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拔罐 教你頸部火罐方法專治秋季三種疾病
中醫(yī)拔罐養(yǎng)生知識。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鄙钪?,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醫(yī)拔罐 教你頸部火罐方法專治秋季三種疾病,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醫(yī)在治療一些頑固性疾病上面一直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對一些季節(jié)性的癥狀和疾病,季節(jié)性的疾病大多都是體內(nèi)寒氣太多導致的,所以很多人都會通過拔罐去寒氣。下面小編就教大家三種拔罐方法,對癥治療秋季易發(fā)疾病。
寒性落枕留罐后艾灸
秋季早晚溫差還是有的,有些人一下子是不能夠適應的,很多人早晨起來覺得自己的肚子非常的疼痛,而且還能夠轉動了,去醫(yī)院一看,原來是落枕了。這主要是為了氣溫不斷的下降,很多人適應不了就不幸中招了。
落枕輕者可自行痊愈,重者能遷延數(shù)周。風寒阻絡證型的落枕,火罐療法較好。這類患者特點是晨起出現(xiàn)頸項、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適,轉側受限,尤以旋轉后仰為甚,頭歪向健側,肌肉痙攣酸脹,可伴有惡寒,頭暈,精神疲倦,口淡不渴等癥狀。
可采用在頸部及落枕周邊部位的走罐、留罐和艾灸綜合療法。先在疼痛部位均勻涂抹上紅花油后走罐,以皮膚紅暈為度,之后在風門、風池、大椎穴位上留罐。起罐后再用艾條溫灸所有穴位10分鐘,每日1次,2次為l療程。
急性咽喉腫痛拔罐加放血
秋季氣侯干燥,咽喉炎發(fā)病率較高,很多人喜歡購買治療咽喉炎癥的藥物服用,但消炎藥絕不能濫用,否則適得其反,還會加重病情。不妨試試中醫(yī)綠色療法火罐放血療法。
大椎穴放血加拔火罐治療能夠治療咽喉腫痛,還有降急火的效果。病人經(jīng)過一次放學之后就會明顯感覺到疼痛變輕了,很少再會出現(xiàn)發(fā)熱的癥狀,治療時間也會變短的,一般是一個星期就好了。
這種療法放的血量非常少,是用三棱針或者梅花針點刺之后放血。主要達到開竅泄熱、通經(jīng)活絡的目的,特別適用于起病急驟,以高熱、腫痛等不適癥狀表現(xiàn)為主的中醫(yī)實熱證。像患者高熱、便秘、咽喉腫痛劇烈,甚至出現(xiàn)膿點等熱毒癥狀比較明顯時,位于脖子后面的大椎放血的效果較好。而且在這個部位可拔罐治療,有助退熱下火、扶正祛邪,調(diào)整人體陰陽平衡的作用更好。
在做點刺放血加拔罐治療時,使患者俯臥,用食指和拇指把大椎穴位的皮膚輕輕提起,然后用三棱針點刺,擠出幾滴血后再在該穴上扣上一個火罐,以加強疏通經(jīng)絡、消腫止痛、拔毒瀉熱的功效。針刺拔罐后,患者體內(nèi)的內(nèi)熱愈重,罐內(nèi)殘留血液的顏色也就愈呈黯紫色。一般患者經(jīng)過一次治療后幾乎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腫痛癥狀大為減輕。但是虛寒體質(zhì)的患者不適用這種療法。
寒性頸椎病叩刺后走罐
身體為了散熱,毛孔就會呈現(xiàn)開放狀態(tài),秋風刮起了的時候,因為我們的頸部肌肉是在外面的,所以就容易受到寒氣,使得局部肌肉保護性收縮,這就就會導致頸部張力增高,頸部力量失去平衡,頸部肌肉就會緊張痙攣,從而壓迫到我們的神經(jīng)血管,就會出現(xiàn)頸部疼痛等不適癥狀。
寒濕阻絡型頸椎病患者較適合火罐療法。這類患者主要癥狀是頭痛、后枕部疼痛,頸項強硬,轉側不利,一側或兩側肩背與手指麻木酸痛,或頭痛牽涉至上背痛,頸肩部畏寒喜熱,頸椎旁有時可觸及腫脹結節(jié)。
