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氣候多變誘發(fā)春季綜合征
春季氣候多變如何保健養(yǎng)生。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就四季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心氣候多變誘發(fā)春季綜合征”,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為什么很多人春天會心情煩躁呢?為什么很多人春天會舊病復發(fā)或罹患新病呢?
氣象學研究表明,春季,在一年四季之中,是溫度、濕度、氣壓、氣流等氣象要素最為變化無常的季節(jié)。如此變化,會怎樣地擾亂人的生理功能?
1 春天頻發(fā)“綜合征”
個案:這幾天,在證券公司工作的一位先生情緒波動很大,稍一不順心就想發(fā)脾氣。“早上剛和公交司機吵了一架,他車開得太慢了,互罵了幾句就開始吵了。”“也不知道怎么了,心里很煩,總感覺有一種火在燒,壓在心里難受?!薄斑@幾天睡眠也不太好?!?/p>
個案:一位大四學生說:“我這兩天心里很煩,做什么事都沒有耐心,也靜不下心來準備論文,老想發(fā)脾氣,找地方發(fā)泄一下,我是不是患上春季焦慮癥了?”
個案:一位圖書策劃公司員工說: “整天都感覺困困的,沒有一點精氣神,到晚上又睡不著覺,都快抑郁了!”
有調查顯示:每年春季的3-5月份是精神病復發(fā)率最高時期;67%的冠心病病人會在春天出現(xiàn)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偏頭痛、關節(jié)炎、咽炎、過敏性哮喘、高血壓等慢性病也會在春天復發(fā)或加重。
為何會如此呢?
氣象學研究表明,在一年四季之中,春季是氣象要素最為變化無常的季節(jié)。
首先,春天“溫度多變”。
春季是冬夏季風轉換交替的季節(jié),由于太平洋的暖流與西伯利亞的寒流常常相持、爭雄、交匯,于是就出現(xiàn)了時而“冬冷”,時而“夏熱”的現(xiàn)象。
如南京,3月10日狂降21℃;12日狂升10℃;13日再降12℃,三四天的時間,氣溫穿越夏冬春,連玩“三級跳”。
再則,春天“氣壓變”。
季風轉換交替,還導致“時而晴天”,“時而雨天”。而伴隨著連綿的陰雨天,則會出現(xiàn)持續(xù)的低氣壓。
2 溫度升高讓大腦缺氧
溫度多變,會給機體帶來怎樣的煩惱?
春天里大腦總會很缺氧。
冬天,皮膚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內臟及大腦的血流量和供氧量增加,讓大腦一直處于高血流量、高供氧量的“舒適”環(huán)境中。
到了春天,天氣變暖,皮膚血管漸漸擴張,血流量隨之增加,全身的血流量重新配置,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會導致大腦的供血量、供氧量相對減少;而且,隨著春天的到來,人體新陳代謝加速,體內各個臟器的耗氧量升高,也會進一步導致腦供氧量相對下降。
冬天的高供氧量使得大腦養(yǎng)成了對高氧環(huán)境的依賴,短期內不容易適應環(huán)境的改變。腦組織只好進行自我保護性適應——降低興奮性。于是一進入春天,人就特別容易犯困。
再則,隨著氣溫變暖,體內產熱逐漸減少,人體代謝水平隨之發(fā)生變化,這時負責保持體內恒溫的下丘腦和體內各系統(tǒng),對氣候變化的應變能力需要經過幾個星期的時間才能調節(jié)好。而這時的氣溫等變化又比較大,忽熱忽冷的天氣狀況容易擾亂人們的生理功能,從而使得人體內環(huán)境和內分泌活動發(fā)生變化,導致機體平衡失調,加劇心理機能紊亂,引起人的情緒波動。因此就會出現(xiàn)心情煩躁、容易上火、愛發(fā)脾氣、晚上睡覺不踏實等癥狀。
春天,晝夜溫差大,更有“時冬”、“時夏”,令血管反應強烈,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作。
3 低氣壓使人焦躁不安
氣壓多變,會給機體帶來怎樣的煩惱?
