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苦口怎么辦?
夏日飲食養(yǎng)生。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引關節(jié),吐故納新?!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養(yǎng)生不應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從年輕開始。積極而有效的四季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夏日苦口怎么辦?》,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自我調理 擺脫“苦夏”
要避免“苦夏”這種情況,一個好的辦法就是做好飲食調節(jié),恢復身體元氣。
注意補充鹽分和維生素
營養(yǎng)學家建議,高溫季節(jié)最好每人每天補充維生素B1、B2各2毫克,維生素C50毫克,鈣1克,這樣可減少體內糖類和組織蛋白的消耗,有益于健康。也可多吃一些富含上述營養(yǎng)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及其制品、動物肝腎、蝦皮等,亦可飲用一些果汁。
勿忘補鉀
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比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xiàn)象,會引起人體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振、中暑等癥候。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勿暴飲暴食,少食冷飲
夏季暑熱,腸胃功能受其影響而減弱,因此在飲食方面,就要調配好,有助于脾胃功能的增強。細糧與粗糧要適當搭配吃。熱時適當吃一些冷飲或飲料可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溫作用。但雪糕、冰磚等多用牛奶、蛋粉、糖等制成,不可食之過多。
清補為佳
夏季尤其是脾虛者,應采取益氣滋陰、健脾養(yǎng)胃、清暑化濕的“清補”原則,飲食調養(yǎng)宜選用新鮮可口、性質平和、易于消化、補而不膩的各類食品。“清補”當忌辛辣生火助陽和肥甘油膩生痰助濕類食品,但并非禁忌葷食。陰虛體弱者在安排膳食時,可以選食瘦豬肉、鴨肉、兔肉、白斬雞、咸鴨蛋、清蒸鮮魚等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的食品,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
相關閱讀
進入夏季之后,高溫天氣持續(xù)不斷。人們一時無法適應,身體會出現(xiàn)一些小問題,如:頭暈、胸悶、疲乏無力等。
專家指出,在夏季,許多人的身體會感受到以上癥狀,尤其是老年人。這主要是由于心陽不足,心氣虛所引起的。因為,中醫(yī)講求“內外相應”,而夏天與心臟在五行中同屬火。
其實,夏季頭痛、胸悶等癥狀一般容易出現(xiàn)的老年人的身上,有時他們只要稍微運動一下,就能夠感受到。但是,現(xiàn)如今呈現(xiàn)出一種越來越往年輕人群靠攏的趨勢。醫(yī)生解讀:“夏季,年輕人產生頭暈、胸悶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活作息不太規(guī)律。”
有關專家對于夏季出現(xiàn)頭暈、胸悶、疲乏無力癥狀的原因最了一個歸納:
不良的生活習性,無規(guī)律的休息、不平衡的膳食等,都會引起心陽不足。
高溫天氣來襲,一味的貪涼,比如:猛吹空調、貪食冷飲等。導致違背了夏天常理,也會損害心陽。
人體過于疲勞,耗費心血,過度勞神也會使得心神受到損傷。
運動過度,流汗過多也會損害陽氣。尤其是心臟病患者,夏季不提倡進行長時間的運動。
治療方案:
首先,肯定是要保證充裕的休息時間,凡事(睡眠、運動、飲食等等)都要合理安排。
夏季靜坐法:放松身體,閉目養(yǎng)神,讓舌頭頂住上顎,兩手放到膝蓋處,只能向外呼氣不要吸氣,將口水分為幾口慢慢吞咽,九次為一個循環(huán)。
葡萄蜂蜜膏:以葡萄為主,蜂蜜只做調味作用。將兩者放入鍋中燉熟煮爛,成為濃稠的膏體,口感會非常的好,盛入干凈的器具中,放置于冰箱內,隨時取出食用。
生活中很多人都長了一臉痘痘,平日里面自己都是非常的苦惱,非常的影響自己的容貌,正是盛夏的時候,天氣又要高溫又要炎熱,如果痘痘一族,這個時候不做好日常養(yǎng)生保健的話,更會導致長更多的痘痘,或者痘痘發(fā)炎的厲害,那夏日言言,痘痘一族該怎么辦呢?小伙伴們下面跟著養(yǎng)生專家一起來看看吧!
