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殼煮散的中藥方劑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惫磐駚?,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茖W(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怎么進行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枳殼煮散的中藥方劑”,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在生活中經(jīng)常煩惱應(yīng)該怎么辦呢?這個時候不少人會吃一些藥物,其實,在生活中想要緩解這種癥狀,不妨適當(dāng)?shù)氖褂靡幌妈讱ぶ笊⒌闹兴幏絼?,這款中藥方劑,對于治療煩惱有很好的幫助,同時,還能夠治療兩肋疼痛,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這款中藥方劑的具體功效吧。
枳殼煮散
【處方】
枳殼(去瓤,麩炒黃)、細辛(去葉)、桔梗(炒)、防風(fēng)(去釵股)、川芎各120克;葛根45克;甘草60克(炙)。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治悲哀煩惱傷肝,兩脅疼痛,筋脈緊急,腰腳重滯,兩股筋急,舉動不利,漸至脊膂攣急。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60毫升,濾去滓,空腹時溫服。
【摘錄】
《普濟本事方》卷七。
枳連丸
【處方】
陳枳殼90克;川黃連90克;槐花(炒)60克。
【制法】
上藥為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痢疾,里急后重,赤白相雜。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白湯送下。
【摘錄】
《活人心統(tǒng)》卷一。
結(jié)語:以上就是枳殼煮散的簡單描述,相信大家對于這樣的中藥方劑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生活中適當(dāng)?shù)氖褂靡幌逻@款中藥方劑,以此來幫助身體保健,當(dāng)然,最好的方式還應(yīng)該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以免耽誤治療,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希望上面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在以后的生活中,合理的使用,以此來保健身體。
擴展閱讀
胃酸是我們胃部很重要的一個成分,但是胃酸過多就不好了。容易引起很多病癥。這里小編介紹大家喝半夏煮散中藥方劑,半夏煮散的功效很多,但是在治療胃酸過多方面效果很好的。有需要的朋友一起來看半夏煮散的用法吧!
別名
半夏湯。
處方
半夏16分(湯洗10度),木通16分,前胡6分(去頭),旋覆花5分(去萼稱),陳皮6分(浸,去白),檳榔6分(生杵,煎湯藥成膏后斟酌入),官桂5分(去粗皮),枳殼5分(麩炒),茯苓6分,白術(shù)6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胃冷有酸,胃酸過多,嘔逆不思飲食,及中酒后,三焦咳,腹?jié)M不欲食。
用法用量
半夏湯(《圣濟總錄》卷五十四)。
摘錄
《博濟》卷三。
胃酸過多
胃酸過多又稱作胃酸過高,是胃腸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胃酸可以幫助消化,但如果胃酸過多就會傷及胃、十二指腸黏膜,造成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人胃是持續(xù)分泌胃酸的,其基礎(chǔ)的排出率約為最大排出率的10%,且呈晝夜變化,入睡后幾小時達高峰,清晨醒來之前最低。胃液中的胃酸(0.2%~0.4%的鹽酸),可以殺死食物里的細菌,確保胃和腸道的安全,同時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幫助消化。
胃液對消化食物起著重要作用,正常胃液呈酸性,空腹時為20~100ml,超過100ml提示胃酸分泌增多。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胃液分泌維持一定的量,如分泌過多,就會出現(xiàn)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現(xiàn)象。
病因
當(dāng)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情緒不佳時,大腦皮質(zhì)功能紊亂,不能很好地管轄胃酸分泌的神經(jīng),促使胃酸分泌增多。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病等,可導(dǎo)致胃酸增多,常出現(xiàn)泛酸。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利血平、保泰松等,可致胃酸分泌增多。飲食不當(dāng),如過甜、過咸、過辣、過酸、過冷、過燙的食物都可導(dǎo)致胃酸分泌增加;某些粗糧、紅薯、馬鈴薯等含大量淀粉、糖、酸等,會刺激胃產(chǎn)生大量胃酸,此外不易消化的食物,剩余的糖分在胃腸道里發(fā)酵,也會誘發(fā)泛酸。
臨床表現(xiàn)
1.吞酸、反胃、吐酸水。
2.燒心、反酸、灼痛不適,少進食或服用堿性藥物、抑酸藥物可緩解。
3.發(fā)生潰瘍后可出現(xiàn)有規(guī)律的饑餓痛、夜間痛等。
檢查
胃鏡檢查,不僅可以取活組織檢查,甄別各種類型胃病,甚至胃癌,還可以進行止血等各種治療。對病情較為復(fù)雜,或是經(jīng)過抗幽門螺桿菌、抑酸等治療效果不明顯的,還可以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選擇24或48小時食管pH值檢測、24小時胃pH值檢測等,以明確診斷。
診斷
診斷胃酸相關(guān)性疾病,患者的癥狀非常重要。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根據(jù)其主訴癥狀醫(yī)生就可以確診。
結(jié)語:有關(guān)半夏煮散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半夏煮散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半夏煮散的功效是主治胃冷有酸,食欲不振的情況的。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向中醫(yī)師咨詢一下,開些方子回去熬著喝,效果不錯的。
