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yǎng)心小動作:推手搓臂
夏季養(yǎng)生之養(yǎng)心。
“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藥,而首在養(yǎng)心調神,養(yǎng)心養(yǎng)性可稱是養(yǎng)生之道的“道中之道”!”社會不斷發(fā)展,養(yǎng)生已經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養(yǎng)生不應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從年輕開始。有效的四季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夏季養(yǎng)心小動作:推手搓臂”,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推手搓臂:端坐位,兩手伸直,掌心相對,平托于胸前,用右手食指從左手中指末端沿手掌中線推移,至肘窩中點,做25次;用右手食指從左手小指尖端沿手掌靠身體側一線推移至肘窩,做25次;換手,用左手推右手,方法同上,分別推25次。具有清心、祛火、除煩的功效。
上舉托物:端坐位,左手按于右腕上,兩手同時舉過頭頂,調勻呼吸。呼氣時,雙手用力上舉,如托重物,吸氣時放松,反復做10~15次,左右手交換,再做1遍,動作如前。具有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的功效。
手足爭力:端坐位,雙手十指交叉相握,右腿屈膝,放于兩手掌中,手、腳稍稍用力相爭,然后放松,換左腿,動作如前,交替做6次。具有寬胸理氣的功效。
轉舌護心:端坐位,閉目養(yǎng)神片刻后,將舌頭伸出再收回,反復做36次;伸出舌頭,于左右嘴角之間擺動36次,用舌頭頂口腔上部再放平,反復做36次;把手洗干凈,按摩舌體數次。具有養(yǎng)護心經、保護心臟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練習時宜選擇安靜、涼爽、空氣流通的地方,年老體弱及心臟功能較弱的人,在夏季尤應多練。
相關推薦
導讀:冬季如何養(yǎng)腎?除了多吃補腎食物外,每天花點時間做一些小動作也能強精補腎。到底冬季如何養(yǎng)腎呢?下面小編教你最實用的17個補腎小動作,記得每天抽些時間來練一練這些方法哦!
冬季如何養(yǎng)腎?
冬季是適合養(yǎng)腎的季節(jié),腎臟功能非常強大,可以說腎臟是人體內的勞動模范,因為腎臟的潛力非常巨大。人體的兩顆腎臟,只要剩余20%的功能,就能夠完全滿足人體正常需要。雖然潛力巨大,但腎臟是一個比較脆弱的器官,一旦受到損傷,沒有特別強的自我修復能力。
所以冬季養(yǎng)生就要關注腎健康,一旦腎出問題,就會嚴重影響到工作、生活!下面帶你測一測您是否腎虛:
早晨起床眼睛是否浮腫;中年男性早晨無勃起現象;小便無力,淋漓不盡;不提重物走到三樓就兩腿無力;坐在椅子上超過兩小時就開始腰酸;做飯一小時就兩腿發(fā)軟;閉目養(yǎng)神不愿思考,注意力不集中;脫發(fā)嚴重;困卻睡不著,睡著又長醒;夜尿三次以上;牙齒松動容易脫落。以上情況如果您符合了三條以上,您就很可能有腎虛現象。
冬季如何養(yǎng)腎?下面小編教你幾個小動作,每天只需要花十幾分鐘,你的腎臟就會很健康!