1、飲食要清淡
夏季的時候本來就要熱成狗了,這個時候我們更不能吃太多過于辛辣熱氣的食物,多食清熱解毒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桃、番茄、黃瓜、絲瓜、冬瓜、芹菜等,不僅能利水消暑,還可以補充維生素和水分,所含的纖維素還能保持大便通暢,以免毒素在體內堆積。雖然說夏季是燒烤擼串串的季節(jié),但是痘痘一族千萬不能跟風哦!
2、保持清潔
高溫的天氣,我們很容易就大汗淋漓,保持皮膚清潔對于預防痘痘無比重要的,夏天也應當盡量用溫水洗臉,洗臉的次數不要過于頻繁,可以使用中性肥皂或祛油的洗面奶進行清洗,建議盡量選擇簡單的、無刺激、不過敏的潔面用品。皮膚干燥清爽的同時痘痘找上你的機會也就小很多了。
3、外出時應當注意防曬
相信夏季的時候也不能抵擋大家出去游玩,逛街的心情,但是在不能保證防曬霜品質的情況下,使用遮陽傘或遮陽帽不失為一種好辦法,這樣既避免防曬霜堵塞毛孔,又可以防止紫外線對皮膚造成傷害。千萬不能就這樣沒有任何防曬防曬措施就出去了,到時候痘痘還長得更多哦!
炎炎夏日,痘痘一族該怎么養(yǎng)生保健才好呢?以上就是養(yǎng)生專家給我們介紹的相關知識了,飲食要清淡,保持皮膚要清爽清潔,外出的時候應當注意防曬。希望痘痘一族做好這幾點,不然夏季本來就是痘痘生長茂盛的季節(jié),還老是亂吃亂喝,不愛護自己的皮膚,到時候真的成了麻子臉,那可就難看了哦!
中暑,也是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jié)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fā)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癥中暑,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該病通常發(fā)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濕的天氣。
遇到高溫天氣,一旦出現(xiàn)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時,要注意降溫。如高溫下發(fā)生出現(xiàn)昏迷的現(xiàn)象,應立即將昏迷人員轉移至通風陰涼處,冷水反復擦拭皮膚,隨后要持續(xù)監(jiān)測體溫變化,若高溫持續(xù)應馬上送至醫(yī)院進行治療,千萬不可以為是普通中暑而小視,耽誤治療時間。
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癥,以高溫和意識障礙為特征。起病前往往有頭痛、眩暈和乏力。早期受影響的器官依次為腦、肝、腎和心臟。根據發(fā)病時患者所處的狀態(tài)和發(fā)病機制,臨床上分為兩種類型:勞力性和非勞力性(或典型性)熱射病。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huán)境下內源性產熱過多;非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huán)境下體溫調節(jié)功能障礙引起散熱減少。
輕微中暑怎么辦?
