,為傘形花科孜然芹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原始產(chǎn)地在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地區(qū)。
目前世界范圍內(nèi)種植孜然主要是印度、伊朗、土耳其、埃及、中國和前蘇聯(lián)的中亞地區(qū),基本上分布在從北非到中西亞的干旱少雨地區(qū)。由于孜然是制作咖喱粉的重要原料,印度是世界第一孜然大國,它的西部地區(qū)普遍種植大粒子孜然,品種也與別的國家有所不同。
羊肉砂鍋煲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連皮帶骨羊肉洗凈。
2、放開水焯5分鐘,撈出,用清水漂凈。
3、取砂鍋,放入羊肉。
4、倒入400克黃酒。
5、放姜,蔥結(jié),八角,桂皮,辣椒,大火煮開,小火40分鐘。
6、加糖,老抽,煮30分鐘。
7、加鹽,大火收汁。
8、防止粘鍋底,常常攪拌一下。
9、待汁收干,放些雞精。撒些青蒜末即可。
羊肉砂鍋煲的一般做法
羊肉砂鍋煲做法一
1、連皮帶骨羊肉洗凈。
2、放開水焯5分鐘,撈出,用清水漂凈。
3、取砂鍋,放入羊肉。
4、倒入400克黃酒。
5、放姜,蔥結(jié),八角,桂皮,辣椒,大火煮開,小火40分鐘。
6、加糖,老抽,煮30分鐘。
7、加鹽,大火收汁。
8、防止粘鍋底,常常攪拌一下。
9、待汁收干,放些雞精。撒些青蒜末即可。
羊肉砂鍋煲做法二
1、羊肉切塊,蘿卜切塊備用。
2、砂鍋里放油,放入蔥和大蒜,炒出香味后放入蘿卜,再放入羊肉。
3、加入調(diào)味料:蒸魚豉油、老抽、鹽、糖、料酒再放入八角、香葉、辣椒,喜歡吃辣就多放一些,翻炒均勻蓋好蓋子。
4、大火燒沸后轉(zhuǎn)小火,燜至羊肉酥爛即可。
羊肉砂鍋煲做法三
1、羊肉切塊,放入砂鍋內(nèi)(最好大一些)。加水沒過羊肉,加一勺醋,開火加熱。不要蓋鍋蓋。
2、洋蔥切片,白蘿卜、胡蘿卜、土豆切塊。溫水泡開腐竹。
3、羊湯沸騰后,撇去血沫,轉(zhuǎn)小火保持溫度。撈出羊肉。
4、炒鍋內(nèi)倒油,放適量豆瓣醬,放入姜(切片)、花椒、洋蔥、桂皮、香葉、八角,炒香。
5、炒鍋內(nèi)放入羊肉,與各類香料混合,炒到斷生,均勻上色。
6、將炒鍋內(nèi)的羊肉,各色香料倒回砂鍋里,蓋鍋蓋,小火煮90分鐘。
7、砂鍋內(nèi)放入土豆、胡蘿卜、白蘿卜,煮半個小時。
8、再找一個小砂鍋,將燉煮的羊肉、土豆等撈出,再舀入小半鍋湯,到羊肉一半位置即可。此時洋蔥已融化在湯內(nèi)。加生抽、老抽,腐竹,大火煮至沸騰再轉(zhuǎn)小火五分鐘,腐竹熟后加鹽調(diào)味即可。
羊肉砂鍋煲的由來
羊肉,性溫。羊肉有山羊肉、綿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時稱羊肉為羖肉、羝肉、羯肉。它既能御風(fēng)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fēng)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后或產(chǎn)后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最適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人們歡迎。由于羊肉有一股令人討厭的羊膻怪味,故被一部分人所冷落。其實,一公斤羊肉若能放入10克甘草和適量料酒、生姜一起烹調(diào),即能夠去其膻氣而又可保持其羊肉風(fēng)味。