1、握固
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無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如攢握寶貝一般。握固可以固守精氣神在體內,平時走路、坐車、閑聊、看電視時都可以握固。
2、提踵顛足
提踵時五趾抓地,兩腿并攏,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項豎脊,百會上領;向下顛足時身體放松,輕輕咬牙,先緩緩下落一半,而后輕震地面。提踵可以牽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經腎經,輕震地面還可以按摩五臟六腑。
3、浴頭
又稱干梳頭,雙手五指分開如梳子狀,置于前額發(fā)際處,從前向后搓36下??梢云鸬届铒L升清降濁、益腎清腦的作用。
4、小便時踮腳尖
小便時踮腳尖對男性好處非常多,首先,踮腳尖能夠通暢足三陰經,達到益腎壯陽的效果;其次,踮腳尖時雙側小腿后部肌肉收縮,擠壓出的血液量,可促進下肢血液回流,增強盆底肌肉的強度,從而提高陰莖硬度和維持勃起時間。最后,小便時踮腳能使排尿更流暢,保護前列腺,對于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的男性尤其有幫助。方法是:小便時,雙足與肩同寬,用力踮起腳跟,然后放松,可以重復3~5次。平時也可以練習。
5、擦丹田
此丹田即下丹田,與人體生命活動關系最為密切,可健脾益氣,柔肝補腎。將兩手搓熱,右手掌心捂于右側恥骨結節(jié)外上,距正中線約2寸的氣沖穴處,左手掌心沿大腸蠕動方向繞臍做圓周運動。
6、揉小腹
晚上睡覺前,仰臥,雙手掌心搓熱后,捂在肚臍正下方三寸處的位置,按順時針方向揉按5分鐘。此法可以補腎助陽,改善夜尿頻多等癥狀。
7、腳后跟健行
用腳后跟健行走路能對腎的養(yǎng)護有幫助?沒錯,專家指出,長期堅持,對于腎陽不足的人來說,比如脫發(fā)患者,會有明顯的效果。邁開大步,腳后跟先著地,不要彎曲膝蓋。腿往前邁時,腳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腳落地時,后腳腳尖踮起。腳后跟先著地,然后腳掌再落地。
8、捏耳
腎開竅于耳,能益腎填精。用搓熱的兩手心搓揉耳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搓揉耳廓3分鐘,再用兩手交替經頭頂拉扯對側耳廓上部12~18次。
9、吞唾液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您可以做一個實驗,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您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咽口水可以滋養(yǎng)腎精,起到保腎的作用。
10、腰部按摩
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后,分別放至腰部兩側,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約200下。
11、搓腳心
兩手對掌搓熱后,以左手擦右腳心,以右手擦左腳心,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此法有強腎滋陰降火之功效,對中老年人常見的虛熱癥效果甚佳。
12、摩腎腧
并腿坐于床沿,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發(fā)熱,分別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腎腧穴,至有熱感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約200次,可補腎納氣。
13、熱水泡腳
泡腳最適宜的時間是每晚7~9時,這是腎經氣血最衰的時辰,此時泡腳、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環(huán),達到滋養(yǎng)腎和肝的目的。泡腳用的容器以木盆為好。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
14、撮谷道
谷道即肛門,撮谷道就是做提肛運動。將肛門連同會陰一起上提,同時吸氣,然后呼氣時放松,反復進行,坐、站、行均可,每次50下左右。此法有助于督脈的通暢,進而起到補腎的作用。
15、深呼吸
做深呼吸時要選擇空氣清新的環(huán)境,盡量用鼻子吸氣。呼吸保持柔和、緩慢、均勻、深長。以6次深呼吸為一組。然后平息調整,可以再做。
16、按腹股
每晚臨睡前,將雙手放于大腿根部的腹股溝處(大腿與腹部連接處),以手掌沿斜方向來回按摩30~50次。此法具有健腎固精之效。
17、撞背
《黃帝內經》中有記載,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身放松,身體后仰,用整個背部撞擊墻壁,用力適度,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回復直立,如此反復進行,每次撞擊30下左右,每天可以做2~3次。這樣可強壯腰腎、疏通經絡、循行氣血、平調陰陽。
