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帶下的金櫻子茶
【www.cndadi.net - 茶的季節(jié)養(yǎng)生】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治療帶下的金櫻子茶》,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帶的量明顯增多,色、質(zhì)、氣味發(fā)生異常,或伴全身、局部癥狀者,稱為帶下病。那么,這帶下到底應(yīng)該怎樣進行治療呢?治療帶下的偏方是什么?帶下的藥茶治療方有哪些呢?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金櫻子茶
配方
金櫻子15克,煅牡蠣15克。
會發(fā)
共煎湯代茶飲。
功效
適用于久帶不止。
帶下的偏方
椿根白皮治帶下病
椿根白皮30克(鮮品用60克),白糖或蜂蜜適量。椿根白皮加水300毫升,煎取150毫升,去渣,加白糖或蜂蜜30克,每次服30毫升,每日2~3次。濕熱下注所致帶下,見于宮頸炎、宮內(nèi)膜炎等病。證見帶下量多,色黃或黃白,質(zhì)粘,有臭氣,胸悶口膩,納食較差,陰癢,小便黃少,舌苔黃膩而厚,脈濡略數(shù)。
大蒜汁治帶下病
大蒜汁、辣味白蘿卜汁各適量。兩汁混合,以冷開水稀釋3~4倍,用帶線消毒紗布或棉球浸泡,塞入陰道內(nèi),8~12小時取出,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蛇B用1~2療程。帶下久治不愈。
甲魚治帶下病
甲魚(鱉)1只(約250~500克)、山藥50克、米醋適量。先用醋炒甲魚,再加山藥放鍋內(nèi)共煮湯,熟后服食。隔日1次,連服4~5次。腎氣不足所致帶下病,證見白帶量多質(zhì)稀,綿綿不斷,腰膝酸軟,舌淡,脈沉弱。
地錦治帶下病
地錦(根、莖)1000克、米甜酒3000毫升,高粱酒3000毫升。取地錦的根、莖洗凈,切細(xì),置瓷瓶中,入酒密封浸泡。經(jīng)5~10日,取上清液即可,每飲50~60毫升,每日1~2次。赤白帶下。亦治產(chǎn)后血瘀,腹中有塊,風(fēng)濕筋骨疼痛,偏頭痛等。
龜膠治帶下病
龜膠9克、酒1杯。取龜咬置碗中,入酒1杯,溶化之,每日清晨調(diào)服1次。婦人淋帶赤白不止。
綠茶治帶下病
綠茶2克、益母草200克(鮮品用400克)、紅糖25克、甘草3克。上藥加水600毫升,煮沸5分鐘,分3次溫飲,每日1劑。盆腔炎所致帶下病。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鼻竇炎的藥茶方一定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關(guān)的認(rèn)識了吧!如果想要更好的治療鼻竇炎,還是要及時的就醫(yī)哦!最后祝早日康復(fù)哦!
ys630.COm精選閱讀
白帶異常這種病癥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特別是成年的女性朋友們。那么,這種病癥應(yīng)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治療呢?治療的偏方又有哪些?白帶異常的病因是什么?白帶異常的藥茶方是什么?趕緊來看看吧!
金櫻子茶
配方
金櫻子15克,煅牡蠣15克。
制法
共煎湯代茶飲。
功效
適用于久帶不止,帶下,白帶異常等病癥。
病因
1.炎癥性
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nèi)膜炎、盆腔炎、盆腔積液、淋病、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等,均可引起白帶異常。
2.腫瘤性
如子宮肌瘤、宮頸癌、子宮內(nèi)膜癌、陰道癌、盆腔腫瘤、輸卵管卵巢腫瘤等。
3.異物性
如宮內(nèi)放置節(jié)育環(huán);陰道安置子宮托,或產(chǎn)后、術(shù)后陰道遺留異物,以及異物誤入陰道,均可刺激陰道,或發(fā)生炎癥,引起大量黃膿性白帶,其味腥臭,甚至白帶中帶有血絲。
4.內(nèi)分泌
卵巢功能減退、性激素分泌過少可引起白帶過少,陰道干澀;服用雌激素藥物,可引起白帶有黏性,量多。
5.其他
膀胱陰道瘺、直腸陰道瘺則是由于排泄物刺激陰道而引起陰道分泌物增多。子宮高度后屈,慢性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糖尿病、貧血、肺結(jié)核等,精神因素刺激,均可引起白帶改變。
白帶異常的偏方
一、藕汁半碗,紅雞冠花3朵,水煎,調(diào)入紅糖服,每日2次。適用于白帶過多。
二、韭菜根適量,雞蛋1個,紅糖10克。將韭菜根洗凈,水煎,調(diào)紅糖煮熟后共食用。每日1劑,連服7天。適用于脾虛和腎虛引起的白帶異常。
三、白扁豆250克。將白扁豆炒黃,然后再將其研末,每日2次,每次6克,用米湯送服。此方適用于白帶過多的女性患者。
四、墨魚100克,瘦豬肉200克,淮山藥10克,蓮子4克。將墨魚、豬肉切碎,與山藥、蓮子同燉。食肉飲湯。適用于陰道炎引起的白帶異常。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鼻竇炎的藥茶方一定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關(guān)的認(rèn)識了吧!如果想要更好的治療鼻竇炎,還是要及時的就醫(yī)哦!最后祝早日康復(fù)哦!
