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補兩益湯中藥方劑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引關節(jié),吐故納新。”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攻補兩益湯中藥方劑”,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胃氣虛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麻煩,而且胃氣虛的癥狀很多,建議大家多服用中藥方子來調理一下身體。這里小編推薦大家喝攻補兩益湯中藥方劑,攻補兩益湯的功效在治療胃氣虛弱方面是很好的。來看攻補兩益湯的用法!
處方
榧子10個,白薇3錢,雷丸3錢,神曲3錢,檳榔2錢,使君子10個,白術1兩,人參5錢。
功能主治
補正以殺蟲。主癥瘕。胃氣虛弱,食不能消,偶食堅硬之物,存于胃中,久則變?yōu)橛行沃?,腹中亂動,動時痛不可忍,得食則解,后則漸大,雖有飲食亦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1劑腹必大痛,斷不可飲以茶水,堅忍半日。如渴,再飲2煎藥汁,少頃必將蟲穢之物盡下而愈,不必2劑。
摘錄
《辨證錄》卷七。
胃氣虛
胃氣虛癥狀,指胃的受納和消化水谷功能虛弱。主要癥狀有胸脘痞悶,不思飲食,或食不消化,甚則食入反吐,大便稀爛,唇舌淡白等。
病因
本證多因飲食不節(jié),思慮、勞倦過度,或吐瀉日久等,導致胃氣虛弱,胃氣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減弱,胃絡失養(yǎng),胃失和降而致。從中醫(yī)理論來講,氣屬陽,氣虛亦即陽虛,然兩者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別:氣虛以倦怠乏力為主,甚少見有畏寒之象或不畏寒;而陽虛則不然,除有氣短、倦怠乏力等氣虛的癥狀外,尚可見形寒肢冷、畏寒等癥。而胃氣虛即脾虛也,除見氣虛之癥,尚有食少納呆、脘腹飽滿等癥;胃陽虛亦即脾陽虛,除有胃陽虛之癥外,亦可見畏寒肢冷、喜熱飲熱食、腹痛喜按等癥。
臨床表現(xiàn)
胃痛或腹痛隱隱、喜暖喜按、空腹時痛甚、進食后痛減,泛吐清水,納食不香,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手足發(fā)冷,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胃脘隱痛或痞脹、按之覺舒,食欲不振,或得食痛緩,食后脹甚,噯氣,口淡不渴,面色萎黃,氣短懶言,神疲倦怠,舌質淡,苔薄白,脈弱。
食療
1、化瘀養(yǎng)肝蜜
山楂250克,丹參500克,枸杞子250克,蜂蜜1000克,冰糖60克。先將前三味藥浸泡2小時后煎成藥液,再把蜜、糖兌入藥液內,以微火煮沸30分鐘,待至蜜汁與藥液溶合而呈黏稠時離火,冷卻后盛入容器內密封保存。每日3次,每次1匙,以開水沖飲,可連續(xù)擊服用2~3個月。
2、黑豆川芎粥
黑豆25克,川芎10克,粳米50莧,紅糖20克。川芎水煎去渣,先加黑豆煮熟,再入粳米同煮為粥,放入紅糖即成。作早晚餐服食。
相關氣虛
氣虛者需補氣,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食物可選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山?jīng)常交替選服。
結語:有關攻補兩益湯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攻補兩益湯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了。攻補兩益湯能幫助我們治療胃氣虛的癥狀,有關胃氣虛的病因還有臨床表現(xiàn)等內容。上述也提及了,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yS630.Com相關推薦
女人的生理期要正常,身體才是健康的表現(xiàn)。但是不少人有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期腹痛的情況,這里小編介紹大家喝益腎調經(jīng)湯中藥方劑。益腎調經(jīng)湯的處方中成分很多,但是益腎調經(jīng)湯的效果很好。有需要的朋友一起來看益腎調經(jīng)湯的用法!