羊肉泡饃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準(zhǔn)備好羊肉和羊骨。
2、羊肉和羊骨用清水泡至2小時以上。
3、用紗布把八角 香葉 桂皮 花椒 草果 草寇 蔥姜包出調(diào)料包。
4、泡好的羊肉和羊骨放入湯鍋中。
5、加入清水,燒開,撇去血沫。
6、加入調(diào)料包。
7、大火燒開,轉(zhuǎn)文火,煮至2小時。
8、撈出羊肉,切成片。
9、面粉加入酵母和少許水揉成較硬的面團(tuán),發(fā)至1倍大。
10、將面團(tuán)揪成大小相同的劑子。
11、搟成圓片。
12、放入平底鍋中,切記不放油。小火烙饃,至兩面上色即可。
13、另啟用一鍋,鍋中盛入燉羊肉的原湯,放入粉絲。
14、加入黑木耳煮熟。
15、加鹽 雞精 胡椒粉調(diào)味。
16、烙好的饃用手或刀具撕切成小丁,放入碗中。
17、將粉絲 木耳 湯汁倒入碗中。
18、加入羊肉 香菜和香辣豆豉醬即可。
羊肉泡饃的一般做法
羊肉泡饃做法一
1、羊肉泡饃離不開羊肉湯,這個羊肉湯可大有學(xué)問,羊肉泡饃館的生意如何,都要靠這一鍋好湯來保證呢。每家泡饃館的湯料都有自己的秘方,這些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所用香料的不同,我們收集到傳統(tǒng)的家庭做法,風(fēng)味也很不錯。
2、煮羊肉湯除了需要羊肉,更需要羊骨,這樣湯底才能醇厚美味。另外,羊肉和羊骨的用量越大,湯頭的滋味也越好,因此如果家里人多,不妨多準(zhǔn)備一些羊肉和羊骨,一次多煮一些湯。
3、羊肉泡饃所用的饃名叫饃,是由9份死面和1份發(fā)面制成的,所以需要準(zhǔn)備少許酵母用來制作發(fā)酵面團(tuán)。
4、羊肉泡饃并非用羊肉湯泡饃這么簡單,實際上是需要煮制的。在煮制羊肉泡饃時湯中需要加入木耳、黃花和粉絲,這樣的羊肉泡饃才正宗。
羊肉泡饃做法二
1、羊骨和羊肉用冷水洗凈,浸泡5小時去除羊骨和羊肉中的血水。
2、將羊骨砸斷,羊肉切成大塊備用。
3、羊骨和羊肉放入湯鍋,注入足量冷水,大火燒開。
4、將湯水棄之不用,撈出羊肉和羊骨,用冷水洗凈血沫。
5、湯鍋中重新注入冷水,放入羊骨、羊肉、蔥段、姜片大火燒開。
6、將所有香料放入紗布包中,用棉線扎緊,再把裝有香料的紗布包放入湯中。
7、使用較大爐火使湯保持翻滾,加蓋煮2小時。
8、再調(diào)成小火,繼續(xù)加蓋燜煮5小時。
羊肉泡饃做法三
1、先將烙餅掰成碎塊;
2、黃花、木耳洗凈撕碎;
3、粉絲泡發(fā);
4、青蒜洗凈擇段;
5、香菜擇洗凈;
6、鹵羊肉切片備用;
7、將掰好的烙餅放到鍋里,加入羊肉湯,放入黃花、木耳、粉絲、青蒜,煮熟;調(diào)入鹽、味精、胡椒粉拌勻,盛入碗內(nèi);
8、放上切成片的鹵羊肉,撒上香菜即可。
羊肉泡饃的由來
羊肉泡饃是陜西的風(fēng)味美食,尤其是西安的最為著名,它與兵馬俑、秦腔并列為西安的三大特色。有一句俗語“不吃羊肉泡饃,不算到過西安”,更加能體現(xiàn)羊肉泡饃的名氣。
