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夏至的養(yǎng)生品】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dá)一年的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28″44),北半球的白晝達(dá)長,且越往北越長,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長的一天,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落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
夏至這天雖然白晝長,太陽角度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xù)積蓄,并沒有達(dá)到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高,有些地區(qū)的高氣溫可達(dá)40℃左右。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jié)”、“夏至節(jié)”。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zāi)消年豐。《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敝艽闹良郎瘢鉃榍宄甙O、荒年與饑餓死亡?!妒酚洝し舛U書》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毕闹磷鳛楣糯?jié)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jié)’,婦女進(jìn)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遼史》),清朝又是“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清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