處方
杜仲、續(xù)斷、熟地各9克,當歸6克、白芍(炒)9克、益母草12克、焦艾、巴戟、烏藥各9克。
功能主治
溫腎調經(jīng)。治婦女腎虛,經(jīng)來色淡而多,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后腹痛腰酸,肢軟無力,脈沉弦無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中醫(yī)婦科治療學》。
月經(jīng)失調
月經(jīng)失調也稱月經(jīng)不調,是婦科常見疾病,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可伴月經(jīng)前、經(jīng)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
病因
1.情緒異常引起月經(jīng)失調
情緒異常,如長期的精神壓抑、精神緊張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創(chuàng)傷,都可導致月經(jīng)失調或痛經(jīng)、閉經(jīng)。這是因為月經(jīng)是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于子宮內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垂體和下丘腦釋放激素的控制,所以無論是卵巢、垂體、還是下丘腦的功能發(fā)生異常,都會影響到月經(jīng)。
2.寒冷刺激引起月經(jīng)過少甚至閉經(jīng)
婦女經(jīng)期受寒冷刺激,會使盆腔內的血管過分收縮,可引起月經(jīng)過少甚至閉經(jīng)。因此,婦女日常生活應注意經(jīng)期防寒避濕。
3.節(jié)食引起月經(jīng)不調
少女的脂肪至少占體重的17%,方可發(fā)生月經(jīng)初潮,體內脂肪至少達到體重22%,才能維持正常的月經(jīng)周期。過度節(jié)食,由于機體能量攝入不足,造成體內大量脂肪和蛋白質被消耗,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礙而明顯缺乏,影響月經(jīng)來潮,甚至經(jīng)量稀少或閉經(jīng),因此,追求身材苗條的女性,切不可盲目節(jié)食。
4.嗜煙酒引起月經(jīng)失調
香煙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擾與月經(jīng)有關的生理過程,引起月經(jīng)失調。在吸煙和過量飲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經(jīng)失調而到醫(yī)院診治。每天吸煙1包以上或飲高度白酒100毫升以上的女性中,月經(jīng)失調者是不吸煙喝酒婦女的3倍。故婦女應不吸煙,少飲酒。
結語:能治療女性月經(jīng)不調的益腎調經(jīng)湯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現(xiàn)在大家對益腎調經(jīng)湯應該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從益腎調經(jīng)湯的名字就能看出,這是女性朋友專用的中藥方子。有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期之后腹痛情況的朋友可以買些方子服用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脘腹脹滿的癥狀,這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情況。治療起來很復雜,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治療脘腹脹滿的藥物很多,這里推薦半夏補心湯中藥方劑給大家,半夏補心湯的效果不錯的。來看半夏補心湯的用法!
處方
半夏12克、宿姜10克、茯苓、桂心、枳實、橘皮各6克、白術8克、防風、遠志各4克。
制法
上九味,嘆咀。
功能主治
溫胃健脾,理氣化飲。主脾胃虛弱,寒飲內停,脘腹脹滿,悲憂不樂,夜多異夢。
用法用量
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脘腹脹滿
脘腹脹滿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癥狀,可以是一種主觀上的感覺,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脹滿;也可以是一種客觀上的檢查所見,發(fā)現(xiàn)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攏引起腹脹的原因主要見于胃腸道脹氣、各種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腫瘤等。正常人胃腸道內可有少量氣體,約150毫升(ml)左右,當咽入胃內空氣過多或因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時,胃腸道內產(chǎn)氣過多,而腸道內的氣體又不能從肛門排出體外,則可導致腹脹。
主要癥狀
腹脹伴腹痛
伴劇烈腹痛時應考慮有急性膽囊炎、胰腺炎、腸梗阻、急性腹膜炎、腸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腸扭轉、腸套疊等病變的可能。
腹脹伴嘔吐
多見于幽門梗阻、腸梗阻等病變,其次可見于肝膽道及胰腺病變。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吞氣癥等功能性病變有時也可發(fā)生嘔吐。
腹脹伴噯氣
常見于吞氣癥、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下垂、潰瘍病及幽門梗阻等。
腹脹伴便秘
多見于習慣性便秘、腸易激綜合征(便秘型)、腸梗阻、左半結腸癌等。
腹脹伴腹瀉
多見于急性腸道感染、肝硬化、慢性膽囊炎、慢性胰腺炎、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腹脹伴肛門排氣增加
多見于食物在腸道發(fā)酵后、結腸內氣體過多、腸易激綜合征等。
腹脹伴發(fā)熱
多見于傷寒、急性腸道炎癥、腸結核、結核性腹膜炎及敗血癥等。
腹脹伴腸型或振水音
腹脹伴腸型或異常蠕動波多見于腸梗阻,如胃部有振水音時,多考慮為胃貯留或幽門梗阻。
腹脹部位
上腹部膨脹者多見于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硬化、幽門梗阻、胃擴張或胃癌、胰腺癌等;中上腹部膨脹多見于肝、膽道病變,肝曲綜合征等;左上腹部膨脹多見于胃疾病、脾曲綜合征等;左下腹膨脹多見于結腸脹氣(例如巨結腸);全腹部脹氣多見于小腸或結腸腔內積氣過多、麻痹性腸梗阻等。
結語:有關半夏補心湯的用法和功效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半夏補心湯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半夏補心湯能幫助治療脘腹脹滿的癥狀,對于此疾病的主要表現(xiàn),上述已經(jīng)詳細說明了。希望大家多多學習!