一年之計在于春,時下萬物復蘇、春回大地,我們蟄伏一冬的身體也開始躍躍欲試,盼望著身輕體健,開個好頭。下面就為大家介紹2020春季健康養(yǎng)生的小動作有哪些呢。
2020春季健康養(yǎng)生的小動作有哪些:
1.梳頭
梳頭可以刺激頭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經絡,調節(jié)神經功能,增強分泌活動,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經常梳頭,可使人的面容紅潤,精神煥發(fā)。此外,梳頭還是治療失眠、眩暈、心悸、中風后遺癥和青少年白發(fā)的輔助手段。平時每天可梳頭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鐘,晚上睡前最好梳頭一次。
2.2020春季健康養(yǎng)生的小動作有哪些呢,伸懶腰
伸懶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縮,使瘀積的血液被“趕”回心臟,從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環(huán)。所以,常伸懶腰在促進人體肌肉收縮和舒張、增進肌肉本身血液流動的同時,還可帶走肌肉中的代謝產物,起到消除疲勞的作用,使人感到全身舒展,精神爽快。
2020夏季多喝防暑降溫中藥飲品
同時,預防中暑還可以多喝一些自制的防暑降溫中藥飲品。如薄荷菊花飲,薄荷15克,菊花1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0分鐘即可,取藥汁代茶 飲;金銀花茶,金銀花30克,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涼后即可飲用;荷葉飲,以開水沖泡代茶飲,適用于中暑所致的心煩胸悶、頭昏頭痛者;西瓜翠衣湯,西瓜 皮洗凈后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鐘,去渣加適量白糖,涼后飲用。當然,綠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中暑后可涂抹風油精
一旦發(fā)生中暑,應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huán)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病人的衣扣、褲帶,使其安靜休息,并讓其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 其次,可以在患者額部、顳部涂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讓其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成藥。若中暑者昏倒、不省人事時,應迅速用指尖掐人中穴急救,患者蘇醒后再給其刮痧治療。也可用韭菜汁、生姜汁適量灌服或滴鼻以解救。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及時去醫(yī)院靜脈滴注鹽水。
3.踮腳尖
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脹、乏力時,可采用踮腳尖的方法健身。人在踮腳時,由于雙側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縮擠壓,可促進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環(huán),從而緩解下肢酸脹及防止下肢靜脈曲張和皮膚色素沉著。具體做法:雙足并攏著地,用力踮起腳跟,保持2~3秒,可重復多次。
4.深呼吸
2020春季健康養(yǎng)生的小動作有哪些呢,深呼吸可以促進人的肺部排出濁氣,增加肺活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加快血液循環(huán)。
5.叩齒
每日三餐前保持全身放松,口唇輕閉,然后上下齒有節(jié)律地輕輕叩擊。每次叩4~8下,可使牙齒堅固,并能預防牙病的發(fā)生。
6.轉目
雙目從左向右轉14次,再從右向左轉14次,然后緊閉片刻,再迅速睜開眼睛。常年堅持,可使眼睛運轉靈活,去內障外翳,兼能矯正近視、遠視。
7.搓足心
2020春季健康養(yǎng)生的小動作有哪些呢,每天晚上洗腳后、上床之前搓足心20分鐘,對健足強身十分有益。這是因為,搓足底涌泉穴有改善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能。
簡言之,就是每天促成頭、目、齒;肺、腰;腳、足這些器管的活動,對身體經絡的疏通很有幫助。
養(yǎng)生導讀:處暑過后,你是否常常感到疲困、想睡覺?這就是傳說中的秋乏。剛剛走了夏困,現在又來了秋乏,特別是白領一族更要注意緩解疲困的方法。那么處暑后如何擺脫秋乏呢?27個養(yǎng)生小動作有效趕走秋乏!
處暑后如何擺脫秋乏?