氣壓對人體生理的影響,主要是影響人體內氧氣的供應。
首當其沖受影響的,還是“嬌氣”的大腦——
大腦需氧量最多,人每天需要大約750毫克的氧氣,其中20%都被大腦耗用了。
當自然界氣壓下降時,大氣中氧分壓、肺泡的氧分壓和動脈血氧飽和度都隨之下降,大腦為滿足自己的氧供,腦血管會擴張,腦血容量增加,進而會引起腦組織水腫,出現(xiàn)頭痛、頭暈、呼吸心跳加快、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
低氣壓還會引起心臟病發(fā)作——
氣壓變化對血壓的影響是不同的。
高血壓患者的動脈管壁本來已受到體內的強大壓力,處在低氣壓的天氣里,大氣壓對血管的支持降低,會使得血壓更高。
而血壓偏低的患者在低氣壓天氣下,血壓會變得更低。
因此低氣壓對心腦血管患者、腦神經及精神病患者、年邁體弱者非常危險,這些人可能因血壓變化導致腦血栓或腦溢血,出現(xiàn)嚴重的心功能不全,發(fā)生心肌梗塞,甚至導致生命危險。
低氣壓還會引起人的心理變化——
低氣壓會造成情緒變化、煩躁不安、容易沖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效應。
專家認為,低氣壓的生理與心理效應實質上就是人體缺氧的表現(xiàn)。一旦氣壓重新升高,上述癥狀就會減緩或在無形中消失。
對待某些疾病呢——
氣壓變化,對人的失眠、精神分裂等疾病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如,當冷鋒過境或冷氣團入侵,氣壓驟升驟降時,失眠、精神分裂現(xiàn)象就會加劇。
醫(yī)療氣象學研究發(fā)現(xiàn):精神分裂癥的騷動不安,與氣壓值變化呈正相關關系。
4 腦組織對負氧離子最敏感
春天,時常刮起大風。而強烈的大風常使空氣中的“維生素”——負氧離子大大減少。
空氣是由無數(shù)分子組成的,由于自然界的宇宙射線、紫外線、土壤和空氣放射線的影響,有些空氣分子會釋放出電子,在通常的大氣壓下,自由電子大部分被氧氣所獲得,因而,常常把空氣負離子統(tǒng)稱為“負氧離子”。
負氧離子和健康有何關系?
神經系統(tǒng):腦組織對負氧離子最為敏感。
負氧離子可使腦組織的氧化過程力度加強,使腦組織獲得更多的氧,進而使大腦皮層功能及腦力活動加強,精神振奮,工作效益提高,能使睡眠質量得到改善。
心血管系統(tǒng):負氧離子有明顯擴張血管的作用,可解除動脈血管痙攣,達到降低血壓,減輕心臟負擔的目的。
血液系統(tǒng):研究證實,負氧離子能使血中紅細胞攜氧能力升高,有利于血氧輸送、吸收和利用。
呼吸系統(tǒng):負氧離子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最明顯,它可以提高人的肺活量。
新陳代謝:負氧離子能激活多種酶,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睡眠。
負氧離子還可改善機體的反應性,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
負氧離子在潔凈空氣中的壽命有幾分鐘,而在灰塵中只有幾秒鐘。春天,強烈的大風,再加上浮塵等,必然使空氣中的“維生素”——負氧離子大大減少!
減少會怎樣?
當我們進入嘈雜擁擠的人群,會感覺悶熱、呼吸不暢;長久地呆在空調房內,會感到胸悶、頭暈、乏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狀況下降,原因是人群中、空調房這樣的環(huán)境,僅能提供約2-20億個負氧離子,而人每天需要130億個負氧離子!
5 次聲波讓人頭痛煩躁
春天的大風,還極易造成次聲波。
一般來說,人耳所能接受的聲波在20-20000赫茲之間,次聲波是頻率低于20赫茲的聲波。
次聲波,會引起機體怎樣的煩惱?