帶下的臨床表現(xiàn)常見白帶增多、綿綿不斷、腰痛、神疲等,或見赤白相兼,或五色雜下,或膿濁樣,有臭氣等。這帶下應(yīng)該怎樣有效的治療呢?治療帶下的偏方又有哪些?帶下的藥茶方是什么?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果車前草茶
配方
白果15克,車前草5克。
制法
共煎湯代茶飲。
功效
治療帶下等病癥。
帶下的偏方
萆薜治帶下病
萆薜、銀花各30克,綠豆30---60克。先將前2味洗凈煎水,藥汁和綠豆共煮為粥,加白糖適量調(diào)味,日1服,連服3--5天。本方適用于熱毒所致帶下病。
馬鞭草治帶下病
馬鞭草60克(干品30克),豬肝60--100克。將馬鞭草洗凈切成小段,豬肝切片,混勻后用瓦碟載之,隔水煮熟服食。每日1次,3--4次顯效。本方適用于熱毒所致之帶下病。
薏苡仁治帶下病
薏苡仁50克,大米150克,土茯苓10克。皆淘洗干凈,土茯苓裝入紗布袋,扎口、水煮至米爛粥濃,去藥袋,食粥。
段禹余糧治帶下病
段禹余糧、干姜各等量。共研為細(xì)末,每次空腹服6克,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脾虛帶下,證見帶下色白或淡黃。質(zhì)粘稠。無臭氣,綿綿不斷,面色蒼白或萎黃,四肢不溫,精神疲倦,納少便溏,兩足浮腫,舌淡苔白或膩,脈緩弱。
生姜治帶下病
生姜30克、半復(fù)適量。將半夏研為細(xì)未,以面糊為丸,如梧桐子丸,每服30~50粒,姜湯送下,每日2次。脾虛帶下。
干姜白芍治帶下病
干姜、白芍各等量。將上藥炒黃共研為細(xì)未,貯罐備用。每服9克,米湯送下,每日2次。腎陽虛帶下,證見白帶清冷,量多,質(zhì)稀,淋漓不斷,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頻數(shù)清長,夜間尤甚,大便溏薄,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遲。
炒干姜治帶下病
干姜適量。炒黑研為細(xì)末,貯入罐中,每服4.5克,空腹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脾虛帶下。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是有了非常深刻的認(rèn)識和相關(guān)的了解了吧!這個帶下的藥茶方是比較不錯的,如果想要用這里的配方進行治療的話,請及時就醫(yī)哦!