1、手擦面
每隔一段時間,用雙手有規(guī)律性地揉搓面部,以面部感到微微發(fā)熱為止,即可達到效果。長期堅持,還可起到一定的美容作用。
2、雙臂劃圈
試試活動下雙臂吧。自然站立,目視前方,雙手自然下垂,然后如同跳繩,雙臂向后、向上、向前、向下劃圈10次,接著反方向劃圈10次。此法活動雙臂及肩,增強肺活量,有防頸椎病、網球肘之功效。
3、團身滾
身體仰臥,將身體團起來,盡量彎腰、埋頭、雙手抱膝或抱頭,靜止10秒鐘,接著緩緩前后滾動10至20次。結束后,再伸伸懶腰,然后起床。這個動作主要能促使各部分肌力恢復平衡,緩解疲勞。
4、多站立
站立可促進新陳代謝、預防心臟病發(fā)作、燃燒多余熱量、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降低膽固醇。而長期坐著工作的人,患糖尿病、肥胖和心臟病的幾率,將比站立工作者高出許多。可試試把筆記本電腦位置抬高20至30厘米,進行站立式辦公。間斷性站著工作對健康有益,不僅能減少疾病也能延年益壽,還能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
5、踮腳尖
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脹、乏力時,可采用踮腳尖的方法健身。人在踮腳時,由于雙側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縮擠壓,可促進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環(huán),從而緩解下肢酸脹及防止下肢靜脈曲張和皮膚色素沉著。具體做法:雙足并攏著地,用力踮起腳跟,保持2~3秒,可重復多次。
6、揉中指
中指指尖對疼痛較為敏感。困倦時揉捏中指,能起到提神醒腦的功效。具體方法是:先用左手揉捏右手中指指尖1分鐘,再交換雙手捏1分鐘,然后比較兩手的疼痛感,疼痛感較明顯的要繼續(xù)揉捏,直到雙手疼痛感相同為止。
7、倒走百步
腰背部是人體最容易疲勞的部位。在久坐之后,常出現腰背酸痛的癥狀。專家告訴我們,緩解腰背酸痛最好的辦法是倒著走。臨床研究發(fā)現,成年人倒走100步對腰背的鍛煉效果相當于做一整套廣播體操。這是因為倒著走可以調動腰背部一些平時無法得到運動的肌肉,使其血液循環(huán)得到改善。辦公室一族可直接在辦公室內進行倒走鍛煉,每倒走10步為一組,每走完一組就掉轉方向,可連走10組。需要注意的是,人們在做倒走運動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傷。
8、常揉耳
右手從頭上拉揉左耳向上十余次,復以左手拉揉右耳十余次,亦可從上到下對耳廓和耳垂揉按。揉耳后如能對面部進行搓摩,效果更好。腎開竅于耳,各臟器在耳廓都有相應的投射點。搓揉按這些投射點,可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和改善臟腑功能,尤其是腎功能。腎充則耳聰目明,腿健腰壯。故有人將此運動稱之為耳上的體育鍛煉。不可錯過。
9、冷水洗臉
困倦思睡時,用具有芳香氣味的牙膏刷牙漱口,并用冷水洗臉,提高肌體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度,從而達到消解秋乏的目的。
10、打哈欠
打哈欠一直都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其實打哈欠并不只是因為疲勞或者困乏,而是幫助機體更好地放松,喚醒大腦,從而激活人的認知感,增加關注力。因此,要想在清早快速進入工作狀態(tài),那就盡可能讓自己打哈欠,這會幫助你的大腦快速清醒過來。如果你一時半會兒打不出哈欠,那就裝著哈欠不斷的樣子,因為這樣你很快就會忍不住哈欠連天。