羊肉泡饃烹制精細(xì),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yǎng)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欲,食后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饑,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qū)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陜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近年來用以招待國際友人,也深受好評,已成為陜西名食的“總代表”。
花生豬手煲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雞蛋冷水下鍋,大火煮15分鐘,撈起放冷水里泡上一會再剝殼,小心剝,我的就不小心剝爛了兩個。
2、豬手冼凈。
3、準(zhǔn)備高壓鍋,將材料放進(jìn)去后放調(diào)料,不用放水,洗豬手會帶上點水份就夠了,做出來剛好有點干鍋的感覺更香。
4、這道菜白醋很重要,用了它,豬手更香也不會感覺油膩。
5、花生是老家親戚送的帶殼的自己剝的,原生態(tài)哦。
6、大火上汽后改小火25分鐘,沒汽后開蓋取出來。
花生豬手煲的一般做法
花生豬手煲做法一
1、新鮮豬蹄,買回來洗凈并飛水;黃豆、花生用清水沖洗一下;姜拍破、蔥切段。
2、起鍋倒入清水,放幾塊姜及一湯勺的料酒,將收拾好的豬蹄一起放進(jìn)去。
3、大火煮開后再煮3~5分鐘,然后撈出再次沖洗。這樣做是為了去除豬蹄的腥臊味。
4、將所有的原材料統(tǒng)統(tǒng)放進(jìn)湯鍋中,一次加夠清水。
5、中火燒開,若還有浮末,此時可以撇出。
6、之后蓋好蓋子,微火慢燉約3~4個小時。火一定要小,不要讓其沸騰,保持鍋內(nèi)微微冒泡即可。中間要偶爾地攪拌一下,防止粘鍋。
7、出鍋前,可以加些許雞精調(diào)一下味即可。
花生豬手煲做法二
1、豬手買的時候讓檔主切大塊,回來洗凈。
2、花生清洗一下。
3、鍋里加適量清水,將豬蹄如水大火燒開。
4、豬手焯水后,洗凈待用。
5、焯水后的豬手,花生裝入壓力鍋內(nèi)膽。
6、將鹽等調(diào)味料和香料一起入鍋,拌勻,加清水適量。
7、將壓力鍋內(nèi)膽放置好,蓋上鍋蓋,鎖緊,然后選擇營養(yǎng)燉中的“豆蹄筋”檔,其它的事就交給九陽壓力鍋了。
8、燉好后,壓力鍋會發(fā)出提示的聲音,開鍋,香氣四溢。
9、味道香濃,口感軟糯的花生豬手煲好了
花生豬手煲做法三
1、花生提前6個小時浸泡備用,以免煮的時候不容易變軟。
2、豬手買的時候讓檔主切大塊,回來洗凈備用。
3、蔥切成蔥花狀,姜切片,大概5片左右,不愛吃姜的人可少放,備用。
4、鍋里加適量清水,加入適量料酒,大火燒開,將豬手焯水后,洗凈待用。
5、起油鍋,小火加熱后,放入姜片爆香,放入豬手,將火調(diào)大,略炒變白后,加入花生,再放入白糖、生抽和蠔油,繼續(xù)翻炒至上色。
6、將炒上色的豬手倒入燉鍋(最好是砂鍋),加入開水(一定是開水哈)至沒過豬手,燒開后撇去浮沫,轉(zhuǎn)成小火燉煮1至1.5個小時,就可以上桌啦。
7、上鍋前撒上蔥花。
花生豬手煲的由來