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證藥物很多,但是引發(fā)氣虛血瘀之中風證的原因很多,要了解其病原在哪里才能對其下藥。這里小編介紹補陽還五湯中藥方劑給大家,多喝補陽還五湯能幫助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證。補陽還五湯的功效不錯的,一種中藥方劑,來看補陽還五湯的用法!
方劑名
補陽還五湯,出自《醫(yī)林改錯》。
組成
黃芪生,四兩(120g) 當歸尾二錢(6g) 赤芍一錢半(4.5g) 地龍一錢(3g)川芎一錢(3g) 桃仁一錢(3g) 紅花一錢(3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
氣虛血瘀之中風證。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不禁,苔白,脈緩。
方解
本方證為中風后,氣虛血瘀,血行不暢,脈絡瘀阻所致。由于正氣虧虛,不能行血,以致脈絡瘀阻,筋脈肌肉失養(yǎng),故半身不遂,口眼喁斜;氣虛血瘀,舌本失養(yǎng),約束無力,故語言謇澀,口角流涎;氣虛不固,膀胱失約,故小便頻數(shù),遺尿不禁;苔白,脈緩為氣虛之象。可見,本方是以氣虛為本,血瘀為標,即王清任提出的因虛致瘀理論。治宜補氣為主,活血通絡為輔。方中重用生黃芪大補元氣為君藥,意在使氣旺血行,瘀去絡通,使祛瘀而不傷正。當歸尾長于活血養(yǎng)血,化瘀不傷血,為臣藥。與黃芪同用為當歸補血湯,能補氣生血,既彌補經(jīng)脈血瘀而致的血虛不足,又使活血通絡而不傷正。川芎、赤芍活血和營;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地龍性善走竄,通經(jīng)活絡,行走全身,以行藥力,共為佐藥。本方的配伍特點,一是大量補氣藥與少量活血化瘀藥同用,體現(xiàn)了益氣活血法,使氣虛得補,經(jīng)絡得通,補氣而不壅滯;二是黃芪用量獨重,5倍于方中活血化瘀藥的總量,使氣旺血行,活血而不傷正。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氣虛血瘀的代表方,以中風后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苔白脈緩為辨證要點。使用本方需長期服用,才有效果。愈后還應繼續(xù)服用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
2.現(xiàn)代應用本方常用于治療腦血管意外后遺癥,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癱、截癱、或上肢或下肢痿軟屬氣虛血瘀者。
使用注意
臨證時方中生黃芪宜從30~60g開始,逐漸加量至120g。本方需久服方能顯效,愈后應繼續(xù)服用,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中風后半身不遂屬陰虛陽亢,或痰阻血瘀者忌用本方。
方歌
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jīng)佐地龍,四兩黃芪為主藥,瘀阻經(jīng)脈用桃紅。
結語:有關補陽還五湯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補陽還五湯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多喝補陽還五湯能幫助我們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證的癥狀,氣虛血瘀之中風證是很嚴重的心臟疾病了。會引發(fā)其發(fā)病的原因還有預防方法上述也解釋了。大家要多注意喲!
