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殼羌活丸的中藥方劑
【www.cndadi.net -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注,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枳殼羌活丸的中藥方劑”,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女性疲倦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畢竟女性為家庭付出實在是太多了,但是,常常我們會發(fā)現女性的身體并不健康,處于亞健康的女性有很多,這個時候一些滋補品悄然而生,其實,女性想要保健身體,最好不要吃滋補品,里面有較多的激素。在這里,小編建議女性不妨使用枳殼羌活丸的中藥方劑,相對來說,會更加安全。
枳殼羌活丸
【處方】
枳殼(去瓤,麩炒)60克;羌活(去蘆頭);牡荊實、人參各45克;防風(去叉)、芍藥、白茯苓(去黑皮)、白芷各60克;細辛(去苗葉)、當歸(切,焙)、甘草(生用)各30克;牡丹皮75克;芎藭90克。
【制法】
上藥十三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大彈子大。
【功能主治】
治婦女血風攻注,四肢麻木瘙癢,有如蟲行,或肌生赤腫疼痛,肩背拘急,精神倦怠。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食后細呷。
【摘錄】
《圣濟總錄》卷150。
枳殼人參丸
【處方】
枳殼(麩炒.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羌活(一兩半)、甘菊花(未開者良.微炒.一兩)、防風(去叉.二兩)、羚羊角(鎊.一兩半)、葛根(一兩)、熟地黃(焙.二兩)、升麻(二兩)、黃連(二兩)。
【炮制】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偏風,手足一邊不隨,筋骨煩疼。
【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結語:以上就是枳殼羌活丸的簡單描述,如果你身邊的女性朋友有疲倦的癥狀,不妨多多的運用一下,相對來說,這款中藥方劑是安全有效的,當然,凡事不能太絕對,更不用說治病這樣重要的事情,在使用這款中藥方劑的時候,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以免耽誤治療,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yS630.Com相關推薦
在生活中有了風寒癥狀,不少人會去讓醫(yī)生給自己開一點降溫的藥物,或者打瓶點滴,那么在生活中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來治療刺風、風寒呢?其實還是有的,在生活中要是使用枳殼酒的中藥方劑,對于治療刺風有很好的幫助,下面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這款中藥方劑,以及其他的功效吧。
枳殼酒
【處方】
枳殼(去瓤,麩炒)、柏白皮各250克;五葉草500克。
【功能主治】
治刺風。氣血為風寒所侵,蘊滯生熱,寒熱相搏于皮膚之間,遍身痛如針刺。
【用法用量】
上三味,細銼,生絹袋盛,以酒6升,浸七日。每次溫飲適量,常令有酒力佳。
【摘錄】
《圣濟總錄》卷十二。
枳殼桔梗湯
【處方】
枳殼(去瓤,麩炒)、桔梗(去蘆)、青皮(去瓤)、陳皮(去白)各15克;木香10克;當歸、粉草各15克。
【制法】
上銼為散。
【功能主治】
治冷熱不調,邪正交爭,發(fā)為腹痛嘔吐。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水煎,溫服。
【摘錄】
《世醫(yī)得效方》卷十二。
結語:以上就是生活中使用枳殼酒的簡單介紹,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癥狀,不妨多多的使用一下,以此幫助身體避免這些疾病的折磨,希望上面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當然,即使這款中藥方劑經過了中醫(yī)的檢驗,相對來說是有益的,但也不能任意而為之,還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耽誤病情,影響到治療。
在生活中心中要是有呼吸不暢的情況,該如何治療?相對來說,一些人會去醫(yī)院呼吸氧氣,當然,吃一些藥物是不可少的,其實,相對來說,在中醫(yī)上有一款較為安全的中藥方劑,對于這樣的癥狀有很好的治療,下面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來了解,在生活中到底哪種中藥方劑能夠治療這樣的癥狀。
枳殼散
【處方】
枳殼(去瓤,銼,麩炒)、白術各15克;香附子30克(麩炒,舂去皮);檳榔9克。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氣滯食阻,心下痞悶或作痛,多噫敗卵氣。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米飲調下,一日三次,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本事方》卷三引龐老方。
枳殼湯
【處方】
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銼)各3克;大腹皮19.克(銼)、百合、牽牛子(炒)、赤茯苓(去黑皮)各30克;赤芍藥、桑根白皮(銼)各9克;郁李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陰干)15克。
【制法】