可采用在頸部進行叩刺、走罐、艾灸等綜合療法。一開始先用梅花針輕叩上述部位,以微出血為度。血止后走罐,走罐前在罐口和走罐部位均勻涂抹上紅花油,走至皮膚潮紅為止。起罐后再用艾條溫灸l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ys630.COm精選閱讀
在剛剛過去的里約奧運會,火的不僅有傅園慧的洪荒之力,還有中醫(yī)的拔火罐。因為美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身上的拔罐痕跡,致使拔罐這一中醫(yī)傳統(tǒng)的致病保健方法受到世界人民的關注。在中醫(yī)中,拔火罐也是有講究的,不同的拔罐方法有不同的功效。
一: 投火法
1: 將薄紙卷成紙卷,或裁成薄紙條,燃著到1/3時,投入罐里,將火罐迅速叩在選定的部位上。投火時,不論使用紙卷和紙條,都必須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燒一寸左右后,紙卷和紙條,都能斜立罐里一邊,火焰不會燒著皮膚。初學投火法,還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層濕紙,或涂點水,讓其吸收熱力,可以保護皮膚。
二: 閃火法
1: 用7~8號粗鐵絲,一頭纏繞石棉繩或線帶,作好酒精捧。使用前,將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燈或蠟燭燃著,將帶有火焰的酒精棒一頭,往罐底一閃,迅速撤出,馬上將火罐扣在應拔的部位上,此時罐內(nèi)已成負壓即可吸住。閃火法的優(yōu)點是:當閃動酒精棒時火焰已離開火罐,罐內(nèi)無火,可避免燙傷,優(yōu)于投火法。
三: 滴酒法
1: 向罐子內(nèi)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將罐子轉動一周,使酒精均勻地附著于罐子的內(nèi)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將酒精燃著,將罐口朝下,迅速將罐子叩在選定的部位上。
四: 瓶蓋法
1: 準備啤酒瓶蓋一個,中放酒精棉球,將棉球燃著,馬上將罐子扣上,立刻吸住。此法適用于俯臥、仰臣大面積的部位上。如果四肢放平,在肌肉豐厚部位放穩(wěn)瓶蓋,亦可使用。
五: 貼棉法
1: 扯取大約0.5公分見方的脫脂棉一小塊,薄蘸酒精,緊貼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著,馬上將罐子扣在選定的部位上。
六: 刺血拔罐法
1: 適應于癤腫瘡癰。方法是:先在局部用碘酒或酒精消毒,然后用已消毒的細三棱針在患部淺刺兩下放出膿血,馬上用門火法將玻璃火罐拔上。如膿血滲出不多,再拔一、二次。刺時要躲開大血管。本法優(yōu)點,排除膿血及炎性滲出物,消腫止痛,防止擴散。"
七: 有時拔火罐后,皮膚可生水泡,較小的可不加處理,較大的應用消毒的針刺放出泡內(nèi)液體,并涂以龍膽紫,覆蓋消毒敷料固定。
拔罐:不同火罐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經(jīng)過千百年的演變,罐具從原始的獸角、竹筒,發(fā)展到陶瓷罐、玻璃罐,乃至各種抽氣罐、擠壓罐、多功能電子罐等。目前常用的有竹罐、玻璃罐、抽氣罐。竹罐輕巧價廉,不易摔碎,適于煎煮;缺點是容易燥裂,漏氣,吸附力不大。玻璃罐質(zhì)地透明,使用時可以觀察所拔部位皮膚充血、瘀血程度,便于隨時掌握情況,缺點是容易摔碎。使用玻璃罐、竹罐等過程中需要明火操作,故帶一定危險性,應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操作。而抽氣罐具有使用方便,吸著力強,不需使用明火較安全,又不易破碎等優(yōu)點,適合家庭使用。
常用的拔罐方法主要包括閃火法、推罐法、閃罐法、刺血拔罐法、針罐法。
推罐法:又稱走罐,一般用于面積較大,肌肉豐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須選口徑較大、罐口平滑的玻璃罐。先在罐口涂一些潤滑油脂,將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慢慢向前推動,這樣在皮膚表面上下或左右來回推拉移動數(shù)次,至皮膚潮紅為止。