花生,也有人稱它為及地果,原產(chǎn)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魯。在巴西曾發(fā)現(xiàn)十幾種野生型花生。美洲最早的古籍《巴西志》里,就有關(guān)于花生植株形態(tài)的描述。考古學(xué)家在秘魯利馬北部安孔鎮(zhèn)的古墓里,曾發(fā)掘出距今2000多年前保存完好的炭化花生粒。古代印第安人把花生叫“安胡克”,印第安人把花生作為農(nóng)作物種植,已有很久歷史了。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后,早期的航海家把花生莢果從南美洲帶到西班牙,把它作為珍奇的食品。
羊肉湯鍋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將羊肋條肉洗凈,切成大塊,投入開水鍋(加白蘿卜)煮約20分鐘,去掉膻味,再用清水洗凈;羊骨用水洗凈;柿子椒支蒂和籽,洗凈,切成小塊,放在盆內(nèi),加部分鹽和涼開水拌勻腌成鹽水椒;香菜擇洗干凈,切段;
2、將鍋架在火上,先放墊底,再將羊肉塊、羊腸、羊肚放上,然后放入料酒、蔥段、姜片,燒開不滾,倒入適量清水(要沒過肉塊),再用旺火燒開,撇凈浮沫,滾燒0.5-1小時,湯色變白,改用小火燉1-1.5個小時,燉至羊肉、羊腸、羊肚軟爛熟透,撈出,晾涼后分別撕成小塊;
3、食用時,取出部分羊肉、羊腸、羊肚塊放入熱湯鍋內(nèi)燙熱,盛在碗內(nèi),舀入熱羊肉湯,加入適量的鹽、味精調(diào)好口味,撒上香菜段,再取出部分鹽水椒裝入小碗,同時上桌,配合食用。
羊肉湯鍋的一般做法
羊肉湯鍋做法一
1、將羊肉洗凈切片;
2、用鹽將羊肉腌制半小時;
3、將雞蛋打碎加淀粉攪制成糊,加入姜、蔥等調(diào)料,充分?jǐn)嚢?再將調(diào)制好的蛋液均勻涂抹在羊肉上;
4、把老油(熟過的清油)煎沸后澆淋在羊肉上即可。
羊肉湯鍋做法二
材料:羊肉、料酒、蔥、姜、花椒、干桔皮、山楂、鹽。
1、把羊肉浸泡在涼水中兩小時,中間隔一小時換次水。
2、用清水將羊肉清洗干凈后切成小塊。
3、在鍋中倒入足量的清水,把切好的羊肉塊放入鍋中。
4、中火做開鍋后撇去浮沫,倒入料酒。
5、接著放入花椒、蔥姜、干桔皮和山楂。
6、蓋上鍋蓋,轉(zhuǎn)小火慢燉1-1.5小時后。
7、把桔皮和山楂撈出,接著撒入適量的食鹽。
8、轉(zhuǎn)中火繼續(xù)燉15-20分鐘后關(guān)火就可以吃了。
羊肉湯鍋做法三
羊腿一根,斬件,最好叫賣肉的斬的大塊一點。土豆兩個,青蘿卜一條,胡蘿卜兩條,蔥白一截,醬一塊,花椒適量。最好有整粒白胡椒一起燉,如果沒有,就等出鍋后加胡椒粉。
羊腿過開水撈入湯褒,加適量的水,加入花椒適量(怕吃花椒的可以用紗布包起來),花椒能很好的去除羊肉的腥味,大火加熱。羊肉一邊燉著,一邊將其他材料處理好。蔥切段,姜切大塊 拍碎,蘿卜土豆等去皮后切大塊。姜最好拍的很碎,這樣姜汁能煲出來,湯吸收姜汁會微辣,即驅(qū)寒又好味。
將所有材料都加到湯褒中,大火燒開,去泡沫,轉(zhuǎn)中小火慢慢煲,至少1鐘頭以上。出鍋后酌量加鹽和白胡椒粉即可,還要有香菜!
羊肉湯鍋的由來
羊肉湯鍋是四川省傳統(tǒng)的特色名菜,屬于八大菜系中川菜中的著名菜肴,有多種做法,其主料為羊肉。該菜味道鮮美,色澤黃亮,營養(yǎng)豐富,別具風(fēng)味。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羊肉手抓飯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生姜養(yǎng)生什么時候吃好”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