治療帶下的方劑
1、治療帶下的方劑
1.1、加味止帶方
【方源】黔貴丁氏婦科。
【組成】豬苓15g,茯苓15g,車前子15g(包),澤瀉15g,茵陳15g,赤芍15g,丹皮15g,黃柏15g,梔子15g,苦參15g,白鮮皮15g,冬瓜仁15g,百部15g,北柴胡10g,川牛膝10g。
【功用】清熱解毒,燥濕止帶,殺蟲止癢。
1.2、兒茶潰瘍散
【方源】龍江韓氏婦科。
【組成】兒茶15g,枯礬10g,冰片15g,雄黃5g,龍骨20g,黃柏15g,研末外涂或外洗。
【主治】濕熱下注,蟲蝕陰內(nèi)之帶下、陰癢。
1.3、王氏清化止帶湯
【方源】三晉王氏婦科。
【組成】敗醬草25g,紅藤15g,延胡索10g,川楝子12g,廣木香8g,白果仁10g,赤芍10g,丹參15g,川續(xù)斷10g,炒山藥15g,車前子10g(包),甘草5g。
【主治】熱毒蘊滯,氣滯血瘀之帶下腹痛癥。
1.4、祛濕止帶湯
【方源】吳門婦科張又良。
【組成】羌活9g,防風(fēng)9g,白芷9g,僵蠶9g,薏苡仁9g,蛤殼9g,茯苓9g,陳皮9g,薏苡仁30g,土茯苓30g。
【主治】濕邪所致之帶下病。
2、什么是帶下病
帶下的量、色、質(zhì)、味發(fā)生異常,或伴全身、局部癥狀者,稱為“帶下病”。本病可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陰道炎、子宮頸炎、盆腔炎、卵巢早衰、閉經(jīng)、不孕、婦科腫瘤等疾病引起的帶下增多或減少。
生理性帶下是指正常女子自青春期開始,一種潤澤于陰道內(nèi)的無色透明、黏而不稠、無特殊氣味的液體,該液體是在經(jīng)期前后、月經(jīng)中期及妊娠期量相對增多,這是機體腎氣充盛,脾氣健運,任脈通調(diào),帶脈健固的正常表現(xiàn)。由于多數(shù)女性的帶下略呈白色,故俗稱“白帶”。
帶下病的主要病因以濕邪為主,主要病機是任帶兩脈損傷,失約或失養(yǎng)。治療上重在調(diào)理任帶二脈。由于帶下病以濕邪為患,故其病纏綿,反復(fù)發(fā)作,不易速愈,且常并發(fā)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不孕等疾病,是女性患者中僅次于月經(jīng)病的常見病。
3、帶下病怎么治療
陰道沖洗: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由念珠菌性、滴蟲性病菌所引起的帶下病。
藥物熏洗:可以選擇一些治療帶下病的中草藥煎水進行陰道沖洗,然后熏洗坐盆,可以起到治療帶下病的作用。
陰道納藥:治療帶下病還可以在沖洗或者熏洗之后,將治療帶下病的藥物納入陰道。
此外,還可以口服一些藥物,對治療帶下病也是有幫助的。
帶下病有什么危害
1、白帶出現(xiàn)異常容易引發(fā)各種女性婦科疾病,一般來說帶下病和宮頸糜爛、陰道炎、盆腔炎等疾病息息相關(guān),是很多女性身體健康出現(xiàn)異常的信號。所以當(dāng)出現(xiàn)帶下病時應(yīng)該及時檢查治療,切勿耽誤病情。
2、輕度的白帶異常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并不會帶來多大的影響,但如果一直拖著不及時治療,導(dǎo)致病情加重,則可能會引起不孕的嚴(yán)重后果。
3、白帶量多且有異味,如果女性的身體同時出現(xiàn)不適的癥狀,也會影響夫妻生活。如果長期無法進行同房,也會影響夫妻的感情和家庭的和諧,所以一定要積極治療和面對,早日痊愈。
帶下病不能吃什么
1、山楂
山楂為中醫(yī)常用的消積之品,有破氣耗氣之害。虛弱人或虛病后忌之。帶下病患者食后會加 重病情。
2、荸薺
荸薺性寒,味甘,有耗傷正氣之弊。如《隨息居飲食譜》中說:“中氣虛寒者忌之?!逼⑻?帶下病或腎虛帶下病患者食荸薺會加重病情。
3、肉桂
肉桂極易助熱上火動血,帶下病患者不宜食用。如《本草求真》中指出:“肝盛火起者切忌 ?!?/p>
4、蘿卜纓
蘿卜纓俗稱蘿卜葉,民間常作菜蔬。有消食理氣作用,但也極為耗傷正氣。帶下病患者如若 多食久食,會加重病情。
這帶下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癥,這種病癥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那么,這種病癥應(yīng)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治療呢?治療的方法是什么?帶下的藥茶治療方是什么?帶下的病因病機是什么?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扁豆山藥茶
配方
白扁豆、山藥各20克。
制法
先將白扁豆炒香搗碎,山藥切片。煎水加白糖調(diào)味后代茶用。