多喝淡鹽水午后少外出
夏日發(fā)生中暑的多是一些打工者。其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過長,生活環(huán)境惡劣,房間悶熱不通風,營養(yǎng)差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
此外,年老體弱、孕婦、肥胖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極易發(fā)生中暑。因此,一旦出現(xiàn)頭昏眼花、乏力、口干、惡心嘔吐、發(fā)燒、驚厥、抽搐、無汗、呼吸困難等癥狀,應馬上在陰涼通風處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濕敷,隨后立即到醫(yī)院就診,如治療不及時,容易引起合并癥,甚至死亡。
要預防中暑的發(fā)生,除了盡量避免在日照最強烈的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外出,還應該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①保持室內通風,降低室溫,室內起碼要有電扇通風、降溫;②高溫下工作時間不宜過久,每天盡量不要超過8小時;③降低勞動強度,備好防暑降溫飲料,盡量多補充淡鹽開水或含鹽飲料;④保證充足睡眠,多吃些營養(yǎng)豐富的水果和蔬菜。⑤盡量穿透氣、散熱的棉質衣服。
夏季良飲是熱茶
盛夏酷暑,飲何種飲料為好?中醫(yī)認為,惟熱茶莫屬。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溶在熱茶中的咖啡堿、可可堿、茶堿和芳香物質,可興奮大腦神經,有利于對體溫中樞進行調控,并能強心利尿,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腎臟血流量,加快代謝,使體內多余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喝熱茶可促進血液流向體表,汗孔洞開,汗腺舒張,促進汗液排出,散發(fā)熱量。有人測定,喝熱茶9分鐘后可使皮膚溫度降低1℃-2℃,降溫可維持15分鐘以上。
老年人因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茶中含的茶多酚、糖類、氨基酸及多種芳香物質可刺激口腔黏膜,促進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患有肥胖癥、高脂血癥、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在炎夏易發(fā)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維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護心血管健康,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的作用,并能保護造血功能,升高白細胞,增強抗病能力,因而飲茶對強身防中暑極有裨益。
但飲茶要講科學,飲茶不可過量,茶水以清淡適中為宜,慢慢品味。
豆?jié){解暑又降火
夏天出汗多,能量消耗大,人們一般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消瘦,一方面要消暑,另一方面營養(yǎng)的補充也十分重要。但夏季營養(yǎng)流失太快,不容易吸收;而且進補容易上火,因此夏天進補要以均衡營養(yǎng)、降溫去火為前提,不宜進食燥性補品。你可知道,小小一杯豆?jié){不但能達到進補的目的,同時還有消暑功效。
中醫(yī)認為:豆?jié){性平味甘,有生津潤燥之效,“瀉胃火,治內熱”、“利水下氣,制諸風熱”。眾所周知,綠豆有降暑功效。以黃豆和綠豆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飲”,更具清熱解暑、潤喉止渴之效。同時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養(yǎng)分,經常飲用能均衡人體營養(yǎng),調整內分泌,對降低膽固醇、減輕動脈硬化、高血壓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幫助。
下面再介紹一種豆?jié){:百合蓮子漿。
用料:百合10克、蓮子肉10克、銀耳10克;綠豆45克、冰糖或蜂蜜適量。
制法:將百合干和蓮子肉用溫水浸泡至發(fā)軟;將銀耳用水發(fā)開,洗凈摘成小朵;將綠豆浸泡充分,與百合、蓮子、銀耳清洗干凈,一起放入豆?jié){機網罩內,杯體內注入適量清水,機器安裝到位。啟動機器,十幾分鐘后,紅棗蓮子豆?jié){就做好了??筛鶕€人喜好趁熱往杯體內調入白糖或蜂蜜攪勻即成。
特殊人群防暑套
路酷暑來臨,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嬰幼兒、孕婦、老弱者,在高溫環(huán)境里一不留神就會中暑,搶救不及時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fā)生。因此,在高溫天氣下,這些特殊人群更應采取措施防中暑。
嬰幼兒:應穿薄的棉質單衣,如果流汗要馬上擦干,盡量不用電扇或冷氣。外出戲水前應選擇不含香精、防曬系數低于15的防曬乳液外擦。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室溫不低于25℃。冷氣房內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
孕婦:衣著應涼爽寬大,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豆制品;經常用溫水擦洗,不要盆??;不要因為過于貪涼而導致感冒發(fā)生,此外要保證睡眠。