這個安神補心湯是一種非常不錯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多的功效。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安神補心湯的中藥方劑以及這個安神補心湯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安神補心湯
【處方】
當歸1錢2分,川芎7分,白芍1錢(炒),生地黃1錢2分,白術1錢,茯神1錢2分,遠志(甘草水泡,去心)8分,酸棗仁(炒)8分,麥門冬(去心)2錢,黃芩1錢2分,玄參5分,甘草3分(一方無遠志、麥門冬、黃芩、玄參、加陳皮、柏子仁、酒炒黃連)。
【功能主治】
怔忡驚悸。
【摘錄】
《古今醫(yī)鑒》卷八。
安神補心丸
【處方】
丹參300g、五味子(蒸)150g、石菖蒲100g、安神膏560g。
【性狀】
為棕褐色的濃縮丸或糖衣丸;味澀、微酸。
【炮制】
上四味,安神膏系取合歡皮、菟絲子、墨旱蓮各3份及女貞子(蒸)4份、首烏藤5份、地黃2份、珍珠母20份,混合,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80~85℃)。
將丹參、五味子、石菖蒲粉碎成細粉;按處方量與安神膏混合制丸,干燥,打光或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
養(yǎng)心安神。用于陰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頭暈耳鳴。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5丸,一日3次。
【規(guī)格】
每15丸重2g。
【貯藏】
密封。
結語:以上的這篇文章介紹的是這個安神補心湯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的治療效果還是非常的不錯的。如果想要接受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醫(yī)院進行就診治療哦!最后祝早日康復哦!
?
?
每天都有愉快的心情能讓讓我們每天都非常的順利,并且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非常的順利,平時對用中藥材制作些養(yǎng)生湯能對身體進行更好的滋補,并且對我們的身體沒有任何的副作用,其中當歸補心湯就是最常見的一種,能很好的緩解心氣不足和胸悶等現(xiàn)象,但是我們一定要掌握好它的搭配才能有更好的效果,下面一起了解下當歸補心湯的中藥方劑。
當歸補心湯的中藥方劑
?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補心湯
?【處方】 紫石英 茯苓 人參 遠志 當歸 茯神 甘草 紫菀各6克 麥門冬12克 赤小豆4克 大棗5枚
?【制法】 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 主心氣不足,驚悸汗出,心中煩悶短氣,喜怒悲憂悉不自知,咽喉痛,口唇黑,嘔吐血,舌本強,不通水漿。
?【用法用量】 以水1.2升,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世醫(yī)得效方》卷十五:補心湯
?【處方】 白茯苓 人參 前胡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川芎各23克 橘皮 枳殼(麩炒,去瓤)紫蘇桔梗 甘草(炙)干姜各15克 當歸53克 白芍藥60克 熟地黃45克
?【制法】 上銼散。
?【功能主治】 主婦人陰中生瘡,或痛或癢,如蟲行狀,淋瀝膿汁,陰蝕幾盡,名日蠹瘡。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棗1枚同煎,空腹時服。
?《便覽》卷三:補心湯
?【處方】 川芎1錢,當歸1錢,生地1錢,芍藥(炒)1錢,桔梗1錢,干葛1錢,陳皮1錢,前胡1錢,紫蘇1錢,半夏1分,枳殼5分,茯苓7分,甘草3分,木香3分。
?【功能主治】 吐血發(fā)熱,咳嗽,胸前作痛,頭目昏眩。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
上面就是對當歸補心湯的中藥方劑的介紹,通過了解之后我們知道平時有胸悶氣短金額心情煩躁的時候可以進行食用,另外想要讓身體更加的健康平時一定要對進行運動和注意清淡的飲食,同時也保證充足的睡眠。
人的五官是負責對世界的感知的,對于聲音,就是耳朵負責的領域。然而很多人因為身體疾病,失去了這功能,是很容易受打擊的。所以一旦發(fā)現(xiàn)一定要盡快治療耳聾,柏子仁湯中藥方劑的效果不錯,柏子仁湯的功效是治療腎間有水造成的耳聾,來看柏子仁湯的用法!