11、伸懶腰
要經常伸伸懶腰,讓肌肉得到放松,身體也會感到更舒服。我們在伸懶腰時,胸腔器官會對心臟、肺部產生一定的擠壓,可以使心臟更多的運動,從而將氧更多地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不好的坐姿也同樣容易讓肌肉感到疲勞,所以保持良好的坐姿也是緩解疲勞的一大方法。一定要挺直身軀坐正,不要彎腰駝背,走路時同樣要挺直身軀,這樣才能讓自己更有活力。
12、聳聳肩
這樣的動作很有效果。自然站立或坐姿,身正腰直,雙目微閉,吸氣的同時,雙肩胛先后向上抬起,再向前、向下、向后作旋轉運動10次,然后反方向旋轉10次。經常聳肩拋臂可使肩部和臂的氣血運行通暢,有效預防肩周炎和頸椎病。
13、深呼吸
大腦疲勞主要是由于用腦過多,供能不足。主動地深呼吸能把更多的血液輸送給大腦,增加腦部營養(yǎng)物質的供給。具體辦法是:用鼻孔深吸氣,令小腹、上腹、胸部依次脹起,不要閉氣;再以同樣的速度吐盡氣體,反復做30次。深呼吸時動作要緩慢連貫,氣一定要吸滿吐盡。
14、多叩齒
閑暇時,上下牙齒有針對性地多活動,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齒健康,不僅有固齒的作用,還能祛除疲勞。
15、繞手臂
久坐或保持同一姿勢時間過長,就會覺得肩膀和脖子僵硬、酸痛,這時可以將雙腿分開與肩平行站立,然后將雙臂以肩為軸向前繞10圈,再向后繞10圈,連續(xù)做3~5組。動作幅度要大,可由慢至快,每次轉換方向時要間隔幾秒鐘,以減少對肩部的沖擊。
16、按摩足底
據介紹,足底按摩的手法是利用食指關節(jié)進行足底自我按摩。腳趾按摩要由后向前做,對腳趾趾端也進行按摩;整個腳掌的自我按摩可握拳用指關節(jié)由前向后整體刮按;足心與足跟可重點進行點按。按壓雙足拇指內側,這個位置對應三叉神經的反射區(qū),秋乏嗜睡者可多按此處,但睡眠較少的人不要按壓這個部位,可根據個人的承受能力決定按壓的力度。
17、轉轉掌
自然站立或坐姿,雙肩抬起至胸腹前或下垂,先按順時針方向同時轉動雙大拇指10圈,然后按逆時針方向轉動手掌10圈。此法運動雙掌魚際部及小臂肌肉,有舒筋活血、增強手腕活力之功效。需要多多練習。
導讀:2020冬季如何養(yǎng)腎?除了多吃補腎食物外,每天花點時間做一些小動作也能強精補腎。到底2020冬季如何養(yǎng)腎呢?下面小編教你最實用的17個補腎小動作,記得每天抽些時間來練一練這些方法哦!
2020冬季如何養(yǎng)腎?
2020冬季是適合養(yǎng)腎的季節(jié),腎臟功能非常強大,可以說腎臟是人體內的勞動模范,因為腎臟的潛力非常巨大。人體的兩顆腎臟,只要剩余20%的功能,就能夠完全滿足人體正常需要。雖然潛力巨大,但腎臟是一個比較脆弱的器官,一旦受到損傷,沒有特別強的自我修復能力。
所以2020冬季養(yǎng)生就要關注腎健康,一旦腎出問題,就會嚴重影響到工作、生活!下面帶你測一測您是否腎虛:
早晨起床眼睛是否浮腫;中年男性早晨無勃起現象;小便無力,淋漓不盡;不提重物走到三樓就兩腿無力;坐在椅子上超過兩小時就開始腰酸;做飯一小時就兩腿發(fā)軟;閉目養(yǎng)神不愿思考,注意力不集中;脫發(fā)嚴重;困卻睡不著,睡著又長醒;夜尿三次以上;牙齒松動容易脫落。以上情況如果您符合了三條以上,您就很可能有腎虛現象。
2020冬季如何養(yǎng)腎?下面小編教你幾個小動作,每天只需要花十幾分鐘,你的腎臟就會很健康!