閃火法:此為醫(yī)院最常用拔罐方法。用鑷子夾95%酒精棉球,把酒精棉球點燃后,使火在罐內(nèi)旋轉1~3圈(在使用酒精棉球拔罐的時候,酒精棉球必須先稍微甩干,讓之處于不太飽和的狀態(tài),因為酒精棉球過于飽和將會導致酒精滴落,而滴落的酒精會迅速燃燒。注意著火棉球切勿碰到罐口,以免將罐口燒熱或?qū)⒕凭珰埩粲诠蘅跔C傷皮膚)后,將火退出,迅速把罐扣在應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膚上。
閃罐法: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反復吸拔多次,至皮膚潮紅為止。多用于局部皮膚麻木或機能減退的虛證病例,尤其適用于不宜留罐的患者、部位,如小兒、女性的面部。
針罐法:即是將針刺和拔罐結合的方法。在留針時將罐拔在以針為中點的部位上,約10~15分鐘起罐起針。此法能起到針罐配合的作用。
刺血拔罐法:即在應拔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打后,再將火罐吸拔于點刺的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強刺血治療的作用。一般刺血拔罐留置1~3分鐘,出血量2~4ml。
養(yǎng)生導讀:秋季拔罐好么,秋季不宜多拔火罐。拔火罐是現(xiàn)在很流行的一種保健方式,許多人在家中就常常自己拔火罐。秋季拔罐好么?立秋后天氣轉涼,拔罐容易使寒氣進入體內(nèi),因此秋季不宜多拔火罐。
秋季不宜多拔火罐
秋天,由于天氣逐漸轉涼,會使腰肌勞損、棘間韌帶損傷等疾病的癥狀加重,原本并不明顯的痛癥或許會一下子暴露出來。
秋季還易外感風寒,導致很多關節(jié)、 頸椎、脊椎、腰椎有病變的人出現(xiàn)腰酸背痛等癥狀,因此不少人青睞用拔火罐等方法抽出體內(nèi)的寒氣。專家提醒,秋季不宜多拔火罐,尤其是一些體質(zhì)比較虛寒者及 老年人,否則外環(huán)境中的寒氣容易隨著治療過程進入體內(nèi),反而會加重原有的癥狀。
專家指出,拔罐可以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整氣血,平衡陰陽,但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并且,不管是濕氣入侵體內(nèi)還是風寒入侵經(jīng)絡,拔罐都只能是緩解癥狀,并不能解除病根。
首先得分清楚體內(nèi)的濕氣是內(nèi)濕還是外濕,夏季長期在空調(diào)環(huán)境中易造成外濕,對這種情況,拔罐是有一定療效的;如果是吃多了生冷瓜果,就易造成內(nèi)濕,此時拔罐就作用甚微。
秋冬兩季天氣寒冷,拔罐時脫衣服容易著涼,要注意保暖。秋季偏燥,一周拔兩次罐就夠了,拔罐后3小時內(nèi)不宜洗澡。孕婦、體質(zhì)虛弱者、皮膚病患者都不宜拔罐;另外,血小板水平低的人拔罐時容易出現(xiàn)皮膚淤血,也不適宜;兒童也可以拔罐,但次數(shù)和數(shù)量要比大人少。
身體強健的人更適合
空調(diào)吹多了,體內(nèi)寒濕有可能比較嚴重,這種情況下可以拔罐,但次數(shù)和頻率要根據(jù)個人的體質(zhì)強弱來定,頻繁拔罐很傷身。
從中醫(yī)角度來看,拔罐屬于瀉法,瀉多了既傷皮膚、肌肉,又傷體內(nèi)正氣。有的人覺得拔了舒服,就不停地去拔罐,看到身上弄出了很多瘀的黑紫色東西,就認為特別有效。但這畢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出血,長期做身體反而更加虛弱。
拔罐其實更適合身體強壯的人,體質(zhì)弱、陽虛的人就最好不要做。如果肌肉酸痛時間比較長,或者這種不適感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偶爾去做一次是可以的,即使體質(zhì)很好的人做個兩三次也夠了,絕對不宜多做。