處方
柏子仁(酒浸1宿,曬干)1兩半,桂(去粗皮)1兩半,人參1兩半,白術(米泔浸1宿,銼,炒)1兩半,干姜(炮)1兩半,甘草(炙)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山芋1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半,芎1兩半,芍藥1兩半,黃耆1兩半,磁石(煅,醋淬7次)1兩半,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
功能主治
補不足。主腎間有水,使人耳聾。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錢匕,先以水3盞,煮羊腎1只,取汁1盞,去羊腎,下藥,加生姜1棗大(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五。
耳聾
聽覺系統(tǒng)中傳音、感音及其聽覺傳導通路中的聽神經(jīng)和各級中樞發(fā)生病變,引起聽功能障礙,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聽力減退,統(tǒng)稱為耳聾。一般認為語言頻率平均聽閾在26dB以上時稱之為聽力減退或聽力障礙。根據(jù)聽力減退的程度不同,又稱之為重聽、聽力障礙、聽力減退、聽力下降等。
檢查
音叉檢查是鑒別耳聾性質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調倍頻程五支一組音叉,其振動頻率分別為128、256、512、1024和2048Hz。檢查時注意:應擊動音叉臂的上1/3處;敲擊力量應一致,不可用力過猛或敲擊臺桌硬物,以免產(chǎn)生泛音;檢查氣導時應把振動的音叉上1/3的雙臂平面與外耳道縱軸一致,并同外耳道口同高,距外耳道口約1cm左右;檢查骨導時則把柄底置于顱面;振動的音叉不可觸及周圍任何物體。常用的檢查方法如下:
1.林納試驗
又稱氣骨導對比試驗,是比較同側氣導和骨導的一種檢查方法。取C256的音叉,振動后置于乳突鼓竇區(qū)測其骨導聽力,待聽不到聲音時記錄其時間,立即將音叉移置于外耳道口外側1cm外,測其氣導聽力。若仍能聽到聲音,則表示氣導比骨導時間長(ACBC),稱林納試驗陽性(RT+)。反之骨導比氣導時間長(BCAC),則稱林納試驗陰性(RT-)。
2.韋伯試驗
又稱骨導偏向試驗,系比較兩耳骨導聽力的強弱。取C256或C512振動的音叉柄底置于前額或頭頂正中,讓患者比較哪一側耳聽到的聲音較響,若兩耳聽力正?;騼啥犃p害性質、程度相同,則感聲音在正中,是為骨導無偏向;由于氣導有抵消骨導作用,當傳導性聾時患耳氣導有障礙,不能抵消骨導,以至患耳骨導要比健耳強,而出現(xiàn)聲音偏向患耳;感音神經(jīng)性聾時則因患耳感音器官有病變,故健耳聽到的聲音較強,而出現(xiàn)聲音偏向健耳。記錄時除文字說明外,可用或表示偏向側,用=表示無偏向。
3.施瓦巴赫試驗
又稱骨導對比試驗,為比較正常人與患者骨導的時間,將振動的C256音叉柄底交替置于患者和檢查者的乳突部鼓竇區(qū)加以比較,正常者兩者相等;若患者骨導時間較正常耳延長,為施瓦巴替試驗延長(ST+),為傳導性聾;若較正常者短,則為骨導對比試驗縮短(ST-),為感音神經(jīng)性聾。
4.主觀聽力檢測技術
主要包括用于成人的純音聽閾測試和言語測試,用于兒童的小兒行為測試和兒童言語測試??梢酝ㄟ^患者的主觀反應測試聽覺敏感度以及對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評價??陀^檢測技術主要包括聲導抗測試、聽性腦干反應(Abr)和耳聲發(fā)射(OAE)測試,40Hz事件相關電位等。聽覺穩(wěn)態(tài)誘發(fā)電位(ASSR)具有快速、無創(chuàng)、頻率特異性好、與行為聽閾相關性好、測試方法客觀,結果判定客觀的特點。在調制頻率60Hz時,不受醒覺狀態(tài)影響,是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理想的聽力損失定量診斷方法。
5.影像學檢查
主要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和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成像技術。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可以觀察清醒狀態(tài)下人腦的活動,能直觀反映事件相關腦功能變化,具有較高的空間分辨率,無輻射損害,可用于成人和兒童的感音神經(jīng)性聾患者。近年,SilentfMRI技術已成為研究聽覺傳導通路功能的首選和主要手段,并期望為臨床診斷、治療及評估預后提供新的思路。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成像技術(pET)可以更早期、準確、定量、客觀地從基因、分子、整體水平探測人體功能情況及診斷疾病。
結語:有關柏子仁湯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柏子仁湯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柏子仁湯的功效是幫助治療耳聾的。這是很復雜的疾病,治療不好,可能一輩子就聽不到聲音了。會影響一生的命運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小心!