老弱者:保證每天不低于7小時的睡眠,調整飲食保護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熱汗多,因此補水顯得很重要,每天要補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一旦有中暑發(fā)生,首先要搬離高溫環(huán)境。用40%濃度的酒精或溫水擦拭全身,并在額頭、腋窩和腹股溝等血管淺表處放置冰袋。若出現(xiàn)高燒、昏迷、抽搐等病情較重者,應及時送醫(yī)院搶救。
家中應備些中藥
藿香正氣液(水、丸、膠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濕和中之效。臨床凡有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表現(xiàn)為感冒、嘔吐、腹瀉的患者,均可使用。
十滴水: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腸不適等。在長途旅行、高溫環(huán)境下工作時,可用此藥預防中暑。
人丹:主要用于因高溫引起的中暑頭痛、急性胃腸炎(嘔吐、腹痛、腹瀉)、夏季感冒與水土不服等。
暑癥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開竅、調和胃腸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蘇醒后即可停藥。孕婦忌用。
另外,夏桑菊顆粒、下火王顆粒、抗病毒顆粒以及用菊花、金銀花等沸水沖泡代茶飲,對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
中暑外治三法
刺血療法取穴部位:十宣、曲澤、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規(guī)消毒后,以三棱針點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對輕癥中暑,刺血后擠出數滴血,片刻諸癥即可消失。重癥中暑者每天可擠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給予清涼飲料,針后約10分鐘患者神志即可清醒,繼而熱退汗出,諸癥消失。
穴位按摩療法輕癥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內關五穴,以單手拇指或雙手指順該穴經絡走向,由輕至重在該穴位上掐壓,緩慢疏推和點按穴位,反復進行3-5分鐘,以局部產生酸、麻、痛、脹感為度。
重癥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陽陵泉、少沖五穴,以點掐、按壓為主,每穴點掐、按壓3-5分鐘。經上述治療后,若條件許可,給予清涼含鹽飲料,或以銀針針刺以上穴位,有增強療效的作用。
擦藥療法取食鹽一把,揉擦兩手腕、雙足心、兩脅、前后心等8處,擦出許多紅點后,患者即覺輕松而愈,適用于先兆中暑或輕度中暑。
科學用“兩水”
入夏后,藿香正氣水與十滴水幾乎都成了家庭中必備的防暑應急藥品,如果兩種藥冒然替用,必將引起不良后果。
藿香正氣水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的頭痛昏重、脘腹脹痛、嘔吐腹瀉等癥。中醫(yī)認為,夏季雖然氣候炎熱,但因天氣驟然變化而防御不及時或因室內空調溫度過低等原因,均會受風寒之邪引發(fā)疾病。而內傷濕滯,則是指人體因受暑濕之邪而引起的脘腹脹痛、惡心嘔吐、腸鳴腹瀉等癥狀。夏季陰雨天氣較多,是一年中濕氣最盛的季節(jié),當濕氣侵犯人體脾胃時,則影響脾胃的功能而引發(fā)疾病?,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藿香正氣水可用于夏季感冒、腸胃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臨床表現(xiàn)有惡寒發(fā)熱、胸膈滿悶、惡心嘔吐、腸鳴腹瀉者可以服用。
十滴水有健胃、驅風的功效,主治因中暑所致的頭暈惡心,胃腸不適,腹痛等癥。中醫(yī)認為,當暑熱之邪侵入人體后,上蒸清竅故有頭暈或頭痛癥狀。如果暑熱兼濕,使脾胃升降失常,有惡心、胃腸不適、腹痛等癥狀,可急服十滴水。十滴水用于治療中暑,屬于暫短的急性疾病,病程僅數十分鐘或數小時,故在發(fā)病時服用2-5毫升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因十滴水所含的藥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
總之,藿香正氣水主要擅長治療夏季風寒濕邪所引起的夏季感冒、胃腸炎等疾病,治療范圍較廣泛,既可治療夏秋的各種感冒及胃腸炎等,亦可用于中暑而引起的胃腸不適。而十滴水僅用于中暑癥,即暑熱引起的頭暈昏迷、胃腸不適等。一藥主治風寒濕之邪所致疾病,一藥主治暑熱濕之邪所致疾病,兩者的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因此應對癥選用。
天氣炎熱,孕媽媽由于生理負荷加大,機體代謝產熱增多,而且孕媽媽的皮下脂肪層比任何時候都要厚,這一切都不利于產熱和散熱的平衡。如果此時再碰上居住環(huán)境狹小、不通風,就很容易發(fā)生中暑。本文幫你解決孕婦中暑了怎么辦。
孕婦中暑有幾招急救措施,孕婦及家人有必要掌握。
孕婦中暑了怎么辦呢?首先要通風:首先大家要了解孕婦中暑的癥狀,比如胸悶、頭暈、身體發(fā)熱等,這時應讓孕婦立即離開高溫環(huán)境,到通風較好的涼爽處休息。
第二步,迅速采取急救:解開孕婦衣服,多飲些淡鹽水或服十滴水、仁丹、解暑片、藿香正氣水等,短時間內即可好轉。
第三步,出現(xiàn)高燒、昏迷、抽搐者,應讓患者側臥、頭向后仰,保證呼吸道暢通。在呼叫救護車或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時,可用濕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處。