用法
一次飲完。
功效
用于治療帶下等病癥。
帶下的病因病機
中醫(yī)的帶下病多由脾陽虛、腎陽虛、陰虛挾濕、濕熱下注、濕毒蘊結(jié)等五種原因?qū)е隆?/p>
1.脾陽虛
飲食不節(jié),勞倦過度,或憂思?xì)饨Y(jié),損傷脾氣,運化失職,濕濁停聚,流注下焦,傷及任帶,任脈不固,帶脈失約,而致帶下病。
2.腎陽虛
素稟腎虛,或恣情縱欲,腎陽虛損,氣化失常,水濕內(nèi)停,下注沖任,損及任帶,而致帶下病。若腎陽虛損,精關(guān)不固,精液滑脫,也致帶下病。
3.陰虛挾濕
素稟陰虛,相火偏旺,陰虛失守,下焦感受濕熱之邪,損及任帶,約固無力,而為帶下病。
4.濕熱下注
脾虛濕盛,郁久化熱,或情志不暢,肝郁化火,肝熱脾濕,濕熱互結(jié),流注下焦,損及任帶,約固無力,而成帶下病。
5.濕毒蘊結(jié)
經(jīng)期產(chǎn)后,胞脈空虛,忽視衛(wèi)生,或房室不禁,或手術(shù)損傷,以致感染濕毒,損傷仔帶,約固無力,而成帶下病。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閱讀之后,相信很多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帶下的藥茶方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和相關(guān)的認(rèn)識了吧!這個藥茶方治療帶下是比較不錯的,可以試一試哦!
帶下是指白帶的量色質(zhì)氣味發(fā)生異常的疾病。這種病癥一定要盡早的進行治療。那么,這帶下的治療藥茶方是什么?帶下應(yīng)該如何有效地進行治療?帶下的中醫(yī)內(nèi)治法是什么?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果茶
配方
白果15克,車前草5克。
制法
共煎湯代茶飲。
功效
用于治療帶下,白帶異常等病癥。
帶下的中醫(yī)內(nèi)治
1.脾陽虛型
證候:帶下量多,色白或淡黃,質(zhì)稀薄,無臭氣,綿綿不斷,神疲倦怠,四肢不溫,納少便溏,兩足跗腫,面色晄白,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緩弱。
治則:健脾益氣,升陽除濕。
主方:完帶湯加減。
方藥:白術(shù)、山藥、人參、白芍、蒼術(shù)、甘草、陳皮、黑芥穗、柴胡、車前子。
若脾虛及腎,兼腰痛者,加續(xù)斷、杜仲、菟絲子;若寒凝腹痛者,加香附、艾葉;若帶下日久,滑脫不止者,酌加芡實、龍骨、牡蠣、烏賊骨、金櫻子等。
2.腎陽虛型
證候:帶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斷,頭暈耳鳴,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小便頻數(shù),夜間尤甚,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潤,苔薄白,脈沉細(xì)而遲。
治則:溫腎助陽,澀精止帶。
主方:內(nèi)補丸加減。
方藥:鹿茸、菟絲子、潼蒺藜、黃芪、白蒺藜、紫菀茸、肉桂、桑螵蛸、肉蓯蓉、制附子。
若腹瀉便溏者,去肉蓯蓉,加補骨脂、肉豆蔻。
3.陰虛挾濕型
證候:帶下量不甚多,色黃或赤白相兼,質(zhì)稠或有臭氣,陰部干澀不適,或有灼熱感,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顴赤唇紅,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紅,苔少或黃膩,脈細(xì)數(shù)。
治則:滋陰益腎,清熱祛濕。
主方:知柏地黃丸加芡實、金櫻子。
4.濕熱下注型
證候:帶下量多,色黃,黏稠,有臭氣,或伴陰部瘙癢,胸悶心煩,口苦咽干,納食較差,小腹或少腹作痛,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
治則:清熱利濕止帶。
主方:止帶方。
方藥:豬苓、茯苓、車前子、澤瀉、茵陳、赤芍、丹皮、黃柏、梔子、牛膝。
若肝經(jīng)濕熱下注者,證見帶下量多,色黃或黃綠如膿,質(zhì)黏稠或呈泡沫狀,有臭氣,伴陰部癢痛,頭暈?zāi)垦?,口苦咽干,煩躁易怒,便結(jié)尿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shù),方用龍膽瀉肝湯加苦參、黃連。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是有了非常深刻的認(rèn)識和相關(guān)的了解了吧!這個帶下的藥茶方是比較不錯的,如果想要用這里的配方進行治療的話,請及時就醫(yī)哦!