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鱗片的鑒定
養(yǎng)生的吃的。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養(yǎng)生已經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同心鱗片的鑒定”,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同心鱗片指沿同一白點逐漸向一邊擴展形成的鱗片狀,如牡蠣。
牡蠣,屬牡蠣科(Ostreidae真牡蠣)或燕蛤科(Aviculidae珍珠牡蠣),雙殼類軟體動物,分布于溫帶和熱帶各大洋沿岸水域。海菊蛤屬(Spondylus)與不等蛤屬(Anomia)動物有時亦分別稱為棘牡蠣和鞍牡蠣。
牡蠣(mǔl)又名:生蠔(ho)??苿游镩L牡蠣ostrea gigas thunberg、廣東湛江生蠔、江蘇南通、浙江三門縣小嶼山背部小沿海的牡蠣(大規(guī)模的養(yǎng)殖)以及大連灣牡蠣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 或近江牡蠣ostrea rivularis gould 的貝殼。全年均可采收,去肉,洗凈,曬干。
類別:平肝息風藥
拉?。篊oncha Ostreae
別名:蠣蛤、左顧牡蠣、牡蛤、海蠣子殼、海蠣子皮、左殼、海蠣子、蠣黃、生蠔、鮮蚵、蠔仔、古賁(b)。
牡蠣簡介:一種軟體動物,身體呈卵圓型有兩面殼,生活在淺海泥沙,肉味鮮美。殼燒成灰可入藥。也叫蠔。
擴展閱讀
穿山甲是一種生活在山地草叢中的一種甲科動物,之所以叫它穿山甲,主要還是因為它那一身的鱗甲使人們對它印象深刻。穿山甲喜歡在夜間出來活動,所以人們并不常見它。穿山甲是一種比較珍貴的動物,這是因為它自身的鱗片有著很好的藥用作用,以前人們經常捕捉它用它的鱗甲來治病。但是在國家把它列為保護動物后,就已經禁止捕抓野生的了。
現在入藥的穿山甲鱗片均為人工養(yǎng)殖的穿山甲,那么穿山甲鱗片到底有什么功效,人們是都想知道的。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說一下這個穿山甲鱗片的功效。好讓大家對它有所了解。
通經下乳
穿山甲鱗片能夠起到催奶下乳的作用,用于產婦乳汁分泌不足,后期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不產奶等有很好的下奶作用。一般可以在燉豬蹄時放十克左右。也可治療女性乳房腫脹,小葉增生,以及哺乳期乳管阻塞而腫脹。
調經
穿山甲鱗片還具有活血調經的作用,用于治療婦女月經減少,閉經,痛經,經血黑等。
祛風除濕
穿山甲鱗片對風寒濕邪痹阻經脈,氣血凝滯不通所致的腰腿骨節(jié)疼痛,風濕痹痛,屈伸困難,中風癱瘓,疥癬,風癩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活血散結,消腫止痛
癰腫初起紅腫熱痛,跌打損傷,關節(jié)腫脹,脅肋疼痛,半身不遂以及各種淋巴結腫大、腫瘤包塊及各種癌癥均可以使用穿山甲進行治療。
止血功能
把炮制成的穿山甲研磨,用時將出血處沾干,迅速把穿山甲粉均勻地撒在出血部位上,可以起到迅速止血作用,還可以用于鼻出血等。
經過介紹可以看到穿山甲鱗片的功效還是很多的?,F在因為已經有了人工養(yǎng)殖的,所以大家如果需要還是可以去購買回來用的。但是對于野生的穿山甲可就要好好保護它們了。
同心層紋指沿一點逐漸向一邊擴展形成的半弧形紋理;如蛤殼。
海產軟體動物。貝殼堅厚,大型,殼高6~8厘米,殼長約7.3厘米,殼寬約4厘米;背緣略呈三角形,腹緣略呈圓形。殼頂突出,位于貝殼中部,略靠前方,殼頂尖端微向腹面彎曲。貝殼表面膨脹光滑,外面被有一層光澤如漆的黃灰色殼皮。由殼頂開始常有許多環(huán)形的褐色帶,頂部具有齒狀花紋,有的殼全為暗褐色,放射線和輪線不明顯,老年時殼頂的表皮很易脫落而現白色。
藥名:蛤殼
別名:海蛤殼
漢語拼音:gek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MeretrixmeretrixLinnaeus 2.Cyclinasinensis(Gmelin)。