了解孕婦中暑怎么辦好固然重要,防范于未然才是關鍵。對于準媽媽們,日常生活中早晚要給屋子通風,孕婦可以在晚上睡著后,關掉空調,開點窗吹自然風。在飲食上,要多喝水,千萬別吃不新鮮的食物,不吃冰冷制品。
立冬感冒怎么辦
1、立冬感冒怎么辦
第一:找一張床。
感冒后,最好給自己找張舒服點的床躺下來。不要想著去上班,也不要強忍著出去聚會、玩樂或者運動。
第二:補點維生素C。
不管是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還是吃點富含維C的水果,比如棗、橙子等,都能起到緩解感冒癥狀的作用。
第三:吃塊黑巧克力。
它不僅能補充抗氧化劑,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還顯示,其中所含的可可堿有止咳功效。
第四:打開加濕器。
秋冬季節(jié)干燥的空氣會讓呼吸道感到不適,在床邊或沙發(fā)邊放置加濕器,可以讓你呼吸更順暢。
2、感冒的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約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刹《?、柯薩奇病毒、麻疹病毒、風疹病毒。細菌感染可直接或繼病毒感染之后發(fā)生,以溶血性鏈球菌為多見,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見革蘭陰性桿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現(xiàn)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
當有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誘發(fā)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時,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細菌可迅速繁殖,引起發(fā)病,尤其是老幼體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竇炎、扁桃體炎者,更易罹病。
鼻腔及咽黏膜充血、水腫、上皮細胞破壞,少量單核細胞浸潤,有漿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滲出。繼發(fā)細菌感染后,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大量膿性分泌物。
3、感冒怎么檢查
白細胞偏低,早期中性粒細胞稍增高。合并細菌感染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均可增高。
血象,病毒性感染見白細胞計數正?;蚱?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細菌感染有白細胞計數與中性粒細胞增多和核左移現(xiàn)象。
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測定,視需要可用免疫熒光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法、血清學診斷法和病毒分離和鑒定,以判斷病毒的類型,區(qū)別病毒和細菌感染。細菌培養(yǎng)判斷細菌類型和藥敏試驗。
感冒吃什么食物預防
1、生姜。中醫(yī)認為,生姜可溫中止嘔、解表散寒,怕冷之人可以多喝生姜茶。但值得注意的是,生姜性屬微溫,過量食用會傷陰助陽,也千萬不要食用腐爛的生姜,其含有有毒物質黃樟素,可誘發(fā)肝癌、食道癌等。
2、辣椒。辣椒中的辣椒素能活暢人全身的血管,加大血液循環(huán),增大細胞氧氣和營養(yǎng)的補給,促進人新陳代謝,提高細胞的生命力,幫助人體抗寒抗潮,增強免疫力。
3、羊肉。羊肉富含優(yōu)質蛋白和鈣、鐵、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可以在冬季補充足夠的熱量和維生素,達到“暖身”效果。但發(fā)熱病人、患有眼部疾病、腹瀉和體內有積熱的人就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感冒飲食注意
不能強迫進食
有些孩子發(fā)燒時,家長往往認為發(fā)燒消耗營養(yǎng),不吃東西那就更不行了。于是,他們強迫孩子進食,有的還拼命給孩子吃高營養(yǎng)食物。其實,這種做法適得其反,不僅不能促進食欲,而且還會倒胃口,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使病情加重。
飲食宜少食多餐
飲食宜少量多餐。如退燒食欲較好后,可改為半流質飲食,如面片湯、清雞湯龍須面、小餛飩、菜泥粥,肉松粥、肝泥粥、蛋花粥。
禁止食辣
由于體溫升高,體內新陳代謝旺盛,在此情況下亂吃姜、蒜、辣椒之類的溫熱辛辣食品,會以熱助熱,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熱與早日康復。
不喝冷飲
如果是不潔食物引起的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導致的發(fā)燒,胃腸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飲會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惡化而危及生命。
導讀:2020夏季炎熱,小孩中暑怎么辦?炎炎夏日,大人不小心也會中暑,何況小孩的抵抗力比較低下,稍不注意就容易中暑。那么小孩中暑怎么辦?不要著急,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小孩中暑怎么辦?
