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膏的中藥方劑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隨著社會的進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問,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巴膏的中藥方劑”,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巴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化腐生肌。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巴膏的中藥方劑以及巴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巴膏的相關知識吧!
巴膏
【處方】
象皮18克,穿山甲18克,山梔80個,兒茶(另研極細末)6克,人頭發(fā)36克,血竭(另研極細末)3克,硇砂(另研極細末)9克,黃丹(飛)香油桑枝,槐枝,桃枝,柳枝,杏枝各45厘米。
【功能主治】
化腐生肌。一切癰疽,發(fā)背,惡瘡。
【用法用量】
用香油2千克,將桑、槐、桃、柳、杏五枝燥枯,撈出;次入象皮、穿山甲、人頭發(fā),炸化;再入山梔子燥枯,用絹將藥滓濾去,將香油復入鍋內(nèi)煎滾,離火少頃。每500克香油入黃丹180克,攪勻,用慢火熬至滴水成珠,將鍋取起,再入血竭、兒茶、硇砂等末攪融,用涼水一盆,將膏藥傾入水內(nèi),用手扯藥千余遍,換水數(shù)次,拔去火氣,瓷罐收貯,用時不宜見火,須以銀杓盛之,重湯燉化,薄紙攤貼。
【摘錄】
《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二。
巴膏
【處方】
硇砂6兩,穿甲26兩,兒茶3兩,桃枝21兩,柳枝21兩,山梔5斤,血余12兩,乳香10兩,槐枝21兩,杏枝21兩,血竭3兩,桑枝21兩。
【制法】
麻油40斤,每斤用緯丹4兩煎成。
【功能主治】
瘰疬未潰者。
【用法用量】
貼患處。
【摘錄】
《瘍科捷徑》卷上。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巴膏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獨到的了解了吧!這巴膏中藥方劑雖然效果不錯,但還是請到醫(yī)院就收正規(guī)的治療哦!
yS630.Com相關推薦
白龍膏這種中藥方劑是非常好用的,它在中醫(yī)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而且效果是非常好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龍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龍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龍膏
【處方】
膩粉1分,乳香半兩(細研),濕百合根1兩(爛研)。
【制法】
上藥相和研令勻熟。
【功能主治】
諸惡瘡腫,人不識者。
【用法用量】
每用先以鹽漿水凈洗瘡,以厚紙涂藥于上,日2次。
【摘錄】
《圣惠》卷六十五。
白蘞膏
【處方】
白蘞1兩,白及1兩,白芷1兩,突厥子兩半。
【制法】
上為細末,用牛酥5兩煎為膏。
【功能主治】
風牽瞼出外障。
【用法用量】
早晨涂在眼睛內(nèi);夜半涂亦得。
【摘錄】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幾種能夠治療病癥的中藥方劑,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白龍膏中藥方劑應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關的認識。那么,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相信很多的讀者朋友們都知道中醫(yī)中比較常用到的就是中藥方劑了,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巴附丸的中藥方劑以及巴附丸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巴附丸一
【處方】
大附子尖不可長半寸(去皮,炮裂,為末),斑蝥1個(去嘴及足翼,只用肉,先以麥面炒熟),巴豆1粒(去心膜并殼,將巴豆肉乳缽內(nèi)爛研成膏,用竹紙1幅,折揲裹之,以竹棒捍令油在紙上,直至捍得巴豆油極盡為度)。
【制法】
上為末,以面糊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小兒盤腸氣,腹中冷痛,啼哭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少許茴香,略借氣,切不可多用也。臥夜服,菖蒲茴香湯送下。只通使1服。新修合者,未可用,修合百日后方可用。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六一。
巴附丸二
【處方】
葫蘆巴1兩半,附予(炮裂,去皮臍)1兩,硫黃(研)1兩,茴香子(炒)3分,檳榔(銼)半兩,桂(去粗皮)半兩。
【制法】
上為末,和勻,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腎臟虛冷,腹脅脹滿。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日午、臨臥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五十二。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幾中藥方劑的相關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巴附丸的中藥方劑應該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吧!這個小兒盤腸氣,腹中冷痛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哦!最后祝早日康復哦!
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中醫(yī)的治療中有著很好的療效。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種能夠有效的治療風濕腰痛的中藥方劑巴戟浸酒。那么,接下來趕緊來看看這巴戟浸酒的處方和功能主治吧!