歸經:歸肺、腎、胃經
功效:清肺化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制酸止痛;斂瘡收濕科屬。
分類:簾蛤科
主治:痰熱咳嗽;癭瘤;痰核;脅痛;濕熱水腫;淋濁帶下;胃痛泛酸;臁瘡濕疹。
甲殼指穿山甲剝下后剔凈肉渣,用片竹撐開曬干后帶鱗甲的整個甲皮,稱甲殼。
穿山甲(英文名:Malayan pangolin) 為鱗甲目,鱗鯉科,地棲性哺乳動物。穿山甲體形狹長,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多生活在山麓地帶的草叢中或較潮濕的丘陵雜灌叢。
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帶。白晝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間多出外覓食,晝伏夜出,遇敵時則蜷縮成球狀。其鱗片可做藥用,用于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主血瘀經閉,癥瘕,風濕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疬等癥。穿山甲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根據陶弘景著《本草經集注》的記載,穿山甲是一種食蟻動物,它能陸能水,日中出岸,張開鱗甲如死狀,誘蟻入甲,即閉而入水,開甲蟻皆浮出,圍接而食之。
穿山甲的生活習性果真是這樣嗎?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李時珍跟隨獵人進入深山老林,進行穿山甲解剖,發(fā)現該動物的胃里確實裝滿了未消化的螞蟻,證明了本草書的記載是正確的。
但李時珍發(fā)現穿山甲不是由鱗片誘蟻的,而是常吐舌誘蟻食之。他修訂了本草書上關于這一點的錯誤記載。同時他又在民間收集了穿山甲的藥用價值,記載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的順口溜。
過橋又稱過江枝。指黃連根莖的節(jié)間呈細長光滑圓柱狀;兩端節(jié)部略膨大,其細長部分稱過橋或過橋桿,橋桿又稱跳稈。
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毛茛科黃連屬。葉基徨,堅紙質,卵狀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狀菱形,羽狀深裂,邊緣有銳鋸齒,側生裂片不等2深裂;葉柄長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涼濕蔭蔽密林中。黃連也是一種常用中藥,最早在《神農本草經》中便有記載,因其根莖呈連珠狀而色黃,所以稱之為黃連。
為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和云連的干燥根莖,分別習稱味連、雅連、云連。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極苦,有俗語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根莖黃色,常分枝,密生多數須根。葉全部基生;葉柄長5-12(-16)cm;葉片堅紙質,卵狀三角形,寬達10cm,3全裂;中央裂片有細柄,卵狀菱形,長3-8cm,寬2-4cm,頂端急尖,羽狀深裂,邊緣有銳鋸齒,側生裂片不等2深裂,表面沿脈被短柔毛。
花葶l-2,高12-25cm,二歧或多歧聚傘花序,有花3-朵;總苞片通常3,披針形,羽狀深裂,小苞片圓形,稍小;萼片5,黃綠色,窄卵形,長9-12.5mm;花瓣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7mm,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數,外輪雄蕊比花瓣略短或近等長;心皮8-12,離生,有短柄。蓇葖果6-12,長6-8mm,具細柄。種子7-8粒,長橢圓形,長約2mm,寬約0.8mm,褐色?;ㄆ?-4月,果期3-6月。