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內臟,有其固有的振動頻率,而這種頻率也在0.01-20赫茲之間,和次聲波的頻率相似。這樣一來,當外來的次聲波的振動頻率與人體內臟的振動頻率相同或接近時,就會引起各種臟器的共振,這一共振,會干擾神經系統(tǒng)正常功能,使人產生煩躁、耳鳴、頭痛、失眠、惡心、視覺模糊、吞咽困難、肝胃功能失調紊亂等諸多癥狀,甚至精神沮喪。
6 精神病患者要格外注意
“春捂”是中醫(yī)養(yǎng)生的要訣。應該捂到什么時候?則要看個人體質的強弱。減衣原則是“下厚上薄”。《千金要方》說:“下厚上薄”,既養(yǎng)陽又收陰。
春天,新陳代謝加快,身體非常需要水果和蔬菜,以補充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原因是,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內酶的輔酶和輔基,而酶是人體新陳代謝必須的催化劑。
特別要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和鐵質的食物。因為,缺乏B族維生素時容易使人情緒不穩(wěn)、煩躁易怒;人體內缺鐵時,也容易出現(xiàn)精神萎靡、困倦無力、情緒不穩(wěn)定、急躁易怒等癥狀。
休閑時,多到公園、郊區(qū)田野、海濱、湖泊、瀑布附近和森林中去,那里負氧離子含量較多,準會讓您頭腦清醒,呼吸舒暢!
精神病患者對氣溫、濕度和氣壓等氣象要素變化很敏感。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在春天要更加注意調整和治療!
相關推薦
夏至作為中國早的節(jié)氣,到了夏至這一天各地都有不同的慶祝方法。夏至的白晝的時間達到長,可能長達15個小時。同時從陽光照射來看,北半球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夏至過后我國各地的氣候也發(fā)生改變,多雨、氣溫升高、雷雨多等。而隨著氣候的變化人體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狀態(tài),夏至調養(yǎng)身體時在飲食上要隨著氣候的變化而多變。
夏至的氣候
氣溫的達到高
民間有俗語講夏至不過不熱,夏至是一個反應了四季更替的節(jié)氣,雖然夏至過后太陽的直射點開始向南平移,中午的太陽的高度也會降低。但是太陽對地面釋放出的熱量會增多。
所以,夏至過后氣溫會持續(xù)升高,甚至我國的一些城市氣溫的高值出現(xiàn)在夏至過后。夏至過后隨著氣溫的升高,人體的耐熱性受到極大挑戰(zhàn),容易發(fā)生中暑問題。
南方多雨季節(jié)
杜甫有詩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云霧密難開。形容的就是江淮地帶的梅雨季節(jié)。
在夏至過后,也是江淮地帶梅雨季節(jié)的到來之時,此時容易出現(xiàn)持續(xù)多天的陰天、下雨等氣候現(xiàn)象。梅雨季節(jié)里空氣濕度增大、氣溫高、氣壓低。
隨著夏至過后的梅雨季節(jié)到來,衣物、食物、器具等容易霉變,生活環(huán)境上蚊蟲、細菌滋生繁殖,河水質量嚴重下降。
人體在梅雨季節(jié),一方面會因為的濕度的增大、蚊蟲的繁殖而出現(xiàn)脾濕、丘疹,另一方面,細菌的繁殖會引起多種腸道問題。
雷雨、陣雨多
夏至過后空氣的對流強烈,容易發(fā)生雷陣雨,來也急,去也急,并且下雨范圍比較小。往往出現(xiàn)這種天氣時,會帶來自然災害以及避雨不及時而受涼。
自古我國各地為了應對夏至的氣節(jié)變化,期盼身體健康,會制作出各種美食。
夏至的飲食習俗
吃面
北方相對于南方來說,夏至過后空氣干燥,容易發(fā)生上火和食欲不振的現(xiàn)象。為了開胃降火,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在這一天北方的涼面熱銷。
并且,在中醫(yī)里有淮小麥這一味藥,夏至吃面食還可以養(yǎng)心安神,正好符合夏養(yǎng)心這一養(yǎng)生原則。除了面條之外,各地還有吃混沌的習俗。