拔出瘀血并不代表有寒濕
很多人都自以為是因為寒濕太重導致的肌肉僵硬、四肢酸痛,但專家提醒,身體里面是否有寒濕自己無法判斷,只有經(jīng)專業(yè)中醫(yī)師把脈之后才能確定。如果體內(nèi)沒有寒濕而去拔罐,第一次雖然會感覺舒服,多做幾次之后,反而容易反復感冒,加重體內(nèi)的寒濕。
而紫紅色的瘀血,只能說明你的身體有病灶,除了寒濕的可能性外,胃腸虛弱、肺不好、心臟功能不好以及肝功能差的人都可能出現(xiàn)。
肌肉酸痛僵硬用按摩更好
肌肉僵硬、周身酸痛是大多數(shù)人拔罐的原因,其實這種情況之下,選用按摩更安全。這種全身放松性的手法,不僅可以有效地緩解身體不適,也更溫和一些。
對于辦公族一族來說,久坐、運動偏少、緊張、壓力大,這些因素都對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疲倦,用按摩的手法也更適合更科學。
在秋季想要拔罐的朋友,一定要遵醫(yī)使用。
因各種原因,女性私密處易患帶下癥,多因脾虛濕熱,或寒濕困脾而致沖任不固,帶脈失約所致。臨床表現(xiàn)以陰道分泌物量多為主,帶下色白、質(zhì)稀、味腥,或色黃、質(zhì)稠如涕如膿,且連綿不斷。那么怎么清潔女性私密處呢?下面介紹三種拔罐療法。
治療方法一
腎俞、白環(huán)俞、次髎、帶脈、歸來。濕熱型配陰陵泉、三陰交、行間;寒濕型配關元、足三里、氣海、陽陵泉。
方法:濕熱型用刺絡拔罐法,或針刺后拔罐法;寒濕型用單純拔罐法,或留針拔罐法、姜汁罐法,罐后加溫灸。均留罐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治療方法二
帶脈、三陰交。白帶配關元、陰陵泉、隱白、丘骨;黃帶配陰谷、隱白、大赫、氣海;赤白帶配氣海、關元、上髎。
方法:除隱白外,均用針刺后拔罐法,先針刺(白帶用補法,黃帶用瀉法,赤白帶用平補平瀉法),刺后拔罐15-20分鐘。如為白帶,罐后加灸。隱白只針刺不拔罐。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治療方法三
小腸俞、次髎、帶脈、關元。濕熱型配三陰交、陰陵泉;寒濕型配腎俞、命門;陰癢配蠡溝。
方法:
采用留針拔罐法,留罐20分鐘。寒濕型者罐后加溫灸3-5壯。每日或隔日1次,5次為1療程。本文導讀:拔罐可以養(yǎng)生防疾病,有些人會出現(xiàn)拔罐出血情況,輕微的出現(xiàn)是正常的,我們還可以從拔罐出血情況看出身體疾病。下面我們就讓中醫(yī)教我們?nèi)绻麖陌喂蕹鲅闆r看身體疾病。
拔罐可養(yǎng)生防疾病,夏天走在路上有時候都可以看到有些人背上有拔罐后的印記,拔罐后每個人的拔出物都會有所不同,許多人會有拔罐出血的現(xiàn)象,輕微的出血是正常的,因為,拔罐本來就是淤血療法,我們可以從拔罐出血情況看出身體疾病。下面我們就讓中醫(yī)叫我們?nèi)绻麖陌喂蕹鲅闆r看身體疾病。
1、拔出烏黑血色,血出如墨,則為久病,說明淤血內(nèi)停日久,淤血阻絡。
2、血液中夾有黏液果凍樣物質(zhì),說明濕毒淤積,凝滯日久。
3、出血清淡不容易凝結,說明血虛。
4、血液容易沉淀并非??炷Y,說明氣虛。
5、血中夾水,說明有風濕病,肝病。
6、出的血非常淡為炎癥,初病。血色紫紅說明新傷。
7、流出透明性水液,說明水腫。
8、出現(xiàn)水泡者為濕重。
9、吸出泡沫樣液體,提示有風邪。
10、吸出物如洗肉水樣說明有嚴重陳舊性傷濕。
11、出血液量多說明發(fā)病過程比較長。
12、吸出血量比較少說明發(fā)病過程比較短或者病位比較深。
13、出血緩慢,多刺幾針仍斷續(xù)出血者,提示氣虧血虛。
上面就是中醫(yī)為大家介紹的拔罐出血看身體疾病的方法,這里要提醒大家,拔罐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避免燒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