指海馬頭部與體軸略呈直角,管狀長嘴如馬頭外伸,上有冠狀突起似馬纓,故稱馬頭。
海馬,魚綱,海龍目,海馬屬動物的總稱,屬于硬骨魚。頭部像馬,尾巴像猴,眼睛像變色龍,還有一條鼻子,身體像有棱有角的木雕,這就是海馬的外形。
海馬因其頭部酷似馬頭而得名,但有趣的是它卻是一種奇特而珍貴的近陸淺海小型魚類,隸屬海龍目海龍科海馬屬頭側扁,頭每側有2個鼻孔,頭與軀干成直角形,胸腹部凸出,由10~12個骨頭環(huán)組成,一般體長10cm左右,尾部細長,具四棱,常呈卷曲狀,全身完全由膜骨片包裹,有一無刺的背鰭,無腹鰭和尾鰭。
雄性海馬腹面有一個育兒囊,卵產于其內進行孵化,一年可繁殖2~3代。目前人工養(yǎng)殖海馬已獲得成功。
海馬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名貴中藥,具有強身健體、補腎壯陽、舒筋活絡、消炎止痛、鎮(zhèn)靜安神、止咳平喘等藥用功能,特別是對于治療神經系統的疾病更為有效。
海馬除了主要用于制造各種合成藥品外,還可以直接服用健體治病。
很多人在藥物選擇上,也都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藥物的選擇也是很關鍵的,不同的藥物對疾病治療上,也是有著不同的幫助作用,那穿山甲鱗片的作用都有什么呢,對這點也是很多人不清楚的,但是穿山甲鱗片對治療疾病上,也是有著很多幫助作用。
對穿山甲鱗片的作用具體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但是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藥物不是隨意的就可以選擇,否則對人體健康也是有著很大損害,它根據自身需要進行最佳。
穿山甲鱗片的作用:
1、穿山甲粉用于血滯經閉,癥瘕結塊,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等癥。穿山甲善于走竄,性專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經絡,故可用治上述諸種癥候。
2、穿山甲粉用于乳汁不通。穿山甲有較佳的通下乳汁功效,用于產后乳汁不通,可單味為末,黃酒送服。為增強下乳功效,多與王不留行配伍;若產后氣血兩虛、乳汁稀少,可合益氣補血的黃耆、當歸等藥同用。
3、穿山甲粉用于癰腫初起或膿成不潰等癥。穿山甲有消腫排膿的功效,能使癰腫未成膿者消,已化膿者速潰,在臨床上常與皂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等同用;如癰疽已潰者忌用。
4、穿山甲粉能活血消癰,消腫排膿,可使膿未成者消散,已成膿者速潰,為治療瘡瘍腫痛之要藥。瘡癰初起,常配銀花、天花粉、皂角刺等以清熱解毒、活血消癰,如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大全良方》);治瘡癰膿成未潰則配黃氣、當歸、皂角刺以托毒排膿,如透膿散(《外科正宗》);治瘰疬,可配夏枯草、貝母、玄參以散結消瘰。
通過以上介紹,對穿山甲鱗片的作用也是有著很好的了解,因此選擇它的時候,也是要注意要以適合自己疾病為主,而且這樣的藥物不能直接使用,穿山甲鱗片在使用上,也是有著一些獨特方式,專家也是有著一些介紹。
空泡指藥材加工時用火烘烤過快而形成的中心空隙,稱空泡。
藥材規(guī)格分類
根據藥材的加工等級、加工方法、產地、顏色、包裝、質量,可以分為以下規(guī)格:
按加工等級:初加工分級方面有統貨、選貨、大選、小選、特選、一級、二級、三級、四五混級、級外投料,其中統貨就是大小貨混在一起的一種規(guī)格。分級常見的品種有白芍、生地、天麻,另外像三七、人參、川芎、西洋參也有類似分級。如如三七分60頭、40頭、20頭、120頭、80頭、無數頭、等等級;紅參有64支、30支、20支、參須之分。