在生活中有了風(fēng)寒癥狀,不少人會去讓醫(yī)生給自己開一點降溫的藥物,或者打瓶點滴,那么在生活中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來治療刺風(fēng)、風(fēng)寒呢?其實還是有的,在生活中要是使用枳殼酒的中藥方劑,對于治療刺風(fēng)有很好的幫助,下面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這款中藥方劑,以及其他的功效吧。
枳殼酒
【處方】
枳殼(去瓤,麩炒)、柏白皮各250克;五葉草500克。
【功能主治】
治刺風(fēng)。氣血為風(fēng)寒所侵,蘊滯生熱,寒熱相搏于皮膚之間,遍身痛如針刺。
【用法用量】
上三味,細銼,生絹袋盛,以酒6升,浸七日。每次溫飲適量,常令有酒力佳。
【摘錄】
《圣濟總錄》卷十二。
枳殼桔梗湯
【處方】
枳殼(去瓤,麩炒)、桔梗(去蘆)、青皮(去瓤)、陳皮(去白)各15克;木香10克;當(dāng)歸、粉草各15克。
【制法】
上銼為散。
【功能主治】
治冷熱不調(diào),邪正交爭,發(fā)為腹痛嘔吐。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水煎,溫服。
【摘錄】
《世醫(yī)得效方》卷十二。
結(jié)語:以上就是生活中使用枳殼酒的簡單介紹,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癥狀,不妨多多的使用一下,以此幫助身體避免這些疾病的折磨,希望上面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當(dāng)然,即使這款中藥方劑經(jīng)過了中醫(yī)的檢驗,相對來說是有益的,但也不能任意而為之,還應(yīng)該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進行,以免耽誤病情,影響到治療。
這個安心煮散是一種比較有效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臨床中是比較常用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安心煮散的中藥方劑,趕緊來看看這個安心煮散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安心煮散
【處方】
遠志2兩,白芍藥2兩,宿姜2兩,茯苓42銖,知母42銖,紫菀42銖,赤石脂42銖,石膏42銖,麥門冬42銖,桂心30銖,麻黃30銖,黃芩30銖,萎蕤36銖,人參24銖,甘草10銖。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心熱滿,煩悶驚恐。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卷十六引作安心散。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此兼竹瀝、茯神散二方之制,方中麻黃、遠志、萎蕤、即茯苓散中升麻、桂心、麥冬之義,人參、甘草、黃芩,即竹瀝湯中人參、白術(shù)、梔子之義,三方合,究其微,則滋中寓清,清中寓散,散中寓清之法。
【摘錄】
《千金》卷十三。
治心虛多煩躁,背膊妨悶,面色變赤,言語謬亂。
遠志湯方
遠志(去心一兩) 、白茯苓(去黑皮三分) 、犀角(鎊一兩半)、 知母(半兩) 、芍藥(一兩) 、黃芩(去黑心)上七味。
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麥門冬汁半合,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治心煩躁,口干舌澀。
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去心焙二兩) 、龍齒(半兩) 、玄參(洗切)、 梔子仁、茅根(各一兩) 、木通(二兩銼) 、赤芍藥(一兩)上七味。
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幾種能夠治療病癥的中藥方劑,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安心煮散的中藥方劑應(yīng)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關(guān)的認識。那么,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在生活中有些時候,女性會感覺到手腳發(fā)汗,這樣的情況其實不應(yīng)該被忽視,這往往是一種疾病,有了這樣的癥狀,女性應(yīng)該很好的進行咨詢醫(yī)生,有些時候,造成這個情況是因為月經(jīng)不調(diào)導(dǎo)致的,而在生活中,女性要是這樣做,使用這款中藥方劑對于保健身體是有幫助的。
枳殼飲子
【別名】
枳殼散(《婦人大全良方》卷五)。
【處方】
枳殼60克(去皮,麩炒);半夏30克(湯洗七次,以生姜汁浸三日,用麩炒黃);紅芍藥30克 柴胡(去蘆);45克 黃芩45克。
【制法】
上五味,共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婦人手足煩熱,夜臥多汗,肌肉黃瘁,經(jīng)候不調(diào),四肢煩倦,心胸滿悶,狀似勞氣。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2枚,同煎至12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
《博濟方》卷四。
枳殼熨方
【別名】
枳殼散(《圣濟總錄》卷一四二)。
【處方】
枳殼120克;訶子皮60克。
【功能主治】
治腸痔腫核,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上二味,搗碎,于銚子內(nèi)炒令熱,以帛裹熱熨之,冷即再炒熨之。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四一。
結(jié)語:通過上面關(guān)于枳殼飲子的簡單描述,相信大家對于這樣的中藥方劑有了更多的了解,女性可以適當(dāng)?shù)氖褂眠@款中藥方劑,以此來幫助身體進行保健,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女性可以多多的使用,當(dāng)然,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使用是最好的,以免不必要事情的發(fā)生。
年紀(jì)大的人似乎都有一個癥狀,就是記性不太好。這屬于健忘的癥狀,治療健忘中醫(yī)療法效果不錯的。這里推薦延齡煮散中藥方劑給大家。延齡煮散的處方中有很多種藥物,大家在抓藥的時候可要仔細看了。那么延齡煮散的用法是什么呢?