上九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
治大便不通,腹脅脹滿膨悶,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以通為度。
【摘錄】
《圣濟總錄》卷九十七。
結語:上面就是生活中枳殼散的簡單描述,相信通過介紹,對于這款中藥方劑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生活中科學、合理的這種中藥方劑對于身體保健是有益處的,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能夠多多注意,合理的使用。當然,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以免出現一些意外。
在生活中有些時候,女性會感覺到手腳發(fā)汗,這樣的情況其實不應該被忽視,這往往是一種疾病,有了這樣的癥狀,女性應該很好的進行咨詢醫(yī)生,有些時候,造成這個情況是因為月經不調導致的,而在生活中,女性要是這樣做,使用這款中藥方劑對于保健身體是有幫助的。
枳殼飲子
【別名】
枳殼散(《婦人大全良方》卷五)。
【處方】
枳殼60克(去皮,麩炒);半夏30克(湯洗七次,以生姜汁浸三日,用麩炒黃);紅芍藥30克 柴胡(去蘆);45克 黃芩45克。
【制法】
上五味,共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婦人手足煩熱,夜臥多汗,肌肉黃瘁,經候不調,四肢煩倦,心胸滿悶,狀似勞氣。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2枚,同煎至12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
《博濟方》卷四。
枳殼熨方
【別名】
枳殼散(《圣濟總錄》卷一四二)。
【處方】
枳殼120克;訶子皮60克。
【功能主治】
治腸痔腫核,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上二味,搗碎,于銚子內炒令熱,以帛裹熱熨之,冷即再炒熨之。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四一。
結語:通過上面關于枳殼飲子的簡單描述,相信大家對于這樣的中藥方劑有了更多的了解,女性可以適當的使用這款中藥方劑,以此來幫助身體進行保健,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女性可以多多的使用,當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是最好的,以免不必要事情的發(fā)生。
在生活中脾部、胃部有了不適癥狀應該如何治療呢?不少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會發(fā)現子宮脫垂,那么在生活中對于這樣的癥狀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在這個時候不妨適當的使用這種中藥方劑,這款中藥方劑對于女性身體保健有非常好的幫助,能夠讓女性顯得非常健康,下面來看看吧。
枳殼糖漿
【處方】
炒枳殼60克;升麻15克;黃芪30克;紅糖100克。
【制法】
將上3味藥加水800克,煎取500克,加入紅糖即可。
【功能主治】
補氣,升舉脾胃清陽之氣。適用于產后子宮脫垂。
【用法用量】
每次服20克,每日3次。
【摘錄】
《經驗方》。
枳殼丸
【處方】
皂角1挺(去黑皮,微炒);枳殼(去瓤,麩炒);川大黃60克(銼,微炒);羌活(去蘆)、木香(不見火)、橘紅、桑白皮(蜜水炙)、香白芷各60克。
【制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脾有實熱,心腹壅滯,四肢疼痛,兩脅脹滿,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腹時用米飲或生姜湯送下。
【摘錄】
《重訂嚴氏濟生方》。
結語:以上就是生活中女性保健身體的簡單描述,女性想要保健身體,可以使用這款中藥方劑,相對來說,這款中藥方劑是安全有效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當然了,為了安全起見,最好在使用的時候,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希望大家使用這款中藥方劑保健好身體。
在生活中,有了痰氣停積的情況,應該如何治療?不少人會吃一些藥物,也會尋找其他的方式進行治療,畢竟痰氣停積對健康是有影響的,其實,在這個時候適當的服用這款中藥方劑,能夠很好的治療,下面就來簡單的了解一下這款中藥方劑的功效,以免耽誤你的治療。
枳殼橘皮湯
【處方】
白術各45克;人參、枳殼各30克;陳橘皮22克。
【制法】
上藥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痰氣停積,胸中痞滿,嘔吐,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溫服,一日二至三次。
【摘錄】
《雞峰普濟方》卷十八。
枳殼理中湯
【處方】
炮姜4.5克;白術4.5克(炒);枳殼4.5克(炒);赤芍4.5克;肉桂4.5克(去皮);砂仁9克(炒灰)。
【功能主治】
治產后瘀血沖脾,腹中脹滿,脈沉滯者。
【用法用量】
水煎濃汁,去滓溫服。
【備注】
產后脾虛氣滯,血瘀不消,故沖逆于中而脹滿不止,方中白術健脾運化以除脹,枳殼理氣寬中以除滿,赤芍破血祛瘀,肉桂暖血溫經,炮姜溫中以逐冷滯,砂糖和胃以去瘀血,水煎溫服,使脾健氣強,則瘀血頓化,而脹滿自已。
【摘錄】