很多人都會有干燥的頭發(fā),在天氣比較干燥的時候,這樣的問題就會更嚴重,所以在平時就要注意對我們的頭發(fā)進行養(yǎng)護才行,在春季的時候我們就更要小心的去護發(fā)才行了,那么具體我們應該在春季的時候如何改善干燥發(fā)質,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吧。
補硒:
現(xiàn)在已經到了春季,這時候是非常干燥的,所以也容易導致頭發(fā)變得干燥,這時候就推薦大家選擇補充硒元素,硒元素是十分重要的養(yǎng)發(fā)物質,因為硒可以深入頭發(fā)內部,使頭發(fā)強健。硒在堅果和魚類中含量很高,在春季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多吃這樣的食物,對健康有幫助。
忌用酒精產品:
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會去嘗試給自己的頭發(fā)做些造型,但是在定型頭發(fā)的時候要小心,我們不能使用含有酒精的產品,因為酒精會使頭發(fā)干枯失去光澤。維生素B是頭發(fā)最重要的一種維生素。同時糧食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所以宜多吃粗糧,是可以幫助我們保護頭發(fā)健康的。
熱敷:
對頭發(fā)進行護理性的熱敷,通過熱敷是可以幫助我們促進頭部血液循環(huán)的,而且在春季對頭皮和發(fā)梢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它們在冬季受到了寒冷和帽子的損傷,所以更需要我們堅持進行熱敷。而且對于頭發(fā),特別是細發(fā)來說我們就必須溫柔的呵護,所以最好只在發(fā)梢處用摩絲或梳子稍微定型一下。不然,只要用手指擺弄成型就可以了。
上面介紹的介紹春季護發(fā)的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在這時候我們必須要對保護頭發(fā)健康的方法有所了解才行,現(xiàn)在很多人都存在一些頭發(fā)干燥的問題,這對我們的頭發(fā)健康是沒有什么好處的,所以在平時就要注意方法改善,這樣才健康。
[導語]《內經》云:“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于庭……也?!痹诖杭荆梭w內的新陳代謝活動趨于旺盛。生活起居上要適當早起、晚睡,以適應春季的生發(fā)之機,使人精力充沛。
經常到郊外、海灘、湖畔、山巔去走一走,既能一解冬日的郁悶,又能呼吸新鮮空氣,實為春季養(yǎng)生的妙法。
其實,古人早有春季郊游、遠足的習慣。在萬木爭榮的春季,到大自然中游上一番,確是一件有趣而又有益健康的快事。明媚的春光,秀麗的景色,清新的空氣,會使人頓覺心曠神怡。
那么,春游何以會帶給人們舒暢愉快的感覺呢?
春回大地,在空氣中,被人們稱為“空氣維生素”的陰離子增多。陰離子也叫負離子,它帶有負電荷。郊野的空氣新鮮,飽含陰離子。它隨著人的呼吸進入人的肺內之后,所帶的電荷送到人體各個組織細胞中,能促進細胞代謝活動。從而使人感到精神煥發(fā),心胸舒暢,呼吸、脈搏、血壓平穩(wěn),大腦清醒,工作學習效率倍增。
實踐證明,春季補足了氣,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促進機體功能,對許多慢性疾病有良好的康復治療作用。與此同時,也可以為全年的身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春季的天氣是非常多變的了,忽冷忽熱的天氣就讓我們很多人都出現(xiàn)問題了,在春季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xiàn)上火的問題了,而且很多人還會變得容易犯困了,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春季吃什么比較好吧。
干燥百合補水茶
百合是補水的佳品,尤其是鮮百合,買回家煮水喝,可以給身體補補水。先用沸水煮一下干百合,大約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由于這樣制作出來的百合茶很清淡,可以當水喝,不過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喝太多。