處方
茯神(去木)、益智(去皮)、防風(fēng)(去叉)、人參、桑寄生、藿香葉、甘草(炙,銼)、沉香、熟干地黃各等分。
制法
上藥為散。
功能主治
治健忘,心臟氣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
《普濟方》卷十七引《楊子建護命方》。
中醫(yī)治療健忘的原則
腦髓空虛是健忘的基本病理變化,腎氣腎精虧虛是其基本病機。大量的實驗和臨床研究表明,老年腎虛者大多腦功能下降,大腦神經(jīng)細胞減少,遞質(zhì)含量及遞質(zhì)受體數(shù)量均下降,內(nèi)分泌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自身免疫和變態(tài)反應(yīng)增加,體內(nèi)自由基的容量及過氧化物隨年齡增加而積累,而抗自由基損傷的物質(zhì)如SOD含量下降。
這些變化說明腎虛是健忘的重要病因。以腎虛為主要病機,以補腎填精益髓為治療大法組方遣藥,來延緩衰老,防治老年性癡呆,健忘。可以說是傳統(tǒng)共識。但不管病情如何變化,腎虛始終貫穿健忘的整個病程,是其最本質(zhì)的特征。臨床只要以補腎填精益髓立方防治健忘,就能取得較好療效。腎虛是老年性癡呆發(fā)病的重要病理基礎(chǔ),痰凝血瘀是老年性癡呆發(fā)病的重要因素。
痰瘀既是病理產(chǎn)物又是致病因素,痰凝血瘀推動了老年性癡呆的發(fā)生發(fā)展。正常衰老過程本身就有血瘀證存在的潛在性。故瘀血內(nèi)停也是癡呆發(fā)病的重要原因,瘀阻心腦則可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健忘癡呆,神昏譫語?!堆C論瘀血》也說:瘀血攻心,心痛、頭暈、神氣昏迷。健忘所表現(xiàn)出的呆板、遲鈍、寡言、傻哭傻笑、舌質(zhì)暗淡或舌質(zhì)淡、苔白膩等各種臨床癥狀正屬于中醫(yī)痰凝血瘀范疇。
綜上所述,腎虛是健忘的主要原因和基礎(chǔ),痰凝血瘀是發(fā)病的直接原因。腎虛為本,痰凝血瘀為標(biāo),本虛標(biāo)實正是健忘的基本病機。正虛可以生痰生瘀,痰瘀又可加重正虛,二者互為因果,導(dǎo)致了病情的發(fā)生發(fā)展。
結(jié)語:有關(guān)延齡煮散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延齡煮散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多喝延齡煮散能幫助我們治療健忘的癥狀,對于健忘,很多老年人都會有。如果不想讓病情惡化下去,建議大家平時服用些延齡煮散。
只要一提到中醫(yī),大家就會想要這中藥方劑。沒錯,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的地位真的是非常高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八味煮散的中藥方劑以及八味煮散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八味煮散
【處方】
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2兩,麥糵(炒)2兩,吳茱萸(湯洗,焙干,炒)1兩,人參1兩,桂(去粗皮)1兩,蕪荑(微炒)1兩,陳橘皮(湯洗,去白,焙)1兩,蓽茇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脾胃氣虛,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1枚(擘),同煎至6分,去滓,空心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四十六。
八味丸
【處方】
川巴戟1兩半(酒浸,去心,用荔枝肉1兩,同炒赤色,去荔枝肉不要),高良姜1兩(銼碎,用麥門冬1兩半,去心,同炒赤色為度,去門冬),川楝子2兩(去核,用降真香1兩,銼碎同炒,油出為度,去降真香),吳茱萸1兩半(去梗,用青鹽1兩,同炒后,茱萸炮,同用),胡蘆巴1兩(用全蝎14個,同炒后,胡蘆巴炮,去全蝎不用),山藥1兩半(用熟地黃同炒焦色,去地黃不用),茯苓1兩(用川椒1兩,同炒赤色,去椒不用),香附子1兩半(去毛,用牡丹皮1兩,同炒焦色,去牡丹皮不用)。
【制法】
上為細末,鹽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老人常服延壽延年,溫平補肝腎,清上實下,分清濁二氣,補暖丹田。主積年冷病,累歲沉疴,遺精白濁,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空心、食前鹽湯送下;溫酒亦得。
【摘錄】
《壽親養(yǎng)老》卷四。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八味煮散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沒錯,這八味煮散中藥方劑雖然很不錯,還是還是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之后在進行服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