《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結語:以上就是枳殼橘皮湯的簡單描述,如果你在生活中有痰氣停積的癥狀,不妨多多的使用這款中藥方劑進行治療,相對來說,這款中藥方劑是安全的,是經過臨床檢驗的,當然了,為了確保健康,最好還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以免發(fā)生意外,最后,希望大家使用這款中藥方劑能夠獲得健康的身體。
在生活中經常煩惱應該怎么辦呢?這個時候不少人會吃一些藥物,其實,在生活中想要緩解這種癥狀,不妨適當的使用一下枳殼煮散的中藥方劑,這款中藥方劑,對于治療煩惱有很好的幫助,同時,還能夠治療兩肋疼痛,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這款中藥方劑的具體功效吧。
枳殼煮散
【處方】
枳殼(去瓤,麩炒黃)、細辛(去葉)、桔梗(炒)、防風(去釵股)、川芎各120克;葛根45克;甘草60克(炙)。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治悲哀煩惱傷肝,兩脅疼痛,筋脈緊急,腰腳重滯,兩股筋急,舉動不利,漸至脊膂攣急。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60毫升,濾去滓,空腹時溫服。
【摘錄】
《普濟本事方》卷七。
枳連丸
【處方】
陳枳殼90克;川黃連90克;槐花(炒)60克。
【制法】
上藥為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痢疾,里急后重,赤白相雜。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白湯送下。
【摘錄】
《活人心統(tǒng)》卷一。
結語:以上就是枳殼煮散的簡單描述,相信大家對于這樣的中藥方劑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生活中適當的使用一下這款中藥方劑,以此來幫助身體保健,當然,最好的方式還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以免耽誤治療,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希望上面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在以后的生活中,合理的使用,以此來保健身體。
在生活中出現消化不良,食物難以消化,應該怎么辦呢?不少人會吃一些藥物,其實,在這個時候吃枳殼木香丸的中藥方劑對于緩解這樣的癥狀有非常好的幫助,枳殼木香丸能夠很好的保健身體,對于食物消化有很好的幫助,下面就來簡單的了解一下枳殼木香丸的功效吧,希望對大家保健身體有所幫助。
枳殼木香丸
【處方】
枳殼(去瓤,麩炒)60克;木香、大黃(紙裹煨)各15克;檳榔(銼)、芎藭、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焙研)各30克。
【制法】
上六味,將前五味搗羅為末,入郁李仁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留飲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食后、臨臥用溫生姜湯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六十四。
枳殼前胡湯
【處方】
枳殼、前胡、防風、赤茯苓、蘇梗、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
治麻后咳嗽氣急。
【用法用量】
水煎服。氣急者,以沉香磨水對服。
【摘錄】
《麻科活人全書》卷三。
結語:以上就是生活中枳殼木香丸的簡單描述,如果你也有上述的這些癥狀,不妨適當的使用一下這款中藥方劑,這個中藥方劑是中醫(yī)經過檢驗得到的,較為安全,當然,想要徹底的治療,還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以免耽誤病情,畢竟有些時候,會出現一些意外,希望枳殼木香丸的中藥方劑能夠給你帶來好身體。
察覺到咳嗽,不少人會想著去看醫(yī)生,尋求醫(yī)生的幫助,進而會吃一些止咳藥,其實,在生活中,相對來說,運用中藥,能更好的治療咳嗽,枳殼半夏湯就是一款不錯的中藥,對于治療咳嗽有很好的幫助,下面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枳殼半夏湯的功效成分、處方以及一些藥用途徑吧。
枳殼半夏湯
【處方】
枳殼、半夏、黃芩、桔梗各6克;甘草3克。
【制法】
上銼為散。
【功能主治】
清熱化痰,下氣寬中。治痰熱內阻,肺氣不宣,胸膈痞滿。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加生姜3片,桑白皮2克,烏梅1個,水煎服。未效,加甜葶藶、馬兜鈴、防己、薄荷。
【摘錄】
《世醫(yī)得效方》卷四。
枳殼除痔丸
【處方】
大枳殼120克(去瓤,別為末);大草烏120克。
【制法】
上以草烏細末,人豬大臟內,用醋2~2.5千克,煮干,如未爛,更加醋煮十分爛為度,余醋些小搗候臟爛,卻入前枳殼末再搗勻,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痔瘡。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腹及臨臥時用溫米飲送下。仍以臭椿皮煎湯洗。屬熱毒者,減草烏,增入黃連、槐花之類。
【注意】
服藥后,忌熱飲食片時。
【摘錄】
《普濟方》卷二九六。
結語:以上就是枳殼半夏湯的簡單描述,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表現癥狀,不妨試試這款中藥方劑,相對來說,會更加安全有效,同時,在使用這款中藥方劑的時候,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相對來說,這款中藥方劑還是有效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