巴戟浸酒
【別名】
巴戟天酒。
【處方】
巴戟2兩,羌活2兩,當歸3兩,牛膝1兩(去苗),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石斛2兩(去根),生姜2兩。
【制法】
上銼細,生絹袋盛,以酒1斗5升浸,密封7日開。
【功能主治】
風濕腰痛,行立不得。風冷或寒濕傷著腰腳,冷痹或疼痛、強直不得屈伸。
【用法用量】
巴戟天酒(《圣濟總錄》卷八五)。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巴戟酒。
【摘錄】
《圣惠》卷四十四。
巴戟散
【處方】
巴戟、柏子仁、石龍芮、天麻、牛膝(去苗)、牡蠣(燒為粉)、菟絲子(酒浸一宿,焙干,別搗)、天雄(炮裂,去皮、臍)、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各30克、萆薢(銼)、防風(去蘆頭)、當歸、羌活、桑螵蛸(微炙)各22.5克、肉桂60克(去皺皮)。
【制法】
上藥搗細羅為散。
【功能主治】
風勞,氣血不足,臟腑虛傷,肢節(jié)煩疼,腰腳無力,形體羸瘦,面色萎黃,小便數(shù)多,臥即盜汗。
【用法用量】
每于空腹時以溫酒調下6克。
【摘錄】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治療巴戟浸酒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相關的了解了吧!這巴戟浸酒中藥方劑的效果是比較不錯的。最后祝早日康復哦!
長肉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幫助身體進行長肉,那么,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長肉膏的中藥方劑以及長肉膏的處方、功能主治以及其他的功效,希望對大家保健身體有所幫助,通過對長肉膏的了解,保健好身體,接下來來看看吧!
長肉膏
【處方】
人參1兩,黃耆1兩,當歸1兩,夜合樹皮1兩,玄參1兩,血余3兩,老鼠1個細藥:血竭5錢,龍骨5錢,赤石脂5錢,白臘5錢。
【制法】
上用麻油1斤,煎飛丹收。
【功能主治】
長肉。
【摘錄】
《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長肉生肌散
【處方】
龍骨(煅)2錢,血竭3錢,象皮1兩(炒),兒茶2錢,甘石2錢(煅),乳香1錢,沒藥1錢(去油),冰片2分。
【制法】
上為末,瓷瓶收貯。
【功能主治】
長肉生肌。
【用法用量】
用時以少許摻膏藥上貼之。
【摘錄】
《惠直堂方》卷三。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長肉膏的中藥方劑應該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長肉膏是一款難得中藥方劑,對于身體保健是非常有幫助的,以上介紹的中藥方劑是比較有效的,如果想要徹底治療還請咨詢專業(yè)醫(yī)生,以此來保護身體。
白虎膏是一種非常好用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虎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虎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虎膏
【處方】
白石膏(火煅,研極細,水飛過)。
【制法】
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
小兒熱嗽有痰。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白虎丸。
【摘錄】
《萬氏家抄方》卷五。
白膏
【處方】
附子15枚,野葛1尺5寸,蜀椒1升。
【功能主治】
面隳皰,疥,癰,惡瘡。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醋漬1宿,豬膏1斤,煎令附子黃,去滓。涂之,日3次。
【摘錄】
《千金》卷六。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虎膏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有效地治療,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白蘞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治療多種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白蘞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蘞膏的處方和制法,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蘞膏
【處方】
白蘞2兩,黃連2兩,生胡粉1兩。
【制法】
上藥治下篩,溶脂調和。
【功能主治】
皮膚中熱痱,瘰疬。
【用法用量】
敷之。
【摘錄】
《鬼遺》卷五。
白僵蠶散
【處方】
白僵蠶(直好,白色者)1兩(新瓦上炭火略炒微黃色),天南星(白者)1兩(炮裂,刮去粗皮,銼)(一方只用白僵蠶)。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纏喉風并急喉閉喉腫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1字,用生姜自然汁少許調藥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拘時候。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九。
結語: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相信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大家對這個白蘞膏一定也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和獨到的了解了吧!沒錯哦!白蘞膏的中藥方劑就是有這么多的功效,沒懂的話!就再看一遍哦!
腳上長雞眼,應該很多人都比較清楚其癥狀。治療雞眼,也有很多辦法,這里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中醫(yī)藥方,用白魚膏。白魚膏的配方很簡單,只需要鯽魚和巴豆兩種食物,但是白魚膏的功效很好,來看白魚膏的用法!