1、握固
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無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如攢握寶貝一般。握固可以固守精氣神在體內,平時走路、坐車、閑聊、看電視時都可以握固。
2、提踵顛足
提踵時五趾抓地,兩腿并攏,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項豎脊,百會上領;向下顛足時身體放松,輕輕咬牙,先緩緩下落一半,而后輕震地面。提踵可以牽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經腎經,輕震地面還可以按摩五臟六腑。
3、浴頭
又稱干梳頭,雙手五指分開如梳子狀,置于前額發(fā)際處,從前向后搓36下。可以起到祛風升清降濁、益腎清腦的作用。
4、小便時踮腳尖
小便時踮腳尖對男性好處非常多,首先,踮腳尖能夠通暢足三陰經,達到益腎壯陽的效果;其次,踮腳尖時雙側小腿后部肌肉收縮,擠壓出的血液量,可促進下肢血液回流,增強盆底肌肉的強度,從而提高陰莖硬度和維持勃起時間。最后,小便時踮腳能使排尿更流暢,保護前列腺,對于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的男性尤其有幫助。方法是:小便時,雙足與肩同寬,用力踮起腳跟,然后放松,可以重復3~5次。平時也可以練習。
5、擦丹田
此丹田即下丹田,與人體生命活動關系最為密切,可健脾益氣,柔肝補腎。將兩手搓熱,右手掌心捂于右側恥骨結節(jié)外上,距正中線約2寸的氣沖穴處,左手掌心沿大腸蠕動方向繞臍做圓周運動。
6、揉小腹
晚上睡覺前,仰臥,雙手掌心搓熱后,捂在肚臍正下方三寸處的位置,按順時針方向揉按5分鐘。此法可以補腎助陽,改善夜尿頻多等癥狀。
7、腳后跟健行
用腳后跟健行走路能對腎的養(yǎng)護有幫助?沒錯,專家指出,長期堅持,對于腎陽不足的人來說,比如脫發(fā)患者,會有明顯的效果。邁開大步,腳后跟先著地,不要彎曲膝蓋。腿往前邁時,腳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腳落地時,后腳腳尖踮起。腳后跟先著地,然后腳掌再落地。
8、捏耳
腎開竅于耳,能益腎填精。用搓熱的兩手心搓揉耳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搓揉耳廓3分鐘,再用兩手交替經頭頂拉扯對側耳廓上部12~18次。
生理期間嚴重疼痛成了每個女生的地獄期。如果總是忍耐著就永遠不會有所改善,需要好好的控制生理痛的狀況!
一、生理痛的原因
1.就是經血在通過位于子宮下半部細長的子宮頸管的時候所引起的疼痛。因為沒有生產經驗的女性子宮頸管會比較細,所以為了要排出經血的子宮強力收縮,這時候就會引起疼痛感。
2.為了讓子宮收縮時能夠順利的排出經血,而分泌的前列腺素的荷爾蒙也是引起生理痛的原因。
3.生活中的相關壓力和身體的虛冷,也是讓生理痛變得更加嚴重的重要原因!
二、養(yǎng)成這5個保養(yǎng)習慣,就能遠離生理痛
1.按摩三陰交的穴道
在內側的腳踝中央往膝蓋的方向四根手指寬度的位置用拇指慢慢地按壓。按摩三陰交的穴道,有緩和生理痛的效果。
2.使用溫熱貼布等產品溫暖腹部
因為冰冷而造成血液循環(huán)不良,前列腺素的排出也跟著受到阻滯,就很容易感覺到生理痛。在生理期間特別要注意不能受寒!使用溫熱貼布溫暖腹部或者是腰部之外。
3.可先服用止痛藥
如果每個月都有生理痛的狀況的話,就要在疼痛變得嚴重之前先服用止痛藥。如果是止痛劑也沒有效果的狀況的話,有可能就是生病,要盡速到婦科報到。
4.轉動腰部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將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把雙手放在腰上。以不移動上半身的方式,只有腰部往左慢慢地旋轉5圈,同樣的右邊也是轉5圈。
5.利用25分鐘的半身浴溫暖身體
在生理期間使用39~40度左右的熱水泡大約25分鐘左右。能夠確實的流汗的程度。為了不要讓肩膀著涼,在肩膀上披上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