1、降低溫度
立即將寶寶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將寶寶轉移到陰涼處,脫掉衣服,如果有條件可以用電扇或空調降低環(huán)境溫度。全身用溫涼的濕毛巾擦拭,不要用冰水或冰塊使體溫劇降,否則會使皮膚血管極度緊縮,皮膚血流阻斷無法繼續(xù)排熱。
2、讓他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衣服
如寶寶的衣服己被汗水濕透,應及時給寶寶更換干衣服,同時打開電扇或開空調,以便盡快散熱,但風不要直接朝寶寶身上吹。
3、保持呼吸通暢、掐穴位
保持寶寶呼吸道通暢,如有嘔吐,應及時清理穢物。如果寶貝陷入昏迷,可以掐寶寶的人中穴、內關穴以及合谷穴,或者身邊有帶針之類的物體,可先將其用火消毒,然后用針淺刺人中,并擠出血滴,這兩種方法對于大汗虛脫的寶寶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4、適度喝水
在孩子意識清醒前不要讓其進食或喝水,如果意識清醒,可以喝點淡鹽水、綠豆湯,但不能過量飲水,尤其是熱水。因為過量飲用熱水反而會使寶寶大汗淋漓,造成體內水分和鹽分進一步大量流失,嚴重時還會引起抽搐。一般兩三歲的寶寶每隔一小時飲用30~50毫升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給意識不清醒的寶貝飲水,容易造成嘔吐。
5、按摩穴位
方法很簡單,找到寶寶后頸部大筋兩旁凹陷處,與耳垂平行處的風池,以食、中指一起按摩,以及找到寶寶下嘴唇正下方的凹窩承漿穴按壓,可以達到放松頸肩部肌肉、緩解頭暈頭痛、生津止渴的效果。
6、及時就醫(yī)
如果寶寶出現(xiàn)高熱,即體溫達到38攝氏度以上,則盡快送醫(yī)院處理。
小孩中暑護理的誤區(qū):
1、過量進食
中暑后不能讓孩子吃油膩腥的食物,過多的食用會增加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而輸送到大腦的血液便相對減少,營養(yǎng)物質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正確的做法:應盡量讓孩子多吃一些清淡爽口的東西,以適應2020夏季的消化能力。
2、冷食傷身
有的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中暑后身體很干渴,特別愛吃冷飲和瓜果類食物,就滿足了孩子的要求,讓孩子大吃特吃。其實這樣做對孩子的身體有害無益,因為中暑后這兩樣東西都不能多吃,因為涼性食品會損傷孩子的脾胃。
正確的做法:可以給孩子喝一些鮮果汁。
孩子中暑后,爸媽一定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體溫、脈搏和面色。如果孩子體溫持續(xù)不降,并且出現(xiàn)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搏細弱、甚至四肢抽動、意識障礙等嚴重癥狀,就應立即送醫(yī)院急救。
3、過量飲水
中暑后須大量補充水分和鹽分,但過量飲用熱水反而會使寶寶大汗淋漓,造成體內水分和鹽分進一步的大量流失,嚴重時還會引起抽風現(xiàn)象。
正確的做法:少量多次飲水,每次飲水量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
4、怕曬穿厚衣服
有的家長怕寶寶曬傷,就給寶寶穿長袖或者厚的衣服,這樣不透氣,熱氣不容易散發(fā),容易中暑。
正確的做法是:給寶寶穿透氣好的純棉、真絲的衣服,顏色淺一些,款式比較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