黃龍湯我們聽名字可能會覺得一頭霧水根本猜不透,其實大家是因為不能夠經(jīng)常的接觸到所以就會覺得很是陌生,其實黃龍湯中藥方劑,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黃龍湯的功效與黃龍湯的用法吧,希望以下介紹的內容大家感興趣。
方劑名
黃龍湯,出自《傷寒六書》。
組成
大黃9g芒硝9g枳實9g厚樸6g甘草3g人參6g當歸9g(原書未注用量)。
用法
水二盅,姜三片,棗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一撮,煎一沸,熱服為度。現(xiàn)代用法:上藥加桔梗3g、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芒硝溶服。
功效
瀉熱通便,益氣養(yǎng)血。
主治
陽明腑實,氣血不足證。自利清水,色純青,或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腹痛拒按,身熱口渴,神倦少氣,譫語,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黃或焦黑,脈虛。
方解
本方證為邪熱與燥屎內結,腑氣不通,氣血不足所致。邪熱人里,化燥傷陰,邪熱與燥屎內結,腑氣不通,故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腹痛拒按,或自利清水,色純青之熱結旁流;熱結于里,上擾神明,可見神昏譫語,肢厥,撮空等危候;熱盛傷津,則身熱,口舌干燥而渴,舌苔焦黃或焦黑;氣血不足,則神倦少氣,脈虛。證屬邪實正虛,邪實宜攻、正虛宜補,治宜瀉熱通便、補氣養(yǎng)血。方中大黃、芒硝、枳實、厚樸(即大承氣湯),攻下熱結,蕩滌胃腸實熱積滯,急下以顧正氣;人參、甘草、當歸益氣補血,扶正祛邪,使攻不傷正。又肺與大腸相表里,肺氣之開宣有利大腸之傳導,故用法中加桔梗,開肺氣而通腸胃,上宣下通,以降為主;生姜、大棗養(yǎng)胃和中。諸藥合用,既攻下又扶正,體現(xiàn)了攻補兼施之法。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攻補兼施的代表方,以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身熱口渴,神倦少氣,舌苔焦黃,脈虛為辨證要點。
2.現(xiàn)代應用:本方常用于治療傷寒、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老年性腸梗阻等屬于陽明腑實兼氣血不足者。
方歌
黃龍湯用樸硝黃,參歸甘桔枳棗姜,陽明腑實氣血弱,攻補兼施效力強。
結語:通過文章的介紹我們是不是對黃龍湯的藥用價值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對于黃龍湯這種藥材是有特定的分布區(qū)域的一般不太常見,以上介紹的黃龍湯的藥方大家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選擇性的使用,希望文章介紹的方藥能夠給大家?guī)韼椭?/p>
咳嗽的癥狀,我們都有過。治療咳嗽的方法也不少,不管是食療方還是藥物療法。每個人都知道些,這里小編再介紹一種中醫(yī)療法給大家,喝蛤蚧湯中藥方劑。蛤蚧湯的功效在治療咳嗽方面很有用的,來看蛤蚧湯的用法!