別名
雞眼膏。
處方
鯽魚8兩,巴豆3錢。
制法
用香油64兩將藥炸枯,過濾去滓,煉至滴水成珠后溫再入官粉64兩攪勻,收膏,每張油重3分。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主諸毒惡瘡,癰疽對口,腫毒堅硬不潰,腳生雞眼。
用法用量
貼患處。
摘錄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雞眼
系足部皮膚局部長期受壓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圓錐狀角質增生。俗稱肉刺。長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較易發(fā)生,摩擦和壓迫是主要誘因。
病因
長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較易發(fā)生,摩擦和壓迫是主要誘因。緊窄的鞋靴或畸形的足骨可使足部遭受摩擦或受壓部位的角層增厚,且向內(nèi)推進,成為頂端向內(nèi)的圓錐形角質物。
臨床表現(xiàn)
皮損為圓形或橢圓形的局限性角質增生,針頭至蠶豆大小,呈淡黃或深黃色,表面光滑與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中心有倒圓錐狀角質栓嵌入真皮。因角質栓尖端刺激真皮乳頭部的神經(jīng)末梢,站立或行走時引起疼痛。雞眼好發(fā)于足跖前中部第3跖骨頭處、砪趾脛側緣,也見于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間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
治療
1、外用腐蝕劑
雞眼膏外貼或雞眼軟膏外敷,也可用10%水楊酸冰醋酸、30%水楊酸火棉膠及水晶膏等。外用腐蝕劑須保護周圍皮膚,可將氧化鋅膠布中央剪一小孔,大小與皮損相同,粘貼在皮膚損害處并使皮損露出,另用膠布細條搓成索狀圍住孔成堤狀,然后敷藥再以大塊膠布覆蓋,封包3~7天換藥1次,直至脫落。
2、物理治療
電烙,二氧化碳激光燒灼,接觸X線照射。
結語:有關白魚膏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白魚膏又多了些認識和了解了。白魚膏能治療雞眼,這一病癥在很多人腳上都有發(fā)生過。相信在治療的時候,不少人也為之困惑過。以后再遇到這個情況可以試試白魚膏!
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治療病癥的手段,這種手段治療病癥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及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及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及膏
【處方】
良姜、白及、瀝青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嚼脂麻,水同熬為膏,入冷水共淀,用絆絹1片,火上攤作膏。
【功能主治】
螻蛄瘡。
【用法用量】
貼瘡上。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一四。
白及蓮須散
【處方】
白及1兩,蓮花須5錢(金色者佳),側柏葉5錢,沙參5錢。
【制法】
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
咯血。
【用法用量】
入藕節(jié)汁、地黃汁,磨京墨令黑,調藥2錢,如稀糊啜服。
【摘錄】
《準繩類方》卷三引戴氏方。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幾中藥方劑的相關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及膏的中藥方劑應該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吧!這個螻蛄瘡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哦!最后祝早日康復哦!
喝酒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應酬項目,在喝酒的時候,要是喝酒過多,很容易讓身體受到傷害,嚴重的時候還會造成痔瘡,造成大便出血,那么在生活中有沒有什么方法能夠有效的治療這種癥狀呢?通過治療這種癥狀,能不能很好的調節(jié)身體呢?其實,這樣的方法還是有的,在生活中要使用這款中藥方劑,對于身體調節(jié)有很好的幫助。
枳巴丸
【處方】
枳殼(去瓤,每2片入巴豆去殼者1粒,以線扎定,用米醋煮軟爛成黑色,去巴豆,銼碎,焙干)。
【制法】
上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酒食所傷,遂成痔疾,發(fā)則便血。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臘茶湯下,不拘時候。疾作服之,不宜多服。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七。
枳梗湯
【處方】
枳殼、桔梗、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結胸痞氣及胸滿不利,煩悶欲死。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表熱或寒熱往來,加柴胡、黃芩;內(nèi)熱,加黃連;痰喘,加瓜蔞仁;口燥,去半夏,加天花粉。
【摘錄】
《醫(yī)學入門》卷四。
結語:以上就是枳巴丸的簡單描述,希望上面的介紹對于大家保健身體有所幫助,在生活中使用這款中藥方劑,能夠有效的調節(jié)身體、保健身體。當然了,服用這款中藥方劑,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希望對有上述癥狀的你有所幫助,通過使用這款中藥方劑能夠很好的保健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