生曬參有25支、40支、60支之分;西洋參有長支、短支之別等等。還有按加工凈度和方法劃分。如山藥帶有表皮者稱毛山藥,除去表皮并搓圓加工成商品的稱光山藥。其它的如毛香附與光香附;個茯苓與茯苓塊;生曬參與紅參;毛殼麝香與麝香仁等。
按加工方法:有清水、鹽水、生統、熟統、凈貨、水洗等,如全蝎有清水和鹽水之分,地黃有生地熟地之別(其實生地和熟地為兩種藥,但出自一種藥材原料),王不留行、草決明、蘆巴子有凈貨、含雜之分,菟絲子、車前子等小籽粒藥材有水洗和凈貨之分。
按產地:就是以產地名來區(qū)別同一種藥材,如白術有亳統和浙統,甘草有新統和內蒙統,防風有關統、西統和祁統等。
按照采收時間和生長期:三七因采收季節(jié)不同常分為春七和冬七二種規(guī)格。前者選生三年以下,在開花前打挖的,質地飽滿、品質優(yōu);后者為秋冬季結籽后采收,體大質松品質次。連翹根據采摘早、晚不同時間的果實,將色黃老者稱老翹,色青嫩者稱青翹
按顏色:連翹有青黃、丹皮分黑丹(沒去外皮)和白丹(也稱刮丹,就是刮去外皮),常見顏色規(guī)格有黃統、青統、黑統、白統、紅統等。
按包裝:以外在包裝有機包、編織袋、散把、柳條把等。如袋裝半枝蓮和機器捆半枝蓮,散把黨參、柳條把當歸等。
砂眼指藥材表面凹陷的須根痕,因較細小而習稱砂眼,如銀柴胡。
銀柴胡為石竹科繁縷屬植物銀柴胡的根。主產于西北部、內蒙古等地。
原植物生長于干燥草原及山坡石縫中,喜溫暖或涼爽氣候,耐寒、忌水浸,以沙質土壤最易生長。味甘、性微寒、歸肝、胃經。功效退虛熱、清干熱。臨床用名銀柴胡。
別名:銀胡,山菜根,山馬踏菜根,牛肚根,沙參兒,白根子,土參,絲石竹,霞草,歐石頭花,山螞蚱,錐花絲石竹,線形瞿麥,圓葉絲石竹,蠅子草,鶴草,旱麥瓶草,黃柴胡,鐵柴胡。
銀胡(《本草求真》)、山菜根、山馬踏菜根(《山東中藥》)、牛肚根、沙參兒、白根子、土參(《中藥志》)。同屬植物藥材:①絲石竹(又名:霞草、歐石頭花、山螞蚱)②錐花絲石竹(又名:線形瞿麥、圓葉絲石竹)③蠅子草(又名:鶴草)④旱麥瓶草:商品又稱黃柴胡、鐵柴胡。
釘頭指三七藥材根頭部鈍圓瘤狀隆起的支根呈釘狀,習稱釘頭,或指礦物藥材赭石的一面有圓形乳頭狀突起。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三七是中藥材中的一顆明珠,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
揚名中外的中成藥云南白藥和片仔黃,即以三七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 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故名三七。其莖、葉、花均可入藥。其中最馳名田七產品是產自廣西梧州的田七牙膏,田七牙膏也是國內著名的牙膏品牌。
三七,多年生草本,高達30-80cm。根莖短,具有老莖殘留痕跡;根粗壯肉質,倒圓錐形或短圓柱形,長約2-5cm,直徑約1-3cm,有數條支 根,外皮黃綠色至棕黃色。莖直立,近于圓柱形;光滑無毛,綠色或帶多數紫色細縱條紋。掌伏復葉,3-4枚輪生于莖端;葉柄細長,表面無毛;小葉3-7枚;小葉片橢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約5-14cm,寬2-5cm,中央數片較大,最下2片最小,先端長尖,基部近圓形或兩側不相稱,邊緣有細鋸齒,齒端偶具小刺毛,表面沿脈有細刺毛,有時兩面均近于無毛;具小葉柄。
總花梗從莖端葉柄中央抽出,直立,長20-30cm;傘形花序單獨頂生,直徑約3cm;花多數,兩性,有時單性花和兩性花共存;小花梗細短,基部具有鱗片狀苞片;花萼綠色,先端通常5齒裂;花瓣5,長圓狀卵形,先端尖,黃綠色;雄蕊5,花藥橢圓形,藥背著生,內向縱裂,花絲線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住2枚,基部合生,花盤平坦或微凹。
核果漿果狀,近于腎形,長約6-9mm;嫩時綠色。熟時紅色,種子1-3顆,球形,種皮白色?;ㄆ?-8月。果期8-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