處方
蛤蚧(酒浸,酥炙)、知母(焙)、貝母(炮)、鹿角膠(炙令燥)、甘草(炙,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人參、葛根(銼)、桑根白皮(炙,銼)、枇杷葉(去毛,炙)各30克。
制法
上十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
治咳嗽,咯吐膿血。
用法用量
每服1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六十六。
咳嗽
咳嗽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雖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劇烈長期咳嗽可導致呼吸道出血。正確區(qū)分一般咳嗽和咳嗽變異性哮喘,防止誤診。治療咳嗽應區(qū)分咳嗽類型,西藥、中藥皆可,但以食療為最佳。
引起咳嗽的常見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
也就是感冒,是由于病毒經(jīng)過鼻腔和咽喉進入到人體,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發(fā)炎。小兒患上感冒時,一般都會出現(xiàn)咳嗽的癥狀。
2.支氣管炎
大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來,發(fā)病較急,初期多為干咳,隨之逐漸出現(xiàn)咳嗽、咳痰等不適,嚴重時因呼吸困難而出現(xiàn)缺氧,嘴唇變?yōu)榍嘧仙?/p>
3.肺炎
2歲以內的小兒大多是支氣管肺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而引起。一般會有干咳,還會出現(xiàn)氣促、口唇發(fā)紺、鼻翼扇動等現(xiàn)象。除了新生兒外,通常會發(fā)燒到39℃。
4.急性喉炎
當病毒或細菌通過喉部時,也會引起喉部感染。急性喉炎除了干咳和喉部疼痛外,最典型的癥狀是聲音嘶啞,甚至發(fā)不出聲音來。在吸入空氣時發(fā)出像犬樣的咳嗽聲,嚴重時發(fā)生喉喘鳴。
病因
咳嗽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癥狀,如咳嗽無痰或痰量很少為干咳,常見于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的初期;急性驟然發(fā)生的咳嗽,多見于支氣管內異物;長期慢性咳嗽,多見于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
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氣管病變擴散到鄰近的小支氣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劇烈的咳嗽可影響休息,還易消耗體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彈性組織的破壞,誘發(fā)肺氣腫??人缘男纬珊头磸桶l(fā)病,常是許多復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結語:有關蛤蚧湯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蛤蚧湯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蛤蚧湯是主治咳嗽的藥物,在治療咳嗽方面的效果很不錯的。建議大家以后再遇到咳嗽的情況可以向中醫(yī)師尋找藥方來服用些。治療咳嗽還是要從根本上好好調理才行!
小兒水痘是我們都聽說過的疾病。治療小兒水痘是個非常辛苦的過程,因為怕水痘留下疤痕,父母們都要日夜守在孩子身邊。這里小編介紹大家喝芫荽湯中藥方劑,芫荽湯的效果很好的,是個不錯的中藥方子。來看芫荽湯的用法!
處方
鮮芫荽150克、鮮胡蘿卜200克、風栗(干板栗)150克鮮。
制法
先分別將芫荽、胡蘿卜、風栗、荸薺洗凈,然后切碎。把上4味一同放入搪瓷鍋或砂鍋內,加水適量,煎沸后取湯2碗,去渣即可。
功能主治
透發(fā)痘疹。適用于小兒水痘。
用法用量
以上為1日量,分作2次溫熱飲用,連用3~5天。
摘錄
《嶺南草藥志》。
小兒水痘
水痘是一種小兒最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經(jīng)呼吸道傳染是主要傳播途徑。另一種是接觸傳染,接觸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被感染。多見于1~6歲的小兒,水痘傳染性很強,常在托兒所、幼兒園等兒童集體中流行。
1、患了水痘的病兒一經(jīng)確診,立即在家隔離直至全部結痂。水痘雖然癥狀較輕,一般都能順利恢復,但它的傳染性很強,而且水痘在目前還未普遍施行自動免疫,因此預防水痘,主要靠隔離好病兒,盡可能避免健康兒童與患水痘的病兒接觸。
2、發(fā)熱時要讓病兒休息,吃富有營養(yǎng)易消化的飲食,要多喝開水和果汁水。
3、囑咐和管理病兒不要用手抓破痘疹,特別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皰疹被抓破化膿感染,若病變損傷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發(fā)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潔??煽p制一副毛邊向外的手套,戴在病兒手上。如果皰疹破了,可涂1%的紫藥水,如有化膿可涂抗生素軟膏。
4、病兒的被褥要勤曬,衣服要清潔寬大,防止因穿過緊的衣服和蓋過厚的被子,而造成過熱引起疹子發(fā)癢。
5、個別水痘病兒可合并發(fā)生肺炎、腦炎。如發(fā)現(xiàn)病兒高熱不退、咳喘,或嘔吐、頭痛、煩躁不安或嗜睡,應及時找醫(yī)生診治。
結語:有關芫荽湯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芫荽湯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多喝芫荽湯能幫助孩子治療水痘。小兒水痘其實是挺嚴重的疾病,不少孩子都曾遭受過它的罪。希望家長們好好照顧孩子,盡早發(fā)現(xiàn)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