想豐富一下味道的話,放幾粒枸杞,一方面點綴茶的顏色,另外一方面還豐富了口感。百合枸杞茶里的百合和枸杞都可以吃掉,尤其是枸杞,經常嚼一嚼,還有助于保護眼睛,對于我們的干燥來說也是很有好處的了,我們很多人的肝臟都是有問題的了, 因此在飲食的選擇上就要注意了哦,在喝百合的同時我們還應該加入枸杞來保健身體了哦。
上火杭白菊降火茶
春夏季節(jié),身體很容易上火,可以喝點茶來緩解一下。當然也要看是什么火,如果是肝火旺,可以選擇菊花茶。喝菊花茶的時候,可加幾粒枸杞,也就是菊花枸杞茶。菊花包括貢菊、雪菊、杭白菊等,其中杭白菊去火功能更強。
如果是心火比較旺,舌尖發(fā)紅這種情況的話,可以喝點蓮子心茶,這是可以幫助我們有效降火的了,對于我們來說,想要讓身體健康,那么在食物的選擇上就要多加注意了哦。
春困檸檬醒神茶
自制蜂蜜檸檬茶,物美價廉。選兩個中等大小的檸檬,用鹽水洗凈瀝干后切片,找一個小玻璃罐,一層檸檬一滴蜂蜜,直到鋪滿整罐。然后密封放入冰箱,隨喝隨取即可。
若怕苦,可以把籽去掉,另外蜂蜜檸檬茶不宜用過熱的水沖泡,溫水即可,水太熱會破壞維生素C,這酸爽,不清醒才怪。還可以在喝的時候放點時令水果,比如草莓、芒果等,味道會更好,而且這樣吃可以幫助我們補充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對于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也是很有好處的了哦。
這就是我們給大家介紹的幾款茶了,這些茶的營養(yǎng)價值是很出色的了,對于我們來說,經常吃就可以幫助大家起到降火解渴的作用了,對于我們來說,在春季的時候吃這食物是非常有好處的了哦,朋友們要注意不能錯過了哦。
養(yǎng)生作為傳統(tǒng)中醫(yī)的一部分,一定是要遵循自然的變化和特點。季節(jié)性養(yǎng)生就是這個道理。每個季節(jié)都有養(yǎng)生的異與同,什么季節(jié)應該怎么做,這些都是很有講究的。本篇,我們就來說一說,春季養(yǎng)生的氣候特點是什么。
1、立春:立春在每年陰歷2月6號的前后,這時候氣候變暖,陽氣始發(fā),氣溫漸漸上升,萬物更新,冬眠動物開始復蘇,充滿生命力的季節(jié)即將開始。立春為春季的第一日,是冬寒向春暖轉化的開始,天氣乍寒乍熱,嚴寒之余威尚未退去,春日之陽光也尚未充沛,春風仍然帶著冬天的寒意,人們要注意氣候的變化,以防止氣候乍變而引起的外感。從立春之日起,人體陽氣開始升發(fā),肝陽、肝火、肝風也隨著春季陽氣的升發(fā)而上升。所以,立春之后應當注意肝臟的生理特征,疏泄肝氣,保持情緒的穩(wěn)定,使肝氣條達而不影響其他臟腑。
2、雨水:雨水在每年陽歷2月19日或20日,時值“七九”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嚴寒已過,雨量逐漸增加,氣溫漸漸上升。以立春作為陽氣升發(fā)的起點,到雨水則陽氣已逐漸旺盛,此時,人體的肝陽、肝火、肝風更會隨著春季的陽氣升發(fā)而上升,所以更應特別注意肝氣的疏泄條達。自然界一派生機,特別是南方地區(qū),萬物欣欣向榮,養(yǎng)生者亦須振奮梢神,勃發(fā)朝氣,志蓄于心,身有所務。
3、驚蟄:驚蟄在每年陽歷3月5日或6日,已值“九九”,天氣轉暖,但氣候多變。人體中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yǎng)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fā)、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天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
老年人更要注意身體的保養(yǎng),元代丘處機在《攝生消息論》中說:“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yǎng)脾氣?!?… 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氣弱骨疏,風冷易傷腠理,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一重,不可暴去?!边@也是俗話所謂的“春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